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论文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结课专业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专业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我对自然辩证法的看法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摘要:自然辩证法是研究生课程中一门必修的课程,这门课程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使我们学到了如何运用哲学的眼光以及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也使我们知道怎样的科学态度才是一名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所应具备的。

对于在研究课题时所遇到的问题以辩证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的眼光去看待。

面对生活我们应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乐观积极的生活。

也了解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改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哲学辩证发展创新Abstract: Natural dialectic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the course of study. This course has a vital role in our future study and research. It not only makes us learn how to use philosophy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but also makes us know how scientific attitude is a real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ers should have. For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study of the subject of dialectical, sustainable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vision to look at. In the face of life, we should take the righ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world outlook to positive life. Als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eople to the natural transformation, people and natural harmony.Key words:Natural dialectics Philosophy DialecticalDevelopment Inn ovation一、自然辩证法的概述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论问题意识在科研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论问题意识在科研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论文题目: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院(系):研究生学院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生姓名:张三学号: XXXXXXX导师:2012年11月2日摘要:英国哲学家、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T 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可见问题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链接情意活动的指南针,是攀登创新高峰的垫脚石。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科研人才,是时代赋予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历史使命。

问题意识作为研究生创新的前提条件,要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必须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问题意识着手。

关键字:问题意识;科学研究;研究生正文:一、引言学习过程如果没有问题的发现和提出,那么就不可能有创新和发展。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

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爱因斯坦也在更高境界上阐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现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越来越把教师的上课所讲的内容当成“金科玉律”,缺乏自己对问题的见解,被动的接受所谓的“标准答案”。

缺乏问题意识正成为我们学习过程中逐渐凸显的问题。

二、什么是问题意识在定义问题意识时,国内趋向于把“问题”与“意识”进行组合来得出“问题意识”的概念。

意识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中有自己特定的含义,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意识是指与物质相对应的一种哲学范畴,它是与物质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一种精神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意识是指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即借助于语言对客观现实世界的主动地自觉地反映,是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题目:自然辩证法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应用与启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认识自然界和科技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案例,探讨自然辩证法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及其对科技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引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在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辩证法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

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在科技领域的应用以及启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1.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及特点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论,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对立统一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3. 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1)观察与实验(2)归纳与演绎(3)分析与综合三、自然辩证法在科技领域的应用1.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在物理学领域的应用以量子力学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2)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以化学键理论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化学键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3)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以生物进化论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2. 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1)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以互联网技术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

(2)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太阳能技术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新能源技术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3)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基因编辑技术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生物技术的发展规律。

四、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发展的启示1. 坚持客观性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在科技发展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2. 坚持发展性原则,推动科技创新自然辩证法强调发展性,要求我们在科技发展中不断探索新领域,创造新技术。

自然辨证法结课论文

自然辨证法结课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内容摘要从20世纪末期直到现在,现代科学技术经历了由人类历史以来最突飞猛进的一段时期,而且这种发展势头仍然没有停止。

不可否认,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并且促进了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革新。

但是,问题依然不少,技术过度依赖,某些方面的科技发展举步维艰,资源过度浪费等问题一直都没有完全解决。

关键词:科学技术;辩证法;科学价值观正文一、自然辩证法概述1.1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主要分为自然论、科学与科学方法论、技术与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四个部分。

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贯彻其研究全过程的中心线索,总结了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出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来考察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以及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这便构成了自然辩证法三部分研究对象。

其学科内容主要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三部分组成。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

在科学技术观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的揭示了科技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

社会的需求,特别是经济的、生产的需求推动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

从而,把辨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串于对科技的认识之中。

在自然观上,自然辩证法克服了传统的自然观认识上的直观、思辨上的局限以及近代自然观的形而上学与机械论,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作出了即唯物又辨证的回答。

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先验论的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唯心主义倾向,将归纳法和演绎法辨证的结合。

第一次将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首要地位,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作用,从方法论的高度阐明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1.2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意义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精选五篇)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精选五篇)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精选五篇)第一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1、论文样式参见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在学校教务处网页查找),封面稍作改动、后记略去,其它体例要求不变。

2、正文前有中文内容提要,关键词;文后附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字数一般在3000字以上。

