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宗内经伤寒论实修 汉唐医学标尺 《脉象图》的应用
辨证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辨证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及应用辨证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及应用《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师张仲景所著。
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伤寒论》对于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辨证平脉法作为中医诊断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并广泛应用于医学实践中。
辨证平脉法是中医学中最基本的辨证方法之一,它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变化。
在《伤寒论》中,辨证平脉法被频繁地使用,其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辨证平脉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确定疾病的类型。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各种病证分析方法,都要求医生首先通过辨证平脉法来确定病情的性质。
例如,在许多具有相似症状的病证中,辨证平脉法可以帮助医生识别是属于阴寒病证还是阳热病证,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其次,辨证平脉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详细描述了不同脉象的解读和分析方法。
医生通过触诊患者脉搏的紧缓、弦数、滑涩、虚实等特点,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程度,并据此决定治疗的紧迫性和方案。
此外,辨证平脉法还可以辅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根据不同病证的特点和脉象表现,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和配伍药方。
医生可以通过辨证平脉法来判断患者的气血状况、阴阳平衡等,从而选择适当的中药组方。
通过辨证平脉法,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有效地治疗疾病。
此外,辨证平脉法在临床实践中还常用于判断疾病的预后和病情的变化。
通过长期观察脉搏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治疗效果和病情的变化趋势。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根据辨证平脉法观察到的脉象变化,提出了关于病情进展、康复和复发的分析和预测。
这些观察成果为医生提供了根据脉象判断病情转归的重要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辨证平脉法虽然在《伤寒论》中被广泛应用,但它并非唯一的辨证方法。
医道宗内经伤寒论实修13.沉脉和脉沉
【沉脉】和【脉沉】沉脉,和脉沉,也是两个相关联的概念,所以两者也不应该分隔开来讨论。
【沉脉】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沉脉。
现在中医主流所说的【沉脉】,基本都以《脉经》所言的“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为准,如下图所示。
这种沉脉,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这是现在临床常见的一种“沉”脉,很多人(包括医生)自己都是这种脉象。
很多人都认为,这种沉脉,是正常的。
如《濒湖脉学》中说的“〔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首先,这种沉脉,严重违背了平人脉的“九候若一”的标准,这是病态的脉。
这种情况的出现,无非是两类可能。
其一,是严重不足的亏损的表现。
其二,病势深沉入里,正气被邪气压制、或者纠缠,把战场逐渐拖进深层、乃至脏腑区间。
其次,李时珍在这里混淆了【沉脉】和【脉沉】的概念。
【沉脉】,是“重手按至筋骨”才能取到的一种脉象在深层的情况。
其人的寸口脉的浮中两部,基本是空的、没有脉的表现。
【脉沉】,是与【浮脉】的发展方向相反。
脉象是具有向下的势。
如下图所示:这个才是【脉沉】的表现。
主潜藏。
表示臟腑充盈。
其实李时珍所说的“〔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应该指的是这种情况,而不是上面的那种【沉脉】的表现。
我们权且不论李时珍的这个“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断语说的对不对。
至少老李把这种表示【脉势】的脉象向下沉实的表现,称为“体状”,就是不对的。
内经中说的的“春弦、夏钩、秋浮、冬沉”的这个“沉”的情况,表现的是一种向下潜藏的“脉势”,而不是说的“脉形”塌陷到重按至沉部才能取到的这种病态。
简单来说,这种好的、正常的【脉沉】,反馈情况就是:其人寸口脉的浮中沉三部,是越向下越充足的表现。
这是昨天一个女医生的左手寸口脉象图(下图)。
左寸沉弱,这个也是好的表现?李时珍的“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会是指这种“重手按至筋骨”才见的“沉脉”?这不是笑话么。
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 脉。
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
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
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 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
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 脉。
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
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
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 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浮、中、沉,每部脉象分别用三图表示之。
代表诊脉时浮中沉三候。
正常人脉的宽度,假设作两个单位计算,在示意图中于脉搏升波的基底部用两个黑格表示,如脉细则填画一个或一个半横格,大脉、洪脉较正常为宽则填画两个半或三个格,以示比正常脉象宽的倍数。
正常脉的波峰,假设为7 个波,为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
1.浮脉(一)脉象: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
举之则泛泛流利,按之则稍减而不空。
(二)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三)图解:以浮取上边之黑线为皮层,其波峰透出黑线,表示脉搏浮泛于皮肤之上,其脉力浮取脉力较猛,正常脉力一般为五个脉力单位,在最上大黑线中为五个小黑格。
浮脉的脉力,浮取超过正常,故浮取黑线中为6格;中取较弱,故在中取部位为5 格;重取有的为4 个脉力单位,在沉取部位画4 格。
脉形一般不宽,故在起波基底横线上,绘两个格。
说明浮脉脉力,浮取较猛,中取稍软,而重取显弱。
而浮脉在持脉时毫不加压,即明显的泛泛于皮肤之上。
若轻按不显,中取方见,重取明显,即非浮脉。
(四)主病: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扞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
浮脉虽属外邪袭表之征,但有虚实之分,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不论表实表虚,只要脉现浮象,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之表证。
表实者可发汗以宣邪,麻黄汤主之。
《伤寒论》中的脉法,这几个问题得搞明白!
