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分析法与汇率超调
货币分析法与汇率超调ppt课件
![货币分析法与汇率超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a2d237d15abe23492f4d14.png)
• 两个重要假设:(1)稳定的货币需求方程,即货 币需求同某些经济变量存在着稳定的关系;(2) 购买力平价持续有效。
编辑版pppt
3
理论模型
• M=kpy,Mf=kf·pf·yf,r=p/pf • K表示以货币形态持有的备用购买力占社会
总收入的比例,p价格水平,y总产出,间 接标价法 • 引入实际货币需求L是Y和i的函数
r MMf LfL( ( yபைடு நூலகம், f, ii) f)
编辑版pppt
4
结论与缺陷
给定其他条件不变,本国货币存量导致r增加,汇率贬值 国民收入增加,汇率升值 本国利率上升,汇率贬值 缺陷: • (1)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实行
浮动汇率制以来一般是失效的,使得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建 立在非常脆弱的基础之上。 • (2)货币需求函数。研究显示,主要西方国家的货币需 求极不稳定,以收入和利率为基础的需求函数不能全面反 映实际的货币需求变化。
编辑版pppt
5
二、粘性价格
• 基本思想:汇率是一个跳跃变量,而商品 价格是事先确定,其向均值的调整是缓慢 的
货币分析法与汇率超调
应用经济学
编辑版pppt
1
货币分析法构成
•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Flexible-Price Monetary Model)
•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Sticky-Price Monetary Model)
编辑版pppt
2
一、弹性价格
• 现代汇率理论中最早建立、最基础的汇率决定模 型。
• 经济体假设:一个汇率浮动、资本自由流 动、价格弹性、充分就业的开放经济小国
汇率超调理论简介
![汇率超调理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03ecb866c175f0e7dd1374f.png)
汇率超调(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Overshooting)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er?Dornbusch)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又称为汇率决定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所谓超调通常是指一个变量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而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起因在于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存在“粘性”或者“滞后”的特点。
所谓粘性价格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
基本假设①在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即由于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调整是渐进的,而资产市场反应却极其灵敏,利息率将迅速发生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②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能够成立;③无抛补利率平价始终成立;④以对外开放的小国为考察对象,外国价格和外国利率都可以视为外生变量或假定为常数。
核心思想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恩布什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
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
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
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
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
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
正面评价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的显著特征是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与货币主义的长期分析结合起来;采用价格粘性这一说法,更切合实际。
同时,它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表明了货币扩张(或紧缩)效应的长期最终结果是导致物价和汇率的同比例上升(或下降)。
国际经济学汇率理论知识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汇率理论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d740d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5.png)
国际经济学汇率理论知识点整理汇率,简单来说,就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在国际经济学中,汇率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理解各国货币之间的价值关系以及其背后的经济原理。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是最著名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水平之比。
也就是说,如果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不同,那么汇率就会调整,使得用同一种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相等。
例如,假设在美国一个汉堡包的价格是 5 美元,在中国是 20 元人民币,那么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应该是 5 美元= 20 元人民币,即 1 美元= 4 元人民币。
购买力平价理论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相对购买力平价则认为汇率的变动应该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
