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四章
《操作系统》第三版第四章课后答案
2、Spooling技术
也备的技术
六、简答题
1、操作系统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提高I/O设备和CPU的利用率
*提高I/O速度
*为用户使用设备提供方便、统一的界面
3、引入Spooling系统有哪些好处
*提高了I/O速度,将独占设备改造成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并行性,减少了用户进程的等待时间,提高了进程的推进速度。
5、什么是设备独立性?引入设备独立性有哪些好处?
*设备独立性也称设备无关性,指应用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亦即它独立于具体的物理设备。用户程序中使用逻辑设备,由操作系统完成逻辑设备到物理设备的映射
第四章(与磁盘相关不做)
一、填空题
1:字符、块、字符
2:设备驱动
3:缓冲
5:输入井和输出井、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
6:中断源
7:中断、DMA、通道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C
6、C
7、A
三、多项选择题
1、BC
2、AB
3、AB DE
四、判断题
1、×
2、√
3、√
4、×
五、名词解释
1、设备驱动程序
*好处:设备分配时的灵活性、易于实现I/O重定向、方便用户编程
操作系统第4章习题带答案
第四章一、问答题1、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是什么?2、死锁产生的4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它们是彼此独立的吗?3、简述死锁的定义和死锁产生的原因。
4、简述死锁定理和解除死锁的方法。
5、什么是安全状态?怎么判断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6、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是什么?7、死锁产生的4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它们是彼此独立的吗?二、计算题(共20分)1、当前系统中出现下述资源分配情况:利用银行家算法,试问如果进程P2提出资源请求Request(1,2,2,2)后,系统能否将资源分配给它?答:Request(1,2,2,2)<=(2,3,5,6)申请合法Request(1,2,2,2)<=Available,开始试探性分配,Available=(0,4,0,0) 测试系统是否安全:work= Available,finish=1没有进程的need满足<=work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系统拒绝此次资源分配。
2、当前某系统有同类资源7个,进程P,Q所需资源总数分别为5,4。
它们向系统申请资源的次序和数量如表所示。
回答:问:采用死锁避免的方法进行资源分配,请你写出系统完成第3次分配后各进程占有资源量,在以后各次的申请中,哪次的申请要求可先得到满足?答:第1次申请,Q申请资源2,系统安全,分配第2次申请,P申请资源1,系统安全,分配第3次申请,Q申请资源1,系统安全,分配资源剩余3个,P占有1个资源,Q占有3个资源,第4次分配不安全,拒绝,第5分配系统安全,满足。
3、一个计算机系统有6个磁带驱动器和4个进程。
每个进程最多需要n个磁带驱动器。
问当n为什么值时,系统不会发生死锁?并说明理由答:n=2理由同第4题(进程资源最大需求-1)×进程数量+1≤系统资源数量4、若系统有某类资源m×n+1个,允许进程执行过程中动态申请该类资源,但在该系统上运行的每一个进程对该资源的占有量任何时刻都不会超过m+1个。
《操作系统》第4章教材习题解答
第4章存储管理“练习与思考”解答1.基本概念和术语逻辑地址、物理地址、逻辑地址空间、内存空间、重定位、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碎片、碎片紧缩、虚拟存储器、快表、页面抖动用户程序经编译之后的每个目标模块都以0为基地址顺序编址,这种地址称为相对地址或逻辑地址。
内存中各物理存储单元的地址是从统一的基地址开始顺序编址的,这种地址称为绝对地址或物理地址。
由程序中逻辑地址组成的地址范围叫做逻辑地址空间,或简称为地址空间。
由内存中一系列存储单元所限定的地址范围称作内存空间,也称物理空间或绝对空间。
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时,需对目标程序中的地址进行修改。
这种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是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由装入程序对目标程序中的指令和数据的地址进行修改,即把程序的逻辑地址都改成实际的内存地址。
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执行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前进行重定位。
这种变换是靠硬件地址转换机构实现的。
内存中这种容量太小、无法被利用的小分区称作“碎片”或“零头”。
为解决碎片问题,移动某些已分配区的内容,使所有进程的分区紧挨在一起,而把空闲区留在另一端。
这种技术称为紧缩(或叫拼凑)。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虚拟存储空间,它使用户逻辑存储器与物理存储器分离,是操作系统给用户提供的一个比真实内存空间大得多的地址空间。
为了解决在内存中放置页表带来存取速度下降的矛盾,可以使用专用的、高速小容量的联想存储器,也称作快表。
若采用的置换算法不合适,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刚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被访问,为把它调入而换出另一页,之后又访问刚被换出的页,……如此频繁地更换页面,以致系统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页面的调度和传输上。
此时,系统好像很忙,但实际效率却很低。
这种现象称为“抖动”。
2.基本原理和技术(1)存储器一般分为哪些层次?各有何特性?存储器一般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内存、磁盘和磁带。
CPU内部寄存器,其速度与CPU一样快,但它的成本高,容量小。
计算机操作系统-陆丽娜-课后答案第四章
14. 设 N 为整型数,初始值为 3,两个并发进程 A 和 B 的程序如下:
process A
process B
do{ N=N+5; }
do{ print(N);
N=0;
} 若 process A 先执行了三个循环后,process A 和 process B 又并发执
行了一个循环,写出可能出现的打印值。请用 P、V 操作实现同步, 使两并发进程能正确执行。
量 S1 和 S2 初值均为 0。试问 P1、P2 并发执行后,x、y 的值各为多 少?
