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佚名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边默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以及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知道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才智超群的人。
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从而体会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才智超群的人。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一起读课题。
2、昨天,我们初读课文了,还记得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出示投影1:课文先写了________接着写了_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最后写了________。
浏览课文回忆。
看来初读课文读得不错,我还想考考你们3、初读课文以后诸葛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们说得挺好的,不过课文只用了一个词就概括了你们说的内容。
哪个词?找找--(板书:神机妙算)4、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的思考作业吗?二、要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习才能深入。
默读课文,用心想,这篇课文哪个问题最有研究价值?1、大多数同学认为神机妙算最有研究价值,那提出了问题到哪里找答案啊?2、投影--下面就请大家找出文章中能充分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读书体会,读懂的地方用!作标记,不懂的地方用?作标记。
3、交流你们的读书收获吧(1)围绕神机妙算先说说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2)围绕“神机妙算”谈谈读书的收获吧!(3)某大雾漫天--这是场什么样的雾?这么大的雾怎么读出来呀?某诸葛亮早就算定三天之后必有这场大雾漫天,你说神不神?妙不妙?这就是神机妙算。
某难怪周瑜长叹一声出示投影2: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看到诸葛亮如此神机妙算,周瑜是自叹不如啊!某诸葛亮几次说话,会是()说?能想象出来吗?真好,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某找三人分角色读。
某去掉提示语,2人组练读,小组展示。
早有安排,早有谋划,所以才胸有成竹地立下军令状。
这就是超人的智慧,惊人的才干,这就是神机妙算。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1、老师:同学们好。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面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充满了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碰到读不通的句子多念几遍二、初读课文,了解“草船借箭”起因、经过、结果。
1、认读词语,师强调“擂鼓”中“擂”(多音字)的读音及“妒忌”中“忌”字的写法。
2、理解词义,师:“妒忌”一词你怎么理解?生:就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心生怨恨。
师:理解得很准确!谁能结合课文第1自然段再来说说对这个词的理解?(生读第1自然段)生:我觉得“妒忌”就是XXX看到XXX比自己有才干就心生怨恨。
师:你会怎么读这一段?(生读,留意重读了“挺”和“很”两个词)师:让我们带上对“妒忌“一词的理解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师:因为妒忌,所以XXX才会————生:想办法来难XXX。
生:让XXX十天造好十万支箭。
生:想借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来治XXX的罪,没想到他答应三天就能造好(师相机板书)师:文中两人是如何对话的?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生分角色朗读)师总结:这就是“草船借箭”的起因!(XXX嫉妒XXX的才干,想要陷害他)3、师: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谁能用简洁的言语讲讲“草船借箭”的经过?(终身详细具体地进行介绍)师:内容介绍得具体又条理,但老师的要求是用简洁的语言讲讲,谁能讲得更简洁?(一生简明扼要地讲述)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结果是(XXX长叹说:“XXX神机神算,我真不如他!”)(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师:你怎么理解“长叹”一词?想像一下,XXX说这话时心情怎样?生:“长叹”就是长长的叹息。
我想XXX会非常佩服地说这句话,因为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他看到XXX确实比自己强。
所以,说这句话时他的语气应该比较诚恳。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课堂实录草船借箭》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老师请XXX同学给大家讲个故事,仔细听哦,看谁能听出她讲的是什么故事?(学生讲述了“XXX三气XXX”的故事)2、老师询问学生对XXX和XXX的评价,学生用词恰当地评价了两个人物。
3、老师介绍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4、老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草船借箭》。
二、初读课文,了解“草船借箭”的经过:1、老师要求学生较快地阅读全文,注意准确通顺地读出句子。
2、老师强调“擂鼓”中“擂”的读音和“妒忌”中“忌”字的写法。
3、老师询问学生对“妒忌”的理解,学生准确地解释了这个词的含义。
4、老师让学生结合第一自然段再来说说对“妒忌”的理解。
5、老师让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并重读了“挺”和“很”两个词,带上对“妒忌”一词的理解齐读这一段。
6、老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
三、深入分析,理解“草船借箭”的含义:1、老师让学生思考“草船借箭”的含义,学生们积极回答。
2、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智慧和策略。
3、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故事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4、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5、老师总结了学生们的讨论内容,强调了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四、课堂小结:1、老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老师强调了学生要注意课文中的多音字和生字词,并鼓励学生多读多练,提高阅读能力。
3、老师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问,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老师祝愿学生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师:讲述“草船借箭”的经过时,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生简明扼要地讲述)三、切入中心,领悟“神妙”:一)抓住中心句,理解体会:1、师:请读出全文的中心句:“XXX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谁能解释一下“长叹”的意思?(生解释并表达自己的理解)2、师:请解释一下“神机妙算”的意思,然后围绕这个词提出问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 教学实录《5 草船借箭》(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5 草船借箭》(部编版)一、教学背景分析《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著名战争策略故事之一,讲述了诸葛亮借东风之力,瞒天过海,化解危机的故事。
