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PPT课件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1b79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a.png)
05
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避免感染
等并发症
预防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 1 畅,预防肺部 感染
预防压疮,保 2 持皮肤清洁干 燥
预防深静脉血 3 栓,鼓励患者 多活动
预防泌尿系统 4 感染,保持尿 道清洁
预防肌肉萎缩, 5 鼓励患者进行 康复训练
4
评估指标
1
2
3
功能恢复 程度
4
疼痛缓解 程度
5
心理状态 改善程度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生化等
2
病情观察
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意
识是否清醒,有无昏迷、 01
嗜睡等现象
肢体活动:观察患者肢
体活动情况,有无瘫痪、 03
抽搐等现象
神经功能:观察患者神
经功能恢复情况,如肌 05
力、感觉、反射等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体
02 温、脉搏、呼吸、血压
等指标,观察有无异常
疼痛程度:观察患者疼
02
感觉障碍:痛 觉、温度觉、 触觉等感觉减 退或消失
03
语言障碍:失 语、言语不清、 理解力下降等
04
认知障碍:记 忆力下降、注 意力不集中、 思维混乱等
05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 头痛、呕吐等症状
01
病理学检查:脑组织
05
02
活检等
神经功能评估:格拉
04
03
斯哥昏迷评分等
影像学检查:CT、 MRI等
05
康复效果评估:通过比较治疗前 后患者功能、认知、心理和社会 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估
护理建议
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 压、心率、呼吸等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感 染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7d8f45fe4733687e21aa68.png)
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 年 9 07 月第 1 卷筮 6 0 期 C i s Jun h ee o r ! !a ! ! §P: c ! :
:
‘3 ‘ 3
( P> O 0 ) . 5 .S r m e u NSE l v l we e sg i c n l i e e c n I a in sb f r r a e n o t o ld 4 o r P< 0 0 )C n l— e es r in f a ty d f r n e i S p t t e o et e t d a d c n r l 8 h u s( i f e e .5 o cu
婴 儿 痉 挛 症 ( fni ps I) 婴 幼 儿 时 期 较 常见 的 一 i ates am,S 是 n l 种难 治性 癫 痫 综 合 征 , 病 高 峰 年 龄 为 4 6个 月 , 现 为 成 簇 起 ~ 表 出现 的痉 挛 发 作 , 智力 倒 退 , 电 图 呈 高 峰 失 律 , 后 差 。 研 究 脑 预 表 明脑 细 胞 损 伤 后 血 液 中 神 经 元 特 异 性 烯 醇 化 酶 ( S ) N E、 S 0 B水 平 发 生 变 化 , 反 映 神 经 细 胞 损 伤 的 严 重 程 度 。 。 本 10 可
为 神 经 元 特 异 性 烯 醇 化 酶 。 N E 被 认 为 是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中 的 S “ 神经 元 生 存 因 子 ” 在 神 经 细 胞 的 代 谢 方 面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 S 0 B是 一 种 酸 性 钙 结 合 蛋 白 , 要 集 中 在 星 形 胶 质 细 胞 内 。 10 主 S 0 B蛋 白浓 度 增 加 , 仅 是 脑 组 织 受 损 伤 的标 志 之 一 , 10 不 也是 病 程 中 胶 质 细 胞 增 生 的 反 应 。 研 究 表 明 脑 外 伤 和 感 染 所 致 脑 损 伤 后 , 脑 屏 障通 透 性 增 高 , 经 元 胞 体 膜 的 完 整 性 遭 到 破 坏 , 血 神 N E和 S 0 B蛋 白 释放 入 血 液 中 , 此 , 们 在 血 液 中 的 浓 度 S 10 因 它 变化可作为反映神经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 。 ’ 9 的 I 儿 有 智 力 低 下 , 不 清楚 是 否 由 于 痉挛 发 作 导 O S患 但 致 脑 损 伤 , 而 引 起 患 儿 精 神 运 动 发 育 倒 退 。 目前 对 婴 儿 痉 挛 从 症 患 儿血 清 中 N E 和 S 0 B蛋 白 变 化 的 研 究 较 少 。本 研 究 表 S 10 明 I 儿 在 痉 挛 发 作 期 和 发 作 控 制 早 期 血 清 N E 和 S 0 B蛋 S患 S 10 白 均 明显 升高 , 示 存 在 脑 损 伤 。NS 提 E在 发 作 初 步 控 制 后 即 有 下降, 1周后 已 降 到 正 常 对 照 水平 ; S 0 B在 发 作 控 制 初 期 无 而 10 明显 下 降 , 1 后 也 降 至 正 常 水 平 , 明 神 经 胶 质 细 胞 损 伤 但 周 说 可 能 持 续 时 间 更 长 一 些 。实 验 结 果 证 明 N E和 S O S lO可 以作 为 I 期脑 损 伤 的标 记 , I 后 评估 方 面 也 有 一 定 意 义 。王 兴 S早 在 S预 河 等 认 为新 生 鼠缺 血 缺 氧 性 脑 损 伤 ( yoi i hm cba a h pxcs e i ri dm— -c n aeHID 后脑 组 织 中 N E和 S O 蛋 白水 平 的 升高 不 单纯 是 缺 g, B ) S lO 血 缺 氧 时脑 神 经细 胞 通 透 性增 加和 细 胞 破裂 所 致 , 伴 有转 录 水 还
护士资格考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
![护士资格考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32bce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9.png)
护士资格考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护士资格考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1.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大部分处于昏迷状态,常伴有呕吐,误吸是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等,保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是极为重要的,患者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舌后坠影响呼吸者,可采取侧卧并托起下颌,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管或气管切开以改善呼吸道的通气情况。
并予持续氧气吸入,使SpO2维持在95%以上。
鼻导管法吸入氧浓度计算法: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2.消化道管理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处于应急状态,易发生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时即给予制酸,保护胃粘膜的药物。
