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之天线综述报告徐进
一种用于甚低频透地通信的天线[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甚低频透地通信的天线[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2803ff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f.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181544.0(22)申请日 2018.03.06(71)申请人 湖南正申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410217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长沙高新开发区雷锋镇荷塘月色庄园山水英伦牛顿区第A16幢102号(72)发明人 周伟 王杜 王满中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代理人 潘卫锋(51)Int.Cl.H01Q 23/00(2006.01)H01Q 1/36(2006.01)H01Q 1/08(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甚低频透地通信的天线(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甚低频透地通信的天线,主要包括壳体、继电器、发射天线、滤波器、接收天线、控制模块和电源;所述发射天线活动连接在发射信号孔上,继电器与发射天线连接;所述滤波器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接收天线活动设置在壳体内部,接收天线可通过所述接收信号孔伸出,滤波器与接收天线连接,连接处设置有放大器;控制模块包括CPU、FPGA和路由器;所述电源为可移动电源,电源与继电器、滤波器、放大器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基于甚低频技术收发一体式全双工透地通信装备的通信天线,适用于各类煤矿、非煤矿山、隧道的日常通信、监控数据传输和灾难救援的透地通信装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CN 108493627 A 2018.09.04C N 108493627A1.一种用于甚低频透地通信的天线,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壳体(1)、继电器(2)、发射天线(3)、滤波器(4)、接收天线(5)、控制模块(6)和电源(7);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发射信号孔(11)和接收信号孔(12),所述发射信号孔(11)有两个;所述继电器(2)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发射天线(3)活动连接在发射信号孔(11)上,继电器(2)与发射天线(3)连接;所述滤波器(4)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接收天线(5)活动设置在壳体(1)内部,接收天线(5)可通过所述接收信号孔(12)伸出,滤波器(4)与接收天线(5)连接,连接处设置有放大器;所述控制模块(6)包括CPU、FPGA和路由器,所述CPU、FPGA和所述路由器连接,CPU、FPGA和继电器(2)、滤波器(4)连接;所述电源(7)为可移动电源,电源(7)与继电器(2)、滤波器(4)、放大器连接;所述发射天线(3)包括连接头(31)、紧固套(32)和柔性天线(33),所述连接头(31)有两个,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柔性天线(33)的两端,所述紧固套(32)有两个,分别活动设置在连接头(31)与柔性天线(33)的连接处,柔性天线(33)通过连接头(31)与继电器(2)连接;所述柔性天线(33)包括内导层(331)、绝缘层(332)、保护套(333)、外导片(334)和抗压套(335),所述保护套(333)均匀设置有若干槽孔(3330),所述内导层(331)两端与连接头(31)连接,所述绝缘层(332)包裹在内导层(331)的外部,所述保护套(333)包裹在绝缘层(332)的外部,所述外导片(334)有若干,分别设置在槽孔(3330)内,外导片(334)与内导层(331)连接,所述抗压套(335)包裹在保护套(333)的外部;所述接收天线(5)包括低频铁氧体(51)、隔离管(52)和漆包线(53),所述频铁氧体(51)与所述放大器连接,所述漆包线(53)包裹在频铁氧体(51)的外部,且中间用所述隔离管(52)隔开。
陷波平面超宽带天线的研究进展

其 它通信 系统 . 系统兼 容 与频 谱 复用 的角度 出 . 从 发 , 了有效抑 制 超 宽 带 通 信 系 统 与某 些 窄 带 通 为 信 系统 之 间潜 在 的干 扰 , 了采 用 各种 信 号 处 理 除 技术 提高 频谱 利 用 效 率 以外 , 常 需要 在 超 宽 带 通来自孙荣辉 , 高卫东 , 刘
汉
陷波 平 面 超 宽 带 天 线 的 研 究 进 展
投稿 邮箱 :zxk @16 cn dxdj 2 .o s e w@m i .c C1 e 9 s曲.OI 2 T
一
种简 单 而有效 的方法 就是 使超 宽带 天线 这些 窄
带 频段 内呈现 较大 的反 射 系数 , 即具 有所 谓 的“ 陷
