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3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练习
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课时培优练粤教版(2017)六年级下册科学一、单选题1 .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o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2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这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二、填空题9 .变色龙利用( )隐蔽自己;毒箭蛙利用( )警告捕食者:枯叶蝶利用( )免遭捕食。
10 .现代的长颈鹿是选择的结果。
11 .变色龙生活在沙漠中,它的肤色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这是选择的结果;斑马身体黑白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的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着模糊或分散其体 型轮廓的作用,展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是选择的结果。
12 .自然选择是指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__________生存下来,而则被淘汰掉。
3.藏羚羊栖息于海拔( )米的高原地带,早晚觅食,善于奔跑。
A. 1000-2000B. 3000-4000 4 .生物的进化主要是()的结果。
A.自己选择B.自然选择5 .斑马的条纹外形能让草丛中的狮子()。
A.发现不了B.害怕6 .地球上生物不同形态主要由()决定的。
A.生物本身B.生物生存的环境7 .下列生物属于大自然选择产生的结果的是()。
A.杂交水稻B.长颈鹿C. 4000 -5000C.随机选择C.模糊视线,难以选定目标C.人类C.金鱼8 .长颈鹿中只剩下长脖子的群体是因为()。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偶然性 D.变异13.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变化时()所造成的。
14.达尔文出版了《()》,并将自然界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的过程叫做()。
三、判断题15.不同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16.数百万年前的地球上的古代生物,与现今的生物种类相同,外形特征也相同。
()17.不同的环境生存着不同的生物。
()18.科学家根据恐龙牙齿化石的特点,可以判断恐龙的食性。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2023春)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动物对环境有适应能力,蚯蚓等常见动物为适应环境变化和维持个体生存逐渐形成的独有形态特征和自我保护方式。
2.能举例说出蚯蚓等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的行为。
[科学探究]能通过改变环境的干湿、明暗条件,观察、描述蚯蚓的反应行为,培养开展对比实验的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能在实验过程中准确描述、如实记录。
并在了解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独有形态特征和自我保护方式中激发探究动物与环境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通过探究实验与查阅资料,形成关心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通过改变环境的干湿、明暗条件,设计对比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准确描述、如实记录、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实验与查阅资料,形成关心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谈话:同学们,大家好。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多样的生物。
2.聚焦话题根据课页图提出问题:下雨后,地面上出现了很多的蚯蚓,平时地面上没有,蚯蚓平时生活在哪里呢?为什么雨后出现了?[预设学生回答]学生A:下过雨以后的地面比较潮湿,所以蚯蚓会钻出来。
学生B:下过雨以后的土壤里水分太多了,我想蚯蚓不喜欢水,所以它钻出来透透气。
小结: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谁说的更有道理呢?让我们带着疑问开始下一个环节的探究吧![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动物及其环境的探究兴趣。
二、交流与探索(一)蚯蚓是怎样适应环境变化的?1.观察蚯蚓生活的地方(1)提问:平时不下雨的时候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蚯蚓?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预设学生回答]学生A :墙角的草丛里学生B :树下的草丛里学生C :我在花盆的泥土中也找到过蚯蚓,那里也比较阴暗潮湿学生D:我还在砖头下面找到过蚯蚓呢。
(2)谈话:你认为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呢?[预设学生回答]学生A:我在花园草丛等地方发现蚯蚓,由此推测蚯蚓喜欢在土壤里生活。
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2 生物生存的环境 (1)
沼泽地为丹顶鹤提供了什么?
• 沼泽地有大量的水源,丰富的 水生生物能满足丹顶鹤基本的 食物需求;开阔的环境能满足 丹顶鹤的群体生活所需,较高 的水生植物(芦苇)还可以作 为丹顶鹤的隐蔽场所来防御敌 害。
活动2 湿地里藏着哪些生物?
活动1 环境提供了什么
每一种生物都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 存。由于环境不同,影响生物生存 的各种因素也会有很大差异。
动物的生活环境?
• 气候、栖息地、食物
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
• 阳光、温度、空气、土壤,以 及生活在同样环境中的其他生 物等。
丹顶鹤适合生活在哪里?
