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脑瘫的作业疗法

脑瘫的作业疗法

脑瘫的作业疗法脑瘫的作业疗法脑瘫是指小儿出生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

脑瘫常属于多重残障,患儿除了运动障碍的问题外,还常伴随其它的相关缺陷,这些相关缺陷有些是由于脑损伤引起,有些则是由于发育障碍而导致的继发性问题,如视力缺损、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智能不足、知觉异常、情绪障碍等。

虽然,脑瘫患儿脑组织的损伤不会随着其年龄的增加而渐渐加剧,但若其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有效的解决,将会严重妨碍患儿日后的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和娱乐。

由于儿童的运动发育是和脑发育同步的,因此,为了不错过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脑瘫康复特别强调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1作业治疗的目的1.1运动方面1.1.1使姿势肌张力正常化;1.1.2增加对称性肌肉活动;1.1.3强调在身体中线上的活动;1.1.4增加肢体尤其是上肢肌肉的控制能力。

1.2感觉方面1.2.1促进翻正反射、平衡反射与保护性反射的整合;1.2.2使对感觉刺激的反应正常化。

1.3感、认知方面1.3.1促进感知技能的发展;1 3.2发展认知技能。

1.4自我料理方面1.4.1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实施能力的发展与独立。

1.5生产性活动方面1.5.1促进工作习惯、工作技巧、工作能力的发展;1.5.2提供职业探索的机会;1.5.3鼓励独立生活技能的发展。

1.6娱乐方面1.6.1探索患者可能的娱乐兴趣,促进其娱乐技能的发展。

2作业治疗的评估内容2.1运动方面2.1.1肌张力;2.1.2反射发育与成熟;2.1.3关节活动度及控制能力;2.1.4姿势控制与平衡;2.1.5功能性移动;2.1.6运动速度、协调性与灵活性;2.1.7执行目的性活动的能力;2.1.8手功能。

2.2感觉方面2.2.1感觉登记能力;2.2.2感觉信息处理能力。

2.3.感、认知方面2.3.1感知技能;2 3.2注意力、记忆力、计算能力、综合能力、推理能力;2.3.3抄写技能、社会技能、交流技巧;2.4视觉方面有无斜视、复视、弱视、单盲、颅神经瘫痪。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

(三)按治疗目的和作用分类 1.用于减轻疼痛的作业 2.用于增强肌力的作业 3.用于增强耐力的作业 4.用于增强协调能力的作业 5.用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作业 6.用于调节精神和转移注意力的作业 7.用于改善整体功能的作业
(四)按实际要求分类 1.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作业 2.能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 3.消遣性作业活动或文娱活动 4.教育性作业活动 5.矫形器和假肢训练
2.治疗师(therapist) 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的治疗,加强关节的活动性及肌肉的力量,改 善和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指导师(teacher)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以 及在出院返家后的继续治疗工作。
4.职业评定者(vocational evaluator)探寻患 者的职业潜能以及患者的工作能力、耐力、习 性及适应的情况,以提供资料给职业治疗师作 为参考,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职业。
六、作业疗法的目的
1、增大患儿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相关肌群,掌握实用性动 作:
(1)肩关节屈伸训练,利用拉锯、推刨具、磨刀、投篮与传球 动作;
(2)肩关节内收、外展训练,利用书法、绘画、舞蹈的手势动 作;
(3)腕部活动训练,利用打乒乓球、刷墙、打锤动作; (4)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利用玩游戏机、打字、珠算、弹琴编
(一)治疗—游戏—教育三结合 1.治疗与教育 2.治疗与游戏
(二)治疗中应充分重视家属参与的重要性 1.治疗过程中父母参与的重要性
1)父母在满足孩子的爱以及衣、食、住、行等基 本需求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最长,是患儿最亲近、 最信赖的人,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甚于任何其他人, 他们可向康复工作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有利于各 方面对孩子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 3)即使患儿在医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治疗所占 的比例相对较小,而患儿在家庭中的生活却占了 相当大的部分,父母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 孩子开展一对一的辅导,起到强化治疗的作用。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小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

它会使儿童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受损,从而导致步态和姿势异常、肢体运动能力受限等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作业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中。

