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2024)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2024)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2024)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声声慢》进行教学,该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教学内容包括词的背景、词的朗读、词的意境、词的语言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声声慢》的写作背景。

2.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3. 分析《声声慢》的意象和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声声慢》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重点: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声声慢》、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宋代音乐,让学生感受宋代的文化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声慢》。

2. 朗读:让学生朗读《声声慢》,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3. 解析:分析《声声慢》的意象和意境,解释生僻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声声慢》的语言特点,分享自己的理解。

5. 背诵:让学生进行《声声慢》的背诵,巩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声声慢》板书内容:意象、意境、语言特点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

2. 《声声慢》的译文是什么?3. 请分析《声声慢》中的意象和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声声慢》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宋代文化背景的了解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比较《声声慢》与其他作品的异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案内容细节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声声慢》,该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

李清照声声慢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李清照声声慢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作品背景;2.掌握《声声慢》这首词的基本内容和词意;3.通过朗读、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4.激发学生对古典词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声声慢》的情感表达;2.准确朗读《声声慢》。

三、教学难点:1.理解《声声慢》中的意境;2.通过适当的情感表达,演绎出《声声慢》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李清照的背景和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讲解词曲背景(10分钟)向学生介绍古代词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以及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重点讲解宋代词的特点及李清照在宋代的地位与成就。

步骤三:朗读与解读(20分钟)1.教师首先朗读《声声慢》给学生听,并引导学生聆听词曲的音韵美和情感体验。

2.分析《声声慢》的词意,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逐句解读《声声慢》的意思,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步骤四:欣赏名家演绎(10分钟)播放《声声慢》的多个版本的音频,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唱者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步骤五:分组朗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朗读《声声慢》,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步骤六:情感呈现(15分钟)让学生表演《声声慢》中的情感,例如伤感、思乡等,引导学生在情感表达中感受和理解李清照的创作意图。

步骤七:创作活动(20分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创作一幅与《声声慢》相关的画作、诗词或者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声声慢》的朗读、分析和情感表达等环节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正确理解诗词内容、准确朗读、情感表达的深度和是否能够进行创作等。

六、教学延伸:在词曲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立小组赛、诗歌朗诵会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优秀的古代词曲作品,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反思:《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首词的教学,既能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作品,又能培养他们对词曲艺术的兴趣。

公开课完整声声慢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公开课完整声声慢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李清照词风清新婉丽,是婉约派旳代表。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大家闺秀旳生活情趣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新明快
南渡后:悼亡之悲、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内容—忽暖忽冷 2.将息:休养、调理、保养、 3. 敌: 对付、抵挡 4.怎生得黑:怎样挨到天黑呢 5.次第:光景、情景 6.怎一种愁字了得:一种愁字怎么能概括呢
哪个字?
愁——“词眼”
赏析入愁
为何生愁?
背景资料:
李清照大事记 112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过雁 怀念之情
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旳容颜
你从大事记中窥见词人 愁情旳原因是什么?
为何生愁?
孀居之悲 思夫
愁 沦落之苦 思乡
亡国之痛 思国
有哪些方面 旳内容?
怎样入愁?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从内容和构造上分析)
寻寻觅觅
动 作 茫然无着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环境 寂寞冷清
心情 感 受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声声慢教案赛课一等奖

声声慢教案赛课一等奖

声声慢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品读诗词的方法,即通过抓关键词“愁”和六大意象“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来深入品味诗词的意境和意蕴;掌握古诗词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诗词的感情基调、词风;进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抓住六大意象,鉴赏诗词的意境和意蕴;最终深味诗词的灵魂,即词的情感;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加深对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的认同;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有情感地朗诵诗词;2.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诗词中的意象,进而把握诗词的内在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声声慢》视频朗诵、《秋窗风雨夕》背景音乐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文坛有这样一位奇女子,她天真浪漫,浅唱“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她哀婉惆怅,低吟“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人比黄花瘦”却也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铮铮铁骨,她大声呐喊“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是谁呢?她就是婉约派一代词宗李清照。