( ] lncE g ergIstt, e i 307 C i ) Ee r i ni en t eH f 03 , h a [ o n i ni e u e2 n Ab ta t W i ersac r ie a piain fut - d b n ln ra tn a i e e ty as sr c : t t ee rh aL w d p l t so l aw e a dpa a ne n n rcn e r , hh d c o r i
陷波 平 面超 宽 带 天线 的研究 进展
孙 荣辉 , 卫 东 , 高 刘 汉
( 电子工程学院 , 合肥 203 ) 307
摘要 : 随着对 超 宽带平 面天线 的研 究和 广泛应 用 , 在超 宽 带天 线 中实现 对其他 无 线通信 设备 特 男是 WI ・ j AN设备 的 干扰抑 制 成 为 近 年 来 的研 究热 点。介 绍 了 陷波 特 性 超 宽 带 天线 的 技 术 背 景, 对近 几年 国 内外 关 于陷波超 宽 带天 线 的最新研 究成果进 行 了分析 总结 , 究成 果对 超 宽带 研 天线 的设 计和 频 带的抑 制具 有 一定 的指 导作 用 。最后 对无 线通 信 中超 宽带天 线 的发 展 趋 势进
电磁波的天线接收与调谐

挑战:随着通信技术的 发展,天线调谐技术的 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不 断提高其性能和适应性。
机遇:随着5G、物 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 展,天线调谐技术的 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创新:针对现有技 术的不足,需要不断进 行技术创新,提高天线 调谐技术的性能和稳定 性。
产业合作:加强产业链 上下游的合作,共同推 动天线调谐技术的发展 和应用。
04
调谐技术与设备
调谐器的功能与原理
调谐器的作用: 选择特定频率的 信号,抑制杂散 信号和噪声干扰
调谐器的工作原 理:通过改变电 感或电容的参数, 实现频率选择和 调谐
调谐器的种类: 机械调谐器、电 子调谐器、数字 调谐器等
调谐器在天线接 收系统中的应用: 接收特定频段的 信号,提高信号 质量和接收效率
调谐器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调谐器技术将不 断升级,提高接 收性能和稳定性
调谐器将向小型 化、集成化方向 发展,便于携带 和应用
调谐器将面临信 号干扰和噪声的 挑战,需要加强 抗干扰能力
调谐器将与人工 智能技术结合, 实现智能化控制 和优化
06
天线调谐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天线调谐技术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抗干扰:天线能够有效地抵抗外 部干扰,降低噪声和杂散信号的 影响,提高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靠性。
03
天线接收技术
天线接收的基本原理
天线接收电磁 波的原理是利 用电磁感应定 律,通过天线 感应电磁场的 变化,将电磁 波转化为电流
信号。
天线接收的电 流信号经过一 系列的电路处 理,如滤波、 放大、变频等, 最终输出所需 频段的信号。
调谐器的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等领域,是提高 天线接收性能的关键部件之一
宽波束天线技术综述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I科技与创新|2021年第04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1)04-0161-03宽波束天线技术综述柯晨希1,李铭伟2(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2.空军预警学院,湖北武汉430019)摘要:概述了宽波束天线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宽波束天线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宽带宽、低剖面宽波束天线。
并根据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对宽波束天线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关键词:天线;宽波束;宽带宽;低剖面中图分类号:TN927文献标志码:A1引言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重要的射频前端组件,用于接收和辐射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导行波的相互转换。
近年来,随着民用无线电通信系统,军用雷达、电子对抗等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成功,宽波束天线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卫星定位、雷达探测、电子对抗等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为了确保信号传输质量和传输速率,天线往往要具备很宽的波束宽度和较宽的频带[1]。
同时,随着现代无线电通信系统朝着小型化趋势发展,天线的低剖面设计也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如何设计一款高性能的宽波束天线,是确保整个系统性能的关键。
本文总结了宽波束天线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几种宽波速天线,并且根据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对宽波束天线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2宽波束天线的研究现状传统的微带天线的3dB轴比波束宽度(ARBW)约为70。
