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件宝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人有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

《人有两件宝》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有两件宝”的概念,即智慧和双手。
引导学生理解智慧和双手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智慧和双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的思维。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品质。
培养学生珍惜和善用智慧和双手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人有两件宝》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描述,介绍了智慧和双手的重要性。
故事中主人公通过运用智慧和双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取得了成功。
2.2 知识点:智慧的概念和作用。
双手的概念和作用。
智慧和双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引发学生对智慧和双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和主题。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智慧和双手的重要性。
3.3 知识拓展:通过展示相关的事例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智慧和双手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运用智慧和双手解决问题。
3.4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运用智慧和双手。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总结与反思:与学生一起总结课文内容和所学知识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鼓励他们珍惜和善用智慧和双手。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在课文理解、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反思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采用《人有两件宝》教材,提供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描述。
5.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文章、视频或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5.3 教学工具:利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展示和实践活动。
《人有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

《人有两件宝》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诗歌学习,了解“两件宝”指的是什么。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资源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两件宝”指的是什么。
(2)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两件宝”的深层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诗歌的韵味。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诗歌全文、图片、视频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讨论和分享。
1. 导入新课:(1)展示课件,播放诗歌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
(2)引导学生说出“两件宝”指的是什么。
2. 学习诗歌:(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2)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宝”,讨论其重要性,并分享给其他组。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总结“两件宝”的重要性。
3. 朗读训练:(1)让学生跟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分组比赛:各小组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更有韵味。
(3)全班展示:选取优秀朗读作品,进行全班展示。
4.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谈谈对“两件宝”的理解和感悟。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诗歌,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效果:(1)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朗读课文的韵味和表现力。
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理解困难的环节,加强引导和解释。
(2)在朗读训练环节,多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提高朗读水平。
1.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收获。
4.人有两件宝教案

