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
洪涝灾害中应重点关注哪些疾病须知
洪涝灾害中应重点关注哪些疾病须知洪涝灾难中应重点关注哪些疾病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洪涝灾难灾区传染病爆发疫情调查与掌握要点(版)》,洪涝灾难发生后,由于供水系统毁损、食物平安难以保障、居住条件受到破坏、人群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人口流淌性加大、人群反抗力降低以及卫生服务可及性降低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各类传染病疫情,特殊是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的爆发和流行。
洪涝灾难发生后应重点关注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乙型脑炎(乙脑)、血吸虫病、流感、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传染病。
在居民安置点,由于人群密集,人体反抗力下降,有可能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
确保食物及用水的平安为有效预防暴雨洪涝灾难后传染病疫情、食源性疾病等危害居民健康大事的发生及流行,保障居民身体健康,灾区群众应留意以下几点:一、饮用水卫生。
洪涝灾难导致的饮用水卫生问题主要表如今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三个方面。
灾区居民应做到:1. 不喝生水,尽量喝烧开的水、瓶装水或经救灾指挥部认可的饮用水(净化设备现场制备或送来的桶装水)。
2.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
3.缸、桶、盆等盛水器具要常常消毒,消毒后用洁净的水冲洗。
4.自觉爱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环境,在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倾倒生活污水、大小便。
关于饮用水消毒。
假如没有洁净可平安饮用的瓶装水,且无法煮沸水,则使用消毒剂,如无味的家用氯漂白剂、碘酒或二氧化氯片剂。
留意,只有二氧化氯片剂才能有效地掌握更多耐药菌,如寄生虫隐孢子虫。
请根据制造商的说明进行消毒。
假如水源受到化学品的污染,添加消毒剂并不能让水可以平安饮用。
二、食品卫生。
洪灾期间,食物受淹、变质,淹死、病死和其他不明缘由死亡的畜禽增加。
同时,汛期正值高温季节,受灾地区一般气温高、湿度大,蚊蝇孳生,食品很简单受到细菌、霉菌及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
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知识要点
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知识要点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在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知识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应对各种疾病。
以下是关于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的要点:1.饮用水卫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供水系统受损,饮用水污染。
因此,在使用自来水前,应对其进行消毒。
消毒方法有加氯消毒、煮沸消毒和紫外线照射消毒等。
另外,要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河水、井水等可能受到污染的水源。
2.食品卫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食品供应链中断,食品储存和加工设施遭受损失,从而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
在洪涝灾害后,人们应该选择新鲜、干燥和密封的食品,并避免食用变质或受污染的食品。
在存放食品时,应注意避免与污水和有害物质接触。
3.个人卫生4.废物处理在洪涝灾害后,废物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废物中可能包含有害物质、细菌和病毒,因此必须妥善处理。
垃圾应分类投放,并及时清理,避免积水和滋生病菌。
医疗废物和有毒废物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5.疾病预防洪涝灾害容易导致水源受污染和蚊虫滋生,从而增加了水传染病和蚊媒传染病的风险。
人们应定期疫苗接种,特别是对于防治儿童麻疹、流感和痢疾等疾病的疫苗。
此外,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也是必要的。
6.环境改善总结起来,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知识非常关键。
人们应该重视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个人卫生等问题,妥善处理废物,预防疾病传播,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防护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控制洪涝灾害后可能出现的疾病流行,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大灾之后有大疫之暴雨洪涝之后一定要记住这几件事
大灾之后有大疫之暴雨洪涝之后一定要记住这几件事!最近几天,河南郑州、新乡等多地出现暴雨、洪涝灾害。
古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意思是指在发生暴雨、洪涝、地震等大的自然灾害之后,很容易出现各种传染病疫情,一定要做好防疫工作。
暴雨洪涝后,要防哪些病?洪涝灾害后易发的传染病,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呼吸道传染病灾区居民住的临时帐篷、房屋比较简陋拥挤, 空气流通不畅, 卫生条件比较差, 再加上饮食不规律, 昼夜温差大,人们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如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百日咳、麻疹等。
2、肠道传染病当水资源缺乏、卫生条件被破坏、生活环境被污染时,肠道传染病就会增加。
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伤寒、副伤寒、肠道病毒感染、甲型和戊型肝炎、霍乱等。
主要由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肠道传染病的特点是潜伏期比较短,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暴发。
3、皮肤传染病由于长期浸泡中在水中,容易导致各种皮肤病发生,比如:手足浸渍: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位糜烂、脱屑和渗出,严重的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溃疡,通常位于手指、足趾间。
皮肤癣病:洪涝灾害时,由于身体一些部位长期浸泡在水中,加上生活环境温暖潮湿,易造成各种癣病多发。
4、自然疫源性疾病由于洪水淹没了某些传染病的疫源地,大量鼠类和动物迁徙到高地,形成新的疫源地,导致相应的疾病传播,主要有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这些疾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