3、论文选题不宜太大,一般不超过教材中一节的内容,如果题目太大,只能从某一具体角度去展开论述,否则记为不及格。

4、抄袭他人文章(论文检测系统中重复率超过30 ),一经查实(在学生毕业离校前),依考试作弊论处,取消成绩,并报请相关部门追究纪律处分。

5、第9周星期一第3、4节课上缴论文(A4纸打印),同时电子文档以附件形式发至*****************,逾期将论文送到逸夫楼二楼南区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个人信箱,截止时间为第11周的周一。

过时不候,作缺考处理,编入下一年级重修。

第二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1.调研报告或论文一篇,建议2500字左右,题目自选,需有摘要、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对调研报告而言,除上述要求外,还需有调研目的、调研地点或访谈对象等。

2.或者写几篇小文,每篇几百字,合计2500字左右,文章表现形式可为观后感、读后感、议论文、杂文和随笔等;亦可2-5人合写(主要适合于调研报告),但建议平均每人不少于2000字,如4人合写不少于8000字;对合写的论文,若无特别说明,将按排名先后分别打分。

3.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有时代感、学术性和独创性;提倡写一些较小、较具体的题目,以小见大;摽窃、抄袭、雷同、或未按指定时间和方式提交论文者,其平时成绩以零分计算。

4.写清院系名称、专业、学号和姓名。

5.交论文时间和方式:在考试结束时,将课程论文夹在试卷中一起上交;不能早交,也不能晚交;可提交打印稿(B5大小纸)或手写稿(纸张应小于等于B5)。

6.本课程的考试时间预计在11-13周,以研究生院网站上的通知为准。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对于研究生而言,深入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自然界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内在的秩序和规律。

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们能够理解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例如,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

这种对自然界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在科研中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研究对象,避免片面和孤立地看待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自然辩证法使我们能够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比如,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许多曾经的绝症有了治愈的可能,信息技术的普及让人们的交流和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捷。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不当应用也可能引发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以工业发展为例,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实现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中,自然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而自然辩证法中的辩证思维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在面对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时,我们可以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而明确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其次,自然辩证法能够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

科学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对理解教条主义的危害及防范对策摘要:教条主义无处不在,无论对于人类,社会,经济,体制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教条主义,是作为一种忽此忽彼的推理能力,它从来不深入到事物的内容当中,但它知道一般原则,而且知道把一般原则运用到任何内容之上。

自然辩证法是考察“自然”的本质和演进发展规律,以及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

通过自然辩证法深刻理解教条主义危害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教条主义;自然辩证法;防范对策;(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362021) Abstract: Dogmatism is everywhere, causing serious social harm to human beings, societies, economies and institutions. Dogmatism, as a kind of reasoning power, is never deeply involved in the content of things, but it know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knows how to apply the general principles to any content. Dialectics of nature is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and the law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ure, as well as the universal law of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nature through practical activities. Through dialectics of nature, we can deeply understand the harm of dogmatism and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Dogmatism; Dialectics of nature;自然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和理论思维的重要性,这对当今的科研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足够重视辩证思维和理论思维,任何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自然辩证法期末小论文

自然辩证法期末小论文

学期总结报告姓名:寇朝卫班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号:1311021004 评价转眼间,研一的我们还没准备好,上学期的政治课程却将近结束。

回首这三个月间我们分别接受了孙红军老师、李新老师、陈建新老师、孙小云老师、宫向阳老师和徐新华的教导,受益良多。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由孙红军老师所讲。

孙红军老师上课认真负责,要求严格,循循善诱,平易近人;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求知心,使得上课气氛比较活跃;上课例题丰富,细心讲解,使学生有所收获;而且老师能够虚心并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信息并且及时的改善自己的教学,而且在还给了我们一些能引起思考的课后作业,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上次的调研作业中给了我们一次自由调研的机会,让我们学到了如何去思考这个社会。

除了这些,孙老师还是我们这门课程的“大家长”,每次看到孙老师介绍新老师,我都想给孙老师衷心的说声个谢谢。

总之,我给孙老师的关键词是“大家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由李新老师所讲,李新老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本章内容中主要给我们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意义,内容量大但是重点的地方会强调以及仔细的讲解,这也是李老师上课效率极高的原因之一。

李老师还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包括多媒体、板书、口述推理过程,使得同学们更容易消化知识和学习到知识。

总之,我给李老师的关键词是“高清晰”。

陈建新老师教的两个内容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梦,其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等理论,在中国梦方面主要给我们讲述了中国梦的概念,并对中国梦进行了合理的阐释,以及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等等。

在课堂中,陈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开始由于害羞,回答不太踊跃,后来老师慢慢诱导,终于课堂上老师打成一片。