~100。
在早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统的四臂螺旋天线就可以做到这点,这是因为其远场方向图波束宽度相对比较宽。
但由于地板的制约,传统的微带天线波束不可能展到很宽。
为满足实际运用需求,人们对波束展宽技术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至此,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展宽天线的轴比波束宽度的方法。
虽然方式不同,算法各异,但技术思想一般都是在调整两个正交场分量的远场波束形状或波束宽度,在宽角度范围内保持它们的波束形状几乎相等闵。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汇集民意的好报告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汇集民意的好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汇集民意的好报告近年来,社会上对于信息的获取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而且信息的传递速度也越来越快。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及时准确地了解民意变化,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调查方法往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汇集民意的方式成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民意研究手段。
一、上接天线“上接天线”一词最初来源于电子电路领域,指的是将天线与电路相连接,实现高效的信号传输。
在民意调查领域,上接天线意味着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对大众声音的及时收集和分析。
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可以迅速了解民众的态度和观点,为政府决策和社会管理提供参考。
在数字化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托。
通过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政府和社会机构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民意趋势,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借助数据分析,还能够挖掘出民意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信息,为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二、下接地气“下接地气”一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贴近基层、贴近民众,了解实际情况和真实需求。
对于政府和社会机构而言,下接地气是保持与群众沟通、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政府可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了解他们的诉求和期待。
下接地气不仅仅是为了解问题,更是为了解决问题。
政府和社会机构应该倾听基层和群众的声音,关注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只有贴近民众、深入基层,政府的政策才能够切实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够真正实现民意汇集。
三、汇集民意上接天线和下接地气是为了更好地汇集民意,将广大民众的声音汇聚成为一种共识,为政府和社会机构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针。
汇集民意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手段,包括传统的问卷调查、座谈会、社会热点跟踪等,也包括现代的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
赫兹偶极子和四分之一波长单极子天线

赫兹偶极子和四分之一波长单极子天线1. 引言1.1 概述赫兹偶极子和四分之一波长单极子天线作为无线通信领域中常见的天线类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赫兹偶极子是一种基本的辐射器件,由两个相等并且反向振荡电流构成,产生球面辐射场。
而四分之一波长单极子天线则是一种以悬浮地平面为结构特点的天线,主要通过单根导体来实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本文将从定义和原理、构造和特性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这两种天线进行深入探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介绍与分析。
首先,引言部分将给出赫兹偶极子和四分之一波长单极子天线的概述,并阐明文章所采用的结构与目标。