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在发病第2~3天即应鼻饲,加上胃肠道外营养可以补充热量,有助于防止胃肠道并发症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3.生命体征监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生命体征多不稳定,若血压上升、脉搏缓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应警惕颅内血肿或脑疝早期;若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心跳减弱、呼吸减慢不规则,提示脑干功能衰竭;若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警惕有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内出血。
4.降颅压管理颅内压增高是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颅内压的管理是治疗重要任务。
降颅压治疗需同步检测颅内压及血压,以维持脑灌注压>70mmHg.具体措施:(1)抬高床头=30度,可增加颈静脉回流而降低颅内压,头部要保持中线位,对于低血容量患者,抬高床头可使血压及脑灌注压下降,因此行此措施前应排除低血容量。
(2)镇静和镇痛;患者烦、头痛剧烈可静脉镇静选用异丙芬,咪达挫伦等,镇痛通常给予吗啡,芬太尼等。
(3)降颅压药物治疗:用高渗脱水药为主,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白蛋白,高渗盐水。
不建议使用类固醇。
(4)过度通气;尽管有效,但作用持续时间短同时造成脑血流下降的特点限制其应用。
弥漫性轴索损伤查房护理课件
![弥漫性轴索损伤查房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27a70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7.png)
社交媒体推广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知识和案例,提高 公众的关注度和认识水平。
开展知识竞赛
组织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公众学习弥漫性轴索损 伤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
建立患者康复支持网络
建立康复中心
建立专业的康复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
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和范围,弥漫性轴 索损伤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不同程度的损伤对患者的预后 和康复影响较大。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主要由于头部受到旋转性外力作用, 如车祸、跌落、打击等事故。
病理机制
当头部受到旋转性外力作用时,脑组 织在颅内快速移动,与颅骨发生碰撞 和摩擦,导致神经轴索断裂和出血。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康教育
预防措施的宣传与教育
制定宣传教育计划
制定针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宣传 教育计划,明确宣传目标和内容
。
开展专题讲座
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向公众 普及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防知识
和技能。
制作宣传资料
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 资料,包括手册、海报等,方便
公众获取信息。
提高公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认识
媒体宣传
,预防感染。
病情观察与记录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的变 化,记录意识障碍的程
度和时间。
瞳孔和眼球运动
观察瞳孔大小、形状和 对光反射情况,以及眼
球运动情况。
肢体活动与感觉
观察患者肢体活动和感 觉功能的变化,记录异
常情况。
颅内压监测
如有颅内压监测设备, 应密切观察颅内压变化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弥漫性轴索损伤39例护理
![弥漫性轴索损伤39例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995314a6c30c2259019e9f.png)
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加强巡视 ,注意肢体温度 、颜
色 ,观 察 末 梢 循 环 。本 组 病 例 无 冻 伤 发 生 。 2 . 4 并 发 症 护 理
低温冬眠治疗 7例 ( 1 7 . 9 %) ,腰大池持续引流 2例 ( 5 . 1 1 %) 。
病 情 稳 定 后 尽 早 行 高 压 氧 、针 灸 等 康 复 治 疗 。 1 . 3 结果 6个 月 后 按 格 拉 斯 哥 预 后 评 分 ( GO S)评 定 标
2 . 4 . 1 呼 吸道护理
消失 ,意识 障碍加深 、活动减少 , 其中 3 例伴 血压增 高 、心
率呼 吸减慢 ;1 例 伴 冷 汗 ,提 示 脑 受 压 或 脑 疝 ,立 即报 告 医
化 ,积极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 对 提高患者 的生命质量和生
活 质 量 有 着 重 要 的 意 义 。我 院 自 2 0 0 7年 5月 至 2 0 1 3年 6
2 0 1 5 年5 , e l 第2 2 卷第 1 O 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3 9 例护理
林 美红 林 美 爱 高 潮
征和血氧饱和度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 、瞳孔 、有无头痛呕吐 及肢 体活动情 况 ,进行 GCS评估 。本组 4例 ( 1 0 . 3 %)患
者人 院数小 时或 数 I t后 突 然 出 现 一 侧 瞳 孔 散 大 、对 光 反 应
2 . 3 亚低温 脑保 护疗法 的护 理
亚低 温状态 具有保 护轻 脑 部 水 肿 ,加快 修 复 神 经 轴 索 ,改 善神经功能[ 3 1 。本 组 7例 ( 1 7 . 9 %)遵 医嘱 使 用 氯 丙 嗪 及 异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b6e2b01a37f111f1855be1.png)
下眼睑闭合 ; 每天点抗生素眼药水 34次I — 】 I 。②易声禹等给脑外伤
后眼 脸 青 紫 、 肿胀 , 能睁 眼 , 泌 物 不 能流 出者 用 生理 盐 水 棉 球 不 分 擦洗 每 日 l2次 , 士林 纱 布覆 盖 双眼 或 戴 眼罩 ~ 凡 。上 述 2 种方 法 均有 一定 效 果 , 效 果 不 理 想 , 其 对 瘀 血 的消 除作 用 不 大 。 因 但 尤 此, 需研 究 一 种新 的有 效 的治 疗 方 法 , 尽 早 消 除患 者 眶 周 血 肿 , 能 消 除 眼睑 肿 胀 、 痛所 致 的 生 活 不便 和忧 虑 心 情 , 进 疾 病 早 日 疼 促
\
p ) p
弥漫性轴索损伤 患者 的中西 医结合护理
黄 静
摘要 总结 5 弥漫性轴 索损伤 的护理经验 , 0例 包括急救护理 , 病情观察 , 对症护理 , 并发症 的护理等 , 护理方法上采 用 中西 医结合护 ・
康复 。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开发消肿祛瘀散眼罩 , 外敷治疗 能快速
有效 地 减轻 或 消 除眶 周软 组 织瘀 血 肿 胀 。在 患者 伤后 3 2h内试 -4 用 本 院 自制 的消 肿 祛瘀 散 眼 罩外 敷 治 疗 眶 周 瘀 血 ,敷药 2 h后 , 4 肿 胀 消 除约 8% , 0 已取得 初 步效 果 。 32 消肿 祛瘀 散 是 本 院骨 外科 的 经验 方 , 由 双柏 散 加减 而 成 。 . 是 该 方 由侧 柏 叶 、 田七 、 兰 、 柏 、 荷 等 加 入 有 透 皮 作 用 的 蜂 蜜 组 泽 黄 薄 成 。有 祛瘀 活 血解 毒 、 肿止 痛 之 功 。其 中侧 柏 叶味 苦性 寒 , 擅 消 功 凉 血 泄热 , 有 涩 味 , 有 收敛 止 血 之 功 , 为治 疗 各 种 出血 证 的 兼 又 故
弥漫性轴索损伤-急诊科
![弥漫性轴索损伤-急诊科](https://img.taocdn.com/s3/m/0e585dcfaf45b307e971971b.png)
护理查房
主持人:张玲 主查人:游玉
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现病史:重3床 徐雨娜 女 61岁 小学文化 农民
