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调查与处置
202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202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一、事件背景2024年,全球突发一起新型传染病疫情,该病毒高度传染,传染速度快,病情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安全。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此次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现场处置方案。
二、事件总体目标1. 阻止疫情传播,保障人民生命安全;2. 组织协调人员和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防疫工作;3.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4. 加强国内外协作、共同应对,加速疫苗研发和生产。
三、关键任务1. 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管理1.1 成立疫情监测指挥中心,负责疫情数据收集、分析和发布;1.2 落实疫情信息公开透明原则,确保公众及时了解疫情动态;1.3 加强疫情信息共享与协调,加强国内外合作,及时获取和分享疫情最新研究成果。
2. 加强病患追踪和隔离管理2.1 建立迅速、准确的病患追踪机制,追踪密切接触者,并进行必要隔离处理;2.2 设立病患隔离点,提供适当的隔离条件,确保病患得到及时治疗和关怀;2.3 加强病毒变异监测,及时调整隔离策略和规范。
3. 推进疫苗研发和生产3.1 积极开展疫苗研发,加快临床试验和审批流程,确保疫苗安全有效;3.2 加强疫苗生产管理,提高生产能力,确保疫苗供应稳定;3.3 优先满足重点人群的疫苗需求,确保疫苗的科学合理分配和使用。
4. 强化医疗救治和保障措施4.1 加强医疗队伍培训和技术支持,提供科学、专业的医疗救治服务;4.2 设立临时医疗救治点,尽快恢复正常住院秩序,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4.3 加强医疗物资保障,确保医疗救治所需药品和设备的供应和储备。
5. 加强社会协同和舆情应对5.1 积极动员社会资源,组织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5.2 组织专业力量开展舆情分析和应对,准确传递信息,防止谣言传播;5.3 加强与外部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沟通协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维护社会稳定。
四、资源保障1. 加强卫生健康系统建设,提升卫生防控能力;2. 调动社会资源,保障医疗物资和人员供应;3. 加大投入,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能力;4. 加强政策保障,给予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程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程序及时处理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于保护市民的身体健康、保障本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传染病暴发疫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职业卫生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市政府管理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精神,现就本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报告、处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原则(一)首接负责制原则当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事件发生单位和接收病人诊治的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职业卫生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报告所在地的区县疾病控制机构和(或)卫生监督机构。
事件所在地区内首先接到报告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以下简称“首接单位”)为突发事件的责任单位,其职责:一是负责做好事件情况的记录,在规定时间内向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市级业务机构进行报告,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处置;二是在联合处置时,首接单位负责现场处置的牵头工作。
(二)分级处置原则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特大事件三级,实行分级处置的原则。
一般事件由区县业务机构(即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下同)按照职能划分,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不开展调查和处置,同时及时将事件情况、进展报告市级业务机构,必要时可请上级业务机构给予指导。
在事件处理结束后3日内出具调查报告。
重大事件应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下,由区县业务机构按照职能划分进行处置,市级业务机构应参与调查、处置。
事件调查处理完成后,区县业务机构应当在2日内出具调查报告。
特大事件由市卫生局视事件情况提请市政府指挥,必要时提请市政府启动应急指挥办公室。
市级业务机构和事件所在区县的卫生行政部门、业务机构按照职能划分组成现场处置小组进行应急处置。
在现场处置过程中随时报告事件进展和处置情况。
急性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急性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目录1 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 (1)1.3 适用范围 (2)2 事件特征 (2)2.1 事件分类及特征 (2)2.2 危险源分析 (2)2.3 危害程度 (3)2.4 急性传染病的分布规律 (3)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3.1 应急组织机构 (3)3.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3)4 应急处置 (4)4.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4)4.2 事件报告流程 (5)5 注意事项 (6)6 附件 (6)6.1 项目部事故现场应急工作组成员的联系方式 (7)6.2 公司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应急联络单位联系方式 (8)6.3 应急物资装备名录(清单)(此部分内容由各项目部根据实际配备自行填写) (9)6.4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此部分内容由各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补充) (10)6.5 相关文件 (10)6.6 其他附件 (11)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急性传染病事件,确保北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建工程施工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方针,做到遇病不慌、临阵不乱,能迅速、有序、有效、妥善、及时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以下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及相关文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主席令第17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第376号令)《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其他部委相关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国家电监会电监安全[2009]22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法制办征求意见稿)《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公司[2010]1020号)《国家电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7]110号)(国家电网生[2008]1245号)《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队伍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2010年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指导公司各施工项目现场发生急性传染病事件的应对和处置;指导各项目部急性传染病施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编制。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
传染病概述
(二)、传染性 传染性是指感染轻易传播给新宿主旳程度