5、虫媒传染病由于降水、气温、空气湿度、地面植被等条件变化,促使很多病原体繁殖加速,并且滋生出大量协助病原体传播的昆虫媒介。
由虫媒传播的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疾病增加。
6、接触传播疾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由肠道病毒70型引起,通过水或直接接触传染,发病快、传染性强。
当人群密集时接触增加,传播机会也增加。
洪涝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
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
目录一、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工作原则二、传染病防控工作三、饮用水安全工作四、食品安全工作五、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洪涝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2012年7月21日,我市遭遇了近61年来最大暴雨,部分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洪涝灾害,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还有发生暴雨强降雨天气的可能。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下一步“全面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病的发生”的指示精神,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人员研究制定了洪涝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规范指导灾后卫生防病工作。
一、洪涝灾害后工作原则受灾地区防病工作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分阶段分层次重点抓好预防控制霍乱、痢疾、甲肝、戊肝、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出血热、登革热、乙型脑炎、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的流行和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把各种传染病疫情扑灭在暴发、流行之前。
(一)加强领导,确保卫生防病工作有序进行我市和各区县疾病预防中心应进一步加强灾后卫生防病工作的领导,明确领导负责人,协调各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做好本辖区内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事故等各项工作。
灾区疾控中心要组织开展本辖区灾后突发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重点加强与暴雨灾害关联度大的有关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等的分析报告,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处理方案,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积极做好卫生应急人员培训和卫生应急药品、器械和物资的准备工作。
(二)加强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救灾防病特殊时期对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洪涝灾害卫生防病信息每日报告制度。
在房山、门头沟等重灾区要建立并且加强疫情监测点工作,各级疾控机构要派专业人员深入灾区基层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尤其要加强对重灾区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要建立一般和重点相结合的监测点,及时分析疫情发展趋势。
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
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目录一、目的 (5)二、依据与适用范围 (5)三、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的影响 (5)(一)自然灾害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影响 (5)1.供水系统毁损 (5)2.食物短缺 (6)3.燃料短缺 (6)4.水体污染 (7)5.居住条件破坏 (7)6.人口迁徙 (7)(二)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生物媒介的影响 (8)1.蝇类的分布与密度 (8)2.蚊类的分布与密度 (8)3.其它吸血节肢动物 (9)4.寄生虫传播媒介的分布与密度 (9)5.做为疾病宿主的家畜 (9)6.做为疾病宿主的啮齿动物 (10)(三)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影响 (10)四、主要自然灾害传染病危险因素特征 (11)(一)洪涝灾害 (11)1.环境破坏 (11)2.水源污染 (11)3.食品污染 (11)4. 媒介生物滋生 (13)5.易感人群的影响 (13)(二)地震灾害 (13)1.生态环境破坏 (14)2.水源污染 (14)3.食品污染 (14)4.媒介生物滋生 (15)(三)旱灾 (15)1.生态环境破坏 (15)2.水源污染 (16)3.食品污染 (16)4.媒介生物滋生 (16)五、自然灾害条件下的传染病防控对策 (17)(一)灾害前期 (17)1.基本资料的积累 (17)2.传染病控制预案的制定 (17)3.应急队伍准备 (18)4.防病物资与器材的贮备 (18)(二)灾害冲击期 (18)(三)灾害后期 (18)1.重建疾病监测系统 (18)2.重建安全饮水系统 (19)3.做好环境卫生整治 (19)4.防止吸血昆虫的侵袭 (19)5.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 (19)(四)后效应期 (19)六、自然灾害传染病防控的主要措施 (20)(一)风险评估 (20)1.识别传染病风险因素 (20)2.风险评估应关注的重点传染病 (21)(二)灾后的传染病监测与暴发控制 (21)1.灾后传染病监测内容和方法 (21)2.灾后传染病监测系统的恢复和建立 (22)3.暴发控制 (24)(三)饮水卫生 (24)(四)环境卫生 (24)1.人类排泄物的处理 (24)2.生活中的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的处理 (24)3.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24)4.遇难者遗体的处理 (24)(五)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 (25)1.消毒 (25)2.媒介生物控制 (25)(六)食物与营养 (25)(七)预防接种 (25)(八)健康教育 (26)七、自然灾害各种重点传染病防控 (26)(一)自然灾害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控 (26)1.肠道传染病概述 (27)2灾区肠道传染病主要流行因素 (29)3灾区肠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30)(二)自然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 (31)1自然灾害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 (32)2灾害相关的主要自然疫源性疾病 (33)(三)自然灾害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53)1.