P1:
P2:
begin
begin
y:=1;
x:=1;
y:=y+3;
x:=x+5;
V(S1);
P(S1);
z:=y+1;
x:=x+y;
P(S2);
V(S2);
y:=z+y
end
z:=z+x;
end 答:x=10 y=9 z=15
9. 列举死锁的各种预防策略。 答: 静态分配资源策略:要求每一个进程在开始执行前就要申请它所需要 的全部资源,仅当系统能满足进程的资源申请要求时才把资源分配给 进程,该进程才能开始执行(注意,所有并发执行的进程要求的资源 总和不能超过系统拥有的资源数)。(破坏第二个条件)
按序分配资源策略:把系统中所有资源排一个顺序,对每一个资源给 一个确定的编号,规定任何一个进程申请两个以上资源时总是先申请 编号小的资源,后申请编号大的资源(或者先申请编号大的,后申请 编号小的资源)。系统按进程对资源的申请顺序来分配资源。按序分 配策略将阻止死锁 的第四个条件(循环等待条件)的出现。
end
Ⅱ 单项选择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集)第四章 答案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C )。
A.方便用户B.提高内存利用率C.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2、在( A)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的现象。
A.固定分区管理B.请求页式管理C.段式管理D.机器中不存在病毒时3、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B )。
A.源程序B.目标程序C.可执行程序D.非执行程序4、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D )。
A.符号名空间B.虚拟地址空间C.相对地址空间D.物理地址空间5、存储分配解决多道作业[1C]划分问题。
为了实现静态和动态存储分配,需采用地址重定位,即把[2C]变成[3D],静态重定位由[4D]实现,动态重定位由[5A]实现。
供选择的答案:[1]:A 地址空间 B 符号名空间 C 主存空间 D 虚存空间[2]、[3]: A 页面地址 B 段地址 C 逻辑地址 D 物理地址 E 外存地址 F 设备地址[4]、[5]: A 硬件地址变换机构 B 执行程序 C 汇编程序D 连接装入程序E 调试程序F 编译程序G 解释程序6、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A )的内存单元。
A.地址连续B.若干地址不连续C.若干连续的帧D.若干不连续的帧7、(C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段式B.页式C.固定分区D.段页式8、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B)字节。
A.2GBB.4GBC.100KBD.640KB9、虚拟存储技术是( A)。
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B.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10、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D)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B.磁盘空间的大小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计算机地址字长11、虚拟存储技术与(A )不能配合使用。
A.分区管理B.动态分页管理C.段式管理D.段页式管理12、(B )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
现代操作系统(原书第3版)部分课后答案-第4章
1.这些系统直接把程序载入内存,并且从word0(魔数)开始执行。
为了避免将header作为代码执行,魔数是一条branch指令,其目标地址正好在header之上。
按这种方法,就可能把二进制文件直接读取到新的进程地址空间,并且从0开始运行。
5.rename 调用不会改变文件的创建时间和最后的修改时间,但是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其创建时间和最后的修改时间都会改为当前的系统时间。
另外,如果磁盘满,复制可能会失败。
10.由于这些被浪费的空间在分配单元(文件)之间,而不是在它们内部,因此,这是外部碎片。
这类似于交换系统或者纯分段系统中出现的外部碎片。
11.传输前的延迟是9ms,传输速率是2^23Bytes/s,文件大小是2^13Bytes,故从内存读取或写回磁盘的时间都是9+2^13/2^23=9.977ms,总共复制一个文件需要9.977*2=19.954ms。
为了压缩8G磁盘,也就是2^20个文件,每个需要19.954ms,总共就需要20,923 秒。
因此,在每个文件删除后都压缩磁盘不是一个好办法。
12.因为在系统删除的所有文件都会以碎片的形式存在磁盘中,当碎片到达一定量磁盘就不能再装文件了,必须进行外部清理,所以紧缩磁盘会释放更多的存储空间,但在每个文件删除后都压缩磁盘不是一个好办法。
15.由于1024KB = 2^20B, 所以可以容纳的磁盘地址个数是2^20/4 = 2^18个磁盘地址,间接块可以保存2^18个磁盘地址。
与 10 个直接的磁盘地址一道,最大文件有 262154 块。
由于每块为 1 MB,最大的文件是262154 MB。
19.每个磁盘地址需要D位,且有F个空闲块,故需要空闲表为DF位,采用位图法则需要B位,当DF<B时,空闲表采用的空间少于位图,当D=16时,得F/B<1/D=6.25%,即空闲空间的百分比少于6.25%.20.a)1111 1111 1111 0000b)1000 0001 1111 0000c)1111 1111 1111 1100d)1111 1110 0000 110027.平均时间T = 1*h + 40*(1-h)=-39h+40ms28.1500rpm(每分钟1500转),60s/1500=0.004s=4ms,即每转需要4ms,平均旋转延迟为2ms;读取一个k个字节的块所需要的时间T是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旋转延迟和传送时间之和。
操作系统第四章进程调度和死锁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根据进程的紧迫性做进程调度,应采用(B )。
A.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B. 优先数调度算法 C.时间片轮转调度法 D.分级调度算法2.采用时间片轮转法调度是为了( A)。
A.多个终端都能得到系统的及时响应 B.先来先服务C. 优先数高的进程先使用处理器 D.紧急事件优先处理3.采用优先数调度算法时,对那些具有相同优先数的进程再按( A )的次序分配处理器。
A 先来先服务 B. 时间片轮转 C. 运行时间长短 D.使用外围设备多少4. 当一进程运行时,系统强行将其撤下,让另一个更高优先数的进程占用处理器,这种调度方式是( B )。
A. 非抢占方式B.抢占方式 C. 中断方式 D.查询方式5.( B)必定会引起进程切换。
A.一个进程被创建后进入就绪态B.一个进程从运行态变成阻塞态C.一个进程从阻塞态变成就绪态6.( B)只考虑用户估计的计算机时间,可能使计算时间长的作业等待太久。
