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问答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动物生物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动物生物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动物⽣物学复习题参考答案动物学复习题参考答案第⼀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复习题1、动物细胞在形态结构和机能上有哪些共同特征?答:在形态结构⽅⾯,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

在机能⽅⾯:①利⽤和转变能量。

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机械能,维持细胞的⽣命活动。

②具有⽣物合成的能⼒。

能把⼩分⼦的简单物质合成⼤分⼦的复杂物质,如蛋⽩质、核酸等。

③具有⾃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

如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正是由于细胞具有⾃我复制的能⼒,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才能⼀代⼀代传下去;⼜正是由于细胞具有分裂的能⼒,动物体才得以逐渐长⼤。

④具有协调机体整体⽣命活动的能⼒。

如神经细胞能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

2、细胞膜有哪些重要作⽤?对动物有机体的⽣命活动有何重要意义?答:在电镜下观察细胞膜是具有三层结构的单位膜,主要含有蛋⽩质和磷脂,⽽且是动态的结构。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内环境的恒定。

细胞通过膜有选择地从周围环境吸收养分,并将代谢产物排出细胞外。

细胞膜上的各种蛋⽩质,特别是酶,对多种物质出⼊细胞膜起着关键性作⽤。

细胞膜还具有信息传递、代谢调控、细胞识别与免疫等作⽤。

正确认识膜的结构与机能,对深⼊了解有关⼈和动物的⼀些⽣理机能的作⽤机理、对控制有害动物以及和医学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3、细胞质各重要成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答: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内、细胞核外,含有多种细胞器和内含物的胶体状物质。

尤以内质⽹、⾼尔基器、溶酶体、线粒体、中⼼粒等主要细胞器对细胞的⽣命活动具有重要作⽤。

内质⽹:由膜形成的⼀些⼩管、⼩囊和膜层彼此联结成⽹状,根据其膜外是否附有核糖体颗粒⽽分成糙⾯内质⽹和滑⾯内质⽹。

主要功能是在其核蛋⽩体上合成蛋⽩质,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并与脂类物质的合成及糖类代谢有关。

更由于内质⽹为细胞提供了⼤量的膜表⾯⽽有利于酶的分布和细胞的⽣命活动。

⾼尔基器:由⼀些表⾯光滑的⼤扁囊和⼩囊构成的膜结构。

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9bc8564c-6eab-11ec-99c7-7cb59b590d7d考试要求它主要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主要门和纲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命题的基本要求考试命题应以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为依据,考试范围覆盖教学重点和难点。

考试时间及题型1.时间:120分钟。

2.问题类型: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题、判断题、简要描述题、填图、问答。

绪论:术语解释:物种、双名法、细胞和组织。

简要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

(非常简短!)这两种细胞是什么?动物组织的类型是什么?生物分类的基本级别是什么?生物界是什么?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 动物完全卵裂的两种主要形式是什么?不完全乳沟的类型是什么??无脊椎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阶段是什么??什么是假体腔?什么是真正的体腔??原气孔和后气孔有什么区别??什么是重要的模式生物??高等动物三个胚层最终分化的方向是什么?(简要概述)原生动物? 1.名词解释:原生动物;伸缩囊泡;孢子繁殖;合子生殖?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 ? 3.原生动物如何进行各种生理活动??4、原生动物有哪些主要类群?各有什么主要特点?海绵动物? 术语解释:萌芽繁殖;?海绵动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1、名词解释:辐射对称;消化循环腔;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腔肠动物在动物王国中的重要地位?3.腔肠动物分为哪些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代表什么动物?4.腔肠动物分化出什么类型的细胞?扁平动物?名词解释:左右对称、实质组织、皮肌囊、直接发育、间接发育、寄生、中间寄主、原肾管、不完全消化系统、牟勒氏幼体? 鸭嘴兽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扁平动物比腔肠动物高??鸭嘴兽门分为哪些纲?比较它的特点。

?动物两侧对称体制的结构特点是什么?简述两侧对称的生物学意义。

?简述中胚层的生物学意义。

(整理)动物生物学复习题汇总

(整理)动物生物学复习题汇总

《动物生物学》习题库……………………………………………………………………………第一章绪论一、试题:1.名词解释。

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是以生物学观点和生物技术进行动物生命规律研究的一门科学。

2.填空。

动物生物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是:描述性动物现阶段、实验动物学阶段、分子动物现阶段、现代动物现阶段。

3.选择。

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生物学研究的发展阶段(C )A描述性生物学阶段B实验动物学阶段C细胞生物学阶段D现代生物学阶段4.何谓动物生物学?其性质和任务是什么?(问答)定义:动物生物学是以生物学观点和生物技术进行动物生命规律研究的一门科学,性质: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之一。

任务:它研究的动物生命系统涵盖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多个层次;涉及的研究方向包括动物生命活动的各个领域,如形态、解剖、生理、分类、发育、地理、行为、进化、遗传及资源保护等。

5.动物生物学学科的发展有何新趋势?(论述)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分子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新兴学科的推动及其生命科学的相互渗透,宏观和微观生物学的相互交叉,使生命科学产生了许多分支新学科,如分子系统学、分子生态学、分子系统地理学等。

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遥感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农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物种保护和生物灾害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第二章动物生物学基本原理1.名词解释。

1).真体腔:即次生体腔,中胚层之间形成的腔。

这种体腔在肠壁和体壁上都有肌肉层和体腔膜,无论在系统发展或个体发育上看,比原体腔出现的迟,所以称为次生体腔。

2).假体腔:又称原体腔,是由胚胎发育时期的囊胚腔遗留的空腔成为成体的体腔,位于线虫等动无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无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覆盖,仅有体壁中胚层而无肠壁中胚层。

3).组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一般而言个体发育来源相同、形态相似、机能相关的细胞群和有关的细胞间质结合起来,共同组成执行一定功能的组织。

4.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问答题)

4.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问答题)

4.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问答题)1、动物分类是以什么为依据的?2、何谓物种?3、简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何区别?5、动物体有哪些组织?各组织的主要特征和机能是什么?6、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7、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它们有什么主要区别?8、总结多孔动物的体型和结构特点。