因“车祸外伤致神志不清5月余”于2017-7-18-10:45平车入院,入院时神志模糊, 测T36.8℃、P102次/分,R25次/分,BP135/80mmHg,生活不能自理,带入左侧 臀部8.0×9.0cmⅣ期压疮,带入留置胃管通畅、固定,置管深度为55cm,留置导尿 管通畅、固定,引出淡黄色尿液,遵医嘱按急诊科ICU常规特级护理,病重,鼻饲流 质饮食,心电监护,卧气垫床,给予抗染、补液、营养脑神经及对症治疗;定时翻身、 扣背、吸痰,被动活动患肢,预防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致伤原因
常见原因
交通伤:占69 %,头颅处于运动中,脑组织 易受到剪应力作用,且可多次致伤 AI
坠落伤或打击伤,占18 %
其他原因
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的头部挥鞭样损伤 锐器伤等少见
好发部位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好发于轴索集聚区。如胼胝 体,脑干上端背外侧、脑白质、内囊、基底节区
流行病学特点
典型的表现:1、胼胝体局灶性损伤;2、脑干上部 背外侧的局灶性损伤;3、弥漫性半球白质轴索损伤
临床表现:
① 伤后即刻昏迷并呈持续状态,昏迷时间长,恢复慢 ② 严重的病人往往伴有去大脑强直,去皮质强直,植物状
态或痴呆 ③ 依病情轻重可有瞳孔改变或者颅内压升高 ④ 常并发急性硬膜下血肿,出血,脑室内出血,脑池出血
日 常 治 疗
护理问题五:
有植物生存可能
护理措施:
1. 防止肢体萎缩及畸形:
(1)按摩瘫痪肢体,每2小时一次,每次10~30分钟,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2)进行肢体被动运动,每天3次,尤其是关节处,保持功能位,防止关节僵硬。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护理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4b5045fe4733687e21aa5a.png)
死亡 5 外, 例 昏迷 持 续 时 间 < 1周 5例 , 1周 ~ 3个 月 1 0例 , 3 6 月 3例 , 6个 月 意 识 无 改 善 3例 。就 诊 时 间 伤 后 ~ 个 > 1 n 。 主要 治 疗 措 施 : 水 降 颅 内 压 , 持 酸 碱 、 电 5 mi ̄3d 脱 维 水 解 质 平 衡 , 炎 , 氧 ,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充 营 养 , 强 基 础 抗 吸 保 补 加 护 理 , 工 冬 眠 亚 低 温 和 高 压 氧 治 疗 。 住 院 时 间 7d 9个 人 ~
月。
作 者单 位 : 苏 省 邳 州 市 人 民 医 院脑 外 科 江 邮 编 2 1 0 230 收稿 日期 2 1 一 1 一2 OO O O
临 床 上应 用 越来 越 广 泛 l , _ 因此 要 做 好 静 脉 置 管 的护 理 。 2 ] 检 查 、 合 医 生 采 取 紧 急 救 治 措 施 , 速 做 好 各 种 术 前 准备 工 配 快 作 , 取 在 患 者 入 院 后 3 n内送 手 术 室 进 行 手 术 。 争 0mi 综上所述 , 护理 工 作 的 好 坏 直 接 关 系 到 腹 腔 镜 手 术 是 否
在 9 ~ 1 0 o 做 好 气 管 切 开 护 理 , 室 内 限 制 陪 护 , 持 5 0Y; 病 保 空气流通 , 内对 温 度 6 ~ 5 相 O
白 质广 泛性 轴 索 损 伤 。病 变 可 分 布 于大 脑 半 球 、 胝 体 、 脑 胼 小 或 脑 干 l 。 以持 续 昏迷 为 典 型 临 床 表 现 , 一 种 极 严 重 的 脑 】 ] 是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常规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cf3591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c.png)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常规【概念】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又称弥漫性脑白质伤,是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暴力时,因剪应力而造成的神经轴索损伤。
【治疗方式】保守治疗:降颅压、止血、预防炎症、营养神经、抗癫痫【护理措施】一、入院护理(一)评估:生命体征、意识、GCS评分、自理能力、用药史、过敏史等。
(二)病情观察:1.症状的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肌力、癫痫2.辅助检查:头颅CT(必要时强化);MRA;血气;电解质检查等。
3.护理措施:给予患者风险评估,有癫痫者给予防护措施,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血糖高的患者监测血糖情况。
【护理措施】(一)活动与饮食:无休克和脊髓损伤的DAI患者采取头高位,抬高床头30°,保持病人头部处于正中位置,每2小时为患者行轴线翻身一次,避免剧烈的体位变动。
清醒患者无恶心呕吐即可进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昏迷及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饮食。
(二)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遵医嘱应用脱水药物察用药后反应。
2.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及呼吸的变化,如出现中枢性高热要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同时给予药物降温;注意呼吸的节律及频率,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防窒息,必要时吸痰或留置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可给予气道湿化。
(三)用药观察与护理:1.20%甘露醇:脱水药,15-30分钟滴完。
避免液体外渗,以免造成皮肤坏死。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血压过低时慎用,并及时通知医生。
2.丙戊酸钠:抗癫痫药物,静脉滴注时注意输液速度(一般5-8滴/分),遵医嘱调整,口服时要按时按量。
(四)并发症观察与护理1、肺部感染:(1)病情允许抬高病人床头15°~30°;(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开放人工气道;(3)行气道持续湿化或间断雾化吸入(4-6h/日)稀释痰液;(4)胸部叩击:下向上,外向内,每个肺叶叩击1-3分钟,2-5次/秒,叩击时间5-15分钟,饭后2小时至饭前30分钟完成;(5)口腔护理2-4次/日;(6)采取防误吸反流措施:每次鼻饲前评估胃管位置并检查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在20-30cmH2O之间,以免发生误吸;(7)气管套管每2周更换一次;(8)病情允许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护理查房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7bd862c828ea81c758f5787f.png)
潜在并发症:感染(肺部,泌尿系)脑 疝、便秘
• • • • 1、遵医嘱用药,观察体温。 2、加强口腔护理,勤吸痰,翻身拍背 3、尿道口护理Bid,抗反流尿袋定期更换。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 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 5、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给予 软便剂或缓泻剂。进食高纤维素,低脂,高蛋白, 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 护理评价: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无泌尿系感染,未发生脑疝,
大便正常。
管道护理
记录 置管时间
观察 固定
无菌 通畅
专科护理
