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概论5信息科学技术共41页文档
现代科技概论重点
现代科技概论重点现代科技概论第⼀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引论第⼀节现代科学技术的含义⼀、现代科学技术的概念社会上俗称⾼新技术,诞⽣于20世纪40年代的⼀个⾼新技术群。
是以材料、能源和信息科学技术为三⼤⽀柱,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兴起的世界新技术⾰命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新科学技术群。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1.⾼新技术群2.发展创新速度快:如:1904年发明真空⼆极管到发明晶体⼆极管⽤了44年。
3.科学和技术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明显加强,各种新技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出现了众多边缘学科或交叉技术。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促进了集成电路的发展,⽽集成电路⼜促进了计算机的发展。
4.影响⼤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事记1.能源科学技术领域2.信息科学技术领域3.空间科学技术领域4.⽣物⼯程领域5.其它领域第⼆节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命对⼈们,社会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命的主要特点、⽅向和研究⽅法1. 主要特点:带头技术是电⼦科学技术、带头产业是信息产业,以知识和技术⾼度密集形态出现,不只出现在企业⽽且出现在⾼等学校、研究所与企业协同作战,对世界、国民经济的影响⾯⼴。
2. 主要⽅向3. 研究⽅式三、各国对现代科学技术⾰命的反响1. 制定发展⾼科技计划:863⾼科技发展计划、“⽕炬”计划2. 制定各种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优惠政策和措施3. 增设科研机构,⼤⼒培养和吸引⼈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4.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励风险投资,吸引外资四、⾼新技术产业⾼新技术的实⽤化和商品化。
特征:⾼风险、⾼难度、⾼速度、⾼知识、⾼资⾦、⾼竞争、⾼效益、⾼功效。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研机构、⼤专院校与企业三位⼀体的新型组织形式。
以开发⾼新技术、开拓新产业为⽬标,促进科研、教育和⽣产相结合,推动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基地。
我国⼤陆最早1985年的深圳科技⼯业园。
第⼆章⾃然科学基础学科⾃然科学分段古代⾃然科学(16世纪以前)近代⾃然科学(16—19世纪)现代⾃然科学(20世纪以后)六⼤分⽀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天⽂学、地球科学、⽣物学第三章材料科学技术第⼀节基础知识⼀、材料科学技术中的⼀些基础名词:晶体与⾮晶体;机械性能(强度,硬度,刚度,塑性等);热处理(淬⽕,回⽕等);化学热处理;相及相变等.⼆、材料科学技术基础研究的发展:显微结构的研究,热⼒学的研究等三、研制材料的新⽅法、新⼯艺1、新⽅法: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表⾯处理的研究;破坏过程的研究;计算机的介⼊凑试法2、新⼯艺:快速凝固、离⼦注⼊四、材料的发展第⼀代天然材料:存在于⾃然界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物质第⼆代烧炼材料:烧结材料和冶炼材料第三代合成材料:化⼯合成,特种合⾦和超铀元素(原⼦序数⼤于92的元素的统称)第四代可设计材料:如复合材料第五代智能材料:如记忆合⾦五、材料的分类1的来源分类:天然材料(矿物,动物和植物材料)和⼈⼯材料(陶瓷、玻璃、合⾦)2:结构材料(利⽤⼒学性能承受⼀定负荷的材料)和功能材料(利⽤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材料)3:传统材料和新兴材料4:⾦属材料,⽆机⾮⾦属材料和有机⾼分⼦材料注意:⾦属陶瓷属于复合材料第⼆节材料科学技术的地位⼀、材料科学技术的概念材料:专指⼀些有⽤的物质.材料科学技术:是以⼒学、固体物理学、热⼒学、化学、晶体学等为基础,结合冶⾦、化⼯等技术科学,从总体上研究材料的种类、功能、基本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的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近代的工业革命
• 蒸汽机、纺织机、铁路等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 大规模生产、城市化的发展
•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近代科学技术的突破
• 电力的发现与应用:发电机、电灯、电报等
• 化学技术的发展:化肥、农药、染料等
• 石油、钢铁、汽车等产业的兴起
⌛️
现代科学技术的繁荣与进步
⌛️
能源技术的挑战
• 能源安全:能源资源的供应与需求平衡
• 环境污染: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影响
• 技术创新: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03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01
科学技术改变生活方式
• 信息化、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 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
• 丰富、多样的娱乐休闲活动
02
科学技术提高生活质量
• 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
家居
• 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
02
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 纳米材料、复合材料、高性能陶瓷等材料
• 新材料在能源、环保、电子等领域的应用
• 新材料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03
空间技术的发展趋势
• 太空探测、空间站、火星探测等任务
• 卫星应用、卫星导航、空间信息服务
•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
• 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的冲突
• 信息技术带来的隐私、安全等问题
02
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领域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影响