。全部旳传染病都有一定旳传染性,这是 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旳主要区别。例 如耳源性脑膜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 临床上都体现为化脓性脑膜炎,但前者无 传染性,不必隔离,后者则有传染性,必 须隔离。
传染病概述
(三)、流行病学特征 在自然和社会原因旳影响下,传染病旳流
传染病概述
2、经水或食物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旳传染病涉及许多肠 道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也可经过食 物传播。
经饮水传播旳疾病常呈暴发流行。其流行特征为: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 在水源经常受到污染处病例终年不断; 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 停用污染水源或采用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 即可平息。
传染病概述
临床症状期病人旳传染源作用不但取决于所排出 旳病原体旳数量,也有赖于病人旳行为特点,因 为这些特点能够限制或增进疾病旳传播。
如重症病人在隔离条件下,其向外传播旳可能性 大大降低。假如隔离条件不好则有可能造成传播 。轻型或非经典病人往往不加隔离,能够自由活 动,故流行病学意义相对较大。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潜伏期 旳意义: 5)潜伏期旳长短可影响疾病旳流行特征。
一般短潜伏期传染病来势猛,常呈暴发型 ,如流行性感冒;而长潜伏期传染病旳流 行连续较长; 6)根据潜伏期评价疫源地旳消灭。只有在 传染源被消灭,采用了终末消毒措施,并 经一种最长潜伏期后不再有新发病例,才 干宣告消灭疫源地。
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 素)旳特异性保护性免疫。 部分传染病,如麻疹、天花、流行性出血 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一次得病后几乎 不再感染。 而其他许多传染病其病后免疫状态均不能 连续终身,当免疫力下降或消失时,可第 二次得病。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为了切实保护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和文件的精神,特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其内容为:一、对确诊为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诊医生立刻将有关内容(姓名、性别、发病日期、系科、住址、联系电话、诊断等)记录在急诊登记本上。
如果是法定传染病,应立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由医疗服务中心专人按规定上报,同时要将病人转到传染病医院或有传染科的综合性医院。
二、医疗服务中心接到报告后,工作人员上门指导学生采取消毒措施。
对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空气消毒时,紫外线灯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对物品表面消毒时,应使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并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对消化道传染病,采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其中肝炎患者污染的物品用1:25比例的84消毒液浸泡60分钟,餐饮具用1:200比例的消毒液浸泡5分钟,其他消毒按说明进行,桌面、床架等用消毒液擦拭,地面用消毒液冲洗。
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健康体检,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医学观察等措施,杜绝二代发病。
三、医疗服务中心发现患传染病的学生,要及时与所在系辅导员取得联系,系老师应积极配合医疗服务中心工作,协助做好宿舍及周边环境的消毒。
辅导员应该做好患病学生的思想工作,劝其及时就诊,隔离治疗,疾病痊愈之前不得返回宿舍或班级,不得允许或纵容疾病未愈的同学继续在校学习和在宿舍住宿。
如有关人员玩忽职守,将负相关责任。
四、因传染病疾病办理休学手续的学生,需符合下列条件,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1)凡患有结核的学生,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方符合复学条件。
近期连续三次不同日结核菌痰检阴性。
X线证实病变稳定一年以上或X线证实结核病灶已硬结。
(2)凡患有病毒性肝炎的学生,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方符合复学条件。
病情好转或稳定一年,肝功能恢复正常。
复学前,到传染病医院复查肝功能,ALT小于40单位。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突发传染病疫情在当今社会中时有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政府的首要责任。
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应当建立完善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和效率。
一、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基本特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特点包括: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危害严重。
在面对突发传染病疫情时,要做好及时应对,迅速控制蔓延。
二、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的编制1. 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和指挥部,明确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确保协调配合和信息畅通。
2.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各类传染病疫情的防控措施、应急处置流程、物资储备和调用、医疗救治与疫情监测等内容。
3. 加强突发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4. 组织定期的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部门和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1. 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减少传播风险。
2. 划定疫情防控区域,实施封控措施,迅速隔离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遏制传染源的扩散。
3. 加强医疗救治工作,增加医疗资源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保障患者得到及时诊疗和救治。
4. 加强物资保障,做好医疗物资的储备和调配工作,确保疫情期间医疗资源的充足供应。
5. 做好社会稳定维护工作,保障社会秩序正常运转,有效遏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四、突发传染病疫情后续工作1. 加强疫情的溯源调查和病例追踪,防止复发和二次传播。
2. 对疫情期间的应对工作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改进,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水平。
3. 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重建社会秩序。
总之,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全力以赴应对各类突发传染病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疫点和疫区的处理
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疫点和疫区的处理篇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疫情控制卫生监督考试题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疫情控制卫生监督考试题判断题部分(每小题3.0分,共30.0分)第 1 题. 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管理制度。
()A. 对B. 错答案:A第 2 题. 凡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都需要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
()A. 对B. 错答案:B第 3 题. 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可以不报。
()A. 对B. 错答案:B第 4 题. 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A. 对B. 错答案:A第 5 题. 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不需要在规定的时限内报告传染病。
()A. 对B. 错答案:B第 6 题. 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
()A. 对B. 错答案:A第7 题.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