这堂课我们将学习李清照婉约词的千古名篇《声声慢》。

二、知人论世请学生谈谈对李清照的认识,从《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武陵春》《夏日绝句》等诗词中了解李清照的身世,认识李清照诗词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其诗词的风格变化。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三、三读——初品诗情(一)1.学生自由朗读,抽查一位男生朗诵,其他同学做出点评;(师从声调、节奏、速度等方面点评)2.范读:播放视频3.请另一位女生朗诵,配上背景音乐,教师点评(二)思考:1. 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愁——“词眼”2. 怎么样鉴赏“愁”赏析角度:(1)如何写“愁”?(2)“愁”的是什么?四、细品词境——如何写愁?(一)如何入愁?请学生赏析7组叠词1.细品七组叠词的意味: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寻觅无果冷冷清清——(环境、心境)冷清凄冷凄凄惨惨戚戚——(感受)沉痛凄厉2.开篇连用7组叠词作用:(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⑵增强感情(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3)七组叠字,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3.扩展:叠词在文学作品的魅力“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精选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精选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词赋”中的《声声慢》。

教学内容包括:阅读鉴赏李清照的《声声慢》,分析词的音韵、情感、意境,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品鉴词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2. 把握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理解词中所表达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把握。

教学重点:词的音韵、情感、意境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声声慢》词谱、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词人的情感世界。

3. 诗词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声声慢》,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感受词的音韵美。

4. 诗词解析:分析词牌特点,讲解词的韵律、意境、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与《声声慢》风格相近的词,分析其音韵、情感、意境,让学生实际操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声声慢》为词牌的词,分享并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声声慢》2. 内容:(1)词牌特点:音韵、情感、意境(2)李清照:生平事迹、创作背景(3)鉴赏要点: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词,从音韵、情感、意境三个方面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诗词鉴赏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了解她的创作风格。

(2)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诗词文化。

李清照 声声慢 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

李清照  声声慢  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一、引言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作品以深情婉约、动人心弦而闻名于世。

其中,《声声慢》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次教学设计将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主题,通过诗词的赏析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李清照的情感表达和词意内涵。

本设计获得了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现将具体设计内容呈现如下。

二、课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和艺术特点;2.理解《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学会欣赏并发表诗词的个人感想;4.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诗词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呈现一段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与学生共同欣赏并猜测是哪位诗人的作品,并展开互动讨论。

2.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简介,向学生介绍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和艺术成就。

引导学生了解她的诗词作品多以抒发离别和爱情之苦为主题,情感真挚动人。

3.赏析《声声慢》(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共读《声声慢》,注重诗词的语音语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4.情感表达(15分钟)教师提供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就诗句中表达的情感展开讨论。

例如:a.诗中的慢是什么意思?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b.你在诗中有感受到什么?c.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与你的生活有关吗?5.个人发表(10分钟)学生自由发表对《声声慢》的个人感想,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如:a.你有过类似的情感吗?b.你觉得李清照的词句与今天的年轻人还有联系吗?6.诗词创作(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可以提供一些词句或词调,帮助学生开展思路并鼓励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抒发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主题,或者尝试模仿李清照的风格创作。

7.总结(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强调李清照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情感触动,并鼓励学生将对诗词的喜爱和创作兴趣长久保持。

2024版《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

2024版《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

01课程介绍与目标Chapter《声声慢》背景及作者简介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教学目标与要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意和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方法与手段朗读法讨论法分析法多媒体辅助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文本结构及写作特点结构分析写作特点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意象描绘审美体验情感表达及主题思想情感表达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表达了自己在国破家亡、夫死孀居的境遇下,内心深处的孤独、苦闷和无尽的哀愁。

全词情感真挚、深沉,读来令人动容。

主题思想本词的主题思想是孤独与哀愁。

词人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写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孤独中苦苦挣扎、无法摆脱的情感状态。

同时,词中也透露出词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无奈与感伤。

03知识拓展与延伸Chapter相关文化背景介绍古代文学背景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类似作品比较分析与其他婉约派词作比较与豪放派词作对比现代汉语运用能力提升词汇积累与运用《声声慢》中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词汇来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词汇,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这些词汇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句式分析与仿写该词中运用了多种句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长句、短句、倒装句等。

通过分析这些句式的结构和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句式仿写练习,提高他们的句子组织能力和写作水平。