本文档以五年级下册部编版《草船借箭》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教学实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古代典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2.理解诸葛亮的智慧和策略,明白瞒天过海的奥秘;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模仿《草船借箭》中的智谋;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准备1.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材《草船借箭》故事内容;2.教学课件和PPT,包含《草船借箭》故事相关图片和视频;3.黑板和彩色白板笔,用于教学板书和学生练习用;4.小组活动教学准备,包括小组分组名单和任务分配表。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在上课开始前,老师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故事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节:故事讲解1.通过讲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让学生逐步认识诸葛亮的智谋和策略;2.结合课件图片和PPT,帮助学生理解《草船借箭》中的重要场景和人物。
第三节:知识点讲解1.解释诸葛亮瞒天过海的策略和智慧,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秘;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面临和诸葛亮同样的困境,他们会如何解决?第四节: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模仿《草船借箭》的智谋;2.每组完成一项任务,例如通过合作解决难题,展示团队力量。
第五节:课堂讨论1.鼓励学生分享小组活动的经历和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2.引导学生总结合作中的成功经验,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教学实录《5 草船借箭》,学生不仅了解了古代典故的智慧和策略,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解决各种难题和挑战。
以上是本文档对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草船借箭》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中有所帮助。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第一课时老师:(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XXX上惯看XXX春风……)引入课题。
介绍作者,生字教学)老师:P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面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充满了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碰到读不通的句子多念几遍。
读完以后,老师请你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名次,你觉得可以怎么排?明白吗?老师:四个人物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你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么排?学生:我认为XXX排第一位、XXX排第二、XXX排在第三、XXX第四。
老师多提问几个同学,从不同答案中肯定XXX排第一)老师:从谋略和伶俐的角度,每位同砚都给四个人物打了分,是吧?尽管答案不同,五种答案,但同砚们发现没有,有一点是毫无异议的。
学生:(齐答)XXX排第一。
老师:对,XXX排第一,XXX是最聪明的,是吧?这是同砚们读了一遍课文之后获得的共鸣。
课件出示:P非常好,那么这篇课文写XXX很多地方,现在老师请你们再仔仔细细读一遍,你觉得这篇课文当中写XXX的谋略和智慧,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把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找出来,然后仔仔细细地读一读,读出精彩来,明白吗?学生:我觉得七和八自然段中写XXX的谋略和智慧最精彩。
老师:你先把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咱们注意听。
(生读)老师:读得不错。
这两段话如果多去读几遍,那可能对你帮助就更大。
谁也觉得这个地方写XXX写得最精彩。
我再叫一个同学读一遍。
课件出示:P这时候候大雾漫天……天亮了就回去。
”师引导学生读,师生范读,抓住“XXX吃惊地说:‘如果XXX出来如何办?’”这句话的“吃惊”以及“XXX笑着说:‘雾这样大,XXX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喝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8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8篇《草船借箭》教学实录8篇教学实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通过记录教学过程和细节,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和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教师可以总结和分享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草船借箭》教学实录,希望你喜欢。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精选篇1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汲取胆量和智慧,挑战自我。
【教学重难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复习1、齐读课题。
2、提问:⑴ 主要人物是谁?跟诸葛亮有关系的几个人物是谁?⑵ 这篇文章讲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天气怎样?回来时如何?⑶ 借箭时,船怎样受箭?⑷ 课文中用了一个成语非常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板书:神机妙算)二、新授1、老师就这些内容(幻灯中提示的课文借箭的因素)让同学们会去思考。
为什么诸葛亮能够神机妙算?你怎样看诸葛亮这个人,老师让同学们感悟诸葛亮其人,准备了吗?2、提出要求:同学们,可以谈上几句,也可以谈上一段,还可以谈上一篇,听到别的同学的发言也可以随时补充,发表自己个人见解。
3、浏览课文,整理思路、内容,准备汇报:4、学生汇报,教师适当予以引导,补充,点拨并板书,随即进行朗读训练:⑴ 诸葛亮和鲁肃笑着说的话。
⑵ 周瑜与诸葛亮,鲁肃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
⑶ 教师引导学生从善知人,知天文,懂地理,巧筹划四方面去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
5、学完课文,你还有哪些发现和见解?6、小结:诸葛亮靠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在谈笑风生中,轻松获得十万支箭。
又不至于和周瑜发生正面冲突,顾全了孙刘联合的大局。
【板书设计】草船借箭知天文神机妙算晓地理能力+自信=成功善之人巧筹划【课后作业】1、必作:自述课文或编课本剧。
2、选作:写一写《小议妒忌》。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精选篇7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精选15篇)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精选15篇)《草船借箭》篇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