然而,购买力平价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假设不存在贸易壁垒和交易成本,但在现实中,这些因素是普遍存在的。
其次,它没有考虑到非贸易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差异。
此外,各国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质量差异也会影响其准确性。
二、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认为,两国间的利差会影响汇率的变动。
该理论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
抛补利率平价指的是,投资者可以在本国和外国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汇率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的投资收益应该相等。
假设本国利率为 i,外国利率为 i,即期汇率为 S,远期汇率为 F。
如果 i > i,投资者会将资金投向本国,同时在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外汇以规避汇率风险。
这样就会导致本币即期升值,远期贬值,直到(1 + i) /(1 + i) = F / S 时达到均衡。
非抛补利率平价则是投资者不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况。
此时,投资者根据对未来汇率的预期来决定投资方向。
第四章 货币分析法
![第四章 货币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d37fc208a1284ac850430f.png)
我们可以用图形来表示货币模型中本国货币供给一次性增 加的影响:
Mt M t1 M t0 t0 t1
Pt Pt1 Pt0 t t0 t1 t
rt
Yt
Y t t
St St1 S t0 t t0 t1
(二)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带来 本国价格水平的下降,本国货币升值。
(三)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本国利率上升会带来本国价 格水平的上升,本国货币贬值。
S
e t +1
↑
⇒
St ↑
许多相关文献从预期的角度对弹性价格货币模型进行了扩 展和修正(教材 p66)。
五、对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检验与评价:教材 P76-68。
尽管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在实证检验中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但它是现代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如稍后我们要介绍的粘性 价格货币模型和资产组合平衡模型都是在对弹性价格货币模 型修正的基础上提出的。
t → +∞ ),物价水平对总需求的变动进行了充分的调整,
总供给曲线变成了一条垂直线,国民收入或产出又回到了充 分就业下的均衡水平
Y ,一次性货币供给增长引起的总需
求上升效应最终全部转化成了物价水平的上升。
P
Pt
Pt1 ( Pt0 )
AD
AD '
Y
Y
所以,在长期内(即在 t 时点),本国商品供求总均衡 用公式可表示为:
我们在本章第一节和上一章分别学习了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弹性价格模型含有许多前提假设, 如:本国商品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购买力平价成立; 本国商品价格具有完全灵活弹性等。这些较为严格的假设, 特别是弹性价格假定,在现实生活中、短期内都较难实现。 这使得弹性价格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汇率的现实变动情况, 市场汇率的实际波动似乎比用弹性模型预测出的汇率波动 要大得多。
国际金融学位考复习
![国际金融学位考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b9fc7f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b.png)
国际金融复习一.判断题1.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属于间接融资。
×2.国债价格和市场利率成反比例变化关系。
√3.企业到银行贷款融资属于间接融资。
√4.外国股票和外国债券市场是典型的在岸市场。
√5.记账中心又称为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
√6.香港属于一体化离岸金融中心。
√7.日本东京属于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中心。
√8.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国际收支均衡。
×9.当政府在银行间国债市场买进国债时,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增加了。
√10.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政府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外汇储备时,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增加了。
×11.LIBOR是欧洲货币市场上大额资金借款的利率,利率水平比较高。
×12.CDs兼具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特征。
√13.回购协议利率由双方商定,与抵押证券利率无关。
√14.国际货币市场上资金数额巨大而且流动性强,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15.任何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欧洲以境外货币的形式存在时,称为欧洲货币。
√16.欧洲货币就是指欧洲美元。
×17.欧洲货币市场融资成本比较低,具有明显的利率优势。
√18.国际证券市场主要由股票业务构成。
×19.国际短期信贷必须签订贷款协议。
×20.国际中长期信贷必须签订贷款协议。
√21.期限最短的回购协议称为“隔夜回购”。
√22.对贷款银行来说,辛迪加贷款的优点是可以分散贷款风险,减少同业之间的竞争。
√23.对借款人来说,辛迪加贷款可以筹到独家银行所无法提供的数额大、期限长的资金。
√24.借用辛迪加贷款的特点之一是成本比较低。
×25.期限贷款的特点之一是一次提款本金,分期偿还贷款,一般采用固定利率。
×26.转期循环贷款使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的界限变得模糊。
√27.票据发行便利实际上是用短期票据借取了中期信贷。
√28.外国债券的发行必须经过发行所在国的批准。
√29.欧洲债券面值货币与债券发行地点同属于一个国家。
什么是汇率超调模型?
