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和P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激素系列临床意义

激素系列临床意义

激素系列临床意义激素系列临床意义●∙E2(雌二醇):临床意义:雌二醇分泌增加见于妇女妊娠期、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细胞瘤、肾上腺皮质瘤、性早熟、男子乳房发育症等。

减少见于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性幼稚、垂体性矮小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和绝经期综合症等。

注意事项:标本用空腹血清。

参考值:男性:128.5~239 pmol/L(35~65 pg/ml)。

女性:卵泡期:147~209 pmol/L(40~57 pg/ml)排卵前夕:1.29~2.63 nmol/L(305~715 pg/ml);黄体期:0.55~1.4 nmol/L(150~310 pg/ml)●∙Prolact(泌乳素):临床意义:泌乳素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病因,也是垂体肿瘤的常见病因之一。

下丘脑肿瘤、神经胶质瘤和颅咽管瘤可使泌乳素抑制因子分泌减少,使得泌乳素分泌增加。

注意事项:血清标本要避免溶血和脂浊,于2~8 °C保存最多能稳定48小时,长期保存需-20°C冷冻,且不得超过6个月,可加0.1%又叠氮钠(W/V)作为防腐剂。

参考值:男性:0~20 ng/ml 女性:2~25 ng/ml●∙PRGE(孕酮):临床意义:测定血中孕酮含量主要是了解卵巢有无排卵,在卵泡期孕酮含量很低,排卵后增加,如排卵后孕酮持续升高。

则可能为妊娠。

对于某些由于黄体功能不全而致的习惯性流产患者,测定其中孕酮,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参考值:男性:0.48~1.53 nmol/L(0.15~0.48 ng/ml)女性:卵泡前期(月经周期的1~9 天)0.48~3.50 nmol/L(0.15~1.10ng/ml);卵泡后期(月经周期的7~16 天)0.48~13.36 nmol/L(0.15~4.2 ng/ml);黄体前期(月经周期的16~24 天)25.12~65.51 nmol/L(7.9~20.6 ng/ml);黄体后期(月经周期的22~30 天)3.18~56.92 nmol/L(1.0~17.9 ng/ml)●∙TSTO(睾酮):临床意义:含量增高可见于睾丸的良性间质细胞瘤、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及部分女性多毛症等。

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杨冬梓
【期刊名称】《生殖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0(019)A01
【摘要】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由一种共同的促性腺激素(Gn)细胞分泌,在正常生殖周期中有不同的分泌模式,调控卵巢生理功能的作用明显不同,其各自的分泌调控不同,在不同的生理时期其比值有变化。

了解FSH/LH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可以指导对该比值评估的临床应用及思考。

生殖医学的发展为女性内分泌的更加深入探讨提供了挑战、机遇和平台。

在辅助生育技术临床实践中,卵巢反应的预测是一个必要的步骤,但同时,又是一个相关因素复杂、实际操作不易的难题。

从理论上讲,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杨冬梓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51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血清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及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关系的探讨 [J], 潘莉娜;周从容;黄永利;吕晶;罗希
2.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J], 杨冬梓
3.血清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对卵巢多囊样改变患者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价值 [J], 余刚
4.基础状态血清高黄体生成素水平及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J], 耿旭景; 欧湘红; 廖旖欣; 谭雯雅; 王松; 全松
5.临床研究基础状态血清高黄体生成素水平及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J], 耿旭景; 欧湘红; 廖旖欣; 谭雯雅; 王松; 全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性激素检查

性激素检查

性激素检查时间对于女性不孕者或者月经不调者,通常医生会开出的月经来潮第2-5天的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E)、孕激素(P)、雄激素(T)。

通过检测这些血清的激素水平,可了解女性的卵巢基础功能,并对生殖内分泌疾病进行诊断。

检查内分泌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2-3天,这一段时间属于卵泡早期,可以反应卵巢的功能状态。

但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而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者,则随时可以检查。

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及避孕药类,否则结果不靠谱,当然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者除外。

确定是来月经第3-5天,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但不能肯定阴道流血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根据孕酮P数据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

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1.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2.基础FSH和LH均﹤5IU/L 为低Gn 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1)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2)用GnRH-a垂体抑制性药物注射后;(3)妊娠期、哺乳期、雌孕激素(避孕药)治疗期间。

