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户人口与劳动力就业情况(精)

合集下载

工作报告中的农村人口与就业状况

工作报告中的农村人口与就业状况

工作报告中的农村人口与就业状况引言:农村人口与就业状况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农村人口与就业状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工作报告中,对农村人口与就业状况的分析和展望,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农村人口和就业问题的解决。

一、农村人口的特点农村人口是指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口。

与城市人口相比,农村人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口规模庞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占据了国家总人口的相当比例。

2. 年龄结构老化。

随着农村年轻人的外出务工,老年人和儿童在农村人口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3. 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农村教育资源相对有限,许多农村人口缺乏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

二、农村就业状况的现状农村就业状况不仅影响着农民的生计,也关系着乡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农村就业状况存在以下问题:1. 就业结构不合理。

主要以农业就业为主,非农就业相对较少,就业机会有限。

2. 就业环境差。

农村就业环境相对欠缺,劳动条件艰苦,待遇不高。

3. 职业技能不全面。

农村劳动力技能相对落后,制约了农民参与非农就业的能力和机会。

三、农村人口与就业的关系农村人口与就业状况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

具体表现在:1. 农村人口数量直接影响农村就业需求。

人口增长使得就业压力加大,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机会的不断扩大。

2. 就业机会的增加也会影响农村人口流动。

良好的就业机会可以吸引农村人口外出就业,减缓农村人口压力。

四、农村就业状况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就业状况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农村非农就业的比重将增加。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将从事非农就业。

2. 农村就业环境将得到改善。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就业环境会有所改善。

3. 农村就业技能将得到提升。

随着职业教育的普及和技能培训的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会有所提高。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调研。

以下是本次调研的报告。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1、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多元: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均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在农业领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推广,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在制造业领域,随着产业转移和升级,部分劳动力从城市流向农村;在服务业领域,特别是电商、物流等新兴行业,农村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农村劳动力市场活跃度提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和选择空间更加广泛。

同时,国家对返乡创业的大力支持,也激发了农村劳动力的创业热情。

3、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尽管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但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尤其在专业技能、知识储备和学历水平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三、对策建议1、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政府应加大投入,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培训,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操作能力。

2、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除了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应引导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向服务业和其他新兴行业转移。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有序流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提高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学历水平。

同时,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四、结论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正在逐步改善,多元化的就业结构、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以及不断提升的劳动力素质,都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结构不均衡等。

对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和提高教育水平等。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分析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分析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分析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农村地区拥有的劳动力人口资源,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下面着重从劳动力人口数量、劳动力人口结构、劳动力人口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已经逐渐减少。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外流成为农村常态。

大量劳动力人口离开农村,到城市就业,导致农村劳动力人口减少。

此外,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二孩政策的放开,农村人口的总数也在逐渐减少,进一步缩小了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规模。

这种减少的趋势可能会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源的不足。

其次,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存在较强的老龄化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人口的流出,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人口往往是年轻一代人,而老年劳动力人口占比较高。

这种年龄结构的不平衡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老年劳动力人口的体力和工作能力逐渐下降,他们无法胜任一些重体力劳动,也无法接受一些新技术的培训和应用,这影响了农村地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此外,农村劳动力人口的素质普遍较低。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投入不足,农村劳动力人口的中、高等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对于那些想要在农村地区发展工业、科技、服务业等高技能职业的人来说,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制约因素。

此外,习惯于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也导致了一些农村劳动力人口对于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等现代经济方式的陌生和不适应。

针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和素质。

首先,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教育水平。

此外,应引导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产业化、农村旅游等新型产业,提高劳动力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同时,应积极进行职业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技能培训,提高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的农民工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劳动力的权益和利益。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备受关注,人们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和就业机会的拓展都寄予厚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劳动力就业面临的问题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缺陷。

一些地方面临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农村缺乏具备全面竞争力的就业机会和高薪职位;其次,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不高,缺乏对现代化生产和服务业的适应能力,造成就业难度增加;再次,部分企业存在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但是本地人员又对低端工作不感兴趣,只好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虽然中国近年来制定出很多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然而,这些法律实践中的效力有限。

