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击垮晚清军队

合集下载

晚清政府腐败是甲午战败的重要原因

晚清政府腐败是甲午战败的重要原因

视界 Viewpoint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而言,具有特殊含义。

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记忆中重重写下了一个“败”字,愤愤烙下了一个“耻”字,深深刻下了一个“警”字。

念之、思之、痛之,我们更应牢记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担当起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历史重任。

为什么,物华天宝的中国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为什么,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为世界历史所罕见?目睹顶着“亚洲第一”虚名的北洋水师覆没的滔滔沧海要问,血战到底、饮恨牺牲的英魂忠骨要问,奋起抗争、前仆后继誓志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的志士仁人要问,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当代中国人还要问。

回答这个问题,首当其冲、痛彻心腑的就是一个大大的“腐”字!国运殇失、战场溃败、民族危难的背后,都有清朝晚期陈腐、贪腐、腐朽的深刻烙印。

陈腐的思维,何以御强邻入侵。

铁的事实告诉人们,海战决定胜负,海权就是主导权。

然而,长期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清朝政府海权观念淡薄,把海权问题矮化为“海防”问题。

殊不知,马汉的制海权理论当时已风靡欧美及日本,成为海洋强国海军战略的重要指导理论。

在“海军力量,以之攻人则不足,以之自守尚有余”这一消极防御思想影响下,清军“专守防御”“避战保船”,并寄希望于欧洲列强居中调停,委曲求全之举等于未打先输。

一支只知近岸守土的海军惨败于另一支满腹经略大洋野心的海军,难道不是势所必然吗?贪腐的堕落,终致堤溃蚁穴。

买官卖官,训练荒废,纪律败坏,已是清朝军队中的普遍现象。

“南北洋购买外洋枪炮、船只、机器暂停两年”之际,却为慈禧太后修建北海、中海、南海和颐和园而挪用海军军费。

有御史上奏停止建园以保海军军费之时,慈禧却回应“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

腐朽的无望,更加激活了列强贪婪的胃口。

那是多么黑暗屈辱的一页:一方面,清廷昏聩,任由“无官不贪,无事不贿,上下相欺,大小相欺”现象蔓延肆虐;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割地赔款,一再让步,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

贪腐横行:北洋舰队强大下的危机

贪腐横行:北洋舰队强大下的危机

贪腐横行:北洋舰队强大下的危机作者:王语琳来源:《晚晴》2014年第09期北洋舰队是清廷投入最多的一支舰队,也是军费最有保障的一支军队。

舰长等中高级军官拿着相当于如今几十万的年薪,但高薪带给北洋舰队高级军官们的并不是有效的管理和刻苦的训练,他们最热衷的一件事还是——赚钱。

北洋舰队早期的训练和管理一直由副提督、英国人琅威理负责,琅威理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校,治军向来严格,当年军中流传一句话:“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

”可是北洋舰队的军官都是朝廷命官,对于琅威理,从来是口不服心不服。

1890年2月,琅威理、“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带着“定远”等四条军舰去香港维修。

这一天,刘步蟾突然下令降下军舰上的提督旗,升上他自个儿的总兵旗。

琅威理听说这事之后,跑过来就责问,说为什么要降下提督旗,升起总兵旗呢?刘步蟾说了,海军惯例向来如此。

这就是著名的撤旗事件。

后来,官司打到李鸿章那里,李鸿章觉得让琅威理当北洋舰队的副提督,只不过是跟他客气客气。

李鸿章最后表态,以刘步蟾的做法为是,琅威理愤而辞职。

琅威理走后,北洋海军的管理日渐松懈,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北洋舰队是朝廷投入最多的一支舰队,也是军费最有保障的一支军队。

舰长等中高级军官拿着相当于如今几十万的年薪,但高薪带给北洋舰队高级军官们的并不是有效的管理和刻苦的训练,他们最热衷的一件事还是——赚钱。

按照《北洋水师章程》规定,在北洋舰队常年停泊的基地威海刘公岛,除了提督丁汝昌,各级军官都不得在岸上买房子,必须常年住在舰上。

但这一条是基本没人遵守的,比如“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就在威海、烟台、大沽、上海等拥有多处房产。

丁汝昌不仅在刘公岛上盖了自己住的房子,还修建了大批商铺用于出租。

方伯谦发觉了这个发财的机会,也搞了不少出租屋,于是两位房东因为争抢租客问题,多次进行骂战。

除了买房置业,方伯谦还先是与丁汝昌同时看上一位妓女发生矛盾,然后又与刘步蟾同时想娶一个美女小妾而差点拔刀打架。

腐败从中高层开始,势必影响到普通士兵。

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晚清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政治统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知识归纳一、晚清政局的演变1.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治的腐朽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表现为:①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

②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军备废弛,纪律败坏。

③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

④阶级关系上,阶级矛盾激化,农民的反抗斗争越来越激烈。

⑤清朝统治集团中,以"天朝上国"自居,皇帝和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2.19世纪中期,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及政局的变动(1)内忧外患的形势①内忧: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各地起义不断。

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太平军建立了同清朝对峙的政权;1853~1856年,太平天国发动北伐、西征和东征,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攻破江南、江北大营,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

②外患: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割地、赔款、通商,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去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英法联军攻占了清朝统治中心北京,火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清朝皇帝弃城出逃。

(2)清朝政局的变动①总理衙门的设立。

总理衙门是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②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

1861年慈禧太后和奕沂发动政变,逮捕了辅政大臣,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奕沂为议政王。

以辛酉政变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上公开勾结的道路。

1862年初,清政府决定向英法两国"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③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