![什么是汇率超调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8bcb293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6.png)
什么是汇率超调模型?什么是汇率超调模型?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Sticky Price Moary Approach)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Sticky-Price Moary Approach)又称为“超调模型”(Overshooting Model),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 er·Dornbusch)于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
什么是“汇率超调”现象?, 高手指点:为什么会有“汇率超调”现象汇率超调汇率超调(Sticky-Price Moary Approach)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er·Dornbusch)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又称为汇率决定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所谓超调通常是指一个变数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而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
汇率超调的前提条件是商品价格具有粘性。
所谓粘性价格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
基本假设:①在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即由于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调整是渐进的,而资产市场反应却极其灵敏,利息率将迅速发生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②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能够成立;③无抛补利率平价始终成立;④以对外开放的小国为考察物件,外国价格和外国利率都可以视为外生变数或假定为常数。
核心思想: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恩布什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资讯。
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
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
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
国 际 经 济 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 际 经 济 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f5bb5a8383d049649b6658b5.png)
23
简要评价
考察了资本流动与汇率决定间的关系
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国际资金套利来实
现,反映了国际资本流动对于汇率决定的作用。
揭示了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利率、国际 资本流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忽略了外汇交易成本;假定不存在资本流 动障碍
24
现代汇率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市场交易规 模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对外汇的实际需求,使得 从国际收支流量的角度无法对汇率的决定与波动问题作出完 满的解释和说明。而汇率的波动更多的是与投资者在国际金 融市场的资产组合有关。因此,从资产市场存量角度研究汇 率问题的资产市场理论就应运而生。 这一理论一经提出便迅速得到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逐 步取代了国际收支流量分析方法而成为汇率理论的主流。
7
相对购买力平价
一段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与同一时期两国物 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正比。 新的均衡汇率应以最初的均衡汇率为基础, 通过两国相对通货膨胀率调整而得到。
本国物价水平相对上升,购买力下降,汇率上
升(贬值) 汇率变化取决于两国通货膨胀的差异。
P1 / P 0 R1 R0 1 Pf / Pf0
绝对形式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相
对形式说明的是在两个时间内汇率的变动。
3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基本内容 汇率等于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的购买 力之比。一国货币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该国物 价水平的高低表现出来的。
货币的购买力:单位货币所能购得的商品及劳务的
数量
外币购买力 1 / Pf P R 本币购买力 oting Model)——粘性价格的货币论 (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
中级宏观:汇率超调模型 PPT课件
![中级宏观:汇率超调模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03339580eb6294dd886c52.png)
返回
3
总需求决定:开放经济的IS-LM曲线模型
r
B
r1 r0
yd1
p
p1
b
p0 yd1
LM(MS0/P1;P1)
A
LM(MS0/P0)
IS(G0,Q0) IS(G0,Q1)
y
yd0
S0P*0/P1=Q1<Q0=S0P*0/P0
a AD(G0,MS0,S0P0*)
y
yd0
返回
4
外汇市场瞬时调整
无抛补利率平价: r r* se
MIT的Dornbusch(1976) 结 构和功能综合两模型,小 规模开放经济
金融市场价格短期超调 (overshooting):产品市场 价格粘性(缓慢调整),金融 市场调整迅速。
价格粘性,AS由水平逐渐 垂直;AD取决于IS-LM模型
长期均衡:总需求等于总供 给,物价稳定;利率等同国 际利率;实际汇率位于长期 水平,预期变化为0。
yd h(q) h(s p) s p y / h
5.价格调整方程
p m ky lr *
p& ( yd y)
长期均衡:总需求等于总供给y,无通 胀;利差为0;价格与汇率位于长期水
平,预期变化为0。
12
长期均衡
超调图解2:货币扩张
p m ky lr *
s p y / h m (h1 k) y lr *