在实际就业中,农民工在工资、保险、住房、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权益未得到充分的保障,很多农民工都面临拖欠工资、加班受苦、饱受歧视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权益的保护,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三、流动状况改变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就业机会的逐步改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状况也在逐步改变。

通常,年轻的农村劳动力更愿意到城市工作,以期在城市中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面临着外来和本地就业者的差异化待遇、城市生活成本高、自我规划的不确定感以及家庭离异等风险。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供更好的保障措施,并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群体中。

四、就业机会拓展的途径要想改善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及流动状况,需要改变当前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拓展就业机会。

对于政府而言,需要加大对农村人口的投入,鼓励用以上海自贸区为代表的一些新型经济区域,加速推出吸引各类企业和人才的政策措施,发展适宜的产业。

对于企业而言,也需要进一步拓展就业机会,通过技能培训和社会帮助,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入新型产业领域,提高竞争力和就业机会。

对于社会而言,则需要强调家庭责任,帮助农村劳动力减轻流动和就业过程中的承担。

农村住户调查主要指标解释(精)

农村住户调查主要指标解释(精)

农村住户调查主要指标解释(一)农村住户基本情况农村住户:是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住户。

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住户也包括在本地农村常住户范围内;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都不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范围内。

常住人口: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

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为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为家庭常住人口。

但是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走读生除外)的在校学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

家庭常住人口主要作为计算农村住户平均每人收入、消费和积累水平及分析家庭人口状况的依据。

劳动力:整劳动力是指男子18周岁到50周岁,女子18周岁到45周岁;半劳动力是指男子16周岁到17周岁,51周岁到60周岁;女子16周岁到17周岁,46周岁到55周岁,同时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虽然在劳动年龄之内,但已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不应算为劳动力;超过劳动年龄,但能经常参加劳动,计入半劳动力数内。

常住人口中的职工,若这些职工为劳动力,就包括在本户的整半劳动力中。

耕地面积:耕地是指能够种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

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三年的耕地和当年的休闲地(轮歇地)。

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并附带桑树、茶树、果树和其它林木的土地及沿海、沿湖地区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也包括在内。

但不包括专业性的桑园、茶园、果木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草原等。

南方小于一米、北方小于两米宽的渠、路、田埂、包括在耕地中。

耕地面积是指调查期末的所有耕地的面积。

经营耕地面积:是指农村住户年末经营的全部耕地面积,包括承包集体生产的耕地面积和家庭自营地面积(自留地、饲料地和零星开荒地),经营耕地面积中,应包括因各种原因休闲和抛荒的耕地面积、改种植为养殖的耕地面积。

农民人口规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农民人口规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农民人口规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人口规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1. 人口规模的增长农民人口规模的增长是一个客观存在。

首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产业仍然占据重要地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其次,农村人口的增长受到生育政策的影响,一些农村地区的生育率相对较高。

2. 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两个动因。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另一方面,城市地区的工作机会相对更多,工资待遇也较高,吸引了大量农民工主动转移。

3. 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

短期转移指的是农民工到城市地区做临时性工作,如建筑工地、工厂等。

长期转移则是指农民工在城市地区稳定就业,并逐渐融入城市社会。

4. 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劳动力转移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缺乏相应的技能和教育背景,一些农民工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水平较低。

其次,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村地区失去了一部分劳动力,可能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

5. 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着深远影响。

一方面,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使得劳动力转移几乎成为农民谋生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城市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人口的转移便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6. 农村人口转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农村人口转移对城市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农民工在城市地区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城市产业的发展。

其次,农民工的就业和消费贡献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同时,农民工也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多样性,推动了城市社会的进步。

7. 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支持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其中包括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推动农村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水平。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问题和趋势,我们对_____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_____份,回收有效问卷_____份,并对_____名农村劳动力进行了访谈,同时对_____个村庄进行了实地观察。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一)就业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集中在农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领域。

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比_____%,从事制造业的占比_____%,从事建筑业的占比_____%,从事服务业的占比_____%。

(二)就业地域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选择在本地就业,占比_____%,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占比_____%。