信息技术的影响
• 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
• 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 人类思维、交流方式的改变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现代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从科学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科学技术的定义科学技术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受过系统训练、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们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改变自然与社会的过程。
科学是一种理论性的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系统观察、实验和理论解释;而技术则是将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被分为不同时代的阶段。
从古代的人类使用简单工具开始,到中世纪的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大爆炸,再到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演进。
而当今的信息时代更是科技发展的高峰,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手机等新技术层出不穷。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得生产方式不断升级,社会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
另外,科学技术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
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环境保护等领域,科学技术将会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也将迎来更多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珍惜和善用科学技术,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引言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定义、历史和对社会的影响。
定义现代科学技术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创造出来的能够改变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技术。
科学技术是相互依存的,科学提供了理论的基础,而技术则是实际应用的手段和方法。
发展历史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早期的科学技术主要基于经验和实践,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
随着科学革命的到来,人们开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18世纪的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生产力大幅提高,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进程。
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
生物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新的医疗和农业领域的发展机会。
能源技术的创新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社会影响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且复杂的。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生产力,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步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商品的生产和质量。
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新兴的科技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为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科技创新也激发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兴的科技产业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行为。
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社会文化也愈发多元化。
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环境污染、资源减少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和风险需要得到重视和管理,确保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现代科技概论
人类已进入到信息时代
1946年J. W. Mauchly和J. P. Eckert演示了ENIAC计算机,科 学界认为人类进入到电子时代 科学界认为1973年开始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主要标志是:
1)S. N. Cohen及H. W. Boyer演示了世界上第一例基因工程, 用化学方法完成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分子重组,改变 了遗传密码。从信息论上看,是一个划时代的飞跃。
目前世界上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 4. 装有52台发动机,能精确调整飞船飞
行姿态和运行轨道。 5. 变轨后飞行的圆形轨道距地球343千米。
“神州”5号的有关数据(2)
6. 90分钟绕地球一圈,还要经受180摄氏 度的温度考验。
7. 共绕地球14圈,行程约60万千米。 8. 飞船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距4.8
青霉素原理 1928 制出青霉素 1943 15 年
铀核裂变 1938 制出原子弹 1945 7 年
发现半导体 1948 半导体收音机 1954 6 年
集成电路设计 1952 第一个单片集成 1959 7 年
思想
电路
光纤通信原理 1966 光纤电缆
1970
4年
无线移动通信 1974 蜂窝移动电话 1978 4 年 设想
现代科学技术
世界为什么变化这么快?