(d)
返回 6
货币供给(Ms)增长的长期影响
r
r* H J
s0 s1 ( a)
RP(S1)
RP(S0)s
p
SP0*/P=Q0
r
A
r*
LM(M0/P0)=LM(M1/P1) IS(G0,Q0)=IS(G0,Q1=Q0)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3b21022bed5b9f3f90f1cce.png)
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
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而汇率决定的货
一、柔性价格货币分析模型 三、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模型:汇率超调
一、柔性价格货币分析模型
(一)模型的假定
(二)基本模型
(一)模型的假定
(1)充分就业和完全竞争,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 (2)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弹性(柔性),即当货
一、绝对购买力平价
(二)绝对购买力平价概述
(一)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是指两个相同
的产品只能卖同一价格 1 封闭经济中的一价定律 2 开放经济中的一价定律
(二)绝对购买力平价概述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说明在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
即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价格水平之比,价格水平反 映既定收入水平下的购买力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模型的假定:
(1)在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从长期来看, (2 (3)以对外开放的小国为考察对象,外国价格和
外国利率都可以视为外生变量或假定为常数。
第四节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模型
柔性价格货币分析模型和汇率超调模型以货币为纽带, 综合考虑了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对汇率的影响, 但同时暗含了不同金融资产之间可以完全替代。 一、资产市场的均衡
成于商品市场上的汇率决定理论引入到资产市场, 同时还引入了货币供给、国民收入等经济变量,分 析了这些变量对汇率的影响。其分析包括了商品市 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是一种一般平衡分析, 在某种意义上,货币模型是资产市场说的简单模型。
三、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模型:汇率超调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模型(sticky-price monetary
二、相对购买力平价
第十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十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b4aa54cad51f01dc281f1c7.png)
第九章 汇率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 )是指当贸易是开放的,并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必然相同。
2. 开放经济条件中的一价定律:是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国以同一货币表示,其价格是一样的。
简言之,就是同一种商品在世界范围内卖同样的价格。
用公式表示为:i a P =e i b P3.购买力平价:是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
4.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两国的一般价格水平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又称绝对购买力平价。
5.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的相对形式说明的汇率变动的根据。
它将汇率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动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一段时期中的物价水平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换言之,在一段时期内,汇率的变化是与同一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正比的。
6.资本套利:当各国利率存在差异时,投资者为了获取较高的收益,愿意将低利率货币投向利率较高的国家,以套取利差收益,这就是国际间的资本套利。
很显然,这种由于套利而引起的资本流动必然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7.抛补套利:在套利活动中,如果投资者为了避免汇率对自己的不利变动,利用远期外汇合同进行套期保值,这就是所谓的抛补套利。
8.非抛补套利:如果投资者在套利活动中相信汇率的变动会对自己有利,不采取套期保值措施,这就是所谓的非抛补套利。
9.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前者指借贷关系已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
10.粘性价格(Sticky-Price )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
11.汇率超调: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
二、填空题1.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以 一价 定律为基础的。
【精品】国际劳动力流动下的汇率动态——汇率超调模型的一种扩展
![【精品】国际劳动力流动下的汇率动态——汇率超调模型的一种扩展](https://img.taocdn.com/s3/m/6307f20e26fff705cd170a01.png)
国际劳动力流动下的汇率动态——汇率超调模型的一种扩展国际劳动力流动下的汇率动态——汇率超调模型的一种扩展【内容提要】劳动力流动是人类社会的必然现象。
真实工资的变化是导致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内在原因,但因汇率变化产生工资差而发生劳动力跨国流动时反过来会影响汇率变动。
将国际劳动力流动因素引入多恩布什经典的汇率超调模型之中,可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三个市场共同均衡的最优条件导出汇率和价格水平的动态关系。