• 丹顶鹤适宜在 沼泽地生活。
沼泽地的环境特点:
活动3 动物的栖息地
• 从深不可测的海底到高耸如云的山巅, 从干旱贫瘠的沙漠到冰天雪地的极 地……地球上每个地方都有动物的踪 迹。除了湿地之外,还有草原、森林、 沙漠、池塘、河流、海洋等多种类型 的生态环境。
思考:
• 1、热带雨林、草原、高山草甸、 沙漠、海洋这五种典型的生态环境 各有什么特点?
精品课件
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 高效课堂资料
市实小 清风制作
学习目标
• 1、科学知识 • (1)了解生物的生存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 • (2)以沼泽地为例,知道自然环境能为动物
的生存提供一定的条件。 • (3)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生活着形态结
构、生活习性与之相适应的生物。
2、科学探究 (1)搜集有关沼泽地的资料,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不 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如何适应生 活环境。 3、科学态度 感受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培养爱 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粤教粤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粤教粤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第1单元小小设计师1巧妙的设计2不一样的饮水瓶3我的保温饭盒4多功能物品5设计与制作:鸡蛋包装盒6巧改废弃物7大自然的启示第2单元能量及其转换8游乐场里的能量9能量的转换10转动的风车11是什么转换成电能的12神奇的电磁铁第3单元动物与环境13丹顶鹤生活在哪里14生物生存的环境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6生物间的食物关系17食物网中的生物18专题研究:生态瓶的秘密第4单元我们的家园19地球上的自然资源20保护水资源21守护蓝天22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23网上学习:我的绿色生活第1单元小小设计师1巧妙的设计六年级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较强,也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能力和推理思维。
他们对教科书中的回形针、衣架、拉链等探究素材很熟悉,但也可能过于熟悉,而出现熟视无睹的情况。
大部分学生不曾留意到这些物品隐含着的巧妙设计,也不曾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这些日常用品的发明史。
对于一些物品,如,拉链、圆珠笔等物品的结构,学生也曾对其作用原理感兴趣,也可能曾对此进行过探究。
但这些物品的结构较复杂或原理过于抽象,六年级的学生还不能自主探究出来而体验不到其中设计的巧妙之处。
因此,本课的教学应尽量提供实物给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对于一些结构复杂或原理抽象的日常用品,还需通过一些结构图或动画进行说明,以加深学生体会各种物品设计的巧妙。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引入部分设计也比较成功:通过问题让学生根据所观察的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及一些有名的建筑来思考“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这样,学生在问题冲突中产生学习的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参与“教”的活动中。
在试讲过程,为了比较容易地控制课堂时间,在做探究试验时,我选择“教师动手,学生观察”的方式。
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所以,最后确定由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完成试验,学生演示试验比教室躬身自行更能引起同伴的注意和学习欲望。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内容 首联是诗人因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难中突出别离的苦痛。颔联将“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深邃,
表现了一种明知痛苦无望却仍要追求的牺牲精神。颈联从体贴细致的角度推测、想象对方的相思之苦。尾联写诗人希望青鸟传信,惆怅而又伤感。
主旨 诗歌凝聚了诗人的爱国激情,表明诗人从军赴边、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课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鼠妇适于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可能是潮虫吧?
这几只黑黑 的小虫子是什么 呀。
它们怎么 都躲在石头底 下呢?
它是不是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呢?
潮虫,又名 鼠妇,是一种甲 壳动物。
活动1: 鼠妇喜欢阴暗环境吗
提出问题:如何验证鼠妇是否喜欢阴暗的环境?
优势。它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从述评的篇幅看,往往述多于评,但它的重点是评,目的是为了评,述是为评服务的。
繁殖需要
设计:陈志成
旱季 植物 枯萎
角马迁徙
水草 肥美
海洋
大马哈鱼洄游产卵
河流 温度适宜 环境安全
北方冬季 寒冷
缺少食物
大雁迁徙
南方温度 适宜
食物充沛
北方 冬季 寒冷
蝴蝶迁飞
南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 适宜
生物还会受什么其他环境因素影响?