4.人有两件宝教案《4.人有两件宝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4.人有两件宝《人有两件宝》是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讲述了双手和大脑的作用及手脑并用的重要性,告诉学生从小要多动手和脑,学习创造。
这首儿歌虽然语言通俗,但是含义深刻,需要通过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才能让学生初步理解手脑并用的重要性。
针对一年级孩子爱听童话故事、爱唱歌、爱表演、爱画画的特点,我安排了以下教学程序。
(一)听童话故事,导入课题。
课始,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小猴造喷水池》:第一次,仙鹤请小猴为他造一个喷水池,找到小猴说:“听说你很聪明,动动你的脑子为我修一个漂亮的喷水池吧!”结果小猴“动脑筋”为他画了一个喷水池。
第二次,仙鹤对小猴说:“听说你很能干,_动动你的手为我修一个漂亮的喷水池吧!结果小猴用手在他的院子里挖了一个大坑。
第三次,仙鹤请小猴手脑并用,结果造的喷水池又美观、又实用。
说完故事,请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三次小猴把喷水池造好了呢?(用手,又用脑)引出课题:《人有两件宝》。
(二)要求学生反复自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说说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动脑)。
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别的小朋友或老师(动手)。
(三)请两个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表演童话剧《小猴造喷水池》,全班同学为他俩配“画外音”。
第一次造喷水池配音:“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第二次造喷水池配音:“用手不用脑,事情办不好!”第三次造喷水池配音:“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四)观看人们进行劳动、创造的录像,引导学生理解“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的内涵。
然后请学生谈谈学习这首儿歌后知道了些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怎样用好自己的两件宝。
(五)扩展活动。
开展一次手工制作竞赛活动。
发给每人一张纸,要求独立完成一件作品(画、折、剪、贴等均可),看看谁做得最出色。
请做得好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动脑),怎样做(动手)的。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人有两件宝》。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寓意。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会通过诗歌欣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人有两件宝》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能创造,大脑能思考。
双手加大脑,天下我最大。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寓意,学会欣赏诗歌。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人类有哪些宝物吗?(2)引出诗歌主题:介绍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
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双手和大脑的作用。
3.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讨论双手和大脑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分享成果:各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3.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美。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背诵。
3.5 情感升华(1)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实现自己的价值?(2)总结:热爱生活,珍惜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抄写诗歌,加强记忆。
4.2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如何发挥双手和大脑作用的文章。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课堂表现(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学生掌握程度: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内容(1)诗歌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熟练程度。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件宝》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件宝》教案第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件宝》教案1.学会9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培养用手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使学生知道手脑要并用才能有创造。
教学难点,有些词句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1.收集课外活动照片、绘画作品,出一次专栏。
2.生字卡片;课文朗读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思考1.板书课题:11人有两件宝课题中两个字没学过,谁会读?(指名读)请读准的同学领读生字、生词。
再齐读课题。
两件宝也可以说两个宝。
件是生字,左边是_(生:单人旁),右边是_(生:一个牛字),一个人牵着一头牛,这个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这个字。
2.课文是一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爷爷的《手脑相长歌》改编的。
3.读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学会提问。
)二、范读课文(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听老师读课文后,知道这两件宝是什么?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凭借汉语拼音读两遍课文。
2.读课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课生字,在课文中把这些字画出来,再连成词读一读。
(教师巡视、辅导,了解自学情况。
)四、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双手事情创造(注意带点字都翘舌音,情为轻声。
)思考做工才能(注意带点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劳动两件宝办不到2.指名读课文。
(从差到好,不同层次3-5名,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读音)3.齐读课文。
五、以问促读,熟悉课文1.课文有3句话,第一句说什么?2.这两件宝该怎样用?读第二句。
3.课文最后说什么?4.连起来读一读课文。
六、识字写字教学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词。
(开火车轮读3遍)2.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突出重、难点)双:两个又不同,左边是又字旁,第2笔是点。
做:右边是反文旁,4笔写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人有两个宝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有两个宝9篇人有两个宝 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1)认读生字,读题(2)“宝”什么意思二、初读指导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他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这首儿歌共几句话?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3)出示:双手大脑(4)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5)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下节课再学。
2、学习生字。
(1)出示:人个大手(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行、笔顺,分别给他们找个朋友。
(3)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认读生字二、精读练习1、学习第一句(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2)齐读,注意词儿连读。
2、学习第二句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呢?(1)指名读第二句,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
(2)指导看图,理解“做工”。
(3)启发看图想象,理解“思考”。
(4)齐读第二句,我们怎么用好这两件宝?3、学习第三句(1)指名朗读(2)启发学生领会什么是“创造”。
(3)小结(三)看图试背课文(四)指导写字。
课后小结:这是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学生兴趣比较高,学生在说手脑的用处时,说的很好。
但是,刚开始生字就比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些难度,特别是“用、才”这两个字,学生记得不牢。
人有两个宝 2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人有两个宝》。
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
共六行三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
配有两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课文《人有两件宝》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所表达的道理。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
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人有两件宝》,理解其中所表达的道理。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练习正确书写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人有两件宝》的内容理解和感悟。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表达的道理的理解和感悟。
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理解课文。
4.3 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词。
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
第五章: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将课文《人有两件宝》背诵给家长听,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请学生回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优点和不足的小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在课堂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6.2 作业评价对学生回家后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肯定和指导。
通过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自身优点和不足的认识。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人有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

《人有两件宝》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人有两件宝”的含义,认识眼睛和大脑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身体,正确使用眼睛和大脑,发挥它们的最大潜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眼睛和大脑的作用,知道如何保护它们。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人有两件宝”的深层含义,培养正确使用眼睛和大脑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课文,对“人有两件宝”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谜语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人有两件宝”的含义。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眼睛和大脑的认识,以及如何保护它们。
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讲解,深入阐述眼睛和大脑的重要性。
5. 实践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眼睛和大脑。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人有两件宝”的理解。
2.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争取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参与。
3. 制定一个保护眼睛和大脑的计划,坚持执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对教学内容的认可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学生反馈:向学生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意见,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第一章:教学内容与目标1.1 教学内容《人有两个宝》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儿歌,通过简单易懂的歌词,教育学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大脑。
1.2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儿歌《人有两个宝》的歌词内容。
(2)培养学生爱护身体和大脑的意识。
(3)通过儿歌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歌唱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熟练地演唱儿歌《人有两个宝》。
(2)帮助学生理解儿歌中的教育意义。
2.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儿歌中的道理。
(2)培养学生爱护身体和大脑的良好习惯。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演唱儿歌,为学生提供榜样。
(3)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3.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儿歌《人有两个宝》的图片和歌词。
(2)使用教学挂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
(3)运用音响设备,播放儿歌,让学生跟唱。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1)向学生问候,并简要介绍儿歌《人有两个宝》。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身体和大脑的重要性。
4.2 教学新歌(1)教师示范演唱儿歌《人有两个宝》。
(2)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歌唱技巧。
(3)分组进行歌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理解歌词(1)解释儿歌中“两个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身体和大脑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爱护身体和大脑。
4.4 实践操作(1)学生动手制作相关的手工制品,如绘制身体和大脑的图片。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爱护身体和大脑的看法。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估学生在歌唱和手工制作方面的进步。
(3)收集学生对儿歌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
(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如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人有两件宝》的内容,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朗读、理解和表达课文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利用图像、实物等辅助教学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课文中所传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人有两件宝》是一篇关于人的两件宝物的课文,分别是指头脑和双手。
课文通过讲述头脑和双手的重要性和作用,教育学生要善用这两件宝物,发挥自己的潜能。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朗读和表达。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头脑和双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2 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语感。
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其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
3.3 分组讨论与表达: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所传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表达,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评价:评价学生在朗读时的语音语调、语感和表达能力。
4.2 学生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3 学生表达评价:评价学生在表达时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逻辑性和观点明确性。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5.2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和学习收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课文中的问题和主题。
《人有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