通过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可以从经典汇率超调理论中得到有启发性的政策含义:强调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应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变量,一国在政策设计中应注意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协调,同时注意汇率会导致相对的实际工资变化进而影响劳动力的跨国流动。
Labor mobility is inevitable in all societies. The root cause ofinternational labor mobility (ILM) lies in the changes of realwages, but ILM brought about by disparity of wages owing tochanges of exchange rate may in turn affect changes of exchangerat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by introducing various factors forILM into the model of exchange rate overshooting we can define thedynamic relations between exchange rate and price throughexamining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common equilibrium of themarkets of merchandise, money, and labor. It is suggested thatthis new perspective provides researchers with a widow into policyimplications owing to th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classical theoryof exchange rate overshooting. The implications include thenecessity of emphasizing ILM as a variant of macroeconomiccontrol, the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ion of a number ofeconomic variants in policy-making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theconcern over the fact that exchange rate can bring about changesof real wages which in turn have an impact on ILM.【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国际劳动力流动/汇率超调labor market/international labor mobility/exchange rate overshootingEE11UU8414724一、引言“二战”以后,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开始考察影响汇率的各种因素。
汇率超调
![汇率超调](https://img.taocdn.com/s3/m/fca5d888daef5ef7ba0d3c74.png)
汇率超调美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汇率超调,又称为汇率决定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基本假设①在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即由于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调整是渐进的,而资产市场反应却极其灵敏,利息率将迅速发生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②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能够成立;③无抛补利率平价始终成立;④以对外开放的小国为考察对象,外国价格和外国利率都可以视为外生变量或假定为常数。
核心思想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恩布什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
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
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
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
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
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
评价正面评价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的显著特征是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与货币主义的长期分析结合起来;采用价格粘性这一说法,更切合实际。
同时,它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表明了货币扩张(或紧缩)效应的长期最终结果是导致物价和汇率的同比例上升(或下降)。
但在短期内,货币扩张(或紧缩)的确对利率、贸易条件和总需求有实际的影响。
当政府采取扩张或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时,就需要警惕汇率是否会超调,以及超调多少这样的问题,以避免经济的不必要波动。
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是国际金融学中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最基本的模型;它首次涉及汇率的动态调整问题,开创了从动态角度分析汇率调整的先河,由此创立了汇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汇率动态学。
Dornbusch overshooting Model多恩布什超调模型
![Dornbusch overshooting Model多恩布什超调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43a8161f05087632311212f5.png)
编辑课件ppt
9
• 多恩布茨的贡献:
– 总结了汇率现实中的超调现象,并在理论 上首次予以系统的阐述。
– 汇率在短期内不仅会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 而且还会不符合购买力平价说的相对形态。 在汇率从短期均衡向长期均衡过渡中,本 国价格水平在上升,但外汇汇率却不升反 降,即本币在外汇市场上反而升值。