•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电子邮件 • “人到七十古来稀”(1900年人均寿命45
岁)——85岁以上 • 一百年里世界为什么变化得这么快? • 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 科技知识增长速度: • 19世纪——每50年增加1倍 • 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1倍 • 当前——每3-5年增加1倍
了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还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使整个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独家资料)
名词解释1.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和各种基本运动形态和运动的科学,它担负着探索新领域、发现新元素、创造新化合物发展新原理等重大理论任务。
2.科学精神:人文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科学文化的核心3.虚拟现实: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的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等,生成一个逼真的感官世界,参与者可通过手、眼、耳及身体其他部位的感觉及动作,与该感官世界进行交互。
4.光纤通信:是以激光代替电流,以光缆代替电缆进行的通信。
5.射电天文学:通过观测天体的无线电波来研究天文现象的一门学科。
6.大科学:是指在按指数规律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科学已经成为全社会范围内的、以集体合作的形式有计划地进行研究的事业。
7.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使用功能的技术。
8.宇宙空间站:是指建立在宇宙空间,适合人类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基地。
9.酶制剂:指从生物体中,经分离、提纯而得到的具有一定纯度和活力的酶制品。
10.信息高速公路:是现代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就是以最新的数字化光纤传输的,智能化计算机处理的,多媒体终端服务技术装备的地区或国家规模的多用户、大容量、高速度的交互式综合式信息网系统。
11.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结构功能关系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周密的分子设计,把蛋白质改造为合乎人类需要的新的突变蛋白质。
12.产业技术:是由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不同技术组成的更为复杂的系统,一定产业一般与某一类劳动过程的技术相关,或以这一类的技术为主。
13.脉冲星:指具有短周期脉冲辐射的新型恒星。
14.暗物质:在宇宙学中又称为暗质,是指无法通过电磁波的观测进行研究,也就是不与电磁力产生作用的物质。
人们目前只能通过重力产生的效应得知,而且已经发现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
15.星际分子:是指存在星际空间的无机分子和有机分子。
16.微波背景辐射:是指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的微波辐射。
17.系统的环境:一个系统之外的一切与它相关联的事物构成的集合。
现代科技概论知识点总结
现代科技概论刑事司法学院 1706班李博现代科技概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总论1.863计划:(国家搞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986年3月王大珩(heng)、王淦(gan)昌、杨嘉墀(chi)陈芳允目的: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前瞻性,充分发挥搞技术引领未来的先导性作用。
涉及领域:生物技术:优质、高产、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主题基因工程药物、一秒和基因治疗主题、蛋白质工程主题、糖生物工程主题航天技术:研究发展性能先进的大型运载火箭。
信息技术领域:智能计算机系统主题;光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微电子系统集成技术主题;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通信技术主题;激光技术领域: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领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题;智能机器人主题。
能源技术领域: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主题;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主题。
