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传输技术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密勒码
凡是传送“1”时在位周期中心都发生电平转换。 在传送“0”时,如果紧接在“1”之后则电平不变;如果紧 接在“0”后,则在位周期开始的边界上发生电平跳变。 优点:信号能量主要集中在1/2码速以下的频率范围内,直流 分量很小,频带宽度为数字双相码的一半。
10
4.1.2 常用的传输码型
7.交替极性(AMI)码 交替极性(AMI)码又称为交替传号反转码。 此方式是单极性方式的变形,即把单极性方式中的 “0”码仍 与零电平对应,而“1”码交替地用“1”或“-1”脉冲的归零码 表示,称为传号。其优点如下: (1)在 “1”、“0”码 不等概率情况下,也无直流成分,且 零频附近低频分量小。 (2)若AMI码的极性交替规律被破坏,则可判断此处有错,有 一定纠错能力。 此外, AMI 码还有编译码电路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基本的线 路码,得到广泛使用。 缺点:当它用来获取定时信息时,由于它可能出现长的连0串, 因而会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
这个符号可能会破坏“极性交替反转”的规律,成为破坏符号, 用符号V表示。
为保证V的记性交替,当相邻V符号间有偶数个“非0”符号时,将 该小段的第1个“0”变换成+B或-B,B符号的记性与前一“非0”符 号的相反。 特点:保持AMI码的优点,还能使连“0”串减少到至多3个,有利于 定时信号的恢复。
12
将数字消息或模拟消息转换成通信硬件能够接受和易 于传输的信号,共要经过四个过程:
第一,把各种信息用二进制表示。包括字符 编码、PCM编码、PAM编码等。(信源编 码第)二,把二进制数转换成脉冲信号。(码型编码) 第三,差错控制编码。(信道编码) 第四,基带信号变成频带信号。(调制)
4
4.1.1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过程
扰码器的实现——采用伪随机序列(m序列)进行。
13
4.2 数字电视信号的差错控制编码
1.差错控制方式 2.信道编码的分类 3.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 4.信道编码
14
4.2 数字电视信号的差错控制编码
• 差错控制编码
就是在信息序列上附加一些监督码元,利用这些冗余的 码元,使原来不规律的数字信号变为有规律的数字信号; 译码时则利用这些规律性来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 误,或进而纠正错误。
误之间有相关性。由诸如光盘中的瑕疵、污迹,大气中的电火花等突 发噪声干扰引起的,其特征是误码位置集中,会成群的出现。
4.1.3 扰码
扰码技术——消除数据源的统计特性。 使信号受到随机化处理,变为伪随机序列,又称为“数据 随机化”和“能量扩散”处理。
作用:改善位定时的恢复质量,使信号频谱平滑,改善帧同 步、自适应同步和自适应时域均衡等系统性能。 目的:将二进制码变换成“0”、“1”近似等概率,以及前 后独立的随机码。
第4章 数字电视传输 技术
主要内容
4.1数字电视信号的基带处理 4.2 数字电视信号的差错控制编码 4.3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卫星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有线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
2
4.1 数字电视信号的基带处理
1.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过程 2.常用的传输码型 3.扰码
3
4.1.1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过程
9
4.1.2 常用的传输码型
5.数字双相码 数字双相码又称为分相码或曼彻斯特码。每一位码用两个电 平表示。 “1”用“10”编码,“0”用“01”编码。 优点:1)每个码元中心都存在电平跳变,易于提取定时信息。
2)正负电平各占一般,不存在直流分量。 缺点:传输码速加倍,所需频带加宽。 适用于数字终端设备在短距离内的传输。
• 这种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差错控制的编码也称 为信道编码。
15
4.2.1 差错控制方式
•差错
根据信道噪声干扰性质,可以把差错分为随机错误、突发错误和混合 错误。
随机错误,由信道中随机噪声的干扰引起,误码的发生是相互独立的