编辑课件ppt
平不变,本币实际汇率也贬值,净出口上升本国产出超过充 分就业水平。
编辑课件ppt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经济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调整
• 由于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水平,引起价格水平的缓 慢上升。
• 在货币市场,由于价格水平的上升,货币需求上 升,造成利率的逐步上升;根据利率平价原理, 本币利率上升则本币即期汇率上升。
• 利率逐步提高,实际汇率的逐步升值,私人投资 和出口逐步下降,总产出下降并向充分就业水平 调整。
11
汇率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式 (Portfolio Balance Model of Exchange Rate)
• 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中心论点:理性的投资 者会将其拥有的财富,按照收益与风险的权 衡,配置于各种可供选择的资产上。
编辑课件ppt
12
W M N p e Fp
• 式中,W、M、 Np、e、 Fp分别表示私人部门
然而,外汇汇率并不会永久高居这一短期均衡水平,而 会逐渐回落,出现与最初反方向的变化。因为:
(1)利息率下降会刺激总需求;
(2)外汇汇率上升使世界商品市场偏离一价定律,产生 商品套购机会,由此使世界需求移向本国商品,从而 带来总需求的上升。
编辑课件ppt
17
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两个渠道通过商品市场 的超额需求,最终将带来价格同比例上升。在 价格上升的过程中,实际货币供应量相应地逐 渐下降,利息率回升,结果是资本内流和外汇 汇率的下浮或本币升值,价格、利率和汇率相 互作用,直到汇率达到弹性价格模型所说明的 长期均衡水平上。最终来看,货币扩张所引起 的仅仅是价格、汇率等名义变量的同幅度上升, 而实际变量如实际汇率、实际货币供应量等则 恢复到最初的水平。
汇率超调模型
![汇率超调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425b3fcde009581b6bd9eb41.png)
(1 ) y
(7)
(二)模型的图示分析
• 第三象限表明货币市场的均衡状况 1 i ( p m y ) (8)
•LM曲线代表所有使货币市场均衡的p和i的 组合 •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商品供给y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二)模型的图示分析
• 第四象限描述了国际资产市场的均衡状况
• 商品需求的波动仅仅导致价格变动,而不 会影响产出
• 商品价格是粘性的,即对于商品需求的波 动,价格水平需要时间进行调整和吸收
• 利率与汇率是完全变动的,货币市场与资 产市场永远处于均衡
模型主要结论
• 长期内,价格水平是由货币供给决定的 • 从长期看,购买力平价在国际范围内成立, 这意味着在所有变量经过调整以后,汇率可 以大致反映本国与外国的价格水平 • 短期内,汇率调整将会超过其长期均衡值。 出现汇率超调现象的原因在于:价格是粘性 的,其反应与调整往往需要一定时间 • 从菲利普斯曲线方程看出,简单形式的汇率 超调模型中没有包括通货膨胀预期,因此它 适用于没有经历持续性通货膨胀的情形
2、短期冲击
3、从短期向长期的过渡
• 非均衡的商品市场是从短期冲击向长期均 衡(B2)过渡的推进器 • 在B1点,对净出口的需求超过其初始的均衡 值,从而产生对本国商品的过度需求。
• 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利率 水平缓慢上升,汇率水平回到其均衡值
45
p
MS
B2
B'
B1
MS
p
A2
A' A1
(1 ) y g (e p)
(e e ) ( p p) y p
(18)
4.利率平价与汇率超调理论
![4.利率平价与汇率超调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286d551ad02de80d4d840c8.png)
利率平价理论
i$= i£ +(F-E) /E 如果i$高于i£ ,则美元远期贴水,英镑远 期升水,F大于E,该式为较低的利率加上一 个正的升贴水折年率。 如果i$低于i£ ,则美元远期升水,英镑远 期贴水,F小于E,该式为较高的利率加上一 个负的升贴水折年率。
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
移到资本流动,指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对 于认识外汇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尤 其是在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间资金的流 动更多地不在基于贸易背景,而是纯粹的金融背景。 2.不是一个独立的汇率决定理论,只是描述出了 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的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不 是单向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即不仅利率的差异会 引起资本流动进而影响到汇率的变动,汇率的改变 也会引起资本的流动,进而改变市场资金供求,最 终影响利率。更为重要的是,二者可能同时受更为 基本的因素(如货币供求)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非抛补套利举例
假设一年后两国汇率变为£1= $1.9,此 时如果他将英镑换成美元,则他在伦敦的投 资收益 55万英镑可以换成104.5美元,比他 不进行非抛补套利时亏损3.5万美元;假设一 年后两国汇率变为£1= $2.1,此时如果他 将英镑换成美元,则他在伦敦的投资收益 55 万英镑可以换成115.5万美元,比他不进行非 抛补套利时多赚7.5万美元,比进行抛补套利 时还多赚5.5万美元。
抛补套利与非抛补套利
非抛补套利:投资者将资金投向高利货币 以期获得更高的利息收益,但出于对远期汇 率走势的预期或其他原因并不在远期市场上 卖出高利货币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 非抛补套利往往包含着投机动机。
非抛补套利举例
若美国一年期国库券利率为8%,而英国 一年期国库券利率为10%,一美国投资者在 纽约拥有100万美元现金,如投资于美国国库 券,一年后本利共为108万美元。若此时他进 行非抛补套利,投资利率更高的英国债券, 设即期市场汇率为£1= $2,则他在即期市 场卖出100万美元,得到50万英镑。他将50万 英镑调往伦敦并投资于一年期英国国库券, 一年后他获利55万英镑(50×(l+10%))。
第2章汇率决定理论第3节货币分析法12345
![第2章汇率决定理论第3节货币分析法12345](https://img.taocdn.com/s3/m/b80eb96d76eeaeaad0f330b4.png)
•一、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 •加假定前提: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稳定的货币需求和购买力平价成立 •在弹性价格假定下,利率与实际国民 •收入都与货币供给无关.