《伤寒论》中的脉法,这几个问题得搞明白!中医绝技:《伤寒论》中的脉法,这几个问题得搞明白!伤寒论经方学堂今天导读:脉诊,中医之绝技,也是中医诊病的一大特色。
放眼整个医学界,脉诊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珍宝,仅凭三部九候之脉,便能知五脏六腑之病,令很多人觉得神奇无比。
古往今来,研究脉诊者辈出,传世绝作《伤寒论》对脉法也颇有研究,小编今且与您分享《伤寒论》平脉辨证的几个问题,可要细看哟~《伤寒论》的脉法,是《伤寒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脉理、脉义、主病等方面颇具独到之处,与后世脉法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
现讨论关于平脉辨证的几个特殊的问题。
1、常脉与变脉的主病不同虽然六经病脉象主病有主次常变之分,一脉可主数病,一病亦可见数脉,但其中自有一定规律可循。
这说明了脉象主病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所谓必然性,是指每一脉都必然有一定的主病意义,如浮主表、沉主里、数主热、迟主寒等,这是以一脉对某一病来说,我们称作常脉。
所谓偶然性,是指一脉在特殊情况下可反映多种不同的疾病,亦即每一经病在其复杂的病理变化中可出现多种常脉以外的脉象,这就是变脉。
因此,常脉对某一经病来说,具有必然性的主病意义,这是因为常脉直接反映疾病的主要病机,即病之本质。
在六经病中,除了厥阴病寒热错杂、虚实并见而脉无定体外,其他病皆有主脉、常脉,如太阳病脉浮、阳明病脉大、少阳病脉弦、太阴病脉缓、少阴病脉微细等。
而变脉则未必尽然,它是在复杂特殊病理情况下,对病证的一种偶然的特殊反应。
如迟脉主寒证是其常脉,仲师亦云“脉迟为寒”。
然而,在六经病中迟脉又可见于阳热郁证(208、234)、血虚证(50、62)、热入血室证(143),此为变脉。
《四诊抉微》指出:“迟脉属脏主寒,此一定之理,乃其常也;若论其变,又有主热之证治,不可不知。
”无论常脉或变脉,均是病证形之于外的表现,其病机是一致的,只不过反映的形式不同罢了。
如浮脉,阳气趋表即是浮脉的基本病机,卫阳抗邪于表又是太阳病的主要病机,故浮脉是太阳病之主脉、常脉。
《伤寒论》脉法心得与分享
《伤寒论》脉法心得(2011-11-04 19:52:11)转载▼标签:杂谈关于张仲景的脉法心得,我觉得只是学习到了一点皮毛,自己曾整理了一点,今天在找书时,突然看到了,已经搁置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有点时间,顺便整理一下,即可作为加深自己的记忆,也为了防止丢失,特记于此。
内容很多,需要逐步整理,因此需要一点一点的加入。
学习伤寒论的脉法,主要还得要结合我编写的“伤寒论本旨新解”总结一篇,以及我画出的哪个图,不然到后面不容易理解了。
1.脉象的阴阳定位我们都知道,人的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两个,那么是如何来分阴阳,分部位的。
在这里就用到我画的那个图了,至于在这个图上的理解方式,与我们平时教科书上的是一样的,只是在理解思路上有点不同。
那个图上画的是个圆形的,而在我们身体上表现的确是分开的,分就分在左右手上,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们先把定位明确了,在说阴阳。
左手-----肾==肝==心从下向上,肾位于下,肝位于中,心位于上,从中基上来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形成了从下向上的生长关系。
他的运行也合乎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完美结合。
自然界中,水在地下,肝木输运水液上升而布散,上达与心包,制约了心阳之热,在这输运过程中,体现了人体津液由下向上升发的过程。
也就是表现了人体阴的升发,或者说,难道只有阴的升发,没有阳的生长,那肯定是有的,只不过阳的生长时由少到多的,所以脉外的气又称为少阳。
右手------肺==胃==肾(命门)右手的定位则是从上向下,肺位于上,胃位于中,肾位于下,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由上而下,由上而外,最终到达于肾。
这再看我画的那个图,肺卫运行从上下达于肾,内行于阳明之里。
在右手的脉象中,体现了人体心阳的布散运行情况,表现了阳气从心肺出,布散于全身,最终到达于肾的整个过程。
注:在这里没有提到脾,那是因为脾的作用表现在左手的功能上。
我们在后面再说。
以上是我对脉象的大致定位,可能与教科书上不一样。
不这样理解,那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提到的脉象就不会很好的来分析与理解了。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之欧阳法创编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
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
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
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
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
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
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
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浮、中、沉,每部脉象分别用三图表示之。
代表诊脉时浮中沉三候。
正常人脉的宽度,假设作两个单位计算,在示意图中于脉搏升波的基底部用两个黑格表示,如脉细则填画一个或一个半横格,大脉、洪脉较正常为宽则填画两个半或三个格,以示比正常脉象宽的倍数。
正常脉的波峰,假设为7个波,为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
1.浮脉(一)脉象: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
举之则泛泛流利,按之则稍减而不空。
(二)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三)图解:以浮取上边之黑线为皮层,其波峰透出黑线,表示脉搏浮泛于皮肤之上,其脉力浮取脉力较猛,正常脉力一般为五个脉力单位,在最上大黑线中为五个小黑格。
浮脉的脉力,浮取超过正常,故浮取黑线中为6格;中取较弱,故在中取部位为5格;重取有的为4个脉力单位,在沉取部位画4格。
脉形一般不宽,故在起波基底横线上,绘两个格。
说明浮脉脉力,浮取较猛,中取稍软,而重取显弱。
而浮脉在持脉时毫不加压,即明显的泛泛于皮肤之上。
若轻按不显,中取方见,重取明显,即非浮脉。
(四)主病: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
浮脉虽属外邪袭表之征,但有虚实之分,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不论表实表虚,只要脉现浮象,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之表证。
表实者可发汗以宣邪,麻黄汤主之。
表虚者,可解肌散风,桂枝汤主之。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十大常见症状的经方脉诊+方证乃辨证之尖端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十大常见症状的经方脉诊+方证乃辨证之尖端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所创立的辨证施治中,虽然不直接讲述脉法,但脉学确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并多次提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如“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表,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而愈,宜桂枝汤。