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

性激素六项化验单临床解读-左宏玲-妇科

性激素六项化验单临床解读-左宏玲-妇科

性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胆固醇
△5途径 孕烯醇酮 17a-羟孕烯醇酮 孕酮 △4 途径
脱氢表雄酮 (DHEA) 雄烯二酮 •卵巢在排卵前以△5途径合成雌 激素。 •排卵后以△4 和△5两种途径合 成雌激素。 •孕酮以△4 途径合成
17a-羟孕酮
雌酮 睾酮 雌二醇
女性生殖-内分泌轴
中枢大脑皮层 下丘脑
二、性激素检查的临床意义
(五)睾酮COS患者T呈轻度到中度升高;卵巢或肾上腺有分
泌雄激素的肿瘤及多毛症T升高。
总 结
女性性腺激素参考区间(电化学免疫发光法) 原装试剂参考值
卵泡期 排卵期 黄体期 绝经期
FSH(IU/L)
LH (IU/L) E2(pmol/L) P(nmol/L) T(nmol/L) PRL(μ g/L)
二、性激素检查的临床意义
(一)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 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往往提示患者对超排卵(COH)反应不佳, 应及时调整COH方案和Gn的剂量以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获得理想的妊娠率。因 为FSH/LH升高仅仅反映了DOR,而非受孕能力下降,一旦获得排卵时期,仍能
FSH和LH是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LH和FSH的变化 趋势大致相同,但LH较FSH的变化幅度大。
LH和FSH的临床意义
LH和FSH多联合测定,用于判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 功能。 增高: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瘤,卵巢功能早衰,性腺发于 不全,细精管发于障碍,真性卵巢发育不全,真性儿童性 早熟等。 降低: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假性性早熟(性腺或 肾上腺皮质病变所致)
(一)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月经2~3天)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排 卵前迅速升高,LH高达基础值的3~8倍,可达160IU/L甚更高,而FSH 只有基础值的2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