()A. 对B. 错答案:A第8 题. 卫生监督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并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A. 对B. 错答案:A第9 题.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不需要进行疫情报告。
()A. 对B. 错答案:B第10 题. 退休的医务人员也是责任疫情报告人。
()A. 对B. 错答案:B单选题部分(每小题3.0分,共30.0分)第 1 题. 获得传染病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A. 1小时B. 2小时C. 3小时D. 4小时答案:B第 2 题.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
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
如下:
一、对疫情的初步判断:在接到传染病疫情通报后,应立即展开调查,对病原体、传播途径、潜伏期等进行初步分析,以便及时采取隔离、检疫和医疗措施。
二、隔离措施的执行:对已经确诊的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应立即进行隔离,确保他们不会继续传播疾病。
三、医疗资源的调配:将必要的医疗资源调配到疫情爆发地点,确保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四、公众宣传和教育:通过媒体和社区宣传,向公众传达正确的防护知识,减少疫情扩散风险。
五、物资保障与消毒措施:保障防护物资的供应,对疫情区域进行及时、全面的消毒,减少传染风险。
六、跟踪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建立健全的病例追踪机制,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阻断传播链条。
七、信息共享与国际合作:加强本地和国际层面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制定更有效的应对措施。
八、持续监测和评估:建立全面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对疫情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估,不断优化应急处置措施。
以上是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应对传染病疫情提供参考和指导。
第 1 页共 1 页。
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针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如下:
1. 制定应急小组:成立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的应急小组,负责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应对工作。
2. 实施信息收集和监测: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控和信息收集。
及时掌握疫情的传播范围、发展趋势和感染人数等重要信息。
3. 制定行动方案:根据疫情的特点和紧急程度,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包括人员疏散、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方面的措施。
4. 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安排专门的医疗队伍,提前准备好医疗设备、药品和防护物资,确保及时和有效地对感染者进行救治。
5. 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对公众的传播和宣传工作,包括疾病的防控知识、个人卫生习惯和重要防护措施等方面的宣传。
6. 启动应急机制:一旦发现有疫情爆发的迹象,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调动所有资源进行应对,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争取支持和援助。
7. 加强国际合作:若疫情影响跨国范围,应立即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沟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疫情的蔓延。
8. 加强后期防控措施: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要加强后续的防控工作,包括对感染者的隔离和治疗、疫苗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9. 经验总结和演习:每次突发传染病事件结束后,要对应急预案进行总结和完善,并定期进行应急演习,提高应对能力和效率。
以上是一份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次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在突发传染病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模版(三篇)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模版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程序,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并在工作中做到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处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报告程序1. 发现传染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所在单位负责人,并将相关情况进行详细描述。
2.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启动紧急响应机制。
3. 上级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并派出应急队伍进行应对。
三、相关措施1. 隔离措施- 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对他人造成传播风险。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设立隔离区域,限制人员进出,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消毒措施- 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和环境应进行彻底消毒,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并进行专业化的消毒操作。
3. 医疗救治- 对传染病患者应及时进行医疗救治,并配备相应的医疗设施和药品。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设立临时医疗点,为伤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
4. 信息发布- 及时、准确地发布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以便公众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 对虚假信息和谣言进行及时辟谣,避免引发社会恐慌和群体性事件。
四、责任追究1. 对报告滞后、隐瞒真相或虚报信息的工作人员,将进行责任追究,并依法予以处罚。
2. 对未按照规定程序落实相关措施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3. 对在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失职、渎职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总结与建议1. 各单位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
2. 经常组织演练和模拟应急情景,以检验本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定期评估本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应急处置PPT课件
法定传染病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种)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新增加:甲型H1N1流感(26种)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新增:手足口病(11种) (4)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 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 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 一周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一次性食物中毒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
传染病突发疫情应急预案
传染病突发疫情应急预案传染病突发疫情应急预案一、总则为了全面落实传染病“早知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工作要求,防止传染病的感染,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传染病突发应急处置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依法管理、属地管理、分级预防、快速反映、依靠科技的原则。