外出务工的主要流向是周边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

(三)就业收入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月收入为_____元,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较低,平均月收入为_____元,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收入相对较高,平均月收入分别为_____元和_____元,从事服务业的收入居中,平均月收入为_____元。

(四)就业稳定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较差,有_____%的劳动力在过去一年中更换过工作,其中因企业经营不善、季节性用工等原因导致失业的占比_____%。

四、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一)就业机会不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难以满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二)就业技能缺乏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培训,难以适应市场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三)就业信息不畅农村劳动力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有限,对市场需求和就业政策了解不够,导致就业机会的错失。

(四)就业权益保障不足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工资拖欠、劳动强度过大、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五、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建议(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关于促进XX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建议一、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现在农村劳动力388518人,经济活动人口为373110人,非经济活动人口为15408人。

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男性为197049人,占52.81%;女性为176061人,占47.19%。

总体而言,男性劳动力仍明显多于女性劳动力,男女劳动力比例大致为118/100。

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年龄在16-35周岁的劳动力140610人,占37.68%;36-45周岁的劳动力124249人,占33.3%;男性46—60岁、女性46—55岁劳动力共108251人,占29.02%。

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7780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4.4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82644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1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266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39%。

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技能劳动者17115人占技能劳动者23.66%。

二、存在问题一是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

二是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三是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三、对策措施(一)推行农村发展“双轨制”,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新市、葛兰等六个镇建成镇工业区,形成农民创业、就业基地,XX湖镇形成旅游产业,14个镇按小城市标准抓紧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建成特色小城镇。

农村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和农民增收,破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难题,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二)加强就业平台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和稳定转移,不断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努力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城乡就业管理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22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22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一、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基本状况1998年,(调查户中的)中国农村家户每户平均人口4.2789人,平均每户有2.7259个劳动力。

77.27%的农村劳动力为整劳动力。

有12.39%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

东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6.14%,中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1.10%,西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1.16%。

1997年,(调查户中的)中国农村家户每户平均人口4.3345人,平均每户有2.7343个劳动力。

78.14%的农村劳动力为整劳动力。

有10.74%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

东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4.29%,中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9.18%,西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0.11%。

1、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情况1998年农村非农劳动力比重比1997年上升了1.94个百分点,各非农行业就业比例全面上升。

其中工业和建筑业的劳动力就业比例上升较大,分别为0.62和0.32个百分点。

2、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状况1998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1997年相比较,有稍微的提高。

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和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相关不大,而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落后程度较大。

1998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比例为43.27%,而东、中、西部地区的该比例分别为39.7%、40.45%和55.48%.二、农村转移劳动力状况1998年,全国抽样样本农户中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数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0.56%,比1997年增加了2.5个百分点。

由此比例及1998年中国乡村劳动力总数46 432.2万(《中国统计年鉴1999》P379)推算出1998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为9 546.5万,比1997年的8 314.5万个(由1997年全国抽样样本农户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为18.09%及1997年中国乡村劳动力总数45 961.7万推算)上升了1 232万。

农村住户人口与劳动力就业情况(精)

农村住户人口与劳动力就业情况(精)

农村住户人口与劳动力就业情况农村住户人口与劳动力就业情况基层年报表的调查对象为在被调查户居住的全部人口,包括常住人口与非常住人口。

农村住户劳动力就业与外出务工情况季报表的调查对象为调查户常住人口中的所有劳动力。

一、常住人口: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

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

但是现役军人和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经济、生活与本户已经分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

家庭常住人口主要作为计算农村住户平均每人收入、消费和积累水平及分析家庭人口状况的依据。

二、全部人口填报项目1.姓名:填写被登记人的正式姓名。

没有正式姓名的可填小名或某某氏,但不能填笔名、代号等。

婴儿未起名的,可填“未取名”。

填表时,户主登记为第1人。

2.与户主关系:指被登记人与本户户主的关系。

根据申报人的回答填报。

“1”为户主,户主根据家庭日常生活习惯确定;“2”为配偶,指户主的妻子或丈夫;’“3”为子女,指户主的子女;“4”为孙子女,指户主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孙媳婿、外孙媳婿、重孙子女、重孙媳婿、重外孙子女、重外孙媳婿;“5”为父母,指户主的父母或继父母、养父母;“6”祖父母,指户主或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7”为兄弟姐妹,指户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配偶;“8”为其他亲属;“9”为非亲属。