其次,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赫兹偶极子的定义、原理、构造和特性以及应用领域。
紧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四分之一波长单极子天线在定义、原理、构造和特性以及应用领域方面的相关信息。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对这两种天线进行比较和联系,主要包括相似点、不同点以及相关性分析。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前文所讨论的要点,并对这两种天线提出评价与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赫兹偶极子和四分之一波长单极子天线的原理、特性和应用领域,并通过比较与联系阐明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对这两种天线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它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和工作原理。
此外,文章还将对这两种天线进行评价,并给出未来在技术发展方向上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获得关于赫兹偶极子和四分之一波长单极子天线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在无线通信领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 赫兹偶极子2.1 定义和原理赫兹偶极子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于19世纪末发明的一种天线。
它是由一个导体构成的,导体两端呈V形或者倒V形排列。
赫兹偶极子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辐射产生的原理,通过在电流中引入突变或变化频率,就能够产生辐射,并将电能转化为无线电波能量。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天线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学生姓名栗国齐专业班级通信工程09-1学号540907040123院(系)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 李素萍(副教授)完成时间2012年3 月12日天线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1引言现代社会中,人们对通信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快速可靠地通信服务已成为了未来通信的目标[1]。
要达到这一理想的目标,无线通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线是实现电磁波传播的必备器件:信号发射端利用天线实现电磁波辐射[2],信号接收端利用天线实现电磁波感应[3]。
因此,不论何种通信系统,只要它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就必须使用天线,而不论该系统采用的工作频率是多少,属于何种频段[4],也不论采用什么多址技术或者什么调制技术。
2天线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地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与外界传播媒介接口是天线系统。
天线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发射时,把高频电流转换为电磁波[5];接收时把电磁波转换为高频电流。
天线对电磁环境具有感知的作用,它能够从信号中提取出直射信号以及多径信号。
其次,通过天线可以实现信道分离[6],从而到达抗干扰、抗摔落等目的。
具备了以上两方面特征,最终,天线就可以在基台和用户之间建立无线链路。
在无线电通讯设备中,天线导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损耗,因此,天线的功率无法完全转换成电磁波能量。
天线作为能量转换器,能够减少各种损耗,并与馈线相互匹配[7],提高辐射电阻。
3天线技术3.1分集技术分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多个信道(时间、频率或者空间)接收到承载相同信息的多个副本,由于多个信道的传输特性不同[8],信号多个副本的衰落就不会相同。
接收机使用多个副本包含的信息能比较正确的恢复出原发送信号。
如果不采用分集技术,在噪声受限的条件下,发射机必须要发送较高的功率,才能保证信道情况较差时链路正常连接。
在移动无线环境中,由于手持终端的电池容量非常有限,所以反向链路中所能获得的功率也非常有限,而采用分集方法可以降低发射功率,这在移动通信中非常重要。
三种中波天线的使用与性能比较

三种中波天线的使用与性能比较庄涛潢川中波转播台卢光辉信阳中波转播台冀晓鸽潢川中波转播台摘要:中波发射天线作为广播信号发射的重要载体,给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新型数字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全面普及,与之配套的新型天线也在逐步问世,中波天线的小型化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建设费用巨大、日常维护费用高、电磁波污染、高架塔体易遭雷击及塔体自身安全等诸多问题。