《人有两件宝》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背景与目标1.1 教学背景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两件宝,即身体和智慧。
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这两件宝来发展自己,实现个人成长。
1.2 教学目标了解身体和智慧的重要性。
学会如何利用身体和智慧来发展自己。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认知。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介绍身体和智慧的概念。
探讨身体和智慧的作用和价值。
提供实际案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利用身体和智慧。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身体和智慧的概念和作用。
使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和实践。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有哪些宝物。
引入主题,讨论身体和智慧作为两件宝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身体的作用和价值,如运动、健康等方面。
讲解智慧的作用和价值,如学习、思考等方面。
3.3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利用身体和智慧来发展自己。
提供实际案例和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
3.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顾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鼓励学生反思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表现和学生的反思总结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4.2 教学反馈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强调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身体和智慧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如自信、自律等方面。
提供相关资源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和深入学习。
5.2 教学拓展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身体锻炼、学习技巧培训等。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如书籍、文章、视频等。
准备身体锻炼器材和工具,如瑜伽垫、哑铃、笔记本等。
《人有两件宝》教案

《人有两件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件、宝、脑、手”等生字,会写“宝、脑、手”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有两件宝,是脑和手。
3.感受脑和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的含义。
2.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件宝贝,你们猜猜是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这两件宝贝的课文——《人有两件宝》。
(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两件宝贝是什么?3.分组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三)讲解生字1.认识生字“件、宝、脑、手”。
2.学习生字“宝、脑、手”的写法。
(四)课堂作业1.请同学们用“宝、脑、手”这三个字各写一个句子。
2.课堂交流,分享作业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人有两件宝》这篇课文,课文中的两件宝贝是什么?2.那么,这两件宝贝有什么作用呢?(二)讲解课文1.讲解课文第一段,理解“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的含义。
2.讲解课文第二段,了解手和大脑的作用。
3.讲解课文第三段,感受劳动的重要性。
(三)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手和大脑的认识。
2.分组讨论,如何发挥手和大脑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通过学习《人有两件宝》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人有两件宝贝,是双手和大脑。
2.我们要珍惜这两件宝贝,发挥它们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价值。
五、课后作业1.家长签字确认已读《人有两件宝》课文。
2.家长协助孩子用“宝、脑、手”这三个字各写一个句子。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习较为扎实,能够正确书写。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所提高,能够感受到手和大脑的重要性。
3.课堂活动环节,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发言。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两件宝》教案及反思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两件宝》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两件宝》是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这篇课文以简洁的语言介绍了人的双手和大脑这两件宝的重要作用,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体的重要部分,培养他们珍惜和运用好这两件宝的意识;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向学生介绍了两件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宝物”——双手和大脑。
课文通过简单易懂的叙述,强调了双手和大脑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旨在激发学生对劳动和思考的热爱,富有启发性,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和学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双、手、脑、会、做、工、用、又、才”等 9 个生字,会写“手、工、用、又”4 个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双手和大脑是我们的“两件宝”。
3.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双手和大脑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白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从小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勤于思考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理解“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的含义,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
2.深入理解双手和大脑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对学习充满好奇和热情。
他们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案例和反思

