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作战指挥概论)
外军信息化概论试题
![外军信息化概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181b0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a.png)
外军信息化概论试题
1. 什么是外军信息化?
外军信息化是指国外军队在实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手段,改造和提升军队组织、指挥、装备、训练等方面的能力,以提高作战效能和军事实力。
2. 外军信息化的发展阶段有哪些?
外军信息化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联网阶段:通过建设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数据的传输;
- 自动化阶段:引入自动化系统,实现对指挥控制、通信等的自动化支持;
- 信息化阶段: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手段,将各个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和指挥决策的高效率支持。
3. 外军信息化的特点有哪些?
- 高度依赖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实现高效的指挥控制和信息传输;
- 具备关键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的保障和攻击能力;
- 采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手段,提高军队的作战效能;
- 注重信息安全和网络防御。
4. 外军信息化对军队建设的影响有哪些?
- 提高军队的组织效能和指挥控制能力,实现信息化指挥;
- 提高作战能力和作战效率,快速反应和决策能力增强;
- 加强情报收集和信息侦察能力,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 促进军民一体化和联合作战的发展。
5. 外军信息化的挑战是什么?
- 信息安全威胁,包括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
- 技术领先地位的竞争,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和迭代;
- 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挑战。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01733cc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76.png)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摘要]信息化条件下各级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准确领悟并深刻把握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与发展方向的战略思维能力;既能从中国观察世界,又能从世界分析中国。
战略意识、全球眼光直至“太空思维”,都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基本职业素养。
[关键词]信息化联合作战人才培养以信息技术为牵引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迈人快车道,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军队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军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要打赢信息化战争,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信息化联合作战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
一、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首先,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世界各国间的科技、经济、军事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军队建设跨世纪发展的高度,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其次,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新的军事革命,使传统的作战理论、作战样式、作战手段面临着严峻挑战。
高技术战争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争得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这已成为各国军事家的共识。
再次,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军队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军队院校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要求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新要求,构建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加快培养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军事变革制高点、推动军队转型建设、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选择。
二、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1、战略思维的培养。
论军事高技术条件下人和武器的辩证关系
![论军事高技术条件下人和武器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30ad4f0a6c30c2258019e02.png)
论军事高技术条件下人和武器的辩证关系13-制药2班-南会荣-1310461203容摘要:纵观中外的战争历史,武器和人的关系一直在发生着微妙的关系。
人类发明武器,武器使人强大。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军事发展更加现代化,如今武器装备逐渐实现模式通用化、模式化,军事应变实战化、全民化,装备发展组合化、一体化,火力打击智能化、精确化等等。
这些使得战争结构和作战效果产生了质的飞跃。
那么,这其中人和武器的关系又有那些变化呢?关键词:科技进步、军事高技术条件、人与武器。
1:高素质的人正在成为高技术战争中决定性因素的关键要素如今军事领域已经广泛地使用高技术,一个军人的素质高低不再是指的简单的能力,而那时战斗力的质量差,而以不同的两者形成的人的群体,军队,部队或战斗团体,在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上,具有本质的差别。
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人的体力和体能的作用大幅度下降,人的智能在这上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样,人和武器结合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稍加训练就会提高技能,从而形成和提高战斗力。
武器装备也要靠人去掌握和使用。
但是同样的武器在不同人的手里也会发生不同的作用。
比如,两伊战争,伊拉克和伊朗各自得到了联和美国的一些先进武器,但是由于双方军队的素质不高,结果用先进的武器打了一场落后的战争。
所以智能的武器还是需要智能的士兵来掌握。
种种事实说明,高素质的人在战争中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相反,低素质的人再多,但它起的作用也很小,有时候甚至没有用。
2:人的数量优势不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优势,战争不仅取决于人的质量,也来自人-武器结合的质量。
纵观古今,在以前武器装备较落后的时期,兵力兵器的数量往往是判断军事力量强弱的标志,而且数量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质量上的劣势。
“多兵之旅必胜”几乎成为战争致胜的名言,然而在高技术的今天,这句名言也不在适用了。
海湾战争期间,伊军尽管占尽兵力的优势,但是由于军力,经济和政治组织力方面的质量差,不仅一次像样的抵抗都没有,简直成了战场上的活靶子,只有挨打的份,丝毫没有还手的余地,因此只有高素质的人和武器结合,才能生长和提高战斗力。
(信息化作战指挥概论)
![(信息化作战指挥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163c789ec3a87c24028c47e.png)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不需要集中兵力摘要: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是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的作战,是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资源和信息能量的作战,是以信息为主导、争夺信息优势、夺取制信息权的作战行动。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不同于传统作战,集中兵力作为几千年的作战理论,已经背离了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原则。
1作战理论以及作战样式的改变1.1信息化条件下利用高科技进行作战,尖端武器的应用使得“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可能。
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早在2500 年前就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著名论断。