新材料领域:高技术新材料和现代科学技术主题海洋技术领域:海洋探测与监视技术主题、海洋生物技术主题、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项:水稻基因图谱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HJD-04E型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关键技术超导技术高技术新概念新构思探索增强中国综合国力2.中国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5年建立的深圳科学工业园第二章: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1.科学的分期:16世纪以前:古代自然科学16到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20世纪以后:现代自然科学2.自然科学的6大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材料科学技术——物质基础信息科学技术——智慧能源科学技术——动力第三章:材料科学技术(重点)1.材料的发展:(人为的按时间划分)(并非淘汰制,而是共存)(1)第一代天然材料:原始社会生产力低所用材料存在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矿物(2)第二代烧炼材料:生产技术进步对天然材料加工、改造后出现制陶、冶金烧炼材料是烧结材料和冶炼材料的总称(3)第三代合成材料:包括化工合成、超轴元素、特种合金(4)第四代设计材料:利用物理化学等知识自行加工(复合材料)(5)第五代智能材料:近三四十年研制的新型材料。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科学的概念和特征: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2、科学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3、科学是⼀种社会建制;4、科学是⼀种知识形态的⽣产⼒。
⼆、技术:就是⼈类对⾃然和社会进⾏有⽬的的改造和控制活动。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就相同点⽽⾔,科学与技术都是⼈类的理性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都反映了⼈对⾃然的对象性关系,都属于历史的、发展的范畴。
2、就不同点⽽⾔,如果说科学更多地体现着⼈对于⾃然的认知和理解,更侧重于认识⾃然;技术更多地反映着⼈对于⾃然的改造和控制,更侧重于为了特殊的⽬的⽽改造⾃然。
四、近代⾃然科学发展的年代和地点:14—15世纪,欧洲。
五、近代⾃然科学发展的原因:1、⽂艺复兴的思想解放;2、宗教改⾰;3、⼿⼯⼯场的出现4、远洋航海和探险事业应运⽽⽣;5、东西⽅⽂化的交流。
“⽂、宗、⼿、远、东”六、天⽂学⾰命:1、地⼼说:在托勒密的地⼼说看来,地球处于宇宙的中⼼,静⽌不动,太阳及其他⾏星围绕着地球运⾏。
2、⽇⼼说:⽇⼼说认为,地球并⾮静⽌不动,也不处于宇宙中⼼,地球是⼀颗普通的⾏星,它既有绕⾃转轴的⾃转,⼜与其他⾏星⼀起围绕宇宙中⼼—太阳旋转。
3、哥⽩尼的⽇⼼说的⾰命性作⽤:(1)建⽴了“⽇⼼说”;(2)⽇⼼说的发表是近代跨时代的发展;(3)近代天⽂学诞⽣的标志;(4)⽇⼼说动摇了神学宇宙观的⽀柱。
“建、跨、⽂、宇”七、⽜顿⼒学定律包含:⼒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定律。
⼋、第⼀次产业⾰命:1、时间地点:17世纪中叶,⾸先从英国开始。
2、第⼀次⼯业⾰命产⽣的原因:(1)宗教改⾰;(2)⽣产的发展;(3)圈地运动;(4)城市化运动;(5)殖民扩张。
“宗、⽣、圈、城、殖”九、⾏星:按照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太阳系及其⾏星都有⼀个历史的演化过程,它们是由原始弥漫物质星云逐渐凝聚⽽成的,不断收缩星云的中⼼部分凝聚成太阳,⼤体上在同⼀平⾯上的环状弥漫星云物质收缩凝聚成了⾏星。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pptx
DNA 双谢谢螺你的旋观看结构模型
17
(3) 初步认识生命本质并开始改造生命的深入发展阶段
其重大成就有:
重组DNA技术的建立与发展;
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建立与发展;
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研究;
细胞信号转导机理研究成果。
2019-11-23
谢谢你的观看
18
(二) 生物技术的种类及发展
2019-11-23
谢谢你的观看
12
(二) 化学的新成就
1、量子化学的产生 2、催化作用的研究 3、结构化学的建立 4、分子工程学的出现
(三) 化学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1、化学与农业 2、化学与能源 3、化学与新材料 4、化学与生物医药
2019-11-23
谢谢你的观看
13
四、生命科学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
化。 1925年被亚当斯对天狼伴星的光谱线的观测。
2019-11-23
谢谢你的观看
6
3、“紫外灾难”与量子力学的创立
19世纪末期,物理学家开始深入地研究黑体的辐
射强度分布。所谓的黑体指的是这样一种理想的
物体,它对于外部射来的辐射全部吸收而不反射。
真正的黑体是不存在的,一般用用任何辐射、开
有一个小孔的器壁围成的空腔来代替。
的治学严谨的人,理论值与实验值在短波区的北
辙南辕,使人们不得不称之为“紫外灾难”。
经典物理学陷入困境。
2019-11-23
谢谢你的观看
8
为了找到普遍的公式,物理学家们绞尽脑汁。两个公式 肯定都有合理之处,但是他们在数学上是那么的格格不 入,实在很难把两个公式统一在一起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1896年开始,普朗克也加入了寻找一个统一的黑体辐射公 式的行列并且进行了艰难而细致的研究。由于此人的数 学功底非常扎实,在紫外和红外两个公式的启发下,普 朗克天才地用数学方法拼凑出了一个普遍适用的黑体辐 射强度公式——普朗克公式。但是解释这个公式同样让 人头疼,在波尔兹曼观点的启发下,他认识到必须抛弃 能量连续的观念,认为物体在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时是一 份一份不连续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pdf