A.先来先服务算法B.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C.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算法 D.优先数算法7.先来先服务算法以( A )去选作业,可能会使计算时间短的作业等待时间过长。
A.进入的先后次序 B.计算时间的长短 C.响应比的高低 D.优先数的大小8.可以证明,采用( C )能使平均等待时间最小。
A.优先数调度算法 B.均衡调度算法C.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 D.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算法9.在进行作业调度时.要想兼顾作业等待时间和计算时间,应选取(D )。
A均衡调度算法 B.优先数调度算法C.先来先服务算法D.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算法10.作业调度算法提到的响应比是指( B )。
A.作业计算时间与等待时间之比B.作业等待时间与计算时间之比C.系统调度时间与作业等待时间之比 D.作业等待时间与系统调度时间之比11.作业调度选择一个作业装入主存后,该作业能否占用处理器必须由( D )来决定。
A.设备管理 B.作业控制 C.驱动调度D.进程调度12.系统出现死锁的根本原因是( D )。
操作系统习题第四章答案
第四章互斥、同步与通讯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B4.B5.D6.A7.C8.B9.D 10.C11.D 12.C 13.C 14.B 15.B 16.B 17.A 18.B 19.D 20.B21.B 22.A 23.C 24.B 25.B 26.B 27.A 28.C二、多项选择题1.[分析]任何一台CPU在每一时刻只能解释执行一条指令,因而,不可能在同一时刻为多个进程服务。
进程可同时执行的含义是一个进程的工作没有全部完成之前另一进程就可开始工作。
所以,实际上多个进程是轮流占用CPU运行的。
到底哪个进程能占用处理器不仅与进程自身有关,且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当多个进程竞争CPU时,必须由进程调度来决定当前哪个进程可以占用CPU;故每个进程都是走走停停的,进程执行的速度不能完全由进程自己来控制。
并发进程相互之间可能是无关的,即它们是各自独立的,这些进程中每一个进程的执行既不依赖于其它进程也不会影响其它进程的执行。
但是,有些并发进程需使用共享资源,为保证进程执行的正确性,对共享资源的使用必须加以限制。
同步就是并发进程中的一种制约关系,一个进程能否使用共享资源取决于其它进程的消息,只有指定的消息到达才可使用共享资源。
如果无约束地使用共享资源,则可能出现多个进程交替地访问共享资源,于是就可能会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故本题的答案为C、D、E。
[题解]C、D、E。
2.[分析]根据P操作的定义,当调用P操作时, P操作把信号量S减去1,若结果小于0则调用者将等待信号量,否则可继续运行。
因而,若调用P(S)后S的值为>=0则进程可以继续运行,故应选择A和D。
要注意不能选择C,因S<>0包含了S>0和S<0,当S<0时进程将成为等待状态而不能运行。
[题解]A,D。
3.[题解]A,C,E。
三、判断题1. [题解]是。
2.[分析]如果不控制并发进程执行的相对速度,则它们在共享资源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并发进程交替使用共享资源,这样就可能会发生与时间有关的错误;另一种是并发执行的速度没有致使它们交替使用共享资源,这时就不会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最新操作系统第四章作业答案
第四章作业(存储器管理)第一次作业:1、对于首次适应算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应如何将各空闲分区链接成空闲分区链?为了实现对空闲分区的分配和链接,在每个分区的起始部分,设置一些用于控制分区分配的信息,以及用于链接各分区所用的前向指针;在分区尾部则设置一后向指针,通过前、后向链接指针,可将所有的空闲分区链接成一个双向链。
为了检索方便,在分区尾部重复设置状态位和分区大小表目。
当分区被分配出以后,把状态位由0改为1,此时,前、后向指针已无意义。
(2)在回收内存时,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应怎样处理这些情况?(1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个空闲分区F1相邻接,此时应将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分区合并,不必为回收分区分配新表项,而只需修改其前一分区F1的大小。
(2回收分区与插入点的后一空闲分区F2相邻接,此时也可将两分区合并,形成新的空闲分区,但用回收区的首址作为新空闲区的首址,大小为两者之和。
(3回收区同时与插入点的前、后两个分区邻接,此时将三个分区合并,使用F1的表项和F1的首址,取消F2的表项,大小为三者之和。
(4 回收区既不与F1邻接,又不与F2邻接。
这时应为回收区单独建立一新表项,填写回收区的首址和大小,并根据其首址插入到空闲链中的适当位置。
(3)请对该算法的内存管理性能进行分析。
该算法倾向于优先利用内存中低地址,从而保证了高地址部分的大空闲去。
这给以后达的大作业分配大的内存空间创造的条件。
起缺点是低址部分不断被划分,会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空闲分区,每次查找都从低址开始,会增加查找空闲分区的开销。
2分页和分段存储管理有何区别?答:主要表现在(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或者说,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
段则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
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由系统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在系统中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操作系统概念第七版4-6章课后题答案(中文版)
操作系统概念第七版4-6章课后题答案(中⽂版)第四章线程4.1举两个多线程程序设计的例⼦来说明多线程不⽐单线程⽅案提⾼性能答:1)任何形式的顺序程序对线程来说都不是⼀个好的形式。
例如⼀个计算个⼈报酬的程序。
2)另外⼀个例⼦是⼀个“空壳”程序,如C-shell和korn shell。
这种程序必须密切检测其本⾝的⼯作空间。
如打开的⽂件、环境变量和当前⼯作⽬录。
4.2描述⼀下线程库采取⾏动进⾏⽤户级线程上下⽂切换的过程答:⽤户线程之间的上下⽂切换和内核线程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常相似的。
但它依赖于线程库和怎样把⽤户线程指给内核程序。
⼀般来说,⽤户线程之间的上下⽂切换涉及到⽤⼀个⽤户程序的轻量级进程(LWP)和⽤另外⼀个线程来代替。
这种⾏为通常涉及到寄存器的节约和释放。
4.3在哪些情况下使⽤多内核线程的多线程⽅案⽐单处理器系统的单个线程⽅案提供更好的性能。