高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军事威慑力量的功能,使得威慑理论在现代战争理论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我们知道,现代战争已不单纯是军事对抗,而是综合国力特别是高技术的抗争。
目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发展以高技术为核心的全面竞争战略引入战争理论,把发展和保持强大的综合威慑力量作为国家发展占略的重要目标。
美国政府推行的“战略防御计划”和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就是这种思想和政策的产物。
正如西德总理科尔所说:“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有10% 是战争理论问题,90% 是尖端技术问题”。
这一情况说明,在相对和平时期,提高国家的威慑能力,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又是战争理论的重要课题。
1.2信息化条件信息力集聚发展。
“能力替代”的观点认为,通过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可以减少飞机、坦克、舰空母舰等作战平台的数量,而维持作战能力不变甚至使作战能力得到提高。
兰彻斯特方程谈到,进攻要想成功,就得使用三倍于防守方的兵力。
而在信息时代却不是这样了。
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第一次能对战场了如指掌,从而使得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能更具战略性,可以打击战略要害,这样就能以更为有效的方式运用力量,大大提高使用兵力的效率。
2单兵战斗力大幅提升,以及整个作战单位战斗力的提升。
2.1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的出现目前,各军事强国都在发展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
法国武器采购总局已再次向萨吉姆公司采购了16454套“装备与通信一体化步兵”作战系统;美军特种部队也即将装备最新版的“陆地勇士”单兵装备;英国也展开了“未来步兵士兵技术”计划。
《国防教育概论(修订版)》电子教案 第六章
![《国防教育概论(修订版)》电子教案 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71a5e6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4.png)
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 二、信息化战争的形成与发展
• 首先,从人类战争形态演进来看,信息化战争是人类迈入信息时代过 程中的产物,是一个长期的渐变过程,既与社会的整体转型相联系, 也与军事技术的革命性变化相联系。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已经经历 了两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是以电报、电话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信 息技术革命。第二次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 以探测器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 科学内涵主要体现为:一是当代高技术战争中出现了信息化战争的一 些端倪,但高技术战争还不是信息化战争;二是信息化军队是进行信 息化战争的主要力量,没有信息化军队参与的战争当然不是信息化战 争;三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大量使用,参战部队的作战、指挥实现网络 化、一体化,而且信息化战争的实施必须以全新的信息化战争理论做 指导;四是多维战争空间紧密相连,认知和信息空间占有相当大的比 例;五是信息成为能量和物质的调节器,信息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 六是战争仍然具有暴力性质,但是战争的附带损伤和破坏性将不断下 降,直到最低限度。
第六章 信息化战争
• 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 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新要求
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 一、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内涵
• 我国对信息化战争概念的基本认识为: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化社会的主 要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大量装备和使用信息 化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化战争理论为指导,在信息 化、网络化战场上展开的以夺取制信权为核心目标,以信息对抗和知 识对抗为主要手段,附带杀伤破坏减到最低限度的多军兵种一体化战 争。
信息化战争概论
![信息化战争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d393a4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6f.png)
信息化战争概论第一讲概述1、信息化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战、信息作战的基本概念。
信息化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在陆、海、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进行的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的战争机械化战争:主要使用机械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具有机动速度快、火力毁伤强、战场范围广、战争消耗大等特点。
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信息战(信息作战):综合运用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等形式打击或者抗击敌方的行动。
目的是在网络电磁空间干扰、破坏敌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影响、削弱敌方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利用和决策能力,保证己方信息系统稳定运行、信息安全和正确决策。
主要包括信息作战侦察、信息进攻和信息谨防2、信息化战争产生的动因社会形态的转变,高新技术的强力推动,发展战略需求的牵引,现代战争实践的催化3、信息化战争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阶段代表性事件标志性技术数字化野战数字化炮兵主要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谋求作战指挥、时期电子计算机机动、打击、保障等的精确性。
网络化网络集成为核心谋求作战的精确性和一体性。
时期智能化智能化技术时期由体能化、物能化(化学能、机械能、电气能)向智能化转变。
4、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点信息资源主导战场空间全维战争力量一体指挥行动实时信息对抗全域精确作战普及5、信息化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6、进行信息化战争的指导思想7、进行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原则1、什么是战场环境?有哪些环境构成?战场环境:战场及其周围对作战活动有影响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统称。
包括地形、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人口、民族、交通、建造物、生产、社会等人文条件,国防工程构筑、作战设施建设、作战物资储备等战场建设的情况,以及信息、网络和电磁状况等2、战场自然环境包括的内容,战场人文环境包括的内容。
战场自然环境: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太空站场战场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3、战场信息环境包括的内容,电磁环境具体包括的内容。
科技强军之我见——完整版
![科技强军之我见——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b5981455270722192ef7b1.png)
科技强军之我见张子坡107中队1065区队2011-6-16学号:**********科技强军之我见张子坡摘要:“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方针和基本国策,自1995年5月26日江泽民主席提出以来,一直引领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更是认识到了必须用科技来武装士兵来推动军队建设,更甚是没有用科技武装起来的军队就是一盘散沙、一群待宰的羔羊,纵观国际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建设不以科技为核心,这就要求科技与军队达到最大化德结合、最高效的应用,除此之外在科技强军道路上着重培养高科技军事人才也是不可小觑。
关键字:科教兴国;军队建设;军事人才。
科教兴国科技强军的前提我认为在“科教兴国”是科教兴国的前提。
在这几年里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进而也就有了装备军队的资本,更进一步地在军队建设中显示出了其科技的重要性。
首先来具体说一下“科教兴国”这一战略思想,它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又进一步提出来的,基本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它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简而言之,也就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以振兴国家,并用科技和教育使国家强大、振兴起来。