9、了解多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为什么说多孔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10、为什么说多孔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侧生动物)?1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2、总结三胚层、中胚层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13、掌握血吸虫生活史的特点及其危害、防治。

14、掌握猪带绦虫生活史,并了解其危害和防治等。

15、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6、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进步特征及意义有那些?17、比较真体腔和假体腔的结构特征。

18、蚯蚓有那些适应土壤穴居生活的特征?两侧对称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19、总结河蚌与其不太活动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20、乌贼与其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表现有哪些?21、节肢动物门有哪些重要特征?节肢动物比环节动物高等的表现有哪些?22、节肢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为什么能在动物界中占绝对优势?23、昆虫有哪些生殖方法和变态类型?24、昆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的原因是什么?25、以蝗虫为例,说明适应陆栖飞翔生活的特征。

26、为什么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及箒虫动物门同属于总担动物?27、什么是后口和后口动物?28、为什么说棘皮动物门是最高等的无脊椎动物?有哪些主要特征?29、半索动物的特征有哪些 ?30、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1、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32、简述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33、什么是逆行变态?试以海鞘为例加以说明。

34、为什么说文昌鱼“似鱼而不是鱼”?35、鱼类比圆口类进步性的特征有哪些 ?36、鱼类是如何适应水生生活的 ?37、比较淡水鱼和海水鱼渗透压调节机制的不同。

1.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选择题-)

1.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选择题-)

1.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选择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一滴池塘的水制成装片,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一种动物内有大小细胞核,还有伸缩泡,这种动物是。

A. 变形虫B.草履虫C疟原虫D绿眼虫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履虫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好材料,其体内大核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A.孤雌生殖B.营养与代谢C纵二分裂D.横二分裂3 .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 。

A.排除代谢废物B.排出体内多余水分C.气体交换D.输送营养4. 接合生殖属于 _____ 。

A.孤雌生殖B.有性生殖C无性生殖D.孢子生殖5. 水生原生动物渡过不良环境的方式是 ______ 。

A.受精卵B.芽孢C.孢子D.包囊6. 人感染疟原虫的方式是 _____ 。

A.蚊吸血传播B.由口感染C.接触感染D.接触了脏水7. 在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中,脂肪属于 ______ 。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8. 在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中,血液属于 ______ 。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9. 水沟系这种特殊的结构存在于 ______ 。

A.棘皮动物B.腔肠动物C软体动物D.海绵动物10. 海绵动物的幼虫为 _____ 。

A.浮浪幼虫B.牟勒氏幼虫C.担轮幼虫D.两囊幼虫11. _____ 为腔肠动物所特有的结构。

A.腺细胞B.间细胞C杆细胞D刺细胞12. _____ 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的好材料,下列关于水螅的叙述中,___ 是不正确的。

A. 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B. 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C. 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D. 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13. 海产腔肠动物的幼虫为 _____ 。

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动物的细胞和组织1 简述细胞组成和基本结构。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什么区别?3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何异同?4 什么是细胞周期?5 动物细胞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哪几种?是如何连接的?6 什么是动物的组织?动物有哪几类基本组织?7 简述不同动物组织的结构和特点?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1 动物的完全卵裂有哪2种主要形式?简述2种卵裂的不同。

2 无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经历哪几个阶段?简述这几个阶段的发育过程。

3 动物的中胚层是如何发生的?4 何为假体腔?何为真体腔?5 简述神经胚的形成过程。

6 请比较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的差别。

7 简述文昌鱼和两栖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

动物的类群及其多样性1.什么是种的概念?2.何为二名法?举例说明。

3.叙述生物的5界系统。

4.何谓真体腔动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生物类(Kingdom Protista)1 原生动物的主要生物学特征有哪些?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如何?2 如何区别纤毛虫纲、鞭毛虫纲、肉足虫纲3类原生动物?3 解释变形虫伪足形成的过程和机理。

4 纤毛和鞭毛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它们在原生动物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5 原生动物的水分和排泄是如何进行的?6 纤毛虫接合生殖包括哪些步骤?7原生动物如何获得营养?消化过程怎样进行?8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哪几种?区别是什么?9孢子虫纲与丝孢子虫纲的区别是什么?10疟疾、昏睡病、黑热病各是什么原生动物引起的?属于原生动物的哪一纲?11绘疟原虫生活史简图,叙述引起人类发生间日疟的症状和原因。

12哪类原生动物中的一些种类具有外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13 纤毛虫通过什么结构感受外界的刺激?14自然界里原生动物分布在什么样的环境中?15原生动物在污水的生物处理中起什么作用?侧生动物——海绵动物门(Spongia)1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枝?2 描述海绵动物的体壁结构?3 阐明海绵动物水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海绵动物水沟系统是如何进化的?5 以钙质海绵纲为例说明海绵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

动物学思考题级答案

动物学思考题级答案

动物学思考题级答案动物学思考题⼀、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1.物种(species)2.⼆名法,举例说明3.简述⽣物界的5界系统4.简述动物界的主要类群⼆、动物体的基本结构1.简述动物体的基本结构机制及其发展进化趋势动物的对称类型可分为;动物的体腔类型可分为;同律分节、异律分节、⾝体分部。

2.真体腔动物真体腔(Eucoelomata);裂体腔法和肠腔法;原⼝动物与后⼝动物。

重要名词:物种,⼆名法,五界系统,侧⽣动物,分类阶元,分类⽅法,系统发⽣,个体发⽣3.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3.1 动物的完全卵裂的2种主要形式和特点动物的完全卵裂有两种主要模式:即辐射卵裂和螺旋式卵裂。

卵裂⽅式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到胚胎后期的发育。

3.2 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的⼏个主要阶段及发育过程的特点囊胚(blastula):囊胚层(blastoderm),囊胚腔(blastocoel),原肠胚(gastrula):原肠腔(gastrocoel),中胚层和体腔(mesoderm and coelom) ,神经胚(neurula)。