最后还差点让老师没有讲完课程安排。

最后我给陈老师的关键词是“欢笑”“互动”。

孙小云老师讲述的内容是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

【完整版毕业论文】四川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论文

【完整版毕业论文】四川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论文

四川大学研究生试卷院(所)轻纺与食品学院学号2013223080084 姓名喻志强记分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教师签名考试时间2014年4月30日试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点的准确性摘要:本文从“科学研究”和“问题”的理解出发,分四个角度阐述了我的观点,即“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的论断是不准确的。

关键词:科学研究;问题;准确性在科学哲学中,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自从波普尔提出科学研究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1]后,此观点便大行其道,至少在传统科学哲学领域中目前还很少有人怀疑这一点,这也是中国科学哲学和自然辩证法教科书的标准观点。

[2]然而,我却认为此观点虽然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其断定性说法却并不准确。

以下是本文论证的展开逻辑:在理清“科学研究”、“问题”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四个角度证明“科学始于问题”论断不准确。

第一,指出该观点理论基础所存在的问题;第二,指出该观点论证的不充分;第三,分析了该观点少受质疑的原因;第四,用实例反驳该观点的准确性。

一、“科学研究”、“问题”的内涵要论证“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点的准确性,首先要明晰“科学研究”、“问题”的定义和特性,但关于它们的认识却不尽相同,以下是我认为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关于“科学研究”,可以成立的解释是:科学研究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智慧,为确切描述、解释、说明和解决某一科学问题而从事探索未知答案的创造性活动的总和。

换句话说,科学研究应该是一个过程,一个解决科学问题、探索未知答案的过程,一些具有一定联想思维能力和背景知识的人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智慧,以主动发现和选定科学问题为起点,通过不断地实验、观察、分析、思考、推理和论证等手段获得科学事实,从而在科学地描述并说明原本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和客观事实存在的同时,进一步修正、完善和发展科学理论的过程。

而科学研究的结果,则成为验证人们的各种猜想、假说正确与否的最有力的试金石,也是令歪门邪说不攻自破的有力法宝。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论文名称:自然辩证法和模式识别姓名:学号:老师:所在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E-mail:摘要自然辩证法,原本是19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

是人类自然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中的划时代变革。

而模式识别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在未来是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时代,模式识别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成为改变人们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本文主要阐述了模式识别中的自然辩证法问题。

首先介绍了自然辩证法和模式识别;之后,结合自然辩证法的观点阐述了模式识别中的哲学问题,说明了模式识别中体现的辩证法思想,用自然辩证法关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去指导模式识别的研究并促进其健康发展;最后指出模式识别的发展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计算机学科;模式识别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实践1.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19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

这就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

自然科学观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科学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现代全新的自然观作为思想基础内在地蕴涵了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将有助于我们搞清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科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加全面的观察思考问题。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我对自然辩证法的看法姓名:学号:专业:学院: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这也正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恩格斯考察了辩证法的三种形态及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指出自然界是辩证法的试金石。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人的主体地位、实践的中介作用,是自然、人、实践的辩证统一。

自然辩证法既保持了传统哲学的特点,又具有了现代科学的特点,是科学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辩证思维、历史唯物主义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思想《自然辩证法》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导师和领袖恩格斯的一本尚未完成的传世巨作,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基础,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

恩格斯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哲学门类。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就自然辩证法这个词的原义来说,它是指客观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就它的广义来说,就被称为自然辩证法的这个科学部门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它不仅研究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而且研究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主要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

自然辨证法(研究生)课程论文

自然辨证法(研究生)课程论文

浙江工业大学2016 /2017 学年第1学期《自然辩证法》课程结业论文论文题目:雾霾的成因带来的社会效应及应对办法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学号任课教师论文成绩2016年11 月25 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什么是雾霾 (1)二、雾霾产生的原因 (2)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2)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 (2)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 (2)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建筑扬尘 (3)二、雾霾带来的生态社会效应 (3)三、摆脱生态危机对策及建议 (4)改革生产工艺 (4)完善相关法规,加强政府监管。

(4)发展新能源 (5)总结 (5)[参考文献] (7)摘要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足部体现,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所开拓的生产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深受其害。

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生态中心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

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必须消除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和冲突,实现共产主义的全球化。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经济发展,生态危机;一、什么是雾霾入冬以后中国的雾霾天气如期而至,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或严重或轻度,无一幸免!那么什么是雾霾天气?为何我们一直要承受这种天气呢?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一种能见度较低的天气状况。