04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Chapter分组讨论小组内角色分配分享感受030201小组讨论与分享角色扮演或朗诵表演角色扮演朗诵表演配乐朗诵创意写作或改编尝试创意写作以《声声慢》为灵感来源,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改编尝试鼓励学生将《声声慢》改编成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舞蹈、戏剧等,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分享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声声慢》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声慢》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2. 学习并理解《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分析诗歌的词句用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和演绎表达诗歌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声声慢》古诗的背景和作者介绍;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诗歌的词句用法分析;4. 诗歌的朗读和演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音乐视频《声声慢》引入课堂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背景介绍:给学生简要介绍《声声慢》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说明该诗是唐代诗人李清照创作的,描述了诗人因思念丈夫而低落的心情。

3.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阅读《声声慢》,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描写手法、词句运用等,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4. 词句用法分析:选取几个关键词或句子,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词句用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体会诗歌的美感和艺术性。

5. 朗读和演绎: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帮助他们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演绎表达,可能包括配上音乐、舞蹈等形式。

6. 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讨论,开展提问环节,例如:你觉得诗人通过《声声慢》表达了什么情感?你有没有类似的情感体验?7. 总结和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诗歌鉴赏的重点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1. 《声声慢》音乐视频;2. 课堂讲义或复印件,包括《声声慢》古诗的全文和相关解析。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笔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录和总结;2. 朗读和演绎表达:学生的朗读和演绎技巧;3. 参与度和表达能力: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中的积极程度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继续学习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并进行诗歌鉴赏;2. 综合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等,以《声声慢》为题材进行创作。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节以中国古诗为主题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文学、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字艺术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024精选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精选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精选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声声慢》。

本诗是唐代诗人李清照的名作,全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声声慢》;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3. 学习古诗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声声慢》;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学习古诗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播放秋天的景象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诗歌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声声慢》,指导学生正确停顿和语气。

3.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文。

4. 情感体会: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美。

5. 写作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古诗的写作技巧,如平仄、对仗、意象等,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

6.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创作自己的小诗。

六、板书设计:《声声慢》李清照秋天景象怀念美好时光无奈现实生活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声声慢》;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3. 请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创作自己的小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诗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朗读:1. 朗读速度:教师需要控制好朗读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以确保学生能够跟上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2. 停顿与语气:教师需要根据诗歌的节奏和意义,适当地停顿和调整语气,以突出诗歌的重点和情感。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一、导入人世间有万般情感:快乐、欣喜、悲伤、忧愁……情感需要表达。

音乐家,用声音来传递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画家用色彩来描绘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梵高和他的《向日葵》。

而诗人呢?用诗。

词人呢?用词。

于是就有了李清照和她的传世名篇《声声慢》。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婉约词名作《声声慢》,走进李清照和她的情感世界.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她又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的?二、朗诵感知。

自由朗诵,体会情感。

学生朗诵,正音;缓慢;低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家的朗诵水平真是一日千里啊。

)提问: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齐读:就让我们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清照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三、具体分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投影)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

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词中句句皆现愁”,(分组讨论),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愁”字?为什么?要求:确定一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产生。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什么?往昔快乐生活,并不是生来如此孤独愁苦,她也有过快乐生活。

《如梦令》:春游、饮酒。

结果如何?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为何要寻觅?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追忆往昔生活?说说生活体验。

可以调换?不可以,感情逐层深入:动作――身体――心理可以单字?叠字使情感更浓厚。

举例体会。

“庭院深深深几许?”《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听听那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投影)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朗读随机。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为何喝酒?借酒浇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不足为奇,与其它的不一样的地方,“淡酒”说明什么?愁浓。

词人浓烈的愁绪,本以为可以解酒来消除,但酒淡压不住愁浓啊,更何况在这样一个风急得傍晚。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6篇)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6篇)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篇11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知人论世﹚。

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4.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经验。

2重点难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

3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讨论法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愁,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两地相思离愁别绪,愁是我国古代文化风景中凄凉的一角。

李煜的愁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的愁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崔莺莺的愁是“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那么,作为词坛愁将的李清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词——《声声慢》。

二、新课学习:1、作家作品简介。

——明确: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2、学生朗读。

3、教师范读。

4、疏通词意。

5、把握词眼。

﹙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常有“诗眼” “词眼”之说。

“眼”传神之所,“词眼”是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或句子,请找出本词的“词眼”。