流行环节 (53)2.监测、发现与报告 (54)3.疫情或突发卫生事件的调查 (54)4.实验室检测 (55)5.防控措施 (55)八、自然灾害条件下的预防接种技术 (56)1.总体原则 (56)2.目的与目标 (56)3.监测与评估 (57)4.我国目前常用的疫苗 (58)5.灾区预防接种 (60)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地震、洪涝、干旱等较大灾害多次发生,对当地的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2010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12月目录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害 (3)1.1洪涝灾害 (3)1.2地震 (6)1.3旱灾 (7)1.4台风 (8)1.5雨雪冰冻灾害 (8)1.6泥石流 (8)2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 (9)2.1灾前准备和保障 (9)2.2灾害期间卫生应急 (11)2.2.1洪涝灾害 (11)2.2.2地震 (14)2.2.3旱灾 (18)2.2.4台风 (21)2.2.5雨雪冰冻灾害 (23)2.2.6泥石流灾害 (26)2.3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28)2.3.1总结与评估 (28)2.3.2恢复重建 (28)附件1 自然灾害快速评估技术方案 (30)附件2 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技术方案 (33)附件3 自然灾害营养与食品卫生技术方案 (59)附件4 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及饮水卫生技术方案 (89)附件5 自然灾害消毒、杀虫、灭鼠技术方案 (105)附件6 自然灾害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 (131)附件7 自然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方案 (138)附件8 自然灾害其它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控技术方案 (168)附件9 自然灾害预防接种技术方案 (181)附件10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物资调配与管理 (199)附件11 自然灾害灾区临时安臵点卫生指南 (202)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为及时、有序、规范、高效地开展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区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和《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制定本工作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洪涝、地震、台风、干旱、雨雪冰冻和泥石流等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害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经济损失大,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及生命安全。
1.1洪涝灾害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很多,降雨过度,地势低洼,堤坝等水利设施溃决等,都可以造成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传染病防控措施
洪涝灾害传染病防控措施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经常导致大面积的水浸和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卫生条件。
在洪涝灾害期间,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成为一大健康隐患,包括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等。
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饮用水和食物,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细菌性肠道传染病,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汛期健康科普提示:饮用安全水源:洪涝灾害期间,自来水管网可能被污染,饮用自来水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自然水源,如江河湖泊中的水。
最好选择煮沸或消毒后的水源,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此外,建议使用过滤或净化设备来净化饮用水。
食品安全:在灾害期间,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务必注意食品的清洁与消毒,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和海鲜。
手工洗涤水果和蔬菜时,最好使用消毒液或清水充分洗净,确保食物的安全。
另外,尽量避免在灾后食用被水浸泡过的食物,以免食物污染导致细菌传播。
个人卫生:维护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坚持勤洗手,尤其是在用餐前后、处理食物前后,以及如厕后务必洗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彻底清洁双手,以防止病原体通过手部传播。
另外,在灾后尽量避免用手触摸面部,以减少病原体进入口鼻的机会。
垃圾处理:洪涝灾害会导致大量垃圾的产生。
避免在室内或周围堆放垃圾,防止蚊蝇等昆虫和啮齿类动物传播病原体。
对于生活垃圾和食品残渣,妥善处理,使用密封性良好的垃圾袋,并及时清理。
另外,在处理垃圾时要注意使用手套等防护措施,以免接触致病微生物。
食物贮存:在洪涝期间,避免食物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以防止细菌滋生。
合理规划食物的贮存和食用,尽量减少食物的浪费。
建议将食物储存在防水防潮的容器中,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避免露天厕所:在洪涝灾害期间,由于卫生条件不佳,尽量避免使用露天厕所。
使用临时设施时,保持清洁,注意个人卫生,最好使用含消毒成分的洗手液。
洪涝自然灾害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原因、疾病分类、危害及预防措施科普提示
洪涝自然灾害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原因、疾病分类、危害及预防措施科普提示洪涝灾害后,生产生活环境受到破坏,高温湿热天气等因素叠加,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风险增加。
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动物和人类都能够感染的疾病,经常存在于某地区,该地区具备该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该地区时可以被感染得病。
