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课件)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园林生态学课件:景观生态学

园林生态学课件:景观生态学
4.观赏:古代曲径通幽、颐和园的长廊、西湖的苏堤
11.3 景观的生态过程
11.3.1景观的功能
就是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量流、养分流和物种 流,从一种景观元素迁移到另外一个景观元素。
11.3 景观的生态过程
2.
三种景观流
1 能量流:热能、生物能; 2 养分流: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水; 3 物种流:各种类型的动植物以及遗传基因;
11.5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11.5.1景观生态规划的过程
景观生态规划
确定规划目标
实地考查,收集有关资料 (自然、经济和社会)
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
景观格局与生 态过程分析
景观生态 分 类与制图
景观结构功能划分
规划方案评价、实施
规划方案调整
景观生态 适 宜性分析
景观生态调查 规划方案分析 景观生态分析与综合
11.2 景观的结构
3. 廊 道 (corridor)
廊道是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可以看作是一个线 状或带状的斑块。例如:树篱、公路、河流。有线状廊道与 带状廊道两类。
双重作用:将景观分离、将景观连接
1.运输:公路、铁路、运河、输电线等
2.保护:长城、围墙、林带等 3.资源:走廊地带野生动物丰富、植物种类较多
11.1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5. 景观的类型
1.自然景观:如高山、荒漠、草原、森林、极地等。包 括原始景观、半自然景观即受轻度人类干扰。
2. 经营景观:如农田、果园、人工林、牧场。
3.人工景观:完全由人类所创建。 主要体现经济、文化 和视觉特性和价值的景观。如:城市景观、旅游地风景 园林景观、工程景观等。
景观元素有三种类型: 1. 本底 (基质matrix) 2. 斑块(patch) 3. 走廊(corridor)

景观生态学 ppt课件(共28张PPT)

景观生态学 ppt课件(共28张PPT)
生态系统类型越多,景观多样性指数越大。
▪ Shannon-Weiner指数
S
H' (Pi)(lo2Pgi ) i1
H’-香农指数,S-生态系统总数,Pi-每一生态系统所占 面积百分比。 根据信息论的理论而来,它的指标H’代表一个景观“信 息〞的不确定性,其组成成分变化越大,其不确定性 也越大。
景观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
植物和动物种的过度利用
法正林思想
优势度(dominance)
优势度=1-均匀度
只有多种生态系统的共存,才能保证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均匀性(evenness)
E=H’/H’(max)
例如:爬山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 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倒完木全在 调林整分林中、具广有义重法它要正意林必义 须具备法正龄级分配、法正林分排列和法正生长量。
中央核心不伐,中圈长轮伐期,外圈短轮伐期
法正龄级分配:要具备从小到各个龄级的林分,并且各龄 优势度(dominance)
优势度=1-均匀度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 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P-分块性,N-相邻生态系统边界数,Di-相邻生态系统
相异性指数
5 景观多样性普遍存在的原因 因为立地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
由于干扰作用的结果
2.4.2 森林景观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
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
1 森林年龄结构
森林景观的年龄结构指的是林分间的年龄构成状态

好景观生态学PPT课件

好景观生态学PPT课件

5. 景观生态学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1) 城市绿地系统、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规划: 大中空间尺度; 基于景观生态分类、景观格局与功能分析; 根据“斑块—廊道—基质”、“网络-结点”景观结 构模型进行绿地布置。
(2) 中小空间尺度上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规划区内存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绿地斑块的配置原理、廊道宽度原理等。
④ 廊道网络及其构成要素 连接廊道 结点(节点node):有些网络交点起到结点的作用,中继 点。比廊道宽,但作为独立景观要素又太小,小片地 块,同面积中的物种多样性一般大于廊道。 网眼:网眼大小。★ 连接度:廊道与廊道网络内所有结点的连接程度。 裂隙。单位长度廊道出现的空隙、裂口、间断数目。
4.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或核心概念
(1) 景观的系统整体性与异质性 景观是由景观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区域-景观-生态系 统-生物群落。 景观由异质性要素组成,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 问题之一 。
(2) 景观的时空尺度性 空间尺度-等级结构, 分辨率, 反应时间; 尺度效应-小尺度的剧烈波动与大尺度上的稳定。
2. 景观的特征
① 生态系统的聚合 景观是由若干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区。★ 空间异质性-梯度变化、镶嵌变化。
① 各生态系统间物质流动和相互影响★ ② 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③ 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集合相对应
人为干扰影响程度:自然景观,经营景观,人工景观 文化景观 = 经营景观 + 人工景观
-拍照-专家、公众、居民打分。
(2) 景观的地理学概念 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 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
(3) 景观的生态学概念 空间的水平分析+功能的垂直分析方法。
直观、狭义的景观: 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 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空间尺度为 数千米到数十千米;