性激素六项详解

性激素六项详解

性激素六项详解临床妇科内分泌常常需要测定性激素六项来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和诊断内分泌失调相关疾病,但拿到一张性激素检查报告单,高高低低的各种检查结果,总是让人感到迷茫,虽然看过很多专家的解释,但作为基层临床医生总觉得有点高深莫测,还是不够理解,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试图给予深入浅出的总结,希冀能对大家全面掌握激素六项检查有所帮助;一、性激素六项检查的内容F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P:孕酮;T:睾酮;P RL:催乳素;二、检查性激素常识1、一般注意事项检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否则结果不可靠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除外;通常空腹、上午抽血为宜;抽血前静坐半小时以上,避免激素水平因为运动而产生波动;2、性激素检查时间1基础性激素检查:一般选择月经第2-5天的结果,目的是了解女性的卵巢基础功能,并对生殖内分泌疾病进行诊断;但对于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子宫内膜厚度<5m m,也可看做基础状态,此时的检查也可作为基础性激素检查;2排卵期检查;此时主要查E2、LH、P;主要目的是看有无排卵前LH峰值及判断是否接近/或已排卵,与B超卵泡监测协同运用诊断病情,指导辅助生殖治疗如是否需注射HCG针促排卵及何时注射最佳;3黄体期检查;最佳时间是经前一周;一般在基础体温上升6-7天时检查;此时理论上孕酮处于黄体期最高水平;如果时间计算准确抽血后7天左右月经来潮而此时孕酮水平在15nmol/L以下,考虑黄体功能不足,反复流产者此时查较有意义;如果此时孕酮水平<3nmol/L可确定无排卵;4随机性激素检查: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而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者,则随时可以检查;实际上月经任何时间检查性激素都可以,只是每个时段的正常值有所不同;但如果要诊治不孕症一定要了解基础性激素水平,当首选基础性激素检查;3、如何确定检查项目如果确定是来月经第3天,那么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因为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如果不能肯定阴道流血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以防止误诊根据P数据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三、性激素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1、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1F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功能是刺激卵巢的卵泡成熟和分泌雌激素;血FSH 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10mIU/mL,排卵期为8~20 mIU/mL,排卵后期为2~10mIU/mL;一般以5~40mIU/mL 作为正常值; FSH值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氏综合征等;FSH 高见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原发性闭经等;2LH也是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排卵和黄体生成,进而促进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血L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2~15mIU/mL,排卵期为30~100mIU/mL,排卵后期为4~10mIU/mL;一般在非排卵期的正常值是5~25mIU/mL;低于5mIU/mL 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可见于席汉氏综合征;3 临床上FSH和LH这两个指标常常需要放在一起综合考虑:①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排卵前迅速升高, LH 高达基础值的3~8倍,可达160IU/L甚更高,而FSH只有基础值的2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期水平;②FSH、LH均<1IU/L,且伴有E2升高、P处于黄体期数值时,如果此时正好是阴道出血的第2-5天,那么其实是妊娠先兆流产的阴道流血,而不是真正的月经,因此我们要考虑妊娠先兆流产可能;③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④基础FSH和LH均<5IU/L为低促性腺激素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用GnRH-a垂体抑制性药物注射后及妊娠期、哺乳期、雌孕激素避孕药治疗期间;⑤FSH/LH≥2,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特别是年龄≥35岁女性不孕不育患者,提示卵巢功能下降可能,建议联合抗缪勒管激素AMH检查及阴道超声综合判断;⑥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建议联合AMH、阴道超声综合判断;⑦检查2次基础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闭经;⑧LH/FSH≥2~3 或LH>12IU/L,无论雄激素高不高,均考虑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可能;2、雌二醇E2E2由卵巢的卵泡分泌,少量由肾上腺产生;主要功能是使子宫内膜生长成增殖期,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及女性生理活动;基础值为25~45pg/mL;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E2约为50pg/mLL,排卵前达第一个高峰,可达25 0~500pg~1835pmol/L,以后逐渐下降,排卵后达最低点,以后又开始上升,黄体期形成第二个高峰,但低于第一个高峰,约L,维持一段时间后,黄体萎缩时下降至早卵泡期水平, 为25~50pg/mL~mL;1基础雌二醇E2>45-80pg/mL,无论年龄与FSH如何,均提示生育力下降;基础E2≥100pg/mL367pmol/L时,卵巢反应更差,即使FSH<15IU/L,也基本无妊娠可能;E2>80pg/mL,均考虑卵巢反应不良、功能下降,建议联合A MH检查及阴道超声综合判断;2基础雌二醇E2水平<mL pmol/L,提示卵巢早衰POF;3E2水平可作为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指标;①促卵泡排出:促超排卵治疗时,当卵泡≥18mm,血E2达300pg/mL1100 pmol/L时,停用HMG,当日或于末次注射HMG后24-36小时注射HCG 1 0000IU;②E2<1000pg/mL3670pmol/L,一般不会发生OHSS;③E2>2500pg/mL9175pmol/L,为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及时停用或减少HMG用量,并禁用HCG支持黄体功能,可避免或减少OHSS的发生;④E2>4000pg/mL14800pmol/L 时,近100% 发生OHSS,并可迅速发展为重度OHSS;4诊断有无排卵:无排卵时激素无周期性变化,常见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某些绝经后出血;5诊断女性性早熟:临床多以8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诊断性早熟,血E2水平升高>mL275pmol/L为诊断性早熟的激素指标之一;3、催乳素PRLPRL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房发育及分泌乳汁;在非哺乳期,血PRL正常值为女性:;PRL水平随月经周期波动较小,但具有与睡眠相关的节律性,入睡短期内分泌增加,醒后PRL下降,下午较上午升高,餐后较餐前升高;大约上午9-10点是其分泌的低谷,应在此时空腹抽血;PRL的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饱食、寒冷、性交、情绪波动、刺激乳房等均会导致PRL升高;一次检测值偏高不足以诊断为高催乳素血症,需排除以上影响因素后重复测1-2次,连续两次高于正常范围方可做出诊断;1PRL≥25ng/ml或高于实验室设的正常值为高催乳素血征,但须需排除怀孕、药物及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影响;2PRL>50ng/ml者,约20%有垂体泌乳素瘤;PRL>100ng/ml者,约50%有泌乳素瘤,可行垂体CT或磁共振检查;3PRL水平升高可见于性早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卵巢早衰、黄体功能不良、长期哺乳、神经精神刺激等;10%-15%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轻度的高泌乳素血症,其可能为雌激素持续刺激所致;注意:过高的催乳素可抑制FSH及LH的分泌,间接抑制卵巢功能,影响排卵;因此存在闭经、月经不调、不孕时的高泌乳素血症需要治疗;4PRL降低:垂体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单纯性催乳素分娩缺乏、使用抗PRL药物如溴隐亭、左旋多巴、VitB6等;4、睾酮TT是由卵巢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烯二酮转化而来;主要功能是促进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促进阴毛、腋毛的生长,对雌激素有拮抗作用并有增强性欲的作用;对机体代谢功能有一定影响,如促进蛋白合成等;绝经前,血清睾酮是卵巢雄激素来源的主要标志,绝经后肾上腺皮质是产生雄激素的主要部位;99%以上的睾酮T在血循环中与肝脏分泌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 结合,呈无活性状态;只有1%的游离T有生物活性;在胰岛素抵抗的代谢紊乱者,SHBG水平下降,游离T升高,在总T并不升高的情况下,出现高雄激素血症的表现.1血雄激素处于参考值高值,除了考虑PCOS 外,需要查尿17-酮及17α-羟孕酮,如果这两项均为高值,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2血雄激素略高于参考值高值,除考虑PCOS、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外,我们还要考虑卵巢肿瘤的可能;3单纯雄激素高,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倍,我们要考虑男性假两性畸形的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或者卵巢肿瘤可能;4多囊卵巢综合征:睾酮水平通常不超过正常范围上限2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T值呈轻度到中度升高,这既是长期不排卵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影响排卵的原因,伴多毛,并伴有痤疮、脂溢和脱发;5血清雄激素异常升高考虑肾上腺皮质肿瘤,睾酮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界2倍以上者,应首先排除卵巢或肾上腺有分泌雄激素的肿瘤;5、孕酮PP是卵巢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孕激素,绝大部分由卵巢内的黄体分泌的,少量由肾上腺产生;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在排卵前,每天产生的孕酮激素量为2~3mg,主要来自卵巢;排卵后,上升为每天20~30mg;临床血液检测的意义如下:(1)判断排卵:黄体中期月经周期28日的妇女为月经第21日P>5ng /mLL 提示排卵;使用促排卵药物时,可用血孕酮水平观察促排卵效果;2孕酮低:黄体期血孕酮水平低于生理值,提示黄体功能不足、排卵型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黄体中期P水平的测定,在监测排卵后5、7、9天的血清孕酮平均值<15ng/mL为黄体功能不全的标准;3月经前5-9天行血孕酮水平检查>mlml确定为有排卵周期;4月经来潮4-5日血孕酮值仍高于生理水平,提示黄体萎缩不全;5判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预后:排卵前P水平可以估计IVF-ET 预后;肌注hCG日P≥mLL 应视为升高,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下降,P>mL L提示过早黄素化;在IVF-ET 长方案促排卵中,肌注HCG 日即使并无LH 浓度的升高,若Png/mL×1000/E2pg/mL>1,提示卵泡过早黄素化,且该类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过早黄素化也是DOR 的表现;6鉴别异位妊娠:异位妊娠血P水平偏低,多数患者血P<15ng/mLL;仅有%的患者≥25ng/mLL;正常宫内妊娠者的P 90%>78nmol/L;血P水平在宫内与宫外孕的鉴别诊断中,可以作为参考依据;7辅助诊断先兆流产:孕12周内,孕酮水平低,早期流产风险高;先兆流产时,孕酮值若有下降趋势有可能流产;8观察胎盘功能:妊娠期胎盘功能减退时,血中孕酮水平下降;单次血清孕酮水平P≤5ng/mLL,提示为死胎;附:性激素单位及换算小知识1mg、μg、ng、pg分别表示毫克、微克、纳克、皮克,1mg=1000μg,1μg=100 0 ng,1ng=1 000 pg;L、mL、dL分别表示升、毫升、分升,1L=10 dL=1000 mL;2FSH、LH:1mIU/mL=1IU/L ;E2:1pg/mL=l;P:1ng/mL=l;T:1ng/mL = l;PRL :1ng/mL≈l;。

