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精编文档).doc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二、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和标准 信息系统分为所处理的业务信息和作为整体安全等级之中的较高中决定
二、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和标准 决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由两个定级要 素决定 受到破坏时侵害了什么(客体) 受到破坏时侵害了什么(客体) 侵害的程度如何(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 侵害的程度如何(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和备案
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 林雁飞 2007年 2007年9月
提
纲
一、主要工作措施 二、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和标准 三、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确定 四、备案
一、主要工作措施 开展信息系统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 初步确定安全保护等级 评审与审批 备案
二、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和标准
二、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和标准 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 公民、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社会秩序、公共利益 社会秩序、 国家安全
二、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和标准
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 造成一般损害 造成严重损害 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三、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确定
定级范围 电信、广电行业的公用通信网、 电信、广电行业的公用通信网、广播电视传输网等基础信 息网络,经营性公众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 息网络,经营性公众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互联网接入服 务单位、数据中心等单位的重要信息系统。 务单位、数据中心等单位的重要信息系统。 铁路、银行、海关、税务、民航、电力、证券、保险、 铁路、银行、海关、税务、民航、电力、证券、保险、外 科技、发展改革、国防科技、公安、 交、科技、发展改革、国防科技、公安、人事劳动和社会 保障、财政、审计、商务、水利、国土资源、能源、交通、 保障、财政、审计、商务、水利、国土资源、能源、交通、 文化、教育、统计、工商行政管理、邮政等行业、 文化、教育、统计、工商行政管理、邮政等行业、部门的 生产、调度、管理、办公等重要信息系统。 生产、调度、管理、办公等重要信息系统。 级以上党政机关的重要网站和办公信息系统。 市(地)级以上党政机关的重要网站和办公信息系统。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二、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和标准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
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
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
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二、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和标准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 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 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二、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和标准
三、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确定
确定作为定级对象的信息系统受到破坏 后所侵害的客体时,应首先判断是否侵害国家 安全,然后判断是否侵害社会秩序或公众利益, 最后判断是否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 法权益。
三、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确定
3.确定侵害的客观方面。
在客观方面,对客体的侵害外在表现为对
定级对象的破坏,其危害方式表现为对信息安
(三)总结评估阶段。(10月21日至10月31日)
谢谢大家!
四、备案和备案审核
备案审核
发现定级不准的,应当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 起的10个工作日内通知备案单位重新审核确 定 运营、使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重新确定信息 系统等级后,应当按照本办法向公安机关重 新备案
五、时间要求
(一)组织部署阶段。(7月25日至8月20日) (二)定级备案阶段。(8月21日至10月20日)
四、备案和备案审核
备案
已运营(运行)的第二级以上信息系统,应当在安 全保护等级确定后30日内,由其运营、使用单位 到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新建第二级以上信息系统,应当在投入运行后30 日内,由其运营、使用单位到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 上公安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四、备案和备案审核
备案
三、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确定
侵害社会秩序的事项包括以下方面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定公通字文件定稿版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定公通字文件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作者 : 来源 : 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工作办公室时间:2007-字体:大中小06-2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条公安机关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密码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管辖范围的事项,由有关职能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及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等级保护工作的部门间协调。
第四条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及相关标准规范,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者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第五条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及其相关标准规范,履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第二章等级划分与保护第六条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第七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条公安机关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密码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管辖范围的事项,由有关职能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及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等级保护工作的部门间协调。
第四条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及相关标准规范,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者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第五条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及其相关标准规范,履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第二章等级划分与保护第六条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第七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安全等保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确保国家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内部网络、外网、移动终端等。
三、安全等级保护1.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一级保护、二级保护、三级保护、四级保护和五级保护。
2. 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业务性质,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3.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确定后,应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四、安全管理制度1. 组织管理(1)成立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2)明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3)加强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
