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脑结构
端脑
回
沟,裂
返回
系统解剖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端 脑(telencephalon)
外形和分叶:
三个面 上外侧面 内侧面 下面 三沟 : 中央沟 外侧沟 顶枕沟
五叶 : 额叶 枕叶 顶叶 颞叶 岛叶
上页
下页
系统解剖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端 脑(telencephalon)
内部结构:
基底核(basal nuclei)
位置:居大脑半球白质内、近基底部。 组成:
尾状核:分头、体、尾三部分。
上页
下页
系统解剖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端 脑(telencephalon)
豆状核: 内侧部 苍白球——旧纹状体 中间部 外侧部——壳 新纹状体 尾状核
纹状体:为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 主要是维持肌肉的紧张度、 协调骨骼肌运动。
附:各叶功能小结
额叶——与躯体运动、发音、语言及高级思维活动有关。 顶叶——与躯体感觉、味觉、语言等有关。 枕叶——与视觉有关。 颞叶——与听觉、语言、记忆等有关。 岛叶——与内脏感觉有关。
边缘叶——与情绪、行为、内脏活动有关。
上页 下页
系统解剖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端 脑(telencephalon)
由大量的纤维束组成,分:
连合纤维: 连接左右两半球皮质的纤维。 如:胼胝体、前连合、穹隆 和穹隆连合。上页 Nhomakorabea下页
系统解剖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端 脑(telencephalon)
联络纤维: 联系同侧半球各部分之间的纤维。如: 弓状纤维、扣带束、上、下纵束、钩束。
上页
端脑
位于纵裂的底部,连接两半球,
由前向后可分嘴、膝、干和 压部四部分。 前连合 后连合
(2)前连合:
横行于第三脑室前壁 (终板)上方的纤维, 主要连接两侧颞叶。
前连合
(3)穹隆和穹隆连合:
为海马至下丘脑乳 头体的弓形纤维束。 在胼胝体的下方两 侧靠近,部分纤维 交叉至对侧。
海马
5、语言中枢:
位于“优势半球”。“右利者”或大部分“左利者”在左侧半 仅一部分“左利者”在右侧。
① 运动性语言中枢:
位于额下回后部,又称Broca区(44、45区), 此区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症。
② 书写中枢:
位于额中回后部(8区)。 此区受损,产生失写症。
书写中枢
运动性 语言中枢
③ 听觉性语言中枢:
尾三部。
2、豆状核:
位于尾状核下外侧, 岛叶的深部。
★纹状体:
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
可调节躯体运动。 ★新纹状体: 为尾状核与壳。 ★旧纹状体: 为苍白球。
3、屏状核: 位于岛叶与豆状核之间,
功能不明。
4、杏仁体:位于尾状核的 尾部,与内脏活动有关。
(三)半球内髓质:
包括连和纤维、联络纤维、投射纤维 1、连合纤维:
灰质、白质的配布
(一) 侧脑室
1、位置:
位于大脑半球内,延伸至半 球的各叶内,左、右各一。
前角:伸入额叶。
2、分部:
后角:伸入枕叶。 下角:伸入颞叶。 中央部:位于顶叶内。
3、连通:
侧脑室经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二)基底核:
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1、尾状核:
位于丘脑的背外侧,呈前后 弯曲的圆柱形,分头、体、
端脑
1. 第Ⅰ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 小叶前部
运动中枢 和感觉中 枢的共同 特点:
对侧支配 头脚倒置
机能为主
2. 第Ⅰ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 叶后部
3. 视觉中枢(视区) 枕叶距状沟周围的皮质
一侧外侧膝状体接受双眼同 侧半视网膜来的冲动,一侧 受损,双眼对侧视野偏盲
4. 听觉中枢(听区) 颞横回
一侧内侧膝状体接受双耳 听觉冲动,一侧受损,听力 下降,不会一侧全聋
5. 嗅觉区:海马旁回、钩附近 6. 内脏调节中枢 边缘叶: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 状回等 7. 语言中枢-左侧半球-优势半球 -失语症 (1)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额下回后1/3 肌肉未瘫痪,可发音,但丧生说话能力 -运动性失语症 (2)听觉性语言(听讲)中枢-- 颞上回后部 听觉无障碍,但听不懂意思,丧失理解能力 -感觉性失语症
(三)侧脑室