这些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这些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一般来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染源都是野生动物,疾病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感染人类。
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有:鼠疫、登革热、布鲁氏病、疟疾、盖虫病、菜姆病、流行性出血热、克雅氐病、寨卡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这里重点科普一下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
传染源:在我国,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也有个别病例接触患者早期的血和尿中携带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后感染本病,但人不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多样。
(1)经呼吸道传播,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和胃肠黏膜而感染;(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4)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5)虫媒传播,寄生干鼠类身上的革螨或恙螨也具有传播作用。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稳固而持久的免疫。
(二)登革热临床表现: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
传染源: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重症登革热,重症登革热少见。
洪涝灾害卫生防疫方案
洪涝灾害卫生防疫方案一、灾后环境清理与消毒1. 水库、河流、道路、居民区等污染严重的地方进行彻底清理,包括排除废弃物、泥沙和垃圾等,确保环境清洁。
2. 对于有水淹过的建筑物进行消毒处理,使用漂白剂或其他消毒剂对沙发、床上用品、地板等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病菌和病毒。
二、饮用水安全1. 对于受灾地区的饮用水供应进行临时调配和加强监测,确保饮用水安全。
2. 如果发现饮用水污染,要及时通知居民停止使用,并组织供水车辆进行应急供水。
三、病体生物防控1. 雨后要立即清除积水,防止蚊虫滋生。
定期喷洒杀虫剂,如烟霞、灭蚊水等,对蚊虫进行消杀。
2. 清理灾区周边的垃圾和废弃物,以创造一个无蚊源环境。
四、灾区医疗防疫1. 灾后要派遣医疗队进驻灾区,提供紧急医疗救治和疫病监测工作。
五、个人卫生教育宣传1. 对于受灾地区的居民进行个人卫生教育宣传,包括正确洗手、饮食卫生等。
2. 向居民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消毒液等,以增强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
六、关注孕妇和儿童的健康1. 对于怀孕妇女提供产前检查和防疫知识培训。
2. 加强对儿童的疫病预防和保健工作,组织儿童疫苗接种和健康体检等。
七、建立灾后健康档案1. 对于灾民的健康情况进行统一记录,包括疫病感染、伤病情况等。
2. 组织专业医疗人员对灾民进行健康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
八、灾后心理危机干预2. 筛查患有心理疾病的灾民,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
以上是洪涝灾害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基本方案,希望能有效地保障灾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减轻灾后卫生防控的风险和负担。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本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信息畅通、反应及时的原则,保证在洪涝灾害后,能够及时调动应急资源,有效地实施预防、控制措施,及时控制灾后易发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保障灾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实现灾后无疫情的工作目标。
二、组织机构县卫生局成立“洪涝灾害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洪涝灾害救灾防病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指挥,根据灾情和疫情,组织调度医疗卫生力量,深入洪涝灾区防病治病和进行技术指导。
暴雨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常见传染病
暴雨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常见传染病暴雨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常见传染病夏季暴雨多,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灾后容易出现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比如: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以及甲肝、戊肝等传染病,主要原因是,发生洪涝灾害后,灾民聚居的地方环境卫生差、人口密集,如果水源污染,粪便、垃圾和腐烂变质的有机物质(包括牲畜尸体)得不到恰当处理,蚊蝇便会孳生,再加上个人和食品卫生,就容易患上述肠道传染性疾病。
因此,灾后做好肠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为避免或减少灾后肠道传染病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喝生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或经过处理的水。
装水器具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
2、食物要煮熟后食用,食物加工存放容器要做到生熟分开,餐具要清洁或消毒后使用,不进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不进食生的海产品,不吃腐败变质的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或病死的禽畜,不吃剩饭剩菜及霉变食物。
3、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勤洗手。
不随意丢垃圾,洪水后垃圾较多,需要尽快清理及消毒,以减少苍蝇蚊虫、老鼠等大量孳生,传播疾病。
4、注意灭蝇防蚊,可用苍蝇拍、灭蚊器灭蝇灭蚊,食物用防蝇罩遮盖。
5、从事饮食服务、垃圾粪便处理的工作人员,可根据专业机构推荐,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灾后需重点关注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及预防洪涝灾害后,除重点关注肠道传染病外,还需重点关注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由于洪灾期间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一方面,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发生期间灾区群众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被损害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洪灾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20160729更新)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
