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

合集下载

产后缺乳的穴位调理法

产后缺乳的穴位调理法

产后缺乳的穴位调理法产后缺乳是许多新妈妈面临的问题,有时候会让新妈妈感到非常焦虑和困惑。

除了适当的饮食和营养补充外,中医穴位调理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穴位调理能够帮助调节新妈妈的身体功能,促进乳汁分泌,从而帮助解决产后缺乳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针对产后缺乳的穴位调理法,希望能够帮助到面临这一问题的新妈妈们。

一、涌泉穴涌泉穴是位于足底部的穴位,是非常重要的养生穴位。

按摩涌泉穴能够帮助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畅通,有助于缓解乳汁分泌不畅的问题。

涌泉穴的具体位置在足底部,即足底第一、二趾之间凹陷处,用拇指向内用力按压即可。

新妈妈可以在早晚用拇指按摩涌泉穴,每次按摩5-10分钟,持续数周,有助于刺激乳腺,促进乳汁分泌。

二、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另一个重要的穴位,对产后缺乳非常有效。

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从而增加乳汁分泌。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微屈时,在膝盖下方三指(中指)处,当腿直的时候,自然凹陷处。

三、阴陵泉穴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是另一个有助于促进乳汁分泌的重要穴位。

按摩阴陵泉穴有助于调理肝脾功能,促进乳汁分泌。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膝盖微屈时,下凹凹陷处。

四、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底第一、二趾关节上方凹陷处,是另一个有效的促进乳汁分泌的穴位。

按摩太溪穴能够帮助调理肾脏功能,促进乳汁分泌。

可以在早晚用拇指按摩太溪穴,每次按摩5-10分钟,持续数周,有助于刺激肾脏功能,促进乳汁分泌。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当手掌向上时,处于手掌侧面,当拇指向下伸进食指与拇指之间所凹陷处。

按摩手三里穴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增加乳汁分泌。

新妈妈可以在早晚用拇指按摩手三里穴,每次按摩5-10分钟,持续数周,有助于促进乳汁分泌。

1对药,1对穴,国医大师这样治产后缺乳

1对药,1对穴,国医大师这样治产后缺乳

1对药,1对穴,国医大师这样治产后缺乳乳少,又称为缺乳,是指产后产妇乳汁分泌过少或者无乳汁分泌,不能满足婴儿的饮食需求。

由于现在女性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乳少成为了产妇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网上有很多催乳的方法,甚至催生了催乳师这一独具特色的职业,但其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些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催乳的妙招。

对药:路路通、王不留行这里介绍一对常用的对药,即路路通、王不留行。

路路通味苦,性平,《纲目拾遗》载:“通行十二经。

”功专祛风通络、行气活血,利水除湿。

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入肝、胃经,《本草纲目》谓其:“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得配本草》记载:“壬不留行甘苦平,入心肝二经血分”,本品苦泻宣通,入血分通利血脉,行而不止,走而不守,故有活血通脉之功,二药伍用,共奏化瘀通乳之功。

这对药可以平时用于煎汤服用,路路通用10g,王不留行用10g。

对穴:乳根、少泽乳根:正坐或仰卧,于乳头直下,当第五肋间隙中点取穴。

少泽:微握拳,掌心向下,伸小指,于小指爪甲尺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线,两线相交处取穴。

针对乳少,我们常常采用乳根配伍少泽这组对穴。

乳根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居于乳房根部,有宣通乳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少泽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为本经脉气所出,为井金穴,有清心火,散郁热,通经活络,开窍通乳之效。

乳根为病所取穴,少泽为循经远道配穴。

二穴伍用,一远一近,通经活络,散瘀消肿,增加乳汁益彰。

乳根——少泽伍用,用于治疗妇人产后乳汁不足诸症。

但乳少一证,详审病情,而有虚实之分。

实证表现为产后乳汁少、浓稠,或乳汁不下,乳房胀硬疼痛,同时伴有胸胁胀满,情志抑郁等。

根据临床体会,乳根、少泽合用,以治实证者为宜。

并常与膻中穴伍用,以增强调气散瘀之功,可针刺或按摩。

虚证多见产后哺乳时乳汁不足,甚或全无。

乳房无胀感而柔软,乳汁量少清稀。

同时伴有面色无华,神疲倦怠,进食量少等。

症属虚证者,乳根、膻中重用灸法,亦可与足三里、三阴交参合,用以调和脾胃,益气生血,增加乳汁来源。

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产后缺乳及护理

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产后缺乳及护理

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产后缺乳及护理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2~10天内没有乳汁分泌和分泌量过少;或者在产褥期、哺乳期内乳汁正行之际,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不够喂哺婴儿的,统称为缺乳。

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

产后缺乳严重危及到产妇及婴儿的身体健康,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以上的孩子由于没有适当的母乳喂养而死于腹泻、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

更多的孩子由于没有母乳喂养而患有不应有的疾病。

[1]临床上治疗产后缺乳方法呈现多样化。

近年来,我们采用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产后缺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82例均为本院住院分娩产妇,平均年龄(24.4±2.3)岁,初产妇,孕周(37.6±1.4)周,其中顺产56例,剖宫产26例。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产后排出的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不足喂养婴儿,乳房检查松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稀。