大脑半球内的腔隙 分为4部: 前角 — 伸向额叶 后角 — 伸入枕叶 下角 — 伸至颞叶 中央部 — 顶叶内
第四脑室
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侧脑室
交通:经室间孔通第三 脑室 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四)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的分部与分区 原皮质 — 海马、齿状回 分部 旧皮质 — 嗅脑 新皮质 — 6层 3层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 节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 分子层 锥体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
内囊后肢
顶枕颞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听辐射
教材290 图11-34
“三偏”综合征
一侧内囊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 (对侧) 偏身感觉障碍: 丘脑中央辐射受损 • (对侧) 偏瘫: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受损 • 双眼对侧视野偏盲:视辐 射受损
端脑的外形和
多形细胞层
Brodmann分区
(1)第Ⅰ躯体运动中枢
中央前回、 中央旁小叶前部 (4、6)
中央前回最 上部、中央旁 小叶前部→ 下肢肌肉 中央前回中部→ 上肢肌肉 中央前回下部→
头部肌肉
特点
①倒置的人形,但头 部是正的 ②交叉管理 ③各部投影区的大小 与体形大小无关,而 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 和复杂程度。
味觉区
中央后回下端
内脏运动中枢
边缘叶
4.大脑半球髓质
连合纤维
连接左右大脑半 球皮质的纤维
联络纤维 连接同侧半球各 叶与回之间的纤维 投射纤维 连接皮质与皮质下 中枢的上下行纤维
(1)联络纤维 弓状纤维
上纵束
下纵束 钩束
(2)连合纤维
连接左右半球皮质 胼胝体 前连合 穹窿连合
胼胝体
额(枕)钳
胼胝体干 胼胝体膝 胼胝体 胼胝体嘴 胼胝体压部
一侧半球视区 接受同侧半视网膜 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 一侧视觉中枢受损 会引起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距状沟周围 的枕叶皮质 (17)
(4)听觉中枢
一侧半球听觉中枢 接受两耳的神经冲动 一侧听觉中枢受损 不会引起全聋
颞横回(41、42)
(5)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8) 说话中枢 额下回后1/3(44、45)
对侧半身深浅感觉障碍 对侧半身随意运动障碍 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三偏”症状 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 偏盲
(三)边缘系统
组成: 边缘叶和相关的皮质 额叶眶部 岛叶 颞极
及皮质下结构 杏仁体 下丘脑 上丘脑 中脑被盖
特点:
1)发生上较古老 2)纤维联系复杂,如海马回路(海马旁回-海马结构—乳头体—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 旁回)、穹隆等。
端脑
下纵束;连接枕、颞叶
扣带:位于扣带回、海马旁回深部,连接 边缘系的各部
脑 室
(2)连合纤维: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皮 质的纤维 胼胝体:连接两侧半球广泛区域,分为 嘴、膝、干、压四部分 前连合:连接左、右嗅球和两侧颞叶 穹隆和穹隆连合:穹隆的部分纤维越至 对侧,连接对侧海马 (3)投射纤维:由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 下结构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大部分 通过内囊
(四)端脑内部结构
1.大脑皮质 原皮质:海马、齿状回 三层结构 旧皮质:嗅脑 新皮质:6层结构 (Ⅰ分子层、Ⅱ外粒层 Ⅲ外锥体层、Ⅳ内粒、Ⅴ内锥体层、Ⅵ多 形层)
端脑的内部结构
2.基底核:位于白质内,靠近脑底
(1)纹状体: 尾状核 和豆状核(壳、苍白球 ) 尾状核和壳 新纹状体
豆状核
旧纹状体
( 2)屏状核:位于岛叶皮质与豆状核之 间的薄层灰质 (3)杏仁体:位于海马旁回的深面,与尾 状核尾部相连
3.视区:距状沟上、下的枕叶皮质 (17区),一侧视区接受双眼同侧半 视网膜传来的冲动,即一侧视区管理 双眼对侧半视野 4.听区:颞横回(41、42区) ,每侧听 区接受双侧听觉传入纤维
端脑的功能 分区