其中,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疾病也属虫媒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特别是在洪涝灾害期间,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洪涝灾害发生期间灾民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受影响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一、洪涝灾害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洪水泛滥,灾区人民大规模迁移,短期内灾民大量聚集在庄台、堤坝等高处,人群密集,设备简陋,常常席地而卧,增加了人鼠之间接触机会而使感染机会增多;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庄迁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结构及优势种群均发生变化,鼠密度及鼠间接触机会的增加,也增加了病毒扩散的机会;从而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区也有直接的影响,洪涝灾害频发,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也随洪水扩散,这就增加了因防汛抢险、堵口复堤等防洪抢险人员和当地居民与疫水接触的机会,常常会引起急性血吸虫病的暴发。
灾害后期由于洪水退去后残留的积水坑洼增多,使蚊类孳生场所增加,导致蚊虫密度迅速增加,加之人们居住的环境条件恶化、人群密度大、人畜混杂,防蚊设施匮乏,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而导致蚊媒病的发生。
因此,洪涝灾害有可能会加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造成乙脑的暴发。
二、灾害相关的主要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传播途径:携带病毒的鼠类分泌物、排泄物等被搅起漂浮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或经粘膜接触而感染;被鼠类咬伤或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新鲜排泄物而感染;进食带毒鼠类粪便污染的食物,经口腔或胃粘膜而感染;有报道认为还可经螨类吸食带毒鼠类的血液后又叮咬人而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
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方案
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方案一、背景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频发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洪涝灾害发生后,灾区环境遭到破坏,水源、食品受到污染,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为了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至关重要。
二、工作目标1. 预防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 提高灾区人民群众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保障灾区供水、食品卫生安全。
4. 改善灾区环境卫生,防止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3. 部门配合,社会参与。
4. 科学防控,精准施策。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2. 开展疫情监测和报告设立疫情监测点,指定责任监测人员,加强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报告。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 加强传染病防控措施针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采取以隔离治疗病人及病原携带者、三管一灭一宣传”(即管理食品、水、粪便,灭蝇、健康教育)、消杀、预防服药和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4. 保障供水、食品卫生安全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和消毒,确保供水安全。
加强对食品的监管,禁止受污染的食品流入市场,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5. 改善环境卫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垃圾、粪便和病媒生物滋生场所。
加强对病媒生物的监测和消杀,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6. 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洪涝灾害卫生防疫知识,提高灾区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 加强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各级卫生、水利、环保、农业、住建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
8. 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组织专家对灾区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灾区卫生防疫队伍的业务水平。
洪涝灾害成因是什么有哪些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成因是什么有哪些防治措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是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水文气象、土壤地质等自然因素和水利工程现状、运行管理状况等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洪涝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欢迎阅读。
洪涝灾害成因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支流特点、湖泊的多少)江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植被分布。