二)疫情分级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危害程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将传染病疫情分为三个等级,即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一级)、较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二级)和一般传染病疫情事件(三级)。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1、重大疫情:1)出现1例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感染病例;2)出现1例鼠疫病例;3)发生多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确诊病例;4)一次疫情出现30例以上肺炭疽病例;5)出现1例以上的肺炭疽病例;6)本年发生的艾滋病病例数较去年同期或上一季度的病例数增加5倍以上;7)连续出现白色粉末等不明原因的生物恐怖事件;8)出现5例以上关联性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9)在一个潜伏期内全市出现500-2000例以上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10)一个自然村或集体单位10内出现30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11)两周内流行性感冒病例数超过总人数的10%以上;12)一个自然村或集体单位在21天内出现1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13)两个以上区(县)在10天内发生300例伤寒、副伤寒病例;14)发生职业性炭疽5例以上;15)10天内发生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病例数超过总人口数的10%以上。
2、较大疫情:1)出现新发传染病(输入性埃博拉病毒感染、西尼罗病毒感染、裂谷热等)病例;2)出现1例人间禽流感确诊病例;3)出现一起确定性炭疽、或不明原因物质的生物恐怖事件;4)学校等重点单位发生传染病暴发,出现2例以上的病危或1例死亡;5)出现不明原因传染病病例并出现续发病例,有2例以上病危或1例死亡;6)在国际、国内重大活动、会议期间,出现任何传染病病例;7)一次疫情出现10例以上霍乱病例;8)短期内特殊职业(如皮毛加工、牲畜屠宰)人群中出现5例以上炭疽病例;9)出现3-5例关联性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10)本年艾滋病病例数较去年同期增加3-5倍;11)某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在10天出现100例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1.发现重大、较大疫情时,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处置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处置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标题:处置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引言概述:突发性传染病疫情是一种突如其来、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处置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应急预案。
一、建立应急指挥机构
1.1 确定指挥机构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1.2 确定指挥机构的领导人员和成员名单
1.3 制定指挥机构的工作流程和协调机制
二、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
2.1 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2 加强信息报告机制,确保各级单位及时上报疫情信息
2.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三、强化疫情防控措施
3.1 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明确防控措施和责任分工
3.2 加强疫情传播途径的阻断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等
3.3 加强社区防控,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加强医疗救治和资源调配
4.1 建立医疗救治网络,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
4.2 做好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工作
4.3 加强医疗队伍的培训和准备,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加强社会协同和宣传教育
5.1 加强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形成合力应对疫情
5.2 加强疫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科学素质
5.3 做好心理疏导和社会稳定工作,减少疫情对社会的影响
结语:处置突发性传染病疫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惟独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加强各项防控工作,才干有效遏制疫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希翼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高度重视,共同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急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三篇)
急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一、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越来越快。
为了有效应对急性传染病的爆发,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制定一套全面的急性传染病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1. 及时控制急性传染病的扩散,减少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2. 保障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科学使用,提高治疗效果;3.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控能力;4. 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合作,形成一体化的应急工作机制。
三、组织机构与责任分工1. 急性传染病应急指挥部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负责对急性传染病的应急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同时,要成立工作组,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2. 相关部门的责任(1)卫生健康部门在急性传染病爆发时,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疫情的监测、诊断、报告和防控工作,并协调医疗机构的资源,提供诊治服务。
(2)公安部门公安部门负责协助卫生健康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封锁和封控,维护社会秩序和治安。
(3)宣传部门宣传部门负责向公众传达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识,宣传防疫方法,并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4)教育部门教育部门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停课、隔离等措施的实施和宣传。
(5)交通运输部门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对交通工具和场所进行消毒,加强交通管控,防止疫情传播。
四、应急工作流程1. 疫情监测与报告对可能出现的疫情进行监测,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确保疫情的及时控制。
2. 疫区封锁与封控确定疫情爆发的区域,对疫情区进行封锁和封控行动,阻止疫情的扩散。
3. 疫情调查与诊断对疫情区的病例进行调查和诊断,确定疫情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
4. 资源调配与支持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资源的需求,统筹协调医疗机构、物资和人员的调配工作。
5. 医学救治与隔离治疗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提供科学、规范的医疗救治服务。
6. 公众宣传与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控能力。
7. 信息发布与应对策略及时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并根据疫情的变化进行调整。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content/11/1004/03/7651326_153241982.shtml