可以看出“科教兴国”这一国策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目标的实现,来对我国从根本上解决科学的畸形,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为国家科技进步做贡献的机会,使得在这一潮流中国家的科技体系发生质的变化,变得国家富裕人民安康,但这还都是书面上的可真做起来那就需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向往、崇拜并为之心血沸腾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也就必须是在“科教兴国”这一战略中衍生出来的,那么可能也就会让这股潮流永远地传递下去,永远都会有人在前者走过的光荣路上慢慢追随、慢慢前进,这样我们国家就会充满活力,使得“科教兴国”战略镶嵌在每个人的心中,更好地来实现科技强军!军队建设科技强军的“灵魂”如果一支军队不搞军队建设,那么这支军队也就没有了灵魂。
试论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试论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362be6851e79b8969022600.png)
试论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影响姓名:袁向铎四队107中队1064区队学号:10101070562011年6月16日试论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影响作者:袁向铎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体制编制的变革,由此引发了新一轮军事革命.信息化战争正在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新的战争形态,加快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关键词:信息化促进国防建设影响战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掀起了世界范围的新军事革命,信息技术成为这场新军事革命的核心,信息化战争对国家的国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着眼其特点,遵循其规律制定国防建设正确的战略指导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努力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综合国力,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努力缩小与先进国家军队的差距。
一、信息化战争概述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时不用。
对信息的利用越广泛,对信息的研究越深入,人们对信息的认识和理解也就越多样化,越深刻。
不同的学科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这个概念有不同的解释.经济学、心理学、新闻学和哲学的定义不同于图书情报学科对信息的定义。
“信息即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个定义具有最大的普遍性。
不仅能涵盖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还可以通过引入约束条件转换为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层层引入的约束条件越多,信息的内涵就越丰富,使用范围也越小.由此构成相互间有一定联系的信息概念体系。
信息技术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
信息技术可分为四个方面的技术,分别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
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化的核心手段.信息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技术。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将形成以智能多媒体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时代。
大规模信息网、信息技术是当代世界范围内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
信息化战争教案及反思
![信息化战争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73e21a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3.png)
信息化战争教案及反思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信息化战争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敌方信息系统进行攻击和破坏,以达到军事或政治目的的一种新型战争形式。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是高速度、高技术含量、高智能化、高成本和高风险。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军事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各国纷纷加大力度研究、开展信息化作战的能力。
信息化战争的教案不仅要关注技术和战术层面,还要深入探讨信息化战争的本质、原则和道义。
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是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和信息利用,即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利用。
信息化战争的过程中,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容易扩大误解和误判,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严格要求。
信息化战争的教案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获取、分析、利用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展开。
在理论方面,可以介绍信息化战争的定义、特点和发展状况,探讨信息化对战争的影响,分析信息化战争的利弊,深入研究信息化作战的战略思维和战术技巧。
在实践方面,可以通过模拟演练、实战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化作战的过程和结果,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化战争的教案还应该注重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的深入了解。
信息化技术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这些技术的发展已经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案可以设置相应的课程,让学生学习这些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技术实践能力,为未来参与信息化作战做好准备。
信息化战争的教案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信息化战争的道义和伦理问题。
信息化战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战争的性质和方式,但是一些基本道义和伦理原则仍然适用。
教案可以让学生思考信息化战争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安全的影响,强调信息化作战应当遵循国际法和规则,维护正义和和平。
在信息化战争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
信息化战争的实施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员配备,但是也需要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国防信息学院信息系统管理自学考试报考指南
![国防信息学院信息系统管理自学考试报考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eb55bb20c22590103029d22.png)
国防信息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系统管理专业年报考指南(国家教育部赋予的专业代码:专科;本科)一、自考介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
军队开办的自学考试是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享有国民教育同等学历资格。
毕业证书由教育部统一印制。
二、专业特点及学历性质“信息系统管理”专业,是集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显著现代高科技特色的信息技术管理类专业。
教育部赋予该专业代码:专科,独立本科。
毕业证、学位证均由教育部统一制作,教育部电子注册,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
属国民教育系列的全国自学考试学历。
三、专业考试科目⑴专科考试科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编自考英语教程⑴.高等数学⑴.电路基础与电子技术.通信原理.计算机原理.军事高技术与军兵种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光纤通信原理及设备.信息作战概论.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⑵独立本科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新编自考英语⑵.军事运筹学.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基础教程.信息与编码理论.信息资源管理.公文写作教程.信息作战技术.信息系统开发.网络安全与防护.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工程.信息作战指挥控制.毕业论文三、报名办法⑴报名时间:每年月月日报考当年月份的课程;月次年月日报考次年月份开考的课程。