3性别:指被登记人的性别,男性填“1”,女性填“2”。

4.年龄:按周岁填报。

指从出生年月日算起,到填报时间为止,满几周岁就填几周岁。

不满一周岁的填“0岁。

5.在家居住的时间:指调查期内住户成员实际在家居住的时间。

以月为单位填写,不足1个月的时间,按天数折算成月,保留一位小数。

6.是否常住人口:填“1”为是常住人口,填“2”为不是常住人口。

202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问题与趋势,本报告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转移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据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已达1.8亿人,比十年前增加了近50%。

转移方式以劳务输出为主劳务输出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

许多地区的农民选择前往城市、沿海地区或国外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

劳务输出呈现出季节性、短期性和流动性等特点。

转移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竞争力较弱,往往从事低技能、低报酬的工作。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就业稳定性差由于劳务输出具有季节性、短期性和流动性等特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较差。

许多农民只能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

社会保障缺失许多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务工时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容易面临劳动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问题。

农民工权益保障不足在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保障存在较多问题。

如工资拖欠、超时劳动、安全生产条件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权益和生活质量。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趋势转移规模将持续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将持续扩大。

未来几年,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仍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更加依赖于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

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将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领域。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分析3篇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分析3篇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分析3篇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分析第1篇"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人口就业问题是我县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它不仅影响到劳动者的直接利益,而且还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水平。

客观分析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对推动我县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一)县农民工的就业状况1、在本乡镇内从业人口比重较大。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县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20__(请自填)41人,实际从业人员195426人。

其中在本乡镇内从业人员114326人,占实际从业人员的58.5%;外出从业人员81100人,占实际从业人员的41.5%。

在本乡镇内从业人口的比例超过外出从业人员。

本地从业收入已成为县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

2、劳动力外出渠道以自发外出为主。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县外出从业人员为81100人。

其中自发组织外出谋业的有56689人,占外出人员的69.90%;政府组织6950人,占外出人员的8.6%;中介组织介绍9069人,占外出人员的11.18%;企业招收8392人,占外出人员的10.27%。

3、省内从业的农民工的数量高于省外从业的农民工数量。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县外出从业的81100人中,选择省内从业的有46694人,占外出人员的57.6%;省外从业的有34406人,占外出人员的42.4%;在省外务工的人员主要集中在中部与东部地区。

4、农民工从事行业较为集中,主要从事第二产业。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县外出从业农民工从事第一产业的有3137人,从事第二产业的有51165人,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6798人。

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住宿和餐饮、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5、外出从业形式以务工为主。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外出人员中务68253人,占外出人员的84.16%;经商8029人,外出人员的9.9%;从事萁他形式的4818人,占外出人员的5.9%。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人口与就业变化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人口与就业变化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人口与就业变化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人口和就业领域的变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人口结构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等方面,分析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人口与就业变化。

一、人口结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首先是农村人口的减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导致农村人口流失。

其次是老年人口的增加。

因为农村人口流失,留下的大多是老年人。

这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此外,农村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也给农村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劳动力的支持。

但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随着农村经济的起飞,许多年轻有为的人才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构成威胁。

其次是农村就业结构的不平衡。

由于农村就业机会有限,许多人只能从事农业劳动或低技能劳动,缺乏更有竞争力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较低。

三、农村人口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农村人口和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首先,农村人口的变化对农村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随着劳动力的流失,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出现了变化。

一些以农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开始向产业和服务业转型,以适应人口变化所带来的需求。

其次,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人口的流动产生影响。

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吸引了不少农村人口返乡创业或就业,从而改变了人口流动的趋势。

四、农村人口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村人口的教育与培训尤为重要。

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可以帮助农村人口提高技能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