2.统一口径,严格按照标准报告,不得自行其是
第二十二页
内容
传染病信息报告具体事项
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要求 (1)《传染病报告卡》采用统一格式,可使用纸质
第十八页
内容
传染病信息报告-重点传染病报告原则
②梅毒
Ⅰ.复发病例不需要报告。 Ⅱ.年度内或跨年度的梅毒血清随访检测阳性病 例不需要报告。 Ⅲ.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而未做梅毒螺
旋体血清学试验,按疑似病例填报。
第十九页
内容
传染病信息报告-重点传染病报告原则
③丙肝 Ⅰ.既往已治愈再次感染的病例需要报告。 Ⅱ.抗-HCV检测结果阳性,符合临床诊断但未开展HCV RNA检测的病 例,填报“临床诊断病例”。 Ⅲ.HCV RNA检测结果阳性病例,填报“确诊病例”,并进一步填报 “急性”或“慢性”。 Ⅳ.18个月及以下的婴儿或幼儿,抗-HCV阳性并不一定代表HCV感 染,应以HCV RNA阳性作为其HCV感染报告的依据;6个月后复查 HCV R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 Ⅴ.HCV RNA检测结果阴性的病例,不论抗-HCV检测结果如何,均 不需要报告;已按抗-HCV检测结果阳性报告的“临床诊断病例”,应 订正为其他疾病。
③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 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
泻病、手足口病,共11种。
④ 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需要开展应急监测 的其他传染病。包括新发、境外输入的传染病,如人感染猪链球菌、发热伴血小板减 少综合征、AFP、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病等。
最新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范文(精选6篇)
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范文(精选6篇)一、工作目标1、建立健全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用心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的教育,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3、加强日常监测,及早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配合预防部门控制疫情,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4、充分运用黑板报、校广播站、宣传栏宣传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二、具体措施1、对不明确的疫情病症及时送县医院诊断分析并及时通知家长。
2、由保健老师做好登记造册汇报建档等工作。
3、在疫情发生期间,减少人群的聚集和流动,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群众活动的集会文艺汇演等。
4、建立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信息检测站。
班主任是信息监控员和汇报员。
5、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个性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及时告知学生。
对寝室教室等公共场所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对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池食堂及饮用水加强消毒和除“四害”工作。
6、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隔离观察消毒工作,严控校内人员外出和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7、校园准备相应的预防器材,应急时,发放给各班主任,作好全员的检测工作。
8、对较严重的突发事件,实施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状况及时上报。
9、及时获取的信息资料,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
在校园报栏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潜力。
10、实行缺课停课登记制度,严防疫情传入校园。
一、指导思想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幼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园实际,贯彻落实防治传染病,本着"科学预防、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实现对传染病的控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乡镇卫生院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5篇,卫生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乡镇卫生院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5篇,卫生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村卫生应急管理小组配合镇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做好突发公共卫2立即停止村民群聚活动,停止可能造成传染病爆发、局部流行的一切活动。
93在上级各部门未到达前,应急管理小组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将患传染病的村民或暂住人员隔离。
4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群众。
5协助镇人民政府、卫生部门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2、村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应当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当在一定时间内,村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多个临床表现相似的村民,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何种病时,应急管理小组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镇人民政府及卫生院报揭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病症、发病人数等有关内容。
2立即停止群众群聚活动,停止可能造成局部流行的一切活动。
3在上级各部门未到达前,应急小组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将患病的群众隔离。
4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村民。
5为查明疾病原因,应急管理小组应积极协助镇人民政府、卫生部门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
3、村内发生急性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应急管理小组应当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立即停止供餐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镇人民政府、卫生院报揭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
2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
3保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配合卫生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
4、村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应当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镇人民政府及卫生所报揭发生职业中毒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化学毒物等有关内容。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共3篇)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共3篇)篇一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一、总则编制目的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突发性传染病,规范突发性传染病发生后的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方案。
突发性传染病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在我院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本预案所指突发性传染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的情况。