考生报考时要填写《考生报名登记表》,同时需交张寸张寸近期免冠蓝底彩照片,经我中心审验汇总后报专业考委办公室注册,发给准考证。
⑵考试安排:专科共门课,本科共门课,每年安排了两次考试;上半年四月下半年十月各安排一次各三天,每次考门,前两次统一安排考试科目,从第三次开始由考生申报未及格科目。
四、学历证书、学位授予及证书查询⑴专科考生考完门课程并通过者及时办理毕业。
信息战概论
![信息战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022456da98271fe910ef92b.png)
信息战概论信息战的概念自1984年由美国空军首次提出已经10年有余了。
1991年海湾战争后,对信息战的研究又掀起了高潮,而且至今势头不减。
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战是新军事革命的核心,它规定着这次军事大变革的走向;信息战理论具有巨大的先导作用,它将牵动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信息战当前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交来会发展成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
关于信息战的定义对于什么是信息战,各国军队的认识不尽相同,但美国的四则定义颇具代表性,也基本涵盖了信息战的要旨。
美国1996财年国防报告指出:“信息战的任务是通过影响敌方信息和信息系统,运用己方信息和信息系统来取得信息优势,支持国家军事战略。
”美陆军部1996年8月颁发的《FM100 6信息战》条令称,信息战是“在军事信息环境中,通过信息采集、处理等手段并根据信息采取行动来加强三方部队力量、保护三方部队的能力,以便在各种情况下实施胜敌一筹的,不间断的军事行动”。
美国防大学塞尔姜中将认为,“信息战是以夺取决定性军事优势为目的,以实施信息管理和使用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的手段”。
美政治学教授乔治·斯坦说,“信息战是利用信息达成国家目标的行动,……也可以把信息战视为部分地通过全球联网的信息与通信手段进行的国家间冲突”。
从狭义的角度讲,信息战是指美军所说的“战场信息战”或“指挥控制战”。
“指挥控制战”的定义是:在情报支援下,运用多种上手段,攻击包括人员在内的整个敌方信息系统,破坏或切断敌信息流,以影响、削弱或摧毁敌C3I能力,同时保护己方的C3I能力不被削弱。
它由五大要素构成:实体摧毁——还用硬杀伤手段摧毁敌司令部、指挥所和C3中心;电子战——利用电子手段干扰或用反辐射武器攻击敌通信、协达等信息情报搜集系统;军事欺骗——通过战术佯动等行动,屏蔽或欺骗敌情报系统;作战保密——采用各种手段,保守秘密,防止敌搜集己方作战情报;心理战——利用电视广播,传单,以及各中手段,扰乱敌军心,破坏敌士气。
姚杨子
![姚杨子](https://img.taocdn.com/s3/m/7ed8c9472b160b4e767fcf97.png)
信息化战争概论论文浅谈英军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四旅五营姚杨子英军信息化武器力量建设姚杨子(装甲兵工程学院学员4旅5营)摘要:自1900年代起,英国鉴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认为来自苏联的安全威胁已不存在,无需保持原有的部队规模。
但是,东西方军事对峙局面的结束也诱发一系列的地区战乱。
欧洲的安全形势变得十分严峻;中东和北非等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突出,形势复杂多变;一些国家仍在积极扩充军备。
这些不安定因素都有可能对英国极其盟友的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英军根据“少而精”的原则,在保留军队基本编制和必要作战实力的前提下,调整指挥机构,建设数字化部队,更新武器装备。
关键字少而精、数字化部队、更新武器装备1 引言二十世纪九十年,英国根据世界安全局势的变化,提出了“应变选择”军事战略。
基本内容是:以集体防务为支柱,以战略核力量为后盾,以常规力量建设为重点,加强质量建军,调整组织结构,把英军建设成少而精、机动灵活、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适应性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应付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强大军队。
2改革措施一、寻求稳妥两次裁军英国在军事战略指导下,根据自身安全利益,确定自身防务职能,进而确定军队兵力规模,同时在变革中注意维护军人利益,促进军队转型平稳进行。
1990年至2000年,英军总兵力减少近10万人,裁幅达30.1%。
同时,英军大幅精简机构,发展信息作战能力,着手进行军事转型。
在2002年版《战略防务审查报告》中,提出英军应实施“网络中心战”,通过更紧密地集成传感器、通信和攻击武器来执行军事任务。
进入21世纪后,英国根据“反恐”军事战略的要求和防务职能的调整,英国陆军在2008年前裁减了4个步兵营、7个“挑战者”-2主战坦克中队和6个重炮连;英国空军裁减了4个“旋风”轰炸机中队和“美洲虎”战斗机中队,2008年底关闭了英格兰东部的一个空军基地。
经过两次裁军,目前英军现役兵员18.1万人。
其中,陆军由10.8万降至10.2万,海军由6.65万减至3.8万,空军由4.85万减至4.1万。
军事理论15
![军事理论15](https://img.taocdn.com/s3/m/f34350c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8.png)
军事理论15福州⼤学2011-2012上半学期军事理论考试试卷B学号:31101226 姓名:邱中⽴⼀、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题)1、军事科学源于()A、⼈类⽣活实践B、战争C、军事理论的变⾰2、军事科学的是⼀门具有特定范畴的();军事科学属于社会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A、综合性科学B、⾃然科学C、边缘科学D、社会科学3、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责是()A、维护国家政权B、捍卫国家利益C、维护社会秩序D、实现世界和平4、武装⼒量建设是以()建设为主体A、国防现代化B、军队C、武器装备D、国防制度5、从法的⾓度来说,保卫国家统⼀、反对分裂,历来是⼀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决不允许外国⼲涉,这是⼀个()问题。
A、国际基本法则问题B、国际私法的问题C、国际经济法问题D、国际商法问题6、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施者,通常为()A、社会B、政治集团C、国家D、个⼈7、从1840年鸦⽚战争到1911年⾟亥⾰命的70年间,侵略和践踏过我国的领⼟的国家有()。
A、19个B、20个C、25个D、30个8、动员令是宣布全国或部分地区、某些部门转⼊战时状态的()A、命令B、指令C、指⽰D、通告9、所谓兵役⽅⾯的法律制度是国家调整兵役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A、法律规范B、法律规范的总和C、法律依据10、《中国⼈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哪年通过全国⼈⼤表决?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11、《中华⼈民共和国国防法》由()年全国⼈民代表⼤会第五次会议通过A、1996B、1997C、1998D、199912、《中国⼈民解放军政治⼯作条例》是军队政治⼯作的基本()。
A、法规B、法律规范的总和C、法律依据1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A、军队B、战术C、军⼠D、安全14、提出了“战争⽆⾮是政治通过另⼀种⼿段的继续”的著名论断的近代著作是()A、若⽶尼的《战争艺术概论》B、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C、N.马基雅维利的《战争艺术》D、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15、⽑泽东军事思想得到多⽅⾯发展和系统的总结,达到成熟,形成⽐较完整的科学体系的时期是:()A、南昌起义⾄⼟地⾰命中期B、遵义会议⾄抗⽇战争胜利C、解放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时期16、⽑泽东⼗⼤军事原则的核⼼内容是:()A、先打分散和孤⽴之敌,后打集中和强⼤之敌。
信息战概论
![信息战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433f374caaedd3383c4d3c9.png)
一是带电粒子在大气层内能量损失较大;二是由于束流扩散,使得在空气中使用的粒子束,只能打击近距离目标;三是地磁场影响会使束流弯曲。因此,这种武器距离实战应用还需相当长时间。
23.信息侦察力量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及时、准确、不间断地查明敌方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社会民心等情况及作战地区内与信息作战相关的各种情况,为信息战指挥员组织指挥信息作战提供情报保障。同时,为参战的各军兵种指挥员提供其所需的各种信息作战情报资料,为其制定信息战计划和实施信息作战指挥创造条件。
信息战概论
简述题:
1.状态及其状态变化方式的描述;从认识论层次讲,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不是物质实体,但一切信息都产生于物质活动,可以被感知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出来;信息也来源于精神世界,如思想、情绪、方针、政策、计划、决心、命令、指示等;信息也不是能量本身,但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传输信息和处理信息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支持,而利用和控制物质流和能量流又绝对离不开信息的支撑和引导,因而使信息在信息时代成为人类社会与物质、能量并列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并能有效支配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特殊资源。
7.