同时,加强农村人口的教育和培训,也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五、农村创业和就业机会的开拓为了应对农村劳动力流失、提高农村人口就业竞争力,需要积极开拓农村的创业和就业机会。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分析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分析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分析“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人口就业问题是我县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它不仅影响到劳动者的直接利益,而且还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水平。

客观分析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对推动我县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一)县农民工的就业状况1、在本乡镇内从业人口比重较大。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县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200541人,实际从业人员195426人。

其中在本乡镇内从业人员114326人,占实际从业人员的58.5%;外出从业人员81100人,占实际从业人员的41.5%。

在本乡镇内从业人口的比例超过外出从业人员。

本地从业收入已成为县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

2、劳动力外出渠道以自发外出为主。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县外出从业人员为81100人。

其中自发组织外出谋业的有56689人,占外出人员的69.90%;政府组织6950人,占外出人员的8.6%;中介组织介绍9069人,占外出人员的11.18%;企业招收8392人,占外出人员的10.27%。

3、省内从业的农民工的数量高于省外从业的农民工数量。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县外出从业的81100人中,选择省内从业的有46694人,占外出人员的57.6%;省外从业的有34406人,占外出人员的42.4%;在省外务工的人员主要集中在中部与东部地区。

4、农民工从事行业较为集中,主要从事第二产业。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县外出从业农民工从事第一产业的有3137人,从事第二产业的有51165人,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6798人。

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住宿和餐饮、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5、外出从业形式以务工为主。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外出人员中务68253人,占外出人员的84.16%;经商8029人,外出人员的9.9%;从事萁他形式的4818人,占外出人员的5.9%。

农村劳动力就业相关情况

农村劳动力就业相关情况

农村劳动力就业相关情况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不断引起关注,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也得到了长足的改善和发展。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相关情况,来了解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和变化。

首先,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就业机会不足。

由于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村劳动力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农业相关岗位,而农业就业岗位有限,无法满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这就导致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辞去农业工作而外出务工,或者在农村就业岗位上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失业的现象。

其次,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以熟练劳动为主,缺乏技术和技能,难以适应现代化产业的需求。

此外,农村劳动力缺乏相关的职业培训机会和就业指导,使他们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另外,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地域分布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北方农村资源相对匮乏,劳动力流失的现象相对较多,东部和西部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而一些地域条件较好的地区,则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情况,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

但是,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就业的投入力度,加强了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同时,政府积极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在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下正在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加强农村就业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指导的力度,积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不断引起关注,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也得到了长足的改善和发展。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相关情况,来了解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和变化。

农村劳动力就业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

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

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和发展趋势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本文将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介绍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是指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劳动力就业情况的总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农村劳动力市场也受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下面将从就业现状、就业结构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就业现状1. 就业人口规模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人口规模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农村劳动力总人口为8.31亿人。

其中,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为6.47亿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为1.84亿人。

2. 就业率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逐年提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为95.2%。

这表明绝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都能够找到工作机会。

3. 就业结构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相对单一。

以农业劳动和农村非农劳动为主,其中以农业就业人口居多。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逐渐向非农行业转移,非农就业人口占比逐渐增多。

三、发展趋势1. 技能培训与提升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对于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需求日益增长。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2. 农村创业就业农村创业就业是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另一个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村创业获得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创业的支持力度,提供创业资金、技术培训等支持,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创业梦想。

3. 灵活就业形式未来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灵活就业形式的推广。

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找到灵活的兼职或者自由职业的机会。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在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已成为一种常态,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题尤为突出。

下面将从就业和流动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

首先,就业问题是农村劳动力面临的最大挑战。

由于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不够多样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有限。

农村劳动力主要在农业、畜牧业和农村副业就业,但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有限,薪资水平相对较低。

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结构相对较低,大部分只具备基础的劳动力技能,缺乏竞争力。

其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很多农村劳动力希望通过流动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然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面临着许多困难。

首先,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农民在城市工作往往需要劳动合同和居住证等手续,办理这些手续非常复杂且费时费力。

其次,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时常面临着低薪、长工时和劳动环境差等问题。

第三,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还受到一些社会福利的限制,如医疗保险和住房保障等,这也加剧了他们的流动困难。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和流动问题,需要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要加大农村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吸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同时,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强其竞争力。