• 体位,对颅脑损伤或手术的患者,给予 床头抬高15~30度头偏向一侧,有利于静 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增加肺 部通气量,并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呼吸道。
康复治疗护理
DAI 患者提倡早期高压氧治疗;每天查房、 交接班、病情观察、护理操作时反复亲切 呼唤患者姓名,加强与患者交流,指导家 属在耳边反复讲一些患者熟悉的人和事, 听喜爱的音乐;给予痛觉及冷暖刺激,4次 /天;伤后立即给予功能卧位,意识恢复后 尽早开始被动运动,并逐渐训练坐起、扶 起站立,平衡移步等功能。
护
理
基础护理 专科护理
意识障碍:与重度颅脑损伤有关
(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定时进行Glasgow评分,判断昏迷程度。专科护理 (2)遵医嘱按时使用脱水剂,并且观察用药后的 反应。 (4)躁动时适当约束,并且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皮 肤情况。
护理评价:患者现在是模糊状态
清理呼吸道无效:痰液无法自主排出
治疗措施
1.多参数监护仪监护生命体征,记出入量,维持循 环系统的稳定; 2.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吸痰; 3.小剂量脱水降颅压; 4.加强抗感染治疗, 5.营养神经、营养支持、 6.维持水电解酸碱平衡。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查房课堂PPT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查房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972c3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3.png)
相关知识一、常规治疗方案:
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现代处理首先应置于加强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对呼吸、 颅内压、血气、电解质、出入量及生命体征等进行监护和动态观察。
2、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早期 应用呼吸机,定期检测血气分析,维持脑组织氧浓度,使脑组织免受继发性损 害。
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未到过“肺吸虫、血吸虫”等疫区及牧 区,否认烟酒嗜好,否认不洁性生活史,无毒物接触史。
家族史:否认有"血友病”等家族性遗传病史。
4
入科后予告病重,向家属交代病情,要求家属加强陪 护;给予抗感染、补液、营养脑神经及对症治疗;定 时雾化翻身、扣背、吸痰,被动活动患肢,预防褥疮、 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静脉 9 指导并教会病人家属有关护理知识,以利于病人回
归家庭生活,如日常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等
21
护理目标
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生命体征平稳,意识障碍 期间生理需求得到满足。
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呼吸平稳,无误吸发生。 患者营养状况能维持良好。 患者未出现因不能活动所引起的并发症 患者颅内压增高、脑疝的早期迹象及癫痫发作
25
二、亚低温脑保护疗法:
近20年来,关于降温在32℃至34℃的亚低温治疗进行了大量研 究,发现亚低温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降低颅内压 和脑细胞氧代谢率、提高脑灌注压、提高脑组织乳酸清除率、改 善脑组织氧分压、脑血流等。
在方法上要求伤后早期降温,治疗1~3天,或根据病情适当延长。 最近的低温治疗方案为伤后6小时内把体温降至32~33℃,维持
右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左面部伤口愈合良好,已拆线;
颈托固定中;胸带固定中,左胸轻压痛,胸廓挤压征(+);双肺呼吸
合并多发伤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护理
![合并多发伤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1d7726bd64783e09122bcb.png)
2.4 体温的管理 小儿体温调节能力差,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体温下降则易使麻醉变深,呼吸、循环抑制、苏醒延长。
调节手术室温度在24~26℃,湿度50%~60%,尽量减少患儿不必要的暴露,必要时对输入液体进行加温。
2.5 体位护理 安置体位时动作要轻柔,肢体伸展不可过度,用特制的约束带固定好患儿的踝部和腕部,松紧适宜,固定之前肢体先用棉纸包裹,固定期间定期观察肢端血运。
2.6 麻醉苏醒期护理 全麻苏醒期患儿常出现躁动,意识不清等,患者常会不自觉地拔除各种导管。
因此,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应明确躁动原因,去除绣因,耐心安慰患儿,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对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的患儿,应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误吸及窒息的发生。
麻醉未清醒前,病人予平卧,头偏向一侧。
麻醉恢复期应着重加强心率,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注意观察患儿呼吸的频率和节律,一且发生喉痉挛,应先用双手托患者下颌,头后仰,给予持续正压吸氧,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和激素类药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3 小结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得小儿手术的复杂性,风险性远远高于一般成人患者。
因此,术前加强健康宣教,说明禁食的重要性,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充分准备好抢救药品,妥善约束肢体,加强体温和麻醉苏醒期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参 考 文 献[1] 李李,常业恬.临床麻醉常见问题与对策[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287-288.(收稿日期:2011-12-11)合并多发伤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护理李安梅(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兴义562400)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多发伤护理 Key words Traumatic mahyain iniurg Diffuse axonal tngurg Multiple inguries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6,R65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2)13-1241-02 作者简介:李安梅(1963-),女,贵州,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从事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头部在特殊生物力学机制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肿胀断裂、轴索球形成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1]。