本文将针对小儿脑瘫患者的作业疗法,进行详细介绍和。

作业疗法的定义作业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日常活动、训练和锻炼,帮助小儿脑瘫患者提高肢体运动的能力和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疗法主要应用于小儿脑瘫、脊髓损伤、神经损伤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中。

作业疗法的优点作业疗法具有以下优点:•适用范围广:作业疗法不受年龄和疾病类型限制,对于各种患者都可以进行康复治疗。

•简便易行:作业疗法不需要特殊的治疗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技能,可以在家庭和医疗机构中进行。

•经济实惠:作业疗法费用较低,负担小,可以通过锻炼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康复治疗费用。

作业疗法的原则作业疗法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原则:作业疗法要考虑治疗的安全性,确保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带来任何伤害和危险。

•个体化原则:作业疗法的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进行个性化制定。

•地址性原则:作业疗法的实施应该与实际的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治疗目标。

•积极性原则:作业疗法需要激发患者的兴趣,建立积极的情绪状态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作业疗法的实施方式作业疗法的实施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游戏疗法游戏疗法是一种有趣的作业疗法,它通过游戏来激发患者的兴趣,建立起与治疗相结合的积极快乐的情绪状态。

游戏疗法主要分为物理游戏和认知游戏两种类型。

物理游戏主要通过肢体动作的训练和锻炼来强化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认知游戏主要通过智力游戏、益智游戏等来锻炼患者的认知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疗法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是最常见的作业疗法之一,包括如洗脸、洗手、穿衣、拆卸、组装等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的各种动作。

通过训练这些日常活动的技巧和动作,帮助患者提高肌肉力量、灵敏度和协调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儿童脑性瘫痪》ppt课件

《儿童脑性瘫痪》ppt课件

肉毒毒素的应用 手术治疗
各种脑瘫康复方法
Bobath法 Vojta法 Temple
Fay 法
n
Peto法
Delacato 法
1. Bobath 法

治疗重点是阻止原始反射,促进正常的姿
势反射发育,发展正常的自动反应和运动 能力。 训练方法上强调:按正常婴幼儿运动发育 的各个阶段来进行训练,如:抬头、翻身、 坐、爬、跪、站、走。
1.倾斜反应: 6个月出现 2.坐位平衡反应: 6~9个月出现 3.立位平衡反应: (前方平衡) 12个月出现 (侧方平衡) 18个月出现 (后方平衡) 24个月出现 4.降落伞反应: 8~9个月出现 5.翻正反应: (颈翻正反应) 6个月消失 (躯干翻正反应) 5岁后消失
(五)姿势的评定
1.肌张力减低的脑瘫患儿的异常姿势: 俯卧位呈W型姿势; 仰卧位呈蛙位姿势; 坐在椅子上呈折刀状坐姿; 用双手从患儿腋下抱起患儿表现为翼状 肩姿势。

2. Vojta 法
主要通过刺激脑瘫儿童身上的某些特定
的激发点,使患儿产生翻身和匍伏爬行 二种反射运动模式(人体所有协调运动 的先导)。最后,反射运动变成主动运 动。
3. Temple Fay 法
强调鳄鱼式的运动模式和两栖类动物
对侧交替的运动模式。
4. Doman Delacato 法

在治疗上主张促进脑瘫儿童的全面发育:
一、定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发育早期
阶段(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各 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 综合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 障碍和姿势异常。
二、病因
产前期:感染、出血、缺氧、妊娠毒 血症、母体外伤 围产期:产伤、出血、缺氧 产后期:核黄疸、感染、外伤、缺氧

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

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

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大家可能对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不太了解,那我就来和大家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事儿。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非常可爱的脑瘫小男孩,他呀,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吃力,但又特别努力。

在作业治疗训练的时候,他们会进行一些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

就像有一次,治疗师让小男孩试着用他那不太灵活的小手去抓握一些小玩具。

你知道吗,那个小玩具是一个小小的彩色积木,看起来特别普通,但对于小男孩来说却不简单。

小男孩伸出他的手,努力地想要去抓住积木,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积木,眉头微皱,好像在对那块积木说:“嘿,你可别跑呀!”他的手指慢慢地靠近积木,好不容易碰到了,却又滑开了,一次又一次。