答:当⼀个内核线程的页⾯发⽣错误时,另外的内核线程会⽤⼀种有效的⽅法被转换成使⽤交错时间。
另⼀⽅⾯,当页⾯发⽣错误时,⼀个单⼀线程进程将不能够发挥有效性能。
因此,在⼀个程序可能有频繁的页⾯错误或不得不等待其他系统的事件的情况下,多线程⽅案会有⽐单处理器系统更好的性能。
4.4以下程序中的哪些组成部分在多线程程序中是被线程共享的?a.寄存值b.堆内存c.全局变量d.栈内存答:⼀个线程程序的线程共享堆内存和全局变量,但每个线程都有属于⾃⼰的⼀组寄存值和栈内存。
4.5⼀个采⽤多⽤户线程的多线程⽅案在多进程系统中能够取得⽐在单处理器系统中更好的性能吗?答:⼀个包括多⽤户线程的多线程系统⽆法在多处理系统上同时使⽤不同的处理器。
操作系统只能看到⼀个单⼀的进程且不会调度在不同处理器上的不同进程的线程。
因此,多处理器系统执⾏多个⽤户线程是没有性能优势的。
4.6就如4.5.2章节描述的那样,Linux没有区分进程和线程的能⼒。
且Linux线程都是⽤相同的⽅法:允许⼀个任务与⼀组传递给clone()系统调⽤的标志的进程或线程。
操作系统原理-第四章 处理机调度(有答案)
第四章处理机调度4.3 习题4.3.1 选择最合适的答案1.某系统采用了银行家算法,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时一定会发生死锁B.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时可能会发生死锁C.系统处于安全状态时可能会发生死锁D.系统处于安全状态时一定会发生死锁2.银行家算法中的数据结构包括有可利用资源向量Available、最大需求矩阵Max、分配矩阵Allocation、需求矩阵Need,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Max[i,j]=Allocation[i,j]+Need[i,j]B.Need[i,j]= Allocation[i,j]+ Max[i,j]C.Max[i,j]= Available[i,j]+Need[i,j]D.Need[i,j]= Available[i,j]+ Max[i,j]3.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可能会出现进程长期得不到调度的情况。
A.非抢占式静态优先权法B.抢占式静态优先权法C.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D.非抢占式动态优先权法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预防死锁的方法是()。
A.剥夺资源法B.资源分配图简化法C.资源随意分配D.银行家算法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检测死锁的方法是()。
A.银行家算法B.消进程法C.资源静态分配法D.资源分配图简化法6.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解除死锁的方法是()。
A.剥夺资源法 B.资源分配图简化法C.银行家算法 D.资源静态分配法7.为了照顾紧迫型作业,应采用()。
A.先来服务调度算法B.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C.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D.优先权调度算法8.在采用动态优先权的优先权调度算法中,如果所有进程都具有相同优先权初值,则此时的优先权调度算法实际上和()相同。
A.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B.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C.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D.长作业优先调度算法9.作业从后备作业到被调度程序选中的时间称为()。
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C.等待调度时间D.运行时间10.资源静态分配法可以预防死锁的发生,它们使死锁四个条件中的()不成立。
《操作系统)(中国铁道出版社)习题答案第四章
⒈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一般分为哪两级?各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一般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级。
主存储器简称主存,又称为内存,它由自然数顺序编址的单元(通常为字或字节)所组成,是处理机直接存取指令和数据的存储器,它速度快,但容量有限。
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又称为外存,它由顺序编址的“块”所组成,每块包含若干个单元,寻址与交换以块为单位进行,处理机不能直接访问它,它须经过专门的启动入出过程与内存交换信息,它存取速度较慢,但容量远大于内存,实际上,现代计算机系统中用户的数据(或信息)都是保存在外存中。
⒉存储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答:存储管理要实现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方便、安全和充分大的存储空间。
所谓方便是指将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分开,用户只在各自逻辑地址空间编写程序,不必过问物理空间和物理地址的细节,地址的转换由操作系统自动完成;安全则是指同时驻留在内存的多道用户程序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干扰,也不会访问操作系统所占有的空间。
充分大的存储空间是指利用虚拟存储技术,从逻辑上对内存空间进行扩充,从而可以使用户在较小内存里运行较大程序。
⒊存储管理的任务是什么?答:存储管理是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的一部分,它负责完成对主存储器的地址转换,对主存储器进行分配与去配,解决多用户对主存储器的共享和保护,通过软件手段,实现对主存储器容量的扩充。
⒋地址转换可分为哪三种方式?比较这三种方式的优缺点。
答:由逻辑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的地址转换过程,按照转换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3种方式:①绝对装入方式②静态重定位方式③动态重定位方式(第二问略)⒌可变分区常用的分区算法有哪几种?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差适应算法(第二问略)⒍试用类C语言写首次适应算法的分配过程。
答:firstmatch(n){p=Free;while(p!=NULL){if(p->size>=n){if(p->size-n>=size)p->size=p->size-n;a=p;p=p+n;elsea=p;remove(Free,p);}elsep=p->next}return a}⒎什么叫紧凑?为什么要进行紧凑?答:为了解决碎片问题,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将内存中的所有作业进行移动,使它们相邻接。