本文结合我台实际情况,对三种中波天线的结构特点、电气性能、使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论证。
关键词:中波天线结构特点电气性能优劣论证近几年,我台在原有一座120米桅杆式拉线天线的基础上,新增120米自立天线、33米锥面顶负荷小天线各一座,两座天线投入使用都超过一年以上,发射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现就三种天线(参看三种天线实物照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特点作一比较。
(桅杆式天线)(自立塔天线)(锥面顶负荷小天线)一、天线的结构特点与使用条件1、桅杆式中波天线这种天线为传统的中波天线,根据使用频率其高度一般在60 ~150m 左右。
边宽为0.5~1.5 m,主体由若干节的正三角椎体组成,120米桅杆式天线上下共有9根拉线,每三根与另外三根的夹角为120°,底部是桶形高频瓷质绝缘体,在保证能承受上百吨的压力外,绝缘体每厘米还要能承受1KV以上的电压,为保证辐射效果、提高辐射效率,必须以天线塔体为中心铺设直径约0.3~0.5 λ的辐射状地网,如果要达到理想的天线效率,这种天线需占地70~150亩,由于这种天线受传统设计理念所限,再加上宽松的土地政策,结构相对简单,线性好,容易与输入网络匹配等优点,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大部分中波台站都在使用这种天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天线与土地资源的紧缺矛盾日益凸显。
在摈弃传统天线占地面积大,打破传统天线设计理论束缚的基础上,人们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相继研制并开发了几种新型中波天线。
太赫兹天线(二)

DCWTechnology Lecture技术讲座1数字通信世界2024.04上一讲所介绍的传统型天线,仍不能完全满足未来6G 等对利用太赫兹通信电路的要求,例如,平面电路广泛采用的微带贴片天线,天线效率较低,每个单元增益仅一至数分贝,甚至为负值,相对带宽(通频带上下限频率差与中心频率之比)仅百分之一左右,天线效率也欠佳,此外,在天线的可重构(工作频率、多波束、波束扫描等)方面也难以提供更多、更大的灵活性。
光电导天线是利用光致电导效应,用一束光脉冲或两束不同频率的连续波激光作用于光电器件,将光转换为太赫兹频率的电磁波,既可作为太赫兹源,又可作为辐射太赫兹波的天线,并因其具有高强度、高辐射效率和宽带响应性能而成为太赫兹技术生要的组成部分。
此外,利用太赫兹工作波长极短的特点,以及相应出现的亚波长技术,即电路尺寸远小于太赫兹波长的技术,可进一步制作出芯片上天线,更好地实现与其他射频电路集成。
但芯片天线也面临若干技术的挑战。
石墨烯等新材料的出现和超材料、超平面和衬底集成波导的理论与技术的成果,为太赫兹天线集成芯片化开辟了新的有效的途径。
1 光电导天线(PhotoconductiveAntenna,PCA)[1]-[7]1.1 基本原理与构成太赫兹波光电导天线(PCA )原理如图1所示。
通常是在由III-V 族化合物加工而得到的半绝缘高电阻Si-GaAs 做的衬底上,外延生长出一层GaAs 半导体薄膜。
在此薄膜上沉积出金属电极,并加上偏置电压;二电极间接一偶极子,将波长为800 nm 或1 100~1 550 nm的激光用飞秒(1 ps 或更高)脉冲调制后,照射偶极子间隙处的半导体薄膜,激光光子被半导体薄膜材料吸收,当光子能量大于半导体导带与价带之间的能带带隙时,便将载流子(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而价带出现空穴,形成空穴-电子对,成为自由载流子,然后它们被偏置产生的电场加速,载流子电荷的运动便是电流,称为光生电流,简称光电流。
基于相控阵的卫星“动中通”天线现状及展望

基于相控阵的卫星“动中通”天线现状及展望文I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福建监测站朱杰赖新权摘埂:本文丨"I 顾/H 星“动屮迪”人线发MWft ?和趋势,洋细比较了传统机械天线与相控阼人线的优 缺点;介绍了基于til 校阵的U 星“动屮迪”天线现状及士:耍技术形忒,特別计对P 4内外不同炎甩的相控阵 天线产品进行了说明,指出f 各f l 产品在具体使川坏垃中的特点。
iiiifi ,对RM 移动通信平台屮fl 丨校阵天 线的发M 趋势进行乂键词:卫星通信“动中迪’’天线tl 丨控阵太线发M 趋势0引言随着卫星通信的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人类关 于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甚至在高速移动中) 进行较好通信的愿望得以实现。
“动中通”天线技术研究 和产品开发是当前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 卫星通信系统中,地面卫星接收天线多采用性能较为优越 的反射面天线,但这类天线体积过大,影响了移动载体的 机动性。
高性能、重量轻、体积小、低轮廓以及易于安装 于移动载体的相控阵天线成为“动中通”系统研究的热点 之一⑴。
1 “动中通”天线发展历程及趋势“动中通”通信系统是指能在搭载平台高速移动过程 中与地球同步卫星保持稳定信息传输的地面通信系统。
“动 中通”通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质量好、传输距离 远、容量大等优点,能在移动平台上随时随地与卫星通信, 能满足军民应急、实时通信的需求121。
“动中通”天线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传统拋 物面天线发展到低轮廓天线,其发展历程可以归纳为3个 阶段:高轮廓、中轮廓和低轮廓天线。