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护理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bb9c86866fb84ae55c8d5a.png)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护理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1月第7卷第2期ChinJMisdiagn,Jan2007V017N02379内出现2次呼吸困难,其中1次呼吸停止,迅速解除气道阻塞, 挽救了患者的生命.3讨论3.1患者自主活动受限大面积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患者, 自主活动受限,伤后48h(休克期渡过后)使用翻身床.有气管切开患者,翻身时注意防止内套管脱落.必要时可增加翻身次数,以便充分引流出痰液.3.2患者治疗的特殊性大面积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患者, 因其治疗的特殊性,创面长期暴露在于燥的环境下,因而会导致干燥空气进入呼吸道.持续吸人干燥空气3,5h后,气道可被黏稠的分泌物堵塞,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失活,可产生局灶性肺萎缩或肺不张,导致肺部感染.因此,必须行局部气道湿化法来保持呼吸道的湿化.3.3吸人性损伤后3,20d为气管内坏死黏膜脱落期要及时将坏死黏膜吸出,防止气道堵塞.护理时要严格掌握无菌技术,遵守操作程序,动作轻,速度快,因为气管黏膜较薄,神经, 毛细血管丰富,易损伤.吸痰时由里向外,左右转动或上下轻微移动,不要固定在一处,注意旋转拔出吸痰管,充分吸净包括黏附在气管壁上的分泌物.如分泌物过于黏稠,用无菌注射器直接注入3,5ml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内套管,要在患者吸气时推人,数秒钟后,在患者呛咳时吸出.吸口腔的吸痰管与吸气管内的吸痰管不能并用,每次吸痰时重新更换吸痰管,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参考文献】[1]谢立华,陈万安,陈力莹,等.82例吸人性损伤治疗分析[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999,15(6):414—415.[23王会军,张捷,王金龙,等.77例吸人性损伤的救治体会[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999,15(6):416. 收稿日期:2006—09—07;修回日期:2006—10-18责任编辑:刘继烈弥漫一陛轴索损伤的护理高淑平,张静,李征【主题词】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中图分类号】R651.15;R473【文献标识码】B我科2004—01,2005—10共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injury,DAI)患者43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7例,女6例,年龄16~64(平均35.2)岁.其中车祸伤31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3例.GCS评分:3分7例,4,5 分24例,6,8分12例.经治疗护理,根据GOS评分良好9例, 轻残12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2例.2护理2.1急性期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有效供氧:彻底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吸氧,并将患者安置在神经外科监护室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的持续监护,同时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神经系统症状及四肢活动情况,定时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血氧分压及血二氧化碳分压,有的放矢地指导呼吸道管理.对缺氧症状严重,出现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者,应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昏迷,咳嗽无力者尽早行气管切开,定翻身拍背,雾化吸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2)降低颅内压的护理:必须采取各种手段降低颅内压,抬高床头3O.,促进静脉回流.避免过度刺激,预防因约束患者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内压增高.早期持续测脑室外引流者, 要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正确应用脱水药物,遵循快速,足量,准时的原则.精确记录24h出入量,适当控制水,钠的摄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高热作者单位;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441ooo 【文章编号】1009—6647(2007)02—0379—02 的护理:我们对15例DAI患者施行亚低温疗法,控制高热效果满意.方法为采用全身降温毯加冬眠合剂,使患者体温在4,6 h降至32,34?并维持数日较稳定的亚低温状态.行亚低温治疗时,在不同时期,应准确把握护理要点[13.导人期护理:观察意识,瞳孔,脑温,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糖,血钾,心功能,预防出血等,冷却期护理:监测体温,每1o,15min一次,控制血压, 脑灌注区,预防脑水肿,出血,防止体温骤升,骤降.复温期护理:以0.1?/h上升,1,2d完成复温.2.2过渡期护理(1)维持营养供给,保证热量摄人:DAI患者早期3,4d内应禁食,通过静脉给予胃肠外营养,3,4d后患者如无频繁呃逆,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使用胃肠道营养,并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干,能由口喂,就不用鼻饲的原则.进食后如无不适可适当加量,如出现腹胀,呕吐,解柏油样便应立即禁食,并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每日总热量在 6227~8368kJ](2)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DAI患者全身免疫力下降,极易并发褥症和各类感染,病室内空气应每日消毒1h.各种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昏迷患者易发生坠积性肺炎,肺不张,应加强肺部护理,定时拍背,吸痰.留置导尿管者要预防泌系感染,定时更换尿管及尿袋.有学者认为更换尿管的最佳时间为2,4周[3],陈培红等n认为,留置导尿的患者3d更换集尿袋1次为宜.加强皮肤护理,每2h翻身一次,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建立翻身卡,铺气垫床,预防褥疮.口腔护理2次/d,预防口腔感染.本组无1例患者死于过渡期.2.3康复期护理伤后3周既开始进入康复期,此期在治疗上强调综合治疗,在护理上强调功能锻炼,以提高生存质量,减少伤残.380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1月第7卷第2期ChinJMisdiagn,Jan2007Vo|7No.22.3.1高压氧治疗的护理高压氧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能降低颅内压,提高氧分压,可使椎动脉血流增加,使网状激活系统及脑干部位的氧分压提高,刺激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兴奋性,对昏迷患者有促醒作用?].对DAI昏迷患者良好的护理是保证高压氧治疗效果的前提,在进入高压氧仓前要注意保暖, 对于带管患者各管道要妥善固定,保持通畅,进仓后协助昏迷患者做好咽鼓管的开张.对有吞咽动作的患者,向其口中滴人液体.促进其做吞咽动作,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正确佩带呼吸面罩,避免吸人仓内的压缩空气,以保证高压氧治疗的有效时间.伴有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的患者,禁忌做高压氧治疗. 