其次,要户籍制度,放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限制,让他们能够更便利地流动到城市就业。

再次,要加大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保护力度,完善社保和福利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待遇和条件。

总之,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和流动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培训的投入,放宽户籍制度限制,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水平,实现农民工的全面发展。

农民收入及就业情况

农民收入及就业情况

一、农村劳动力结构及转移就业情况我县有农村人口37万人,农村劳动力18.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1%,其中男劳动力9.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3%,女劳动力8.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7%。

从受教育程度看,小学文化程度的占61%,初中文化的占29%,高中以上文化的占10%。

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占45%,35岁以上的占55%。

我县富余劳动力9.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2%。

每年内转外输劳动力9万人左右, 其中内转占33%,外输占67%,实现收入6亿元左右。

转移去向以省内外大中城市为主,转移的劳动力技能型人数较少,文化程度不高,主要从事建筑、搬运、制造等体力劳动。

我县每年依托阳光工程开展技能性培训1500人左右,引导性培训3000人左右。

二、农民收入构成及变化情况2011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上年增加元,增长 %。

我县农民收入构成主要有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四项:一是转移性收入。

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加上家电下乡补贴、汽车下乡补贴、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政策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带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

2011年转移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2.8%。

二是财产性收入。

受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农民土地流转、房屋出租、入股投资分红人数增加等因素影响,农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

2011年财产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1.2%。

三是工资性收入。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工资不断增长,使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推动力。

2011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0%。

四是经营性收入。

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稳定来源,随着农产品产量上升,粮食价格增长,使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

2011年经营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66%。

三、农村劳动力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劳动力文化程度低,自我维权意识差,不懂用法律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农村群众就业情况汇报

农村群众就业情况汇报

农村群众就业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农村群众就业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下面我将对农村群众就业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群众就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传统的农业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群众在农村工厂、乡村旅游、家庭农场等领域就业的比例不断增加。

同时,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互联网服务等也为农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农村群众就业的技能结构得到了提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的就业技能得到了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能够通过技能培训和教育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另外,农村群众就业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就业的扶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为农村群众创造了更好的就业环境。

同时,一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为农村群众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比如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电商的兴起等都为农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群众就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村就业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单一性,非农产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农村群众仍然面临就业机会匮乏的问题。

其次,农村群众的就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鸿沟,一些农村劳动力技能不足,难以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

此外,一些农村群众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就业歧视和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群众就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对农村就业技能的培训和提升,完善农村就业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助力农村群众实现更好的就业和收入增长。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群众就业情况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群众就业前景依然广阔,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共同推动农村群众就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住户人口与劳动力就业情况农村住户人口与劳动力就业情况基层年报表的调查对象为在被调查户居住的全部人口,包括常住人口与非常住人口。

农村住户劳动力就业与外出务工情况季报表的调查对象为调查户常住人口中的所有劳动力。

一、常住人口: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

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

但是现役军人和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经济、生活与本户已经分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

家庭常住人口主要作为计算农村住户平均每人收入、消费和积累水平及分析家庭人口状况的依据。

二、全部人口填报项目1.姓名:填写被登记人的正式姓名。

没有正式姓名的可填小名或某某氏,但不能填笔名、代号等。

婴儿未起名的,可填“未取名”。

填表时,户主登记为第1人。

2.与户主关系:指被登记人与本户户主的关系。

根据申报人的回答填报。

“1”为户主,户主根据家庭日常生活习惯确定;“2”为配偶,指户主的妻子或丈夫;’“3”为子女,指户主的子女;“4”为孙子女,指户主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孙媳婿、外孙媳婿、重孙子女、重孙媳婿、重外孙子女、重外孙媳婿;“5”为父母,指户主的父母或继父母、养父母;“6”祖父母,指户主或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7”为兄弟姐妹,指户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配偶;“8”为其他亲属;“9”为非亲属。