第2章汇率决定理论第3节货币分析法 12345
第2章汇率决定理论第3节货币分析法 12345
•即期汇率水平的形成。
第2章汇率决定理论第3节货币分析法 12345
•货币模型的不足之处则体现在: •第一,它是以购买力平价为理论前提的,如 果购买力平价本身在实际中 很难成立的话, 那么这种理论的可信性是存在问题的。
•第二,它在货币市场平衡的分析中,假定货 币需求是稳定的,这一点至少在实证研究中 是存在争议的。
•第三,它假定价格水平具有充分弹性,这一 点尤其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批评。
•货币模型在实证检验中,总的来说并不令人 满意。
第2章汇率决定理论第3节货币分析法 12345
•二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简称为“超 调模型”(overshooting model),是由美 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Dornbucsh)于2 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第2章汇率决定理论第3节货币分析法 12345
•3、简述利率平价理论(人行研究生考试)
第2章汇率决定理论第3节货币分析法 12345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5
第2章汇率决定理论第3节货币分析法 12345
•3,资金是完全流动的,CIRP始终成立
第2章汇率决定理论第3节货币分析法 12345
•资产市场说
•货币分析法 •资产组合分析法(略)!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flexible-price monetary approach •和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
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2ecda283d049649b665863.png)
图6-1
货币模型中本国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的影响
第三,本国利率上升的影响。
在货币模型中,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本国利率的上升将会带来本国价 格水平的上升,本国货币的贬值。
二、 引进预期后的货币模型
i-i=Etet et
et=Zt+β(Etet+1-et)
et =[1/(1+β)](Zt+βEtet
图6-8 在本国债券市场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经济效应
图6-9
在外国债券市场进行公开市场务的经济效应
2. 对供给绝对量变动的分析 中央银行融通财政赤字而导致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其效应如图 6-10
图6-10
融通赤字带来的货币供给增加的经济效应
经常账户盈余导致的外国债券供给增加,其效应如图6-11
图6-11 经常账户盈余导致的外国债券供给增加的经济效应 以上讲的是资产市场上短期均衡汇率的达到以及资产供求变化对汇率 的影响。
2. 一国资产总量(总财富)在任何时候由下式构成: W=M+B+e· F
一国资产总量是分布在货币、本国债券、外国债券之上的。从货币市场 看,货币供给是由政府控制的外生变量,货币需求则是本国利率、外国利 率、资产总量的函数。货币需求是本国利率、外国利率的减函数,是资产 总量的增函数。 从本国债券市场看,本国债券供给同样是由政府控制的外生变量。对本 国债券的需求是本国利率的增函数、外国利率的减函数、资产总量的增函 数。 从外国债券市,国债券的供给是通过经常账户的盈余获得的,在短期内 我们假定经常账户状况不发生变动,因此这种情况下它的供给也是外生的 固定值。对外国债券的需求,是本国利率的减函数、外国利率的增函数, 总量的增函数。 3. 资产组合模型的图形分析 货币市场的平衡情况如图6-4 债券市场的平衡情况如图6-5
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的超调分析
![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的超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9ab2f7192e45361166f596.png)
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的超调分析通过建立V 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人民币汇率的超调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我国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GDP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并且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来自上期价格的冲击对实际汇率的变化贡献率较大。
最后,对汇率超调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标签:汇率超调;向量自回归;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1 引言汇率超调模型是由多恩布施(Dornbusch)于1976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的著作《期望和汇率动态学》(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Rate Dynamics)中首先提出来的。
他认为,在符合利率平价的条件下,虽然资本的国际流动将使本、外币资产的收益率在一价定律前提下趋于一致,使得国内外实际汇率等于本币实际汇率变动率。
但面对内外冲击,短期内商品市场的价格具有粘性,仅仅是缓慢的调整,金融市场的变动要快得多,事实上是瞬间完成的。
因此金融市场为了弥补商品市场价格粘性会作出过度的调整,从而会出现汇率超调现象;而在长期内,汇率会缓慢趋向于回到其长期均衡水平。
多恩布施提出的汇率超调理论为国际金融领域的政策和学术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县一级的基层单位构成了我国的经济基础。
因此,我国商品市场仍然是一个分割程度相当高的市场,分割走向统一需要较长的历程。
在分割的市场中,信息的流动不是充分的,且是有成本的,一价定律不成立。
这样,商品价格的调整速度就具有更大的滞后性和迟缓性。
而我国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竞价的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