课文写谁借箭?生:诸葛亮借箭。
师:诸葛亮跟谁借箭?生:诸葛亮跟曹操借箭。
师:借多少?生:借10万支。
师:他用什么方式借箭?生:利用草船借箭。
师:结果呢?生:大获全胜。
师:谁能把以上的答案连起来说说?生: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10万支箭,获得成功。
生:诸葛亮成功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10万支箭。
师:我还想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板书:为何借?生:老师,我认为不是诸葛亮要借箭,而是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
师:噢?你说是周瑜要陷害诸葛亮?有根据吗?大家议一议。
(小组讨论一分钟。
)生:有。
周瑜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可是给诸葛亮的造箭期限长达10天,这与军情紧急自相矛盾。
由此可见,让诸葛亮造箭并不是周瑜的真实目的。
生: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说:“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师:这番话的确使周瑜的害人之心暴露无遗。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生:应该读出阴险的语气。
生:周瑜自以为诸葛亮在劫难逃,因此要读出得意的语气。
师:(抽读、范读、齐读)我明白了。
周瑜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支箭,不是他的目的,而是──生:而是陷害诸葛亮的借口。
生:周瑜为什么要陷害他?生: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师:(板书“妒忌”)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曾质问苍天:既生瑜,何生亮啊!“妒忌”是什意思?生:老师,我查过词典,妒忌的意思是: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师:这是背词典里的解释。
能说说在句子中的意思吗?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本事比周瑜大,周瑜心里怨恨他。
师:造箭是假,害人是真。
可是,聪明能干的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自投罗网?生:周瑜说“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没有退路了。
师:明明是火坑啊,诸葛亮就敢往里边跳?生:因为诸葛亮已经胸有成竹了。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 回顾导入,切入中心1.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和研究,我们知道早在诸葛亮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他已经谋划好了草船借箭的计划。
他想得是那样的周到,想得是那样的细致,想得是那样的准确。
最后,草船借箭的计划得到了成功的实施。
难怪鲁肃回来告诉周瑜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指名读这句话。
师:周瑜是长叹一声,你把那个叹加上去,再来读这句话,谁来读?3.指名读这句话(一到两人)4.师小结:周瑜到最后就是这副神态,这个形象,这个样子。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二、探究课文,感悟“神妙”1.(出示课件)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用“——”划出来。
再想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请把你认为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用横线划出来,然后再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好,现在开始。
(学生读文找答案,教师巡视,点拨引导)2.指名答。
师:我看到同学们找了很多地方,的确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这篇课文很多地方都在描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那我们这个,请你在那么多地方当中挑其中你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处来说一说。
这个地方你是怎么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
生若答:“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大雾是草船借箭能否成功最关键的因素)3.PPT出示这句话。
(1)创设语境,感悟朗读。
师:老师觉得我们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那不行,你能把读这句话时的内心感受读出来吗?(看到这句话你感觉到这场雾怎么样?来,读一读。
生读师;比刚才大一点了,这场雾谁能读得更大。
生读(叫一到两名学生)①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师:是呀,这是一场非常大非常大的雾,大到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总结范文]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则
[总结范文]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草船借箭教学实录(一):第一课时师:这天我们要学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哪些同学看过《三国演义》?能够是小说,能够是连环画,能够是电视连续剧。
生:(自由举手应答。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看过。
)师:能说说你对诸葛亮的印象吗?生1: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
生2:诸葛亮是个很讲情义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十分感激,就帮忙刘备打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说得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写尽了诸葛亮的一生。
生3: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学问十分大,被人称为“卧龙先生”。
师:不仅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更知人心。
生4:诸葛亮跟周瑜斗智,最后把周瑜给活活气死了。
周瑜临死前说:“既生亮,何生瑜?”意思是说,既然生了诸葛亮,又何必生我周瑜。
师:哟!你明白得还真多!当然,周瑜之死不能全怪诸葛亮。
等会儿学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生5: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能借东风,会八卦阵,我觉得他是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一个人。
师:好!看来大家对诸葛亮都有必须的了解和决定。
这天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大家就多了一份亲切感,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诸葛亮。