操作系统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第四章习题及答案第四章进程管理1、⼀个由3个页⾯每页有2048个字节组成的程序,将它装⼊⼀个8个物理块组成的存储器中,装⼊的情况如下表所⽰:给出下列逻辑地址,请计算出2617对应的物理地址:2、某请求页式存储管理,允许⽤户编程空间为32个页⾯(每页1KB),主存为16KB, 如有⼀个⽤户程序有10页长,且某时刻该⽤户页⾯映射表如表所⽰。
如果程序执⾏时遇到以下的虚地址:0AC5H ,1AC5H 试计算对应的物理地址。
3、假设某分页系统中,主存储器的容量为1MB ,被分为256块,回答:1)主存地址应该⽤位来表⽰。
2)作业每⼀页的长度为;逻辑地址中的页内地址应该为位。
4、在段式管理系统中,段表为求下⾯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
12 7 1 4 0 块号页号 95 1938 4 590 13503 90 100 220 2350 1 500 210 0 段长内存起始地址段号(1,10);(2,500);(3,400);(5,32)5、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逻辑地址长度为16位,页⾯⼤⼩为4096字节,分别计算逻辑地址14AAH,235BH,3B4CH,78DDH所对应的物理地址,并指出可能发⽣何种中断?(8分)注:1表⽰可寻址,0表⽰在外存。
6、在⼀个请求分页系统中,假定系统分配给作业的物理块数为3,并且此作业的页⾯⾛向为2、3、2、1、5、2、4、5、3、2、5、2。
试⽤LRU算法计算出程序访问过程所发⽣的缺页次数和被替换的页⾯序列。
答案:1、P=int(2617/2048)=1 d=569物理地址=4*2048+569=87612、0AC5H的页号是2,对应的物理页号是4,所以物理地址应该为12C5H,1AC5H的页号是6,超过了页表的范围,所以该地址⾮法,产⽣越界中断3、假设某分页系统中,主存储器的容量为1MB,被分为256块,回答:1)主存地址应该⽤ 20 位来表⽰。
2)作业每⼀页的长度为 2048 ;逻辑地址中的页内地址应该为 12 位。
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1. 为什么要配置层次式存储器?这是因为:a.设置多个存储器可以使存储器两端的硬件能并行工作。
b.采用多级存储系统,特别是Cache技术,这是一种减轻存储器带宽对系统性能影响的最佳结构方案。
c.在微处理机内部设置各种缓冲存储器,以减轻对存储器存取的压力。
增加CPU中寄存器的数量,也可大大缓解对存储器的压力。
2. 可采用哪几种方式将程序装入内存?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将程序装入内存可采用的方式有:绝对装入方式、重定位装入方式、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绝对装入方式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中,重定位装入方式和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适用于多道程序环境中。
3. 何为静态链接?何谓装入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动态链接?a.静态链接是指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自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的链接方式。
b.装入时动态链接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一种链接方式,即在装入一个目标模块时,若发生一个外部模块调用事件,将引起装入程序去找相应的外部目标模块,把它装入内存中,并修改目标模块中的相对地址。
c.运行时动态链接是将对某些模块的链接推迟到程序执行时才进行链接,也就是,在执行过程中,当发现一个被调用模块尚未装入内存时,立即由OS去找到该模块并将之装入内存,把它链接到调用者模块上。
4. 在进行程序链接时,应完成哪些工作?a.对相对地址进行修改b.变换外部调用符号6. 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a.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经常要在内存中移动位置,为了保证这些被移动了的程序还能正常执行,必须对程序和数据的地址加以修改,即重定位。
引入重定位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程序的这种需要。
b.要在不影响指令执行速度的同时实现地址变换,必须有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
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
操作系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韶关学院
操作系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韶关学院韶关学院第一章测试1.对于一台PC而言,下列各项中()对系统必不可少。
A:OS B:C语言编辑器 C:杀毒软件 D:Office软件答案:OS2.从用户的角度看,OS是()。
A: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B: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C: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的软件 D:一个大型的工具软件答案: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3.配置了OS的计算机是一台比原来的物理计算机功能更加强大的计算机,这样的计算机只是一台逻辑上的计算机,称为()计算机。
A:物理 B:并行 C:共享 D:虚拟答案:虚拟4.与单道程序系统相比,多道程序系统的优点是()。
Ⅰ.CPU利用率高Ⅱ.系统开销小Ⅲ.系统吞吐量大Ⅳ.I/O设备利用率高A:仅Ⅰ、Ⅲ B:仅Ⅰ、Ⅲ、Ⅳ C:仅Ⅱ、Ⅲ D:仅Ⅰ、Ⅳ答案:仅Ⅰ、Ⅲ、Ⅳ5.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
A:多CPU技术 B:SPOOLing技术 C:分时功能 D:中断功能答案:中断功能6.下列对OS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OS是一个单用户多任务的OS B:OS都在内核态运行 C: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缺少交互性 D:分时系统中常用的原则是使时间片越小越好答案: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缺少交互性7.OS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多任务系统 B: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和批处理系统 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答案: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8.分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系统吞吐量 B:比较快速地响应用户 C:充分利用内存 D:充分利用I/O 设备答案:比较快速地响应用户9.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发生。