1.3入选标准经产前门诊宣教,愿意母乳喂养者;产后2~3 d无乳或少乳者。

1.4排除标准①年龄在20岁以下或4O岁以上者。

② 同时服用了影响乳汁分泌的药物者。

③ 伴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

2.治疗方法2.1手法按摩操作者在操作前洗净并温热双手,用热毛巾环形湿敷整个乳房,表面涂搽少许润滑剂,首先点按膻中、膺窗、乳根、少泽、合谷、天池、曲池等穴;气血虚弱,心慌气短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穴、关元穴;两肋胀满,烦躁易怒者,加中脘穴、气海穴、阳陵泉穴;每穴按1 mm,然后操作者双手环形放于产妇乳房上,拇指自乳房腺体外侧边缘处,由下至上沿乳头方向推挤,以双手食指、中指由乳晕处挤压乳房使乳汁排出,并提拉乳头及乳晕部位,施以中医手法反复多次,使输乳管扩张,通畅,促进乳汁分泌。

每日按摩2次,3 d为1个疗程。

2.2中药外敷治疗采用我科自制中药膏(柴胡、白芷、赤芍、漏芦、三棱、红花、通草各等份),外敷患乳。

中医经络按摩催乳在治疗产后缺乳中的应用

中医经络按摩催乳在治疗产后缺乳中的应用

睡眠充足 ,胃纳有增 , 乳房有淤积感 , 乳 汁浓稠 , 婴儿母乳
喂养奶水 充足 。诊见 :舌质淡 红 ,薄 白苔 ,脉匀 。
大 多 数 缺 乳 产 妇 都 会 出 现 不 同 程 度 的 气 血 虚 弱 ,护 理 人 员 在 辨 证 时 应 注 意 缺 乳 有 时不 单 是 一 种 证 型 ,一 定 要 辨
促进 脑垂 体催乳 素和泌乳 素分 泌 ,从而 促进 乳汁分泌 。
2 产 后 缺 乳 的 分 型
便 溏薄 。诊见 :舌体胖大 ,舌苔 白腻 ,脉沉滑 。中医辨 证: 痰 气雍滞型产后 缺乳 。乳房内有 乳汁首先应排 空乳 汁,按摩 操作至半个乳房 时 ,可让 婴儿吸乳汁 ,直至完全排 空乳房 。 再 点按 乳房 穴位 。足三里为本症型主要穴位 , 可点按足三里 3 0下 。每 日 1次 ,3次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 结束 后患者
不能满足喂哺婴儿 的需要 , 称为产后缺乳或者少乳。 明代《 景 岳全书 阐述 了痰 液雍盛 ,乳汁不来 。清 《 傅清主女科 》中 强调:缺乳应着 眼于气血 ,首辨 虚实 , 治疗 时应 以通 乳为原
则 ,虚 者 补 而 通 之 ,实 者 疏 而 通 之 。《 妇 人 大 全 良方 云 :
1 中医对产 后缺 乳的认识
产 妇 在 哺乳 期 间 ,乳 汁流 出不 畅 , 缺 乏 或没 有 乳 汁流 出 ,
指、 小鱼际从乳房基底部到乳头呈米字线通乳, 每个方向 3 ~ 5次 ;⑧ 对 乳房施 以放 松的手法 按摩;⑨ 清洁乳房 ,点按 曲池 、合谷 、少泽各 1 分钟 。⑩ 协助产妇坐 起 , 点按脾俞 、
达 到 疏 通 乳 腺 管 ,疏 肝 健 脾 ,活血 化瘀 、安神 理 气 、通 经行 气 ,以调 节 人体 脏腑 功 能 的 作 用 ,同时 刺 激 乳 房 和 乳 头 ,可

产后缺乳的穴位调理法

产后缺乳的穴位调理法

产后缺乳的穴位调理法
产后缺乳是许多新妈妈都会面临的问题,但是很多人对于产后缺乳的穴位调理法并不清楚。

在中医理论中,缺乳主要是由于产后乳腺功能不足、气血不畅所致。

通过按摩和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帮助调理乳腺,增加乳汁分泌,从而解决缺乳的问题。

1. 大椎穴:位于颈椎第六节棘突下凹陷处。

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或者使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该穴位。

每天早晚各按摩5-10分钟,可以帮助调节养分的供应,增加乳腺的功能。

2. 鱼际穴:位于乳头两侧,正中线与乳头中心连线的1.5寸处,可以用手指轻揉这个穴位,每次按摩2-3分钟,可以刺激乳腺的分泌。

3. 商曲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第一节指间缝陷中央,可以用对方的力量按摩或者用拇指按揉。

每天按摩2-3次,可以改善气血运行,增加乳汁分泌。

4. 乳根穴:位于腋窝下方,乳房下方5寸,腋前线内沿。

用手掌按压或者拇指按揉这个穴位,每天按摩2-3次,可以刺激乳腺的血液循环,增加乳汁分泌。

产后缺乳还可以通过中药的调理来改善,如常用的枸杞子、红豆、薏米、山药等食疗法,可以帮助调整内分泌和补充营养,增加乳汁的分泌。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穴位调理法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按摩的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刺激到乳腺导致不适。

产后缺乳如果持续较长时间,建议妈妈们及时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的护理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的护理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的护理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亦称产后乳汁不行。

临床表现为产妇在哺乳期中,乳汁甚少,挤压乳汁点滴而出;或乳腺成块,挤压乳汁疼痛难出,不足以喂养婴儿。

目前由于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产后缺乳成为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中以产后初期的缺乳最为常见。

近年来,临床上产后缺乳、少乳、乳头凹陷等情况日益增加,加之多种奶粉的干扰,实现母乳喂养成为一大难题。

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运用中药催乳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及生活指导治疗产后缺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临床资料选择两组对照,一组为产妇50例其中顺产25例、剖宫产25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为25.5+。

另一组为顺产25例、剖宫产产妇25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为25.5+。

平均住院天数为3-5天。

两组均进行产后30分钟行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早吸吮、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正确的哺乳方法。