单选题1.1969年7月16日,()发射了“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
A.美国B.苏联C.卫星D.飞船答案:A2.()生产就是通过实施综合防治战略,减少对人类环境的风险。
A.清扫B.清洁C.环保D.环卫答案:B3.随着生产和生活复杂和高水平的需要,特殊()的材料大量涌现。
A.质量B.能量C.功能D.结构答案:C4.现代科学技术发挥协调功能,在整体上提高了()的水平。
A.生产B.生产力C.生产关系D.生产过程答案:B5.生命起源经过有机分子到有机()、再到多分子体系等阶段。
A.多分子B.大分子D.有机答案:B6.知识经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以极小()与材料为基础。
A.能源B.能量C.资料D.资源答案:A7.知识经济就是在资源配置上,以()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
A.智慧B.智力C.智能D.智商答案:B8.现代预防医疗科学技术任务之一是增强人民()。
A.寿命B.智力C.科技意识D.体质答案:D9.铀将一部分质量()为能量而衰变成了另外一种元素。
A.稳定B.转化C.辐射D.衰变答案:B10.清洁生产就是:对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实施综合防治战略。
A.产品B.产量D.产值答案:A11.电子计算机通过辅助设计,完成工程技术最佳()的选择。
A.方法B.方案C.方面D.方针答案:B12.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卫星,开创了现代()这个新领域。
A.苏联B.中国C.空间科学技术D.地球科学技术答案:C13.通过电脑对工业生产线进行适时控制,使设备保持最佳()状态。
A.运筹B.运作C.运行D.运动答案:C多选题1.风力发电属于:A.一次能源B.二次能源C.一次性能源D.可再生能源E.新能源F.常规能源G.化学能源H.物理能源答案:B,D,E,H2.柴油属于:A.一次能源B.二次能源C.一次性能源D.可再生能源E.新能源F.常规能源G.化学能源H.物理能源答案:B,C,F,G3.木炭属于:A.一次能源B.二次能源C.可再生能源D.一次性能源E.常规能源F.新能源G.化学能源H.物理能源答案:B,C,E,G4.普通玻璃属于:A.结构材料B.功能材料C.复合材料D.合成材料E.金属材料F.非金属材料G.无机材料H.有机材料答案:B,D,F,G5.暖气包铸铁属于()A.结构材料B.功能材料C.单质材料D.合成材料E.金属材料F.非金属材料G.无机材料H.有机材料答案:B,C,E,G6.氢气能属于()A.一次能源B.二次能源C.一次性能源D.可再生能源E.新能源F.常规能源G.化学能源H.物理能源答案:B,D,E,G7.玻璃棉属于:A.结构材料B.功能材料C.复合材料D.合成材料E.金属材料F.非金属材料G.无机材料H.有机材料答案:B,D,F,G8.汽油属于()A.一次能源B.二次能源C.一次性能源D.可再生能源E.新能源F.常规能源G.化学能源H.物理能源答案:B,C,F,G9.锯末板属于()A.结构材料B.功能材料C.复合材料D.合成材料E.金属材料F.非金属材料G.无机材料H.有机材料答案:B,C,F,H10.海浪发电属于:A.一次能源B.二次能源C.可再生能源D.一次性能源E.常规能源F.新能源G.化学能源H.物理能源答案:B,C,F,H11.钢化玻璃属于()A.结构材料B.功能材料C.复合材料D.合成材料E.金属材料F.非金属材料G.无机材料H.有机材料答案:B,C,F,G判断题1.形而上学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演进的。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分类
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和数字 按传输介质分类:无线和有线 按调试方式分类:基带通信系统和调制通信 系统 按通信业务分类:电话、电报、广播、电视、 数据 按工作波段:长波、中波、短波、微波、光。
1—5 通信系统的基本问题
通信方式的分类: 按通信对象的数量(点到点,点到多点,多 点到多点)。 按信号传输方向与传输时间(单工、半双工、 双工) 按通信终端之间的连接方式(直通和交换) 按数字信号传输的顺序(串行和并行) 根据同步方式(同步异步)
1—6 性能评价及特点
性能评价:有效性、可靠性、标准性、快速性、方 便性、经济性以及实用维护等方面。有效性和可 靠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模拟通信系统,用传输带宽衡量有效性,用接 收端最终输出的信噪比评价可靠性。 数字通信系统用信息传输速率来衡量系统 的有效性。 特点:综合化、宽待化、智能化、个人化、全球化。
信道和介质 传输介质被定义为狭义信道。分为有 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和无线 (由无线电波或者光波做传输载体)。 将传输介质和信号必须经过的各种通 信设备统称为广义信道。(发送机,接收 机,调制器,解调器,放大器等)
信道中的信号与噪声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必须具有可观测性、可 变化性和可实现性。必须能被人的视觉、听觉、 味觉或者触觉感受到,或被机器设备检测到, 必须能够通过物理方法实现,并为人们所控制。 噪声:不携带有用信息的信号,是对有用信 号以外的一切信号的统称。
通信系统的组成
信源
发送设备
信道 接收设备 信宿
噪声源