《人有两个宝》教教事例和反省一年级语文教课设计1、人有两个宝(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正确朗诵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认识绿线内的七个生字和田字格中的生字,写好“人、个大”三个字。
2、认识逗号、句号,会数句子。
3、理解“做工”、“思虑”“创建”等词的意思。
4、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课要点:识字、写字难点:理解“创建’‘做工”“思虑”等词的意思教课准备:教课课件,生字黑板教课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喜爱猜谜语吗?那你们可要认真听了:一撇一捺,支撑天下,打一个字2、谁猜出来了?(指名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啊?3、还有谁和他猜得同样?真聪慧,你们都猜对了!!4、来看老师写这个字。
先写撇,再写捺,注意哦,捺的起笔要低一些。
它的声母是 r,韵母是前鼻音 en,谁来读准它?指名读,齐读5、谜语说“一撇一捺,支撑天下”,为何人能支撑天下呢?告诉你们,因为人有宝贝!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有两个宝)6、谁来读课题?(正音:相机写出两个的轻声和宝的第三声)齐读课题7、人终究有哪两个宝贝呢?想知道吗?请你认真看,注意听老师读8、范读9、你此刻知道“人“的宝贝是什么吗?(相机认读:双手大脑重申:双手翘舌音脑鼻音)10、小朋友们你自己想读课文吗?请你翻开书68 页,捧好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碰到不认识的字必定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1、自读课文。
二、初读(一)认识标点符号出示课文:小朋友,认真瞧这几个彩色的符号。
蓝颜色的叫“逗号”,用在句子中间,表示我们在朗诵时看到它,要注意停留;红色圆圈的叫“句号“,(跟读:句号)表示一句话结束;一个这样的句号就表示有一句话。
一同来数数看,这篇课文有几个句号?(三个)那课文就有几句话呢?(三句)(二)读准课文字音,读通句子1、出示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一带而过,生字词前面已有铺垫)谁来读?指名两人读后齐读2、出示第二句: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虑。
人有两件宝教案范文

人有两件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和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两件宝是什么。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己的身体和智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的两件宝。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人和动物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表达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图片,展示人和动物的特点。
2. 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张人和一张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人和动物的区别。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和动物的区别,告诉学生人有两件宝,接着板书课题:人有两件宝。
3. 学习第一件宝: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让学生认识到身体是人的第一件宝,讲解身体的重要性。
4. 学习第二件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智慧,让学生认识到智慧是人的第二件宝,讲解智慧的重要性。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和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两件宝。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人的两件宝的作文。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两件宝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人的两件宝的理解。
2. 家长可以参与学生的学习,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珍惜自己的身体和智慧。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人和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两件宝的重要性。
八、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主题活动参与度等方面来评价学生对人的两件宝的理解和应用。
九、教学建议:1.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多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
2. 对于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多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十、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关于人的两件宝的作文。
2. 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一次身体锻炼活动,感受身体的重要性。
一年级语文上册 人有两个宝教案 长春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有两件宝教案》长春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人、有、两、件、脑、手”等生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运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贡献。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生词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课文课件或黑板。
生词卡片。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光线充足。
学生座位整齐,便于观察和参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宝的关系。
2. 生词学习: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
运用例句或情景,帮助学生巩固生词。
3.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人与宝的关系。
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内容,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展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生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后练习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词的认读和理解能力。
3. 课文理解与朗读:评估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程度,以及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和表情。
《人有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