为母婴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

二、护理方法1、手法按摩:先用温热毛巾湿敷乳房,然后涂按摩油。

按揉檀中,乳根等穴位使整个乳房放松,再按摩胸乡,天溪、天池、神封、少泽、合谷,然后用拇指指腹或小鱼际,从乳房外周向乳头方向按摩,按摩手法适中2次/天,3天为一疗程。

教会产妇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以五指做梳状,自乳房向乳头方向轻揉20-30次,也可每天用指腹按揉乳根、天池等穴位。

2、中药、饮食调理;根据不同的病症,中医以调理气血,通络下乳为主。

可用下乳涌泉散加减(丁香6g、漏芦10g、路路通10g、山甲灸6g、天花粉10g、炒王不留行10g、)气血虚弱者可选用猪蹄汤加当归、黄芪;肝郁气滞者可选通草漏芦煮粥。

产后缺乳贵在早预防,早调理,孕期做好乳头护理,妊娠期纠正贫血,产时预防大出血,产后尽早哺乳,吸空乳房,若乳房有胀痛者按摩前先用热毛巾敷乳房。

产妇饮食宜清淡宜消化且种类齐全。

忌辛辣刺激、生冷,多食汤汁及蛋白质。

另外保持心情愉快,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足够的睡眠。

中医按摩点穴催乳

中医按摩点穴催乳
中医按摩点穴催乳
魏芸
手法按摩穴位图
按摩手法穴位图
富乳源点穴按摩催乳全部穴位


1、睛明—印堂—攒竹—鱼腰—丝注空— 太阳穴—神庭—百汇—头窍阴 2、云门—天泉—曲泽—手逆注—大陵— 劳宫—四缝—三间—少泽 3、谭中—神封—天池—乳根—膺窗—屋 翳—库房—气户 4、神阙—上脘—中脘—下脘 5、风池—肩井—命门
按摩催乳的作用
1. 减少疼痛,产后乳胀会导致乳房剧痛, 即所谓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按摩能理气 活血,疏通经络,利用按摩可缓解甚至消除 疼痛. 2. 疏通乳腺管,增加乳汁分泌,大部分产 妇的乳腺管都或多或少的会堵塞。 3. 按摩可以舒缓情绪,放松心情,解除疲 劳. 4.按摩能缓解乳腺后无乳的产妇:促进乳汁的分泌 2. 产后乳汁少的产妇:增加乳汁的分泌 3. 产后乳汁淤积(硬块、肿痛)的产妇:疏通 乳腺管 4. 乳头内陷扁平、副乳、巨乳等异常乳房: 可以正常的母乳喂养 5. 乳头皲裂的产妇 6. 急性乳腺炎的产妇 7. 乳腺增生的产妇
催乳按摩的特点
1. 时间短,见效快。 2. 方便,安全易学,中医按摩已有几千年 的发展历史,最初就是人类在生活中遇到损 伤和病痛后,自然地用手按压,抚摸减轻病 痛,所以相对于其他方法更安全、易学。
按摩的手法介绍
梳法 五指微曲 自然展开 手指末端接触体表 作单方面滑动梳 理的方 法 揉法 主要有指揉法和掌揉法两种 用拇指 中指和无名指或者用掌跟紧 贴在胀痛部位环形揉动 揉动主要以顺时针为主 摩法 用指摩法和掌摩法对胀痛部位做有节奏的环形按摩 按法 主要有指 掌 肘按法 用手指 掌跟 肘部按住穴位或胀痛部位垂 直向下 逐步用力按压的方法 滚法 用手背往返滚动的方法 主要用于背部按摩 拿法 用手指提拿一定穴位或部位 一松一紧 逐渐用力 常用于肩部按摩 捏法 是指用指腹相对用力紧捏皮肤的方法 双手交替向前运动 常用于 背部按摩 掐法 用指端用力压穴位的方法 主要用于手部按压穴位

产后缺乳的穴位调理法

产后缺乳的穴位调理法

产后缺乳的穴位调理法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9年第2期产后缺乳的原因多为身体虚弱,气血不足,或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

中医常将产后缺乳分为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两种类型,选用穴位进行调理常能收到良效。

气血虚弱型症状选穴有的产妇产后乳汁减少甚至完全没有,乳房柔软无胀痛。

患者神疲乏力、面色无华、食少便溏,舌淡,少苔,脉虚弱。

可选用足三里、三阴交、少泽三穴进行调理。

取穴方法足三里穴在外膝眼直下约4横指处。

三阴交穴在人体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少泽穴在小指外侧,指甲旁边一点儿的地方。

调理方法先按揉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每个穴位3分钟左右,每天2次。

然后把5根牙签捆在一起点刺双侧少泽穴,每次3分钟。

中医解释足三里为阳明胃经的合穴。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衰弱,气血供应不足,产妇就会缺乳。

按摩足三里可以使脾胃强健,气血旺盛,乳汁自然分泌充足。

三阴交穴是妇科病的“万灵丹”,刺激它可以调气血。

女人只要气血畅通,乳汁即会下如涌泉。

刺激少泽穴可促使气血生化,疏通乳络,促进乳汁分泌。

肝郁气浠型症状选穴有的产妇产后乳汁减少甚至完全没有,胸胁及乳房胀痛,精神抑郁,闷闷不乐,或者微微有点儿发热,饮食减少。

可选用行间、期门、少泽三穴进行调理。

取穴方法行间穴在足背大脚趾和第2个脚趾赤白肉交汇处。

以乳头做一条竖线,第6肋间隙做一条横线,两线交点就是期门穴。

调理方法先按揉行间和期门穴,每天两次,每个穴位300下。

然后用5根牙签捆在一起点刺少泽穴,每次100下。

中医解释女性和血的关系最为密切,肝血不仅要负责女性月经,也决定妈妈能否为孩子提供优质的乳汁。

行间是肝经上的荥穴,处理好行间穴就能补足气血。

行间还能舒肝解郁,对肝气郁滞引起的缺乳能起到立竿见影之效。

期门穴可以治肝郁气滞之证,有很好的疏理肝气的效果。

按摩此穴可以使肝气通畅,从而使乳汁分泌正常。

少泽穴作用见前。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按摩配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35例