2. 技术措施(1)物理安全:加强信息系统物理环境的安全防护,防止非法侵入、破坏、盗窃等。
(2)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等网络安全设备和技术,保障网络畅通、安全。
(3)主机安全:定期对主机系统进行安全加固,防止恶意代码、病毒、木马等攻击。
(4)应用安全:加强应用系统安全防护,防止系统漏洞、信息泄露等。
(5)数据安全: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3. 安全运维(1)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2)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对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处理。
(3)加强安全日志管理,对信息系统操作进行审计。
4. 应急响应(1)建立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事件响应流程。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五、安全责任1.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2. 信息系统运维部门负责信息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安全运维和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精)【呕心沥血整理版】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条公安机关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密码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管辖范围的事项,由有关职能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及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等级保护工作的部门间协调。
第四条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及相关标准规范,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者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第五条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及其相关标准规范,履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第二章等级划分与保护第六条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第七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精编】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DOC 85页)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Baseline for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ICS35.040 L80GB/T 22239—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239—2008 I目次前言 ............................................................................ .. III引言 ............................................................................ (IV)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1)1 范围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 .. (1)4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概述 (1)4.1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 (1)4.2 不同等级的安全保护能力 (1)4.3 基本技术要求和基本管理要求 (2)4.4 基本技术要求的三种类型 (2)5 第一级基本要求 (2)5.1 技术要求 (2)5.1.1 物理安全 ........................................................................25.1.2 网络安全 ........................................................................35.1.3 主机安全 ........................................................................35.1.4 应用安45.1.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4)5.2 管理要求 (4)5.2.1 安全管理制度 (4)5.2.2 安全管理机构 (4)5.2.3 人员安全管理 (5)5.2.4 系统建设管理 (5)5.2.5 系统运维管理 (6)6 第二级基本要求 (7)6.1 技术要求 (7)6.1.1 物理安全 ........................................................................76.1.2 网络安全 ........................................................................86.1.3 主机安全 ........................................................................96.1.4 应用安全 .......................................................................106.1.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11)6.2 管理要求 .........................................................................116.2.1 安全管理制度 (11)6.2.2 安全管理机构 (11)6.2.3 人员安全管6.2.4 系统建设管理 (12)6.2.5 系统运维管理 (14)7 第三级基本要求 (16)7.1 技术要求 .........................................................................167.1.1 物理安全 .......................................................................167.1.2 网络安全 ....................................................................... 17GB/T 22239—2008 IIGB/T22239—20087.1.3主机安全 (19)7.1.4应用安全 (20)7.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22)7.2管理要求 (22)7.2.1安全管理制度 (22)7.2.2安全管理机构 (23)7.2.3人员安全管理 (24)7.2.4系统建设管理 (25)7.2.5系统运维管理...................................................................278第四级基本要求 (30)8.1技术要求 (30)8.1.1物理安全 (30)8.1.2网络安全 (32)8.1.3主机安全 (33)8.1.4应用安全 (35)8.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37)8.2管理要求 (37)8.2.1安全管理制度 (37)8.2.2安全管理机构 (38)8.2.3人员安全管理 (39)8.2.4系统建设管理 (40)8.2.5系统运维管理...................................................................429第五级基本要求 (46)附录A.............................................................................. ..47关于信息系统整体安全保护能力的要求...................................................47附录B.............................................................................. ..49基本安全要求的选择和使用.............................................................49参考文献............................................................................. 51GB/T 22239—2008 III(略)GB/T 22239—2008 IV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定制定本标准。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共41页文档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主要 内容和工作要求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精)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条公安机关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密码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管辖范围的事项,由有关职能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及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等级保护工作的部门间协调。