性激素六项正常值(女性激素六项标准值)

性激素六项正常值(女性激素六项标准值)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如何看待六份性激素检测报告?1、FSH(卵泡刺激素)和LH(黄体生成素)基本正常值为5~10IU/L,最好两者接近。

A.卵巢功能衰退或衰竭:卵泡刺激素(FSH)或黄体生成素(LH)的增加表明卵巢功能衰退,数值越高,功能越差,尤其是当卵泡刺激素(FSH)B.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基础FSH和LH均C.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2:提示卵巢储备功能差。

这种情况下,单独LH 和FSH可能在正常范围,但这是卵巢功能下降的前兆。

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2:它可以作为诊断PCOS的参考指标,因为它是无排卵的表现。

2、E2(雌二醇)基本正常值为92-165微升(或25-45微克/毫升)A.基础E2>165pmol/l(45pg/ml),提示卵巢功能下降,生育能力下降;B.女性性早熟诊断:8岁前二次性发育,E2>75pg/ml;C.颗粒细胞瘤、肝硬化、肥胖、吸烟、妊娠等也可见E2水平过高。

D.它还可用于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诱导排卵治疗的并发症)的指标。

3、P(孕酮)一般基本正常值A.判断排卵:黄体中期p>P>16nmol/L(5ng/ml/ml)表示排卵,否则可能不排卵;B.黄体功能不全的诊断:黄体中期PC.特别提醒:现在孕妇每次怀孕都会来检查黄体酮,当她们看到指数有点低时会非常紧张。

我郑重的告诉你,医生绝对不会推荐孕酮作为孕期常规监测指标!由于血清孕酮水平波动较大,瞬时结果不准确,无法准确预测妊娠结局。

对于大多数自然流产患者来说,黄体酮的减少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对预防流产没有意义(PS:血液hcg也是一样,所以不要一怀孕就查,一旦发现没有翻倍,就会有鼻涕眼泪,其实绝对不是这样)。

4、PRL(泌乳素)A.分泌有节律,下午高于上午,以上午9~11点抽血为宜;B.显著增加者可一次检查确诊,轻度增加者可二次检查,溴隐亭不宜滥用;C.有些药物会引起PRL升高,如避孕药、一些精神类药物、情绪、运动、性交、饥饿、进食等也会引起PRL升高。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和P的临床意义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和P的临床意义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和P的临床意义(一)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月经2~3天)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排卵前迅速升高,LH高达基础值的3~8倍,可达160IU/L甚更高,而 FSH只有基础值的2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期水平。

监测卵泡早期的FSH、LH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

FSH在判断卵巢潜能方面比LH更有价值。

1、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2、基础FSH和LH均<5IU/L为低Gn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往往提示患者对超排卵(COH)反应不佳,应及时调整COH方案和Gn的剂量以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因为FSH/LH升高仅仅反映了DOR,而非受孕能力下降,一旦获得排卵时期,仍能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

6、检查2次基础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经。

(二)P:基础值一般<1ng/ml1、判断排卵:黄体中期(月经周期28日的妇女为月经第21日)P>16nmol/L (5ng/ml)提示排卵,﹤16nmol/L(5ng/ml)提示无排卵。

2、诊断黄体功能不全(LPD):黄体中期P﹤32nmol/L(10ng/ml)、或排卵后第5、7、9天3次测P,总和﹤95.4nmol/L(30ng/ml)为LPD;或孕10周前P﹤47.7nmol/L(15ng/ml)为诊断LPD的标准。

性激素六项临床意义

性激素六项临床意义

性激素六项临床意义1.促黄体生成素(LH)在女性体内,LH在月经周期的卵泡期与FSH一起促进卵泡的成熟,雌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进排卵和使排卵后的卵泡转变成黄体并促进黄体合成孕激素和雌性激素。