信息战的基本样式有哪些?
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情报战。
8. 信息战力量是什么?
信息战力量是指专门用于信息作战和保障遂行信息作战任务的部(分)队统称。信息战力量,按作战任务可分为信息侦察力量、信息进攻力量、信息防御力量;按作战力量的性质可分为专业信息战力量、非专业信息战力量;按作战平台可分为陆基信息战力量、海基信息战力量、空基信息战力量。
26.信息战指挥特点是什么?
信息化作战
![信息化作战](https://img.taocdn.com/s3/m/b89a5e07ec3a87c24128c41c.png)
关于信息化战争的一些看法引言:毛主席曾经说过,对于任何一种事物,只有认识它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它。
历史曾一再证明,当新的战争形态出现时,旧的战争形态并不会立即退出战争舞台;犹豫某些旧的战争条件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传统的线作战方法和样式也不会计科消逝。
在信息化战争初期,信息对战争的影响虽呈上升趋势,但还没有达到主导地位,机械化与信息化交织并存,战争转型将是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
这一时期的作战亦可以以称之为:“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是信息化作战发展不可逾越的初始阶段,虽高于传统的机械化作战,但又尚未成熟,尤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信息化作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反映了信息技术向作战准备和作战行动的全面渗透的一个事实。
(一)信息化作战的基本内涵:1:对信息化战争的界定所谓信息化战争,是继机械化战争后出现的全新的军事对抗性塔器,是指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作为主要作战工具,以信息化作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在陆海空天电网络认知等多位空间领域进行的体系和体系间的对抗。
2:对信息战和信息作战的界定:广义信息站也称为战略信息战,是指敌对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军事等领域,利用信息与信息技术手段为争取主动而进行的信息对抗和斗争;狭义信息战专指军事行动中的信息对抗,作战目的是争夺信息优势。
3:对信息化作战的界定所谓信息化作战,是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出现而派生出来的相应概念,专指信息化战争的战场对抗形式。
其含义是高度依赖信息,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敌对双方,围绕信息流程,在陆,海,空,天,电磁,网络认知等权威战场上展开的,以夺取和建立信息优势为核心的一体化军事行动对抗。
(二)信息化作战的基本特征:1,技术支撑,信息主导如果形容机械化作战时打“钢铁”的话,那么信息化作战就是打“信息”。
这将成为信息化作战的标志性特征。
2,结构严密,体系对抗一是综合信息系统将把陆地空中海上太空等实体空间,信息,网络,认知等虚拟空间,以及配置与期间的侦查监视,指挥控制,精确打击,支援保障等战役力量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二是军中界限被打破,诸军兵种作战将实现高度一体化合成;三是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将空前紧密;四是作战部队与支援保障部队将密切配合,协调行动,练成一体;五是战役与战略,战术行动高度融合,战略级,战役级,战术级作战的界限趋于模糊。
军事思想试题库2
![军事思想试题库2](https://img.taocdn.com/s3/m/04ea547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4.png)
判断题1.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事问题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
()2.战争观和方法论是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它的精髓和灵魂。
()3.《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战争理论著作。
()4.军事领域的存在是以战争状态的存在为前提的。
()5.约在明末清初成书的《三十六计》,是一本专门研究军事谋略的书。
()6.马基雅维利是欧洲中世纪后军事思想的代表人物。
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
()7.克林顿政府明确地提出了高质量军队、高强度训练、高技术装备的“三高”建军方针。
()8.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及精髓;()9.人民战争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
()10.人民军队理论是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指南,()11.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方式方法,()12.按照“五句话”总要求,政治合格是前提,军事过硬是中心,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是保证,保障有力是基础,五者缺一不可。
()13.《孙子兵法》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14.《孙膑兵法》中提出“义、仁、德、信、智”五条。
()15.先胜而后求战这是孙武备战的重要指导原则。
()16.我专而敌分。
这是孙武集中兵力的重要原则。
()17.从二战结束到80年代末,美国为遏制社会主义国家,与苏联争夺全球霸权,先后推行“遏制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现实威慑战略”和“新灵活反应战略”。
()18.其核战略思想也经历了由追求“绝对原子优势”,准备打“闪击”式核大战,到“相互确保摧毁”和“确保生存”的过程。
()19.威慑理论是西方冷战的产物。
首先制定威慑战略的是美国,威慑是美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的核心。
()20.网络中心战是信息战的一部分,而且是其核心的部分。
()21.20世纪初,英国人麦金德在他的地缘战略开山之作《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中,提出了大陆心脏说;填空题1.战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种人类社会活动的特殊形态,是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通过暴力手段,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2.军事是以准备和实施战争为中心的社会活动,诸如军事力量的组织、训练和作战行动,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战略战术的研究和应用,战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国防设施的计划和改造,后备力量动员、组织和建设等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属于军事的范畴。
当代大学生之科技强军观
![当代大学生之科技强军观](https://img.taocdn.com/s3/m/d37e0d1459eef8c75fbfb320.png)
科技强军之我见科技强军之我见周昊摘要:科技发展对军队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未来军队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军事高科技;军队;见解1科技的地位·由于免受大国的入侵,我们必须加强国防建设。
因此,就需要先进的武器来支撑。
此时,高科技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导致了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了技术化,信息化。
军事高技术化对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2科技的作用2.1高技术对战争带来的影响:第一,高科技使侦察捉到了不怕火力威胁,不怕地形限制,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侦查的立体化使战争前的准备得到最完美的完成;第二,是高技术使得战争武器装备得到了质的提高,精确的制导系统带来了打击的精确性;第三是反应的高速化,高技术武器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成果,战争方做到机动快,反应快,打击快,转移快;第四,战争永远包括打击与防护两个方面,高技术使得防护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隐秘,防护的综合化可以有效地在现代战争中最大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指挥。