﹚——明确:词眼是:“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活动2【讲授】品味语言(1)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明确: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后人评价“自然贴切”,“无斧凿痕”,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开头七组叠字是怎样从多角度抒写愁情的?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意蕴。

——明确:﹙希望找到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结果不但无获,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反而感到凄凉忧戚。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声声慢》。

本节课主要学习李清照的这首词作,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词的历史背景,掌握词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2. 理解词中的生僻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

3. 感受词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声声慢》,理解词的基本意思。

难点:深入理解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李清照的画像和简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声声慢》。

2. 新课教授:讲解词的背景知识,解释生僻字词的意思,逐句解析词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词的基本意思。

3. 意境感受: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感受词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词中的词语进行造句,加深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5. 欣赏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欣赏词的美,讨论如何运用词的表达方式来描绘自己的情感。

6. 作业布置:让学生书写课后练习,包括词语解释和词的意境描绘。

六、板书设计板书词牌《声声慢》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词中的词语造一个句子。

答案:例如: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 请描述一下你读完《声声慢》后的感受。

答案:例如:读完《声声慢》,我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忧伤和孤独,仿佛看到了一个女子独自在西楼上凝望着月亮,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声声慢》。

这首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词的历史背景,掌握词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2. 理解词中的生僻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

2024年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年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与同行交流经验,分享教学资源
加入教师社群或论坛,与来自 全国各地的教师交流教学心得
和经验。
定期参加学校或学区组织的 教师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
教学资源和课堂实践。
主动寻求与优秀教师的合作机 会,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
探索。
THANKS
感谢观看
设定合理的作业提交时间,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同时避免拖延和敷衍了事的情况 发生。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认真对待作业,按时提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感。
及时批改作业,给予针对性建议
在学生提交作业后,及时进行批改,确保学生能够及 时了解到自己的作业情况和成绩。
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和指导,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方向。
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背诵诗歌、 完成练习题等,巩固所学知识。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
确定评价目标
01
明确评价学生哪些方面的表现,如知识掌握、思维能力、情感
态度等。
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02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如测试、作业、
小组讨论、口头表达等。
设计评价工具
03
制定评价量表、评分细则等,确保评价过程客观、公正、有效。
讲授新课:讲解知识点,引导思考
01
02
03
04
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景。
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 辞手法等知识点。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 题、情感及表达方式。
通过示范朗读,指导学 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和技巧。
巩固练习:分组讨论,加深理解
01
02
03
04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与本 课相似的诗歌进行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李清照《声声慢》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李清照《声声慢》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材分析《声声慢》是李清照的晚期作品, 词情凄清。

李清照写这首词时, 正值金兵入侵, 北宋灭亡, 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 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 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 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 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教学目标1.积累基础知识, 引领学生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 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问题, 有效提问, 理清思路, 激发学生思考, 促进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通过抓关键词和意象来品味词的意境意蕴, 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 提高鉴赏能力, 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李清照词的特点, 领略宋词的艺术美,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重难点1.了解李清照南渡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

2.体味《声声慢》的“愁”情。

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查资料,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利用网络查资料, 了解李清照词的风格及变化。

3.自查资料, 了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

4.自读课文, 读懂大意, 梳理字词, 积累基础知识。

一、导入:积累李清照名句, 导入新课。

1、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一剪梅》2、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又上心头。

——《一剪梅》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一剪梅》4、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夏日绝句》6、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7、人何处?连天衰草, 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8、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9、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

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

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读意象,把握作者情感。

2.技能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绪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的影响。

教学重点品读意象,把握作者情感;解析词人愁绪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写出来李清照青春年少时欢愉自得的好心情;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她后期创作的蕴含了深广愁思的作品。

今天就来学习她凝结了万般愁情,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二、走近词人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

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少年历经繁华,中年饱经离乱,晚年漂泊孤苦。

(课件展示)三、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

找同学朗读,同学点评、讨论,师补充朗读需注意的问题(准确,语速,语调,情感)。

找同学再读,播放音乐。

(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诵读。

2.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课件展示问题)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板书:愁。

)次第:光景,状况。

“这”指代什么?这:“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

四、文本探究1.初读,赏愁景(课件展示问题)(默读词作)思考:词人描绘了哪几幅画面,找出画面中的意象,进一步分析这些画面或意象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愁绪的?(注意画面内容,景物特点,营造出的氛围)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晚风:渲染愁情,环境凄清,衬托心境凄凉。