还会发生哪些生活习性和行为上的改变?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八、写作特色
一、重点字词解释:
次序
光亮处鼠妇数量 阴暗处鼠妇数量
第1次
第2次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张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一节小学六年级下册的科学课——《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说教材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主要讲述了动物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一课题不仅涉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蕴含了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基本概念,对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物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教法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启发式与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首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展示不同动物的适应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于动物适应环境方式的看法和理解;最后通过实验或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适应环境的过程,加深理解。
三、说学法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我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
在课前,我会布置相关的观察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课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课后,则通过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为了保证课堂秩序,我制定了明确的课堂规则,并在课程开始时与学生共同确认。
在小组活动中,指定小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活动,确保讨论有序进行。
此外,我还注重课堂时间的把控,合理分配各环节的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高效完成。
总结:通过本次《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教学,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学生们展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探究精神。
教学效果总体良好,学生能够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不同方式,并能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还是较为被动,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同时增加更多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期待与大家的进一步交流和探讨。
小学科学动物与环境课件ppt
03
一些森林动物拥有很好 的隐蔽和伪装能力,以 适应森林中的复杂环境 。
04
食物链复杂,包括植食 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 动物等多种类型。
草原动物特点
01
02
03
04
草原开阔,草原动物通常具有 良好的奔跑和跳跃能力,如羚
羊、斑马等。
为了适应草原上的干旱和季节 性变化,一些草原动物具有储
水能力或迁徙习性。
生存。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动物生存环境发 生变化,影响动物的分布和繁殖。
人类活动
人类的捕猎、捕捞、宠物饲养等活 动对动物种群数量和生存状态产生 影响。
03
不同环境中动物特点
森林动物特点
01
树木繁多,森林动物种 类丰富,包括哺乳动物 、鸟类、昆虫等。
02
许多森林动物具有树栖 性,如猴子、松鼠等, 它们善于攀爬树木。
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平衡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重要角色,它们的存在和 活动维持着生态平衡。
物种传播
动物可以帮助传播植物种 子和繁殖体,促进物种的 扩散和分布。
土壤改良
一些动物通过排泄物、挖 掘等行为改善土壤结构和 肥力。
环境对动物的影响
栖息地破坏
环境污染、森林砍伐等人为活动 导致动物栖息地破坏,威胁动物
02
动物与环境关系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01
02
03
生理适应
动物通过进化发展出与环 境相适应的生理特征,如 北极熊的厚厚脂肪层适应 极地寒冷环境。
行为适应
动物通过改变行为来适应 环境变化,如候鸟的迁徙 、动物的冬眠等。
形态适应
动物的形态结构也会随着 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如 沙漠中的骆驼具有储存水 分的驼峰。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2024年)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支配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探讨。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接着探究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科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与教材分析:以培育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主动提倡让学生亲身经验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育他们的新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生物与环境、我是小小设计师、能量及其转换、守护家园等四大板块内容。
三、学生状况分析:由于各种缘由,今年六年级的学生整体科学常识较为缺乏,科学探究实力和意识不强,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视察、试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得学问、发展实力、培育思想情感。
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视察身边的现象产生疑问并思索或试验从而获得学问,更不用说在生活中敏捷运用了。
因而学生对基础学问的驾驭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实力差。
四、教学措施: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
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留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2、留意学科教学的探究性。
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教学的主要特点。
探究既是科学教学的目标,又是科学教学的方式,亲身经验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供应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实力,获得科学学问,形成敬重事实、擅长质疑的科学看法。
3、留意学科教学的开放性。
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激励多样性和敏捷性,给学生供应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在最大程度上满意不同阅历、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科学的须要。
粤教版六级科学上册动物与环境
环境对动物的影响
环境条件可以影响动物的生长 、发育和繁殖,如食物的供应 、气候的变化等。