3.3 动物的中胚层的发⽣中胚层的形成⽅式主要有2种:(1)体腔囊法(2)裂体腔法3.4 假体腔与真体腔3.5 简述神经胚的形成过程4.试⽐较原⼝动物与后⼝动物的差别胚孔(blastopore),原⼝动物(Protostomia)和后⼝动物(Deuterostomia)。

三、动物的系统与进化(各门类的特征与进化关系)1. 原⽣动物门2.海绵动物门3.腔肠动物门4.扁形动物门5. 原体腔动物6.环节动物门7.软体动物门8.节肢动物门9.棘⽪动物四、各门动物的分述1. 原⽣动物门(Protozoa)1.1原⽣动物的主要⽣物学特征及其在⽣物系统进化中的地位1.2 区别纤⽑⾍纲、鞭⽑⾍纲、⾁⾜⾍纲原⽣动物要点特征1.3 简述纤⽑和鞭⽑的结构及其在原⽣动物⽣活中的作⽤1.4 原⽣动物的⽔分调节和排泄1.5 纤⽑⾍的接合⽣殖和⽆性⽣殖的过程1.6 原⽣动物的⽆性⽣殖⽅式1.7 昏睡病、⿊热病是哪⼀类原⽣动物引起的疾病?(我国⼈体五⼤寄⽣⾍)1.8 原⽣动物分布在那些环境中1.9原⽣动物在污⽔处理系统中所起的作⽤1.10 简述疟原⾍的⽣活史,引起⼈类发病原因及症状(1)红细胞前期(2)红细胞外期(3)红细胞内期引起⼈发病的原因及症状:1.11 哪类原⽣物中的种类有外壳1.12 孢⼦⾍纲与丝孢⼦⾍纲的区别1.13 纤⽑⾍感受外界刺激和防御的结构2. 侧⽣动物—海绵动物门(Spongia)2.1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个侧枝?2.2 描述海⾯动物的体壁结构2.3 海绵动物⽔沟系的结构和功能2.4 海绵动物⽔沟系是如何进化的?2.5 以钙质海绵为例,说明海绵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2.6 海绵动物分为哪纲及主要区别2.7 海绵动物的体制与其⽣活⽅式的适应关系3. 腔肠动物门3.1 ⽐较腔肠动物中⽔螅型和⽔母型的异同3.2 为什么说腔肠动物的细胞出现了初步的组织分化?3.3 举例说明世代交替和多态现象3.4 如何区分⽔螅纲⽔母和钵⽔母纲⽔母?3.6 如何确定腔肠动物的进化地位?3.7 简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3.8 如何看待栉⽔母动物的进化地位4. 三胚层⽆体腔动物4.1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的主要特征4.2 ⽪肤肌⾁囊的结构4.3 形动物的中胚层分化的组织和器官4.4 扁形动物神经系统的特点4.5 原肾管型排泄系统的结构特点4.6 扁形动物门分纲及各纲的主要特征4.7 扁形动物⾼度适应寄⽣⽣活的特征4.8 寄⽣⾍和寄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防⽌原则4.9 为什么说三胚层⽆体腔动物是动物系统进化中的⼀个新阶段重要名词:原肾管,杆状体,囊尾幼⾍,厌养呼吸,中间寄主,终末寄主,幼体⽣殖,假分节,不完全消化管,牟勒⽒幼⾍。

5. 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填图题)

5. 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填图题)
(2)草履虫结构图:
1._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5.______
6._______7.______8.______9._____10._____
(3)水螅纵切面结构图:
1._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5.______
6._______7.______8.______9._____10._____
(8)蚯蚓横切面结构图:
1._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5.______
6._______7.______8.______9._____10._____
(9)环毛蚓身体前部的解剖
1._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5.______
6._______7.______8.______9._____10._____
(4)海月水母的生活史
1._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5.______
6._______7.______8.______9._____10._____
(5)河蚌的结构
1._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5.______
6._______7.______8.______9._____10._____
动物生物学复习资料动物生物学复习题经济法复习思考题金融学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无土栽培复习思考题纲要专题复习思考题管理会计复习思考题公共关系复习思考题公司金融复习思考题
5.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填图题)
(1)绿眼虫结构图
1._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5.______
6._______7.______8.______9._____10._____

动物生物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动物生物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动物生物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一.选择、填空1.华枝睾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门(吸虫纲)纲。

2.鸟类皮肤的特点是(薄、松而且缺乏腺体),鸟类唯一的皮肤腺是(尾脂腺)。

3.鸟类的皮肤外面具有由表皮所衍生的角质物有(羽毛),(角质喙),爪和鳞片等。

4.根据羽毛的构造和功能,可分以(正羽),(绒羽)和纤羽。

5.鸟类消化生理方面的特点是消化力(强)、消化过程(十分迅速)。

6.鸟类的循环系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完全的)双循环,心脏(容量)大,心跳频率快、动脉压高、血液循环迅速。

7.海鸟盐腺的功能是(能分泌出比尿的浓度大得多的氯化钠),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8.羽衣的主要功能是:1)(①保持体温,形成隔热层。

通过附着于羽基的皮肤肌,可改变羽毛的位置,从而调节体温)、2)(②构成飞翔器官的一部分——飞羽及尾羽)等.③使外廓更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④保护皮肤不受损伤。

羽色还可成为一些鸟类(如地栖性鸟类及大多数孵卵雌乌)的保护色。

9.鸟分为两个亚纲,即(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10.古鸟亚纲的代表化石种类有(始祖鸟),具有爬行类和鸟类的(过渡)形态。