但他没有放弃,依旧坚持着,脸上还带着倔强的表情。

治疗师在旁边一直鼓励他,给他加油。

慢慢地,小男孩终于抓住了那块积木,他开心地笑了,那笑容就像春天里最灿烂的阳光,让人心里暖暖的。

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还会和他互动,问他一些问题,比如积木是什么颜色呀,形状是怎样的呀。

小男孩会努力地回答,虽然说得不是很清楚,但那种认真的劲儿真的让人感动。

有时候,小男孩也会哭闹,可能是因为训练太辛苦了,可治疗师总是很有耐心地哄着他,给他讲好玩的故事,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通过这样的训练,小男孩的手部精细动作在一点一点地进步。

从最开始连积木都抓不住,到后来能够比较熟练地拿起一些小物体。

这每一点进步的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尝试和坚持,也是治疗师和小男孩共同努力的结果。

总之呢,对于脑瘫儿童来说,作业治疗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生活。

我们也应该多给这些孩子一些关爱和鼓励,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温暖和支持呀!希望每一个脑瘫儿童都能在作业治疗训练中不断进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学龄前脑瘫儿童的作业疗法

学龄前脑瘫儿童的作业疗法
临床实 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 ,各级 部门都要 积极 思考 ,认 真总结 ,探索更加完善 的医学教学办法和措 施 ,抓好实 习教 学质 量 ,调高医学生的素质 ,只有 通过学生 、教师 和管 理人员 的共 同 努力 ,才 能保证 医学教育 的成功 。 参 考 文 献 : 【l】侯敏敏 ,吕 莎 ,张 健.医学 生l临床实习中存在 的问题 与对策佣.现代 医学
效择业 ;还可 以积极 向招聘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 ,为学生解决后顾之 忧 。必要 时可对考研的 同学放宽政策 ,给予考研 的同学 一定的假期 复习考研 ,但是考研结束后把缺席的实习补上。 2.4加强实习管理 加强临床教学管理 是确保实 习质 量的重要环节 , 要做好此项 工作 ,需有一个完整 的教学管 理机构 ,形成学 院 、实 习基 地各负其责 、层层把关 、层层监控的管理模式。学校要 合理安排 临床 各专业实 习科 目和时间安排 ,制定严格的实习纪律和管理 制度 ,加强 临床实 习的管理 。通过量化指标考核 ,在 临床教学管 理工作 中强化 对各实习医院计划落实情况的监督。对教学查 房、专题讲 座、病历分 析 、出科考试 等相应提 出了具体 要求 ,并 与 出科 考试和毕业 考试挂 钩 。同时 ,指派带习老师在实习点上专程跟踪管理实习学生 ,保证临 床实习质量 。各实习医院应对教学工作 、师资培养进行总体规划 ,制 定科学规范 的管理制度 。各实习医院科教科或医务科积极组织 教学 计划 的具体 实施 和教学过程 的监控 ,通过 制定严格 的教学考核评 比 指标及奖励机制并与晋升相结合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形 成了教 、 学 、管互相促进 、互相制约 的良性循环 ,确保临床实习质量。另外 ,各 附属 医院和教学医院要加大考核力度 ,注重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 核, 在实践技术操作 、临床思维 、分析 问题 和解决问题 能力 、病例及辅助 诊断 、资料分析综合能力方面进行考评 ,对不合格者限期补考或延长 实 习时间 ,缓 期毕业 ,真正做到学 校 、医院 、学生三方 面的共 同努力 , 提高临床实 习质量 。另外 ,管理部门要定期收集 ,检查 、追踪 带教老 师 和实习生反馈的信息 ,认真 、详 细分析这些信息 ,找出问题及 时采 取 措 施 。

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脑性瘫痪的作业治疗(作业治疗技术课件)