环境中的污染物和毒素也可以 对动物造成危害,如水污染、 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例如,气候变化会导致一些动 物的栖息地发生变化,从而影 响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降水模式的改变影响动物水源的获取,进而影响 其生存和繁衍。
极端气候事件
如暴雨、干旱、暴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对动物造 成直接伤害甚至导致种群灭绝。
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
城市扩张导致动物栖息地丧失,迫使动物进入城市区域与人类争 夺生存空间。
农业开发
过度开发和不当农业活动破坏了动在着共生关系 ,动物依赖植物获取食物和栖息 地,同时动物也帮助植物传播种
子和花粉。
对未来动物与环境关系的展望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动物 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未来动物 与环境的关系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
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的重要 性将更加凸显,人们需要采取更 加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动物的生存
旅游活动
不当的旅游活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不善,对动物栖息地造成破坏和 干扰。
05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对动物与环境关系的总结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它们是食物链中的一环,
维持着生态平衡。
动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动物 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的影响, 同时动物也通过适应和改变来影
响环境。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禁 止非法捕猎、贩卖野生动 物及其制品,严惩破坏环 境的行为。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 众对动物和环境保护的意 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小学科学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设计)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通过学习这个主题,学生可以了解到动物是如何适应不同环境,并生存下来的。
在本篇教学设计中,我将介绍一种互动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特点。
3. 发展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例子。
2. 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卡片、笔、胶水。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新知1. 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一些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例子,如企鹅的群体行动、鸟儿的迁徙等。
引发学生对动物对环境适应的好奇与思考。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动物要对环境进行适应?动物是如何适应不同环境的?”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
步骤二:学习重点1. 讲解动物对环境适应的概念和重要性。
强调环境适应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能够帮助动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2. 分类介绍一些常见动物的适应特点,如极地动物的毛皮和脂肪层、沙漠动物的长尾巴和长腿等。
步骤三:小组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进行研究和展示。
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袋子里抽取一张写有动物名字的卡片。
3. 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关于所选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的信息。
4. 每个小组设计一份展示海报,包括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展示形式可以自由创造,如图文并茂的展示板、模型等。
5. 学生展示并解释他们的展示海报,其他小组对展示进行提问和讨论。
步骤四:总结与评价1. 整合学生的展示内容,总结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共性和差异。
2.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探讨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3. 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的形式,进行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
【5.31】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2《生物的生存环境》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1.2《生物的生存环境》教学设计课题生物的生存环境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6学习目标1、生物的存在需要依赖生存环境2、生存环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一定的条件3、生物的身体体征、生活习性与生存环境相适应4、理解生物间之间是合作或天敌5、培养爱护生态的情感重点1、理解生物的生存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2、理解生物间的合作或天敌关系难点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不同生态中的生物如何适应生活环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搜集沼泽地有关资料,说说沼泽环境为丹顶鹤提供哪些生存条件?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沼泽地为丹顶鹤生存环境提供:①丰富的水生生物②充足的阳光③适宜的温度④大量的水源通过活动设计,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科学探究的气氛讲授新课交流:你知道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吗?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内容:①麻雀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心较强。
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
②蚂蚁蚂蚁是昆虫,属于节肢类,蚂蚁的家一般在土壤里,他们自己打的洞穴,山里的居多,还有在岩缝中也能找到③蚯蚓《生物的生存环境》习题一、填空题1、沼泽地是一种常见的典型________环境。
2、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为动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条件,是各种动物的_______地。
3、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土壤等。
4、生态环境的类型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1、湿地水量丰富,水温适中,阳光充足,为许多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每一种生物都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
()3、由于环境不同,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因素不会因环境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小学科学活动观察动物的适应环境能力