(气候、地形、水系、植被)自然原因:1、流域广、支流多,降水丰,干流汛期长,水量大2、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流水不畅人为原因:1、上中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能力减弱洪涝灾害防治措施1、加固江防大堤2、兴建分洪蓄洪工程3、修建一些水库、4、重点治理荆等一些河段5、建设一些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6、在长江上游大力植树造�种植荨⒈3炙粒孤铱忱姆ド帧⒗目巡莸亍⒐确拍痢⑵苹瞪肪�7、禁止人们围湖造田等8、教育人们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洪涝灾害的危害1. 环境破坏经济损失洪水泛滥,淹没了农田、房舍和洼地,灾区人民大规模的迁移;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庄迁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洪水淹没村庄的厕所、粪池,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尸体的腐败,引起蚊蝇孳生和各种害虫的聚集。
2. 水源污染洪涝灾害使供水设施和污水排放条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厕所、垃圾堆、禽畜棚舍被淹,可造成井水和自来水水源污染,大量漂浮物及动物尸体留在水面,受高温、日照的作用后,腐败逸散恶臭。
这些水源污染以生物性污染为主,主要反映在微生物指标的数量增加,饮用水安全性降低,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洪水还将地面的大量泥沙冲入水中,使水体感官性状差,混浊,有悬浮物等。
一些城乡工业发达地区的工业废水、废渣、农药及其他化学品未能及时搬运和处理,受淹后可导致局部水环境受到化学污染,或者个别地区储存有毒化学品的仓库被淹,化学品外泄造成较大范围的化学污染。
水灾后预防疾病及卫生防疫知识
水灾后预防疾病及卫生防疫知识一、水灾过后需要注意和预防哪些疾病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水灾后还可能患皮肤病、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另外还要注意防治食物中毒、农药中毒;二、肠道传染病的预防:1、要做好饮用水源保护;搞好饮水卫生;用含氯消毒剂进行饮水消毒;2、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淹死的家禽家畜,不吃霉烂变质的粮食;不使用污水洗瓜果、碗筷;不喝生水;生熟食品要分开;3、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三、水灾后生活饮用水的消毒:□水灾后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用这样的水洗果蔬、餐具或刷牙漱口,便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因此饮水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简便实用的是煮沸消毒和氯化消毒法;我局现有威力氯消毒粉;用量为每吨水加入克;若用漂白粉消毒每吨水加入8克,如有洪水冲入每吨水加入20克;四、环境消毒:及时修复被洪水淹没的厕所、垃圾点;并进行消毒处理;1、室内消毒:家具擦试、地面喷洒,餐具、果蔬清洗、衣物被褥浸泡等可用10克威力氯1小包兑水16斤,消毒再用清水漂净;室内空气消毒用2%过氧乙酸喷雾;2、室外消毒:用威力氯10g1小包兑水8斤喷雾;或用1%的漂白粉喷洒;3、粪便处理:粪便处理不好,极易污染水源,孳生蝇类;粪便消毒采用10份粪便加1份漂白粉搅拌,2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按5:1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搅匀2-4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4、对洪水造成的动物尸体,要及时进行消毒,深埋在米以下;掩埋点须选在地势高,远离水源50米以外的地方;尸体选用10%漂白粉澄清液,按200毫升/平方米用量喷雾,1-2小时后掩埋;掩埋时再用干粉20-40克/平方米的量洒在尸体上,然后覆土掩埋;运输车辆,使用的工具,用1%-2%的漂白粉水喷雾,1小时后方可做他用;五、水灾后后应做好防鼠灭鼠工作,消毒蚊蝇孳生地;。
洪涝灾害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技术方案灾后传染病控制调查要点
洪涝灾害灾区传染病暴发疫情调查与控制要点(2017年版)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供水系统毁损、食物安全难以保障、居住条件受到破坏、人群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人口流动性加大、人群抵抗力降低以及卫生服务可及性降低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各类传染病疫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的暴发和流行。
洪涝灾害发生后应重点关注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乙型脑炎(乙脑)、血吸虫病、流感、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传染病。
灾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临时医疗点要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适时开展症状监测,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灾区的疾控和医疗机构人员要及时赶赴疫情发生地,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原则和方法,迅速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暴发现场处置流程见图1-1传染病类暴发疫情现场调查处置流程图。
一、主要调查步骤(一)召开工作沟通会。
调查组到达灾区现场后应当立即与当地有关部门召开会议,了解事件最新进展和相关背景信息,商定现场工作计划(含流行病学调查)和实施方案,制定和实施初步控制措施。
(二)核实事件信息。
通过访谈临床医生,访视病例,收集和分析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可疑样品或环境标本的检测数据;综合临床信息、检测信息、流行病学资料,对事件性质做出初步判断。
(三)确定病例定义,制定调查方案。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病例定义。
在调查早期或搜索病例阶段可采用疑似病例定义或临床诊断病定义,在病因确证阶段可采用确诊病例定义。
调查方案应当根据现场特点设计。
(四)搜索病例。
按照确定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列出病例信息清单。
搜索时通常还应当了解事发地周边有无类似病例。
必要时可开展应急监测,收集新发病例相关信息。
(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对发现并核实后的病例,应及时进行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同时还应当根据现场需要开展专题调查,如污染范围调查、暴露程度调查、宿主与媒介调查、基线调查、实施效果评价等。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第9号台风“利奇马”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指南》的通知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第9号台风“利奇马”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8.12•【字号】鲁卫疾控字〔2019〕14号•【施行日期】2019.08.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应急正文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第9号台风“利奇马”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指南》的通知各市卫生健康委,委(属)管有关单位:为指导各地做好第9号台风“利奇马”引发的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我委组织专家在认真总结2018年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家有关要求和其他省市做法,研究编写了《山东省第9号台风“利奇马”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指南》。