第四条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及相关标准规范,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者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第五条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及其相关标准规范,履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第二章等级划分与保护第六条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第七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实用】202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信息平安等级保护制度第一条为标准信息平安等级保护管理,提高信息平安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平安、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平安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国家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平安等级保护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平安保护,对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条公安机关负责信息平安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密码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管辖范围的事项,由有关职能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及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等级保护工作的部门间协调。
第四条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方法及相关标准标准,催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者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平安等级保护工作。
第五条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照本方法及其相关标准标准,履行信息平安等级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第二章等级划分与保护第六条国家信息平安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那么。
信息系统的平安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平安、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平安、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第七条信息系统的平安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平安、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平安。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平安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平安造成严重损害。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doc 44页)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doc 44页)b) 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施;c) 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5.1.3主机安全5.1.3.1身份鉴别(S1)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5.1.3.2访问控制(S1)本项要求包括:a) 应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b) 应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这些帐户的默认口令;c) 应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
5.1.3.3入侵防范(G1)操作系统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并保持系统补丁及时得到更新。
5.1.3.4恶意代码防范(G1)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
5.1.4应用安全5.1.4.1身份鉴别(S1)本项要求包括:a) 应提供专用的登录控制模块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b) 应提供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c) 应启用身份鉴别和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并根据安全策略配置相关参数。
5.1.4.2访问控制(S1)本项要求包括:a) 应提供访问控制功能控制用户组/用户对系统功能和用户数据的访问;b) 应由授权主体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并严格限制默认用户的访问权限。
5.1.4.3通信完整性(S1)应采用约定通信会话方式的方法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5.1.4.4软件容错(A1)应提供数据有效性检验功能,保证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的数据格式或长度符合系统设定要求。
5.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5.1.5.1数据完整性(S1)应能够检测到重要用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
5.1.5.2备份和恢复(A1)应能够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和恢复。
5.2管理要求5.2.1安全管理制度5.2.1.1管理制度(G1)应建立日常管理活动中常用的安全管理制度。
等级保护制度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
(四)测评强度 测评强度是在测评过程中,对测评内容实施测评的工作强度,体现为测评工作的实际投入程度,反映 出测评的广度和深度。测评广度越大,测评实施的范围越大,测评实施包含的测评对象就越多,测评 的深度越深,越需要在细节上展开,因此就越需要更多的投入。投入越多就越能为测评提供更好的保 证,体现测评强度越强。测评的广度和深度落实到访谈、检查和测试等三种基本测评方式上,其含义 有所不同,体现出测评实施过程中访谈、检查和测试的投入程度不同。可以通过测评广度和深度来描 述访谈、检查和测试三种测评方式的测评强度。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有不同的安全保护能力,满足相应安全等级的保
等级保护制度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概述
(一)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和基本方法。 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室保护信息化发展、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根本保 障,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国家意志的体现。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应依据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情况保证它们具有相
应等级的基本安全保 护能力,不同安全保护等级的信息系统要求具有不同的 安全保护能力。
ISO27001认证的信息安全公司
绿盟科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方案概述
案例总结
攻击者为了让被攻击者目标更容易信任,往往会先从被攻击者目标容易信任的
对象着手,比如攻击一个被攻击者目标的好友或家人,或者被攻击者目标使用
的内部论坛,通过他们的身份再对组织内的被攻击者目标发起0DAY攻击,成功 率会高很多。再利用组织内的已被攻击成功的身份再去渗透攻击他的上级,逐 步拿到对核心资产有访问权限的目标。
(三)基本原则 1、明确责任,共同保护
2、依照标准,自行保护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编号:SY-AQ-06946(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Information security classified protection system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条公安机关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密码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管辖范围的事项,由有关职能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及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等级保护工作的部门间协调。
第四条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及相关标准规范,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者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第五条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及其相关标准规范,履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第二章等级划分与保护第六条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doc
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1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信息网络的全球化使得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也全球化起来,任何与互联网相连接的信息系统都必须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攻击、数据窃取、身份假冒等安全问题。
发达国家普遍发生的有关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案件,绝大部分已经在我国出现。
目前,我国进口的计算机系统产品,其安全功能基本上是最低层次的,我国尚没有自己的配套安全技术产品,使用的微机和网络产品从硬件、固件到软件,基本没有安全保障功能,在建的一些重要信息系统,也缺乏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这些问题若不加紧解决,会影响国家主权和安全、信息化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
但是,当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者、管理者和使用者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他们建设、管理或使用的信息系统是否是安全的?如何评价系统的安全性?这就需要有一整套用于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使用的标准和管理办法。