小学科学活动观察动物的适应环境能力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栖息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
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动物必须适应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观察动物的适应环境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增加对动物生态和环境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从观察材料的准备、动物观察和记录等方面,详细探讨小学科学活动观察动物的适应环境能力。
一、观察材料的准备为了观察动物的适应环境能力,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一些适合观察的动物和其所在的环境。
在小学科学活动中,通常选择一些易于观察且常见的动物,比如蚯蚓、蜗牛、蚂蚁等。
这些动物可以在室内或室外生存,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行为和习性,来研究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其次,我们需要为这些动物提供一个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
比如,对于蚯蚓,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湿润的土壤和树叶,对于蜗牛,可以准备一个湿度适宜的容器,并放入一些植物叶子。
这些观察材料的准备需要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所需条件来合理设置。
二、动物观察在观察动物适应环境能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观察动物的行为。
可以从动物的活动范围、移动方式以及觅食、休息等行为来判断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比如,蚯蚓的身体柔软,可以在泥土中自由穿行,这样可以帮助它避免天敌的捕食。
再比如,蝴蝶能够飞行,可以快速逃离风险,还能够找到适合产卵的植物。
观察这些行为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二,观察动物的身体特征。
动物的身体结构和特征与其适应的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企鹅的身体覆盖有一层厚厚的脂肪,这可以帮助它们在极寒的地方保持温暖;沙漠中的骆驼有特殊的储水囊,可以帮助它们在长时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生存。
通过观察和比较动物的身体特征,孩子们可以探索不同动物是如何适应各自环境的。
第三,观察动物的食性。
动物在适应环境时,其食性和其所觅食的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动物比如狮子,是食肉动物,它们有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身体,适合捕食其他动物;而一些动物比如牛羊,则主要以植物为食,它们的牙齿和胃部结构适合消化植物纤维。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导学案》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2. 掌握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
3. 培养对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
导学内容:
一、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 动物的生存环境
2.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体此刻哪些方面
3. 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二、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
1. 结构适应
2. 行为适应
3. 生理适应
三、动物适应环境的案例
1. 驼鹿的长颈部适应沙漠环境
2. 北极熊的白色皮毛适应极寒环境
3. 水母的通明身体适应海洋环境
导学活动:
一、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二、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方式和方法,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三、展示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讨论不同动物适应环境的案例。
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到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是多么的壮大,它们可以通过结构适应、行为适应和生理适应来适应各种极端环境。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这对于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希望同砚们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和尊重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干系,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2024新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 动物与环境《丹顶鹤生活在哪里》优质课件
3.13 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第3单元 动物与环境
丹顶鹤适合生活在松树林里吗?
2
3
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湿地
松树林
4
观察丹顶鹤的身体特征
体型 鸟喙 鸟足 颈 翅膀
5
观察丹顶鹤身体特征
体型 鸟喙
120~160厘米 15厘米左右
鸟足 颈 翅膀
25~35厘米
约体长的三分之一
张开可达240厘米
10
11
思考:丹顶鹤如何适应湿地的生活环境?
12
丹顶鹤的身体特征
喙长
腿长
颈长
13
思考:这些身体特征如何适应湿地环境
喙长 颈长
方便觅食
腿长 方便涉水
丹顶鹤的身体特征与湿地环境相适应
14
讨论:下列鸟足中,哪种与丹顶鹤的足相似?
1
5
6
2
4
3
15
鸟足外形和结构特点与鸟类生活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足较长,适合在浅水中
实验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4.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科学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需要培养科学思维能
力,例如通过科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
知识。
8
推测:丹顶鹤适合生活在哪里?
推测前
• 需要了解丹顶 鹤的生活习性、 食物特点,以 及不同环境的 特征。
推测
• 结合已有的知 识和经验,科 学地推测丹顶 鹤生活在哪里。
推测后 • 交流各自的推 测结果,思考 谁的推测结果 更合理。
粤教粤科版科学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食物链,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1)课题展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谚语图片。
(2)想一想:生物间存在什么关系?(1)说出图片所描述的谚语。
三、小结:
谈学生谈学习收获?
2. 生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 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② 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
③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物栖息地类型的观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课。
活动1 草地上的蝗虫
1、分小组做实验。
2、讨论。
3、班上交流。
活动2动物的伪装
1、看课件:动物的伪装
2、讨论:它们为什么要伪军?