5.平衡区:中央后回下端 6.嗅觉区:钩附近皮质(34区) 7.味觉区: 中央后回下端岛盖部
端脑
telencephalon
一、端脑的外形与分叶
端脑由两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 大脑纵裂:两侧大脑半球之间 大脑横裂:大脑与小脑之间 三条恒定的沟: 外侧沟:自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至半球上 外侧面的深沟 中央沟: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 方,几乎达外侧沟 顶枕沟: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斜向后上
五叶:
额叶 :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以前 顶叶 :中央沟以后,外侧沟末端与枕叶前 缘中点连线以上的部分
大脑全方位彩色图片剖析-端脑【神经科医学生福利】
书写中枢 说话中枢 听话中枢 阅读中枢
书写中枢:8区 说话中枢:44、45区 听话中枢:22区 阅读中枢:39区
语言中枢损伤的表现
说话中枢-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能发音,但不能说出具有意义的句子。
书写中枢-失写症:患者手能运动,但写字、绘图等精细动作障碍。
听话中枢-感觉性失语症:患者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理解话语含义。
五叶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岛叶
额叶
底面
岛叶
中央沟 额叶
顶叶 顶枕沟
枕叶
内侧面
顶叶 顶枕线 枕叶 外侧沟 颞叶 枕前切迹
外侧面
3、端脑的脑沟和脑回
脑沟和脑回的概念 脑沟:大脑半球在颅内发育时,其表面积增加较颅骨快, 因而形成起伏不平的外表,凹陷处成脑沟。 脑回:脑沟之间形成长短、大小不一的隆起为脑回。
大脑剖析-端脑
端脑概述 端脑的外形及分叶 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端脑的内部结构
一、端脑概述
1、端脑的地位及发育
地位:脑的最高级部位。 发育:由胚胎时的前脑泡演化而来。在演化过程中,前脑泡 两侧高度发育,形成端脑即左、右大脑半球。
侧面观
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观 底面观
2、端脑的构造
大脑皮质 大脑髓质 基底核 侧脑室
第1躯体运动区
第1躯体感觉区
第2躯体运动区
第2躯体感觉区
(4)视觉区
位置:距状沟上下枕叶皮质,即上方的楔叶和下方的舌回上 部(l7区)。
纤维联系:接受来自外侧膝状体的纤维。
分布特征:
距状沟上方视皮质:接受上部视网膜冲动。
外侧膝状体
距状沟下方视皮质:接受下部视网膜冲动。
距状沟后1/3上、下方:接受黄斑区冲动。
中后部的脑回 海马(旁)回 枕颞内侧回 枕颞外侧回 钩(回) 齿状回
端脑解剖结构优秀课件
基底核
纹状体
豆状核 尾状核
苍白球 壳
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 尾状核和壳称为新纹状体
纹状体是锥体外系的重要 结构,在调节躯体运动起 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 苍白球作为基底前脑的一 部分参与机体的学习记忆 功能。
26
屏状核
位于岛叶皮质和豆状核之间 屏状核
其功能未明
27
杏仁核
在侧脑室下角前端的上方,海马旁回钩的深面, 与尾状核末端相连,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与 内脏活动和情绪调节有关
大脑皮质
是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
结构: 原皮质:包括海马和齿状回
旧皮质:嗅球
新皮质: 占据大脑皮质的绝大部分
神经元排列为6层: 浅→深:Ⅰ:分子层
Ⅱ:外颗粒层 Ⅲ:外锥体细胞层 Ⅳ:内颗粒层 Ⅴ:内锥体细胞层 Ⅵ:多形细胞层
发生上较古老,神 经元排列成3层
12
大脑皮质的分区:Brodmann分区法(52区)
16
17 17
视觉区
• 位置:距状沟两侧的皮质(17区) • 特点:一侧半球视区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同侧半视网膜) • 接受纤维:外侧膝状体 • 损伤表现:一侧损伤引起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17
听觉区
• 位置:位于颞横回 (41、42区)
• 特点:每侧接受双耳 的听觉冲动
• 接受纤维:内侧膝状体 • 损伤表现:一侧受损不
大脑半球的髓质:主 要由联系皮质与皮质 下结构的神经纤维组 成。
22
侧脑室
前角
中央部
后角
中央部:位于顶叶
分四部
前角:伸入额叶 后角:伸入枕叶
下角:伸入颞叶