”这是凭脉用药的具体运用。
中医特别是经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平脉辨证,通过脉诊判断患者的病机,然后通过病机推导出患者的症候群,再根据症候群来选择处方,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些年来,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临床疗效显著,下面我就谈一下我个人对脉诊的一点体会。
脉诊,又称切脉、按脉,属切诊范畴,是中医诊察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重要方法之一。
仲景十分重视脉诊的地位及作用,几乎在各篇目均冠以“脉证并治”字样,提出了脉证合参的诊断原则,而且也在《伤寒论》自序中即责怪了那些“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出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等忽视脉诊的医生。
现在有不少人对中医的脉诊“云里雾里”,我想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是脉诊部位的对应关系不清,二是复合脉诊的综合分析不明,一、脉诊部位《伤寒论》中的脉法与《中医诊断学》以及《脉经》是有差别的,左右手的寸关尺对应部位是不一样的,《中医诊断学》中寸关尺对应的是“右侧肺脾命,左侧心肝肾”,而《伤寒论》中寸关尺对应的是“上焦、下焦、中焦,”并没有出现具体脏腑对应的关系。
根据《伤寒论》的精神,我体会到寸口这个脉往往对应胸隔以上部位的疾病,包括心、肺、气管以及五官官窍等。
凡感冒,热性的咳嗽,肺热喘促,多见右寸弦滑或浮大滑数;肺痈胸痛发烧,常见右脉滑数;阴虚阳亢高血压头痛,寸脉常盛于尺部,这表明了上盛下虚的症候。
如果肺癌的患者,寸口脉特别沉,沉主里、主水,所以肺癌患者往往有胸水,而导致憋闷、气短、心慌等胸水压迫症状;如果肺癌患者寸口脉特别洪大,洪大之脉多为热与气上冲于肺,所以患者往往没有胸水,而只有单纯的暴咳、干咳等症状。
平脉法的应用于伤寒论的意义
平脉法的应用于伤寒论的意义平脉法的应用在《伤寒论》中的意义《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一本治病经典,它是中医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在《伤寒论》中,平脉法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平脉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并探讨其在《伤寒论》中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平脉法的定义和特点。
平脉法是中医辨识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体内的病理变化。
与其他脉象方法相比,平脉法更加注重脉搏的整体感觉和整体特点。
平脉法认为脉搏是一个生命体的综合反映,它包含了脏腑脉搏、脉象的形态、脉搏的节律和脉搏的变化等。
平脉法的特点是准确、简捷、可靠,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广泛地运用了平脉法,并给予了它重要的地位。
这体现了平脉法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伤寒论》中,张仲景通过平脉法来描绘疾病的特点,为后人提供了临床诊断的基础。
他详细描述了疾病的脉象特点,如阳明病的脉象较洪大,太阴病的脉象较弱等。
这些描述有助于医生们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
其次,张仲景通过平脉法来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病人的脉搏变化,张仲景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并在治疗上针对这些病理变化进行了调节。
举个例子,对于脉象偏舌尖、呼吸急促的病人,张仲景推测其体内有实热之邪,因此应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平脉法还可以用于判断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通过脉搏的变化来判断病情的好转或恶化。
他指出,脉搏的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的病理变化,对疾病的变化过程有重要的提示。
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张仲景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总结了一系列的脉象特点与疾病的关系。
这为后来的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平脉法进行诊断。
综上所述,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叔和为医圣名著作出重要贡献---编次《伤寒论》·精编著《脉经》
王叔和为医圣名著作出重要贡献---编次《伤寒论》·精编著《脉经》王叔和为医圣名著作出重要贡献编次《伤寒论》·精编著《脉经》魏晋时期任太医令的医学家王叔和敬慕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将其精⼼整理成《伤寒论》和《⾦匮⽟函要略⽅》两书流传后世,并著述《脉经》。
王叔和可以说是《伤寒杂病论》的“救星”。
正如宋代医学家、任朝散⼤夫、光禄卿直秘阁林亿所说:“仲景之书及今⼋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王叔和之⼒也。
”医圣祠内王叔和塑像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成,发展并确⽴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并⼴泛应⽤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的古典医著之⼀,也是我国第⼀部临床治疗学⽅⾯的巨著。
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和⼋个辨证纲领,以六经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纲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
由于确⽴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东汉时期,由于当时造纸术还没⼴泛推⼴使⽤,简帛仍然是书写的载体,传抄量少且很容易散失。
约公元223年的⼀天,曹魏国的太医令王叔和正对着⼀堆残缺不全的⽵简和帛书不住嗟叹。
他轻轻抚摸着⽵简上的“伤寒杂病论”⼏个⼤字,仿佛抚摸着⾃⼰的宝贝。
当太医令⼀年多来,他除了救死扶伤外,⼤多数时间就是整理恩师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被称为“⽅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临散失命运。
太医令为了恢复这部旷世奇书的⾯貌,四处收集医圣的旧证,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通过亲朋好友寻求旧医书。
资料到位后,他进⾏细⼼地整理和修复,历时三年才完成了原书中的“伤寒论”部分。
原书中的“杂病论”部分分散在各种⽵简和帛书中,要完全编纂将是⼀个很繁琐的⼯作。