2.3.2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对改善DAI患者的功能恢复,使其能尽早回归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被动运动:脑外伤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功能,促进运动反射的重新建立.而运动反射的重建可以促进意识的恢复.被动运动主要是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在各关节活动范围内进行屈曲,伸展,外展等关节活动.运动幅度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主动运动: 对于清醒患者可嘱其加强瘫痪肢体的主动运动.刺激疗法;如音乐疗法,呼唤疗法等也有一定的作用.【参考文献】[1]高莉莎,孟鑫.郭巍.脑低温疗法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国处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0):458. [2]何梦乔.钟后德,毛仁忠.实用急救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58.[3]何克芝.循环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程序[J].护理学杂志.2002.17 (12):946.[43陈培红,陈爱清,陈秀萍.一次性集尿袋更换时间的探讨[33.护理学杂志.2002,17(3):171.[53王志明.韩树生.李春波.等.高压氧综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效果[33.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1.8(4):231—232. 收稿日期;2006—09—20;修回日期:2006—10—25责任编辑:李新志急性颅脑损伤致早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谭士君,武宇鼎【主题词】颅脑损伤/并发症;精神障碍/病因学;精神障碍/护理【中图分类号】R749.12~R473.74【文献标识码】B 本文通过对本院近3a86例脑外伤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干预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3例,女33例,年龄6,89(平均 32.5)岁.本组均在伤后3Omin,3d内人院.致伤原因:车祸49 例,打架外伤22例,坠落伤15例.闭合性颅脑损伤6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24例.伤后均有原发昏迷,昏迷时间<30min55 例,昏迷时间>30rain31例.人院时GCS评分,3,8分26例, 9,12分44例,13,15分16例.1.2精神症状伤后1周内出现精神障碍57例,1周后出现精神障碍29例.精神障碍表现为精神分裂症状23例,情感障碍 17例,记忆障碍27例,睡眠障碍15例,癫痫发作4例. 1.3CT检查经头颅CT检查,治疗过程中又多次复查头颅 CT证实:广泛脑挫裂伤31例(其中合并硬膜下血肿17例,脑内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17例(其中合并脑挫裂伤9例);弥漫性轴索损伤,原发脑干损伤9例;单纯额叶损伤13例;单纯颞叶损伤5例;额,颞叶损伤6例;额,顶叶损伤3例;其他2例. 2护理干预2.1早期精神障碍的护理早期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患者易发生躁动坠床,碰伤等意外,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避免精神刺激,待患者意识恢复后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的变化.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脑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文章编号】1009—6647(2007)02—0380—02 2.2躁狂型精神障碍的护理躁狂型精神障碍患者,损伤部位主要累及右颞底部或眶额皮层或右侧丘脑或尾状核,左侧颞叶损伤多伴发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而右侧颞叶损伤则多伴发情感障碍,颞叶损伤的患者多出现癫痫发作.躁狂型患者常表现为恐惧,愤怒,悲伤等复杂的心理状态,躁狂发作时表现出,哭,不睡觉,外跑等症状.护理多采用药物滞动,心理安打,骂慰,疏导的方法.要熟悉患者的病情,伤前情况,心理状态,家庭状况和社会支持能力等,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及早发现躁狂发作的先兆表现,减少一切不良刺激,尽量减轻精神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对精神分裂症样患者,待外伤情况稳定后及早转精神卫生中心进行专科治疗.2.3抑郁型精神障碍的护理创伤后抑郁,其损伤部位主要累及左侧头部,左前岛叶皮层和左颞底部皮层,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对治疗,护理不配合.对此型患者主要采用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情感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必要时给予精神药物以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对有消极观念和自杀,自伤倾向者,必须与家属交代,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严防意外的发生.2.4其他症状护理多叶联合损伤时更易发生人格改变和智能缺损?.额,颞叶皮层的局部挫伤容易引起强迫症,同时还出现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情感爆发等口].根据损伤部位不同,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相关精神症状,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3结果根据国内关于精神病疗效标准:痊愈75例(87.20%),好。
弥漫性轴索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弥漫性轴索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5819dc0a76e58fafbb00352.png)
弥漫性轴索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创伤性湿肺气管切开护理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弥漫性脑损伤的主要病理类型,占重型脑损伤的28%~42%,伤残率高,病死率高达42%~62%[1]。
重型患者昏迷程度深、昏迷时间长,丧失了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呼吸道分泌物、血污不能有效排除,且有不同程度的舌后坠等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梗阻,危及患者的生命,如合并创伤性湿肺,病情就更加复杂,治疗就更为困难。
及时行气管切开,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对提高此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Laws chapmen等认为[2],早期气管切开可以降低那些格拉斯哥评分很低的神经外科患者与气管及支气管相关的并发症。
2005年1月~2012年4月收治DAI合并创伤性湿肺患者10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例,占同期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的20%,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5~65岁,平均40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9例,高处坠落1例。
患者均有明确的头部和胸部外伤史。