3、交流。
(有一些动物为了躲避敌害,拥有使自己外形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能力.例:变色龙,竹节虫,木叶蝶……
三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5. 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引言: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是学习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动物作为地球上生物的一部分,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必须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和差异。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将了解到动物适应环境的不同方式,并了解到这些适应对于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本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以及评估方式。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意义;2.能够区分和描述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特征;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区分和描述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意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动物会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特征吗?”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动物适应环境的意义,例如:动物的适应特征可以帮助它们获得食物、避开危险、适应气候等。
2.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和解释,具体讲解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特征,例如:企鹅的黑白羽毛可以让它们在雪地中更好隐藏自己。
第三步:实验活动(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2.实验一:通过观察鸟类的喙形状,让学生猜测不同喙形状适应食物的不同。
3.实验二:通过观察昆虫的腿形状,让学生猜测不同腿形状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4.实验三:通过观察动物的毛发或羽毛,让学生猜测不同毛发或羽毛的密度适应不同气候的温度。
第四步:合作探究(25分钟)1.教师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在小组合作中讨论该动物的适应特征,并展示给全班。
2.学生可以使用图片、手工制作模型等方式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第五步: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动物适应环境的意义。
2.学生发表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体会。
评估方式:1.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活动和合作探究中的参与情况,并评估学生的表现和展示成果。
2019版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动物与环境》第15课《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设计
2019版新教材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动物与环境》第15课《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粵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动物与环境”第15课。
本课通过“鼠妇喜欢阴暗环境吗”“隐藏在环境中”等探究活动,认识动物对自然环境及其变化的适应现象,让学生能在案例中发现认识生物对自然环境及其变化的适应现象,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于生活在该地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的种类、数量可能产生的影响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鼠妇又叫潮虫,喜欢阴喑潮湿的生活环境2.动物善于把自己隐藏在环境中3.当环境改变时,动物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特征或行为科学探究目标:1.实验探究鼠妇是否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2.模拟实验,探究动物为适应环境保护自己而改变身体颜色。
3.搜集资料,讨论交流环境对动物身体特征或行为的影响科学态度目标:培养搜集证据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反手自然界的丰富多彩,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的行为。
教学难点:运用实验和模拟活动,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课前准备:PPT课件、纸盒、透明塑料膜、黄绿卡纸、剪刀、镊子、相关动物资料图片、《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PPT出示图片情境:小朋友们在草坪上玩耍,波波无意中抬起一块潮湿的石头,发现藏在石头下的藏着几只鼠妇问题:这几只黑黑的小虫子是什么?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表达。
问题:它们为什么都躲在石头底下?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介绍与分享。
引导问题:为什么总是在阴暗的角落发现它。
?它的这种生活习性与什么有关呢?二、活动1:鼠妇喜欢阴暗环境吗?讲述资料:鼠妇又叫潮虫,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
我们常常能在花园或庭院中的石头、花盆下面看到它们。
提出问题:鼠妇是否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怎样验证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验证。
教师引导:用纸盒做一个简易观察盒,在盒内铺上一层湿土。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3单元动物与环境知识点
2021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3单元动物与环境知识点1、所有动物的生存跟环境有关,环境可以改变一切。
2、丹顶鹤生活在湿地里。
3、丹顶鹤颈长、嘴长、腿长,它们更适应生活在草地、沼泽里。
4、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的生物,每一种生物都要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地生活。
5、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6、在鸟类的身体结构中,鸟喙的形态差异非常明显,这与鸟的食物类型有关。
7、每一种生物都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
在不同的环境中,阳光、温度、空气、土壤不同,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生物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8、地球上每个地方都有动物的踪迹。
除了湿地之外,还有草原、森林、沙漠、海洋、池塘、河流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环境。
9、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为动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条件,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
10、鼠妇又叫潮虫,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我们常常能在花园或庭院中的石头、花盆下面看到它们。