11.鸸鹋属于(平胸总目)总目(鸵形目)目。

12.王企鹅属于(企鹅总目)总目,信天翁属于(鹱形目)目。

13.斑嘴鹈鹕属于(鹈形目)目为(大型游禽)禽。

14.白鹳属于(鹳形目)目(涉禽)禽。

15.天鹅属于(雁形目)目(大型游禽)禽。

16.秃鹫属于(隼形目)目(猛禽)禽17.绿孔雀属于(鸡形目)目(陆禽)禽。

18.丹顶鹤属于(鹤形目)目(涉禽)禽。

19.红嘴鸥属于(鸥形目)目,珠颈斑鸠属于(鸽形目)目。

20.虎皮鹦鹉属于(鹦形目)目,四声杜鹃属于(鹃形目)目。

21.雕号鸟属于(号鸟形目)目(猛禽)禽。

22.双角犀鸟属于(佛法僧目)目,斑啄木鸟属于(列形目)目。

23.哺乳类的胎盘分为(无蜕膜胎盘)和(蜕膜胎盘)。

24.哺乳类四肢的着生与爬行类不同,其特点是前肢的肘关节向(后转)、后肢的膝关节向(前转),从而使四肢紧贴于躯体下方。

2.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填空题)参考答案

2.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填空题)参考答案

2.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填空题)参考答案1、界,门,纲,目,科,属,种;2、细胞壁,质体,液泡;3、鞭毛,肉足,纤毛;4、植物性营养。

动物性营养,渗透性营养;5、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6、2,小核,大核;7、分裂生殖,接合生殖;8、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9、组织;10、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11、骨骼肌,平滑肌,心肌,斜纹肌;12、骨骼肌,平滑肌,心肌;13、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14、皮层,胃层,中胶层;15、单沟系,双沟系,复沟系;16、两囊;17、胚层逆转,侧生动物;18、内皮肌细胞,腺细胞,消化循环腔;19、腔肠动物,网状;20、浮浪;21、腔肠动物;22、水生,陆生;23、环肌,斜肌,纵肌,背腹肌;24、调节体内渗透压;25、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26、雄虫尾部向腹面弯曲、雌虫尾端直而尖;27、纵肌,环肌;28、疟原虫,蛔虫,钩虫,猪带绦虫,血吸虫,肝片吸虫;29、局部活动,发展到更高阶段;30、角质膜,表皮层,环肌层,纵肌层,壁体腔膜;31、蛭素,血液凝固;32、毛细血管;33、脑,咽下神经节,围咽神经,腹神经链;34、担轮幼虫;35、二,贝类;36、角质层,棱柱层,珍珠层,保护;37、缩足肌,伸足肌;38、围心腔,直肠,心室,围心腔;39、脑侧神经节,脏神经节,足神经节;40、钩介幼虫;41、腕,漏斗;42、担轮幼虫,面盘幼虫;43、气管,马氏管,开管式循环,混合体腔;44、10,2,8;45、感觉和取食,运动,生殖和代谢;46、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47、上唇,大颚,小颚,下唇,舌;48、胃盲囊着生处,马氏管着生处;49、中肠,后肠;50、脑,咽下神经节,围咽神经,腹神经链;51、保水,保护,协助运动;52、背血管,心脏;53、混合体腔,血腔;54、头胸部,腹部,头胸甲,额剑;55、苔藓动物,腕足动物,帚虫动物;56、辐射对称,两侧对称;57、水管系统,围血系统;58、口索;59、网状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筒状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60、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61、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62、纤维素;63、被囊类,逆行变态;64、终生,背神经管;65、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66、无颌类,上下颌,成对附肢,七鳃鳗,盲鳗,原始,特化,寄生,自由;67、端脑,间脑,中脑,后脑,延脑;68、七鳃鳗目,盲鳗目;69、纺锤,鲫鱼,侧扁,鳊鱼,平扁,鳐,棍棒,黄鳝;70、头,躯干,尾,颈部;71、鳃盖后缘,肛门;72、胸鳍,腹鳍,背鳍,尾鳍,臀鳍;73、盾鳞,硬鳞,骨鳞;74、躯干椎,尾椎;75、双凹型椎体;76、一心房一心室,单循环;77、调节身体比重,呼吸,发声,感觉;78、12对;79、青鱼,草鱼,鲢鱼,鳙鱼;80、生殖洄游,索铒洄游,越冬洄游;81、呼吸;82、是声音的共鸣器;83、2个;84、颈椎,荐椎;85、二心房一心室,不完全的双循环;86、10对;87、无足目,版纳鱼螈,有尾目,东方蝾螈,无尾目,黑斑蛙;88、头,颈,躯干,尾,四肢;89、腺体,表皮,真皮;90、无颞窝,上颞窝,合颞窝,双颞窝;91、环椎,枢椎,二;92、爬行类,保护内脏,辅助呼吸;93、胸椎,肋骨,胸骨;94、侧生齿,槽生齿,端生齿;95、二心房一心室,不完全的双循环;96、胸腹式呼吸;97、尿酸;98、爬行类;99、两栖类;100、12对;101、干燥,腺体,角质,羊膜卵,体内;102、薄,松,韧,干;103、尾脂腺,油脂,水;104、皮肤;105、正羽,绒羽,纤羽;106、坚,气体,愈合,变形;107、1个;108、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109、异凹型椎体;110、最后几枚胸椎,腰椎,荐椎,前面几枚尾椎;111、龙骨突,胸肌,无龙骨突;112、开放式;113、胸小肌,胸大肌;114、角质喙,砂囊;115、二心房二心室,完全的双循环;116、肺是由大量的相互连通的各级支气管组成,具气囊,进行特殊的双重呼吸;117、毛细支气管,肺泡;118、鸣管和鸣肌;119、纹状体;120、12对;121、鸟类;122、前巩膜角膜肌,后巩膜角膜肌,晶体,双重;123、占区,筑巢,产卵与孵卵,育雏;124、平胸总目,企鹅总目,突胸总目;125、走禽类,水禽类,游禽类,涉禽类,猛禽类,鹑鸡类,鸠鸽类,攀禽类,鸣禽类;126、候鸟,留鸟;127、正羽,绒羽,纤羽;128、皮脂腺,汗腺,乳腺,味腺;129、2个;130、齿骨;131、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132、双平型椎体,椎间盘;133、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134、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皱胃;135、二心房二心室,完全的双循环;136、二尖瓣,三尖瓣,半月瓣,防止血液倒流;137、左体动脉弓;138、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139、皮层,皱褶;140、胼胝体;141、12对;142、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143、绒毛膜,尿囊,子宫壁内膜;144、表皮,真皮;145、中轴骨骼,附肢骨骼,头骨,脊柱,肋骨,胸骨,带骨,肢骨;146、鱼类,爬行类;147、鸟类,哺乳类;148、双凹型椎体,前凹型椎体,后凹型椎体,异凹型椎体,双平型椎体;149、无,1枚,2枚,2枚,3~5枚;150、消化管,消化腺;151、肺,鳃,皮肤,口咽腔粘膜;152、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153、中肾,后肾;154、两栖类,哺乳类;155、爬行类,鸟类;156、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圆口类,鱼类,两栖类;157、两栖类,爬行类;158、10对,12对;159、鸟类,哺乳类;160、保护、运动、分泌、排泄表皮衍生物:①鱼类和两栖类的粘液腺;②爬行动物如蜥蜴的角质鳞;③鸟类的羽毛、爪;④哺乳类的毛、蹄、指甲、牛羊角以及发达的皮肢腺、汗腺、乳腺、气味腺。