雾:因水汽凝结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一公里的天气现象,本身不构成大气污染。

霾: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导致水平能见度大于一公里但小于十公里的空气混浊现象。

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直径小于 2.5 微米的可吸入颗粒———PM2.5。

这种可以直达肺泡,对肺产生终身且不可逆的伤害的物质是雾霾构成的主要成分!二、雾霾产生的原因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来,“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生产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

自然辨证法论文(研究生期末作业)

自然辨证法论文(研究生期末作业)

自然辩证法对Internet研究和学习的指导意义摘要自然辩证法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及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哲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高哲学。

它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因此与科学的关系是直接互动、辩证作用的。

辩证文物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是科学发展史上得灯塔,它的创立为科学技术的深层研究提供世界观、认识了、方法论与加智力的前提。

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然观,而自然观的发展,使得人们开拓思维、解放思想,进一步促进与影响新领域的探索。

通过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将有助于我们搞清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本文简单介绍了自然辩证法,按照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探讨了Internet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认为应该用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观以及技术观的原理去指导Internet的研究和学习,并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 Interne1、前言自然科学中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克劳修斯、弥勒、达尔文、华莱士、康德、莱尔、门捷列夫、施旺等,就是由于缺乏自觉的辩证思维而陷入了思想混乱,不能真正理解他们科学发展的哲学含义[1]。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在学习了《自然辩证法》课程后,结合我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 按照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探讨了Internet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对自然辩证法在Internet学习和研究的指导意义作了说明。

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特别是其中的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的学习,从一个侧面阐明了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学科学习的指导意义,进一步阐明自然辩证法对一般科学的指导意义。

2、自然辩证法的介绍自然辩证法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出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来考察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以及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

2024年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例文(4篇)

2024年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例文(4篇)

2024年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例文长久以来,我对文学家及其作品抱有深厚的情感。

尽管我并非那种能耐心钻研文学的人,相较于阅读政治书籍,我更倾向于解决数学方程。

在完成《自然辩证法》课程后,我意识到这门课程远比表面上看起来要深奥得多。

它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和各领域专家的智慧,其内容广泛,能够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解决一些看似与之无关的问题。

这使我开始重视理论知识,并激发了我阅读《自然辩证法》相关教材的兴趣。

《自然辩证法》课程中,老师介绍了这一理论的广义定义: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技术发展史为基础,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尤其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该课程主要探讨自然界和科学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该理论原有若干组成部分,在前苏联整理出版过程中,删除了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最终保留了若干组成部分,包括若干篇论文、札记和片断以及计划草案。

自然辩证法主要由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组成,其中,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

在阅读相关书籍后,我认为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批判形而上学自然观,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建立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揭示自然界的辩证法,从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二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为自然科学提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因此,自然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紧密相连,其创立和发展离不开哲学和科学技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概括和总结。

在基本问题上,我们始终坚持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不能在脱离现实的基础上研究问题。

从自然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来看,自然辩证法涵盖广泛领域,其内容、方法和原理都在不断发展。

学习自然辩证法使我认识到,无论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我们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学习自然辨证法课程的体会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关于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普遍的学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让我们对于自然辩证法的定义、研究对象及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等相关知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同时对于《自然辩证法》的当代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课程学习,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程、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等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关键字:自然辩证法、启迪、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一、自然辩证法介绍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1]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3]。

它是马克思主义[2]关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二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4]。

1.1 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的介绍(1)自然观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论文

自然辩证法概论论文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设计学号:S314100007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生姓名:周裕城任课教师:蔡文学教授2014年12月《自然辩证法》期末结业论文周裕城在我上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我就有幸上了《自然辩证法》这一门课,这门课是由蔡文学等三名老师共同教授的,上完之后感觉自己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门课上,我每堂课都会坐在前面听讲,出勤率为百分之百,也认真完成每名老师要求的答卷。

不仅如此,我还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虽然有些问题看似与哲学无关,但却能对自然辩证法加深理解,因此,尤其是在蔡文学老师的课堂上我还多次回答问题,尽管回答的答案不是特别完美,但表现了我的积极参与的态度。

对于每名老师的课堂考试我都认真对待,丝毫不敢有半点的怠慢,因为我知道这是对我自己研究生思维的负责。

在《自然辩证法》这个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启迪我科学思维的内容。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学科,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有关问题。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首先要涉及的一个概念就是自然观,所谓的自然观就是人们对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