侧脑室的脑脊液经 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
下角
端脑
水平细胞:轴突在皮质内水平方向通行(位于I层)
大脑皮质 分层及神 经元类型
Martinotti 氏细胞
1. 大脑皮质的神经元类型 锥体细胞:轴突穿皮质下行,进入深面的白质,
投射纤维(至脑干或脊髓) 联络纤维(至皮质其它区域) (可位于皮质II、III、IV、V、VI层)
额叶皮质:躯体运动、头眼运动、发育和语言以及高级思维 活动 (1)躯体运动区: 第一运动区(4区):中央前回、旁中央小叶前部 组成锥体束 交叉倒置的支配模式 6区: 中央前回前上部、额上回后上部 组成锥体束
头眼运动区(8区):额中叶后部 第二运动区: 中央前、后回的最下部 组成锥体束
(2)语言功能 前说话区 (Broca氏区;44区):额下回后部 损伤 运动性失语
三种纤维 联合纤维: 联系同一半球内的各脑叶. 连合纤维: 连结两侧大脑半球. 3. 投射纤维: 皮质及皮质下结构间的往返联系
联 合 纤 维
连合纤维:
(1)胼胝体: 连结两侧新皮质。 在两侧半球间的情报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2)穹隆连合(海马连合): 两侧海马(古皮质)间的联系. 海马的传出纤维 海马伞 穹窿脚 穹窿体 穹 乳头体
窿连合(纤维交叉至对侧) 穹窿柱 (3)前连合: 联系两侧
颞叶(颞中回和颞下回) 嗅球
穹窿
连合纤维:
(1) 胼胝体: 在两侧半球间的情报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2)穹隆连合(海马连合): 两侧海马间的联系. 海马的传出纤维 海马伞 穹窿脚 穹窿体 穹 乳头体
窿连合(纤维交叉至对侧) 穹窿柱 (3)前连合: 连结两侧旧皮质 联系两侧
端脑知识点的总结
端脑知识点的总结端脑(Dendrites)是神经细胞的一部分,它们是神经元的分支,它们负责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息。
端脑对于我们的认知和行为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总结端脑的各种知识点,包括端脑的结构、功能、与认知相关的研究等方面。
1. 端脑的结构端脑是神经细胞的突起部分,它们密集分布在神经元细胞体的周围。
每个神经元通常有多个端脑,它们的数量和形状各异。
端脑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树突、树突间区和突触。
树突是端脑的主干部分,它们负责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的信息。
树突间区是树突之间的连接区域,它们通过突触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络结构。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信号的部分,它们通过神经递质来传递信号。
2. 端脑的功能端脑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细胞体。
在这个过程中,端脑可以进行一些初步的信息加工,例如增强或抑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
端脑还可以将不同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更复杂的神经信号。
此外,端脑还参与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突触的形成,对神经元的可塑性有重要影响。
3. 认知研究中的端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端脑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端脑的接受信息的能力和信息加工功能对认知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些认知过程,例如学习、记忆、思考等,都需要端脑参与。
在学习过程中,端脑不断接收外界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帮助人们建立新的认知模型。
在记忆过程中,端脑能够通过突触的形成和突触前神经元的连接,增强记忆的稳定性。
在思考过程中,端脑通过信息的整合和加工,帮助人们进行信息的筛选和分析。
4. 端脑可塑性端脑的可塑性是指端脑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这一过程是神经系统不断适应环境的表现,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端脑的可塑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突触的可塑性和神经元的可塑性。
突触的可塑性是指突触的连接强度或数量可以根据神经元之间的活动而改变。