通信系统的组成:发送端,信道,接收端。 信源:消息的产生地,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 号,称为消息信号或者基带信号。 发送设备: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可以信源编码 也可以信道编码。 信道:传输信号的物理介质。大气、导线、电缆、 光纤。 接收设备: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解调、译码、解 码等。从带有干扰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 基带信号。对于多路复用,还包括解除多路复用 ,实现正确分路。 信宿:传输信息的归宿点。将复原的原始信号转换 成相应的信息。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件
物理学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等。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现代科技 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手段,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对电子技术和信息科技的影响,光学技术对激光和光通信 的贡献等。
化学
总结词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学科,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
详细描述
化学在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反应和 合成方法,人们可以创造出新的材料和能源,解决环境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例如,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
生物学
总结词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生长、发育和演化的学科,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CHAPTER 03
现代科技的应用领域
能源与环境
详细描述
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能 源的利用效率和稳定性,降低了 能源浪费。
总结词: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 不断增长,现代科技在能源领域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为环 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 源的开发利用,减少了化石燃料 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案例三: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可以通过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来治疗遗传性 疾病和传染病等。目前,最著名的基因编辑技术是CRISPR-Cas9系统。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案例包括治疗罕见病、改善农作物抗病性等。未来,基因编 辑技术还有望应用于人类胚胎编辑、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航天与深空探测
总结词:现代科技在航天 与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 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和探索。
详细描述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为 地球观测、气象预报等领 域提供了重要数据。
现代技概论
第五讲:重大环境问题与环保科技
• • 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 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21世纪人类将采取 怎样的对策?我们又应该如何面对?
第六讲:航天技术与神秘的宇宙
• 一.航天技术发展概况 • 二.现代宇宙的大概根底 • 三.星际大移民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 1.听课抽查有三次缺课者不给成 绩 • 2.填写一张课程调查表 • 3.撰写学习报告
竈磴鶖尃隧齙椃剑苢貲墫箷莦 溃砀鈥辵斡唲肿察揂嵴瑯濛漜 滚嶙炰圛梂笭幟牻絾懠齟蟥喗 南衄挰緷渵称缍氭闢鈌螗楌溴 的 发 55 45 5 45 规擢繸愋捲揔嬸嶁菄祱捅琄毳刬 8 55 66 56 呆 范 55 55 55 66 66 的 化俎瓈螧峄燦制詇凴左鲪裨嶫訇 55 55 55 55 66 的 55 55 55 55 66 蕲遥狗网洼俫回佞憋瀣擑虖须 叮 55 55 56 55 66 叮 粫笟餒梩搓闶頦蘀琊褖樝詁甄 55 55 55 55 66 当 55 55 88 55 66 煟惂断犂靲鰳鶋儲燞艢掎湤驱 当 55 55 88 55 66 的 蚀詔樉惷苀缊鉋貰懻燑蒺璗谨 成焉頂絍藍虝范侶绖甂髳炯踱
绝蝔琶脹衲骛戈唾庅垝兆鯰噻 孾隿蓗減恡屽萹圆憏陉秒讌赪 堅礛餚囤陆彮工稤叜獴昃麏譃 胒猝轛蓼仉吁鎏冓糫缅鏝祃镦 • 1 • 蕀鮁票搰礊碌蛖涪绿斖藆迏獦 2 • 3 • 脹峀倄飽姻寯菫片碂牐鞍踑簒 4 • 氯弃钧篱鞺摂駦鍊鐞彻駓膅炌 5 • 6男女男男女 • 儅孃叮餙椤寠肃酮惧锎糪儐羲 7古古怪怪古古怪怪个 • 鯍驉浴禣硕獯溦鷮鴧丱棋豯婋 8vvvvvvv • 9 • 喭溁賝詣豄楘洪隂聓塒帽圜寱 優鹵焪烓阅镔谭蛻磵邰筫虨葚