任何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反过来,他又对自然科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所以不管是什么时候它都是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连接的桥梁。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篇1摘要:科学的自然辩证法,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及科学技术观,对于科学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以美国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在电磁学上的科学发现为例,通过简要介绍了其自然哲学的来源、主要思想及其产生的影响,来探讨自然观,科学观以及方法论对科学发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约瑟夫·亨利电磁学发现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观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其主要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技术观。

而这些正是我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所必不可少的。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本文以美国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在电磁学上的科学发现为例,通过分析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自然观,科学观及方法论分析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发现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约瑟夫·亨利生平及其伟大发现约瑟夫·亨利(JosephHenry,1797~1878)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和卓越的科学领导人,终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历时长达半个多世纪。

在大部分我们所学的科学技术史中,亨利几乎是名不见经传的,我们看到永垂青史的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麦克斯韦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亨利在电磁学的成就似乎并不为人所知。

而实际上亨利最早发现了电流的自感现象,和法拉第差不多同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最早实现了无线电波的传播,甚至帮助贝尔发明了电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研究生试卷
院(所)轻纺与食品学院学号2013223080084 姓名喻志强记分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教师签名考试时间2014年4月30日试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点的准确性
摘要:本文从“科学研究”和“问题”的理解出发,分四个角度阐述了我的观点,即“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的论断是不准确的。

关键词:科学研究;问题;准确性
在科学哲学中,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自从波普尔提出科学研究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1]后,此观点便大行其道,至少在传统科学哲学领域中目前还很少有人怀疑这一点,这也是中国科学哲学和自然辩证法教科书的标准观点。

[2]然而,我却认为此观点虽然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其断定性说法却并不准确。

以下是本文论证的展开逻辑:在理清“科学研究”、“问题”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四个角度证明“科学始于问题”论断不准确。

第一,指出该观点理论基础所存在的问题;第二,指出该观点论证的不充分;第三,分析了该观点少受质疑的原因;第四,用实例反驳该观点的准确性。

一、“科学研究”、“问题”的内涵
要论证“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点的准确性,首先要明晰“科学研究”、“问题”的定义和特性,但关于它们的认识却不尽相同,以下是我认为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关于“科学研究”,可以成立的解释是:科学研究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智慧,为确切描述、解释、说明和解决某一科学问题而从事探索未知答案的创造性活动的总和。

换句话说,科学研究应该是一个过程,一个解决科学问题、探索未知答案的过程,一些具有一定联想思维能力和背景知识的人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智慧,以主动发现和选定科学问题为起点,通过不断地实验、观察、分析、思考、推理和论证等手段获得科学事实,从而在科学地描述并说明原本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和客观事实存在的同时,进一步修正、完善和发展科学理论的过程。

而科学研究的结果,则成为验证人们的各种猜想、假说正确与否的最有力的试金石,也是令歪门邪说不攻自破的有力法宝。

对于“问题”,其定义在学术界存在着许多的说法,有一定代表性的不下30种,但在科学领域,“问题”的定义不能等同于广义上问题的定义。

有研究学者认为,科学问题是具有一定联想思维能力和背景知识且遇事总好知其所以然的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特定知识背景条件下, 对已知理论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和客观事实,经过主动性思维、分析、归纳、总结后提出的需要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问题。

[3-5]
通过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关键作用,但并不能说明“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点的正确性。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问题”与“观察”有密切的联系。

问题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归根到底,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准确性的论证
首先,“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点的理论基础存在问题。

古典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理论就是通过反复观察用归纳概括出来的。

现代归纳主义虽然不再认为归纳是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而只是证明的逻辑,但在科学的起点问题上与古典归纳主义却是一致的,因为他们都把“观察陈述”推向了纯客观的境地。

与上述观点相反,波普尔提出了他的证伪主义的科学程序:问题—推测—演绎证伪—新问题—……。

[1]他认为科学并不像传统观念那样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

但他同时
却把“观察陈述”推向了纯主观的境地。

这种观点背后所反映出的极端推向却完全否定了“观察陈述”在客观性基础上同问题有密切联系的基本事实。

其次,“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点的论证并不充分。

从论证的角度看,波普尔对于“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的论证并不充分。

因为他只是基于一个诘难,即把观察作为科学研究的起点无法回答“究竟要观察什么”的问题,而提出其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的;然而,仅仅根据科学要研究问题以及问题可能指导观察什么,是推不出问题一定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的。