11、鼠妇生活环境的实验步骤:(1)将20只鼠妇随机放到盒子里,并盖好盒盖(放鼠妇)(2)使盒内形成一侧透光、一侧遮光的环境(设环境)(3)一段时间后,观察鼠妇停留的位置,并分析观察到的现象。
(察现象)12、许多动物的身体颜色与它们所处环境的色彩近似。
例如,绿草地上的蝗虫,是绿色的;山地的蝗虫,是黄褐色的,这种现象更有利于它们的生存。
13、蝗虫“保护色”实验:(1)模拟蝗虫(2)模拟环境(3)撒蝗虫(4)找蝗虫14、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5、一些动物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向其他地区迁徙,或者换羽、换毛,进入冬眠、夏眠、洄游等。
16、伯劳和家燕是我国常见的鸟类。
伯劳属于留鸟,通常不迁徙;而家燕属于候鸟,常会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去温暖的地方过冬,或到合适的地方去繁殖。
17、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中有“东飞伯劳西飞燕”的诗句,这就是成语“劳燕分飞”的来历。
小学科学教案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
小学科学教案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小学科学教案: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引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通过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能够增加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认知,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思考能力。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动物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动物的基本生活习性,如栖息地、食物、运动方式等;2.了解动物是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的;3.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录、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动物图片、动物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2.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计算器等;3.实验器材:显微镜、标本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导入本课的内容。
2.探究(25分钟)(1)展示一张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貌特征,并请学生交流他们对这种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这种动物的栖息地、食物来源以及运动方式等生活习性。
在黑板上列出学生的回答,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展示另一种不同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并和上一个动物进行比较,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包括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等方面。
3.实践(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进行深入观察。
每个小组需要设计实验,观察这种动物的习性和适应环境。
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一些细节,并准备标本等。
(2)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鼓励学生用图表或文字描述他们的观察结果。
(3)学生将观察结果展示给全班,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与讨论。
4.归纳总结(10分钟)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总结整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5.拓展延伸(5分钟)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鼓励他们主动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 高效课堂资料
市实小 清风制作
3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鼠妇
• 鼠妇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鼠妇的种 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毫米,背腹 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常能卷曲成团,是草 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 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 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 步足。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 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对光、触碰等刺激会产生运动或 蜷曲成球的反应。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地上 生活,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危害黄 瓜、西红柿、油菜等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鼠妇科、球鼠 妇科等代表动物。
鼠妇图片
鼠妇图片
活动1 鼠妇喜欢阴暗环境吗?
• 鼠妇又叫潮虫,是一种常见的小动 物,常常能在花园、庭院的砖缝、 石头或花盆的下面看到它们。
• 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活动2 动物的迁徙(xǐ)
• 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 征和生活习性都与其 生活环境相适应。
•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 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 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 的变化。
• 一些动物会因气候的 变化而向其他地区迁 徙,或者进入冬眠、 夏眠等。
动物大迁徙
《东飞伯劳歌》
南北朝诗人萧衍
•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伯劳鸟
• 伯劳鸟喜开阔耕地及次生 林,包括庭院及人工林。 单独栖于灌丛、电线及小 树上,捕食飞行中的昆虫 或猛扑地面上的昆虫和小 动物。
• 冬眠的动物有: • 蛙、蛇 、松鼠、刺猬、蝙蝠 、狗熊 、蜗牛 、鲤
鱼 、蜘蛛 、乌龟、黑熊、棕熊、马熊等。 • 夏眠的动物有: • 例如地老虎(昆虫)、非洲肺鱼、沙蜥、草原龟、
黄鼠、黑眉蝮蛇等
• 繁殖于东亚;冬季南迁至 印度、东南亚、菲律宾、 巽他群岛、苏拉威西、马 鲁古群岛及新几内亚。
家燕
• 家燕在是一种夏候鸟,喜 欢栖息在人类居住的环境。 村落附近,常成对或成群 地栖息于村屯中的房顶、 电线以及附近的河滩和田 野里。
• 北国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 离乡背井去南方过冬,等 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 方返回本乡本土生儿育女、 安居乐业。
还有哪些动物有迁徙的生活习性?
动物迁徙
• 动物的迁徙都是定期的、定向的,而 且多是集成大群地进行。
• 迁徙行为并不是鸟类所特有的本能活 动。
• 如东亚飞蝗、蝴蝶等;爬行类,如海 龟等;哺乳类,如蝙蝠、鲸、海豹、 鹿类、藏羚羊等,还有某些鱼类都有 季节性的长距离更换住处的行为。
你道吗?
• 有的动物会迁徙,而有的动物会冬眠, 哪些动物是会冬眠或夏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