一、等级保护制度的意义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法律基础。
其中第九条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
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公安部在《条例》发布实施后便着手开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研究和准备工作。
等级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具有科学、合理、规范、便于理解、掌握和运用等优点,因此,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要发展思路,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切实加强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安全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国家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整体水平,使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指导工作更具体、明确,公安部组织制订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国家标准,并于1999年9月13日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通过并正式批准发布,已于2001年1月1日执行。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DOC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家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条公安机关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密码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管辖范围的事项,由有关职能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及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等级保护工作的部门间协调。
第四条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及相关标准规范,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者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第五条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及其相关标准规范,履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第二章等级划分与保护第六条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第七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信息分类分级管理制度
信息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信息安全工作,防范和杜绝各种泄密事件的发生,保护和合理利用公司秘密,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平、公正,保障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保密信息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关系公司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公司采取保密措施保护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客户信息和管理信息等,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的信息。
第三条公司各部门以及全体职员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都应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第四条信息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秘密又便于工作,并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方针。
第二章保密信息范围和密级确定第五条保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和行为:(一)涉及公司经营管理、运作和决策,或对公司利益有重大影响,一旦泄密将给公司带来损失或失去潜在收益的信息;(二)包括以书面和电子等方式存在的各种信息;(三)其他与公司相关的需要保密的信息。
第六条保密信息的密级分为“1级”、“2级”、“3级”三个等级。
(一)3级是最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主要包括:公司的发展规划、经营战略、客户信息资料及相关内容、交易系统信息数据、商务谈判内容及载体,正式合同和协议文书、未开标的投标文件、未公开的重大投资决策、尚未确定的公司重要人事调整及安排等,以及按《档案法》规定属于绝密级别的各种档案;(二)2级是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利益遭受到严重的损害,如、财务报表、统计资料、重要会议记录、公司经营情况等,以及按《档案法》规定属于机密级别的各种档案;(三)1级是一般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利益遭受损害,如公司人事档案、合同、协议、薪金制度,人力资源对管理人员的考评材料等,以及按《档案法》规定属于秘密级别的各种档案。
第七条定级方法所有信息用户,都应该遵守公司策略,基于信息密级来进行恰当的使用和处理。
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完整篇.doc
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完整篇.doc
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要求
1 第三级基本要求
1.1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b)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c)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
装等过渡区域;
d)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 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f) 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1.1.1.4 防雷击(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 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c) 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7.1.1.5 防火(G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条公安机关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密码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管辖范围的事项,由有关职能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及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等级保护工作的部门间协调。
第四条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及相关标准规范,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者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第五条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及其相关标准规范,履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第二章等级划分与保护第六条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第七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第八条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依据本办法和相关技术标准对信息系统进行保护,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一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
第二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指导。
第三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业务专门需求进行保护。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强制监督、检查。
第五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业务特殊安全需求进行保护。
国家指定专门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专门监督、检查。
第三章等级保护的实施与管理第九条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具体实施等级保护工作。
第十条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本办法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有主管部门的,应当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跨省或者全国统一联网运行的信息系统可以由主管部门统一确定安全保护等级。
对拟确定为第四级以上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请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