包括以下情况:(1)发生霍乱疫情及暴发疫情;(2)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3)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4)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5)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 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
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突发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7篇】
突发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7篇】突发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通用7篇】写突发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有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出现,为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时常需要预先制定应急预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突发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突发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篇1我园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傳染病疫情事件的危害,保障全园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传染病防治的有关实施办法以及县教育局要求,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成立传染病防治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幼儿园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职责:全面负责传染病预防与应急工作。
副组长:职责:负责落实传染病预防与应急工作,负责向上级报告疫情;具体负责突发传染病幼儿的送诊和医疗机构的接洽工作。
组员:各班班主任职责:负责组织师生隔离,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郭三毛负责组织做好消毒工作;班主任负责向幼儿园报告疫情并通知家长,配合保育主任做好幼儿的送诊工作。
2、预防办法和措施幼儿园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把预防传染病工作落到实处。
(1)加强宣传与培训。
利用宣传栏、专题展板、告家长书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做好防范。
定期对教师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要求各班教师每天做好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幼儿晨检记录表,保证幼儿园预防疾病工作的顺利开展。
坚持对幼儿进行安全健康教育,通过主题教学、游戏、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增强安全健康意识。
(2)有效措施杜绝传染病发生。
幼儿活动室、午睡室和教师办公室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师生身体健康。
尽量不要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不要共用茶具、餐具。
沭阳县2022年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调查与处理培训试卷
沭阳县2022年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调查与处理培训试卷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1、对传染病人污染的场所应?() [单选题] *A.不消毒B.简单消毒C.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正确答案)D. 永久封锁2、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的原则是?() [单选题] *A.控制优先,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正确答案)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C.统一规范,属地管理D.准确及时,分级分类3、对于新发传染病暴发,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是要查明?() [单选题] *A. 流行特征B. 病原学及其流行环节(正确答案)C. 分布规律D. 临床特征4、疾病监测可以分为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以下属于被动监测的是?() [单选题] *A.虫媒密度监测B.法定传染病报告(正确答案)C.人群免疫水平监测D.环境水体病原监测E.传染病报告漏报调查5.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长短主要依据? [单选题] *A.潜伏期B.前驱期C.传染期(正确答案)D.临床症状期6.在进行暴发调查时,首先应该? [单选题] *A.采取防制措施B.构成初步假设C.确认爆发是否发生D.调查爆发三间分布E.核实诊断(正确答案)7、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单选题]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正确答案)8、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 [单选题] *A、发病率(正确答案)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9、当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要采取有主导因素的综合性措施,这里的综合性措施是指?() [单选题] *A.针对传染源B.针对传播途径C.针对易感人群D.针对以上三个环节各种预防措施的总和(正确答案)10、对急性传染病接触者采取隔离/观察措施的时间是?() [单选题] *A.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B.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C.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D.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短潜伏期E.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正确答案)二、多选题(每题10分,共50分)1、突发急性传染病特点()? *A.传染性强(正确答案)B.传播迅速(正确答案)C.人群普遍易感(正确答案)D.危害重、病死率高(正确答案)E.社会、经济损失不大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目的()? *A.查明病因,或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依据;(正确答案)B.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终止疾病暴发或流行;(正确答案)C.预测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发展趋势;(正确答案)D.评价控制措施效果;(正确答案)E.进一步加强已有监测系统或为建立新的监测系统提供依据(正确答案)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类型?() *A.个案调查(正确答案)B.暴发调查(正确答案)C.专题调查(正确答案)D.病因调查(正确答案)E.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正确答案)4、描述性分析通过描述可以达到哪些目的?() *A.为探索卫生事件提供系统的方法,并确保阐明卫生事件及其基本因素.(正确答案)B.用通俗易懂的基本术语提供了有关卫生事件的详细特征.(正确答案)C.可以明确卫生事件所危害的人群,并提出有关病因、传播方式及对卫生事件其它方面可供检验的假设 .(正确答案)5、假设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A.合理性(正确答案)B.被调查中的事实所支持(正确答案)C.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正确答案)D.专家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相关信息发布、上级通报、 WHO和外国 卫生机构官方网站、文献报道、新闻媒体
掌握本地区传染病疫情情况和异常健康事件
网络直报系统、症状监测、舆情监测 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早期发现和识 别),及时开展异常健康事件的调查
疫情发生前的准备(二)
制定应急预案 地区总体预案、部门或单位预案 制定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确定各部门职责与任务 制定疫情调查处置工作方案、防控技术指南 应具体、将疫情调查处置工作落到实处 疾控、临床专家和专业队伍建设
的医护人员 个案调查尽量由患者自己回答
现场观察
肠道传染病重点调查饮食饮水卫生、粪便管理、苍蝇密度与滋 生地、群体性聚餐(餐厅或家宴)举办场所卫生情况 呼吸道传染病重点调查居住密度、房间通风状况、聚集性群体 活动等情况 人畜共患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重点调查患者与病媒生物、家 禽家畜、野生动物等的接触情况以及其种类、密度等情况
如何发现暴发和流行?