按摩配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35例
3 讨 论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参 考 文献
E l i 高博义 , 段颖 肠 胃舒 胶囊 治疗 消化性 溃 疡 9 0例临 床观察 [ J ] . 社 区 中医药 ,
2 0 0 8 , 9 ( 1 0 ) : 8 7 .
消化性溃 疡 主 要指 发 生 在 胃和 十 二 指肠 的慢 性 溃 疡[ 1 ] ,溃疡 的形成与 胃酸和 胃蛋 白酶 的消化 作用 以及 幽
法配合 中药治疗 ,对照组 3 4例 中药治疗。结果
义 Pd O . 0 5 。结论
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 9 7 2 %。对照组 总有效率为 7 6 . 5 % ,两组 比较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手 法配 合 中 药 治 疗 疗 效 较 好 。
关 键 词 :按 摩 ; 中 医 药 疗 法 ;缺 乳
第 1 1卷第 1 4期 ・总第 1 6 6期 2 0 1 3年 7月 ・ 下 半 月 刊
◎ 健
O 教 F C H 育 I  ̄ t  ̄
溃疡或者存 在并发 症 的患 者 ,改 用质子 泵抑制剂 ,且 在
治疗的过程中可辨证加用 中药或者中成药 。
是指患者经 胃镜 复查 ,溃疡面缩小在 5 0 %以下 。 1 . 4 数据处理 本组 所有数据均采 用 S P S S 1 6 . 0统计 软 件包 进行数 据分析 和统计 ,组 间比较用 t 检验 , P d0 . 0 5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2 临床分型
见表 1 。
表 1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 , %)
1 . 1 一般 资料 全部 6 9例 产后缺乳 患者 均为我 院妇产 科门诊 患者 ,均符合 《 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 标准 》 l 2 中产后 缺乳 的诊 断。患者表现为产后排出乳汁量少 ,甚或全无 , 不够喂养婴儿 ;乳房 松软 ,不胀 不痛 ,挤压 出乳 汁量少 质稀 ,或乳 房 丰 满 ,乳 腺 成块 ,挤压 疼 痛 ,乳 汁 难 出 , 质稠 。排除因乳头 凹陷 、皲裂造 成 的乳 汁壅积 不通 ,哺

穴位按摩配合通乳方在缺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穴位按摩配合通乳方在缺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以及全无 , 不足 以喂养婴儿 , 不胀不痛 , 经乳房检查 呈松软 状, 挤压乳汁质稀 呈点 滴 出; 患 者年 龄在 2 5岁 ~4 O岁 , 平
方奶, 评 1 分; 无乳汁的将被评 0分 。 1 . 4 统计学 处理 对试 验 结果 , 采 用 统 计 学 软件 S S P S 1 2 . 0对统计 的数据进行处理 , 计量 资料 采用 t 检验 , 计数的
表 2 两 组 中泌 乳 量 评 分对 比
结 果在临 床治疗 中, 对 于缺 乳 患者 , 采 用穴 位按 摩 配 作者 单位 :北京市房 山区中医医院妇产科 , 北京 1 0 2 4 0 0
合通乳方结合 治疗 方式 , 有效 改善 患者 泌乳 量 , 具有 很好
疗, 药方 中 包 含 甘 草 1 O g 、 苍术 l 5 g 、 炒 白术 1 5 g 、 龟板1 5 g 、
漏芦l 5 g 、 王不 留行 1 5 g 、 穿山 甲2 0 g 、 血竭2 g 、 白芍1 5 g 、 赤 芍l 5 g 、 益母 草3 0 g 、 川穹1 5 g , 水 煎每 日 1 剂, 嘱咐 患者 分
表 1 两 组 中数 据 对 比
哺乳前温热 毛 巾湿敷乳 房 , 按摩乳 根及 乳房 。两侧 乳房 理 疗每 日3 0 a r i n 。 对于试验组患者 , 产 后 3日开始进 行穴位 按 摩通乳每 日 2次 , 每 次3 0 m i n ; 且 给 与患 者 进 行 通乳 方 治
少, 以及无乳 的均被称为缺乳 , 缺乳 患者 治疗 中 , 采 用传 统
护理 治疗方法 已不能满足 患者需求 , 还 将加 大患者 并发 乳 腺炎 的几率 , 对 患者 的身体 健康 造成 极大 的危 害 , 因此在 治疗 中应该特 别重 视 。探 讨穴 位按 摩 配合 通乳 方在 缺乳 患者 治疗 中的应用效果 , 为以后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治疗产后缺乳30例临床观察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治疗产后缺乳30例临床观察