过雁:视觉,听觉。

物是人非,怀乡怀人。

黄花:喻词人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细雨:视听结合的画面,是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雨滴敲碎人心,衬托环境之静。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大唐天子失去爱妃后失魂落魄的状态)词中的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氛围?(冷清、凄苦、哀愁,此景在这种氛围之下,作者的愁苦确实浓得无化解。

《声声慢》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声声慢》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声声慢》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体会词人的愁情,不是闲愁,那又来自何处?(了解作者了解历史)能力目标:如何营造的这种愁情,也就是说我们是如何感知到词人的忧愁的。

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感情传达出去。

(意象的运用,意境的表现)情感目标:品读作品,品味别人的情感,愁的丰富内涵(感受词的意境)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

18岁嫁与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

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句清新别致;<<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通过对相思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李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

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

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声声慢》是作者后期作品。

三、分析释疑1、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一种深深的愁思2、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明确: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3、能不能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明确: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声声慢 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 教案

声声慢 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 教案

声声慢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声声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深入领会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与创作情感。

2.分析《声声慢》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诗歌理解作者情感,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析《声声慢》中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

2.难点:理解李清照的创作情感,体会其在诗中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李清照生平介绍、诗歌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声声慢》,了解李清照生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生平,引导学生关注其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李清照有哪些了解?她的创作有哪些特点?(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声声慢》,理解诗歌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

(三)课堂讲解1.讲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3.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对偶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声声慢》中的哪个意象或修辞手法最为突出?2.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诗歌鉴赏1.学生齐读《声声慢》,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讲解诗歌的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

3.学生尝试背诵诗歌,体会其韵律美。

(六)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讲解,完成《声声慢》的课后练习。

2.深入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选择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诗词进行鉴赏。

五、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声声慢》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学生对李清照生平和创作的了解。

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典诗词《声声慢》,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

你们对李清照有哪些了解呢?生1:李清照是宋代的女诗人,她的诗词很有感情。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相关推荐《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声慢》教案一等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篇1教学目的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2.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教学重点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教学难点同上【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背景导读】《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全词赏析】一、作者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

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

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

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材分析】
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

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

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技能目标
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
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
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前五分钟
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TV(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幻灯片1)
三、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和《点绛唇》(引领学生回忆朗读,配有短小欢快的音乐)(幻灯片2和幻灯片3)
从《如梦令》和《点绛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
明确:开朗活泼快乐
是的,因为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所以她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作。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李清照在后期却写出了与《如梦令》和《点绛唇》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幻灯片4)。

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

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词。

四、朗读《声声慢》(学生集体配乐朗读)
五、整体感知
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愁(幻灯片5)
六、诗歌赏析——如何写愁
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

先来探寻第一个问题:
(一)怎样入愁
入,即进入,清照起笔就哭诉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清照在寻觅什么呢?动作若有所失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环境处境冷清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沉痛凄厉
所以,清照起笔就给我们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悲苦愁绝(幻灯片6)
(二)赏意象品愁情(幻灯片7)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

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

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

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

1、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勾画出意象)
(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幻灯片8)
①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四个人为一小组)
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
探讨明确:
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幻灯片9)
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渲染愁情(幻灯片10)
雁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幻灯片11)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幻灯片12)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幻灯片13)
细雨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哀伤﹑愁丝的象征(幻灯片14)
注意:1、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

(幻灯片15)
酒:愁文化风:渲染愁情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
黄花:憔悴的容颜梧桐:牵愁惹恨雨:哀伤愁丝
2、作者的心情不同,相同意象会传递不同的情感。

(幻灯片16)
黄花战地黄花分外香
雁长空雁叫霜晨月
3、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幻灯片17)
淡酒秋风
过雁黄花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
梧桐细雨
(三)为何生愁(幻灯片18)
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

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幻灯片19)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

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

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幻灯片20)
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比起清照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的相思闲愁,这份愁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呀。

七、写作练习——我为清照写碑文(幻灯片21)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

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

但我相信,她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座丰碑,只是这碑上还缺少碑文。

这碑文就交给同学们来写吧。

八、结束语(幻灯片22)
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送别清照,向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