因此LH测定可用预测排卵和排卵异常的诊断。

但口服避孕药、超排卵药、激素替代治疗、卵巢切除术等也可影响黄体生成素水平,男性LH则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增生,并促进合成和分泌睾丸酮。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称为克氏综合征的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良、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瘤、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等。

减低常见于西蒙氏病、席汉氏综合征、肥胖性生殖器退化综合征、睾丸肿瘤、卵巢肿瘤等。

促卵泡激素(FSH):主要作用是促进和维持正常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功能。

FSH对男性是促进产生精子、刺激睾丸支持细胞发育。

对于女性有促进卵泡生成和成熟以及促进颗粒细胞增殖的作用,促进卵泡分泌激素,并与LH协同作用促进排卵。

测定FSH是研究和判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主要检查方法。

常用于排卵时向,内分泌治疗的检测及对不孕症的诊断等。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卵巢或睾丸发育不良、原发性卵巢功能低下、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原发性不孕、等。

减低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假性性早熟、原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垂体泌乳素(PRL):是腺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腺垂体是合成PRL的主要部位,主要性功能是维持产后的泌乳,同时与卵巢激素共同作用促进分娩前乳房导管和腺体的发育。

临床意义:催乳素合成和释放过多将导致性腺功能低下综合症,女性PRL水平升高可引起泌乳、原因不明的不育症,无排卵伴闭经,严重者可出现重度雌激素降低。

高催乳素血症是导致女性不育的常见原因。

常有异常泌乳、原因不明的不育、垂体腺瘤时,是检查促乳素的适应症。

应激刺激如麻醉、手术、运动、胰岛素所致低血糖等均引起PRL的分泌。

手术时血清PRL可以增高5倍。

雌二醇(E2):为体中生物活性最强的雌激素。

主要由卵巢中发育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协同分泌妊娠期间中E2 主要来源于胎儿胎盘复合体。

怎么看性激素六项的报告单

怎么看性激素六项的报告单

怎么看性激素六项的报告单当我们去医院进行妇科检查或者备孕检查时,常常会被要求做性激素六项检查。

拿到那张充满各种数值和项目的报告单时,不少人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解读。

别担心,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详细讲讲怎么看性激素六项的报告单。

性激素六项包括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和泌乳素(PRL)。

首先,咱们来说说促卵泡生成激素(FSH)。

FSH 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成熟。

一般来说,在卵泡期,FSH 的正常范围在 1510mIU/ml 之间;排卵期为 8 20mIU/ml;黄体期则在 2 10mIU/ml 左右。

如果 FSH 值过高,可能意味着卵巢功能减退,比如卵巢早衰;而 FSH值过低,可能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出现问题。

促黄体生成激素(LH)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

它能促进排卵和黄体生成。

在卵泡期,LH 的正常范围是 1 12mIU/ml;排卵期为 16104mIU/ml;黄体期是 1 12mIU/ml。

LH 和 FSH 的比值也有一定的意义,如果 LH/FSH 比值大于 2 3,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个表现。

雌二醇(E2)主要反映了卵巢的功能。

在卵泡期,雌二醇的正常范围通常是 25 100pg/ml;排卵期为 100 500pg/ml;黄体期则是 50250pg/ml。

雌二醇水平过低,可能提示卵巢功能低下、卵巢早衰;过高的话,可能与卵巢肿瘤等有关。

孕酮(P)在判断排卵和黄体功能方面很关键。

卵泡期孕酮水平很低,一般小于 1ng/ml;排卵后,孕酮会迅速升高,如果孕酮水平升高提示有排卵,黄体期孕酮的正常范围在 5 20ng/ml 之间。

孕酮水平过低,可能导致月经不调、不孕或流产。

睾酮(T)虽然在女性体内含量较少,但也不能忽视。

正常女性的睾酮值一般在 015 051ng/ml 之间。

如果睾酮值过高,可能会有多毛、痤疮、月经不调等症状,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

FSH、LH、PRL......性激素六项结果解读一文梳理

FSH、LH、PRL......性激素六项结果解读一文梳理

FSH、LH、PRL......性激素六项结果解读一文梳理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各种疾病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

临床上用于评估病情的最基本手段就是激素水平检测。

女性常见的六项激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往往使得患者和新手医生都措手不及。

经常有患者跑来问:「医生,我的六项激素水平都在正常范围内呀,怎么就多囊卵巢了呢?这个激素的正常范围有好几个,我该看哪一个?」判读之前,先了解激素六项都有哪些以下是一张典型的激素检测结果单,女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激素(E2)、孕激素(P)、雄激素(T)。

而激素水平又可以根据检测时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参考范围。

LH、FSH、E2 检测结果单图源:作者提供PRL、孕激素、雄激素检测结果单图源:作者提供女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机制丘脑-垂体-卵巢轴(HPO 轴)调节着女性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各种神经精神或疾病因素都会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和月经失调,例如减肥和精神压力。

下丘脑脉冲释放促性腺释放激素(Gn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垂体接到下丘脑的指令,分泌FSH 和LH,分别促进卵巢中的卵泡发育和黄体生成。

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促进卵巢分泌 E2 和 P。

而 E2 和 P 反向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其中 E2 具有正负反馈的双重调节作用,而 P 只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根据文献翻译制作(更正:图中 FSH 中文为卵泡刺激素)女性激素水平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发生着动态变化,并调节着女性的生理过程。