为了追求更低的剖 面,低轮廓天线已开始向相控阵天线和特种材料天线方向 发展(见图1 )。
回顾“动中通”天线的发展过程,首先出现的是以圆 口径反射面为主的高轮廓天线。
其优点是易于实现高增益、低旁瓣和低交叉极化性能;缺点是轮廓高,受其体积、重量的限制。
该类“动中通”天线主要用于大型移动载体(船 舶、大型车辆等)。
光源技术信息

光源技术信息
徐进(摘编)
【期刊名称】《光电技术》
【年(卷),期】2009(051)003
【摘要】1.Cree将推出新型LED,光通量将再创新高Cree公司宣布,其XLamp XP—GLED被称之为“业界最亮且具有最高效率的照明级LED”。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该产品不适合商业应用,但Cree公司目前正在对产品进行采样,并表示该产品应会在2009年第三季度问市。
【总页数】8页(P39-46)
【作者】徐进(摘编)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22.75
【相关文献】
1."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信息网2008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暨"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和发展研讨会"在苏州召开 [J],
2.交通部客车技术信息网2002年度工作总结交通部客车技术信息网网长单位--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J], 丁良旭
3.光源技术信息 [J],
4.电光源技术信息 [J], 季旭东
5.光源技术信息——丰田雷克萨斯LS600h全球首次配备LED前照灯 [J], 沈培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波天馈线系统之地网与地井口述文稿

中波天馈线系统之地网与地井口述文稿在演示地网与地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辐射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
当导线载有高频交流电时,就可以形成电磁波的辐射,如果两导线的距离很近,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几乎可以抵消。
如果将两导线张开,由于两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同,因而辐射较强。
当导线的长度L远小于波长时,导线的电流很小,辐射很微弱;导线的长度L 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在中波发射频段内,一般中波天线都做不到波长高度,能做到0.25-0.5λ就已经不错了。
由上述辐射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可知,在与天线等长度的地面上,辐射波强度最大,我们希望在这个范围内获得最大的发射效果,实际情况是:由于大地不是良好的导体,会有一部分辐射波被大地吸收,形成地电流,产生再生波,这种再生波的出现会造成几方面的影响,一是会消减正常的辐射波,辐射功率下降;二是造成正常的辐射波不稳定,串音明显增加,远距离的可听度明显下降。
基于上述原因,为了提高大地的导电性,在天线下方敷设半径与天线等长的地网。
由于地网不可能埋得太深,土壤的导电特性会随着气候和干湿度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地网范围内敷设适量的地井,可进一步提高大地的导电率。
另外,地网和地井还有助于提高整个天馈线系统的防雷效果。
以自立中波塔为例,天线地网的敷设方法是:以铁塔中心为圆心,用直径2-3毫米的铜导线以辐射状向外敷设,铜网的数量越多越好,一般为120根,每3度一根均匀敷设,地网半径最佳长度约为0.2~0.5拉姆的。
如果工程经费和地形条件允许的话,地网半径越长效果越好。
在开挖地网沟时,最好用石灰面在开挖地面上画出地沟线标记,地网沟深度在30~50公分之间,以不容易遭受破坏为准。
在实际施工时,地网的中心点并不是三个塔基的正中心,而是三个塔基相连的三角形内切圆,内环线使用厚0.3毫米、宽200毫米的宽铜带,围绕内切换一圈敷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fei University《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综述之天线》综述报告论文题目: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综述之天线学科专业:__ 11级通信1班_ ___作者姓名:________徐进 ________学号: 1105021042授课教师:_________李翠花__________完成时间:_ 2014.5.16摘要:随着信息的发展,天线作为通信行业的一种产品出现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简单来说天线是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
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
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
一般天线都具有可逆性,即同一副天线既可用作发射天线,也可用作接收天线。
同一天线作为发射或接收的基本特性参数是相同的。