景观生态学ppt 付博杰

景观生态学ppt 付博杰

☺景观与土地的关系:
景观是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不仅有着外延上的从 属关系,而且景观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涵义,强调景 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 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具有更大的内涵;土地则侧重 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土地的肥力、土地的产权关系、土 地的经济价值等。
临界阈值 绝对尺度 相对尺度 尺度分析 尺度效应
三、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异质种群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假设生境中物种迁移和灭绝过程之间达到生态平 衡态,除面积外,其它环境因素都相似,则物种数量 与生境面积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S=cAz 或 lgS=lgc+zlgA 式中,S为生物物种数目,A为生物物种存在的空间面 积,C为物种分布密度,Z为某个统计指数。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模型: dS/dt=I-E 式中,I为迁入率,与隔离程度有关;E为灭绝率,与 岛屿面积有关。
四、渗透理论
渗透理论是用于研究多孔介质中流体的运 动规律的。渗透过程一般存在一个临界值(渗 透概率),当多孔介质所构成的有限单元中渗 透概率P<PC=0.5928时,流体就保留其中; 而当P>PC,流体就会穿越有限单元网格发生 渗透。 渗透理论已广泛用于疾病流行、干扰、森 林火灾和害虫爆发以及动物运动和资源利用方 面的研究。
生物学研究对象的生命组织层次
自 然 界 中 的 物 质 组 织 模 型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热点: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 全球生态变化的研究 景观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 生物灾害与生物安全的研究 环境污染过程中的重要生态学问题研究 分子生态学
二、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对景观的一般理解: 主要关注景观的视觉特性和文化价值, 没有明确的空间界限,突出一种综合直观的 视觉感受,这时景观等同于“景色”、“风 景”、“景致”、“景象”等。 景观的科学含义:(Forman & Godron) 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 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 区域,其主要特征是可辨识性、空间重复性 和异质性。

景观生态学 - 幻灯片(共5张PPT)

景观生态学 - 幻灯片(共5张PPT)
景观生态学
第1页,共5页。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
格局
尺度
空间异质性和缀块性
生态学干扰
缀块—廊道—基底
第2页,共5页。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异质种群理论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系统理论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第3页,共5页。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S系统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4页,共5页。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PPT课件

景观生态学PPT课件
狭义景观的范围:为几至几百公里;处于生态系统之上。 广义景观的范围:从微观至宏观任意;随研究对象和目的而变。
已越来越多地被接受和采用。
第1节 景观的有关概念
16
景观可分为:
1.自然景观:如高山、荒漠、草原、森林、极地等。 包括原始景观、半自然景观即受轻度人类干扰。
2.经营景观:如农田、果园、人工林、牧场。 3.人工景观:完全由人类所创建。
主要体现经济、文化和视觉特性和价值的景观。 如城市景观、旅游地风景园林景观、工程景观(工厂、矿山、 水利工程、交通系统、军事工程)等。
第1节 景观的有关概念
17
3.景观概念的内涵 ①具有异质性:由不同空间单元(生态系统)镶嵌组成。
景观由林地,草原,农田,村庄,河流等异质空间单元组成。 ②具有地域性:是具有明显形态结构特征的地理实体。
7
第1章 景观生态学概述
1. 景观的有关概念 2. 景观生态学原理 3. 景观生态学发展
8
第1节 景观的有关概念
一、景观的直观理解 英语中:景观的原意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 用于描述乡村自然风光和美丽的景色。(Landscape) 汉语中:景 ~反映了风景、景象、景色、景致。(等同scenery) 观 ~表达了观察者的直观感受。
重要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观点1: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观点2:协调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建立和谐社会既要人之间的和谐,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5
引言
3.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生态学分支学科 景观生态学研究大尺度地域内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景观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分类、评价、规划、管理。 其原理方法对促进景观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直接指导作用, 是人们从宏观方面认识自然并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力手段。 应用领域: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园林设计、自然保护、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利用等。