学《草船借箭》就等于是会会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是吧?生:(齐答)是!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赶紧去见见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读完课文以后,老师请你从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行次,你觉得能够怎样排?明白吗?生:(齐答)明白。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好!读完课文,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这四个人就应有了大致的印象,是吧?这四个人,如果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样排?生1:我认为诸葛亮排第一位,周瑜排第二,曹操排在第三,鲁肃第四。
师:诸葛亮最聪明,鲁肃最笨。
有不同意见吗?生2:我觉得鲁肃就应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
前面两个不变。
师:哦!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变成最笨,鲁肃排第三。
2023最新-《草船借箭》教学案例【优秀9篇】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优秀9篇】《三国演义》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去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这就是他的一个写作特点,那周瑜为了让诸葛亮造箭都说了什么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草船借箭》教学案例【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篇一教学要求: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周瑜的心胸狭窄。
3、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介绍背景。
1、揭题。
2、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写的是东汉末年的事。
(幻灯演示“三国演义罗贯中”)3、谁知道这三国指的是哪三国?三国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出示幻灯: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孙权、刘备联合对付曹操的时候。
二、检查预习。
1、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板书: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国的?什么身份?教学:都督(dū)三、初读课文。
1、草船借箭到底讲的是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试着用几句话简单说说。
2、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文中的诸葛亮和周瑜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分别用上书中的一个词来评价吗?)板书:妒忌神机妙算(理解这两个词)四、细读课文。
(一)过渡:草船借箭这件事从开始到结束哪些地方充分地表现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只要我们认真读课文,想象当时的情境,就能处处体会到他俩各自不同的个性,做到真正理解人物。
(二)讲读第一段。
1、我们先来看故事的开头,周瑜和诸葛亮商议与曹军水上作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板书:议)2、在这场讨论中,周瑜有意要为难诸葛亮,默读ξ1-2,找找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诸葛亮知道周瑜的心思吗?你怎么知道?教学:惩chéng罚fá4、小结:故事一开始,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智斗,一个设下陷阱,步步紧逼;一个胸有成竹,从容应对,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场面,想象两人对话时的神态。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实录《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实录》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实录【设计理念】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极好载体。
【设计特色】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通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
经研究后一般会认定为“神机妙算”。
二、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教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1.“谁来说说,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指名口答: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
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会感到很害怕。
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
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2.“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你得联系联系上文,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指名口答: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草船借箭时间:上午10点地点:三年级(1)班老师:李老师学生人数:40人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中国经典名著《草船借箭》。
首先,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阅读课文。
学生A:老师,借箭是什么意思?老师:借箭是指利用敌人的箭矢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在《草船借箭》中,刘备没有足够多的箭矢去攻打敌人,于是他打算通过一场计策,向敌人借用箭矢来增加自己的攻击力。
学生B:老师,为什么刘备不直接去别的地方买箭呢?老师:很好的问题。
刘备没有足够的财力购买大量的箭矢,而且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战斗准备。
所以,他选择了借箭这个方法来增加箭矢的数量。
学生C:老师,刘备最后是怎么得到箭矢的呢?老师:在故事中,刘备和诸葛亮设计了一个计策。
他们知道敌人将会攻打一座被水困住的城池,所以他们就在水上建造了一片草地,然后借着敌人的攻打之势,将以刀剑等武器制造的金属箭矢丢进水中,待敌人攻陷城池后,这些金属箭矢就会浮出水面,供刘备使用。
学生D:老师,这个计策好厉害啊!老师:是的,这个计策反映了刘备和诸葛亮智勇双全、善于运筹帷幄的智慧和胆识。
学生E:老师,刘备是怎么打赢仗的?老师:在战斗中,刘备借到的箭矢使他的军队增强了攻击力,打败了敌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谋可以战胜武力,只要我们善于策划、有恰当的方法,就可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学生F:老师,这个故事有没有给我们什么启示?老师:当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借力,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有时候我们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通过与他人合作,借用别人的资源和经验,我们就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老师:同学们,对于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吗?学生G: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怕借用别人的力量,有时候团队合作能取得出乎意料的成果。