为此,太医令花了⼏年时间整理完成关于杂病的理论,并按医圣的原意把此书取名为《⾦匮⽟函要略⽅》。
脉诊图解大全,28种脉象让你快速掌握脉诊
脉诊图解大全,28种脉象让你快速掌握脉诊什么是脉诊?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
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
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
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临床上主要掌握脉诊的时间、病人的体位,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每次按脉时间,以每侧脉搏跳动不少于50次为限,同时要了解健康人脉象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
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甚至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他把我国古代脉诊的发明完全归功于扁鹊,并不确切。
据历史记载,我国脉诊的渊源很古,例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做贷季、鬼臾区等已经讨论了脉诊。
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当时开始出现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症候》,也有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材料。
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浮脉大凡浮脉主表、主风。
寸脉浮,上焦之风,多表证;关脉浮,风在肝脾;尺脉浮,风在肾与大小肠腑。
风为百病之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处不到,虽内伤杂病亦多见风邪盘踞,若邪气不去,日久根深蒂固,五脏不调,气血失和,则酿生重症痼疾。
但浮脉又分有力无力,并兼紧、缓、迟、数、虚、芤、洪、濡、涩、短、弦、滑,因此上有虚实之别。
又,“水饮应沉而言浮者,上焦阳不能运,随着停留”句,是风邪闭郁肺气、不能宣发、水饮停留上焦,治当宣发上焦之气,肺气一转而水饮消散。
伤寒论——阴阳脉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阴阳脉象的变 化,可以判断疾病的部位、性 质和程度,为医生提供诊断依
据。
指导用药
根据阴阳脉象的特点,可以针对性 地选择药物,调整阴阳平衡,以达 到治疗效果。
评估疗效
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可以评估治 疗效果,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阴阳脉法治疗步骤
望诊
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舌苔、皮肤等, 以及询问病史和生活习惯,了解患者的阴
感冒
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 感冒,阴阳脉法可以帮助 医生判断感冒的类型,从 而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咳嗽
通过阴阳脉法,医生可以 判断咳嗽的病因和性质, 从而选择合适的止咳药物 。
失眠
阴阳脉法可以帮助医生了 解失眠的原因,如心肾不 交、肝火上扰等,从而选 择合适的安神药物。
03
阴阳脉法的治疗应用
阴阳脉法在治疗中的作用
郁为主。
04
阴阳脉法的实践经验
阴阳脉法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确定疾病本质
通过阴阳脉法,可以有效地判断疾病的阴阳属性 ,从而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指导用药
根据脉象的阴阳变化,可以指导药物的选用,使 治疗更加精准有效。
判断预后
通过脉象的阴阳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及转 归,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阴阳脉法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阳失调情况。
辨证施治
根据望诊和切诊的结果,结合患者的症状 和体征,分析阴阳失调的原因和程度,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切诊
用手指轻按患者手腕的寸口脉,感受脉象 的变化,包括脉搏的长度、宽度、强度、 频率等,判断阴阳的偏盛偏衰。
调阴阳
根据治疗方案,选用相应的药物或针灸等 方法,调整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上)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上)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脉诊的常用脉象,经历了一个逐渐规范的过程。
历史表明,《脉经》以前,脉象名称很繁杂,多达数十种,一般没有严格的脉形规范。
如浮、沉、大、小、滑涩、细、迟、疾、代、钩、盛、躁、喘、数、弦、濡、弱、轻、虚、实、长、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等。
《脉经》成书时期,经古代医家筛选,脉诊的常用脉象定为二十六种。
即浮、沉、迟、数、滑、涩、长、短、洪、细、虚、实、弦、紧、缓、散、革、芤、微、濡、弱、伏、促、动、结、代。
这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有一定的脉形规范,基本上可以概括对脉象变化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
这是脉诊形成完整体系和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
从《脉经》以后,历代医家都是沿用《脉经》流传下来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
近两千年以来,后人对二十六种脉象虽有补充,但总的看,都未超过《脉经》的水平。
因此,迄今为止,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仍以《脉经》为典则。
《脉经》的记载表明,在脉诊形成独立学科的历史时期,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常用脉象只有二十六种。
并且,每一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分别针对寸口脉相关方面的变化。
这二十六种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基本上概括了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
如脉体大小、长短、至数、脉位、脉形、脉律、脉势、流利程度、间歇次数或非窦性心律的脉形等,所以,这二十六种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错综复杂的脉象,能够满足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需要。
然而,现已证实,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其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未全部流传后世,其中,有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了,有的已被误解。