现将其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参照使用。
省疾控中心要做好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工作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我委联系。
省卫生健康委联系人:孙健、孟君联系电话:*************,67876336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8月12日山东省第9号台风“利奇马”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指南为做好我省第9号台风“利奇马”引发洪涝灾害后灾区现场卫生防疫工作,根据工作经验将洪涝灾害现场分为五种类型,由面到点采取不同工作措施。
具体做法如下:一、救灾现场分类根据村庄(社区)受灾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将救灾现场分为以下五类:类型一:村庄(社区)积水较深,室内进水严重,村庄(社区)周边水体面积较大,洪水未消退,村(社区)内不具备居住条件。
类型二:村庄(社区)积水较深,室内进水严重,村庄(社区)周边水体面积较大,洪水均已消退,但环境清理及消杀工作未完成,村(社区)内部分具备居住条件。
类型三:村庄(社区)积水较深,室内进水严重,洪水已消退,环境清理及消杀工作已完成,村(社区)内基本具备居住条件。
类型四:村庄(社区)本身未受灾,但周边水体面积较大的“孤岛”式村庄(社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
其中,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疾病也属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特别是在洪涝灾害期间,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洪涝灾害发生期间灾民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受影响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一、洪涝灾害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洪水泛滥,灾区人民大规模迁移,短期内灾民大量聚集在庄台、堤坝等高处,人群密集,设备简陋,常常席地而卧,增加了人鼠之间接触机会而使感染机会增多;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庄迁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结构及优势种群均发生变化,鼠密度及鼠间接触机会的增加,也增加了病毒扩散的机会;从而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区也有直接的影响,洪涝灾害频发,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也随洪水扩散,这就增加了因防汛抢险、堵口复堤等防洪抢险人员和当地居民与疫水接触的机会,常常会引起急性血吸虫病的暴发。
灾害后期由于洪水退去后残留的积水坑洼增多,使蚊类孳生场所增加,导致蚊虫密度迅速增加,加之人们居住的环境条件恶化、人群密度大、人畜混杂,防蚊设施匮乏,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而导致蚊媒病的发生.因此,洪涝灾害有可能会加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造成乙脑的暴发。
二、灾害相关的主要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途径:携带病毒的鼠类分泌物、排泄物等被搅起漂浮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或经粘膜接触而感染;被鼠类咬伤或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新鲜排泄物而感染;进食带毒鼠类粪便污染的食物,经口腔或胃粘膜而感染;有报道认为还可经螨类吸食带毒鼠类的血液后又叮咬人而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潜伏期为天,多为~周。
.诊断和治疗()临床表现与病程起病急、畏寒、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 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
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前三期可有重叠,并存在大量五期不全的异型或轻型非典型病例。
()诊断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血、尿检查及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比急性期有倍以上增高或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汉坦病毒和或检出汉坦病毒均可确诊.()治疗原则治疗主要抓好“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采取综合性抢救治疗措施,特别应早期抓好抗病毒治疗及液体疗法,对重症患者要及时抓紧抗低血压休克、预防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洪涝灾害对出血热的影响()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有沿水系分布的特点。
水灾之后,重疫区仍表现出稳定性与局限性的特征;低发疫区疫情有所上升,疫区扩大,水灾之后,发病范围扩大,疫情明显上升。
()洪涝灾害期间,鼠类往往向人类居住环境迁徙寻找食物或暂时栖息,增加了鼠与人之间接触传播的机会,可造成短时间内病例数明显增加。
出血热发病人群分布特征往往与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接触传染源机率高低密切相关.洪涝灾害引起生态环境改变,往往造成宿主动物大量移动,可能造成疫源地扩散。
受灾群众居住条件、环境变差,感染出血热的机会和场所增加,因而疫情人群分布特征可能有所改变。
出血热发病流行与传染源的宿主数量及带毒率密切相关。
洪涝灾期野鼠大量迁移到庄台、堤坝,鼠类聚集,野鼠进入室内,对鼠间传播提供条件,鼠类带毒增加。
由于救灾或受灾人群临时居住条件一般较差,鼠与人群间的接触感染机会增加,可导致局部暴发流行。
.预防及控制主要采取预防接种和防鼠灭鼠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灭鼠详见洪涝灾区病媒生物应急监测和控制技术指南()加强疫情监测在重点受灾地区或传染病多发地区设立疫情监测点、严密监视疫情动态,及时反馈信息,及时通报和报警,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卫生防疫人员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疫情。