学生H:我觉得这个故事还教给我们要善于利用现有的资源,就像刘备利用敌人的箭矢来增加自己的实力一样。
老师:非常好!你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非常到位。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草船借箭教学实录(一):第一课时师:这天我们要学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哪些同学看过《三国演义》?能够是小说,能够是连环画,能够是电视连续剧。
生:(自由举手应答。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看过。
)师:能说说你对诸葛亮的印象吗?生1: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
生2:诸葛亮是个很讲情义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十分感激,就帮忙刘备打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说得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写尽了诸葛亮的一生。
生3: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学问十分大,被人称为卧龙先生。
师:不仅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更知人心。
生4:诸葛亮跟周瑜斗智,最后把周瑜给活活气死了。
周瑜临死前说:既生亮,何生瑜?意思是说,既然生了诸葛亮,又何必生我周瑜。
师:哟!你明白得还真多!当然,周瑜之死不能全怪诸葛亮。
等会儿学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生5: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能借东风,会八卦阵,我觉得他是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一个人。
师:好!看来大家对诸葛亮都有必须的了解和决定。
这天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大家就多了一份亲切感,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诸葛亮。
学《草船借箭》就等于是会会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是吧?生:(齐答)是!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赶紧去见见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读完课文以后,老师请你从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行次,你觉得能够怎样排?明白吗?生:(齐答)明白。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好!读完课文,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这四个人就应有了大致的印象,是吧?这四个人,如果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样排?生1:我认为诸葛亮排第一位,周瑜排第二,曹操排在第三,鲁肃第四。
师:诸葛亮最聪明,鲁肃最笨。
有不同意见吗?生2:我觉得鲁肃就应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
前面两个不变。
师:哦!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变成最笨,鲁肃排第三。
2023年《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2023年《草船借箭》课堂实录草船借箭课堂实录【一】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上课前老师请杨济清同学给大家讲个故事,仔细听哦,看谁能听出她讲的是什么故事?(生完整连贯地讲故事)生:这是“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师:你听得真仔细!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是——(生齐答)诸葛亮和周瑜!根据你对这两个人物的了解,你想如何来评价他们?生:周瑜心胸狭窄、小肚鸡肠。
师:这两个词用得真好!生:周瑜妒忌心强,但据我了解他也是个才华横溢、英俊潇洒的人。
师:你能一分为二地评价一个人物,很好!生: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智者的化身。
生:他智慧超群、精明能干。
生: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师:看来大家对这两个人物的了解还真不少,你知道这个故事出自我国哪本古典文学名著吗?生齐答:《三国演义》!2、师:对!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又一个精彩故事。
(板书:草船借箭)你想怎样读这个课题?生:我想重读“借”这个字,这样可以强调是诸葛亮在向曹操“借箭”。
师:体会得非常到位!那你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课题吧!(生读)师:同学们,题目是一篇__的“文眼”,我们常常可以从__的题目洞悉它的中心内容,读课题时你完全可以带上自己的理解,大家也来试着读读课题吧!(生齐读)3、师介绍“草船借箭”发生的背景(采用图示,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评析]:通过讲“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初步评价“诸葛亮”“周瑜”两个人物,为学习课文内容做了准备。
指导学生读好课题,为下面体会“借”字的.精妙用法做了铺垫。
此环节意在把课文内容与课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课外资源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由“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自然过渡到“草船借箭”,引入新课水到渠成。
二、初读课文,了解“草船借箭”的经过:1、师: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注意把句子读准确、通顺。
(生认真读文)2、认读词语,师强调“擂鼓”中“擂”(多音字)的读音及“妒忌”中“忌”字的写法。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佚名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略。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重点段,认识诸葛亮神机妙算。
教学关键:教师善于激发学生提问题,凭借课文(文字、插图),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设计教时第一教时时间课业内容2、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借助课题把握课文的重点课前准备小黑板录音投影环节教学过程方法与手段完成目标(或)设计意图(一)创设悬念,激发兴趣。
1、从《草船借箭》这个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2、你还想知道什么?(师生一起梳理问题)3、初读课文,认真思考上述问题。
4、反馈。
带着问题读课文,激发兴趣,提高读书的效率。
通过知道什么,还想象知道什么,把学生带进课文内容中。
(二)抓“借箭”读文,领悟大意。
1、字词反馈:指名认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在生字旁书写一遍)、初步理解字义。
(1)(2)诸葛亮置备了草船,趁着大雾向曹操“借箭”。
(3)出示小黑板出示投影落实基础知识理清文章思路(三)课后小结------------------------------------------------------------教时第二教时时间课业内容2、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突破重点,明确文题。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认识诸葛亮借箭的主要原因课前准备录音投影环节教学过程方法与手段完成目标(或)设计意图(一)导读第2段,突破重点段1、回忆课文内容及思路。