3性别:指被登记人的性别,男性填“1”,女性填“2”。

4.年龄:按周岁填报。

指从出生年月日算起,到填报时间为止,满几周岁就填几周岁。

不满一周岁的填“0岁。

5.在家居住的时间:指调查期内住户成员实际在家居住的时间。

以月为单位填写,不足1个月的时间,按天数折算成月,保留一位小数。

6.是否常住人口:填“1”为是常住人口,填“2”为不是常住人口。

7.是否在校学生:是指在学校就读的人口,不包括学龄前儿童。

填写代码:1是,2否。

如果选择“是”则结束本人其他项目的填写。

18.受教育程度:指住户成员的实际受教育程度。

填报方法:(1)16岁以下在校学生:按实际就读的年级填报。

填报代码:1小学一年级2小学二年级3小学三年级4小学四年级5小学五年级6小学六年级7初中一年级8初中二年级9初中三年级10高中(2)16岁以下非在校学生:填报代码:11小学辍学12初中辍学(3)16岁以上人口:按具备的文化程度填报。

填写代码:13不识字或识字很少14小学15初中16高中17中专18大专及以上小学: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小学毕业、肄业或辍学的人员。

初中: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初中毕业、肄业或辍学的人员,相当于初中程度的技工学校,也圈填此标准答案。

高中: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毕业、肄业或辍学的人。

相当于高中程度的技工学校,也圈填此标准答案。

中专: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肄业或辍学的人。

大专及以上: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大学专科以上学校毕业、肄业或辍学的人,都圈填此标准答案。

凡在国家授权承认学历的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高等院校举办的函授大学、夜大学和其他形式的大学,按教育部颁布的大学本科教学大纲进行授课的,其毕业生也包括在内。

9.是否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指被调查住户成员中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情况。

填写代码:1是,2否。

10.是否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指被调查住户成员中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情况。

填写代码:1是,2否。

11.是否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指被调查住户成员中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情况。

填写代码:l是,2否。

12.是否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指被调查住户成员中领取当地政府发放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费的情况。

填写代码:1是,2否。

三、16周岁以上非在校人口填写项目(一)素质情况13.是否丧失劳动能力:指16岁以上家庭成员因病、因残或年高体弱不再从事取得报酬的劳动的情况。

不包括虽然丧失体力劳动能力但正在从事脑力劳动并能够取得报酬的劳动者。

填写代码:1是2否。

14.是否接受过专业劳动技能培训:专业劳动技能培训包括种植业、林业、养殖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餐饮、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及其他行业的劳动技能培训。

填写代码:l是2否15.参加培训的方式:指参加培训的组织方式。

填写代码:1政府组织,2企业组织3自发参加。

16.未接受培训的原因:指未接受过专业劳动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未接受培训的原因。

填写代码:1不需要2本地没有劳动技能培训3培训的内容不需要4交不起培训费5没时间6其他。

17.是否愿意接受劳动技能培训:指未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的人员是否有接受培训的需求。

填写代码:l是,2否。

(二)就业情况218.主要从业的地区:指劳动力从事主要行业的地点的类型。

填写代码:l乡内2乡外县内3县外省内4省外国内5国外和港澳台19.从事的主要行业:指劳动力在一年内从业时间最长的行业。

一年内凡是从事两种或两种以上行业的,且每种行业的从业时间大体相同,则按收入最多的行业为从事的主要行业。

填写代码:l农业2林业3牧业4渔业5采矿业6制造业7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8建筑业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批发和零售业11住宿和餐饮业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3教育1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6其他99未从业。

20.实际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时间:指调查期内劳动力实际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的累计时间。

不足一个月的,将从业天数折算为月数,保留1位小数,折算时每月按30天计算。

21.实际从事非农行业生产劳动的时间:指调查期内劳动力实际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累计时间。