描写晚清腐朽国家破碎的句子

描写晚清腐朽国家破碎的句子

描写晚清腐朽国家破碎的句子1.晚清时期,腐朽的统治使得国家内外乱象丛生。

2.官场腐败,贪污成风,国家财政耗尽。

3.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困苦,社会不安定。

4.社会道德沦丧,恶性循环席卷整个国家。

5.政府无能,无力应对外部侵略,领土不断缩小。

6.全国租借地成为列强的殖民地,国家主权岌岌可危。

7.军队腐化,战斗力低下,无法保护国家和人民。

8.政治压制,言论自由受限,民众权益受到压迫。

9.文化沉沦,传统价值观淡薄,道德观念崩溃。

10.教育衰退,知识水平低下,人才荒缺。

11.林则徐、魏源等新政推动者的努力被阻挠,国家改革无望。

12.独裁专制,人民权益被剥夺,社会不公现象严重。

13.深重的官僚主义让国家机器无法运转正常。

14.国家贵族垄断政治的同时,普通百姓沦为贫苦的附庸。

15.严重的税收压迫使得农民生计艰难,土地流失加剧。

16.堕落的官员大肆贿赂,权钱交易盛行,法律权威丧失。

17.恶性通商口岸的崛起,让国家利益受到外部侵蚀。

18.帝国主义列强强行推行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无从维护。

19.传统的封建制度瓦解,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20.军阀混战,国家分裂,内战频发。

21.司法系统腐败,法不责众,社会秩序崩溃。

22.腐朽的宗族势力妨碍国家统一与进步。

23.各方割据,地方官吏丧失管辖能力,社会失序。

24.社会道德风气败坏,人们争相践踏尊严和良心。

25.普通民众生活贫困,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6.国家文化受到殖民者的侵扰,传统文化纷纷式微。

27.工商业衰落,技术落后,国家产业竞争力下降。

28.少数特权阶层掌控国家资源,大规模经济剥削存在。

29.官员辞职潮,政府效能低下,行政混乱。

30.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斗争激烈,国家治理摇摇欲坠。

31.饥荒蔓延,粮食短缺,国家无力解决饥民问题。

32.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生问题无人问津,群众不满情绪高涨。

33.外交失策,国家面临国际孤立,地位日益不保。

34.国家教育体系残破,知识普及率低,人才辈出无望。

历史趣谈大清帝国怎么在辛亥年崩溃 军制的腐化造就灭亡

历史趣谈大清帝国怎么在辛亥年崩溃 军制的腐化造就灭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大清帝国怎么在辛亥年崩溃军制的腐化造就灭亡导语: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清朝只用了5个月就宣告灭亡,这速度就是当年的革命党人都有些吃惊。

为什么统治中国276年的大帝国会在这个时候崩溃?要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清朝只用了5个月就宣告灭亡,这速度就是当年的革命党人都有些吃惊。

为什么统治中国276年的大帝国会在这个时候崩溃?要知道早在50多年的1860年代,清王朝面临的危机可比1911年左右大多了,东南有太平天国对峙,西南有苗人起义,西北有陕甘回变,中南有捻军,就连京城的皇帝也被英法联军赶去了热河。

可是清朝却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实现了“同治中兴”。

而反观1911年的的清朝,在保路运动兴起之前最大的震动也就是黄兴率120人发动的黄花岗起义,这样的起义规模显然不能与1860年代的任何一次危机相比。

可紧随其后的保路运动风起云涌,到武昌起义后大清帝国再也撑不住了,轰然倒塌。

清王朝建立的过程中最核心的力量是八旗兵。

清初的八旗兵败李自成、张献忠、灭南明,后来又击败反叛的吴三桂,可谓天下无敌。

好不容易得了天下了,虽然朝廷号称要满汉一家,但有好日子能不先想着自己人吗?所以清朝对待旗人的待遇一直很高,颇有点三十年前我们国家城市户口的味道。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清末过惯好日子的旗人已不像祖先那样尚武,大部分也就养养鸟,赌赌钱,当兵有本事的还真没几个。

广西洪杨起事。

朝廷派出包括八旗军在内的军队镇压,结果一触即溃。

眼睁睁看着太平军从广西打到了南京,还派出了北伐军声称要打进北京城。

一瞬间似有亡国之危。

好在洪杨也只是乱世枭雄,所过之处烧杀抢掠,还禁儒教,拜上帝。

这导致一些汉族士子聚集人马以死生活常识分享。

关于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主要原因的研究

关于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主要原因的研究

关于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主要原因的研究作者:刘玉萍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战败的厚度哦对中国政治、军事、历史的影响依然非常明显,造成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应该站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探寻出鸦片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起到以故鉴今的作用。

本文通过历史学习和大量资料的整理,提出了社会、制度、军事落后以及腐败是导致鸦片战争失败主要原因的观点,并提出了封建制度腐朽、政府和军队官员腐败、武装部队武器落后三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鸦片战争封建制度武器落后官员腐败半殖民地半封建前言1840年英帝国发动了对清帝国的战争,由于战争的起因是鸦片的贸易,所以史称“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海面,导致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署,历时两年,最终以清帝国惨败、赔款、通商为结束,由此,中国进入了一个百年的黑暗时期,中国的领土、领海、国家主权被逐步蚕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被列强打断,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造成5000年中国文化和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作为历史的研究者,我们应该对鸦片战争进行更为科学的研究,要从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入手,探寻失败的必然原因,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更好地指导社会的发展和实践。

造成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很多内在的原因,我们应该站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从历史资料的分析入手,探寻出鸦片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起到以故鉴今的作用。