由此导致,脉诊的适用范围和诊断作用受到很大影响。
比如,革脉、动脉、代脉、散脉、微脉、缓脉等,这都是脉诊的常用脉象,但是,近代以来,这些脉象很少发挥作用,甚至很少有人再用这些脉象。
伤寒论中的脉诊
伤寒论中的脉诊====================================== ======人体左属阴, 偏血分, 所以把脉有心, 肝, 肾阴. 右属阳, 偏气分, 所以把右手脉是肺, 脾和肾阳.====================================== ======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主寒,数脉主热浮沉数迟洪细============================================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
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
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
主病: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主病:寒证。
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
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主病: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
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
重按空虚。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
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
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
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
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热盛。
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
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
又主湿病。
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独特作用
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独特作用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独特作用《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医家张仲景所著。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他在临床实践中对伤寒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并以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其中,平脉法是其独特之处,对于诊断和治疗伤寒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平脉法是通过望诊病人脉象,来判断其病情和病因。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将人体脉搏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联系起来,提出了许多脉象的分类和判断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平脉诊疗体系。
首先,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用于诊断伤寒病。
伤寒病是由感受风寒致使脾胃失调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平脉法通过观察脉象的特点,如脉搏的频率、力度、形态、寒热等来判断病情的轻重,确定病位和寒热的转化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平脉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所属六经(阳明、太阳、少阳、厥阴、少阴、太阴),并根据脉搏的寒热程度来选择采取清热或温病等治疗措施。
其次,平脉法在《伤寒论》中有助于确定药物的使用和调配。
张仲景在书中详细列举了各种药物的性味功效,并根据脉象的变化来确定其使用原则。
例如,对于阳明病而言,经过平脉法判断,如果脉象偏于实热,就可以采用清热剂来缓解病情;而如果脉象偏于虚寒,就可以选择温补剂来改善病情。
平脉法不仅有助于药物的选择,还可以判断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平脉法还对伤寒病的预后判断和康复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和分析脉搏的变化,可以判断病情是否好转、疾病是否转归正常,以及预测患者的恢复速度和康复时间。
这对于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调整和指导,以及患者的心理安抚和康复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平脉法在《伤寒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观察和分析脉象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确定病因,给予正确的治疗措施,并对疾病的预后判断和康复指导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
平脉法的独特作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智慧和经验,也为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中医脉学经典医籍集成
中医脉学经典医籍集成中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广泛的学术研究,涵盖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知识体系。
它的精髓在于其脉学经典,该脉学经典汇集多个医籍,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故本文将以《中医脉学经典医籍集成》为题,对中医脉学经典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从而探讨中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先秦时期以来最重要的中医脉学经典之一,其作者被认为是黄帝,被认为是神话中的中华民族直系祖先。
它是一部以脉学为主要内容的经典,通过描述可以看出它的系统性,其中涵盖了中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方法、药物组成和使用等内容。
二、《伤寒论》《伤寒论》也称为《黄帝伤寒论》,是一本重要的中医现代著作,也是中医脉学经典之一。
它的作者是华佗,也被称为“神农”,他的生平传说被视为神话。