通过定期分析疫情监测数据 通过区县医疗卫生单位和人员的报告 通过和临床人员的交流 通过新闻媒介
从公众获取
从企业、学校和政府机构等获取
1
暴发调查的目的
O157:H7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1982年美国发生首起暴发 1996年日本出现暴发流行,发病9000余人 20世纪90年代末江苏、安徽等地流行,病 例数高达2万余人,死亡177人 1982年以来,世界多国相继发现感染病例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002年11月出现在中国广东佛山,并迅速形成流 行态势 2003年2月,来自广东的1名医生(感染者)在香 港一家酒店感染其他人,引起全世界范围流行 23个国家和地区 报告病例 8098例,死亡 774人 病死率9.56%
个案调查内容
3. 流行病学史
3.2 发病前和隔离治疗前的活动史: 工作、学习、生活情况, 就诊情况 外出史、交通工具 密切接触的人群、一般接触的人群、吐泻物污染的场所 (地点)或水源 3.3 免疫接种史
个案调查的方法
询问: 患者、患者家庭成员、邻居、同事、老师、同学、诊疗患者
20世纪流行性感冒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1918-1919年: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 死亡人数约5000万 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 死亡人数约100万人 1968-1969年: 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 死亡人数约75万
H2N2流感
1957年-1958年亚洲甲型流感大流行 1957年2月在中国贵州暴发,其后散 播至世界各地。全球受影响的人数占总人 口的10%至30%,但死亡率较1919年西 班牙流感为低,约为总人口的0.25% (100万)
H3N2流感
1968年-1969年 香港型流感大流行 1968年7月香港突发流感,向东南亚、中 东、澳洲、日本、美国蔓延,全球的死亡 人数达75万人,其中美国就占3万多人
埃博拉出血热
1976年,在非洲扎伊尔出现,致死率极高 50-90% 刚果(1995年和2003年) 加蓬(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 2001年和2002年) 乌干达(2000年) 南非(1996年) 美国德州(1989年、1990年和1996年) 苏丹(2004年)
不明原因疾病 多学科专家组成 病因明确的 相关领域专家组成 联合调查组负责人可由本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或有卫生行 政官员担任 重大事件或不明原因疾病可成立省、市、县三级人员组成 的调查组 较大或一般事件成立市、县两级人员组成的调查组
赴现场前的准备(2)
协商或明确职责 当地和调查组能提供什么资源 谁指导日常调查工作 谁对调查进行监督和最终负责 各种收据如何分头收集,谁负责分析 谁写调查报告,向谁报告
全球人禽流感病例感染状况
(2003年1月1日-2012年3月4日)
自2003年2月以来全球共报告人禽流感病例591例, 死亡349例,病死率高达59.05%。 疫情影响全球3大洲(亚洲、非洲和欧洲)涉及15个 国家,报告居前五位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埃及、越
南、中国和泰国
2012年1月-3月4日报告确诊病例13例,其中死 亡9例。确诊病例分布在埃及(5例),印尼、越南 Description of (各3例),中国、柬埔寨(各1例)
现场采样与检验
个案调查在突发急性传染病 防控中的作用
进一步明确诊断 是or否 根据调查划定疫点、疫区 确定密切接触者 追溯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判定传染来源 密切接触者和环境等采样检测的依据 制定防控措施的依据之一
暴发调查
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定义
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 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病人或多例相同(类似)临 床表现的病例 局部地区如何理解,定位? 如何与聚集性病例区分?