GCS评分3~5分3例,6~8分5例,9~12分2例。
气短,呼吸困难9例,肺呼吸音减弱10例,肺湿啰音10例。
结果: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1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
护理环境管理: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气道开放,合并创伤性湿肺易造成肺部感染,所以病室空气的清洁消毒和湿化非常重要。
保持病房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室温18~20℃,相对湿度60%~80%。
每天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天3次,物品用消毒液擦拭。
尽可能让患者入住单人病房,家属进病房要带口罩,严格控制探视人员,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属严禁入室,以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室内禁止摆放鲜花及喷洒各种香水和空气清新剂。
体位:弥漫性轴索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患者,保持颈部舒展,床头抬高30°,以利于保持颅内血流回流通畅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行肠内营养者,床头抬高30°~45°,并至少保持1小时,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
临床操作指导:弥漫性轴索伤的护理体会
![临床操作指导:弥漫性轴索伤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f3459daa1c7aa00b52acb65.png)
弥漫性轴索伤是一种死亡率、致残率极高的重型颅脑损伤疾病。
保持患者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循环稳定、保持二便通畅是我们的护理重点,也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护理措施如下:一、严密观察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二、临床表现DAI患者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生命体征变化快。
我们通过认真及时地观察瞳孔意识变化每30min一次,有变化时随时观察并迅速报告医生,给予7.5%的高渗盐降低颅内压。
三、体温的观察DAI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热、多汗。
临床中多采用亚低温治疗方案,可以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组织耗氧量。
冬眠药物加持续冰帽、冰毯降温。
在此过程中我们应严密观察降温效果,使患者肛温保持在32℃~34℃为宜。
四、严密观察循环系统变化伤后72h为颅高压脑水肿高峰期。
其中血压、心率变化直接反映颅内压的变化。
血压高、心率慢、呼吸深慢等库欣综合征表现预示颅内压增高,脑疝即将发生,而亚低温治疗患者心率<60次/min.心律失常,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肢端发绀,说明微循环障碍,冬眠过深,体温过低,应立即停用冬眠药物并予以保暖。
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反之,肢端温暖面色红润、血压正常、脉搏有力说明亚低温治疗有效。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中枢性呼吸抑制患者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气管切开者应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保持气道湿化,定时做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5%以上,每2h翻身拍背一次,预防肺部感染。
六、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预防药物预防常规使H2受体拮抗剂预防应激性溃疡,近年来有学者通过临床研究认为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能安全有效的预防应激性溃疡。
其效果明显优于H2受体拮抗,每日1~2次静脉给药。
七、患者伤后早期营养通道的建立这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环节,也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浅谈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护理
![浅谈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c8a845f7ec4afe04a1df10.png)
康复期应专人 陪护 ,协 助 日常生 活 、进食 、入 厕 ,同时应 加强功能锻炼 ,根据个体差异 ,进行语 言及肢体功能 锻炼 ,
提高生存质量 减少病 残 ,同时配合 高压氧 治疗 ,可使 脑损 伤后处于缺氧状 态 ,但 尚未死 亡 的脑 细胞 得到氧供 ,有利
于脑组织生理机 能 的恢复 ,同时使椎 、基 底动 脉血流量 增 加 ,使病 人早 日康 复。 总之 ,弥漫性轴索 损伤 病人 ,经常 出现 高热 、消化 道 出血 ,顽 固性 呃逆 ,甚 至伴 有脑性肺水肿 ,在救 治过程 中 ,
出血及水肿 。镜 下可见 轴索 断裂 轴浆 溢 出稍 久可 见 圆形 回 缩球及血细胞溶 解。典型表现为伤后立 即 出现持续 性 昏迷 ,
且程度较 浅 ,持续 时间 较长 ,轻 者对 痛刺 激可 有 反应 ,但 严重时生命 体征 多有早 期紊 乱 。可 出现 呼吸节 律紊 乱 、心 跳及血压 明显波 动 。伤 及脑 干时 ,伤 侧瞳孑 时 大时 小 ,眼 L 球位置歪 斜 或凝 视 。亦 可 四肢 肌 张 力增 高 ,去 大 脑 强 直 ,
门卫玲 李文娟
中卫 7 50 50 0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中卫市人 民医院 神经外科 ,宁夏
【 关键词 】 弥漫性轴索损伤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7 4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57 (02 2 00 — 1 07 81 2 1】0 — 17 0
弥漫性 轴索损伤系头部遭 受加速 性旋转 暴力 ,剪 力而 造成 的神经 轴索肿胀 、断裂 而引 起 的位于脑 的 中轴部 分 即 胼体 、大脑脚 、脑干 及 小 脑 上脚 等 处 的 损 伤 ,多 2 1 年 2月共 收弥漫性 轴索损伤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报 医生 做相应 处理 。 2 3 康 复期 的护 理 : . 伤后 3周进入 康 复期 , 要进 行综合 治疗 。 需 2 3 1 高压 氧的 护 理 : 期 进 行 高 压 氧 治疗 是 降低 病 死 率 和 致 残 .. 早 率, 促进 患者 早醒 和提 高生 存 质 量 的重 要 手 段[ 。禁 忌颅 底 骨折 及 脑 脊 3 ]
医学 信 息
甍
打 21年1月 第2卷 第1期 00路 醯1 3 1 空 暂
通
道
临床护理
;
弥漫 性 轴 索 损 伤 患 者 的护 理 方法
7 z
H B 3
n 邝 Z
熊梅 荣
【 要】 漫性轴 索损 伤是 导致 患者植 物状 态 生存 或严 重神 经功 能 障碍 的一 类颅脑损 伤 。通过 总 结 4 摘 弥 5例 弥 漫性 轴 索损 伤 患者 的护 理 经验 , 到 适 找 当的 护理 方法 。加强 急性 期护理 和 恢复期 护理 . 降低死 亡 率、 高生存 质量 的有 效保证 。 是 提 , 【 键词】 关 弥漫性 轴 索损伤 ; 理 ; 法 护 方 【 中图分 类号] 4 3 7 R 7. 4 【 文献 标识 码】 B 【 文章 编 号: 0 6 9 9 2 1 ) 1 2 1 1 1 0 —1 5 (0 0 1 —0 4 —0 1
1 9 14 9 5: 5
作 者单 位 : 1 0 7 湖 南省脑 科 医 院 I U 40 0 C
院 前急 救 护 理 安 全 隐患 的识 别 与 防 范
何 矗 唐 雪 梅 陈 清 秀 朱 福 君 杜 平 李 贞 李 雯敏