虽然整个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规范发展,还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但信息的流动相对充分,且成本较小,一价定律基本满足,价格的调整也就相当迅速。
所以,在统一市场中资产价格的调整速度要大于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可能产生汇率超调。
汇率超调模型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汇率超调模型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6948374233687e21af45a908.png)
金融问题研究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 2005年第1期(总第75期) 汇率超调模型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郭春松 王 晓(厦门大学,福建厦门 361005;江西银监局,江西南昌 330008) [摘 要]汇率超调模型说明,均衡汇率的形成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
从长期角度分析,均衡汇率的决定取决于相对经济实力。
我国虽然G DP 稳步增长,但长期遗留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因此,任由人民币随预期浮动升值为时尚早。
从长远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是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并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从中短期分析,应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实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关键词]汇率超调模型;人民币汇率;汇率制度;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5)01-0022-04[收稿日期]2004-11-12[作者简介]郭春松,男,福建泉州人,厦门大学金融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王晓,女,江西南昌人,江西银监局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监管。
1976年,多恩布什(Dornbusch )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 olitical Economy )上的著作《期望和汇率动态学》(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Rate Dynamics )为国际金融领域的政策和学术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这是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文章之一,超调模型还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它的精致和清晰,同时具有很强的政策相关性,使它区别于同时代其他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模型。
与此同时,多恩布什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修改延长了这个模型的生命,使其始终保持在政策分析的前沿领域。
一、汇率超调模型评述与货币模型相同,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也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非套补利率平价成立。
其中心思想体现在以下两个等式:第一个等式是非套补利率平价(Uncovered in 2terest rate parity ):i t +1=i 3+E t (e t +1-e t ).(1)其中,国内债券的利率是i ,必须等于国外利率i 3与期望的汇率变化E t (e t +1-e t )之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5
二、粘性价格
• 基本思想:汇率是一个跳跃变量,而商品 价格是事先确定,其向均值的调整是缓慢 的
• 经济体假设:一个汇率浮动、资本自由流 动、价格弹性、充分就业的开放经济小国
a
6
理论模型
a
7
a
8
货币分析法与汇率法构成
•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Flexible-Price Monetary Model)
•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Sticky-Price Monetary Model)
a
2
一、弹性价格
• 现代汇率理论中最早建立、最基础的汇率决定模 型。
• 基本思想: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而不是 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因此汇率水平应主要由货 币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
r
M Mf
LfL( ( yy, f, ii) f)
a
4
结论与缺陷
给定其他条件不变,本国货币存量导致r增加,汇率贬值 国民收入增加,汇率升值 本国利率上升,汇率贬值 缺陷: • (1)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实行
浮动汇率制以来一般是失效的,使得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建 立在非常脆弱的基础之上。 • (2)货币需求函数。研究显示,主要西方国家的货币需 求极不稳定,以收入和利率为基础的需求函数不能全面反 映实际的货币需求变化。
• 两个重要假设:(1)稳定的货币需求方程,即货 币需求同某些经济变量存在着稳定的关系;(2) 购买力平价持续有效。
a
3
理论模型
• M=kpy,Mf=kf·pf·yf,r=p/pf
• K表示以货币形态持有的备用购买力占社会 总收入的比例,p价格水平,y总产出,间 接标价法
• 引入实际货币需求L是Y和i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