,不会连续成片地出现错误,前后码元之间是否发生错误彼此无关。
突发性错误,位流中一个错误的出现往往影响其他码元的错误,即错
7
4.1.2 常用的传输码型
1.单极性非归零码(NRZ) 高电平代表“1”,低电平代表“0”。 缺点:直流分量不为零,不适合用于交流耦合的有线传 输信道,只适合用于计算机内部或近距离的信息传送。
2.双极性非归零码(NRZ) “1”和“0”分别对应正、负电平,没有零电平。 优点:直流分量小。 缺点:不易提取同步信息,特别是在长0长1串时。
8
4.1.2 常用的传输码型
3.单极性归零(RZ)码 传送“1”码时,发送一个宽度小于码元持续时间的归零 脉冲;传送“0”时不发送脉冲。 优点:比单极性非归零码容易提取时钟信息。
4.双极性归零 ( RZ ) 码
传送“1”码时,发送一个宽度小于码元持续时间的归零脉冲; 传送“0”时不发送脉冲。 优点:比单极性非归零码容易提取时钟信息。
数字信号:把经过信源编码后的语音信号用“0”
和“1”,即高、低电平进行表示的信号。没有 经过调制,称为数字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含有丰富直流和低频成分,不适合在信道 中传输。要将基带信号的码元波形及码元序列的格 式进行变换,转换为适合信道传输的码型。 为了适应信道的传输特性及接收端再生恢复数字 信号的需要,选择基带传输码型时应注意源自文库下几 个原则:
5
4.1.1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过程
选择系 带传输 码型的
原则
码型应不含直流分量,让频谱向中频集中。 应易于从基带信号中提取定时信号。
所选的码型应使基带信号具有内在检 错能力。 降低单个误码引起的误码扩散。
码型变换设备应尽量简单。
6
4.1.2 常用的传输码型
1.单极性非归零码(NRZ) 2.双极性非归零码(NRZ) 3.单极性归零码(RZ) 4.双极性归零码(RZ) 5.数字双相码 6.密勒码 7.交替极性码(AMI码) 8.HDB3码
11
4.1.2 常用的传输码型
8.HDB3码 HDB3码的全称是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编码原理: ➢先把信息代码变成 AMI 码,然后检查AMI码的连“0”串情况, 当无4个以上连“0”码时,则这时的AMI码就是HDB3码。 ➢当出现4个以上连0码时,则将每4个连 “0”小段的第4个“0”变 换成与其前一个“非0”符号(+1或-1)相同的符号。
凡是传送“1”时在位周期中心都发生电平转换。 在传送“0”时,如果紧接在“1”之后则电平不变;如果紧 接在“0”后,则在位周期开始的边界上发生电平跳变。 优点:信号能量主要集中在1/2码速以下的频率范围内,直流 分量很小,频带宽度为数字双相码的一半。
10
4.1.2 常用的传输码型
7.交替极性(AMI)码 交替极性(AMI)码又称为交替传号反转码。 此方式是单极性方式的变形,即把单极性方式中的 “0”码仍 与零电平对应,而“1”码交替地用“1”或“-1”脉冲的归零码 表示,称为传号。其优点如下: (1)在 “1”、“0”码 不等概率情况下,也无直流成分,且 零频附近低频分量小。 (2)若AMI码的极性交替规律被破坏,则可判断此处有错,有 一定纠错能力。 此外, AMI 码还有编译码电路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基本的线 路码,得到广泛使用。 缺点:当它用来获取定时信息时,由于它可能出现长的连0串, 因而会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
这个符号可能会破坏“极性交替反转”的规律,成为破坏符号, 用符号V表示。
为保证V的记性交替,当相邻V符号间有偶数个“非0”符号时,将 该小段的第1个“0”变换成+B或-B,B符号的记性与前一“非0”符 号的相反。 特点:保持AMI码的优点,还能使连“0”串减少到至多3个,有利于 定时信号的恢复。
12
将数字消息或模拟消息转换成通信硬件能够接受和易 于传输的信号,共要经过四个过程:
第一,把各种信息用二进制表示。包括字符 编码、PCM编码、PAM编码等。(信源编 码第)二,把二进制数转换成脉冲信号。(码型编码) 第三,差错控制编码。(信道编码) 第四,基带信号变成频带信号。(调制)
4
4.1.1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过程
扰码器的实现——采用伪随机序列(m序列)进行。
13
4.2 数字电视信号的差错控制编码
1.差错控制方式 2.信道编码的分类 3.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 4.信道编码
14
4.2 数字电视信号的差错控制编码
• 差错控制编码