《伤寒论》主要介绍了中医疾病的诊断认识,以及提出了以脉象病症表达为基础的治疗方法,从而为中医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一部中医经典著作,由北齐时期的河南人张仲景编撰,是一本系统性非常强的中医著作,收录了众多的中医药物以及治疗方法,从而为中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金匮要略》是中医脉学经典中重要的一部,它运用了许多诊断方法,描述了中医疾病诊断的认知,以及应用有效的治疗手段。
四、《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作者是张仲景,收录了大量的中草药材,介绍了有效的治疗技术,以及中医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等内容,是中医脉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内容系统性强,经久不衰,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肯定,并在现代中医疾病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五、《千金要方》《千金要方》是一本囊括中医脉学经典的著作,由仁清和仁燮编撰,于明朝竣工。
《千金要方》是一本综合性的医案集,收集了大量中医疾病的临床诊断认知及治疗方法,并且分为经、痹、湿和气四类,可以用于中医诊断,提供了弘扬和发展中医疗术的重要参考。
总结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中医脉学经典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千金要方》等,它们是中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是中医疾病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的来源,是中医脉学经典的主要内容。
医道宗内经伤寒论实修01-06.三部九侯的运用
01-06.三部九侯的运用汉唐中医基础实战应用2017072401.1-1三部九侯的基础定位和划分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实战的,不能用于实战的理论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我们现在中医学的尤其是明清以后,很多很多的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应用中很多用不上,什么原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我们这里,复探讨来看一下汉唐中医基础,这些基础理论在实战中是怎样应用的。
这一节咱们先看一下最基础的三部九候。
什么是三部呢?三部就是三个部位,在黄帝内经中这个三部分为大三部、中三剖和小三部,但我们现在应用最多的是这个小三部。
小三部是指啥?就是我们的寸口脉,我们现在重点讲一下寸口脉的三部九候,象另外的大三部和中三部,以后我们在扩展学习的时候我们再说,这里面的内容也是非常多非常实用的。
我们现在看一张图片,这是一张切脉的图片,就是大家现在常用的寸口脉,寸口脉是切脉,我们看到三个手指的部位就是寸口的三部,寸口的三部是怎么定位呢?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这种以高骨为关,应该是中指的部位,这个部位下面就是关,关上九分为寸,关下一寸为尺,这就是我们寸口的三部。
寸上顶的是腕横纹处,我们根据这个就可以准确定义寸关尺的部位,准确定义这个三部。
大家注意这里的寸是指同身寸,什么是同身寸,就是以病人大指第一节最宽的宽度为此人的一寸,所以说不同的人他们的一寸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的尺脉的定位以用穴位的定位,用的都是这个同身寸,这个同身寸还有一个取法,就是弯曲中指,以大拇指压住弯曲的中指第一节,这样从侧面中指第二节前后形成了两个压缝,这两个压缝的顶点连线这个长度就是这个人的同身寸的长度,这个长度和大拇指最宽的部位是相等的。
这个我们简单的说了一下寸口的三部。
上面我们说了寸口的三部,下面我们看一下九候,什么是九候,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把寸口脉寸关尺三部,这三部我们是在轴向上划分的,什么的是轴向,是血管的方向,血管循行的方向,那么我们再看一下径向,事实上我们在临床上把这种径向也划分为三层,最上面一层称为浮,第二层称为中,第三层我们称为沉,这样我们就把寸口的三部划分为九小块,每一部都分出了三层,那么三部每部三层,三部合九层,这个九层就是九侯。
看脉象动图解读数脉、促脉、疾脉和动脉,都各代表了什么身体状况
看脉象动图解读数脉、促脉、疾脉和动脉,都各代表了什么身体状况数脉类包括数脉、促脉、疾脉和动脉四种脉象,其共同特点是脉来快,脉搏搏动在一息五至以上,八至以下。
数脉【脉象特点】脉率快,一息五至以上,七至以下(相当于每分钟脉搏搏动90-120次)【临床常见疾患】多见于热证(包括实热证、虚热证)、虚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气血两虚证、阳虚证、阴虚证、亡阳证、亡阴证等),亦可见于寒证(包括实寒证、虚寒证)和饮停心包证(急性心包炎)等。
【脉象常见疾患特点分析】邪热内盛,或阴虚火旺,邪热、虚火迫血运行加速,故脉数。
前者为实热证,脉多数而有力;后者为虚热证,脉多细数。
气血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气血不足,形体失养,机体通过自己的调节作用,使心脏搏动加快,导致脉动加速而脉数,但多脉数无力。
阳虚,虚阳外驰可致脉数无力。
心阳虚,心舒缩无力,不能有效射血,行血不足,形体失养,则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鼓动心阳勉强为之,使心脏搏动加快而致脉数。
亡阳证,因阳气迅速外脱,致脉浮细数无力;亡阴证,因阴液亡失,阳亢内热迫血行加速则脉细数疾,按之无力。
实寒证,因寒邪内侵,机体正气迅速奋起抗邪,脉气鼓动血行加速而致脉数有力,若因寒性收引,致脉道拘急,则形成数而绷急的紧脉。
饮停心包,阻抑心气心阳,心脏舒张受限,排血量减少,形体失养,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使心脏搏动加快导致脉数。
总之,寒、热、虚、实诸证均可出现数脉。
此外,饮酒、饱食,喝浓茶、咖啡可致脉数;情绪紧张、激动及强烈活动可致脉数;某些药物,如阿托品、硝苯地平、肾上腺素、麻黄素和甲状腺素等亦可致脉数,临证时应予以注意。
促脉【脉象特点】脉来数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
促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来一息五六至,甚则七八至,在此脉率快的基础上,出现无规律性的停歇。
【临床常见疾患】多见于阳盛实热伴气、血、痰、食等实邪阻滞,肾元衰惫、心气心阳虚衰、洋地黄及奎尼丁等药物中毒。
【脉象特点常见疾患分析】阳热亢盛,迫血运行加速则脉数疾,气滞、痰浊、淤血、食积等阻滞,脉气时有不续,故脉数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
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伤寒是中医传统经典《伤寒论》中所描述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早在两千多年前,张仲景就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治疗方案。
在《伤寒论》中,平脉法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它通过观察、摸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
平脉法的应用在伤寒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辨证施治、决定疗程和预测疾病转归,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首先,平脉法是伤寒论中根据脉搏的性状判断病情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伤寒论中,平脉法被广泛运用于诊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例如,论文中记载了正常脉搏的特征,如脉搏有力、舌苔薄白等,可以判断患者处于轻微的病程中。