[ 2 】 P u j o l几 ,Mo l l n i e f O,E b e n W,e t a 1 .C YF B A2 1 — 1 i s a
p r o g n o s t i c d e ・ t e r mi n a n t i n n o n — s ma l l —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 :r e s u l t s
[ 1 ] Ho l d e n r i e d e r S,wo n P a w e l J ,D a n k e l ma n n E, e t a 1 .
Nu c l e o s o me s, P r o GBP , NS E , CYF BA2 1 一 l a n d CEA i n
在 小细胞 肺癌 中的意义[ J ] .临床肺科杂 志, 2 0 1 0 , 1 5 ( 9):
1 2 3 5— 1 2 3 6 .
[ 5 】 0’ R e i l l y MS,Bo e h m T,S h i n g Y,e t a 1 . E n d o s t a t i n :a n e n d o g e n o u s i n h i b i t o r o f a n g i o— g e n e s i s a n d t u mo r g r o w t h [ J ] .
[ 1 1 】Ng u y e n J T,W u P,C l o u s e ME,e t a 1 .A d e n o - a s s o c i a t e d
v i r u s . me d i a t e d d e l i v e r y o f a n t i a n g i o g e n i c f a c t o u s a s a n

手法按摩加中药治疗产后缺乳20例分析

手法按摩加中药治疗产后缺乳20例分析

中国医疗前沿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April ,2008Vo l ,3No.82008年04月第3卷第8期作者简介:刘玉华,山东安丘市人民医院。

笔者近年来用手法按摩加中药治疗产后乳汁少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0例患者年龄22~40岁;其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7例。

产后2天~1月。

治疗方法手法治疗:采用穴位按摩催乳法,先挤出少量乳汁或者用按摩油涂抹乳房,再用双掌顺输乳管的放射方向从乳根至乳晕,轻轻推抚,最后以拇指和食指轻捏乳晕和乳头同时向外轻提。

还要配合穴位按摩,按摩方法:以食指指端按、揉天突穴各2分钟。

以一手食指指腹从锁骨下缘自上而下作从左到右的梳理,反复进行2分钟,重点是胸骨正中的天突到膻中。

力量要求由轻到重,滑动手指时要指腹用力。

两掌重叠,放在膻中穴,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各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一只手掌放于腹部,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各2分钟,然后用拇指按揉水分穴2分钟。

按摩者用一只手握住被按摩者的手腕,另一只手的拇指揉、按其劳宫穴2分钟左右。

药物治疗,缺乳分为气血虚弱、肝郁气滞两型气血虚弱乳房柔软无胀痛感,面色不华,精神欠佳,食少,便糖,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弱。

治法为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用方药通乳丹。

肝郁气滞,乳房胀硬而痛,乳汁难出而少,精神抑郁,胸胁不舒,脘胀食少,舌苔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佐以通络。

方药下乳涌泉散。

乳房红肿微热增者加蒲公英、丝瓜络、全瓜蒌。

治疗效果有效11例(乳汁量明显增多,通畅),好转5例(乳汁量较前略增多但仍不足)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0%。

体会乳汁缺少的原因有:未能尽早哺乳、乳管未开通、饮食结构不合理、内分泌及精神因素影响、这些因素通过产妇的大脑皮层影响垂体的功能,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导致缺乳。

防治产后缺乳要及早哺乳,于产后30分钟内帮助新生儿吸吮乳头,加强母乳喂养的频率,营养要全面均衡、进补催乳饮食、消除紧张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精神愉快,保持生活的规律性。

穴位按摩结合中药热熨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45例

穴位按摩结合中药热熨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45例

・598・浙江中医杂志2019年8月第54卷第8期穴位按摩结合中药热熨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45例陈世萍蔡鸿敏王敏许敏利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浙江温岭317500关键词穴位按摩疏肝通乳散热熨产后缺乳肝郁气滞证母乳是新生儿的最佳食物,产后缺乳在我国产妇中较常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皿。

笔者采用穴位按摩结合中药热熨治疗产后缺乳45例,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产后缺乳患者,均符合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的诊断标准⑵。

将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5例。

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8.7±3.2岁;初产妇33例,经产妇12例;顺产30例,剖宫产15例;新生儿体重3.48土0.55kg。

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6±3,3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11例;顺产29例,剖宫产16例;新生儿体重3.50±0.56kg。

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妊娠37周~42周之间分娩者;②单胎妊娠;③产后3天~4周乳汁分泌不足者,不能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求,乳房硬胀;④伴有情绪不佳、胸胁胀滞、纳差等症状;⑤舌淡苔黄薄,脉细弦;⑥愿意母乳喂养;⑦4.0kg>新生儿体重>2.5kg,且阿氏评分>7分。

1.3排除标准:①剖宫产术后,尚未排气或进食的产妇;②服用影响乳汁分泌的药物;③乳房发育不良或有炎症;④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⑤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⑥有精神疾病史。

2治疗方法2. 1对照组:给予自拟疏肝通乳散热熨。

药物组成:益母草30g,柴胡、当归各18g,茯苓、通草、生黄英、生地黄、王不留行、全瓜篓各15g,穿山甲、甘草各6g,川茸、白芍各12g。

将其研成粉末,装入20cmX20cm的棉布袋里,口封紧。

将中药热熨包放入微波炉内加热2min,温度达到50~609。

穴位按摩疗法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

穴位按摩疗法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DOI:10.16662/ki.1674-0742.2021.23.177穴位按摩疗法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孔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淄博255000[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疗法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该院确诊的80例产后缺乳产妇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两组。

穴位按摩组40例所采纳的是穴位按摩疗法治疗,按摩联合中药组40例实施穴位按摩疗法联合中药方剂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开始和治疗后乳房胀痛评分、血清泌乳素监测水平、产后缺乳的治疗总有效率、母乳喂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开始两组乳房胀痛评分、血清泌乳素监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乳房胀痛评分均降低,血清泌乳素监测水平均升高,而治疗结束按摩联合中药组产妇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穴位按摩组,而血清泌乳素监测水平高于穴位按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按摩联合中药组的产后缺乳的治疗总有效率比穴位按摩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6,P<0.05)。