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脑性瘫痪的作业治疗(作业治疗技术课件)
人脸和身体,以改善患儿视觉、运动觉及对身体部位的认识。
辨别方向、距离、位置的训练:通过使用平衡棒做体操、向各方向投球、做各种移动
性动作、用身体和其他物体比大小和高低等,训练患儿空间知觉能力。
肆、掌 握 脑 性 瘫 痪 常 用 的 作 业 疗 法
2
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进食、如厕、穿脱衣、淋浴等。
2
治疗方法
运动功能训练
姿势控制训练、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爬行训练、手功能训练。
肆、掌 握 脑 性 瘫 痪 常 用 的 作 业 疗 法
2
治疗方法
感觉、知觉功能训练
知觉运动训练:通过抵抗运动、叩击、抚摸等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患儿的深浅感觉。 视觉运动训练:通过玩彩色玩具训练患儿的视觉功能。 听觉运动训练:通过玩出声的玩具、听音乐、发声逗患儿等训练患儿的听觉功能。 改善身体形象训练:通过叩击、敲打、触摸及轻按关节、玩黏土做泥人、玩布娃娃、画
肆、掌 握 脑 性 瘫 痪 常 用 的 作 业 疗 法
1
治疗目的
➢ 促进脑瘫患儿运动、感觉技巧的发展,掌握日常生活活动技能,提高言语、认知和社 会生活能力,达到生活自理,为将来接受教育、参与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2
治疗方法
运动功能训练
姿势控制训练、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爬行训练、手功能训练。
肆、掌 握 脑 性 瘫 痪 常 用 的 作 业 疗 法
贰、了 解 脑 性 瘫 痪 的 功 能 障 碍 特 点
01 运动障碍 02 言语、听力、视觉功能障碍 03 智力低下 04 知觉、感觉障碍
05 情绪、行为障碍 06 日常生活能力低下
叁、熟 悉 脑 性 瘫 痪 的 临 床 分 型
按运动障碍性质分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教学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教学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 教学
通过创新的作业疗法教学,帮助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更好地康复。我们将介绍 其背景、概述以及作业疗法的目标和效果。
背景介绍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影响儿童发展与运动控制的疾病,主要由早期脑损伤引 起。我们将探讨其对患儿生活的影响及康复的重要性。
小儿脑性瘫痪概述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会导致姿势和运动问题。我们将讨论其 症状和常见类型,以及如何诊断和管理这种疾病。
作业疗法介绍
作业疗法是一种常用于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治疗方法。我们将介绍作业疗法 的定义、原理和常见的康复技术。
作业疗法的目标
作业疗法旨在提高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技能。我们将讨 论如何设定合适的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康复计划。
常见作业疗法示例
1
功能性活动
2
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穿衣、
刷牙等,提高患儿的自理能力。
3
运动训练
通过各种运动活动,帮助患儿锻炼肌肉, 促进运动控制肉控制, 改善握笔、拆装玩具等活动的能力。
作业疗法的效果
作业疗法在改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结论和总结
通过作业疗法的教学,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认识,并为 康复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和方法。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

2.治疗师如何发挥父母的作用
1)应与病残儿的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 充分理解孩子父母所处的现状,将孩子的父母作 为治疗小组的一员给予接纳,把他们作为同事对 待,与家长分享有关信息,尊重他们的意见。 2)让其父母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确保康 复计划中包括了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
3)帮助父母了解其训练的方法,提供安 排家庭活动和管理孩子行为的建议;为父母定 期举行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班,使家长获取实 际应用的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彼此交流,互相 帮助,互相支持,从而增强其信心及技能。 4)安排父母参观孩子的治疗环境,观察 孩子的治疗情况及过程,同时也让父母实习如 何指导孩子。 5)向父母介绍社区中可利用的服务与资 源,使其能善用资源,为孩子争取更多的学习 机会。
(四)日常生活动作功能障碍
脑性瘫痪患儿由于上肢活动功能发育差,自然日 常生活动作掌握较晚,如吸吮、舌的运动控制、口唇的 闭合功能差的脑性瘫痪小儿较为常见。这些功能将随着 成长、习惯性动作获得而增多,是社会生活自立的基础。 日常生活动作获得的指导,如小儿的抱着方法,协助进 食的方法,衣服的穿脱方法,以至于游戏和生活安排皆 应合理。至于指导移动工具,自助具和辅助用具的使用 和开发,作业疗法师责任更为重大。
(三)康复辅助器具的设计应注重儿童发育的特
点 残疾儿童在康复的过程中,常需要借助一些自 助具或矫形器的支持和辅助,以限制异常活动,维 持功能性姿势,预防或矫正畸形。在设计和选用时 应考虑以下因素: 1.在选用和设计辅助器具前,应仔细检查患 儿具有哪些功能,对确实不能自行活动或自行活动 太困难者,才考虑使用辅助器具。 2.在设计辅助器具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 儿童生长发育的动态特点和使用的环境,并对所要 代偿的动作及功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尽可能使其结 构简单,使患儿在使用过程中无需额外消耗体力。