神经元的可塑性是指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根据外界刺激而产生变化,包括树突的形成、增长和消退等。
端脑解剖图谱-1
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
• 端脑(telencephalon)
由胚胎时期的前脑泡演化而来,两 侧高度发育,向外膨出形成左、右大 脑半球,其遮盖着间脑和中脑,并把 小脑推向后方。前脑泡中间部极不发 育,留在原位演化成终板,属于间脑。
端脑由浅入深分为: 大脑皮质(半球表面的灰质层)、 髓质(深部的白质)、 基底核(白质内的灰质团块)。
端脑的分叶
主要沟裂 大脑纵裂(cerebral longitudinal-
fissure)
外侧沟(lateral sulcus) 中央沟(central sulcus) 顶枕沟(pariefoocipital sulcus)
端脑的分叶
• 端脑分五叶 额叶(frontal lobe) 顶叶(parietal lobe) 枕叶(ocipital lobe) 颞叶(temporal lobe) 岛叶(insula)
大脑皮质的纤维联系
2. 大脑皮质的传出纤维 ① 皮质脊髓通路(corticospinal pathway) 皮质脊髓束 ② 皮质延髓通路(corticobulbar pathway) 皮质核束 ③ 皮质脑桥通路(corticopontine pathway) 皮质脑桥束 ④ 皮质网状结构通路(corticoreticular pathway)皮质网状束
大脑皮质分层
3.外锥体层(external pyramidal layer) 大量的锥体细胞(皮质厚度30%) 4. 内粒层(internal granular layer) 大量的颗粒细胞(皮质厚度10%) 5. 内锥体层(internal pyramidal layer) 中、大型锥体细胞(皮质厚度20%) martinotti细胞 6. 多型层(mutiform layer) 大量梭形细胞,少量martinotti细胞
端 脑
内囊膝 —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红核束
内囊后肢
顶枕颞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听辐射
-22-
-23-
一侧内囊损伤,产生 “三偏” 症状:
1、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损伤) 2、对侧偏瘫(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损伤) 3、两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视辐射受损)
-24-
三、边缘系统
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钩、海马、齿状回等 皮质下结构 :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等 功能: 1、司内脏调节、情绪反应、性活动等。 2、海马与记忆有关。
-25-
岛叶前部、颞极。
-7-
二、端脑内部构造
(一)侧脑室
中央部 — 位于顶叶内 借左、右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8-
-9-
(二)基底核
• 纹状体
尾状核
新纹状体 壳 苍白球— 旧纹状体
豆状核
属锥体外系、调节躯体运动
• 屏状核 • 杏仁体
-17-
•语言中枢:
(1)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 -Broca 区(44、45区) (2)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 ( 8区) (3)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 (22区) (4)视觉性语言中枢 (阅读中枢): 角回 (39区)
-18-
(四)大脑半球的髓质 1、连合纤维 (1)胼胝体:嘴、膝、干、压部
中央后回、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 颞叶: 颞上沟、颞下沟 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 颞横回
-5-
•内侧面:
距状沟、顶枕沟、扣带沟 中央旁小叶、扣带回、 隔区(胼胝体下回、终板旁回)
-6-
•底面:
嗅球、嗅束、嗅三角、前穿质、海马旁回、钩 直回、眶沟、眶回 边缘叶——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钩 海马、齿状回、
端脑
中央前沟 中央后沟 中央沟 缘上回 顶枕沟 角回
颞上沟 颞下沟 外侧沟
-8-
颞 横 回
-9-
2.内侧面 胼胝体 扣带回
中央旁小叶
海马旁回
边缘叶
钩 侧副沟
距状沟