按摩联合中药组母乳喂养率87.50%(35/40)高于穴位按摩组65.0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P=0.018)。

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产后缺乳产妇实施穴位按摩疗法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产妇的血清泌乳素监测水平,缓解乳房胀痛症状,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穴位按摩疗法;中药方剂;产后缺乳;效果[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21)08(b)-0177-04Effect of Acupoint Massage Therapy Combined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reating Postpartum LactationKONG NingZibo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Zibo,Shandong Province,255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cupoint massage therap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lactation.Methods 80cases of postpartum lactation women diagnosed in the hospital from March2019to January 2020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envelope method.Forty patients in the acupoint massage group adopted acupoint massage therapy,and 40patients in the massage combin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group received acupoint massage therap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breast tenderness score,serum prolactin monitoring level,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ypogalactia,breastfeeding rate,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beginning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t the beginning of treatment,the breast pain scores and serum prolactin monitoring levels were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treatment,the breast pain scores and serum prolactin monitoring levels increased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the massage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of the breast pain score of the parturien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cupoint massage group,and the monitoring level of serum prolacti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cupoint massag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lactation in the massage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cupoint massag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806,P<0.05).The breastfeeding rate of the massage combin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87.50%(35/40),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acupoint massage group 65.00%(26/40),the difference wa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591,P<0.05).There were no adverse reactions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oint massage therap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in postpartum women with lactation is definite,which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serum prolactin monitoring of the mothers,relieve the symptoms of breast tenderness,and improve the breastfeeding rate of the mothers,and the safety is high.[Key words]Acupoint massage therap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Postpartum lactation;Effect[作者简介]孔宁(1982-),女,硕士,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产后方向。

中医辨证施膳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施膳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施膳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中的应用王运媛牛向馨李虹铮杨予(琼海市中医院,海南琼海571400)出现,感口唇干燥,舌淡暗、苔白、脉沉细。

证属阴虚血热。

药用:过敏煎加减:乌梅、五味子、银柴胡、炒防风各10g ,仙鹤草30g ,阿胶10g ,生熟地各10g ,丹参30g ,丹皮15g ,鸡血藤50g ,生黄芪30g ,山药15g ,赤芍、白芍各15g ,白茅根30g ,甘草6g 。

15剂。

2月11日复诊,面色晄白,尿黄,原方的基础上生熟地易山萸肉,加生鸡内金、炒三仙各15g ,益母草25g ,川芎、当归、广木香各10g ,嘱患者清淡饮食。

半月后紫癜完全消失,尿液清亮。

按:过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发病原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某些药物作用等致使体内形成IgA 或IgG 类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真皮上层毛细血管引起血管炎。

主要表现为紫癜、腹痛、关节痛和肾损害。

本病常见发病年龄为7岁~14岁,本例患者侵犯皮肤。

吕老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热毒深入营血,燔灼营阴,血热相博,迫血妄行而致血溢脉外,治疗采取清热凉血的原则。

方中以过敏煎抗过敏,丹参善于活血化瘀,去瘀生新;丹皮长于凉血散瘀,清透阴分伏火,二药伍用,凉血活血、去瘀生新、清透热邪之力增[2]。

赤白芍、鸡血藤养血活血,仙鹤草、阿胶止血,黄芪、山药益气摄血,生熟地、山萸肉滋补肝肾之精,白茅根生津止渴、凉血止血,另外方中用免疫一号(川芎、当归、广木香、益母草、赤白芍)系北京协和医院处方,具有双向调节免疫作用,诸药并用,达到清热凉血止血及抗过敏之效。

除以上典型案例外,吕老还用过敏煎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湿疹等,且善于运用对药,都取得肯定疗效[3],其经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郭玉成,赵玉堂,李秀芬.过敏煎抗过敏的药效学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25(4):387-389.[2]吕景山.施今墨对药[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28、241.[3]田佩洲.吕景山治疗过敏性疾病临证经验撷英[J].山西中医,2014,30(5):8.(收稿日期:2018-06-31)【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膳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

穴位按摩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40例

穴位按摩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40例

[ 8 ] 黄漫为 , 郑锦清 , 蔡熹 . 竹 盐圈灸在肠道术后 早期炎性 肠梗阻 中的应用[ J ] . 中医学报 , 2 0 0 9 , 2 4 ( 1 4 5 ) : 7 2 . [ 9 ] 谭琳蓥 , 刘慧荣 . 艾灸 疗法活 血化瘀作 用研究 进展 [ J ] . 中华 中医药学刊 , 2 0 0 9 , 2 7 ( 2 ) : 2 7 2 . [ 1 0 ] 唐照亮 . 艾灸 对血瘀证活血化瘀作 用的研讨 [ J ] . 安徽 中医学
[ 1 1 ]刘勇 , 娄静 。 毕德 明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早 期 炎症性 肠 梗阻 2 0 例分析[ J ] . 中国医学l 临床杂志 , 2 0 1 1 , 1 6 ( 3 ) : 7 0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2— 2 3 )
[ J ] . 针灸临床杂志 2 0 0 3 , 1 9 ( 6 ) : 1 .
[ 5 ] 金字 . 足三里 现代 医学 研究 [ J ] . 中国中医药 现代远 程教 育 ,
2 0 1 1 , 9( 1 ) : 5 0 .
1 0 g , 甘草 1 5 g 。每 日 l 剂, 水煎 , 早 晚温服 , 视情况 5~ 7天
院学报 , 2 0 0 7, 2 6 ( 1 ) : 2 1 .
乳腺管通畅程度 : 通畅: 乳汁排 部 分不通 畅 : 挤 奶或吸奶 时可 见乳
汁射出或滴 出; 完全 不通畅 : 挤奶或 吸奶 时 , 部分乳腺 管外 口
只能挤 出少量乳 汁。 ( 5 ) 乳 房舒适 度 : 参 照 WT O疼 痛 分级
[ 4 ] 韩 国伟 .选用 足三 里、 中脘 、 内关为 “胃病基 本方 ” 文 献简述
治以益气养血 、 通络下乳 。方用 : 党参 1 5 g 、 黄芪 3 0 g 、 当归 l 5 g 、 麦冬 1 5 g 、 通草 1 O g 、 桔梗 1 0 g 、 路路通 1 O g 、 王不 留行