指挥控制系统是现代战争的中心枢纽,在高技术战争中交战双方之间实力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与控制的水平上。
面对复杂多变的战争局势,仅仅靠人脑已远远不够,高技术特别是电脑的应用使得指挥系统智能化。
只有借助于可操控的巨大指挥网络,才能真正打赢一场异常复杂的现代战争。
而这种可控性使现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2.2高技术是现代战争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等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军事领域的知识与技术成分不断提高,军事装备领域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高科技战争首先是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
100多年来,人们衡量军备水平的高低都是以建造坦克、大炮、飞机和舰艇多少来衡量的。
而在知识军事条件下,装备发展的重点集中到电子信息技术、隐身技术和精确制导技术,以及一体化的战场指挥系统等技术成分高的领域高科技战争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非对称性”与“非致命性”。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af55825727a5e9846a61a5.png)
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一、《电子政务概论》1、论电子政务的发展发展前景2、试论世界电子政务鸿沟3、试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4、电子政务发展新模式5、论我国电子政务动作模式弊端6、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模式7、试论电子政务业务模式内在联系性8、论电子政务体系结构9、论电子政务系统支撑层与应用支撑层之关系10、试论电子政务应用服务层与公众服务层的关联性11、论电子政务技术标准的发展与统一12、论我国电子政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与完善13、论电子政务核心技术的发展阶段14、关于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层的几个关键技术15、试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16、关于电子政务工程测试验收应注意的几个技术指标二、《管理经济学》1、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2、论管理经济学决策准则3、论中国经济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4、试论经济管理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意义5、关于需求弹性评估及量化分析6、论投入要素的最优化7、关于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8、论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9、试论线性规划10、成本利润的量化分析方法11、论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企业行为12、试论影响企业定价的几个要素13、论长期投资方案的评价体系14、论风险衡量15、论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决策三、《信息资源管理》1、试论信息资源管理特征2、论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及前途3、试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5、试论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及内容6、论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7、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几个问题8、论信息资源的软件质量管理9、论信息资源软件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规范10、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11、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技术12、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的加密技术13、论影响信息资源管理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14、关于电子商务安全的几个技术问题1 5、试论信息资源管理经济效能的量化与分析四、《网络系统安全》1、网络扫描原理分析与研究2、拒绝服务攻击原理分析与研究3、溢出缓冲区攻击原理分析与研究4、免疫系统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5、进化计算在人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6、神经网络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7、数据挖掘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8、新一代病毒检测技术研究9、--Yot,宏病毒~~XXX分析与研究10、一种蠕虫病毒~~xxx的分析与研究11、一种引导区感染病毒~…xxx的分析与研究12、代理技术在防火墙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13、地址翻译技术在防火墙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14、加密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信息化作战概论
![信息化作战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2af750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6.png)
信息化作战概论信息化作战概论考号:(楷体四号数字)姓名:(楷体四号字)【内容提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战争正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着重要作⽤。
信息化战争是时代的产物,不断反应着时代的步伐。
本⽂⾸先阐述了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涵和形式、特征和本质,⽽且对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了展望,⼜详细的对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形式⽹络战、情报战和精确战及三者的关系做了解释和论证,随后从海湾战争的⾓度分析了信息化战争的新特点,最后论述了我国信息化作战与西⽅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提出了⼀些应对计划和⽅案。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络战情报战精确战【正⽂】⼀、信息化战争概述(⼀)、信息化战争的内涵信息化战争是指⼤量运⽤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新技术⽔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法,在局部地区进⾏的,⽬的、⼿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微电⼦、激光、计算机、新材料、新能源、⽣物⼯程等为代表的⾼新科学技术及其产业群的巨⼤发展,不仅使⼈类的⽣产、⽣活⾯貌发⽣了巨⼤变化,⽽且给军事领域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以微电⼦技术为核⼼的诸多⾼科技成果在军事领域的⼴泛应⽤,不仅加快了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且是作战⽅式、部队编制体质、战略战术等发⽣了深刻变化。