第十一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确定后,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满足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需求的信息技术产品,开展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或者改建工作。
第十二条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技术标准,参照《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0-2006)、《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2-2006)、《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3-2006)、《信息安全技术服务器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技术要求》(GA/T671-2006)等技术标准同步建设符合该等级要求的信息安全设施。
第十三条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参照《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20282-2006)、《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管理规范,制定并落实符合本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要求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运营、使用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当选择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测评机构,依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等技术标准,定期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状况开展等级测评。
第三级信息系统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等级测评,第四级信息系统应当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等级测评,第五级信息系统应当依据特殊安全需求进行等级测评。
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信息系统安全状况、安全保护制度及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
第三级信息系统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自查,第四级信息系统应当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自查,第五级信息系统应当依据特殊安全需求进行自查。
经测评或者自查,信息系统安全状况未达到安全保护等级要求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制定方案进行整改。
第十五条已运营(运行)或新建的第二级以上信息系统,应当在安全保护等级确定后30日内,由其运营、使用单位到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隶属于中央的在京单位,其跨省或者全国统一联网运行并由主管部门统一定级的信息系统,由主管部门向公安部办理备案手续。
跨省或者全国统一联网运行的信息系统在各地运行、应用的分支系统,应当向当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六条办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备案手续时,应当填写《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第三级以上信息系统应当同时提供以下材料:(一)系统拓扑结构及说明;(二)系统安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三)系统安全保护设施设计实施方案或者改建实施方案;(四)系统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清单及其认证、销售许可证明;(五)测评后符合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技术检测评估报告;(六)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专家评审意见;(七)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意见。
第十七条信息系统备案后,公安机关应当对信息系统的备案情况进行审核,对符合等级保护要求的,应当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颁发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发现不符合本办法及有关标准的,应当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通知备案单位予以纠正;发现定级不准的,应当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通知备案单位重新审核确定。
运营、使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重新确定信息系统等级后,应当按照本办法向公安机关重新备案。
第十八条受理备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对第三级、第四级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对第三级信息系统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对第四级信息系统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
对跨省或者全国统一联网运行的信息系统的检查,应当会同其主管部门进行。
对第五级信息系统,应当由国家指定的专门部门进行检查。
公安机关、国家指定的专门部门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检查:(一)信息系统安全需求是否发生变化,原定保护等级是否准确;(二)运营、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三)运营、使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对信息系统安全状况的检查情况;(四)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是否符合要求;(五)信息安全产品使用是否符合要求;(六)信息系统安全整改情况;(七)备案材料与运营、使用单位、信息系统的符合情况;(八)其他应当进行监督检查的事项。
第十九条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接受公安机关、国家指定的专门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如实向公安机关、国家指定的专门部门提供下列有关信息安全保护的信息资料及数据文件:(一)信息系统备案事项变更情况;(二)安全组织、人员的变动情况;(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变更情况;(四)信息系统运行状况记录;(五)运营、使用单位及主管部门定期对信息系统安全状况的检查记录;(六)对信息系统开展等级测评的技术测评报告;(七)信息安全产品使用的变更情况;(八)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结果报告;(九)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结果报告。
第二十条公安机关检查发现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状况不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应当向运营、使用单位发出整改通知。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整改通知要求,按照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整改。
整改完成后,应当将整改报告向公安机关备案。
必要时,公安机关可以对整改情况组织检查。
第二十一条第三级以上信息系统应当选择使用符合以下条件的信息安全产品:(一)产品研制、生产单位是由中国公民、法人投资或者国家投资或者控股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二)产品的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产品研制、生产单位及其主要业务、技术人员无犯罪记录;(四)产品研制、生产单位声明没有故意留有或者设置漏洞、后门、木马等程序和功能;(五)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不构成危害;(六)对已列入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目录的,应当取得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
第二十二条第三级以上信息系统应当选择符合下列条件的等级保护测评机构进行测评:(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成立(港澳台地区除外);(二)由中国公民投资、中国法人投资或者国家投资的企事业单位(港澳台地区除外);(三)从事相关检测评估工作两年以上,无违法记录;(四)工作人员仅限于中国公民;(五)法人及主要业务、技术人员无犯罪记录;(六)使用的技术装备、设施应当符合本办法对信息安全产品的要求;(七)具有完备的保密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教育等安全管理制度;(八)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不构成威胁。
第二十三条从事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的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提供安全、客观、公正的检测评估服务,保证测评的质量和效果;(二)保守在测评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防范测评风险;(三)对测评人员进行安全保密教育,与其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规定应当履行的安全保密义务和承担的法律责任,并负责检查落实。
第四章涉密信息系统的分级保护管理第二十四条涉密信息系统应当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家保密工作部门有关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的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结合系统实际情况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