穴位按摩配合中医食疗治疗产后缺乳

穴位按摩配合中医食疗治疗产后缺乳

注 :与 对 照 组 治疗 后 比 较 ,△ P< 0.05
4 讨 论
笔者采 用中药穴位 贴敷联合 间歇性导 尿治 疗神 经源 性 膀胱 ,辨证 使用 中药 ,清利下 焦湿 热 、补肝 肾 、通 利小 便 等 ,通调水 道 ,防御 外 邪 ,促 进 患 者 膀胱 气 化 功 能[4]。穴 位是气血 在人体 交 汇后 输 于人 体 表面 的位 置 ,与 脏腑 关 系密切 ,反 映脏腑 生 理 、病 理 情 况 ,可 通 过 刺激 穴 位 达 到 治病 的效果 。本研 究 中,根据 不 同证 型 ,应 用 不 同基 础方 加减制成膏 药 ,并贴 敷于气血 总开关 之八 髂穴 、小肠 募 穴 之 关元 以及 补气 要 穴 之气 海 ,调节 人 体 气血 ,固本 培元 , 温 阳补虚 ;结合祛寒 温 阳、通 经发表 的姜 汁 ,相 得益 彰 ,事 半 功 倍 。
胱 肾 阳 不 足 证 的 效 果 研 究 [J]. 光 明 中 医 ,2015,30(2):
314—316.
[2]王 晓丹 ,冯 晓 东 ,刘 承 梅 ,等 .脐 灸 治 疗 脊 髓 损 伤 后 神 经 源 性
膀 胱 3O例 临 床 观 察 EJ3.中医 杂 志 ,2014,55(1):45—47.
(10):894—896.
(收稿 日期 :2017-03—29)
穴位按 摩 配合 中医食疗 治疗 产后 缺乳
田 守 英
(山东 省 莒 县 中 医 医 院 ,山东 日照 276500)
【关 键 词 】 穴 位 按 摩 ;中 医 食 疗 ;产 后 缺 乳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O.05
本 研究 结 果表 明 ,中药 穴位 贴 敷联 合 间歇性 导 尿治 疗 神经 源性 膀 胱可 有 效 提 高 治 疗 效 果 ,改 善 膀 胱 容 量 , 减 少残余 尿 量 ,可在 临 床推 广应 用 。

中药补益通络增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论治分析

中药补益通络增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论治分析

146• 中医中药 •中药补益通络增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论治分析王素美 朱容容(泰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泰安 271000)【关键词】母乳喂养;补益通络增乳汤;穴位按摩;产后缺乳,气血亏虚型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9-0146-02母乳喂养是目前公认的最健康的婴儿喂养方式。

但是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环境污染的潜在影响、剖宫产率的增加以及生育年龄偏大等,产后缺乳的发病率也在增加。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全无,多发生在县产后至半月内,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1]。

本病首见于《经效产宝》,产后缺乳不利于母婴健康。

目前西医尚无特疗法,且疗效不理想。

近年来我院结合辨证论治、整体观念、脏腑经络等中医理论采用中药补益通络增乳 汤 联合穴位按摩治 疗 气血亏虚型缺乳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本文就补益通络增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论治分析如下。

1 病因病机分析乳汁分泌是产后正常生理过程。

产妇在分娩后随着胎盘剥离,胎盘泌乳素、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雌激素对泌乳素有抑制作用,产后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对泌乳素的抑制作用解除,同时吸吮可不断刺激腺垂体催乳素释放和神经垂体催产素释放,二者能促进乳汁的生成和排出,于是就能正常泌乳[2]。

缺乳是产后十分常见的疾病,乳汁分泌与产妇的乳腺发育,产妇产后的营养、健康、情绪、精神状况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目前西医治疗缺乳主要通过调整饮食清淡利于脾胃运化有助于营养吸收,禁食辛辣食物避免伤津耗气,母婴同室,定时哺乳,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加泌乳量[3]。

中医学对于产后缺乳的文献报道始于隋《诸病源候论》,认为产后缺乳的病因“即产则血水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

由于分娩用力、产时出汗、产伤出血,产后元气津血俱伤,故产后,气血虚弱是临床上产后病最常见的发病机制。

36例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

36例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

36例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10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中药口服对照组和穴位按摩对照组三组,每组分别为36例。

于治疗一周后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中药口服对照组与穴位按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75%,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单纯的中药或者穴位按摩治疗相比,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药穴位按摩产后缺乳【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272-02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精神紧张和剖腹产数量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产后缺乳的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本文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108例,探讨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取得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产后缺乳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中医病症的相关诊断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产后无乳汁排出或者乳汁很少;检查乳房松软,没有胀痛感,挤压乳汁点滴排出且质稀;乳房丰满并且乳腺结成块,挤压有疼痛感,乳汁难出、质稠。

排除已经接受其他相关治疗,可能影响本次研究效果的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或者有造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治疗组)、中药口服对照组和穴位按摩对照组三组,每组分别为36例。