本文通过历史学习和大量资料的整理,提出了社会、制度、军事落后以及腐败是导致鸦片战争失败主要原因的观点,并提出了封建制度腐朽、政府和军队官员腐败、武装部队武器落后三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论述,希望对分析和研究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1封建制度腐朽是鸦片战争战败的社会原因清王朝是我国封建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落后的封建制度极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的温床,皇权作为一切政治权力的源泉,凡事皆唯皇帝之令是从,封建专制帝国由皇帝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皇帝为了自身利益和统治阶级利益会出现各种变更,由于制度的腐朽,这些变更难于得到有效的执行,这会导致清政府对战争失去控制和把握,最终导致失败。

精品文档 (177)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

精品文档 (177)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清王朝,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晚清”。

晚清王朝,内忧外患,列强的侵略不断削弱、侵扰着清政府,使晚清国势日趋衰微,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都处于落后状态,社会危机逐渐加深,各种矛盾不断激化,战争频发,呈现出穷途末路的景象。

晚清政府灭亡原因是各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军事经济的视角加以分析。

一、落后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窒息了中国军事经济的发展晚清王朝的几十年,虽然有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有近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绝对的支配地位,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这是不争的史实。

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生产在低水平上重复着,不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从根本上窒息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土地兼并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土地集中到王公贵族、权臣新贵、豪绅地主和富商巨贾手中,广大农民只有少量土地甚至完全丧失了土地,农民地位低下,生产积极性不高,所创造的社会整体物质财富也就极其有限。

这一点也就使得军事费用所占比例虽高,但总体不多。

落后的生产劳作方式,劳动者地位的低下,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加上自然灾害等原因,使整个社会的物质总量,极其匮乏,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物价不断上涨,导致农民不断起义,使社会发展呈现恶性循环。

二、国家财政困难,军费供给不足,从源头上限制了军事经济的发展军费直接来自国家的财政支出,一定时期内的军费开支的规模取决于该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状况。

晚清政府能力低下,执行财政政策不当,再加上连年战争和主权逐步丧失等因素,造成国家财政困难,入不敷出。

源头缺水,入口不畅,当然难以保障军费供给。

在国家的财政收入中,赋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一般意义上讲,它是国家为实现其国防建设等重大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清朝田赋的官方税率一直很低,而士地税不具有扩张性。

列强入侵以后,自然经济被破坏,田赋在收入中不再占支配性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厘金和关税,但在主权被破坏的情况下一直定在一个很低的税率上。

贪欲造就腐败:小站练兵真相

贪欲造就腐败:小站练兵真相

贪欲造就腐败:小站练兵真相作者:罗杰来源:《百家讲坛》2012年第12期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割地又赔钱,很受伤。

光绪皇帝决心要改造军队,建立一支过硬的队伍,以图自保。

擅于官场投机的袁世凯一看机会来了,便接连不断地写信给李鸿藻,慷慨陈词。

李鸿藻一向主战,袁世凯的思路恰合其意。

之后,袁世凯又钱财开道各个击破,将中央高层统统拿下。

这样,新军统帅的头衔,袁世凯轻松竞标成功。

得到头衔后,袁世凯下了狠心,定要将这支队伍训练成虎狼之师,他心目中的梦想之师。

他风风火火地赶到新军的训练基地。

基地比较偏,在天津东南60里的新农镇—后来的“小站”。

对袁世凯来说,这是一个新地盘。

新地盘练新军,从何练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打造军队,头一条就得把军事装备搞强悍。

清军的武器自然是相当落后的,放眼世界,给力的军事装备都是西洋货。

清政府一咬牙,行,要造就造强军,要买就买好货。

于是花了血本,给炮兵共配备了60尊炮,给步兵配备了清一色的先进步枪。

骑兵也都配上马枪和战刀。

武器有了,再配服装,全军服饰均为黑色,军官服装袖口处有红色官阶标志。

红配黑,经典。

这样一支武装到牙齿的新军,让袁世凯心花怒放。

既然用了洋枪洋炮,军队的编制不如也效仿洋人吧。

于是,他就按德国陆军的编制,军队分为步、马、炮、工、辎重各兵种,一军分为两翼,每翼二至三营,每营官兵1128人。

一切都挺好,这支精良的新军谁瞧见都眼红,此乃大清朝的一块肥肉啊,朝廷重臣哪个不想据为己有?可偏偏就归了袁世凯,这上哪儿说理去。

可天上砸下来的馅饼一般都很烫,接到手中容易丢,得捂在怀里才行。

简言之,袁世凯这时候已经在打主意,将新军演练成自己的“袁家军”了。

在新军里,袁世凯把自己的表弟、老部下,甚至佣人的儿子都安插进去搞管理、当领导。

有的管军械,有的当统带(长官)。

总之,肥缺要职都归自己最亲信的人所有。

这些都安排妥了,军队里还有些空缺职务需要安插,就安插一些新人,一来新人新气象,二来新人之心易笼络。

清末衰败原因分析

清末衰败原因分析

清末衰败原因分析摘要: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王朝正统正在逐步遭到侵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文化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的固有因素仍在延续,而且东西方文明碰撞时,传统因素往往生出巨大的反弹力。

双重合力导致了满清政府能力的不断下降。

关键词:清末;衰败;原因清末的衰亡不是由某一个或某些历史人物造成的,而是由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乃至历史等原因综合导致的。

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全面的去分析评价它。

一、中国传统的治理结构历史研究表明,传统中国的治理结构有两个不同的部分,其上层是中央政府,并设置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官制系统,其底层是地方性的管制单位,由族长、乡绅或地方名流掌握[2]。