第三讲: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
• 介绍的不仅仅是由于信 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 新名词和新概念,而且还 会告诉大家:随着信息技 术的普及,人类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将会发生怎 样的深刻变化。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利用基因技术稀少珍贵的蛋白质药 物
1982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了首例基因工 程产品—人胰岛素投放市场——它标志了基因工程 产品正式进入到商业化阶段。
转基因生物的应用
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微生物
人生长激素、表皮生 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a-干扰素、纤维素酶、 抗血友病因子、红细胞 生成素、尿激酶原、白 细胞介素-2、集落刺激 因子、乙肝疫苗等等 例:从转基因羊的羊奶 中提取出治疗心脏病的 药物tPA
生物芯片之所以成为全世界科学家孜孜 以求的目标的原因—— ▲一个指甲大的地方就能建个实验室,诊
断肝炎,医生可以一次同时测出多种病 原微生物,在极短的时间内知道病人被 哪种微生物感染,迅速医治;想知道胎 儿是否患有遗传病,只要取少量羊水或 几滴父母血液,同时鉴别的遗传病达数 十种甚至数千种! ▲这个缩微实验室名叫“生物芯片”。
基因工程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基因工程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由于这种分子水平的操作不受物种生存 隔离的限制,能按人类的需要对有利经 济的性状的基因进行组合,因此具有潜 在的巨大生产力和经济价值。自1973年 人类在实验室的试管里成功地进行了第 一例细菌不同DNA的重组以来,基因工 程便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技术在 不断的完善,也日益显示出了其不同寻 常的应用价值。
何祚庥
是否应该克隆人? 是否应该克隆人?
五、 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的一般原理
生物芯片又称DNA芯片或基因芯片,它们是DNA杂 交探针技术与半导体工业技术相结合的结晶。该技 术系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带荧光 标记的DNA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 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 列信息。 1996年底,美国 Affymetrix 结合照相平板印刷、计 算机、半导体、寡核苷酸合成、荧光标记、核酸探 针分子杂交和激光共聚扫描等高新技术,研制创造 了世界第一块DNA芯片。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8
第二节 大科学与高技术
一、大科学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由“小科学”变成“大科学”。 (一)大科学的诞生
1.大科学概念的由来 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1961年提出。 小科学的概念定义、大科学的概念定义★(P21) 2.大科学形成的原因 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和各种社会条件的作用 3.标志性事件★ 1登9月42计年划美;国当实代施,研人制类的基“因曼组哈计顿划工最。新程版”整理是p大pt 科学诞生的标志;60年代,阿9波罗
最新版整理ppt
28
第三节 基本粒子理论
最新版整理ppt
11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二、高技术的崛起
(一)高技术的内涵★
1942年12月2日,第一座核反应堆的运行,标志着高技术的产生。 高技术与基础科学理论紧密相连,以最新科学成就作为技术理论的基础; 它与产品、企业、产业紧密相连,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创造 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高技术的基本特征★(“七高”)
(二)观察实验否认绝对坐标系存在
伽利略变换以绝对时空观的存在为前提。19世纪末人们认为绝对时空是相对于 “以太”介质静止的时空,但一系列实验证明绝对静止的空间是不存在的,从 而引发“以太”危机★ 。代表实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三)相对性思想的酝酿
最新版整理ppt
21
第一节 相对论
二、运动的相对性和狭义相对性原理
最新版整理ppt
5
第一节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二)现代技术的结构
• 目前无公认分类,一般分为三大类: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 1.实验技术:是基础,分为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技术四种类型 2.基本技术:为实验技术提供设备,推动产业技术,也分为四类,广义机械技 术、物理技术、化工技术和生物技术。 3.产业技术:分类之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现代科技概论5信息科学技术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