3.下面 嗅球 嗅束 嗅三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嗅球 嗅束 嗅三角
(三)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是人体活动的最高中枢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大脑皮质的不同部位逐渐 形成了接受某些刺激,完 成某些反射活动的相对集 中区,称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思考题: 一病人劳动时突然昏倒,意识恢复后, 发现右侧上下肢瘫痪,检查见右侧肢体张 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右半身深感觉和浅 感觉丧失,双眼右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 试用所学解剖学知识分析损伤部位并说明 原因。
豆状核的壳
尾状核
苍白球 -----
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
尾状核体
维持肌张力,协调骨骼肌的运动
尾状核头
杏仁体
尾状核尾
-24-
2.大脑髓质
组成:
大量的神经纤维
位于: 皮质与基底核之间
-25-
1).联络纤维: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联系纤维
-26-
2)联合纤维
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纤维
胼胝体
-27-
3.投射纤维:由大脑 皮质与皮质下各中 枢间的上、下行纤 维组成,都经过内 囊
-17-
视束损伤
同向偏盲
4)听区
位于:颞横回;
功能:
每测听区接受双侧
听觉冲动传入
颞横回
-19-
①听话中枢 颞上回后部 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 ②阅读中枢 角 回 受损产生失读症; ③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 受损产生失写症; ④说话中枢 额下回后部 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 5语言中枢
《端脑解剖结构》课件
锥体束
锥体束是大脑中控制运动的主要 传导束,它连接大脑皮层与脊髓 ,负责协调和执行身体的自主运
动。
锥体束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组成, 这些纤维从大脑皮层的运动性区 域出发,经过脑干,最后到达脊
髓。
锥体束损伤会导致对侧身体的偏 瘫或肌肉无力,常见于脑卒中等
疾病。
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是大脑中除锥体束外 ,控制运动的另一重要部分。
03
端脑的内部结构
端脑的皮质
端脑的皮质是大脑表面的一层灰质,由多个脑回和脑沟组成,是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集中区 域。
端脑的皮质分为多个区域,包括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功能 。
额叶与运动控制、决策和抽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相关;顶叶与空间感知和身体感觉等认知功能 相关;枕叶与视觉信息处理相关;颞叶与听觉信息处理相关;岛叶与感觉和运动控制相关。
《端脑解剖结构》 ppt课件
目录
• 端脑解剖概述 • 端脑的外部结构 • 端脑的内部结构 • 端脑的功能分区 • 端脑的连接与传导通路
01
端脑解剖概述
端脑的定义与位置
总结词
端脑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大脑半球的前部,负 责处理感觉和运动信息。
详细描述
端脑,也称为大脑皮质,是高度发达的大脑区域,占据 了大脑半球的大部分空间。它位于大脑半球的前部,从 前向后的方向上,端脑被分为左右两个对称的部分,分 别称为左脑和右脑。
端脑的髓质
端脑的髓质是大脑内部的灰质,主要由神经纤维 01 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髓质负责传递信息,将不同区域的大脑皮质连接 02 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
髓质的损伤可能导致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 03 障碍。
端脑的核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
边缘叶 胼胝体周围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弧形结构。
33
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