中国的中央政权结构到县级为止,作为地方基层官员的县令,大概管辖有20万左右(一说30万)的人口[3]。

管辖这么多的人口,县令必须雇用人手(师爷和吏役),吏役不属于官僚体系,从而正式的官僚机构无法控制这些吏役们的收入。

作为回报,这些下层吏役被默认从百姓身上收取“礼物”,而知县以及上一级官员同样有如此陋习。

这些知县属于正式官员,因此受到升迁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而吏役却不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其最大的制约来自于他们的上司——县令的个人影响。

同时,中国基层社会并没有直接与皇权联系。

中国的绅士作为一个特权阶层,承担了许多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绅士支撑着国家,绅士治理乡村。

同时,家族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的单元。

绅士阶层、家族和宗族在乡村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县令通常通过下属与地方乡绅和名门旺族合作,实现征税、征兵等国家功能。

绅士也乐于同政府合作,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并有可能获得利益,同样,地方乡绅和名门望族也不属于帝国的官僚体系。

在这一结构下,王朝政府只要有能力控制正式的官制系统官员,并能够与地方乡绅和宗族合作,就可以实现岁入。

但在王朝末年,这种结构被打破了,而清末政府力图恢复对地方的控制的,不仅导致了这一结构的解体,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原因( )

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原因( )

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原因( )
1.清朝腐败,贪污军款。

清末,满族中央政权的衰弱,汉族官僚李鸿章等人纷纷崛起,清政府落后的专制体制,由此产生的腐败政治,在军队中也形成不良风气,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曲意取宠,一味迎合,追逐个人利益。

2.装备劣势,火炮原本质量就不行,火炮,战舰节速都比不过日本。

清军以劣势兵力(清军3000吨以上军舰两艘,3000吨以下军舰10艘,日军3000吨以上军舰8艘,3000吨以下军舰4艘)迎击日军。

3.日本准备充分。

日本破译了中国的电码,对北洋水师的行动了如指掌。

并且在战前多次演练,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和战术,而北洋水师则是仓促应战。

清朝的军阀割据与政局动荡

清朝的军阀割据与政局动荡

清朝的军阀割据与政局动荡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政局动荡主要源于军阀割据的现象。

在清朝晚期,军阀割据的问题日益严重,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与挑战。

本文将从清朝军阀割据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以及对政局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军阀割据的形成原因清朝军阀割据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清朝的统治腐败无能,穷兵黩武导致地方豪强割据日益猖獗。

其次,晚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众生活困苦,地方官员贪污腐化,致使人民反抗情绪高涨,而军阀往往借机壮大势力。

此外,清朝后期中央政权的削弱以及外族侵略等也为军阀割据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二、军阀割据的具体表现清朝军阀割据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地方豪强或官员以武装力量横行一方,欺压百姓,迫使人民帮助并依附他们。

其次,军阀之间的冲突与争斗不断,常常导致地方动荡不安,社会秩序失衡。

同时,军阀割据也给国家统一、治理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加剧了政局动荡。

三、军阀割据对政局的影响军阀割据对清朝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军阀割据造成国家分裂,各地的军阀势力各自为政,导致政权混乱。

其次,军阀割据加剧了清朝的衰弱和独立性的丧失,使清朝逐渐沦为弱势国家。

此外,军阀割据又加大了社会动荡与民众的痛苦,导致清朝政权的合法性和治理能力受到质疑。

四、解决军阀割据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清朝军阀割据问题,政府及各方面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军队的训练和管理,提高其战斗力和忠诚度,以有效遏制军阀的势力扩张。

其次,应建立健全的地方行政机构,加强对地方政权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军阀割据。

同时,政府应加大管辖范围,增加统一治理的力度,减少军阀割据的空间。

最后,加强军阀间的平衡与调控,通过外交、联合与合作,形成对军阀割据形成团结一致的态势。

综上所述,清朝的军阀割据现象及其对政局的动荡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多方面采取措施,如加强军队管理、完善地方行政机构和加大统一治理力度等。

清朝与奉系军阀的政治斗争

清朝与奉系军阀的政治斗争

的工业化进程。
奉系军阀势力范围变化
初期势力范围
奉系军阀初期主要控制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
势力扩张
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张,奉系军阀逐渐将势力范围延伸到热河、察 哈尔等地区,甚至一度染指北京政权。
势力衰落
然而,随着张作霖的去世和内部矛盾的激化,奉系军阀的势力逐 渐衰落,最终被南京国民政府所消灭。
03
清朝与奉系军阀政治斗争过程
早期双方合作与矛盾产生
清朝末期,奉系军阀作为地方 势力崛起,初期与清朝政府保 持一定合作关系。
随着奉系军阀实力的增强,双 方矛盾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 地盘争夺、权力分配等方面。
清朝政府试图通过改革和联络 其他军阀来制衡奉系军阀,但 效果有限。
直皖战争后双方关系变化
局部冲突
在苏联政策调整的过程中,与奉系军阀之间也发生了一些局部冲突和 摩擦,但并未引发大规模的战争。
其他列强在斗争中立场变化
1 2 3
英美等国
在清朝与奉系军阀的政治斗争中,英美等国起初 采取观望态度,后来逐渐倾向于支持南京国民政 府,以维护其在华利益。
法德等国
法德等国在斗争中保持相对中立的态度,既未明 确支持清朝也未明确支持奉系军阀,而是根据自 身利益灵活调整外交政策。
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 的历史时期。
民国政府统一进程
民国政府成立后,面临着各地军阀割据的局面,经过一系列政治和 军事斗争,逐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奉系军阀衰落及原因剖析
01
奉系军阀的崛起与扩张
奉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在东北地区崛起并迅速扩张势力范围,成为当
军队士气低落
由于政府腐败和军队管理 不善,晚清军队士气低落 ,战斗力严重下降。