再次,“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点没有受到质疑有诸多原因。

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证伪主义科学发展观受到质疑,但“科学始于问题”的观点却逃避了检验,学界依然认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事实上,这可能是由于还没有找到更为合适的起点观来取代科学始于问题观,而后者能较好地适合于表征主义科学观,所以没有受到本来就属于表征主义的科学哲学的质疑。

其实,不仅表征主义的科学哲学存在问题,因而从表征主义的观点根本无法产生对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的反驳。

当然,在理论表征主义观点下,只要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成立且具有普适性,观察的基础性地位就不复存在,从而也就无需再对“科学研究始于观察”做辩护了。

最后,“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点用实例可以反驳。

探测太阳中微子实验设计的科学史案例就是一个典型实例,这个案例是这样的:“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们普遍相信自然界中的太阳中微子流太小,用现有的技术很难探测到。

想要做这种探测实验的最初动力来自一个实验人员,他发展了实验仪器和技术,并且训练了能够直接探测中微子的相互作用的技术人员。

在投入相当可观的资源去发展一种中微子探测器后,他开始试图为寻找中微子而做探测,并且也试图谋求一些理论家的支持,来提供关于太阳中微子流的某种预测值,以便作为他的探测目标。

到1958年,关于恒星核反应的公认观点发生了一些改变,向少数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暗示,太阳中微子流有足够的可能被观测到。

到1962年,这种可能性已经建基于敏感的中微子探测器的有效性上了。

这导致这些科学家通力合作,对太阳中微子流的可能预测值去进行复杂精致的计算。

对于公认的认识而言,这里重要的是,在太阳中微子上不存在内在的理论旨趣”。

为了加强论证,再举一个例子。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一个做光学工程课题研
究的博士生,他研究了昆虫飞行的测量问题。

这个问题的最初目标是想为微小飞行器研究做仿生研究。

昆虫能够直飞、悬停和突然拐弯,其动作的动力学特性是什么?在没有合适的仪器之前,这个问题也无法构成研究问题。

所以在开始时,研究只是建基于一些模糊的想法上。

研究者最初不仅想系统地获得昆虫飞行的数据,而且想建立一个微小飞行器理论。

然而经过初步实践尝试后,证明这些目标无法达到。

其主要原因是,关于昆虫飞行如蜂的飞行只有经验直观而没有任何理论,而最为重要的是,对如何测量昆虫的自由飞行我们甚至无从下手。

构成能够对昆虫空间飞行进行研究的机会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其中有无较好的跟踪飞行的观测仪器是最重要的瓶颈因子。

因此,建构起一套对昆虫自由飞行进行观测和精确测量的设备仪器,就成了研究昆虫飞行的重要前提。

论文作者最后完成的是由两个子系统组成的混合系统:磁场传感线圈测量系统和图像跟踪系统。

研究者初步跟踪拍摄了熊蜂的飞行(直飞、悬停和拐弯)姿态,获取了若干相关数据。

研究者还通过各种尝试,功地用在熊蜂翅膀上粘接微型传感线圈来测量熊蜂扇翅角和扭转角的方法,对熊蜂进行了实验。

[6]以上案例说明存在着科学研究始于机会的境况,至少证伪了“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这样一个全称肯定判断命题。

三、结论
最后,我想说的是,科学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类似一个圆圈。

我们探讨科学研究究竟始于什么的时候,就像要在这个圈上去找最开始起笔的那个点。

就算我们知道起点在某一段圆弧上,圆画成后,也无法知道确切的起点在哪儿。

通过上述论证,可以发现“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这一全肯定的判断命题是不正确的,换句话说,该观点是不准确的。

但科学研究究竟始于什么,怎样才是一个准确的说法,不是本文要说明问题,也是我无法说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 上海: 译文出版社, 1986.
2.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司组编. 自然辩证法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社, 1989.
3.刘冠军. 科学问题的定义新探[J]. 理论学刊, 1999, ( 4): 27-30.
4.李东. 科学问题的理解[J]. 哈尔滨师专学报, 1999, ( 2): 10-1
5.
5.岩奇允胤, 宫原将平. 科学认识论[M]. 哈尔滨: 黑龙江出版社, 1984.
6.蔡志坚. 基于磁场传感线圈的昆虫飞行跟踪测量系统[D]. 北京: 清华大学, 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