FSH、LH、雌二醇和孕酮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根据文献翻译制作各项指标的意义1.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FSH 和LH 在下丘脑的作用下,由垂体分泌产生。

FSH 在月经周期的排卵期前到达峰值。

LH 则存在两个峰值,首先在排卵前达到峰值,促进卵子排出;随后,在黄体中期再次达到峰值,伴随着黄体的退化而逐渐降低。

激素6项化验单及临床意义

激素6项化验单及临床意义

化验结果化验均为月经第三天测定女性性激素6项的常识及临床意义PostBy:2009-1-18 22:08:00测定女性性激素6项的常识及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尚无完整的、统一的妇产科内分泌性激素测定值,且由于各种试剂的来源,测定的方法,数据的计算,采用的单位不同,即使同一激素标本,各实验室所得结果也不完全相同。

下列有关性激素检查参考值系参考国内外各种专业书藉、杂志等资料汇集而成,希望能为各位同道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检查性激素常识检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否则结果不可靠(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除外)。

月经任何时间检查性激素都可以,每个时段的正常值不同。

但是诊治不孕症一定要了解基础性激素水平,首先要选择月经第2~5天检查,称为基础性激素水平,第3天测定最好。

确定是来月经第3天,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但不能肯定阴道流血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以防止误诊(根据P数据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

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

基础性激素化验单应该这样看:基础LH和FSH正常值为5~10IU/L,基础E2正常值为25~50pg/ml(91.75-165.15 pmol/L)(这3项结果不能看化验单上的参考值,要按这个标准);PRL、T可以对照该医院化验单参考值,P正常值见后。

LH在3左右上下波动,FSH在6左右。

二、性激素检查的临床意义(一)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月经2~3天)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排卵前迅速升高,LH高达基础值的3~8倍,可达160IU/L甚更高,而FSH只有基础值的2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期水平。

监测卵泡早期的FSH、LH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

激素六项检查结果分析了解激素检查的意义和结果解读

激素六项检查结果分析了解激素检查的意义和结果解读

激素六项检查结果分析了解激素检查的意义和结果解读激素六项检查的意义激素六项指的是生殖激素(FSH、LH、T)、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这六项检查。

激素六项检查是一个常见的检查项目,可以了解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工作状态,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各种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疾病,如不孕不育、月经紊乱、性腺发育特别、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

激素六项检查结果解读激素六项检查的结果需要综合分析,一项指标特别并不肯定表示有疾病,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推断。

以下是详细的几项指标分析:1. 生殖激素(FSH、LH、T):FSH颗粒细胞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和睾丸素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调整激素。

男性患者假如FSH、LH水平上升,提示睾丸功能下降;女性患者假如FSH、LH水平上升,提示卵巢功能下降。

假如睾丸素水平降低,可能影响男性生殖力量。

2. 泌乳素(PRL):PRL主要作用于乳腺组织,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假如PRL水平上升,可能导致女性肿瘤、不孕不育和月经紊乱。

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是通过启动肾上腺皮质合成皮质醇,对人体的应激状态进行调整的激素。

假如ACTH调整失常,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皮质醇分泌增加等疾病。

4. 促甲状腺激素(TSH):TSH是促使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的重要调整激素。

假如TSH水平过高,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

激素六项检查可能消失的特别状况1. 生殖激素特别:男性FSH、LH水平上升、睾酮水平下降可能是睾丸功能减退的表现,女性FSH、LH水平上升可能是卵巢功能减退的表现,女性生殖激素特别可能引起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问题。

2. 泌乳素特别:PRL水平上升可能引发不孕不育、月经紊乱等问题,常见的缘由是垂体瘤或其他药物、神经精神因素的影响。

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ACTH水平特别可以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导致肾上腺髓质和皮质分泌失常,病情可能严峻。

性激素6项检验的临床意义

性激素6项检验的临床意义
减低:腺垂体功能低下,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阳痿等。
减低: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无脑儿畸胎妊娠,胎儿宫内死亡,腺垂体功能低下,绒毛膜上皮癌,黄体功能不全等。
雌二醇
<20-77 pg/ml
增高:妊娠,多胎妊娠,卵巢癌,肝癌、男性乳房发育等。
减低:卵巢功能不全,绝经综合症,服务避孕药。
睾酮
1.8-7.98 ng/ml
增高: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症,睾丸或卵巢肿瘤,女性多毛症,应用雄性激素等。
生化血液检验的临床意义(九)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促卵泡生成素
1-8 mIU/ml
增高:睾丸精原细胞瘤,Klineflter综合症,Turner综合症,原发性闭经,原发性性机能减退,更年期综合症.
降低:女性不孕症,长期服用避孕药,大量应用性激素。
促黄体生成素
2-12 mIU/ml
增高:卵巢切除,提早绝经,卵巢发育不全,初期睾丸衰退,细精管发育不全,睾丸切除,无睾丸者,睾丸发育不全等。
减低:腺垂体功能低下,黄体功能不全,口服避孕药后。
催乳素
1.61-18.77
ng/ml
增高:妊娠哺乳,恶性肿瘤,产后闭经泌乳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低,乳腺,多囊性卵巢,某些药物影响(雌性激素,避孕药等)。
减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单纯性PRL分泌缺乏症,轻度甲亢。
孕酮
<0.2-3.37
ng/ml
增高: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病,葡萄胎等。