这就是天线的互易定理。
一、天线定义天线是一种用来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波——或更广泛来讲——电磁波的电子器件。
天线应用于广播和电视、点对点无线电通信、雷达和太空探索等系统。
天线通常在空气和外层空间中工作,也可以在水下运行,甚至在某些频率下工作于土壤和岩石之中。
无线电设备中辐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
它是无线电通信装备、雷达、电子对抗设备和无线电导航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线通常由金属导线(杆)或金属面制成,前者称为线天线,后者称为面天线。
用于辐射无线电波的天线称发射天线,它把发信机送来的交变电流能量转换为空间电磁波能量。
用于接收无线电波的天线称接收天线,它把从空间获取的电磁波能量转换为交变电流能量送给收信机。
通常一副天线既可作为发射天线。
图1二、天线的分类①按工作性质可分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
②按用途可分为通信天线、广播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
③按工作波长可分为超长波天线、长波天线、中波天线、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
图2④按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可分为线天线和面天线等。
描述天线的特性参量有方向图、方向性系数、增益、输入阻抗、辐射效率、极化和频天线按维数来分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维天线和二维天线:一维天线由许多电线组成,这些电线或者像手机上用到的直线,或者是一些灵巧的形状,就像出现电缆之前在电视机上使用的老兔子耳朵。
单极和双级天线是两种最基本的一维天线。
二维天线变化多样,有片状(一块正方形金属)、阵列状(组织好的二维模式的一束片),还有喇叭状,碟状。
天线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分为:手持台天线、车载天线、基地天线三大类。
手持台天线就是个人使用手持对讲机的天线,常见的有橡胶天线和拉杆天线两大类。
车载天线是指原设计安装在车辆上通讯天线,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是吸盘天线。
车载天线结构上也有缩短型、四分之一波长、中部加感型、八分之五波长、双二分之一波长等形式的天线。
基地台天线在整个通讯系统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作为通讯枢纽的通信台站。
常用的基地台天线有玻璃钢高增益天线、四环阵天线(八环阵天线)、定向天线。
三、天线参数影响天线性能的临界参数有很多,通常在天线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调整,如谐振频率、阻抗、增益、孔径或辐射方向图、极化、效率和带宽等。
另外,发射天线还有最大额定功率,而接收天线则有噪声抑制参数。
3.1谐振频率“谐振频率”和“电谐振”与天线的电长度相关。
电长度通常是电线物理长度除以自由空间中波传输速度与电线中速度之比。
天线的电长度通常由波长来表示。
天线一般在某一频率调谐,并在此谐振频率为中心的一段频带上有效。
但其它天线参数(尤其是辐射方向图和阻抗)随频率而变,所以天线的谐振频率可能仅与这些更重要参数的中心频率相近。
天线可以在与目标波长成分数关系的长度所对应的频率下谐振。
一些天线设计有多个谐振频率,另一些则在很宽的频带上相对有效。
最常见的宽带天线是对数周期天线,但它的增益相对于窄带天线则要小很多。
3.2增益“增益”指天线最强辐射方向的天线辐射方向图强度与参考天线的强度之比取对数。
如果参考天线是全向天线,增益的单位为dBi。
比如,偶极子天线的增益为2.14dBi 。
偶极子天线也常用作参考天线(这是由于完美全向参考天线无法制造),这种情况下天线的增益以dBd为单位。
天线增益是无源现象,天线并不增加激励,而是仅仅重新分配而使在某方向上比全向天线辐射更多的能量。
如果天线在一些方向上增益为正,由于天线的能量守恒,它在其他方向上的增益则为负。
因此,天线所能达到的增益要在天线的覆盖范围和它的增益之间达到平衡。
比如,航天器上碟形天线的增益很大,但覆盖范围却很窄,所以它必须精确地指向地球;而广播发射天线由于需要向各个方向辐射,它的增益就很小。
碟形天线的增益与孔径(反射区)、天线反射面表面精度,以及发射/接收的频率成正比。
通常来讲,孔径越大增益越大,频率越高增益也越大,但在较高频率下表面精度的误差会导致增益的极大降低。
“孔径”和“辐射方向图”与增益紧密相关。
孔径是指在最高增益方向上的“波束”截面形状,是二维的(有时孔径表示为近似于该截面的圆的半径或该波束圆锥所呈的角)。
辐射方向图则是表示增益的三维图,但通常只考虑辐射方向图的水平和垂直二维截面。
高增益天线辐射方向图常伴有“副瓣”。
副瓣是指增益中除主瓣(增益最高“波束”)外的波束。
副瓣在如雷达等系统需要判定信号方向的时候,会影响天线质量,由于功率分配副瓣还会使主瓣增益降低。
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
它定量地描述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
增益显然与天线方向图有密切的关系,方向图主瓣越窄,副瓣越小,增益越高。
可以这样来理解增益的物理含义------为在一定的距离上的某点处产生一定大小的信号,如果用理想的无方向性点源作为发射天线,需要100W的输入功率,而用增益为G = 13 dB = 20 的某定向天线作为发射天线时,输入功率只需100 / 20 = 5W 。