2、默读课文第3段,说说最感兴趣的内容。
3、分析诸葛亮在大雾掩护下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过程,剖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草船借箭一、导入新课1、老师:同学们好。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面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充满了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碰到读不通的句子多念几遍二、初读课文,了解“草船借箭”起因、经过、结果。
1、认读词语,师强调“擂鼓”中“擂”(多音字)的读音及“妒忌”中“忌”字的写法。
2、理解词义,师:“妒忌”一词你怎么理解?生:就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心生怨恨。
师:理解得很准确!谁能结合课文第1自然段再来说说对这个词的理解?(生读第1自然段)生:我觉得“妒忌”就是周瑜看到诸葛亮比自己有才干就心生怨恨。
师:你会怎么读这一段?(生读,注意重读了“挺”和“很”两个词)师:让我们带上对“妒忌“一词的理解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师:因为妒忌,所以周瑜才会————生:想办法来刁难诸葛亮。
生:让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
生:想借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来治诸葛亮的罪,没想到他承诺三天就能造好(师相机板书)师:文中两人是如何对话的?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生分角色朗读)师总结:这就是“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要陷害他)3、师: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讲讲“草船借箭”的经过?(一生详细具体地进行介绍)师:内容介绍得具体又条理,但老师的要求是用简洁的语言讲讲,谁能讲得更简洁?(一生简明扼要地讲述)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师:你怎么理解“长叹”一词?想像一下,周瑜说这话时心情怎样?生:“长叹”就是长长的叹息。
我想周瑜会非常佩服地说这句话,因为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他看到诸葛亮确实比自己强。
所以,说这句话时他的语气应该比较诚恳。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诫子书》教学实录篇一一、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文章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在讨论交流中做到文从字顺的翻译。
3.联系实际,培养自己勤学立志,宁静修身的人生态度。
二、学习重点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尝试翻译课文。
2.在情景朗读中,体会家书中饱含着的深厚感情。
三、学习难点感悟文中蕴含的修身励志哲理在当今时代的积极意义。
四、学习过程课前交流:培养学生热爱文言文的感情。
导入:结合自己所了解的,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
师:诸葛亮不仅是忠诚和智慧的代表,还是善于用智慧教子的父亲。
今天我们就来拜读他在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的一篇《诫子书》。
一、初读——把握节奏读出韵味1.正字音,读通读顺。
2.把握节奏,体会文章的韵律之美。
3.感受句式特点,体会句式工整之美。
二、译读——疏通文意读出意味1.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2.质疑问难,全班交流,理解文章的意思。
3.出示不加标点的文章,学生尝试练习句读。
三、悟读——沉入文字读出情味结合背景,指导学生朗读。
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诸葛亮的殷殷期望和这封家信对诸葛瞻产生的深远影响。
四、思读——自我修身读出理味1.从文中选几句话送给自己,说说原因。
2.结合诸葛亮的一生,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蕴含的哲理。
五、感悟升华总结提升《诫子书》对学生及我们每个人在自我修身及勤学励志方面的积极意义。
结束语:我们对于《诫子书》的学习才刚刚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加,我们对它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愿同学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阅读它,践行它!愿同学们爱上经典,爱上文言文!草船借箭教学实录篇二授课时间:20xx年xx月xx日授课地点:xx班教室授课内容:《草船借箭》授课教师:xx老师授课内容:一、课程导入师:同学们,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宝库中,有四部熠熠生辉的长篇小说,它们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草船借箭》的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的课堂实录《草船借箭》的课堂实录导语:对于《草船借箭》这一经典课文,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草船借箭》课堂实录,欢迎各位的阅读和参考。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一师: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公元208年,建安13年,曹操率军,水陆并进,欲扫平江南,孙刘联盟,决计破曹。
且看:用奇谋孔明借箭。
师:浏览课文,请用文中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诸葛亮在借箭中所表现出的才能。
生:神机妙算。
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生:“神机妙算”就是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计谋高明。
师:很好,结合课文,围绕这个词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生:我想问诸葛亮为什么会如此神机妙算?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师:大家提的问题相信都可以通过读书求得解决,现在我们集中研究:“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他算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点出中心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心读课文,可以和同学讨论,呆会儿选择一处体会最深的讲析给大家听。
生:诸葛亮算到了三天后天有大雾。
生:诸葛亮算到了曹操的性格多疑、谨慎,在浓雾中不敢轻易派兵出击。
生:他还算到了鲁肃的为人,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不会食言,所以让他替自己准备借箭用的材料,而且确保不会让周瑜知道。
生:他让船一字儿排开,借箭时,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边受满箭后,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说明他对事情做了周密的安排。
生:书中说船队回来时,顺风顺水,可以看出他算到风向。
评:让学生在媒体制作出的两军对垒军事简图上边演示边说,既灵活地检验了学生融会贯通理解课文的能力,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生:诸葛亮对鲁肃说:“要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
”说明他算了借箭所需器材的数量。