而对于脉搏弱细、舌苔厚黄等症状,可以表明患者病情较重,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
通过平脉法的运用,医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为后续的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准确性高。
根据伤寒论所载的内容,平脉法是通过观察脉搏的弦数、浮数、沉数等特征来判断病情。
相比其他诊断方法,平脉法对医生的经验要求较高,但准确性也更高。
由于脉搏是人体内动态变化的反映,通过平脉法观察可以对人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因此可以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诊断与判断。
在临床实践中,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平脉法的运用,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早期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通过对脉搏的观察,医生还可以预测疾病转归。
例如,患者脉搏细数,说明患者体虚气弱,治疗时需注意调理和养护。
另外,平脉法还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的病理变化和发展趋势有更深入的认识,为有效施治提供依据。
此外,平脉法的应用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辨证施治。
根据伤寒论中所述,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等不同类型的伤寒,而平脉法正好可以用来判断不同类型疾病的脉搏特征。
通过对脉搏的观察,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的病情,然后根据不同的脉搏特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样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增加疗效。
医道宗内经伤寒论实修 汉唐医学标尺 《脉象图》的应用
前面我们在讲汉唐医学基础标尺之一《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的时候,取了一个病案,来作为脉象图的一个展示,我们现在看一下当时的这个脉象图:关于这个脉象图的一些简单的分析,前面已经讲过,并且跟随脉象的反馈表现指导用药。
一诊:生白术12茯苓9干姜9桂枝9细辛4杜仲9肉桂9制附子9熟地6制黄精9独活12姜半夏9葛根18五味子7生黄芪12大枣9生姜1块。
一周二诊:红参9生白术12苍术9茯苓9干姜12(9)肉桂9制附子9(12)姜半夏9独活15(12)当归9杜仲12葛根15(0)柴胡9制黄精9山茱萸9(12)。
两周。
()内的数值,表示其在第二周的用量。
下同。
三诊:当归9(12)生白术12苍术9茯苓7桂枝9党参9(12)川芎7丹参9姜半夏9独活12杏仁6(0)厚朴7(5)制黄精12细辛4干姜9制附子9。
两周。
昨天是第四次复诊,下面的这个图就是昨天病人刻诊的脉象图:从一诊到四诊时,间隔5周(35天)的时间,我们帮助其身体,把脉象从图一中的近乎山穷水尽的状态,纠正到图二所示比较充盈的状态。
我们前面说过,寸口脉脉象的表现,就是其对应臟腑的当前状态。
从上面脉象图来看,当前臟腑充盈的情况,在外力的参与下,纠正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对了,就是这个。
——【九候若一】。
这个方向一定不能丢了哦。
而且,是在外力撤出之后,依然能长期保持【九候若一】的标准。
这个就是【平人】了。
四诊:党参9生白术9茯苓9干姜9杜仲12肉桂9(7)制附子9制黄精12山茱萸9熟地7(9)姜半夏6(9)独活12(9)升麻7麦冬7对比这先后两个脉象图,大家最直观看到的是什么?最显然的,就是后面的这个脉象图中,——病人的脉象开始充盈过半了。
那么,这个充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说过,寸口脉,首先是臓腑情况的当前反馈。
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看见的脉象充盈的表现,其实就是臓腑之气当下达到充盈程度。
我们说过,寸口脉,首先是臓腑情况的当前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面我们在讲汉唐医学基础标尺之一《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的时候,取了一个病案,来作为脉象图的一个展示,我们现在看一下当时的这个脉象图:关于这个脉象图的一些简单的分析,前面已经讲过,并且跟随脉象的反馈表现指导用药。
一诊:生白术12茯苓9干姜9桂枝9细辛4杜仲9肉桂9制附子9熟地6制黄精9独活12姜半夏9葛根18五味子7生黄芪12大枣9生姜1块。
一周二诊:红参9生白术12苍术9茯苓9干姜12(9)肉桂9制附子9(12)姜半夏9独活15(12)当归9杜仲12葛根15(0)柴胡9制黄精9山茱萸9(12)。
两周。
()内的数值,表示其在第二周的用量。
下同。
三诊:当归9(12)生白术12苍术9茯苓7桂枝9党参9(12)川芎7丹参9姜半夏9独活12杏仁6(0)厚朴7(5)制黄精12细辛4干姜9制附子9。
两周。
昨天是第四次复诊,下面的这个图就是昨天病人刻诊的脉象图:从一诊到四诊时,间隔5周(35天)的时间,我们帮助其身体,把脉象从图一中的近乎山穷水尽的状态,纠正到图二所示比较充盈的状态。
我们前面说过,寸口脉脉象的表现,就是其对应臟腑的当前状态。
从上面脉象图来看,当前臟腑充盈的情况,在外力的参与下,纠正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对了,就是这个。
——【九候若一】。
这个方向一定不能丢了哦。
而且,是在外力撤出之后,依然能长期保持【九候若一】的标准。
这个就是【平人】了。
四诊:党参9生白术9茯苓9干姜9杜仲12肉桂9(7)制附子9制黄精12山茱萸9熟地7(9)姜半夏6(9)独活12(9)升麻7麦冬7对比这先后两个脉象图,大家最直观看到的是什么?最显然的,就是后面的这个脉象图中,——病人的脉象开始充盈过半了。
那么,这个充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说过,寸口脉,首先是臓腑情况的当前反馈。
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看见的脉象充盈的表现,其实就是臓腑之气当下达到充盈程度。
我们说过,寸口脉,首先是臓腑情况的当前反馈。
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看见的脉象充盈的表现,其实就是臓腑之气当下达到充盈程度。
我们先看,这个右手脉的对比:1、我们先来看右手脉象的整体大势的表现。
与上一图相比,这次的脉象图中,右手脉,从原本只有沉部很少一部分区域有脉象的表现,充盈到寸关尺三部中的沉部、到中部。
脉象表现也比较充盈。
【右尺】的“浮部”区域的中、下两个部分区域,也已经开始出现了脉象。
【右关】的“浮部”的下部区域,也已经开始出现脉象。
【右寸】的“浮部”区域的下部,从前向后的脉象,也在逐渐加强。
2、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些脉象图中的细节表现:首先,从右手三部【浮部】,如下图所示:右手脉的浮部,也都开始出现了局部充盈的表现,使得整个【浮部】的脉象,表现出“后高前低”的上升趋势,即右尺和右关的升浮,明显要大于右寸的表现。
这个是整体的【形】的表现上出来来,但是【势】还不够,还很不充盈。