()A:不同时间间隔内 B:同一时间间隔内 C:同一时刻 D:不同时刻答案:同一时间间隔内10.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
Ⅰ.进程与进程Ⅱ.处理机与设备Ⅲ.处理机与通道Ⅴ.设备与设备A:Ⅰ、Ⅲ、Ⅳ B:Ⅰ、Ⅱ、Ⅳ C:Ⅱ、Ⅲ、Ⅳ D:Ⅰ、Ⅱ、Ⅲ答案:Ⅱ、Ⅲ、Ⅳ第二章测试1.程序运行时独占系统资源,只有程序本身才能改变系统资源状态,这是指()。
操作系统第二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调度作业答案2,8,9,11,132. 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参考答案:高级调度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一定的算法,从输入的一批作业中选出若干作业,分配必要的资源,如内存、外设等,为它建立相应的用户作业进程和为其服务的系统进程(如输入/输出进程),最后把它们的程序和数据调入内存,等待进程调度程序对其执行调度,并在作业完成后做善后处理工作。
低级调度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一定的算法将CPU分派给就绪队列中的一个进程。
为了使内存中同时存放的进程数目不至于太多,有时需要把某些进程从内存移到外存上,以减少多道程序的数目,为此设立了中级调度。
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它实际上就是存储管理中的对换功能。
8. 假定在单CPU条件下执行的作业表如表4-8所示。
作业到来的时间是按作业编号顺序进行的(即后面作业依次比前一个作业迟到一个时间单位)。
①用一个执行时间图描述使用下列算法时各自执行这些作业的情况:FCFS,RR(时间片=1)和非抢占式优先级。
②对于上述每种算法,各个作业的周转时间是多少?平均周转时间是多少?③对于上述每种算法,各个作业的带权周转时间是多少?平均带权周转时间是多少?表4-8 作业列表参考答案:24351①FCFS执行时间图RR执行时间图非抢占式优先级时间图②和③ FCFS算法:RR算法:非抢占式优先级算法:13、中断处理的主要步骤是什么?参考答案:中断处理的一般步骤是:保存被中断程序的现场,分析中断原因,转入相应处理程序进行处理,恢复被中断程序现场(即中断返回)。
9. 在一个有两道作业的批处理系统中,作业调度采用短作业优先级调度算法,进程调度采用抢占式优先级调度算法。
设作业序列如表4-9所示。
其中给出的作业优先数即为相应进程的优先数。
其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要求:①列出所有作业进入内存的时间及结束时间②计算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操作系统第三章,第四章,第九章课后习题整理
操作系统第三章,第四章,第九章课后习题整理第3章进程描述和控制复习题:什么是指令跟踪?答:指令跟踪是指为该进程而执行的指令序列。
通常那些事件会导致创建一个进程?答:新的批处理作业;交互登录;操作系统因为提供一项服务而创建;由现有的进程派生。
(详情请参考表3.1)对于图3.6中的进程模型,请简单定义每个状态。
答:运行态:该进程正在执行。
就绪态:进程做好了准备,只要有机会就开始执行。
阻塞态:进程在某些事件发生前不能执行,如I/O 操作完成。
新建态:刚刚创建的进程,操作系统还没有把它加入到可执行进程组中。
退出态:操作系统从可执行进程组中释放出的进程,或者是因为它自身停止了,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被取消。
抢占一个进程是什么意思?答:处理器为了执行另外的进程而终止当前正在执行的进程,这就叫进程抢占。
什么是交换,其目的是什么?答:交换是指把主存中某个进程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内容转移到磁盘。
当主存中没有处于就绪态的进程时,操作系统就把一个阻塞的进程换出到磁盘中的挂起队列,从而使另一个进程可以进入主存执行。
为什么图3.9(b)中有两个阻塞态?答:有两个独立的概念:进程是否在等待一个事件(阻塞与否)以及进程是否已经被换出主存(挂起与否)。
为适应这种2*2的组合,需要两个阻塞态和两个挂起态。
列出挂起态进程的4个特点。
答:1.进程不能立即执行。
2.进程可能是或不是正在等待一个事件。
如果是,阻塞条件不依赖于挂起条件,阻塞事件的发生不会使进程立即被执行。
3.为了阻止进程执行,可以通过代理把这个进程置于挂起态,代理可以是进程自己,也可以是父进程或操作系统。
4.除非代理显式地命令系统进行状态转换,否则进程无法从这个状态中转移。
对于哪类实体,操作系统为了管理它而维护其信息表?答:内存、I/O、文件和进程。
列出进程控制块中的三类信息。
答:进程标识,处理器状态信息,进程控制信息。
为什么需要两种模式(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答:用户模式下可以执行的指令和访问的内存区域都受到限制。
操作系统第四章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1.为什么说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各类用户的需要(来自百度):答案一: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需要。
对终端型作业用户而言,由于他们所提交的大多属于交互型作业,作业通常比较短小,系统只要能使这些作业在第1级队列所规定的时间片内完成,便可使终端型作业用户感到满意;对于短批处理作业用户而言,他们的作业开始时像终端型作业一样,如果仅在第1级队列中执行一个时间片即可完成,便可以获得与终端型作业一样的响应时间,对于稍长的作业,通常也只需要在第2级队列和第3级队列中各执行一个时间片即可完成,其周转时间仍然较短;对于长批处理作业用户而言,它们的长作业将依次在第1,2,…,直到第n级队列中运行,然后再按时间片轮转方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其作业长期得不到处理。
答案二:(惠州学院操作系统课后题)与答案一基本相似,可看做精简版。
答:(1)终端型作业用户提交的作业大多属于较小的交互型作业,系统只要使这些作业在第一队列规定的时间片内完成,终端作业用户就会感到满足。
(2)短批处理作业用户,开始时像终端型作业一样,如果在第一队列中执行一个时间片段即可完成,便可获得与终端作业一样的响应时间。
对于稍长作业,通常只需在第二和第三队列各执行一时间片即可完成,其周转时间仍然较短。
(3)长批处理作业,它将依次在第1 ,2 ,…,n个队列中运行,然后再按轮转方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其作业长期得不到处理。
所以,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满足多用户需求。