换言之,某天线的增益,就其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辐射效果来说,与无方向性的理想点源相比,把输入功率放大的倍数。
半波对称振子的增益为G=2.15dBi。
4个半波对称振子沿垂线上下排列,构成一个垂直四元阵,其增益约为G=8.15dBi ( dBi这个单位表示比较对象是各向均匀辐射的理想点源)。
如果以半波对称振子作比较对象,其增益的单位是dBd。
半波对称振子的增益为G=0dBd(因为是自己跟自己比,比值为1,取对数得零值。
)垂直四元阵,其增益约为G=8.15–2.15=6dBd。
增益特性:⑴天线是无源器件,不能产生能量,天线增益只是将能量有效集中向某特定的方向辐射或接收电磁波能力。
⑵天线增益由振子叠加而产生,增益越高,天线长度越长。
⑶天线增益越高,方向性越好,能量越集中,波瓣越窄。
3.3带宽天线的带宽是指它有效工作的频率范围,通常以其谐振频率为中心。
天线带宽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技术增大,如使用较粗的金属线,使用金属“网笼”来近似更粗的金属线,尖端变细的天线元件(如馈电喇叭中),以及多天线集成的单一部件,使用特性阻抗来选择正确的天线。
小型天线通常使用方便,但在带宽、尺寸和效率上有着不可避免的限制。
3.4阻抗“阻抗”类似于光学中的折射率。
电波穿行于天线系统不同部分(电台、馈线、天线、自由空间)是会遇到阻抗差异。
在每个接口处,取决于阻抗匹配,电波的部分能量会反射回源,在馈线上形成一定的驻波。
此时电波最大能量与最小能量比值可以测出,称之为驻波比(SWR)。
驻波比为1:1是理想情况。
1.5:1的驻波比在能耗较为关键的低能应用上被视为临界值。
而高达6:1的驻波比也可出现在相应的设备中。
极小化各处接口的阻抗差(阻抗匹配)将减小驻波比并极大化天线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能量传输。
天线的复阻抗涉及该天线工作时的电长度。
通过调节馈线的阻抗,即将馈线当作阻抗变换器,天线的阻抗可以和馈线和电台相匹配。
更为常见的是使用天线调谐器、巴伦、阻抗变换器、包含电容和电感的匹配网络,或者如伽马匹配的匹配段。
3.5辐射方向图半波双极子天线(同上)增益(dBi)辐射方向图是天线发射或接受相对场强度的图形描述。
由于天线向三维空间辐射,需要数个图形来描述。
如果天线辐射相对某轴对称(如双极子天线、螺旋天线和某些抛物面天线),则只需一张方向图。
不同的天线供应商/使用者对于方向图有着不同的标准和制图格式。
[3]特性阻抗无限长传输线上各处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用Z0 表示。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为Z。
=〔60/√εr〕×Log ( D/d ) [ 欧]。
式中,D 为同轴电缆外导体铜网内径; d 为同轴电缆芯线外径;εr为导体间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通常Z0 = 50 欧,也有Z0 = 75 欧的。
由上式不难看出,馈线特性阻抗只与导体直径D和d以及导体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r有关,而与馈线长短、工作频率以及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无关。
3.6衰减系数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性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
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增加。
因此,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馈线长度。
单位长度产生的损耗的大小用衰减系数β 表示,其单位为dB / m (分贝/米),电缆技术说明书上的单位大都用dB / 100 m(分贝/百米) .设输入到馈线的功率为P1 ,从长度为L(m )的馈线输出的功率为P2 ,传输损耗TL可表示为:TL = 10 ×Lg ( P1 /P2 ) ( dB )衰减系数为β = TL / L ( dB / m )例如,NOKIA 7 / 8英寸低耗电缆,900MHz 时衰减系数为β= 4.1 dB / 100 m ,也可写成β=3 dB / 73 m ,也就是说,频率为900MHz 的信号功率,每经过73 m 长的这种电缆时,功率要少一半。
而普通的非低耗电缆,例如,SYV-9-50-1,900MHz 时衰减系数为β = 20.1 dB / 100 m ,也可写成β=3dB / 15 m ,也就是说,频率为900MHz 的信号功率,每经过15 m 长的这种电缆时,功率就要少一半。
3.7输入阻抗定义:天线输入端信号电压与信号电流之比,称为天线的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具有电阻分量Rin 和电抗分量Xin ,即Zin = Rin + j Xin 。
电抗分量的存在会减少天线从馈线对信号功率的提取,因此,必须使电抗分量尽可能为零,也就是应尽可能使天线的输入阻抗为纯电阻。
事实上,即使是设计、调试得很好的天线,其输入阻抗中总还含有一个小的电抗分量值。
输入阻抗与天线的结构、尺寸以及工作波长有关,半波对称振子是最重要的基本天线,其输入阻抗为Zin = 73.1+j42.5 (欧) 。
当把其长度缩短(3~5)%时,就可以消除其中的电抗分量,使天线的输入阻抗为纯电阻,此时的输入阻抗为Zin = 73.1 (欧) ,四、常用天线移动通信常用的基站天线、直放站天线与室内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