《人有两件宝》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人有两件宝》这首儿歌的歌词,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含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积极情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人有两件宝》的歌词,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2 教学难点: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含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积极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儿歌所表达的情感。
3.2 互动教学法:采用师问生答、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儿歌。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儿歌《人有两件宝》的歌词。
4.2 教学设备: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a. 教师播放儿歌《人有两件宝》,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b.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让学生初步熟悉歌词。
5.2 学习歌词:a. 教师逐句讲解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b.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歌词。
c. 学生跟读,教师即时纠正发音和朗读错误。
5.3 讨论与思考: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b.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4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b. 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如朗诵、唱歌等,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5.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儿歌,并谈谈自己对珍惜时间的认识。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家庭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6.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人有两件宝》歌词的掌握程度;b. 学生朗读儿歌的表现力;c. 学生对珍惜时间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有两个宝》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人有两个宝》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课,旨在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珍惜并合理运用这两个“宝”的意识。本案例以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结合课程内容,以生活实例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双手的灵巧和大脑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四)反思与评价
教学反思和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共同进步。此外,我还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价,鼓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提高综合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己的态度,认识到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通过合作学习,使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双手和大脑的价值。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鼓励他们运用双手和大脑去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首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双手”、“大脑”、“做工”、“思考”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读写。随后,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双手的灵巧性和大脑的智慧,引导他们理解双手和大脑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人有两件宝》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感官认识。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发挥自己的潜能。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欣赏他人优点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人有两件宝》是一首儿歌,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应该珍惜并发挥自己的潜能。
课文通过举例说明,让人们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无论是身高、聪明才智还是其他方面。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其中的寓意。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特长吗?”、“你们认为优点和特长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3.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引导他们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寓意。
3.3 讨论与思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提到的优点和特长。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自己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特长?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理解与表达通过提问或者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
4.3 团队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人有两件宝》的课文文本,方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5.2 图片或实物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人有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

《人有两件宝》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诗歌学习,了解人的两件宝是指什么。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诗歌内容,理解人的两件宝是指什么。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寓意,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 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课件或黑板报。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板书课题《人有两件宝》,让学生齐读课题。
2. 诗歌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讲解诗歌内容,让学生理解人的两件宝是指什么。
(3)学生跟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味。
3. 讨论与思考(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人的两件宝是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分享自己如何珍惜时间和学习经验。
4. 诗歌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关于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诗歌。
(2)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分享自己的感悟。
5. 小结与作业(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小作文。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朗读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表现。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七、课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诗歌朗读、讨论发言、作业完成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强调了课文的中心。在教学中,着力点应放在
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通过读,读准字音,在读中学词学句,在读中悟理。
教法建议
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学习生字,注意读准“双、能、劳”的音,区分“工——公”的字义、用法。 “劳”“动”两个字中都有“力”,可指导学生用劳动需要出力来记住字形。
2.写字教学
教写字,可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双:两个“又”写法不同。左边是偏旁,第二笔是点;右边是“又”字,第一笔 横撇要左伸到点下,第二笔是捺。
做:左中右结构,左边要窄些,中间稍短些,右与左一般高,三部分要写得紧凑 些。
办:笔顺是 ,先中间后两边。两点向外。
才:第三笔是撇,不能写成“寸”。
词句教学
《手脑相长歌》原文:
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课文理解
段落段意 这首儿歌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写了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 第二句:写了双手和大脑必须要配合作用。 第三句:写了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诗歌的形式写了人身上的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它告诉小朋友们只要
用手又用脑,劳动才能有创造。全诗共有六句话。第一、二句讲“双手和大脑”是人的
“两件宝”,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第三、四句从反面说明用手不用脑或用脑不用手,
事情就做不好;第五、六句从正面指出只要手脑并用,才能在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中心思想
这首诗写了双手和大脑的作用,并告诉我们要充分利用双手和大脑去学习、劳动 和创造。
教学设计示例(一)
10、人有两件宝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劳动中有所创造。这进一
指导学生读书上。正如古人说;“读书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句中的“做工”不是单指干力气活儿,而是泛指 工作、做事。“思考”指动脑筋想办法。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双手会做哪些事, 大脑会想些什么,不要抽象地理解。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句中的“创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来。要通过 实例让学生具体理解。
朗读指导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这首诗节奏性强,韵味十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 掌握诗的节奏。通过黑板、幻灯标出节奏,在听录音、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出停顿的记
号,掌握读的速度。
如: 人有/两件宝,双手/ 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工作/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空想/一大套。 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教学一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从读中理解字词,体会句子的意 思,领悟文章的道理。 在正确朗读之后,可采用师生引读、轮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还可跟着朗 读录音练习背诵。 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2 课时。 解词导向
思考 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
活动。[例句]老师经常提出问题让我们思考。
创造 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或东西。[例句]我们从小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好创造新生 活。
释句导读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 造。” 这句话讲了手脑并用,才能有创造。如果光用手不用脑,就会做傻事。如果光用脑不 用手,就只能是空想。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