3.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3.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3.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物种:分类基本单位,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种群,种内个体间可以彼此交配和产生后代,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双名法:对每种生物采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的方法进行命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

3、细胞周期: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由前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经过生长和分裂,到产生出子细胞为止的期限称为细胞周期。

4、出芽生殖:在亲体的一定部位长出与自身体形相似的个体,称为芽体。

以后芽体可以脱离亲体发育成新个体或不脱离亲体而形成群体的生殖方式。

5、卵生:由母体产出的是受精卵或未受精卵,未受精卵则需在体外受精(孤雌生殖除外)。

子代的胚胎发育在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胚胎发育时所需营养物质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

6、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是幼体。

子代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母体供给。

7、卵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也是幼体。

幼体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仍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母体的输卵管或孵育室仅提供子代胚胎发育的场所。

8、伸缩泡:原生动物所具有的泡状细胞器,能通过收缩和舒张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也有部分的排泄功能。

9、刺丝泡:草履虫等表膜之下的小杆状结构,有孔开口在表膜上,当动物遇到刺激时,射出其内容物,遇水成为细丝,一般认为有防御功能。

10、变形运动:变形虫在运动时,其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伪足,虫体不断向伪足伸出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变形运动。

11、接合生殖:草履虫等原生动物特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生殖时两个虫体口沟贴合,表膜溶解,通过小核的分裂和部分交换,最终产生8个新个体的复杂过程。

12、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取营养,并对该生物有害。

13、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

14、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

15、胚层逆转:在胚胎发育中,大分裂球在外,小分裂球在内,与般多细胞动物相反。

4.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问答题)参考答案

4.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问答题)参考答案

4.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问答题)参考答案1、①形态学特征尤外部形态为最直观而常用的依据。

②生殖隔离、生活习性、生态要求等生态学特征均为分类依据。

③细胞学特征也已应用于分类工作。

④生化组成逐渐成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⑤DNA核苷酸和蛋白质氨基酸的新型快速测序手段及DNA杂交等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和应用。

2、物种是分类系统上的基本单位,它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一个物种中的个体,一般不与其他物种中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物种是自然选择的历史产物。

种是动物进化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形式。

3、①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

②植物细胞有质体,动物细胞一般无。

③植物细胞质中有较大的液泡,成熟植物细胞有很大的中央液泡,动物细胞一般无液泡或只有小的液泡。

④植物细胞一般无中心粒,动物细胞一般有中心粒。

此外,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有区别。

4、减数分裂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也分为前、中、后、末期,但其主要特点是由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组成,分别称为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在两次分裂之间一般有一短暂的间期,在此期间不进行DNA的复制。

由于细胞核分裂了两次,而DNA只复制一次,因而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变成了单倍体。

减数分裂I的前期经历时间很长,过程也复杂,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减数分裂对维持物种染色体数目恒定,对遗传物质的分配、重组具有重要意义,对生物的进化发展也极为重要。

5、上皮组织:由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的组织,分布在体表及体内各种器官、管道、囊、腔内表面及体内各脏器表面。

具有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感觉等机能。

结缔组织: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的组织,细胞分散在细胞间质中,细胞间质包括基质和纤维,基质可以以液体、胶体或固体形式存在。

结缔组织几乎在高等动物全身各处均可见到。

《动物生物学》习题答案

《动物生物学》习题答案

《动物生物学》习题答案《动物生物学》试题一、对象生物科学、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二、目的要求掌握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各个动物类群的结构特征、生命活动规律,动物的结构功能、发育、进化和多样性保护等。

三、内容四、方式及时间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题型结构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六、参考用书许崇任,程红. 动物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蔡益鹏等译. 动物生物学. 科学出版社. 2000.刘凌云,郑光美主编. 普通动物学.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七、其他教研室:动物教研室执笔人:沈文英审核人:制定日期:2005年9月第一篇绪论一、名词解释1、自然分类系统:从比较解剖学入手,结合比较胚胎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学科,建立一个能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

以动物形态和解剖上的相似形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类缘关系。

2、物种:物种是由种群组成的生殖单位,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在宗谱线上代表一定的分支,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3、二、填空题4、1979年陈世骧提出的生物六界系统分别是(病毒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5、瑞典博物学家林奈, 1768年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6、现代分类系统可以分为四个学派,分别是(传统分类学派),(数值分类学派),(支序分类学派),(进化分类学派);其中以(支序),(进化)为当今动物分类学界的主流。

7、自然分类系统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8、Mayr(1963),Grant(1971),Bush(1975),White(1978)等认为物种形成的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异域形成),(同域形成),(邻域形成)。