其中印度尼西亚、埃及、越南和泰国也是动物禽流感暴发疫情较多的国家。
the contents
猪链球菌病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属于新发现的人畜共患疾病 1968年丹麦首次报道人感染猪链球菌引起脑膜炎的病例, 此后欧洲和亚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报道了200余例猪链球 菌病例。 1998年我国江苏省曾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爆发疫情,造 成数万头生猪死亡,25人发病,14人死亡。 2005年6月24日至8月6日,我省资阳、内江等12个市的37 个县(市、区)相继出现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共计发病 204例,死亡38人
救治中的病例
2009年3、4月墨西哥、美国疫情 4月15日,美国,CA,10岁男孩,确认的首例 4. 25, WHO发布信息. 4. 27, WHO宣布大流行第四阶段 4. 29, WHO宣布进入大流行第五阶段. 6.11,WHO宣布进入大流行第六阶段. 8.10,WHO宣布2009年大流行结束,进入后大 流行阶段
寻求合作
实验室支持 其他专业支持
根据了解的现有信息,对暴发疫情性质作出初 步估计
赴现场前的准备(3)
根据现有信息,制定调查工作方案、设计调查表(格) (随调查深入可修订,完善) 现场工作设备、参考资料的准备 实验室现场检测设备、采样管、诊断试剂等 个人防护用品、药物、疫苗等 疫点疫区处理器械 交通保障 后勤保障 经费预算
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或单位
学校、托幼机构或单位的总体情况:单位性质、总人数、 卫生设施、医务室、卫生防病制度等 年级、班级(单位内部机构设置)情况,住宿、饮水、食 堂、环境状况
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 对发生的单个病例、疑似病例 或健康带菌者(甲类传染病)的调查 调查内容
1.人口学信息:姓名、性别、民族、国籍、年龄、
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调查与处置
德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怀志 2012年7月
前言
突发急性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 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急性传染 病。 如:鼠疫、SARS、人禽流感、新发传染病 等
严重危害人类的急性传染病
霍乱
19世纪初至20世纪末,大规模流行的世界性霍乱共发生7次, 1817~1823年,霍乱第一次大规模流行,从“人类霍乱的故乡”印 度恒河三角洲蔓延到欧洲,仅1818年前后便使英国6万余人丧生。 1826~1837年,霍乱第二次大流行, 1846~1863年,霍乱第三次大流行, 1865~1875年,霍乱第四次大流行, 1883~1896年,霍乱第五次大流行, 1910~1926年,第六次霍乱大流行。 以上为霍乱O1群古典生物型引起 1961年出现第七次霍乱大流行,始于印度尼西亚,波及五大洲140多 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患者逾350万。为霍乱O1群埃尔托生物型引起 1992年10月,O139群霍乱大流行,席卷印度和孟加拉国部分地区, 短短2~3个月就报告病例10余万,死亡人数达几千人,随后波及许多 国家和地区; 1997年9月起,霍乱在非洲大规模蔓延,仅1998年的头3个月乌干达 就报告病例11335例,肯尼亚报告病例10108例。
画家笔下欧洲鼠疫图(第二次大流行)
鼠疫
1910年10月-1911年2月,中国东北发生鼠疫。 疫情不仅横扫东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东等 地。死亡人数达6万之多、震惊世界。 1994年8月印度苏拉特市发生震惊世界的肺鼠疫 暴发流行,发病人数近千人,是近年来最大的一 次人间鼠疫流行,被称为“苏拉特风暴” 。
职业、住址、通讯方式
2.临床信息:发病日期、症状、体征、临床诊疗
情况等
个案调查内容
3.流行病学史:(询问时间范围:一般为发 病前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3.1 病前暴露史 与类似病例或病、死动物接触史(接触方式、时间 长短,具体时间) 在外就餐或参加群体性聚餐史 饮水史 病媒生物叮咬史 外出史(地点、交通工具)
截至2009年12月27日,共有超过208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
卫生组织报告了经实验室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超过 12220人死亡
突发急性传染病特点
传染性强 传播迅速 人群普遍易感 危害重、病死率高 流行地域广,跨国界、洲界流行 社会、经济损失巨大
疫情发生前的准备(一)
近年霍乱
2010年10月中旬,海地北部沿海地区首先爆发霍乱, 随后疫情迅速向周边省份和邻国多米尼加蔓延。 WHO: 截至2011年7月海地霍乱病例381236例,死亡5609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1年10月11日表示,中部和西 部非洲今年已有8万5000人感染了霍乱,2466人死亡,使 得这次疫情成为该地区历史上最严重的霍乱疫情之一。病 死率极高,介于2.3%到4.7%之间
赴现场前的准备(4)
首次会议 疫情的回顾及最新发展 确认最初的接触者 确定能提供服务的人员 确定可能出现的敏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