性激素六项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性激素六项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患多鬟卵巢综合征时,血T值也增高
・嬲卵敏嗨素(FSH)和黄体生成素(1H),抑制卵巢功能、抑制排卵、可引起不孕.
额(T)
50%由外周雄烯二酮转化而来25%由卵巢分泌,25%由肾上腺皮质分泌.
全身
促进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
生育年龄:≤0∙6卷后”8单位:μg∕1
排卵后期血P低值,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性激素六项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
分滂部位
作用部位
功能
参考范围
过低
过高
卵泡生成素(FSH)
≡⅛
卵巢
促使卵泡生长、发育,在黄体生成素(1H)协同作用下使卵泡分滂雌激素。
卵泡期:2-10排卵期:8-10黄体期:2-8鳏后>20单位:U/1
雕,继发㈣巢衰弱.
原发性卵巢衰竭.
黄体生成素(1H)

卵巢
排卵前1-2日浓度升高刺激成熟卵泡排卵、维持黄体功能,产生雌孕激素.
容易有多毛的情况也影响月经。严重的可能影响排卵,导致不氧
卵泡期<1黄体期之8绝经后<1单位:μg∕1
低值见于卵崩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翩黜征.
孕弱分滂过高,可引起妊信≡反应不良,也会影响孕卵痔床和发育,导≡rx.
游乳素(PR1)

卵巢
促进乳腺增生、乳汁生成、排乳。
卵泡期<23黄体期5-40单位:μg∕1
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糠素偏低的主要症状就是月经量的明显减少,或者不来月经,甚至秤等.
卵泡期:30-300排卵期:100-600黄体期:100-300绝经后<10单位:ng/1
<10ng∕1为卵
竭;无排卵周期;黄体颐坏全.
>2000ng∕1为卵泡刺激综合征.

性激素的临床意义

性激素的临床意义

对于女性不孕者或者月经不调者,通常医生会开出的月经来潮第2-5天的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E)、孕激素(P)、雄激素(T)。

通过检测这些血清的激素水平,可了解女性的卵巢基础功能,并对生殖内分泌疾病进行诊断。

检查内分泌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2-3天,这一段时间属于卵泡早期,可以反应卵巢的功能状态。

但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而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者,则随时可以检查。

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及避孕药类,否则结果不靠谱,当然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者除外。

确定是来月经第3-5天,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但不能肯定阴道流血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根据孕酮P数据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

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1.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2.基础FSH和LH均﹤5IU/L 为低Gn 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1)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2)用GnRH-a垂体抑制性药物注射后;(3)妊娠期、哺乳期、雌孕激素(避孕药)治疗期间。

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 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

女性性激素六项(生殖激素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女性性激素六项(生殖激素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 女性性激素六项(生殖激素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下丘脑-垂体-卵巢构成一个轴系(HPOA),下丘脑调节垂体功能,垂体调节卵巢功能,卵巢激素再作用于多种靶器官如子宫等,同时卵巢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有正、负反馈调节作用。

HPOA 的功能正常,是维持女性生育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

月经的正常生理、卵子的发育成熟、受精、早期胚胎的着床发育,均是在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调控下进行的,有赖于体内正常的内分泌环境。

正常女性卵巢每月经历 1 次周期性变化。

在卵泡早期,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逐渐升高,卵巢内一组窦状卵泡群被募集,FSH 使颗粒细胞继续增殖,激活颗粒细胞的细胞色素 P450芳香化酶,促进雌二醇(E2)的合成与释放。

到月经周期第 7 天,被募集的发育卵泡群,FSH阈值最低的卵泡优先发育成为优势卵泡,优势卵泡生成和分泌更多的 E2,反馈抑制了垂体 FSH的分泌,使其它卵泡逐渐退化。

优势卵泡决定了该周期卵泡期的期限,血清及卵泡液 E2 水平与优势卵泡的体积呈正相关关系。

月经周期第 11~13 天,优势卵泡迅速增大,分泌 E2,达到300pg/ml(1100pmol/L)左右,由于 E2 高峰的正反馈作用,垂体大量释放黄体生成素(LH)及 FSH,使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并发生排卵。

排卵后的优势卵泡壁细胞结构重组,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细胞黄1 / 19素化,约在排卵后 5 天内先后形成血体及黄体,黄体可生成与分泌孕酮(P)及E2,为接纳孕卵着床及维持早期胚胎发育做准备,排卵后 5~10 天黄体功能最旺盛。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的寿命为 14?2 天,黄体退化使血 E2、P 水平下降,FSH 水平又升高,新的卵巢周期开始;若卵子受精着床,则黄体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用下转变为妊娠黄体,至妊娠 3 个月末才退化。

LH(黄体生成素)和FSH(卵泡刺激素)

LH(黄体生成素)和FSH(卵泡刺激素)