三、判断题1、物种间具有生殖隔离性。

(0425)《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0425)《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0425)《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答案(0425)《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判断题1、(√)2、(√)3、(√)4、(√)5、(X)6、(√)7、(X)8、(X)9、(√) 10、(√) 11、(X) 12、(X) 13、(X) 14、(X)15、(√) 16、(X) 17、(X) 18、(√) 19、(√) 20、(X)21、(√) 22、(X) 23、(√) 24、(√)26、(√) 27、(√)28、(√) 29、(√) 30、(√) 31、(X) 32、(√) 33、(√)34、(x) 35、(√) 36、(√) 37、(√) 38、(√) 39、(√)40、(x)41、(√) 42、(√) 43、(√) 44、(√) 45、(√x)46、(X) 47、(x) 48、(x) 49、(√) 50、(√) 51、(√)52、(x) 53、(×) 54、(×) 55、(√)56、(X) 57、(√)58、(√) 59、(X) 60、(X) 61、(√) 62、(√) 63、(X)64、(X) 65、(X) 66、(X) 67、(√) 68、(√) 69、(√)70、(√) 71、(X)72、(√) 73、(√) 74、(√)二、名词解释1.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

包括一个有丝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两个部分2.细胞分化:一种类型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特性方面稳定地转变为另一类型细胞的过程。

3.组织:由一群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及其相关的非细胞物质以一定的形式连接而形成的担负一定的功能的结构。

4.器官: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生理机能的结构。

5.系统: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即构成系统。

6.体制:动物身体各部分排列的图案或形式。

7.同律分节:动物的身体除前端2节和最后1节外,其余体节在外形基本相同的分节方式。

动生课后思考题

动生课后思考题

动物生物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动物细胞与组织1、名词解释:1)细胞;2)原生质;3)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4)细胞分化;是一种类型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物化学特性方面稳定的转变为另一类型的细胞过程。

5)细胞连接;动物细胞间的连接是细胞质膜在相邻细胞之间分化而形成的特定连接称为细胞连接。

6)组织;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连接在一起形成组织7)器官;不同的组织共同完成一定生理功能,并将这些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定形态特征和结构功能的单位。

8)系统:若干种器官共同完成生命的一项功能,就构成了系统。

2、动物细胞间的连接方式桥粒连接,间隙连接,紧密连接。

紧密连接:将相邻细胞的质膜密切地连接在一起,相邻细胞膜之间不留空隙,细胞外的物质不能通过。

如肠壁的上皮细胞桥粒连接:上皮细胞间的一种很牢固的连接方式,呈斑块状结构的桥粒与细胞质溶胶中的中间纤维连接,间接地连成相邻细胞的细胞骨架,相互连接成骨架网。

间隙连接:两个细胞之间存在间隙,很窄,有一系列的通道贯穿在间隙之间,细胞质通过细胞之间存在的间隙相通。

3 、动物的基本组织类型、结构特点。

上皮组织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紧密连接,细胞间质很少结构:排列方式有多层、单层;形状主要为柱状、扁平状;很多上皮细胞的表面有纤毛、鞭毛等结构。

类型: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生殖上皮功能:保护、分泌、吸收、感觉结缔组织特点:有发达的细胞间质,细胞分散在间质中结构:疏松结缔组织——由排列疏松的纤维与分散在纤维间的多种细胞构成,纤维和细胞埋在基质中,充满在器官内部的间隙中;致密结缔组织——基质和细胞少,纤维多且致密;弹性结缔组织——由平行排列的弹性纤维组成;网状结缔组织——主要的纤维互相交织成网状纤维;脂肪组织——聚集了大量脂肪,细胞核与细胞器被挤到一侧;血组织——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软骨——细胞间质坚固而有弹性,有发达的胶原纤维;硬骨——细胞间质十分坚硬,成分硫酸钙、磷酸钙,细胞只有一种。

动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

动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
中枢延搁
兴奋通过突触过程复杂,耗费较长时间。在中枢传递时需通过多个突触的接替,突触传递过程比较缓慢,历时较长的现象,称为中枢延搁。
二、填空题
填空题
答案
20种蛋白质氨基酸中,极性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有和。
Asp(天冬氨酸)、Glu(谷氨酸)
20种基本氨基酸中,最简单的氨基酸是甘氨酸,其结构式是。
NH2-CH-COOH
《动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答案
DNA的复性
变性的两条DNA分子在一定条件下,重新结合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称为DNA复性或退火,复性后的DNA恢复其原来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
Tm值
熔解温度,将50%的DNA分子发生变性的温度,称为其Tm值
半保留复制
先是双螺旋链打开,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进行复制,产生的新的子代双链中,一条链为亲代的链,另一条为新合成的链,子代链的这种合成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4; 9
米氏方程可表述为。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时的原料是、和。
Gln,CO2,Asp
某蛋白质的等电点为6.0,在PH8.0的缓冲溶液中,将带_____电荷,电泳时将向________方向泳动。
负,正极
嘌呤环上的第3、9位上氮元素有提供。嘌呤环上第6位的碳元素来源于

Gln,CO2
平静吸气时,肺内压比大气压,平静呼气时,肺内压比大气压。
编码链
转录时,只能以DNA两条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称为模板链,与之互补的另一条DNA链称为编码链。
变构效应
某些寡聚蛋白质分子由于与效应物结合后,其构象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从而引起了其功能的改变,即活性增加或减少。
不感觉失水
不感觉失水——从皮肤和呼吸丧失的水分,由于动物感觉不到故命名。

动物学复习思考题

动物学复习思考题
家兔和瘤胃纤毛虫之间是怎样互利共生的?
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家兔和瘤胃纤毛虫,双方都从对方获得了一定的好处,同时也给对方带来了一定的益处。
①家兔的盲肠对瘤胃纤毛虫来说是一个恒温、恒湿且食物丰足的理想生活环境。家兔每天采食大量的草料,消化为适于纤毛虫摄食的碎屑。盲肠优越的生活条件,使瘤胃纤毛虫顺利地大量繁殖。
尾脂腺
尾脂腺是鸟类皮肤具有的唯一腺体,能分泌油脂,供鸟类涂抹羽毛,使羽毛润泽防水。
细胞周期
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所经历的期限,叫细胞周期。