……师:(指板书)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说各方面的因素他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一一做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是“神机妙算”。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6篇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6篇《草船借箭》课堂实录6篇教学实录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将所进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反应等详细记录下来的文本记录。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希望你喜欢。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篇1)【设计理念】“大语文”教学观提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教《草船借箭》这课,教师不读《三国演义》,特别是第42回至第46回,就很难把课文讲清。
而如果教师不仅自己读,还组织学生读,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收到意思不到的效果。
【设计特色】课内课外结合,自读自悟结合。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课前准备。
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
想一想:1.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是怎样的?2.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他说过哪些要加害诸葛亮的话?3.草船借箭是在什么季节进行的?经过是怎样的?(季节对于草船借箭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二、请学生介绍当时形势。
介绍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现。
三、展开谈话,理解历史背景,学习部分生字新词。
四、阅读全文,分清过程。
1.读全文,将草船借箭这一事件分为几个部分,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
(以学生自己分段、自列段意为主,不强求统一,但要注意纠错,激励学生创造。
教师选取其一作为教例。
)2.借分段的机会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自读第2至第5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
1.找出这几段的特点。
(以对话形式出现,且无提示语。
)2.根据人物对话内容,揣摩人物思想状况、性格特点,自加提示语。
3.分角色朗读。
在朗读中注意读出语气,探究人物特点。
(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六、读第6至第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
1.先说经过。
出示示意图(图略),自己读书,自己画图,说明理由(也就是因果关系。
)2.分析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
(1)雾的作用。
(冬季,雾在四更最浓。
)(2)船的作用。
(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
)(3)曹操多疑之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船借箭一、导入新课1、老师:同学们好。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面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充满了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碰到读不通的句子多念几遍二、初读课文,了解“草船借箭”起因、经过、结果。
1、认读词语,师强调“擂鼓”中“擂”(多音字)的读音及“妒忌”中“忌”字的写法。
2、理解词义,师:“妒忌”一词你怎么理解?生:就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心生怨恨。
师:理解得很准确!谁能结合课文第1自然段再来说说对这个词的理解?(生读第1自然段)生:我觉得“妒忌”就是周瑜看到诸葛亮比自己有才干就心生怨恨。
师:你会怎么读这一段?(生读,注意重读了“挺”和“很”两个词)师:让我们带上对“妒忌“一词的理解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师:因为妒忌,所以周瑜才会————生:想办法来刁难诸葛亮。
生:让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
生:想借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来治诸葛亮的罪,没想到他承诺三天就能造好(师相机板书)师:文中两人是如何对话的?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生分角色朗读)师总结:这就是“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要陷害他)3、师: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讲讲“草船借箭”的经过?(一生详细具体地进行介绍)师:内容介绍得具体又条理,但老师的要求是用简洁的语言讲讲,谁能讲得更简洁?(一生简明扼要地讲述)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师:你怎么理解“长叹”一词?想像一下,周瑜说这话时心情怎样?生:“长叹”就是长长的叹息。
我想周瑜会非常佩服地说这句话,因为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他看到诸葛亮确实比自己强。
所以,说这句话时他的语气应该比较诚恳。
生:我的看法和她恰恰相反,我认为周瑜会更加嫉妒诸葛亮,他说这句话时应该是忌恨的语气。
生:我想周瑜会非常无奈地说这句话,因为诸葛亮确实比他聪明,虽然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承认,他仰天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说了这句话。
师:大家各有自己的理解,最后这位同学不仅体会到了周瑜当时的语气,还想象了他的动作,非常好!那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读读这句话吧!注意要读出周瑜的语气,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生声情并茂地读:或仰天长叹,或紧缩双眉,或捶胸跺足……)师:使周瑜自叹不如的是诸葛亮的什么?对是神机妙算。
(板书:神机妙算)。
师:“神机妙算”什么意思?你说,算的很准,谁有不同的解释。
你说,说的好。
神机妙算就是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三、探究课文,感悟“神妙”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草船借箭的经过,感受一下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所表现出来的才干.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课文,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划下来,再用心体会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师:好,课文读到这,谁来说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他都算到了什么?1、识天气(二)、体会诸葛亮的“知天文”师:我们常称赞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知天文”主要体现在哪里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用心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待会儿与同学交流。