《景观生态学课件》课件

《景观生态学课件》课件

包括保护重要景观片区、生 态连通和复育恢复等,通过 景观规划和景观管理实现生 态保护目标。
通过实际保护项目,研究不 同保护策略对景观结构和功 能的影响,为生态保护提供 经验和启示。
景观规划与设计
1 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理
结合生态原理和社会需求,制定合理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方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研究景观的空间格局和 生态过程,有助于理解和保 护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景观格局分析
1 景观格局分析的概念
和意义
2 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
和步骤
3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研究,探讨不
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分析景
包括景观指数计算、空间格
同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功能
观的大小、形状、空间分布
局描述和变化研究等。常用
利用模型对景观生态系统进 行模拟和预测,为生态保护、 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 据。
通过模型分析,评估不同干 扰和管理方案对景观格局和 生态过程的影响,为保护和 恢复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景观与生态保护
1 景观对生态保护的作用 2 景观保护的策略和方法 3 案例分析
良好的景观结构和功能有助 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过 程和生态服务,并提供人类 福祉。
的影响,为生态保护和规划
等格局特征,以理解景观对
的方法有FRAGSTATS、
Hale Waihona Puke 提供科学依据。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LANDscape ANALYST等。
景观生态学模型
1 景观生态系统的组成
2 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案例分析
景观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 生态过程和环境要素组成, 它们相互作用和共同维持着 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学课件》PPT 课件