脑瘫的作业治疗法

脑瘫的作业治疗法

脑瘫的作业治疗法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ry)简称OT,其定义是指让病人对某一项特定的作业产生兴趣,并通过生产的过程,对身体的及精神的机能损伤进行诊断和评价,促进损伤的恢复增进键康和***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以参加社会生活的治疗方法。

作业疗法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脑瘫儿童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脑瘫儿童进行作业治疗的目的在于使患儿获得动作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以促进全身心的发育,在身体、精神、社会及经济上达到***限度自立。

实际上,也是一种生存能力的学习与掌握。

对处于身体机能和精神机能发育过程中的患儿来说,早期进行OT训练,有助于脑的发育和潜在能力的发挥,有可能预防由运动机能发育障碍所致的继发性感觉发育迟缓和机体的挛缩变形。

患儿通过作业治疗活动,克服其痉挛强直。

不随意运动、失调肌张力低下、紧张性姿势反射及改善和预防运动机能障碍。

如果说运动疗法以全身机能训练为主,那么作业治疗则更侧重于上肢机能和日常生活动作的掌握及智能的提高。

其方法就是通过游戏和作业活动使患儿在无意中进行身体的协调运动,而逐步达到其在生活上自立的目标。

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手工艺的、创作的、娱乐的及体育运动的探索亦可奏效。

对已固定化了的重症患儿,除改善机能外,根据障碍程度可使用代偿辅助手段提高其自理能力。

脑瘫儿童由于脑的中枢抑制异常,受到紧张性反射活动的影响,呈现病理性异常姿势。

图72-1为紧张性颈反射姿势。

若患儿持续向同一方向转头,久而久之会引起颈椎变形。

侧弯,髋关节脱位、变形和短缩。

图72—2那样的肌肉屈曲紧张,头偏向一例,易产生髋关节脱位和脊椎测弯。

如图72—3,全身肌肉紧张牵拉时,易产生两脚交叉,髋关节脱位。

如图72—4,全身肌力变弱,像青蛙姿势,易产生髋关节挛缩和脱位。

如图72—5,反跪时易产生髋关节和踝关节的变形及坐位平衡发育迟缓。

如图72—6、7,体干支持性不好,患儿坐骨不能支持体重而采用髋骨坐位,导致脊柱侧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作业疗法的目的
1、增大患儿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相关肌群, 掌握实用性动作:(1)肩关节屈伸训练,利用拉 锯、推刨具、磨刀、投篮与传球动作;(2)肩关 节内收、外展训练,利用书法、绘画、舞蹈的手势 动作;(3)腕部活动训练,利用打乒乓球、刷墙、 打锤动作;(4)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利用玩游戏 机、打字、珠算、弹琴、编织毛衣、镶嵌板块,橡 皮泥塑动作;(5)髋、膝屈伸训练,利用蹬自行 车、上下楼梯、爬行动作;(6)踝关节活动训练, 利用脚踏风琴、蹬缝纫机踏板动作。
作业治疗师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检查和治 疗人们,防止残疾,发展其独立功能。
作业治疗是通过特殊的活动治疗躯体和 精神疾患,目的是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所 有方面的功能和独立均达到其最大水平。
1994年
世界作业疗法师联 合会
作业疗法是让人们通过具有某种目的性
的作业和活动,来促进其健康生活一种保健 专业。
2、香港职业治疗学院总结定义的发展
1.神经科疾病
2.骨科疾病
3.外科疾病
4.儿科疾病
5.内科疾病
6.精神科疾病
五、作业治疗师职责和作用
作业治疗是由康复治疗小组中的作业治疗师 (士)来完成。其工作主要是依据康复医师的处 方,并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的情况,提出治疗目标 和选择合适的作业治疗方法。
作业治疗师的职责和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教育训练者(educator and trainer) 教导 患者学习自我照顾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发挥健 侧的代偿功能,矫正患侧残障。
5.老年人作业疗法(ger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三)按治疗目的和作用分类 1.用于减轻疼痛的作业 2.用于增强肌力的作业 3.用于增强耐力的作业 4.用于增强协调能力的作业 5.用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作业 6.用于调节精神和转移注意力的作业 7.用于改善整体功能的作业