其中治疗组患者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36岁;病程为3-5天,平均病程为3.56天;15例为自然分娩,21例为剖腹产。

中药口服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0-39岁,平均年龄为29.23岁;病程为2-6天,平均病程为3.24天;17例为自然分娩,19例为剖腹产。

穴位按摩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40例

穴位按摩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40例

穴位按摩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40例
张林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科技》
【年(卷),期】2015(022)001
【摘要】产后缺乳是产科的常见病,多见于城市妇女,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导致我国近年来母乳喂养率的下降。

笔者采用穴位按摩结合中药治疗气血虚弱的缺乳产妇4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间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产妇(气血虚弱型)120例,年龄23~34岁。

随机分为穴位按摩组(A组)40例;中药治疗组(B组)40例;穴位按摩+中药治疗组40例(C组),3组具有可比性。

【总页数】2页(P99-100)
【作者】张林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1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40例
2.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疗效观察
3.辨证施膳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60例临床观察
4.针刺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痰浊阻络型产后缺乳35例临床观察
5.穴位按摩结合中药热熨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45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例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
发表时间:2014-08-08T09:57:31.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2期供稿作者:宁静[导读]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精神紧张和剖腹产数量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产后缺乳的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宁静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450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10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中药口服对照组和穴位按摩对照组三组,每组分别为36例。

于治疗一周后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中药口服对照组与穴位按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75%,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单纯的中药或者穴位按摩治疗相比,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药穴位按摩产后缺乳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272-02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精神紧张和剖腹产数量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产后缺乳的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本文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108例,探讨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取得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产后缺乳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中医病症的相关诊断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产后无乳汁排出或者乳汁很少;检查乳房松软,没有胀痛感,挤压乳汁点滴排出且质稀;乳房丰满并且乳腺结成块,挤压有疼痛感,乳汁难出、质稠。

排除已经接受其他相关治疗,可能影响本次研究效果的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或者有造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治疗组)、中药口服对照组和穴位按摩对照组三组,每组分别为36例。

其中治疗组患者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36岁;病程为3-5天,平均病程为3.56天;15例为自然分娩,21例为剖腹产。

中药口服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0-39岁,平均年龄为29.23岁;病程为2-6天,平均病程为3.24天;17例为自然分娩,19例为剖腹产。

穴位按摩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为28.57岁;病程为2-5天,平均病程为2.79天;14例为自然分娩,22例为剖腹产。

三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

使用通乳丹加减作为基础中药方,加入清水1000毫升熬煮,煎至600毫升,一日一剂,分三次服用,一周为一个疗程。

根据患者的病情加减,乳房胀痛患者可加入丝瓜络、橘络和香附;肝郁患者可加入青皮和柴胡;腰部酸痛患者可加入川断和杜仲。

穴位按摩方法是在肝俞、脾俞、乳根和膻中等穴位各按摩1分钟,沿着输乳管的方向,五个指头从乳根部向乳头方向按摩5分钟,按摩完一侧再按摩另一侧,一天两次,保证力度适中,患者无酸胀感为宜。

如果患者有乳房胀痛感,可在按摩之前用毛巾热敷,指导患者在乳房感觉胀时哺乳,每天至少哺乳8次。

中药口服对照组只给予通乳丹加减方治疗,用药方法同治疗组。

穴位按摩对照组患者应用与治疗组相同的按摩方法治疗。

于治疗后一周观察三组患者的乳汁分泌、婴儿喂养等情况。

1.3疗效判定
治愈:经过治疗后乳汁大量增加,不需要使用其他代乳品就可以满足婴儿的哺乳需求。

有效:经过治疗后乳汁量增加,但需要使用少量其他代乳品才可以满足婴儿的哺乳需求,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没有出现并发症。

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乳汁量增加不明显,依然需要使用代乳品哺乳。

以治愈和有效两项之和为总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见下表1。

经过治疗后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中药口服对照组与穴位按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75%,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营养丰富的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有助于婴儿消化吸收,也可以增加婴儿的免疫力[1]。

婴儿在吸吮母乳过程中可以促进母体的子宫收缩,减少了产后出血的概率,并可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也降低了乳腺癌或者卵巢癌的发病率。

产后缺乳是产妇在哺乳期没有乳汁分泌或者乳汁很少,也称为产后乳汁不行[2]。

研究表明,产后缺乳和营养不良、精神抑郁等影响下丘脑,导致PRL分泌减少有关[3]。

临床上对于治疗产后缺乳,西医并没有特效的方法[4]。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母乳喂养,并且对产后缺乳有较为深入的研究[5]。

通乳丹是《傅青主女科》中的经典药方,主要成分为黄芪、麦冬、当归和猪蹄等,全方配伍,具有益气养血、生津下乳的功效。

按摩乳房可以促进气血畅通,疏通经络,让乳房的血液循环加快,以开通乳管。

选择肝俞、脾俞等穴位,可以健脾疏肝;选择乳根、合谷等穴位,可以起到调理气血、理脾胃的作用,进而达到催乳的目的;膻中是通乳的要穴,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调理气机的作用,以促进通乳。

本次研究中,经过治疗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中药口服对照组与穴位按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75%,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彭桂芝,黄瑛.中医推拿治疗妇女产后缺乳疗效观察[J].柳州医学,2011,11(01):75-76
[2]许彩凤.产后缺乳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2(04):64-65
[3]陆敏,张峻.口服中药配合手法按摩治疗社区产后缺乳39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1,13(01):78-79
[4]曹双艳.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4(03):62-63
[5]陈瑞英.针药结合治疗产后缺乳4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1 3(02):102-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