具体要求可参见《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试行)》()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期间,要到受灾群众居住区或临时安置点,评估后对高危人群开展疫苗应急接种。
对参加抗洪救灾或灾后重建的人员,在行动前建议开展疫苗应急接种。
对出现疫情暴发的居住区或临时安置点内的高危人群,实施应急预防接种,接种率应达%以上,防止疫情蔓延。
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出血热防治水平认真贯彻“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治疗中防好“三关”(预防和控制低血压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大出血),降低病死率。
健康教育教育群众做好卫生及自我防护工作,如确保居家及工作场所无鼠;妥善保管粮食、食物,防止被鼠污染;清扫有鼠类尿、粪污染的地方时,要适当防护,戴橡胶或塑料手套,戴口罩;做好防鼠灭鼠措施,防止鼠进入室内;不采取人工捣动鼠窝等灭鼠措施。
(二)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简称钩体病,多发生于夏秋汛期的抗洪救灾和田间作业人员中。
钩体病按流行形式一般分为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南方以稻田型和雨水型为主,鼠是主要传染源;北方以洪水型和雨水型为主,猪是主要传染源。
诊断和治疗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天,短者天,长者可达天。
钩体病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小腿肌肉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眼结合膜充血等,严重者可造成肝、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受损,并危及生命。
特异性诊断:钩端螺旋体培养阳性,检出钩端螺旋体核酸,显微镜凝集试验检出单份血清抗体效价≥:或双份血清抗体水平呈倍增高.钩体病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治疗。
本病治疗应重视以有效抗生素及时消灭机体内病原体,对控制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并应强调休息,细心护理,注意营养,酌情补充热能及维生素B和维生素C。
钩体病的治疗须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抗菌治疗是钩端螺旋体病早期治疗的核心措施,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庆大霉素次选,强力霉素、四环素等亦可酌情选用。
.洪涝灾害对钩体病的影响在洪涝灾害期间,人因抗洪抢险或在灾区生活、生产接触被带菌动物(鼠类、猪、犬和牛等)尿液污染的水体而感染本病.病原体可经皮肤、粘膜侵入人体.由于大雨、地面土壤被稀释接近中性,为病原体的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在洪水泛滥时,很多地区的鼠类栖息地及牲畜饲养场所被洪水淹没、冲刷,带菌动物的排泄物伴随洪水四处飘溢,同时大量鼠类和牲畜随灾民迁移到未被淹没的地区,扩大了污染和传播范围。
()稻田型主要在稻谷收割季节,鼠类聚集田间或下田觅食,带菌鼠尿污染水田,人群因下田劳动接触疫水而感染.患者有明显的疫水接触史,感染和发病人数与当地传染源的数量、种类和带菌率,以及收稻季节的降雨量有密切关系。
()洪水型洪水泛滥之后,由于洪水冲刷带菌动物的排泄物而污染水体。
人群因抢险抗洪接触疫水而发病,往往在洪水之后天出现流行高峰,疫情来势猛但流行期短,一般在天内流行终止。
()雨水型主要发生在丘陵平原地区。
雨季之后,洼地、河沟、池塘积水被带菌动物排泄物污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接触疫水而感染。
疫情比较稳定,多呈散在发生,局部地方可出现暴发流行,疫情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个月。
.预防与控制()灭鼠以稻田型为主要流行形式的疫区以灭鼠为主.()加强家畜的管理管好家畜传染源(猪、犬和牛等),不让粪尿液直接流入水中,对粪尿要发酵才能施用。
提倡圈养猪,搞好猪舍的卫生。
将家畜用水池塘与人用池塘分开等。
()减少疫水接触机会提倡干田割稻,在稻收季节将田水排干后再进行收割,可避免和疫水接触.不在可疑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下水作业尽量穿长筒胶鞋,保护皮肤不受钩体侵袭,不喝生水等。
()疫苗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在流行地区,对参加抗洪救灾和稻谷收割的主要劳动力,应接种钩体病菌苗。
在发现首例钩体病患者后,高危人群可服用强力霉素,毫克次周.每月两次,连服天,隔周再重服一次。
()宣传教育,尽量减少或避免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三)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家畜(猪、牛、羊、马)和家禽(鸭、鹅、鸡等)。
潜伏期一般为~天.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
.诊断和治疗病人有蚊虫叮咬史,突然起病,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征阳性等脑实质病变表现为主,脑膜刺激征较轻.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检查呈无菌性脑膜炎等;从脑组织、脑脊液或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或脑脊液、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者,均可确诊。
治疗原则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综合治疗.必须重视对症治疗,要认真把好“三关”,即高热关、惊厥关和呼吸衰竭关。
具体办法如下:()降温高烧易发生惊厥,可加重脑水肿,诱发呼吸衰竭,故必须及时降温,最好把体温控制在38.5℃以下(肛表),头部温度力争降到36℃左右,其方法有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和激素等.()镇静乙脑患者因头痛剧烈,常有烦躁不安,因颅压增高易发生惊厥,故应给以适量镇静剂以防止发生惊厥。
如果遇抽搐患者则应尽快地用镇静剂予以控制。
()防止呼吸衰竭重症病例早期可发生颅压增高。
在防治颅压增高上,首先要防止痰堵造成换气不佳的缺氧,故应多让病人侧睡,防止昏迷时舌根后坠。
若已出现痰堵,可考虑气管插管或切开,以改善肺部的换气功能。
当出现脑水肿或脑疝,引起呼吸衰竭时,应立即给以脱水剂。
如病人有缺氧表现,则应早期给氧,如病人出现呼吸表浅或节律不齐时,应采用呼吸兴奋剂。
此外,支持、综合治疗亦应重视,如认真细致的护理,高热量多维生素的营养性流质,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预防继发感染等。
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达约左右,部分病人(约左右)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痴呆、半身不遂、精神失常、记忆力和智力减退等。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人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很重要的。
.洪涝灾害对乙脑流行的影响()灾害发生在乙脑流行期前一个月内,由于孳生场所的增多,蚊虫的数量大大增加,猪的自然感染率增大,蚊虫的带毒率大幅度升高,人的居住环境差,可致乙脑发病人数剧增,发病高峰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