腐败毁了清军

腐败毁了清军

腐败毁了清军作者:文汇来源:《领导文萃》2011年第06期“康乾盛世”之时,清朝曾是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之一的国家。

比如康熙年间的中俄雅克萨战役,当时康熙派清军3000余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826名侵略军最后只剩66人。

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朝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

清朝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清朝的军制基本分“八旗与绿营”。

“八旗”基本是满族人自己的军队。

正黄、白、红、蓝四旗和镶黄、白、红、蓝四旗,加起来一共八旗。

“八旗”建立于清兵入关之前,它是满族人特有的兵民合一与军政合一的制度。

后来,随着战事的扩大,满族八旗的兵力不够,又将蒙古族人编为蒙八旗,将在进关前收降的明朝军队编为汉八旗,共二十四旗。

进关后,满族成为中央政权的统治者,管辖着全国1700多个厅州县,为保证有兵可使,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采取“以汉养汉”的政策,把进关后俘虏与归降的汉族军队编为独立编制的军队,用绿旗为标志,故为绿营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营。

八旗和绿营,统称为大清的武装力量。

一个强大的军队背后肯定需要更强大的经济支持。

于是有人就说,后来清军对付不了洋枪洋炮,是因为政府没钱了。

其实大清有钱,养军不差钱。

据有关史料记载,到1820年道光皇帝继位时,中国的GDP总量还占世界GDP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三。

既然不差钱,为什么军队的战斗力却极其低下呢?腐败的军官们军官是军队的魂,士兵是靠军官指挥作战的。

没有军官,军队就是乌合之众。

然而,晚清的军队就是一个没有魂的军队。

八旗兵是清朝的“经制之师”(正规军),是最为精锐的主力部队,清朝是靠这支军队定天下的。

最初的八旗兵非常了得,他们大抵是能骑善射、勇于征战的。

可是,当他们进入和平年代后,随着家族繁衍,人越来越多,八旗成员发生了分化。

“旗下人”都非常会享乐,十分怕劳动。

再来看绿营兵的情况。

绿营以步兵为主,也有部分骑兵和水军。

嘉庆时有绿营兵66万人。

清朝的崩溃与末年危机

清朝的崩溃与末年危机

清朝的崩溃与末年危机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267年。

然而,清朝在其晚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压力,最终导致了其崩溃的局面。

本文将探讨清朝末年的危机和崩溃原因,并分析其背后的复杂因素。

一、外强中干的朝廷清朝帝国主义是中国历史上的罕见现象,它通过对外扩张和战争,实现了对广阔领土的控制。

然而,正因为对外侵略的成功,清朝也面临着大问题。

与其庞大的疆域相比,清朝的实际统治能力相对薄弱。

许多地方官员腐败无能,治理失职,导致了社会动荡和不满情绪的蔓延。

二、人口危机和资源枯竭清朝末年,中国人口急剧增长,使得土地面积不够以供养庞大的人口。

大量农民陷入无地可耕的困境,生活条件恶化。

与此同时,原本丰富的自然资源也逐渐枯竭,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

这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三、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开始对中国展开入侵和侵略。

鸦片战争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状态。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削弱了清朝政府的主权和权威,进一步破坏了国家的整体稳定。

四、军队的衰落和武器的落后清朝末年,清军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

清军内部的腐败和军事制度的僵化,使其失去了应对外敌入侵的能力。

同时,西方列强带来的先进武器和战术,使得清军的装备相形见绌。

这无疑加剧了朝廷的危机,并有助于最终的崩溃。

五、民族意识与民主思潮的兴起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这在汉族主导的中国社会中引起了矛盾和排斥。

因此,民族意识与民主思潮在清朝末年开始兴起。

康有为等一批知识分子积极倡导变法,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试图从根本上挽救清朝的命运。

然而,由于朝廷保守势力的顽固抵制,这些改革努力未能取得明显成果。

综上所述,清朝的崩溃与其末年的危机密不可分。

外强中干的朝廷、人口危机与资源枯竭、西方列强入侵与不平等条约、军队的衰落和武器的落后,以及民族意识与民主思潮的兴起,都是导致清朝走向崩溃的重要原因。

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清朝末年的巨大危机,最终导致了其无法挽回的灭亡。

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原因_3000字

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原因_3000字

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原因_3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甲午战争最终以清军失败而告终。

清军失败原因,概括起来,不外以下几个方面:一、武器装备的相对落后是清军战败的重要原因甲午战争时期,清军武器装备如何对于战争结局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甲午战争时期清军装备又是怎样的呢?回答是肯定的,与日军相比,清军装备在许多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

众所周知,清军装备近代化是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初期。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特别是在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清政府感受到了洋枪洋炮的威力。

为了强化自己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决心用洋枪洋炮来装备清军。

为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洋务派即在清政府支持下开始了军工企业的建设与生产,并开始用洋枪洋炮来武装清军了。

这一过程虽然开始的比较早,但一由于清政府财政的拮据,另外也由于清满族贵族愚昧无知、得过且过,政治上缺乏远见,故这一过程进行的相当缓慢。

等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这一过程远没有完成。

据估计,甲午战前,清军新式武器更换率只能达到或不足钧%左右,调往前线与日军作战军队的更换率只有60%—70%(如聂士成在成欢作战清军更换率只有70%,平壤清军更换率只有60%多一点),东北练军的更换率只有40%。