边缘叶组成 由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海 34 马和齿状回、岛叶前部、颞极等组成。
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
边缘系统边缘叶及其附近皮质及皮质下结构。 功 能古老,司内脏调节,情绪反应和性活 动,海马与学习和记忆有关。
19
躯体感觉区Somatic sensory area
位置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后部。 特点倒立人形、头部正置 交叉支配 投影区大小与感觉的敏感性有关
20
视区optic area
位置 距状沟上下的皮质。 特点 一侧视皮质接受两眼同侧半来 的视网膜冲动
21
听区auditory area
位置 颞横回 特点 每侧听觉中枢都接受来自两耳的冲 动,一侧听中枢受损,不引起全聋。 22
额极 颞极
枕极
枕前切迹
7
端脑三面 Surfaces
外侧面 内侧面 下面
8
中央沟 外侧沟 中央前沟 中央后沟 额上沟 额下沟 颞上沟 颞下沟 顶内沟
端脑背外侧面的主要沟
9
端脑背外侧面的主要回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颞上回 中央前回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缘 上 回 角 回 中央后回 端脑的背外侧面观 颞横回
分区,将皮质分为52个区。
30
Brodmann分区
躯体运动区:4区和6区
躯体感觉区:3、1、2区
视觉区:17区
听觉区:41、42区
说话中枢:44、45区
书写中枢:8区
听话中枢:22区
阅读中枢:39区
31
语言优势半球
优势半球 左侧意识、数学分析
右侧半球:感知非语言信息、音乐、
弓状纤维
上纵束 下纵束 钩 束
扣 带
46
联络纤维 Association fibers
上纵束 下纵束 钩束 弓状纤维
47
投射纤维 Projection fibers
48
投射纤维-内囊
位置 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呈“><”形。 分部 前肢(额部)膝 后肢(枕部)。
49
投射纤维-内囊
端脑的额状切面
50
内囊通过的纤维束
额桥束 前肢 丘脑前辐射 膝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丘脑中央辐射
后肢 听辐射 视辐射
右 侧 内 囊 水 平 切 面
51
内囊的重要临床意义
内囊是投射纤维的 主要通路,许多重要的 纤维束通过于此。一侧 内囊病变,患者出现对 侧半身感觉丧失、对侧 半身运动障碍、双眼对 侧视野偏盲,即“三偏” 征。
25
书写中枢
位置 额中回后部。 临床 此区受损,手运动正常,但不会写 字。-失写症。
26
视觉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位置 顶下小叶-角回。 临床 此区受损,视觉正常,但不理解文 字含义。失读症。
27
端脑皮质的其它功能区
嗅 觉 区 海马旁回钩内侧部及附近
平 衡 觉 区 中央后回下端
味
觉
区 中央后回下部
豆状核 Lentiform nucleus 尾状核 Caudate nucleus 屏状核 Claustrum
杏仁体 Amygdaloid body
37
基底神经核的位置
38
基底神经核的位置关系
尾状核
背侧丘脑
豆状核 杏仁体 左侧基底核模式图
39
基底神经核
尾状核 屏状核 豆状核 壳 苍白球
40
纹 状 体
语言中枢 Speech area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活中枢 书 写 中 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23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
位置 Broca回-额下回后部。 临床 此区受损,发音正常,不能用语言 表达-运动性失语。
24
听觉语言中枢-听话中枢
位置 颞上回后份。 临床 此区受损,听觉正常,但不理解语 言的含义,答非所问。-感觉性失语。
什么是美!
饿的时候,吃饭最美! 困的时候,睡觉最美!
生病以后,健康最美!
困难的时候,有朋友最美!
困惑的时候,有老师最美!
作为医学生,听解剖课最美!
1
端 脑
Telencephalon
讲授:张红旗
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
前脑泡发育形成
端脑概述
脑的最上端 居统治地位
脑颅骨生长速度差异
沟回扩大表面积
左侧内囊出血
52
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
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 中央部、前、后、下角。
内有脉络丛。
借室间孔通第三脑室。
53
侧脑室
54
侧脑室
侧脑室的显露
55
56
^_^ 哈哈!下课了!