2.分别对以上两个进程集合,计算使用先来先服务(FCFS)、时间片轮转法(时间片q=1)、短进程优先(SPN)、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时间片q=1)、响应比高者优先(HRRN)及多级反馈队列(MFQ,第1个队列的时间片为1,第i(i<1)个队列的时间片q=2(i-1))算法进行CPU调度,请给出各进程的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及所有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4~6章)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4~6章)Chapter 41、存储管理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内存存储分配;地址再定位;存储保护;存储扩充的⽅法。
2、什么是虚拟存储器?实现虚存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虚存实际上是⼀个地址空间,它有OS产⽣的⼀个⽐内存容量⼤的多的“逻辑存储器”。
其物质基础是:⼀定容量的主存;⼤容量的辅存(外存)和地址变化机构(容量受计算机的地址位数限定)。
有3类虚存:分页式、分段式和段页式。
引⼊虚存的必要性: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实现⼩内存运⾏⼤作业的⽬的;可能性:其物质基础保证。
3、某页式管理系统,主存容量为64KB,分成16块,块号为0,1,2,3,4……,15。
设某作业有4页,其页号为0,1,2,3。
被分别装⼊主存的2,4,1,6块。
试问:(1)该作业的总长度是多少字节?(2)计算出该作业每⼀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
(3)若给出逻辑地址[0,100]、[1,50]、[2,0]、[3,60],请计算出相应的内存地址。
解:(1)每块的长度=64KB/16=4KB;因为块与页⾯⼤⼩相等,每页容量=4KB;故作业的总长度为:4KB*4=16KB。
(2)因为页号为0,1,2,31,6块中,即PMT为:所以,该作业的:第0页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为4K*2=8K;第1页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为4K*4=16K;第2页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为4K*1=4K;第3页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为4K*6=24K;(3)对应内存地址:逻辑地址[0,100]的内存地址为4K*2+100=8192+100=8292;逻辑地址[1,50]的内存地址为4K*4+50=16384+50=16434;逻辑地址[2,0]的内存地址为4K*1+0=4096;逻辑地址[3,60]的内存地址为4K*6+60=24K+60=24576+60=24636。
试回答:(1)给定段号和段内地址,完成地址变换过程。
(2)计算[0,430]、[1,10]、[2,500]、[3,400]的内存地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1. 为什么要配置层次式存储器?
这是因为:
a.设置多个存储器可以使存储器两端的硬件能并行工作。
b.采用多级存储系统,特别是Cache技术,这是一种减轻存储器带宽对系统性能影响的最佳结构方案。
c.在微处理机内部设置各种缓冲存储器,以减轻对存储器存取的压力。
增加CPU中寄存器的数量,也可大大缓解对存储器的压力。
2. 可采用哪几种方式将程序装入内存?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
将程序装入内存可采用的方式有:绝对装入方式、重定位装入方式、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绝对装入方式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中,重定位装入方式和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适用于多道程序环境中。
3. 何为静态链接?何谓装入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动态链接?
a.静态链接是指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自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的链接方式。
b.装入时动态链接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一种链接方式,即在装入一个目标模块时,若发生一个外部模块调用事件,将引起装入程序去找相应的外部目标模块,把它装入内存中,并修改目标模块中的相对地址。
c.运行时动态链接是将对某些模块的链接推迟到程序执行时才进行
链接,也就是,在执行过程中,当发现一个被调用模块尚未装入内存时,立即由OS去找到该模块并将之装入内存,把它链接到调用者模
块上。
4. 在进行程序链接时,应完成哪些工作?
a.对相对地址进行修改
b.变换外部调用符号
6. 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
a.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经常要在内存中移动位置,为了保证这些被移动了的程序还能正常执行,必须对程序和数据的地址加以修改,即重定位。
引入重定位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程序的这种需要。
b.要在不影响指令执行速度的同时实现地址变换,必须有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
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
9. 分区存储管理中常采用哪些分配策略?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分区存储管理中常采用的分配策略有: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
a.首次适应算法的优缺点:保留了高址部分的大空闲区,有利于后到来的大型作业的分配;低址部分不断被划分,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的空闲区,且每次分区分配查找时都是从低址部分开始,会增加查找时的系统开销。
b.循环首次适应算法的优缺点:使内存中的空闲分区分布得更为均匀,减少了查找时的系统开销;缺乏大的空闲分区,从而导致不能装入大型作业。
c.最佳适应算法的优缺点:每次分配给文件的都是最适合该文件大小的分区;内存中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的空闲区。
d.最坏适应算法的优缺点:给文件分配分区后剩下的的空闲区不至于太小,产生碎片的几率最小,对中小型文件分配分区操作有利;使存储器中缺乏大的空闲区,对大型文件的分区分配不利。
10. 在系统中引入对换后可带来哪些好处?