(⼆)、信息化作战的基本形式基于现代军事作战理论,打完全不同于传统作战样式的战争,使得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呈现出显著区别于传统形态和样式,产⽣了⾮接触作战、⾮线性式作战、精确作战、信息战、⽹络中⼼战和太空战等作战样式,这些作战样式的最显著特点是信息优势、联合作战、⾮对称和⾼强度,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量的诸要素中,信息起主导作⽤,信息能严格调制在战争中表现为⽕⼒和机动⼒的物质和能量。
“⽹络中⼼战”是信息化战争中的⼀种基本作战样式,其特点是将军队的所有通信系统、探测系统和武器系统组成⼀个以计算机为中⼼的⽹络体系,各级作战⼈员利⽤该⽹络体系感知战场态势,交流作战信息,指挥与实施作战⾏动。
2019年市人武部长述职述廉报告
![2019年市人武部长述职述廉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e01ad5b8f67c1cfad6b84d.png)
2019年市人武部长述职述廉报告2019年市人武部长述职述廉报告今年以来,在军分区党委和xx市委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我紧紧围绕军分区党委首长和市委的决策意图,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加压奋进,扎实勤奋工作,带领全部同志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为更好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高标准地完成好新年度的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学习,注重总结,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一是班子内部带头学。
人武部党委中心组和机关干部、职工的学习常常一并进行,因此书记的学习热情直接影响全体人员的学习。
我十分注重用自己认真落实学习制度的模范行动带动大家扎实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无论工作多忙、头绪再多,我都挤出时间参加学习,正课时间不够就利用工作之余时间学。
今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军分区的六个专题教育和市委组织的各类专题学习活动。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校正了基层武装工作的方法和路子。
二是学以致用靠实学。
为使理论学习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确保学有效果,一年来,我沿着带着问题学理论、学习理论理思路、学用结合找方法的思路,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如今年八月组织的“四防”队伍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演练,我和班子成员就是边学习、边探索,最终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通过一年内的学习和实践,我初步理清了基层武装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为推进工作的开展打牢了理论基础。
三是内强素质长期学。
通过组织开展武装工作、参加地方的各种事务活动,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知识面还不够宽,理论基础还不够实,办法措施还不够多,要为党的武装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就必须坚持长期学习以强化自身素质。
我制定了长期的学习计划,除参加集中组织的学习外,做到每天学理论不少于1小时,每周学科技不少于半天,每月撰写学习心得不少于1篇,每季度向报社杂志投稿1篇,每年在军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理论性学习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不需要集中兵力摘要: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是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的作战,是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资源和信息能量的作战,是以信息为主导、争夺信息优势、夺取制信息权的作战行动。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不同于传统作战,集中兵力作为几千年的作战理论,已经背离了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原则。
1作战理论以及作战样式的改变1.1信息化条件下利用高科技进行作战,尖端武器的应用使得“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可能。
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早在2500 年前就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著名论断。
高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军事威慑力量的功能,使得威慑理论在现代战争理论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我们知道,现代战争已不单纯是军事对抗,而是综合国力特别是高技术的抗争。
目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发展以高技术为核心的全面竞争战略引入战争理论,把发展和保持强大的综合威慑力量作为国家发展占略的重要目标。
美国政府推行的“战略防御计划”和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就是这种思想和政策的产物。
正如西德总理科尔所说:“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有10% 是战争理论问题,90% 是尖端技术问题”。
这一情况说明,在相对和平时期,提高国家的威慑能力,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又是战争理论的重要课题。
1.2信息化条件信息力集聚发展。
“能力替代”的观点认为,通过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可以减少飞机、坦克、舰空母舰等作战平台的数量,而维持作战能力不变甚至使作战能力得到提高。
兰彻斯特方程谈到,进攻要想成功,就得使用三倍于防守方的兵力。
而在信息时代却不是这样了。
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第一次能对战场了如指掌,从而使得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能更具战略性,可以打击战略要害,这样就能以更为有效的方式运用力量,大大提高使用兵力的效率。
2单兵战斗力大幅提升,以及整个作战单位战斗力的提升。
2.1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的出现目前,各军事强国都在发展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
法国武器采购总局已再次向萨吉姆公司采购了16454套“装备与通信一体化步兵”作战系统;美军特种部队也即将装备最新版的“陆地勇士”单兵装备;英国也展开了“未来步兵士兵技术”计划。
所有这些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都包含数字网络终端、先进观察/瞄准传感器、显示器、电脑、电台和经过改造的枪械等装备。
2.2军队编制小型一体化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中,军队编制逐步向小型一体化发展,各军兵种战术单位更加精干,指挥控制能力提高,独立战斗能力增强,使各军兵种在战术范围内共同遂行任务,实施有效的联合作战成为可能。
依据一体化作战的思想,战役与战术之间在情报信息、指挥控制、打击、防护和保障上能够实现上下贯通,上下衔接、整体联动、自主协调的作战行动。
联合战斗战术单位,在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围绕同一的战斗目的,协调一致地实施战斗。
其优点在于各战斗单元合成化程度高,便于在统一的战斗目的下实施自主协调,分散配置,独立作战能力强,战术兵团的整体作战能力也大大提高。
2.3战役力量小型精锐作战行动精确化。
由于高效的C4ISI系统及精确制导武器已经成为战场的主导装备,使信息化作战呈现出精确化的发展趋势。
阿富汗战争开始前,美军出现了两种作战理论的争论,一是以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首,提出了“精确闪击战”这一新的战争概念,简称为“拉氏理论”。
二是以国务卿鲍威尔为首提出的“大兵群作战”理论,被称为“鲍氏”理论,其主体作战思想是:大量运用地面部队,围绕陆军重型师展开战斗行动。