(如吉林将军长顺所辖17营3哨,“开斯、毛瑟等枪无多,大半来福枪、快枪,余则以刀矛充数”。

山东“旧存军械本属无多,(战争爆发后)现经各营纷纷请领,几无以应。

且尽系旧式枪炮,难以及远”。

沿海部队“后膛枪仅存千余杆,又次之次者,无以制敌”。

许多部队只好“配以旧土枪及故前膛来福枪”。

“湖南并无后膛枪,湖北亦甚少,仅有林明敦数百枝,弹太少。

”甲午战争爆发后,吴大激受命帮办军务,所辖23营3哨(应为1 1700余人,实际达不到),仅有各种枪枝4600枝。

北京保护外国使馆的中国士兵拿的是“大刀长矛”。

中国西南地区(如云南),“士兵们手中”“根本没有枪炮和军火储存”,即使有武器,也都是生了锈的或没有弹药的。

晚清政府面临的危机

晚清政府面临的危机

(二)硬盘狭小:体制不灵
•1、汉族地方势力崛起,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咸丰帝:“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如此奇功” •彭蕴章:“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 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 ”(薛福成:《庸庵文续编》卷一) •曾左李袁
2、统治集团内部出现裂痕:帝后之争
• 帝后之争
关于慈禧太后
• “我看眼前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美丽极和善 的妇人,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四十岁(其实慈 禧已年近七旬),而且其性情佳丽姣好,使人一 见便生喜悦之情。”“慈禧太后身体各部分极为 相称,美丽的面容,与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条的 身材和乌黑光亮的头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相 得益彰……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 。” • 《慈禧写照记》美国女画家卡尔 1904年8月
•法国翻译官德里松,在《翻译官手记》里 记述了英法侵越军抢掠圆明园德情景:
•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蛹而上,扑向这一堆 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 恐后,互相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 来,诅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 走了自己的战利品,向四面八方跑去。
• 一是会党的反清思想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 天地会产生于满汉民族矛盾中,由明朝遗老在康熙、雍正年间 初创,以“反清复明”为宗旨,至乾隆时势力大盛。随着历史的发展 ,“复明”观念逐渐淡薄,“反清”成为辛亥革命前会党的主要思想 。共同的斗争目标成为两者结合的基础。
• 二是会党力量强大,团结互助,会员遍布大江南北各省。内部组织严 密,不仅有极严格的堂规,还有严格的秘密联络手段,如各种暗号、 隐语,可以一呼百应,千百立集。 • 三是会党的主要成员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和破产的手工业者,常常酝酿 自发的反抗斗争,是一支可以争取、利用和改造的社会力量 。 •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中有《关于哥老会问题》1936

腐败,打垮了曾经强大的清军

腐败,打垮了曾经强大的清军

腐败,打垮了曾经强大的清军作者:文汇来源:《领导文萃》2010年第12期“康乾盛世”之时,清朝曾是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之一的国家。

比如康熙年间的中俄雅克萨战役,当时康熙派清军3000余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对方不理。

8月,清军开始攻城,后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到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

侵略军被围困近年,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最后只剩66人。

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朝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

清朝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萨反击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7月24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

清朝的军制基本分“八旗与绿营”。

“八旗”基本是满族人自己的军队。

正黄、白、红、蓝四旗和镶黄、白、红、蓝四旗,加起来一共八旗。

“八旗”建立于清兵入关之前,它是满族人特有的兵民合一与军政合一的制度。

后来,随着战事的扩大,满族八旗的兵力不够,又将蒙古族人编为蒙八旗,将在进关前收降的明朝军队编为汉八旗。

共24旗。

进关后,满族成为中央政权的统治者,管辖着全国1700多个厅州县,为保证有兵可使,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采取“以汉养汉”的政策,把进关后俘虏与归降的汉族军队编为独立编制的军队,用绿旗为标志,故为绿营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营。

八旗和绿营,统称为大清的武装力量。

道光二十年,清朝总人口达412814828人,军队总员额为80万人,人口与军队分别是清初的2.5倍和3倍。

一个强大的军队背后肯定需要更强大的经济支持。

于是有人就说,后来清军对付不了洋枪洋炮,是因为政府没钱了。

其实大清有钱,养军不差钱。

据有关史料,到1820年道光皇帝继位时,中国的GDP总量还占世界GDP总量的32.9%。

腐败运动与清末民主革命

腐败运动与清末民主革命

腐败运动与清末民主革命在中国清朝末年,社会经济状况恶化,外国列强侵略日增,一些人士开始意识到必须进行政治改革才能拯救中国。

在他们眼中,清政府的腐败是影响政治改革的最大障碍,因此腐败运动成为他们推动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

腐败运动的回顾从清朝中叶开始,官员吏治日益恶化,贪污成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恶性的腐败现象。

到了清朝晚年,由于西方列强的逐利入侵和清朝政府内部的削弱,腐败现象甚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国家财政困难,军队装备落后,人民生活凄苦,最终导致了清朝政权的瓦解。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民间组织开始发起腐败运动。

腐败运动基本上是以揭露官员腐败为主要手段,包括报纸的揭露和舆论的影响。

著名的震惊中外的“戊戌维新”便是中国最著名的一次腐败运动,它揭示了清朝官场的许多问题,使许多国人意识到了维护民族利益的重要性,催生了许多的民族主义思潮。

腐败运动的意义从历史意义上来看,腐败运动为揭露和批判清朝政府的贪污、腐败、浪费和唯利是图的官员们提供了机会,对于推动政治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改革政治体制提供了必要的外部压力,使得统治阶级更加警醒,而且改变了民众的思考方式,使他们更为关注政治问题,形成了改革呼声。