【 摘要】 通过 对 院前 急救常 见的 护理 安全 隐 患的识 别 , 采取 相应 的 防 范措 施 , 更进 一 步提 高 了院前急 救 的质 量和 水平 。 【 关键词】 院前 急救 ; 全隐 患 ; 别 与防 范 安 识
功 能位 , 固定松 紧适 宜 , 遵 医使 用 镇 静剂 。定 期放 松 , 意受 约束 部位 并 注 的血液循 环 , 要时进 行局 部按 摩 。使 用前 向家 属解 释 清楚 . 必 取得 其 理解 和 配合 。 2 2 6 留置尿管 的 护理 : .. 注意观 察 患者尿 液 量 , 色 和有 无混 浊 , 颜 沉 淀 等感染 迹象 。对 留置 尿管 7 d以 上 昏迷 患 者用 2 ℃左 右 的生 理 盐水 加 O 庆 大霉素 冲洗 膀胱及 抹 洗会 阴 , 防泌尿 系感 染 。妥 善 固定 尿袋 , 预 观察 有 无 尿液外 漏 ; 当增加 摄水 量 , 证 2 h 量在 2 0 ml 适 保 4尿 0 0 以上 。 2 2 7 营养 的护 理 : 当 的营养 支持 对于 促进 患 者康 复有 着 重要 的 .. 适 作 用 , 急性 期 以静脉 补 液 为 主 , —5 在 3 d肠 鸣 音 恢 复后 , 始 使用 经 胃肠 开 道 营养 , 以流 质饮 食为 主 , 慢慢 取代 静脉 营养 , 循 由少 到多 , 并 遵 由稀 到干
的原 则 。静脉 注入胰 岛 素将 血糖 控制 在 6 8 — mmo/ lL。对 清 醒 者 予 喂 食 , 对 昏迷者采 用 鼻饲 , 进食 后 如 无 不适 可适 当 加量 , 有 不适 立 即禁 食 , 如 并
2 护 理
2 1 心理护 理 : . 护理 人 员应 以高 度 的 同情 心 , 解 有 关 的 医学 护 理 讲 知识 , 帮助 患者及 家属 面对 现实 , 强 战胜疾 病 的信心 和 勇气 。 增 2 2 急性期 护理 : 后 1 . 伤 周左 右 为死 亡率 高的 急性 期 , 应早 期救 治 。 2 2 1 一般 护理 : 隔 3 mi .. 每 0 n观察 并记 录 患者 的生 命 体 征 、 识 、 意 瞳 孔 。当 出现脉搏 、 呼吸 减慢 , 血压 增 高 , 及 时 报 告 医生 。如 发 现 昏迷 程 应 度加 深 , 一侧 瞳 散 大 , 光反应 消失 时 , 即遵 医 嘱予 脱 水 药使 用 , 做 L 对 立 并 好术 前准 备 2 2 2 呼吸道 护理 : .. 在护理 工作 中要 做 到床头 抬 高 3 。利 于脑 静 脉 0, 回流 。避 免头部 过度 前屈 和 后伸 , 头偏 向一 侧 , 时清 除 口鼻 腔分 泌 物 , 及 并定 时予 以吸痰 。对 有 咳嗽 反射 的可按 压 环 状 软 骨 下方 使 其 主 动排 痰 。 若痰 液过 于粘稠 , 化 吸人稀 释痰 液 , 雾 并给 予 面罩 吸 氧 对 于 中枢性 呼吸 衰竭患 者应早 期行 气管 切开 术 , 善通气 , 改 必要 时 给 予机 械辅 助 呼 吸 。应 注意尽 量避 免使 用镇静 药 物 , 续 血 氧饱 和 度 监 测 , 期 进行 血 气 分 析 , 持 定 检察肺 部换 气功 能 。 如发 现异 常及 时寻 找原 因并 做相 应处 理 。 2 2 3 静 脉输 液 的护理 : 脉置 管是 临床 上一 种 有 效且 应 用广 泛 的 .. 静 治疗 手段 。①常 规深静 脉 置 管 , 液 时注 意 无 菌操 作 。合 理 安 排 脱 水 药 输 物 , 当抬高其 头部 , 进静 脉 回流 , 适 促 采用 各 种措施 降低 颅 内压 , 防止 脑 水 肿 的 出现 。应 用 Hz 受体拮 抗剂 与抗 生 素预 防 消 化道 应 激 性 溃 疡 。② 精 确 记 录 2 h出入 量 , 4 确保 患者 按 时按 量 完 成 每 日治 疗 量 , 当控 制 水 、 适 钠 摄 人量 , 持水 、 维 电解质 平衡 ; 静 脉置 管局 部 每 日换 药 1次 , 4 ③ 2 h持 续 静 滴 维持 。 2 2 4 亚 低温 治疗 的护 理 : I 常 出现 高 热 且不 易 控 制 , 高 热 .. DA 常 而 会 进一 步加剧 脑组 织 的损伤 , 究表 明亚 低温 治疗 对 于 降低 脑 氧耗 量 、 研 减 轻脑水肿 , 护脑组织 有 明确 作 用 嘲 。 一般 于 伤 后 早 期 ( 4 保 2 h内) 开始 采 用 冰毯 、 帽物 理方法 并 配合药 物治 疗 降 温 , 毯 温度 控 制 在 3 —3 ℃ 。 冰 冰 3 7 严重 高热 患者 采用 亚低温 冬 眠疗法 , 降 温和升 温 均 要按 程 序进 行 。 禁 但 严 体 温骤升 骤降 , 降温后 严格 控制 肛 温在 3 —3 ℃ 。 同时 观察 心 率 、 压 、 2 4 血 血 液高凝 状态 等 。其治疗 一般 在 7 左 右 , 停用 治疗 时应 先停 止 物理 降 d 在 温, 然后停 止用 药 , 再复 温 。复温速 度 不可过 快 , 用 1 h复温 , 1 — 采 ℃/ 在 0 2 h内将 患者的 肛温恢 复 到 3 . — 3 ℃ , 0 6 5 7 之后 一 直 维持 患 者 的 体 温在 此 范 围 内。治疗 中 , 注意 保护 患者皮 肤 , 1次/ 应 h翻 身 , 意患 者 骨 突 出皮 注 肤 的护理 , 预防褥 疮及 冻疮 。防 止传感 器脱 落 。 2 2 5 躁 动患者 的护 理 : 其 使 用约 束 带及 防护 用 具 , 肢 体 置 于 .. 对 将
( ): 5 5 4 5— 7
[ ] 张平平 . 2 亚低 温治 疗弥 漫性 轴 索损伤 的 临床 观察 与 护理 [ ] 中国社 J_
区 医 师 ・综 合 版 , 0 9 ( 2 : 2 2 9 2 0 。 2 ) 2 8— 2
[ ] 朱文 俏, 3 陈爱 萍. 漫 性 轴 索损 伤 患者 高 压 氧 治疗 中的 护理E ] 现 弥 J.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志 。 0 8 1 ( 8 : 8 1 8 2 2 0 , 7 1 ) 2 6 ~2 6 [] 邱 绪 襄 , 文 满 . 脑 损 伤 [ .成 都 : 川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 4 廖 颅 M] 四
【中 图 分 类 号 ] 7 R4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O 6 1 5 ( 0 0 l 一 o 4 — 0 文 10 — 992 1 )】 2 1 1
院前 急救是指 对遭 受 各 种危 机 生命 的急 诊 、 伤 、 毒 、 难 事 故 等 创 中 灾 属于在 到达 医院 之前 进行 紧 急救 护 。包 括 对 伤病 员 的 现场 抢 救 , 全 转 安 运和途 中监 护 院前 急 救 是 急 诊 医 疗服 务 体 系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近 年 来, 院前 急救 的次数 及病 人数 量 逐 渐增 加 , 危重 伤 病 人疾 病 谱 广 泛 , 且 伤 情危重 凶 险, 存法 与死 亡之 间的 时间宽 限度 非 常狭 小 , 易 失去 抢 救 时 在 极 机, 也极 易出现 纠纷 , 就要 求 院前 急 救护理 人 员在 有 限 的时 间 内迅 速 救 这 护和采取 措施 。但 是 由于医疗 技术 专业 性与 病人 知 识水 平 的 矛盾 以及 病 人就 医的高 期望值 与 医疗发 展 揭 短性 之 间 的 矛盾 , 急救 护 理 安全 隐 患 使 加大 。为防 范和减 少护理 纠纷 的发 生 , 须加 强 院前 急救 各 环 节的 管 理 , 必
质量。 1 临 床 资 料
其I 临床资 料见 表 1 。其 中男性 2 9例 , 性 l 例 , 伤 的原 因以 车 祸 女 6 致
居多。
表 1 临床基 本 资料
敢伤 娠 嘲 例敷 粥/ 女 平 均 年 瞬/ 步 恢 复 良 好 / 例 中残 / 蜘 重 残 / 恻 植物 人 / 倒 死亡/ 螂
液漏 患者使 用 。人仓 前应 注 意保 暖 , 妥善 固定 患者 的 各种 管道 , 保持 其 通 畅 。进 仓后 使用 动态 颅 内压 监 测 , 护 协 助 做好 咽 鼓管 的开 张 。陪 护人 陪 员 向有 吞咽 动作 的患 者 口中滴 人液 体 , 促进 其做 吞 咽 动作 , 持鼓 膜 内外 保 压力平 衡 。正确 配带 呼 吸 面 罩 , 持 良好 接 触 , 免 吸入 仓 内的 压 缩 空 保 避 气 , 证 治疗 的有效 时 间 。 保 2 3 2 智 能训 练 和康 复治疗 ; .. 除应 用脑组 织 营 养药 物及 促 苏醒 药物 外 , 可进 行亲 情 呼唤 , 时 放 置眼 前 遮 挡物 } 当采 用 冷 热水 接 触 及 电 还 定 适 针 灸刺 激 , 逐步 对其 进行 听觉 、 光觉 、 热 以及 痛 觉 刺激 。昏迷 患 者 每天 冷 定 时行 四肢关 节 的按摩 及 被 动 屈伸 功 能 锻炼 , 止 关节 僵 硬 。患 者 清醒 防 后 , 督促 其进 行坐 、 、 要 立 行走 等 四肢协 调及 语言 锻 炼 , 此外 还 应采 取 措施 促 进患者 全 面恢复 , 如排 便训 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