就是在信息序列上附加一些监督码元,利用这些冗余的 码元,使原来不规律的数字信号变为有规律的数字信号; 译码时则利用这些规律性来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 误,或进而纠正错误。
误之间有相关性。由诸如光盘中的瑕疵、污迹,大气中的电火花等突 发噪声干扰引起的,其特征是误码位置集中,会成群的出现。
4.1.3 扰码
扰码技术——消除数据源的统计特性。 使信号受到随机化处理,变为伪随机序列,又称为“数据 随机化”和“能量扩散”处理。
作用:改善位定时的恢复质量,使信号频谱平滑,改善帧同 步、自适应同步和自适应时域均衡等系统性能。 目的:将二进制码变换成“0”、“1”近似等概率,以及前 后独立的随机码。
第4章 数字电视传输 技术
主要内容
4.1数字电视信号的基带处理 4.2 数字电视信号的差错控制编码 4.3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卫星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有线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
2
4.1 数字电视信号的基带处理
1.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过程 2.常用的传输码型 3.扰码
3
4.1.1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过程
9
4.1.2 常用的传输码型
5.数字双相码 数字双相码又称为分相码或曼彻斯特码。每一位码用两个电 平表示。 “1”用“10”编码,“0”用“01”编码。 优点:1)每个码元中心都存在电平跳变,易于提取定时信息。
2)正负电平各占一般,不存在直流分量。 缺点:传输码速加倍,所需频带加宽。 适用于数字终端设备在短距离内的传输。
• 这种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差错控制的编码也称 为信道编码。
15
4.2.1 差错控制方式
•差错
根据信道噪声干扰性质,可以把差错分为随机错误、突发错误和混合 错误。
随机错误,由信道中随机噪声的干扰引起,误码的发生是相互独立的
,不会连续成片地出现错误,前后码元之间是否发生错误彼此无关。
突发性错误,位流中一个错误的出现往往影响其他码元的错误,即错
7
4.1.2 常用的传输码型
1.单极性非归零码(NRZ) 高电平代表“1”,低电平代表“0”。 缺点:直流分量不为零,不适合用于交流耦合的有线传 输信道,只适合用于计算机内部或近距离的信息传送。
2.双极性非归零码(NRZ) “1”和“0”分别对应正、负电平,没有零电平。 优点:直流分量小。 缺点:不易提取同步信息,特别是在长0长1串时。
8
4.1.2 常用的传输码型
3.单极性归零(RZ)码 传送“1”码时,发送一个宽度小于码元持续时间的归零 脉冲;传送“0”时不发送脉冲。 优点:比单极性非归零码容易提取时钟信息。
4.双极性归零 ( RZ ) 码
传送“1”码时,发送一个宽度小于码元持续时间的归零脉冲; 传送“0”时不发送脉冲。 优点:比单极性非归零码容易提取时钟信息。
数字信号:把经过信源编码后的语音信号用“0”
和“1”,即高、低电平进行表示的信号。没有 经过调制,称为数字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含有丰富直流和低频成分,不适合在信道 中传输。要将基带信号的码元波形及码元序列的格 式进行变换,转换为适合信道传输的码型。 为了适应信道的传输特性及接收端再生恢复数字 信号的需要,选择基带传输码型时应注意源自文库下几 个原则:
5
4.1.1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过程
选择系 带传输 码型的
原则
码型应不含直流分量,让频谱向中频集中。 应易于从基带信号中提取定时信号。
所选的码型应使基带信号具有内在检 错能力。 降低单个误码引起的误码扩散。
码型变换设备应尽量简单。
6
4.1.2 常用的传输码型
1.单极性非归零码(NRZ) 2.双极性非归零码(NRZ) 3.单极性归零码(RZ) 4.双极性归零码(RZ) 5.数字双相码 6.密勒码 7.交替极性码(AMI码) 8.HDB3码
11
4.1.2 常用的传输码型
8.HDB3码 HDB3码的全称是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编码原理: ➢先把信息代码变成 AMI 码,然后检查AMI码的连“0”串情况, 当无4个以上连“0”码时,则这时的AMI码就是HDB3码。 ➢当出现4个以上连0码时,则将每4个连 “0”小段的第4个“0”变 换成与其前一个“非0”符号(+1或-1)相同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