生:我觉得他的“知天文”主要体现在“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句话中(出示句子)师: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导学生读出雾之大)师:此时诸葛亮和鲁肃正坐在船中,假如你是鲁肃,看到这场大雾,怎么想?生:他会感到害怕,心里很着急:雾这么大,要是误入曹军的水寨怎么办?生:他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好好的,怎么今天会有这么大的雾啊!师:诸葛亮什么心情?(暗喜得意)师:诸葛亮在大雾漫天之时向曹操借箭,会不会是凑巧赶上这样的天气呢?谁能联系课文说说?生:我觉得不是巧合,因为文中说“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
”生:这说明诸葛亮一直在等待这样的天气。
生:这说明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大雾漫天,才不急不慌、镇定自若。
师:“镇定自若”这个词用得真好!诸葛亮是什么时候决定在这个时间出发的?生:三天前立军令状的时候。
师:也就是说,早在三天前立军令状时他就已经料到三天后的四更时候会有一场漫天大雾,这要归功于他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所以坐在船中的他才会笑着说——(生接读:“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你能“笑着”读读诸葛亮的话吗?(生读)师: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板书:识天气)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怪不得周瑜一声叹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师:我们继续研究‘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晓地理1、师:江上大雾弥漫,诸葛亮在天还没亮时就把船靠近了曹军水寨,他是怎样布船的?(生读,出示两个句子: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师:你知道诸葛亮为什么一开始先要“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吗?生:我觉得他是想让船的一侧受满了箭,再让另一侧来受箭。
师:天亮时,诸葛亮的船队是怎么回去的?找一个词来概括。
生:顺风顺水师:你怎么理解“顺风顺水”?生:就是顺着风向和水流的方向。
师:想想水往哪个方向流,当时的风向又是怎样的?(生在示意图上用箭头标注)师:长江水由西向东流,受满箭的二十条船正是趁着顺风顺水的优势,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曹操追也来不及了。
他能利用“顺风顺水”的条件是巧合吗?生:不是,这都是因为他事先做好了周密的安排。
生:这是因为他懂得利用地理优势。
师:是啊,假如周瑜知道诸葛亮早就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巧妙地安排好了,他一定会长叹一声,说——(生接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3、知人心师:草船借箭的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诸葛亮十分了解人,算好了人同学们在来读读课文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他算好了谁?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师:说说看,都算好了谁? 算得准不准呢?从那里可以看出来呢?1、你说,他知道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
根据是“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 这也是诸葛亮事先算到的。
)师:他还算准了谁?2、你说,他算好了鲁肃,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的事。
根据是“鲁肃答应了……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船……”师: 看来诸葛亮很信任鲁肃,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不会食言,所以让他替自己准备借箭用的材料,而且确保不会让周瑜知道。
还有吗?3、你说,他还算了周瑜,知道他想谋害自己,于是将计就计师:说的好,诸葛亮早就识破了周的奸计,但为了孙,刘联合抗曹,没有当面戳穿他。
这说明诸葛亮识大体,顾大局。
师:看来他对周瑜,鲁肃和曹操都是了如指掌,也就是说明诸葛亮了解人,知人心.(板书: 知人心))师: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说各方面的因素他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一一做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是“神机妙算”。
谁还能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诸葛亮的才干。
足智多谋、智慧超群、精明能干、知识渊博、料事如神有胆有识师:在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师: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
你们自己读书,你怎样理解诸葛亮的笑?你觉得诸葛亮他在笑谁?1、你说,诸葛亮是在笑曹操,因为雾这么大,笑曹操不敢出来迎战,师:对,笑曹操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叫什么笑?这叫讽刺的笑、轻蔑的笑。
师:还笑谁?2、我觉得他是在笑他自己神机妙算,笑他自己有这么大的本领,对所有人都了如指掌。
师:他非常自信,对草船借箭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这叫什么笑?这叫自信的笑,这叫胜利的笑。
不错,诸葛亮还在笑谁?3、他还在笑鲁肃,鲁肃吃惊地问诸葛亮:“曹兵出来怎么办?”师:鲁肃吃惊地问诸葛亮说:“曹兵出来怎么办?”他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还笑谁?4、笑周瑜。
师: 对,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叫什么笑?这是会心的笑,自豪的笑。
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英雄本色.师: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生:(齐答)神。
师:妙不妙?生:(齐答)妙。
师:难怪周瑜听了鲁肃的回答以后长叹一声说——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提炼文章特点师:无论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忌害之心,还是鲁肃的仁厚守信、曹操的狡诈多疑,我们都是从文章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中体会到的?你说,对,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到的。
师:对,这也是《三国演义》刻画人物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通过语言,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内心。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能用这种方法刻画人物.结束师:在草船借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千百年来,他的形象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难怪鲁肃了解了整个借箭过程之后,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先生真神人也。
”然后就向诸葛亮讨教这神机妙算是怎么来的,诸葛亮就对鲁肃说了。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他的神机妙算是怎么来的吗?学生:(齐答)想。
老师:真的想知道?学生:(齐答)想。
老师:下课以后请同学们自己去看请大家阅读《诸葛亮全转》、《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答案就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