能将内存中暂时不运行的进程或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换到外存上,以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把已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或进程所需的程序和数据换入内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
12. 在以进程为单位进行对换时,每次是否将整个进程换出?为什么?
在以进程为单位进行对换时,并非每次将整个进程换出。
这是因为:a.从结构上讲,进程是由程序段、数据段和进程控制块组成的,其中进程控制块总有部分或全部常驻内存,不被换出。
b.程序段和数据段可能正被若干进程共享,此时它们也不能被换出。
13. 为实现分页存储管理,需要哪些硬件支持?
需要有页表机制、地址变换机构的硬件支持。
16. 为什么说分段系统较之分页系统更易于实现信息共享和保护?
a.对于分页系统,每个页面是分散存储的,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和保护,则页面之间需要一
一对应起来,为此需要建立大量的页表项;
b.而对于分段系统,每个段都从0开始编址,并采用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这样在实现共
享和保护时,只需为所要共享和保护的程序设置一个段表项,将其中的基址与内存地址一一对应
起来即可。
17. 分页和分段有何区别?
a.分页和分段都采用离散分配的方式,且都要通过地址映射机构来实现地址变换,这是它
们的共同点;
b.对于它们的不同点有三,第一,从功能上看,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
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即满足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而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
的需要;第二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确定,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第
三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而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18. 试全面比较连续分配和离散分配方式。
a.连续分配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一个连续的地址空间,包括单一连续分配方式和分区式分配方式,前者将内存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系统区供操作系统使用,用户区供用户使用,是最简单的一种存储方式,但只能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中;分区式分配方式分为固定分区和动态分区,固定分区是最简单的多道程序的存储管理方式,由于每个分区的大小固定,必然会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动态分区是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为之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常用三种分配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该法容易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空闲分区,加大查找开销;循环首次适应算法,该算法能使内存中的空闲分区分布均匀,但会致使缺少大的空闲分区;最佳适应算法,该算法也易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空闲区;
b.离散分配方式基于将一个进程直接分散地分配到许多不相邻的分区中的思想,分为分页式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 分页式存储管理旨在提高内存利用率,满足系统管理的需要,分段式存储管理则旨在满足用户(程序员)的需要,在实现共享和保护方面优于分页式存储管理,而段页式存储管理则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即具有分段系统便于实现,可共享,易于保护,可动态链接等优点,又能像分页系统那样很好的解决外部碎片的问题,以及为各个分段可离散分配内存等问题,显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存储管理方式;
c.综上可见,连续分配方式和离散分配方式各有各自的特点,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和利用.
19. 虚拟存储器有哪些特征?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离散性、多次性、对换性、虚拟性;
最本质的特征:离散性;最重要的特征:虚拟性。
20. 实现虚拟存储器需要哪些硬件支持?
a.对于为实现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系统,除了需要一台具有一定容量的内存及外存的计算机外,还需要有页表机制,缺页中断机构以及地址变换机构;
b.对于为实现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系统,除了需要一台具有一定容量的内存及外存的计算机外,还需要有段表机制,缺段中断机构以及地址变换机构;
21. 实现虚拟存储器需要哪几个关键技术?
a.分页和分段都采用离散分配的方式,且都要通过地址映射机构来实现地址变换,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25.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通常采用哪种页面分配方式——物理块分配策略?
三种分配方式:固定分配局部置换、可变分配全局置换、可变分配局部置换。
26. 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采用FIFO页面置换算法时,假如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4、3、2、1、4、3、5、4、3、2、1、5,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分别为3和4时,试计算在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并比较所得结果。
4 3 2 1 4 3
5 4 3 2 1 5
M=3时,采用FIFO页面置换算法的缺页次数为9次,缺页率为75%;
M=4时,采用FIFO页面置换算法的缺页次数为10次,缺页率为83%。
由此可见,增加分配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反而增加了缺页次数,提高了缺页率,这种现象被称为是Belady现象。
28. 试说明改进型Clock置换算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在将一个页面换出时,如果该页已被修改过,便须将该页重新写回到磁盘上;但如果该页未被修改过,则不必将它写回磁盘上。
在改进型算法中,除需考虑页面的使用情况外,还须再增加一个因素,即置换代价,这样,选择页面换出时,既要是未使用过的页面,又要是未被修改过的页面。
15 什么是抖动? 产生抖动的原因是什么?
a.抖动(Thrashing)就是指当内存中已无空闲空间而又发生缺页中断时,需要从内存中调出一页程序或数据送磁盘的对换区中,如果算法不适当,刚被换出的页很快被访问,需重新调入,因此需再选一页调出,而此时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要被访问,因而又需将它调入,如此频繁更换页面,使得系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页面的调进换出上,而几乎不能完成任何有效的工作,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抖动"。
b.产生抖动的原因是由于CPU的利用率和多道程序度的对立统一矛盾关系引起的,为了提高CPU利用率,可提高多道程序度,但单纯提高多道程序度又会造成缺页率的急剧上升,导致CPU的利用率下降,而系统的调度程序又会为了提高CPU利用率而继续提高多道程序度,形成恶性循环,我们称这时的进程是处于"抖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