蛹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生活史的一个时期。蛹外表不吃不动,但其内部却发生着非常剧烈的变化,最终羽化为成虫。成虫与幼虫不仅在形态结构上截然不同,并且在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上也多不一致。
没有连系
玉米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猪是生态系统中的者。
消费者
原体腔(假体腔)的结构特点是有,无;无。
体壁肌肉层、脏壁肌肉层、体腔膜
在动物体表起保水作用的化学物质是。
蜡质
在自然分类系统中,通常所使用的分类阶元有、、、
、、、。
界、门、纲、目、科、属、种
专门的呼吸器官是最先在中出现的。
软体动物
自由生活的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
刚毛
蚯蚓为门纲的动物。
环节动物、寡毛
人类具有胎盘。
盘状
软体动物的身体都是由、、和四部分构成的。
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及贝壳
沙蚕的游泳器官叫。
疣足
鲨鱼在海洋中永不停留地游泳是因为它没有。

疏松结缔组织基质中的两种纤维是和。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水蛭的生活方式是。
临时外寄生
涡虫的排泄器官是。
焰细胞
我国出产的爬行动物,可分为3个目,即、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问答题)参考答案1、①形态学特征尤外部形态为最直观而常用的依据。

②生殖隔离、生活习性、生态要求等生态学特征均为分类依据。

③细胞学特征也已应用于分类工作。

④生化组成逐渐成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⑤DNA核苷酸和蛋白质氨基酸的新型快速测序手段及DNA杂交等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和应用。

2、物种是分类系统上的基本单位,它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一个物种中的个体,一般不与其他物种中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物种是自然选择的历史产物。

种是动物进化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形式。

3、①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

②植物细胞有质体,动物细胞一般无。

③植物细胞质中有较大的液泡,成熟植物细胞有很大的中央液泡,动物细胞一般无液泡或只有小的液泡。

④植物细胞一般无中心粒,动物细胞一般有中心粒。

此外,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有区别。

4、减数分裂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也分为前、中、后、末期,但其主要特点是由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组成,分别称为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在两次分裂之间一般有一短暂的间期,在此期间不进行DNA的复制。

由于细胞核分裂了两次,而DNA只复制一次,因而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变成了单倍体。

减数分裂I的前期经历时间很长,过程也复杂,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减数分裂对维持物种染色体数目恒定,对遗传物质的分配、重组具有重要意义,对生物的进化发展也极为重要。

5、上皮组织:由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的组织,分布在体表及体内各种器官、管道、囊、腔内表面及体内各脏器表面。

具有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感觉等机能。

结缔组织: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的组织,细胞分散在细胞间质中,细胞间质包括基质和纤维,基质可以以液体、胶体或固体形式存在。

结缔组织几乎在高等动物全身各处均可见到。

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修复、物质运输等多种功能。

肌肉组织:主要由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一般呈纤维状,又称肌纤维。

肌细胞中主要含有肌原纤维,它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为肌细胞中有收缩能力的蛋白质。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组织。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具有高度的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

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多,体积小,也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也不具有接受刺激、传导兴奋的能力,它对神经组织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的作用。

6、①单细胞。

②个体小。

③营养方式有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渗透性营养。

④无专门的呼吸、排泄器官和神经组织。

7、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它们有什么主要区别?鞭毛纲:运动器官为一根或几根鞭毛(与纤毛的区别:长、少、运动无规律),鞭毛结构;三种营养方式;多纵二分裂,有些种类进行出芽生殖、配子生殖;淡水种类环境不良时形成包囊。

肉足纲:有肉足,为运动和摄食器官;营养方式为吞噬性营养;生殖为二分裂,个别种类有性生殖。

孢子纲:全部寄生性生活,形态、摄食、运动、营养趋于简单,繁殖力特强。

纤毛纲:运动胞器为纤毛;核质高度分化:大小核,细胞质分化有多种胞器;吞噬性营养;横二分裂和接合生殖。

8、多孔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身体由体壁和中央腔构成。

体壁分皮层、胃层和中胶层。

皮层由扁平细胞、孔细胞等,起保护作用。

胃层主要由领细胞构成,起消化作用。

中胶层为胶冻状类蛋白物,有游离变形细胞,起运输作用。

此外,多孔动物有水沟系、骨骼等结构。

9、多孔动物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其原始性表现:体形不固定,无明确的组织和器官系统,中央腔无消化功能,无神经,对外界刺激无明显反应,再生能力强。

10、由于多孔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胚层逆转现象(一般多细胞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大分裂球植物极在内,小分裂球动物极在外,多孔动物正好相反),因此将其外层称为皮层,内层称胃层。

此外,因其具有领细胞、骨针、水沟系等,证明多孔动物较特殊,特称为侧生动物。

11、①辐射对称。

概念、意义。

②两胚层及原始的消化腔。

③细胞和组织分化。

④具刺细胞⑤散漫的神经系统⑥生殖和世代交替。

12、①扁形动物两侧对称的体制是动物由水生陆生的前提。

②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的出现在动物的进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③扁形动物出现了专门的排泄器官——原肾管。

④扁形动物的梯形神经系统比腔肠动物神经网进步,适应环境能力增强。

⑤扁形动物的生殖系统和生殖方式趋于完善。

13、生活史特点:①仅一个中间寄主;②有两代胞蚴而无雷蚴和囊蚴;③尾蚴直接感染。

危害:①尾蚴穿透皮肤引起皮炎;②童虫移行引起咳嗽、发热等;③成虫寄生:掠夺营养,毛蚴分泌物破坏正常组织,感染一个月后,腹泻、疼痛、发热。

重感染者:虫卵钙化,结缔组织增长,导致肝硬化,脾增大,腹水以至腹部内脏压迫胸部而造成呼吸困难,呈典型的大肚子症状,可延续数年,病人黄疸、贫血、食欲不振易疲劳,儿童停止发育呈侏儒,重者死亡。