定义
任何躯体的或精神的活动,具有特定的 目的,而且能够明确表述,能够促进疾病或 外伤的恢复,则为作业治疗。
作业疗法是采用自我照顾、工作、游戏 等活动,以增加独立活动的能力,促进发育, 防止残疾,包括改变任务或环境在内,达到 最大限度的独立和提高生活质量。
1989年
英国《作业疗法》 杂志
1989年
世界作业疗法师联 合会
二、作业疗法发展简史
三、作业疗法分类 (一)按作业名称分类
1.木工作业 3.黏土作业 5.皮工作业 7.编织作业 9.金工作业 11.制陶作业 13.认知作业
2.文书类作业 4.手工艺作业 6.治疗性游戏 8.日常生活活动 10.书法绘画园艺 12.电气装配与维修 14.计算机操作
(二)按作业活动对象和性质分类
3、台湾作业疗法的定义:健康促进专业,帮 助人发展、重建、维持身心健康,预防身心障碍及 其后遗症的专业。其服务目的在协调个案有能力选 择、安排与执行其日常生活活动(作业活动),并 获得个人成就感,感受生命的价值。此日常生活活 动包括个人生活自理活动、社区与社会参与活动、 游戏与休闲活动、学校学习活动、工厂工作活动、 维持个人尊严与生存之自我认同活动等。
2.治疗师(therapist) 帮助患者恢复身体 功能的治疗,加强关节的活动性及肌肉的力量, 改善和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指导师(teacher) 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治 疗以及在出院返家后的继续治疗工作。
4.职业评定者(vocational evaluator)探寻患者 的职业潜能以及患者的工作能力、耐力、习性及适应 的情况,以提供资料给职业治疗师作为参考,为患者 选择最合适的职业。
是产生职业前的劳动,而且是利用游戏、运动、手工艺
来使用肌肉和脑,从而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劳动、 运动和娱乐是治疗手段,它构成了作业疗法的基础。
一、作业疗法的定义
1、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科书《临床作业 疗法学》书中的定义,见下表。
时间
来源
1922年 H.A.Pattison医师
1986年 美国治疗师协会

2、改善患儿的精神心理状态
(1)转移注意力,可通过游戏、玩具、看画册、 看鸟、养鱼转移患者注意力;(2)稳定患者,防止 过度兴奋,如对手足徐动型患者,可采用节奏感较 慢的音乐,避免高声的喊叫,避免强烈光线与大红 大绿等刺激性色彩,选择有节奏感的作业,如弹琴、 织毛衣等重复性作业;(3)创造性的作业疗法,通 过艺术性作业及手工艺作业,如绘画、刺绣、编织、 陶土工艺、插花等作业创造出成果,增强患者的自 信心与生活的乐趣;(4)刺激性作业疗法,如除草、 剪枝、木刻、裁剪等训练活动,或通过比赛活动, 如下棋、打球,增强竞争意识,完成作业动作。
小儿脑性瘫பைடு நூலகம்的作业疗法
广州康复实验学校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李林
作业疗法译自英文occupational therapy(OT), 是在1914年由美国医生George Edward Batron提出的。 英文“作业疗法”一词源于动词occupy,名词 occupation和名词therapy。occupy意为占有或填充其时 间与空间使之参与、忙碌,occupation指从事的活动或 事件,therapy包括治疗疾病或残障。在早期,作业疗 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利用劳动来治疗,它不仅仅
(四)按实际要求分类 1.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作业 2.能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 3.消遣性作业活动或文娱活动 4.教育性作业活动 5.矫形器和假肢训练
四、作业疗法对象
作业疗法是康复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广义上 说适合康复的各种疾患均为其治疗对象,正如 K.L.Reed在其《Concepts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一书中对此作的形象描述一样。但作业疗法的特点 决定了它对一些疾患的康复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狭义上,它又具有一些特殊的或主要的服 务对象。
1.功能性作业疗法(functional occupational therapy)
2.心理性作业疗法(psychological occupational therapy)
3.精神疾患作业疗法(psych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4.儿童作业疗法(ped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