战争实践证明,拉姆斯菲尔德的以小取胜,以快取胜,以精取胜的“精确战”理论是符合战场实际的,同时也说明了信息化作战的精确化作战的发展趋势。
3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消耗巨大3.1信息化条件下由于高技术运用于整个作战过程,战争消耗成几何级数大幅度增加,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战争消耗越来越大,战争更加依赖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综合保障。
经济,经济是战争的基础。
武器在厉害也是消耗品,没有充足资金保证,战争刚开始你却已经结束了。
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为了尽早达成战争目的,共使用了1200架飞机,发射巡航导弹1500多枚,投掷各种弹药1.3万余吨,战争花费高达1000亿美元。
而南联盟在北约的空袭下,许多军事设施被摧毁,武器装备被损坏,军用物资特别是战略物资储备地被袭击,指挥中心和通信枢纽被破坏,交通线被中断,大量民用设施和厂矿企业遭到狂轰滥炸,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数千亿美元。
“9·11”事件后,美国一次性划拨400亿美元紧急资金用于反恐;美在阿每月作战费用10亿多美元;美军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造价为120多万美元,3个月共投掷各类精确制导导弹、炸弹1.2万余枚。
如此巨大的战争消耗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综合保障是无法承受的。
而如今,经济危机却成了大国发展的巨大考验。
资源节约型战争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胜利。
因此,最求以最小的作战消耗获取最大的作战效果成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重要原则。
能够以小规模力量达到作战效果,就不需要劳师动众,杀机何必要用牛刀。
3.2今天的战争将分成三部分,战前准备与侦查、干扰压制,远程火力突袭瘫痪敌作战系统,地面部队出击清扫敌不成建制部队。
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有可能同时进行,而在第二阶段作战,应该把远程打击兵器分散、机动配置,躲避敌远程打击,向敌关键节点、重心进行攻击,瘫痪敌整个系统,为陆军出击创造条件。
分散配置的远程打击力量,往往向着某些具有相同性质的目标打击,而每个目标不在使用火力集中的方式寓于摧毁,而是确保摧毁即可。
其实无论什么战法,其最主要的立足点是胜利。
无论是快速决定性战争,还是不对称战争,由于兵器的射程不断增大,精度不断提高,集中的,暴露的部队很容易被发现,从而遭到打击而被摧毁。
而今天由于精确制导远程兵器的发展,突破空间限制,攻击敌纵深目标不再需要集中大量的火力,几架飞机,几枚导弹就可完成任务,所以,我们今天来看美军空袭,往往采用小编队(不超过4 架)出击。
4战场透明化程度提高以及战场空间变化4.1战场环境透明化。
信息化战场不再是自然的地形、简要的地面工事构成的作战空间,而是以人工构建的信息化网络设施为基础,以地空天一体化的侦察、通讯、指挥、控制、情报等系统为核心,以陆、海、空、天、电(电磁)、网(网络)六维一体的打击力量为主体的作战力量活动空间。
战场环境在信息化战场不再若明若暗,而是高度透明化。
这种高度透明化,改变了以往战场上的许多不确定性,使信息化作战的目标更明确,行动更有力。
信息化条件下,加上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发现即摧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基于精确的战场地理空间信息控制的远程武器具有战略威慑意义,嵌入在武器系统中的精确的战场地理空间信息更具战略威慑价值。
而且,基于战场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的战场透明已经成为一种威慑战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静态规模型的作战力量集中,在打击的时效性、精确性极高的信息化战场上,无疑将成为敌人全维侦察锁定和联合火力打击的有利目标。
4.2战场空间变化战场空间趋于“广泛”,而作战行动趋于“有限”。
以住战争,由于武器装备性能低下,军队机动能力有限,各种作战力量只能在可视范围内进行较量,陆战场、海战场是主要作战空间。
而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由于远程智能化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使用,战场的物理空间被无限拓展,加之信息和信息流“无疆无界”,使得战场空间突破了传统的战场界线,由陆、海、空“三维战场”向陆、海、空、天、电、网、心理、认知等“多维战场”拓展。
战场空间的扩展,并没有像以住战争那样,由于作战区域和作战实体的增大而带来更大规模的作战行动。
相反,随着战场空间趋于“广泛”,具体的作战行动规模却趋于“有限”。
正如人们已知的,信息化战场上,“精确”制胜的作战理念引领着作战行动,“打敌节点、攻其要害”成为作战行动的中心轴线,精确智能武器的出现,军队作战能力的大幅提升,又使“有限”的作战行动达成更大的目的成为可能。
如以小规模的精锐力量通过打击对方的关键目标,像指挥枢纽、通信节点、重要补给设施等,就能使其丧失作战重心,达到“点一穴而瘫其全身”的目的。
因而,以往那种韩信将兵,多多易善的作战方式,开始被“合理够用”的有限行动所取代。
由此可见,未来信息化战场上,虽然战场空间不断趋于“广泛”,但在一枚精确制导导弹就可摧毁敌方指挥控制枢纽,或是一支小部队就能克敌制胜时,“有限”的作战行动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5武器以及武器系统发生质的飞跃5.1武器发展趋势5.11装备轻型化,轻型化将成为炮兵武器设计的一项“ 硬指标” 。
5.12功能集成化,多功能集成是未来炮兵武器发展的重要趋势,将使指挥官在火力运用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5.13打击精确化,炮兵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提高火力精确程度:一是常规炮弹制导化或修正射击诸元,二是将导弹配备到战术分队。
5.14弹药智能化,未来的智能弹药不仅能够按照指令实施攻击,而且自身还具备搜索、探测、捕捉目标的能力,能通过识别目标特性有选择地攻击目标,此外也可以执行战斗毁伤评估任务。
5.15操控无人化,未来炮兵武器将有越来越多的操控实现无人化。
5.2以巡航导弹等防区外发射武器和带卫星导航系统的航空兵器为主导的精确制导武器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打击手段和主攻武器,使得防区外远程精确打击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这是因为随着高技术武器平台的问世,远程精确打击代替了传统的长途奔袭,威力强大的火力减少了不必要的阵地争夺。
现代战争并不完全是双方武装力量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战场上的正面交锋与生死搏斗,而是敌对双方在不同的地域超越时空的束缚进行全方位的相互摧毁。
战争的基本原则是消灭故人保存自己,现代战争更是如此。
美国人的战争概念是追求零伤亡,值得我们去研究。
过去那种人海战术密集式的攻击,显然是与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不相适应。
6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是一场首战即决战的短周期战争6.1战场打击快速化。
由于精确制导武器等成为战场的主要打击手段,使信息化作战的打击速度大大加快。
美军为例,目前其完成发现——定位——瞄准——攻击——评估战果这样一个“打击链条”所需的时间,海湾战争时是100分钟,科索沃战争时为40分钟,阿富汗战争时为20分钟,而伊拉克战争只有10分钟。
海湾战争作为上百万大军的交战,只进行了42天;科索沃战争也只进行了78天;而美军空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才2分钟,充分反映了信息化作战的打击快捷化。
时间生成战斗力,特别是在高科技的今天,要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在掌握敌情基础上,采取重点打击的战略,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使敌人丧失反击的能力。
而集中兵力需要充足的时间,根本无法实现快速反应。
结语:综合考虑,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作战方式。
集中兵力虽然指导战争几千年,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中已经失去的它的光芒。
信息化条件下催生新的作战原则,我们要敢于除旧图新,努力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原则,为把我军建设成一支能打赢信息化条件的战争的队伍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