第2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框架PPT课件

第2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框架PPT课件
10
④等级结构的特征用“松散垂直耦连”和“松散水 平耦连”来解释。
松散耦连特征是层次之间以及整体之间存在边 界的根本原因或直接后果,也是复杂系统可分解性 的基础。 “松散”意味着“可分解”,而“耦连”意味着 “抵制分解”,可见等级理论既不同于整体论,亦 不同于简化论,而是综合二者为一整体,强调系统 中辨证统一的关系。
35
据渗透理论: 当生境斑块总面积占景观面积比例小于60%时,
景观中生境斑块面积小、离散性高; 当生境斑块总面积占景观面积比例增加到60%
时,景观中突然出现横贯两端的特大生境斑块。 这些特大生境斑块是由单个生境细胞(即最小生
境斑块)相连接形成的生境通道,称为“连通生境斑 块”或“连通斑块”。
36
连通斑块的形成标志着景观从高度离散状态突 然转变为高度连续状态。对于种群动态,意味着 生物个体从只能在局部生境范围内运动的情形突 然进入能够从景观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状态。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8
理论上,如果二维栅格景观很大或无限大时,渗透阈值 (Pc)对于四邻规则而言是0.5928(即上述的60%生境面积 的来源),对于八邻规则是0.4072。
39
渗透阈值的影响因素:
(1)栅格细胞的几何形状。三角形细胞组成的 栅格景观的Pc值为0.50,六边形细胞则为0.70。
(2)生境缀块在景观中的空间分布特征。渗透 理论假定生境细胞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当其分布 呈非随机型时,生境细胞的聚集程度会显著地影响 渗透闻值。如,若景观中存在有促进物种迁移的廊 道,渗透阂值会大大降低。
11
⑤等级理论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用以简化复杂系统, 以便于对其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行理解和预测。
复杂系统的可分解性是应用等级理论的前提和 关键环节。用来分解复杂系统的标准包括过程的速 率(如周期、频率反应时间等)、边界和其它结构 特征(如植被空间分布、动物体重空间分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由于局部干扰而产生的。
举例:风、火、冰雹、山崩、虫害等自然 变化引起。
采伐后的森林,草原烧荒,地表煤矿等人 类活动引起的。
干扰斑块通常具有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 短的特征。
2020/8/11
6-20
2020/8/11
6-21
2 残存斑块(remant patch)
原 因: 由大范围干扰活动,如森林砍伐、 城市化等造成局部范围内幸存或残存的自 然与半自然生态系统片段包围着一小块未 受干扰地区的大范围干扰造成的.
➢定义: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 度量。
➢结构连接度(structural connectivity)
❖空间上直接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可采用视 觉器官或手段确定;
➢功能连接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所研究的生态学对象或过程的特征尺度, 如种子传播距离等;
2020/8/11
2020/8/11
6-7
二、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
1.景观结构 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2.景观功能 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生 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
3.景观变化 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
4.景观管理 通过分析景观特征,提出景观利用管理 最优化方案。
2020/8/11
景观成分之一。 物种:人、引进的动植物、不慎引入的害虫、
从异地移入的本地 种。
2020/8/11
6-12
空间格局、异质性与缀块性的比较
➢格局:仅考虑分布与配置;
➢异质性:考虑了分布与配置的不均匀性及变化 规律(梯度);
➢缀块性:更具体考虑了种类组成对变化规律的 影响
➢共同点在于:都强调非均质性以及对尺度的依 赖性
2020/8/11
6-13
2020/8/11
6-14
(5)景观连接度
2020/8/11
6-16
3.1 斑块(patch)
定义: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 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例:天空的云、嵌花路面的石子。
2020/8/11
6-17
2020/8/11
6-18
2020/8/11
6-19
3.1.1 起源与类型
1 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
2020/8/11
6-5
1.2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 德国地理学家Troll特洛尔,1939年,创立景 观生态学一词,定义为:研究某一景观中生物 群落之间错综负责的因果反馈关系的科学。
❖强调航空摄影测量学、地理学、与植被生态学 结合在一起综合性研究。
2020/8/11
2020/8/11
6-22
3 环境资源斑块
原因:由于环境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 养分等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形成的斑块。
例如:长白山植物垂直分布、森林中的沼 泽、沙漠绿洲
特点:存留时间长、周转率低。
2020/8/1/8/11
6-25
2020/8/11
6-26
❖幅度
– 空间幅度:研究区域的总面积 – 时间幅度:研究项目持续的时间
➢ 又与地理学中的比例尺不同
❖大尺度尺往往对应于小比例尺和低分辨率,或反之; ❖尺度推绎(scaling):利用某一尺度的信息推测其他尺度的特
征,并可以上推或下推,也可以进行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
2020/8/11
6-11
(3)空间异质性和缀块性
空间异质性(spatial) ➢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 其复杂性; ➢也可理解为空间缀块性和梯度的总和; ➢空间异质性在缀块性的基础上强调了梯度因素
缀块性(patchness) ➢缀块:连接和组合的意思 ➢缀块性:种类组成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与配置 的关系 ➢缀块性在异质性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化
6-8
2020/8/11
6-9
三 景观生态学中常用的基本术语
结构 连接度 廊道 边缘 异质化、破碎化 斑块、基质 尺度
2020/8/11
6-10
(1)尺度(scale)
➢ 一般用粒度(grain)和幅度(extent)表示
❖粒度
– 空间粒度:最小可辨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 – 时间粒度:某一现象或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2020/8/11
6-27
4 引进斑块(introduced patch)
原因:人类引入植物或动物,或人类自身活动形 成的斑块。
(1)种植斑块(planted patch) 原因:由人种植植物而产生的特点:人维护、
存留时间长
(2)聚居地(homes habitation) 特点:受人干扰的景观中最显著并无处不在的
6-6
其他定义:
1984年,Z.Naveh和Lieberman 基于系统论, 控制论和生态系统学之上的跨学科生态地理学, 是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科学一分支。
Weins(1993)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一系列生态现 象中镶嵌体空间格局的效应。
2000,邬建国 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 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R. T.T.Forman (美国)和M.Godron (法 国)(1986)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空间镶嵌组成的 异质区域.
肖笃宁(1997):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 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生态系统之上, 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经济、生态、 文化多重价值。
2020/8/11
6-4
人类与自然共同作用影响下的不同景观
6-15
景观结构的基本组成元素:
1 斑块(patch):在性质或外貌上不同于周围单 元的块状区域;
2 廊道(corridor):与其两侧相邻区域有差异的相 对狭长形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
3 基质(matrix):在景观中的本底覆盖类型,通常 具有高覆盖率和高连接度;并不是所有的景观中 都可以划分出确定的基质。
景观生态学(课件)
2020/8/11
6-2
1.1 景观(landscape)
1. 19世纪初,德国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德 (A.V.Humboldt) 将其作为“自然地域综 合体”代名词.
2. 此后,生态学家对“景观”一词提出各种 各样的定义。
2020/8/11
6-3
代表性定义
Z.Naveh(以色列):景观是自然、生态、地理综 合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