这里要提醒注意的是,浮部的脉象,虽然已经开始填起,但还不够充实。
而这个“不够充实”,依然是不足的表现。
所以我们在后续的组方中,填充并且升体,依然是大方向。
此外我们在看到,在浮部脉象的最上层,依然很有一层紧脉,从寸一直到尺部,而且在图中也明确标注了有“2度”的紧脉。
这个是标示其紧脉的深浅、及轻重程度的。
“2度”,是以“10度”为最高值划分的,表示紧的程度较轻。
至于这个紧脉的来源,我们在后面继续讨论。
在右手三部脉的“沉部”从寸到尺,也都还有一些不足的表现,不够充盈。
在三部脉“沉部”的中上,到“中部”的全部区域,标示有“充实”的标注。
这样,右手的整体脉,就形成了一种上下两层有不足(不充实)而中间层比较充实,同时在脉的最上层,还有2度的紧脉的表现。
那么,这样的脉象,标示什么意思呢?3、脉象图的解读针对脉象图的解读,我们首先解读的是【大势】。
所谓的【大势】,就是脉象的整体反应、以及整体发展、变化的趋势。
在这张图中,以第一次的脉象图作为参照,可见病人的整体脉象在得以充实。
但是还不够。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其一、右手三部的浮部,都还严重不足;其二,沉部还略有不足,不够充实。
其三,浮部上层表现出来的紧脉。
即浮紧脉。
(这个也是所谓“浮紧”的脉象。
所谓“浮紧”的脉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区域,它可以出现在浮部的最上层,也可以出现在沉部的中下层。
也就是说,所谓的“浮紧脉”,是可以出现在浮中沉任意一个深度位置的。
很多人对这个“浮”字,认识很片面。
大抵是收到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中说“浮如木在水中漂”的描述所影响。
这是老李害人的。
“木在水中漂”确实是浮。
但是,浮,不仅仅只是“木在水中漂”啊。
木在水中漂,是浮在水面的。
哪怕是木头百分之99%沒在水中,它也依然是漂在水面的。
这个描述,就局限了呀。
潜水员潜水,从30米下潜到50米,这叫下潜;从50米上到30米,这个叫什么?——上浮。
所以说,【浮】,不仅仅局限在水面的。
在任何深度,只要表现出向上的【势】,就都是【浮】。
所以,我们说所谓的【浮脉】,它不仅仅只是一个“脉象”上的描述,同时还是“脉势”上的描述。
也就是说,浮脉,不仅仅只会出现在浮部的最上层。
在浮中沉的所有深度上,都是可以出现“浮脉”的。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臟者,藏也。
”所以,我们取寸口脉,就可以直接探查其对应的臟藏的情况。
而脉象某一部的浮中沉,就是其对应【臟】的潜藏的容积刻度。
浮部不足,很显然,就是其人的【臟】还没有存储“满”,还可以继续存储。
沉部不够充实,说明其人对应的【臟】潜藏的能力还不够。
所以在后续的组方用药中,还要继续加强其潜藏的引导。
而中部表现得比较充盈,这个就很好玩了。
对于这个病人来说,这种中部的充盈,来源于两个部分:其一,是药力的填充。
其二,是侧重中焦的建设和促进脾胃的生化。
所以,从这个脉象的反馈,就可以看出这个“外力”的来源和方向。
所谓的“外力”,就是来自身体外部的力量。
很多都可以形成这种外力的,这里就完全是“药力”的表现了。
有些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其他手段来转化出这种外力,例如艾灸的“灸力”等。
2、我们先来看左手脉象的整体大势的表现。
我们把左手三部的脉象图截取如下:从这张脉象图中看,第一眼反馈的信息是啥?——空。
病人的左手脉的整个浮部,都是没有脉象的。
整个中部的中部上、中部中的区域,也都有很多空白。
(为了更加精确标注脉象的信息,我们把“浮、中、沉”三部,每一个部分都继续再细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分割,例如浮部,就可以分为浮部上、浮部中、浮部下;中部就可以分为中部上、中部中、中部下;沉部也一样分为沉部上、沉部中、沉部下。
)沉部的沉部下,也有一些空白。
在脉象图中,这些空白,都标示没有脉象。
属于严重的亏空。
但是,相对于第一次的脉象图中的亏空,则已经充盈了很多了。
所以,不足,依然是这张脉象图的大势。
所以,在下一步的组方中,针对这个左手脉三部亏空的填补,依然是一个重要方向。
下面继续仔细研判。
这个左手三部脉的“浮部”都是空的,这个就是亏空,没什么花样的。
在这个三部脉的中部,都分别出现向上的隆起。
这个隆起,在切脉时,手指下是非常明晰的。
这个标示啥?这个标示脉象有向上↑的势头,说明脉象正在得以填充。
脉象得以填充,其实反馈的就是对应的臟,在得以填充。
虽然看起来,这些隆起的区域,填充的表现还很疏松不密实,但终究也是“有了”,比空白无脉,则要强多了。
好吧,也正因为有这些的不密实,提示后续这方面的填充,也还要加油。
在这个左手脉的“中部下”、和“下部上”的区域,标注的脉象“充实”。
而“沉部中”、“沉部下”的区域,则标注有“略不足”,说明病人的三部根基,虽然已经得以填充,比之前有所恢复,但依然不够。
我们说过,左手脉是右手脉的根基(右手脉为阳,左手脉为阴)、尺部是三部的根基(寸为阳,尺为阴)、沉部是三部的根基(浮为阳,沉为阴)。
那么,左手的尺部的沉部,就更是根基中的根基。
这里是人身阴的大本营、大水库。
这里干枯,是极其严重的事情。
这里是哪儿?肾阴。
所以,综合左手的脉象图信息,整体的养阴虽然已经有所收获,但是还远远不够。
所以这个方向,还是下一步的重头戏。
好,到这里,这个脉象图的初步研判和分析基本完成。
下面继续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继续调用这张脉象图:直接比对这个右手的脉象和左手的脉象,大家可以看到什么?很简单的,右手的脉象图形式,明显好于左手的形式。
那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啥?——“养阴”呀。
重点是“养阴”,这是照顾左手的脉象形式(即养摄心肝肾三臟之阴),不需要“养阳”吗?右手脉也有很多不足呀。
养阳,显然也是必须的。
毕竟也是很不足的嘛。
但是,怎么养?这既是个技术活、还又是细工活了。
这里面就有很多好玩儿的东西了。
首先,就“阴阳”而言,阴是阳的根基。
其次,就这个脉象图而言,阴明显还弱于阳。
所以,我们后面的工作重点,就是以“养阴为主,养阳为辅”。
养阴,本来就比养阳难。
存钱本来都比赚钱难。
工作重点确立了。
那么怎样去落实呢?我们再来拆分,看看这里可以怎样养阴、怎样养阳。
从脉象图中看,病人的阴,整体都严重不足。
所以,“填补”是一个主题。
那么,“填补养阴”有哪些方式呢?我们常用的有两大类:其一、直接填充。
针对这三部的养阴,我们常用的有,熟地、制黄精、麦冬等。
其二、直接生化。
启动病人的脾胃功能,让其身体主动工作,生化产生各种身体需要的阴精物质。
怎样启动脾胃功能?健脾呗。
很多中医,都只会第一种方法,就是直接填充、努力填充、大量填充等等填充。
而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你填充进去的、地黄也好、黄精也好、啥啥也好,填进去的就可以变成“真阴”吗?不是的。
你填进去的,对于身体来说,都是外物。
是需要经过身体加工、处理、提纯、合成等,才能生成、转化成真阴的。
所以说,你填充的东西,对身体而言,顶多就是“来料加工”的“来料”多了。
“来料”多了,就等于“产出”多了?不是吧。
临床并不少见很多笨蛋一味地强调“来料”而把工厂压垮了的情况。
填补,只是解决有“来料”的问题,而不是直接解决“产出”的问题。
我们的目的,——是要存储足够的“真阴”。
不是足够的“来料”。
所以,要解决“产出”的问题,就要加强身体的“生化功能”。
只有“来料”足了,“生产”强了,“产出”才能最大程度提升。
这个逻辑很简单的,对不对?“产出”依靠谁?脾胃呀。
脾胃属土,是人体重要的物资生化来源。
正常的人体,为什么不会出现“阴虚”的情况?就是因为脾胃能够源源不断地生化提供呀。
这是人体固有的生产基地,为什么不重新整合,恢复正常的生产呢?可惜,很多人一看到阴虚,就死命地填充大量阴寒的药物。
大家看看这个现象是不是通病?蠢不蠢?你这填补下去的,就是真阴了?不知道这样大量的阴寒塞进去,首先损伤的是脾胃?脾胃损伤了,还生化个啥?还玩个啥?谁的经脉、臟腑里流淌的、存储的是熟地之气?黄精之气?这些外物,终究是外物。
再是上品,再是精纯,也不可能等同于人体的臟腑之气、精微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