57
大脑皮质的细胞构筑
原皮质 旧皮质 三层 新皮质 海马、齿状回。 嗅脑。 分子层、锥体细胞层和多形细胞层 其他广阔区域,六层结构。
脑的正中矢状切面
3
端脑外形要点
三条沟 外侧沟 中央沟 顶枕沟 三个面 外侧面 内侧面 下面 五个叶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岛叶
三个极 额极 颞极 枕极
两个室 左右侧脑室
4
端脑三沟 Sulcus
中央沟 外侧沟 顶枕沟
5
端脑五叶lobes
额 顶 颞 枕 岛 叶 叶 叶 叶 叶
6
端脑三个极 poles
42
髓 质 Medulla
连合纤维 连接左右大脑
半球皮质的纤维
联络纤维 连接同侧半球
各叶与回之间的纤维
投射纤维 连接皮质与皮
质下中枢的上下行纤维
43
连合纤维 Commissural fibers
胼胝体 连接两侧半球纤维
44
连合纤维 Commissural fibers
胼胝体
45
联络纤维 Association fibers
内脏运动中枢 边缘叶
28
端脑皮质各叶的功能
额 叶 躯体运动、发音、语言、高级思维活动
顶 叶 躯体感觉、味觉、语言有关
枕 叶 视觉信息的整合;
颞 叶 听觉、语言、和记忆功能
岛 叶 内脏感觉
边缘叶 情绪、行为、内脏活动
29
大脑皮质的分区
根据皮质各部细胞的纤维构筑,
将全部皮质分为若干个区。目前人
们广泛采用的是Brodmann(19 14年)
豆状核 纹状体 尾 状 核
苍白球 旧纹状体
壳 新纹状体
纹状体为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可调节躯体运动。
41
纹状体的损害主要症状是肌张力的改变 (增强或低下)和运动的状态的异常(运动过 多或过少)。 黑质和苍白球病变多发生肌张力增强和运 动过少症候群,称震颤性麻痹(Parkinson dise ase),肌张力增强,步态缓慢,两臂摆动消失, 表情呆板,随意运动减少,手“搓丸”动作, 肢体远端特别是手在静止时发生震颤。 新纹状体病变多产生肌张力降低和运动过 多症候群。运动过多过快,作无目的,迅速的 和粗大运动,常挤眉弄眼,鬼脸动作,称舞蹈 病(Chorea)。
Ⅰ分子层 Ⅳ内颗粒层 Ⅱ外颗粒层 Ⅴ节细胞层 Ⅲ外锥体细胞层 Ⅵ多形细胞层
58
端 脑 皮 质 的 组 织 结 构
Ⅰ分子层 Ⅳ内颗粒层 Ⅱ外颗粒层 Ⅴ节细胞层 Ⅲ外锥体细胞层 Ⅵ多形细胞层
59
66
67
35
端脑的内部结构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telencephalon
灰质 Gray matter
皮质 Cortex
基底核 Basilar nuclei 白质-髓质 Medulla 侧脑室 Lateral ventricle
36
端脑灰质-基底神经核 Basal nuclei
10
颞中回
颞下回
端脑内侧面的主要沟回
扣带沟
胼胝体沟
顶枕沟
距状沟
侧副沟
胼胝体
穹隆
11
端脑内侧面的主要沟回
额上回 中央旁小叶 扣带回 楔前叶 楔叶 枕颞内侧回 枕颞外侧回 海马旁回 钩
12
脑岛的主要沟回
13
脑 底 面 的 主 要 沟 回
眶 回
嗅 球
嗅 束
嗅三角
前穿质
后穿质
14
15
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大脑皮质是脑的最重要部分
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机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在皮质有定位 关系即是某一种活动的集中区域。
联络区 机能区以外的区域。
16
脑的机能区定位
17
躯体运动区Somatic motor area
位置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前部。
18
躯体运动区Somatic motor area
特点倒立人形、头部正置;交叉支配 投影区面积与运动的灵活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