LH(黄体生成素)和FSH(卵泡刺激素)LH和FSH均为蛋白激素,由脑垂体前叶嗜碱细胞产生.FSH作用于男性睾丸的生精和支持细胞,促进生精;在女性可促进卵泡成熟及分泌雌激素,并诱导产生芳香化酶,使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LH可刺激男性睾丸Leydig细胞产生睾酮,与FSH协同促进精子成熟;在女性,可与FSH协同促进卵泡成熟,在月经中期急骤升高,促进排卵,继而,促进黄体发育,分泌孕酮.白天FSH〉4IU/L和LH>7.5IU/L提示青春期启动,青春期前儿童LH和FSH同时升高,提示真性性早熟;FSH和LH不高,E、T及其代谢产物升高,提示假性性早熟。

卵泡早期FSH升高(〉10—15IU/L)提示卵巢功能减退,FSH>40IU/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超排可能反应不良,绝经期妇女LH和FSH也明显升高。

LH水平可确定排卵日,排卵约在LH峰值后24—38h,临床常测定尿或血的LH水平预测排卵的发生,并决定何时给予HCG以诱发排卵,在LH峰出现后注射HCG排卵率更高。

LH和FSH测定还可鉴别中枢性或卵巢性闭经。

FSH>3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卵巢性)闭经;FSH和LH均<5IU/L,为低促性腺激素(下丘脑或垂体性)闭经,如席汉综合征;血LH/FSH比值〉2—3或LH>25IU/L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指标之一。

临床可通过内分泌刺激实验测定某些激素变化水平确定病变部位.行卵巢兴奋试验,即予hMG75-150IU肌注4-6天后,测定E升高,有卵泡发育,提示病变在垂体或以上水平,否则,病变在卵巢.行垂体兴奋试验,即予LHRH100ug静注,15、30、60、120分后各测定LH。

LH 升高2—4倍,说明垂体功能正常,提示病变在下丘脑,否则,病变在垂体;也可采用Combes 方法:予LHRH100ug静滴,LH30—45分后升高、60—90分后下降、2—4小时又升高,病变在下丘脑引起垂体惰性,无反应,说明垂体有缺陷。

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来源: 腺垂体。 作用: 刺激卵巢排卵和黄体生成,刺激睾
7
性激素来源
➢ 雌孕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肾上腺皮质和睾丸产生少量
➢ E2(雌二醇)

来源: 女性,卵泡、黄体为主,胎盘、肾上腺皮质少量。

作用: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及副性征出现。
➢ P(孕酮)

来源: 女性,黄体、胎盘。男性,睾丸、肾上腺皮质。
卵泡竞争性发育迟缓或根本不发育 FSH、LH、E2均太低, 就可能是下丘脑-垂体性
的功能低下, 可考虑用促性腺激素替代治疗
16
排卵期检测
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测定性激 素,结合B超,可了解卵泡的发育状态。 测定 FSH、LH、E2.P 才有意义 当E2正常,卵泡大小也正常,LH有峰值, P值不高,是理想的排卵条件,预计可于 LH峰出现后的24~36小时排卵
雌激素
促进垂体GnRH受体合成增加垂体 促性腺激素细胞对GnRH的敏感 性
促进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合成LH, FSH
对垂体促性腺释放激素的正、负反 馈作用
阈值以下: 负反馈 阈值以上: 正反馈 促进LH排卵峰
孕激素 雌、孕激素联合对促性腺激素
的合成和释放是负反馈抑制
与雌激素协同增强LH排卵峰
11
性激素检测项目
最佳受孕时间(受精窗,fertilizing window)是 LH高峰日及其后2天内, 第一次出现LH峰后第 一天是最佳性交和人工授精时间
42
临床意义
确定排卵日,并决定何时给予HCG诱发 排卵
青春期启动: 白天FSH>4IU/L和 LH>7.5IU/L提示青春期启动——性早熟

作用: 主要作用对子宫保证受精卵着床和维持妊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和P的临床
意义
(一)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月经2~3天)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排卵前迅速升高,LH高达基础值的3~8倍,可达160IU/L甚更高,而 FSH只有基础值的2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期水平。

监测卵泡早期的FSH、LH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

FSH在判断卵巢潜能方面比LH更有价值。

1、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2、基础FSH和LH均<5IU/L为低Gn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往往提示患者对超排卵(COH)反应不佳,应及时调整COH
方案和Gn的剂量以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因为FSH/LH升高仅仅反映了DOR,而非受孕能力下降,一旦获得排卵时期,仍能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

6、检查2次基础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经。

(二)P:基础值一般<1ng/ml
1、判断排卵:黄体中期(月经周期28日的妇女为月经第21日)P>16nmol/L (5ng/ml)提示排卵,﹤16nmol/L(5ng/ml)提示无排卵。

2、诊断黄体功能不全(LPD):黄体中期P﹤32nmol/L(10ng/ml)、或排卵后第5、7、9天3次测P,总和﹤95.4nmol/L(30ng/ml)为LPD;或孕10周前P﹤47.7nmol/L(15ng/ml)为诊断LPD的标准。

3、判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预后:排卵前P水平可以估计IVF-ET预后。

4、鉴别异位妊娠:异位妊娠血P水平偏低,多数患者血P﹤47.7nmol/L(15ng/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