不足一个月的,将从业天数折算为月数,保留1位小数,折算时每月按30天计算。

22.是否本地企业职工:指是否是住户所在(乡)镇行政管辖区域内的企业的职工。

填写代码:l是,2否。

23.外出从业:指调查期内16岁以上人口到调查户所属乡镇行政管理区域以外从业,吃住在外的情况。

填写代码:l是,2否。

如果选择“是”,则填报“本年度外出从业人员情况”填报项目;选择“否”,则填报“本年度未外出从业人员情况”项目。

(三)本年度未外出从业人员填写项目24.上年是否外出从业:指本年度未外出从业的人员上年外出从业的情况。

填写代码:l是,2否。

如果选择“2.否”则结束本调查表的填报。

25.上年外出从事的主要行业:填写代码:1农业2林业3牧业4渔业5采矿业6制造业7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8建筑业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批发和零售业11住宿和餐饮业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3教育1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6其他99未从业。

26.上年外出从业所在的省(区、市):指上年外出从事主要行业所在的省(区、市)。

填写代码:ll北京12天津13河北14山西15内蒙古2l辽宁22吉林23黑龙江31上海32江苏33浙江34安徽35福建36江西37山东4l河南42湖北43湖南44广东45广西46海南50重庆5l四川52贵州53云南54西藏61陕西62甘肃63青海64宁夏65新疆27.上年外出从业的地区:指上年外出从事主要行业的地点的类型。

分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和其他地区。

填写代码:l直辖市2省会城市3地区级城市4县级市5建制镇6其他地区28.今年未外出的原因:指上年外出从业而今年未外出从业人员的原因。

填写代码:1找不到工作2生活条件太差3收人没有在家稳定4受歧视5疾病或伤残6家中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7回家结婚、生育8其他(四)本年度外出从业人员填写项目29.本年度之前是否外出从过业:指本年度外出从业人员在本年度之前是否有外出从业的经历。

填写代码:l是,2否。

30本年度外出的目的:l打工2经商3其他31.本年度外出从业所在的主要省(区、市):指外出从业人员本年度主要去往的省(区、市),按时间划分主要程度。

填写代码:11北京12天津13河北省14山西15内蒙古21辽宁22吉林23黑龙江31上海32江苏33浙江34安徽35福建36江西37山东41河南342湖北43湖南44广东45广西46海南50重庆5l四川52贵州53云南54西藏6l陕西62甘肃63青海64宁夏65新疆66国外32外出从业的主要地区类型:指本年度外出从业人员就业时间最长的地区类型。

分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和其他地区。

填写代码:1直辖市2省会城市3地区级城市4县级市5建制镇6其他地区33外出从事的主要行业:指外出从业人员在一年内从业时间最长的行业。

一年内凡是从事两种或两种以上行业的.且每种行业的从业时间大体相同,则按收入最多的行业为从事的主要行业。

填写代码:1农业2林业3牧业4渔业5采矿业6制造业7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8建筑业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批发和零售业11住宿和餐饮业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3教育14天数折算为月数,保留1位小数,折算时每月按30天计算。

36.外出从业实际拿到的总收入:指本年度外出从业人员在外从业实际拿到的全部收入,包括现金收人和实物收入。

37.寄回带回现金:指外出从业人员本年度邮寄回和带回家的现金。

38本年度外出从业旅费支出:指外出从业人员外出从业所发生的旅行费用。

39本年度外出从业办理各种手续支出:指外出从业人员本年度为外出从业而办理各种手续实际支付的费用。

40外出从业人员生活消费总支出:指调查期内外出从业劳动力用于生活消费的实际支出,包括现金支出和实物支出。

(五)劳动保障情况4l是否与雇主签定劳动台同:指住户从业人员与雇主签定劳动合同的情况。

按所从事的主要行业情况填报,填写代码:l是,2否。

42.是否参加工伤保险:指住户从业人员在受雇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的情况。

按所从事的主要行业情况填报,填写代码:1是,2否。

43.是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指住户从业人员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情况。

填写代码:l是.2否。

44.是否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指住户从业人员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情况。

填写代码:l是.2否。

45.是否参加商业养老保险:指住户从业人员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的情况。

填写代码:l是,2否。

46本年度雇主是否拖欠工资:指雇主本年度是否发生拖欠外出从业人员工资.本年度之前发生的拖欠不在统计范围。

填写代码:l是,2否。

47.本年度雇主拖欠的工资:指雇主本年度发生的拖欠工资。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