防治:①消灭中间寄主(兴修水利、化学药物等);②查治病人;③加强粪便管理;④做好个人防护。

14、生活史:成虫——怀卵节片——六钩蚴——囊尾蚴——成虫。

囊尾蚴为其感染期。

危害:成虫寄生于人体,吸取营养,分泌毒素、引起消化不良、腹疼、腹泻。

人若为中间寄主,则会引起皮下囊虫结节,肌肉酸疼或麻木。

若囊尾蚴寄生于眼部,可引起视力障碍或失明;寄生于脑部,可引起癫痢、阵发性昏眠、半身不遂等。

防治:治疗病人、严格猪肉检疫、不食未熟猪肉、管好粪便。

15、两侧对称,三胚层,身体不分节。

体细长呈蠕虫状,体表有非细胞结构的角质膜,具假体腔,完的全消化道,无循环、呼吸系统,原肾管型排泄系统,筒状神经系统,多数雌雄异体且异形,水生划陆生生活,不少种类寄生生活。

16、环节动物门在动物演化上的进步特征及意义有那些?①身体分节。

意义:提供了局部活动的可能性,身体分节及体节的分化,是动物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前提。

②出现真体腔。

意义:促进了其它器官系统的分化,如肠壁有了肌肉,可自由蠕动,促进了肠本身形态和机能的分化。

此外,真体腔的出现与循环、排泄、生殖系统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③出现了专门的循环系统。

意义:提高了物质运输的效率。

④出现后肾型排泄系统。

意义:提高了排泄机能。

⑤出现链状神经系统。

意义:神经系统较发达,提高了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17、假体腔为囊胚腔的剩余部分,真体腔来源于体腔囊。

假体腔无体腔膜包被,真体腔有体腔膜。

假体腔较原始。

真体腔进步,其体壁和肠壁均有发达的肌肉,促进了其它器官系统的分化,在动物进化中意义重大。

18、①体表有粘液腺,背孔可喷出体腔液,保持体表湿润。

②头部不明显,头部感官消失。

③以刚毛代替疣足。

④口前叶适于摄食和钻土。

⑤环带保证在陆地干燥环境中生殖。

19、总结河蚌与其不太活动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①河蚌被两片贝壳;②无明显头部;③肌肉不发达;④以滤食的方式获得食物;⑤开管式循环;⑥神经系统不发达。

20、①游泳能力强。

②有强大的捕食能力。

③能变换体色。

④能放出烟幕。

⑤神经及感官发达。

⑥闭管式循环。

⑦贝壳退化。

21、①异律分节的发展和附肢分节。

②具外骨骼。

③肌肉发达。

④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

⑤呼吸方式多样,其中陆生种类气管呼吸。

⑥完全的消化道,分前肠、中肠和后肠,中肠为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⑦以马氏管或颚腺、绿腺、基节腺排泄。

⑧链状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较环节动物更集中。

⑨多数雌雄异体,生殖方式多样,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

节肢动物比环节动物高等的表现:身体分部;附肢分节;具外骨骼;气管等呼吸;马氏管等排泄;神经系统较环节动物更集中。

22、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一门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健康、经济等各方面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绝大多数种类陆栖;全身包被坚实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

有灵活的附肢、伸屈自如的体节以及发达的肌肉,藉以增强运动。

还具有气管等空气呼吸器,能高效地进行呼吸,完全适应于陆上生活。

是在无脊椎动物中,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的一门动物,其绝大多数种类演化成为真正的陆栖动物,占据了陆上所有生境。

23、昆虫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如有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现象、幼体生殖等。

昆虫的变态类型有无变态、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又包括渐变态和半变态。

24、①昆虫具坚韧的外骨骼,可以较好地起保护、保水和协调运动的作用。

②昆虫运动能力强,特别是出现了无脊椎动物所特有的翅,生活空间得以扩大。

③昆虫具发达的气管系统,利用空气中氧的能力强。

④排泄器官马氏管有较强的重吸收水分的能力。

⑤昆虫生殖系统发达,生殖方式多样,生殖能力强。

⑥昆虫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适应环境能力强。

此外,昆虫发育一般经变态,有保护色等自我保护的能力。

25、1、外形:①身体分部,附肢分节;②具几丁质外骨骼;③具步足,翅;④具发达的感觉器官(触角,单眼,复眼等),咀嚼式口器,可摄取不同的食物,减少竞争;⑤具气门;⑥具外生殖器,有利于体内交配,受精,产卵器把卵产于土壤中);2、内部结构:①气管呼吸,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具气囊,可储存气体,增加浮力,减小比重;②马氏管排泄,排出的是尿酸;③生殖系统发达,繁殖能力大;④个体小,不要多少能量就能完成生活史。

26、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及箒虫动物门动物营固着生活,体软,具外壳,身体前端都有由一圈触手构成的触手冠称为总担,故名。

27、动物在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胚期,其原口(胚孔)形成动物的肛门或封闭,而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另形成一新口称为后口。

以这种方式形成口的动物,称为后口动物。

28、棘皮动物不同于大多数无脊椎动物,而与脊索动物一样同属后口动物。

次生体腔由肠腔囊发育形成,中胚层产生内骨骼,这也是脊索动物的特征。

海参纲的耳状幼体与半索动物肠鳃类的柱头虫幼虫在结构上非常相似,因此棘皮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与脊索动物最为相似的类群,是最高等的无脊椎动物。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①次生性辐射对称;②具内骨骼;③有宽阔的真体腔,其一部分形成水管系统,另一部分形成围血系统④除海胆和海参循环系统较明显,其它纲循环系统已退化,有围血系统;⑤神经系统不发达;⑥多雌雄异体,体外受精⑦为后口动物。

29、①具背神经索,其最前端为内有空腔的神经管,一般认为是背神经管的雏形。

②消化道前端有鳃裂。

③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称口索,为半索动物所特有。

30、脊索动物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或某一时期,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

①脊索。

②背神经管。

③咽鳃裂。

④其他特征。

心脏位置:位于消化道腹面,而无脊椎动物心脏位于消化道背面。

比较生化材料:肌肉具肌酸,不具精氨酸,而无脊椎动物肌肉具精氨酸,不具肌酸。

脊索动物与高等无脊椎动物的相似处:后口、三胚层、二侧对称、分节,说明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