腐败运动所追求的目标是政治过程的透明化,以便更好地实现民主化和现代化。

实际上,它已经成为在中国历史进程中重要的政治历史事件之一。

清末民主革命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最具有影响的一种政治思想和政治行动模式。

在这之中,最重要的是民主革命。

从事实上讲,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一系列革命运动中,民主革命是最具有进行性和影响力的。

清朝末年民主革命的主要目标是消灭封建专制,旨在建立自由平等的新型社会体制,实现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自由、平等,进而发展国家的文化和经济,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教育水平。

此期间,国内民主派的思想、学说、组织、行动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民主革命的发展清朝末年的民主革命可以说是缘起于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交织。

晚清腐败与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关系

晚清腐败与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关系

晚清腐败与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关系
李兵
【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以清军惨败、中日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终.导致清军战败的原因很多,其中制度腐败是根本原因,军队腐败则是直接原因.探索晚清腐败与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关系可以警醒国人勿忘国耻,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总页数】4页(P125-128)
【作者】李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6.3
【相关文献】
1.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的战败看清朝兵制弊端
2.晚清军事教育研究的力作--评《半世雄图--晚清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3.浅析清军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的火器装备因素
4.晚清军事变革及其历史教训——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回眸
5.军事对比:中日甲午陆战清军败因探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败击垮晚清军队说到大清朝,我们总是将它与那段丧权辱国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衰弱的国力、麻木的人民和昏庸无能的清政府为大清的历史涂上了半壁黑色。

但是当我们重新翻开这296年的厚重历史,还是能够看到它前半部分的辉煌,能征善战的康熙率领皇家军队平定三藩之乱、准噶尔叛乱,收复台湾,打出了完整的江山,也带出了一个千古留名的“康乾盛世”。

但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几乎每打一次仗,都要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我们不禁想问,晚清时期中国的军队究竟出什么问题了?清政府又是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最终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马骏对此作了讲述。

腐败,打垮了曾经强大的清军“康乾盛世”之时,清朝曾是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之一的国家。

比如康熙年间的中俄雅克萨战役,当时康熙派清军3000余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对方不理。

8月,清军开始攻城,后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到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

侵略军被围困近年,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最后只剩66人。

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

清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萨反击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7月24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

清朝的军制基本分“八旗与绿营”。

“八旗”基本是满族人自己的军队。

正黄、白、红、蓝四旗和镶黄、白、红、蓝四旗,加起来一共八旗。

“八旗”建立于清兵入关之前,它是满族人特有的兵民合一与军政合一的制度。

后来,随着战事的扩大,满族八旗的兵力不够,又将蒙古族人编为蒙八旗,将在进关前收降的明朝军队编为汉八旗。

共24旗。

进关后,满族成为中央政权的统治者,管辖着全国1700多个厅州县,为保证有兵可使,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采取“以汉养汉”的政策,把进关后俘虏与归降的汉族军队编为独立编制的军队,用绿旗为标志,故为绿营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营。

八旗和绿营,统称为大清的武装力量。

道光二十年,清朝总人口达412814828人,军队总员额为80万人,人口与军队分别是清初的2。

5倍和3倍。

一个强大的军队背后肯定需要更强大的经济支持。

于是有人就说,后来清军对付不了洋枪洋炮,是因为政府没钱了。

其实大清有钱,养军不差钱。

据有关史料,到1820年道光皇帝继位时,中国的GDP总量还占世界GDP总量的32。

9%。

既然不差钱,为什么军队的战斗力却极其低下呢?鸦片战争初期,英军仅仅1996人,却几乎打败了当时广东清军无敌手。

整个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不过2万人,却打得清朝签订城下之盟。

这涉及到一支强大军队生成的最根本的条件,那就是建军的核心问题!大清的GDP高,富有,这是硬件,用今天的话讲,就叫硬实力!然而,光有硬实力,并不能使一支军队强大起来,还需要软实力。

软实力指的是制度、机制、观念、价值观等等。

大清国初期的那支强大的军队,就是被这个软实力的病一点一点地给弄得不堪一击了。

腐败的军官们我们先来看看军官的状态。

军官是军队的魂,士兵是靠军官指挥作战的。

没有军官,军队就是乌合之众。

然而,晚清的军队就是一个没有魂的军队。

八旗兵是清朝的“经制之师”(正规军),最为精锐的主力部队,清朝是靠这支军队定天下的。

最初的八旗兵非常了得,他们大抵是能骑善射,勇于征战的。

可是,到了后来,当他们进入和平年代后,随着家族繁衍,人越来越多,八旗成员发生了分化。

“旗下人”都非常会享乐,十分怕劳动。

当时男的打茶围,喝花酒,玩票,赌博,斗蟋蟀,放风筝,玩乐器,坐茶馆,一天到晚尽有大量吃喝玩乐的事情可忙。

甚至八旗的军官都不会骑马了。

按照大清规定,文官可以坐轿,但是武官不能坐轿,武官只能骑马,目的就是要武官不要忘记根本:我们的祖宗是马上取天下的!如果哪一个武官坐轿,一旦被御史参一本,皇帝会将其充军的。

然而,到了晚清,许多武官都坐轿,而不骑马。

再来看绿营兵的情况。

绿营以步兵为主,也有部分骑兵和水军。

嘉庆时有绿营兵66万人。

绿营的最高武官为提督,最高战术单位为镇,基本编制单位为营。

绿营兵驻防全国各地,遇有战事则从各镇中临时抽调成军。

绿营的将官由兵部直接管理,将官不能直接统兵,只到战时临时拨给部队,而统兵之将多由文官担任,文臣不知兵,以文制武。

绿营兵制虽然很好地防止了武将专权,但由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遇到战时临时抽调成军,上下不相习,号令不一,各自为战,败不相救,导致兵败如山倒的惨状。

另一方面,制度缺失带来的贪污腐化、徇私舞弊,是造成战斗力急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本书名叫《道咸宦海见闻录》,作者张集馨是清朝道光九年的进士,最高职务是代理巡抚(代理省长)。

这部书记载了他为官30年官场上的所见所闻,其中对军队的腐败现象做了深刻的揭露。

他说,自己在任陕西代理巡抚时,从陕西长武到潼关500多公里,有营而无兵,甚至看城门的还要现雇保安,每天要支付100文钱。

在榆林,绿营之中,士兵穿得像个乞丐,为了换酒喝,竟然将军械卖了。

绿营一标(相当于现在的团)有3000余兵,却只剩下十分之一,其他都做生意去了。

他又说,福建那里,乡里强凌弱、众暴寡的现象严重,老百姓为了免于坏人祸害,就去当兵。

因为只要在绿营中当了兵,就可以在家里挂一盏营灯,这样坏人就不敢滋扰了。

如果坏人再来滋扰,按规定,欺负普通百姓,官府可以不管,但是如果欺负绿营兵家属,官府一定要管。

可是,想当兵的人多,必须要先贿赂军官,或者拿十几两、几十两银子才行。

军官通常要看想当兵的人家里的富裕程度来定要的银子多与少。

但当兵也得看身体素质的,于是那些不能胜任当兵的人,取得了兵役后,又雇穷人入营代替他们办差。

一时间,社会上有了专门替人到兵营里当差的人群,如同现在大桥下面等雇主的打短工者一样。

作秀的军事训练清军平时极少训练,即便是训练也是应景之作。

比如,号称清八旗精锐之师的健锐营,这支部队在道光时期已不堪入目了。

键锐营是禁军最为重要的力量。

乾隆十二年,当时他派兵镇压云南土司的反叛,因作战需要,命在八旗前锋护军内选体壮勇猛者千人习练云梯技艺。

战事结束以后,乾隆就命令云梯兵别立为营,于是专门设立了健锐营,一直驻守在北京香山脚下。

架梯蹬楼按说是健锐营赖以起家的技术,香山山脚下的健锐营驻地至今仍然矗立着若干座高大的石质碉堡,这是第一次大小金川战争期间为训练健锐营官兵特别建筑的。

蹬楼训练中,部分士兵负责搭架和保护云梯,部分士兵则蹬梯上楼,并与楼上守军展开战斗。

但是,后来官兵为图省力,已不奋力训练,而是从容登梯,一副登高游戏的样子。

还比如,火枪射击是健锐营建立时就有的训练项目,训练以射准为目的,早期射击训练使用土枪,而射击需要臂力与眼力,可是,健锐营的官兵却胡乱应付,有一年打靶,每人10发子弹,全部中靶者全无。

照理说,骑射是满族非常重视的军事技能,据书中描述,训练中士兵骑马从团城东侧进入演武场,向城南的靶心射击。

按规定,健锐营每周都要进行骑射训练,可到了道光时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兵士一幅坦然之色”,习以为常了。

马术训练可以展示娴熟马术,一直为八旗军队所重视。

但是,到了晚清,健锐营却“十人上马半数落,呲牙裂嘴腿骨折”。

还有就是晚清时,清军中大量官兵吸食鸦片。

尽管雍正皇帝就禁烟,却是越禁越多,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禁烟不力,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官员也吸食鸦片,甚至连以武为主的军官也吸毒。

气得林则徐说“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而且到了道光朝,军队中还有几大恶风。

一是赌博。

管理步军统领的耆英就公然支持赌博。

浙江一千总赌博甚至压上自己的小妾,又输时,竟然带兵与对方决斗。

而赌博又引起了妓女业的兴起。

军官赌博喜于妓女陪伴,指点参谋,或拿筹码。

有的胆大的军官甚至把赌局开到了营内。

二是宴戏应酬。

比如,陕西粮道成为总督的交际处,“大宴会则无月无之,小宴会则无日无之”,每次宴会杀猪只吃里脊,宰鹅只吃鹅掌,杀骆驼只吃驼峰,有的宴席竟然长达三天三夜,连人都熬不住了。

吃完了,再开堂会,请戏班子唱戏。

连道光皇帝都感到很奇怪,曾说:“何故军中票友者如此众多?”劣质的兵源除了制度缺失外,军人的战斗力还要看其基本素质的好与坏。

八旗兵是世袭,这些兵早已成为纨绔子弟了。

绿营兵虽是召募,但也不行,因为它是国家召募,凡当兵者,一切由国家供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吃皇粮”。

而清朝社会的兵源却很成问题。

首先,是读书人不当兵。

其次,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当兵,只要生活过得去,以种地为生的农民通常是不愿意当兵的。

最后,工商手工业者也不当兵,这部分人都有自己的手艺,靠手艺吃饭,或者经商走南闯北,见过一些世面,脑袋活,也不愿意当兵。

因此当时的主要兵源是游手好闲者、各行各业的破产者和已经退伍的人。

他们把当兵作为谋生的手段。

这部分人在管理松驰时,身上的恶习很容易发作起来,成为社会上的毒瘤。

道光朝军纪极坏,绿营兵“聚赌宿娼,勒索陋规,抢劫百姓,违禁犯法,无所不为。

官欲查拿,即鼓噪欲变”。

黄爵滋曾痛心地说:这样的军队,“以为备,非不备也;以为可用,则臣未敢信其尽可用也”。

所以说,过了乾隆,到了嘉庆时期,清军就垮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