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背古诗词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诗词三首》课件PPT
![《古诗词三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4b2d0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7.png)
在绿草如茵的郊野,一个孩子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那里放牛。天晚了,他骑着牛回家,偶尔拿出竹笛迎着晚风,吹出几支悠扬的曲子。回到家里,饱饱地吃一餐晚饭。天近黄昏,他连蓑衣也不脱,就露宿在明亮的月光下面。——作者把放牛娃的生活写得如此优美、如此快活,目的是劝告钟弱翁与其去追名逐利、巧用心机,倒不如过他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句意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他们收起了撑船的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 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我仿佛看到了………………
01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这真是一个____的村居! 这更是一个____的村居!
上片
村中环境: 村中人(老夫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秀丽 恬静
下片 (动作)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18897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4.png)
导入新课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人总结了“人生三大喜事”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他乡遇故知。由此可见人们对友情的珍视。
学习目标
1.理解诗词,品味诗歌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清诗歌的情感线索,领会诗歌的内容。 3.背诵全诗,理解诗人在《客至》中表现出来的闲居生活之 美 以及 对于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
“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5、《客至》中与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意趣相似的诗句
是“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题目解说
作者在题后自注说:“喜崔明府相过”, 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
“明府”:汉魏以来对地方官员的敬称, 唐以后 多用以 专指县令。
“相”,偏指一方,“我”。 “过”,即探望、拜访。 “喜”表明喜悦之情。
课文朗读
客至
(shè)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粗粝:即糙米。形容茶饭的粗劣。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腐儒:迂腐寒酸的儒生,作者自指。
药栏:药圃栏杆。这里借指药圃中 的花药
比较阅读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写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 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 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 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 比较安定,充满了生活乐趣。我们所熟识 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 夜喜雨》)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人总结了“人生三大喜事”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他乡遇故知。由此可见人们对友情的珍视。
学习目标
1.理解诗词,品味诗歌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清诗歌的情感线索,领会诗歌的内容。 3.背诵全诗,理解诗人在《客至》中表现出来的闲居生活之 美 以及 对于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
“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5、《客至》中与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意趣相似的诗句
是“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题目解说
作者在题后自注说:“喜崔明府相过”, 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
“明府”:汉魏以来对地方官员的敬称, 唐以后 多用以 专指县令。
“相”,偏指一方,“我”。 “过”,即探望、拜访。 “喜”表明喜悦之情。
课文朗读
客至
(shè)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粗粝:即糙米。形容茶饭的粗劣。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腐儒:迂腐寒酸的儒生,作者自指。
药栏:药圃栏杆。这里借指药圃中 的花药
比较阅读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写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 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 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 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 比较安定,充满了生活乐趣。我们所熟识 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 夜喜雨》)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484b24f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f.png)
❹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在描写士卒和将帅时运用了什 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①运用了对比手法。战士为国 战斗,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 生死难辨;而同一时刻,那些将帅 们却远离阵地,沉醉歌舞,寻欢作 乐。
②这样严酷的对比,有力揭露了军 中将帅和士卒的矛盾,暗示将帅轻敌、 上下不和致败的原因。——作者怀着强 烈愤慨写出军中不均的现实,充满愤怒 和讽刺。
数次边塞行旅,虽未能为高适谋得入仕之机,却让他对边塞风情及军中状况有深入而具体 的了解:将帅不恤士卒,腐朽无能,沉迷享乐,好大喜功,欺君邀赏。尤其开元24年后的两 次败绩,高适愤慨异常,短序和诗中描写即含讽刺张守珪之意,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但也不 宜将主题理解为具体针对某一人一事,当看成是对当时边塞战争及唐军内部情况的概括看法。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人侵凌来势凶猛犹如狂风骤雨。战士 在前线厮杀伤亡惨重,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北方沙漠到了深秋尽 是枯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的士兵越来越少。主帅深受皇帝恩德礼遇,却常 常大意轻敌,士兵们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之围。
士兵身穿铁甲辛苦守边很久,妻子落泪挂念丈夫远去只能独自啼哭。身在 长安家中的少妇恐怕要哭断了肝肠,而远征边塞的将士驻守在遥远的蓟北,只 能频频回首望向故乡。边地动荡不安,难以越过,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绝无 仅有。早午晚三时都是杀气腾腾战云满布,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⑥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千扰和破坏,表达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的不满,
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愤:杜甫《兵车行》
首先要根据诗歌标题判定是不是边塞诗;
鉴赏 方法
其次,从分析意象意境、抓情感关键词、联系时代背景等方面把握思想情感,答题时要用 到“从军报国、建功立业、思乡念亲、穷兵黩武”等表达思想情感类术语;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b9217d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6.png)
被送往汴京后,李煜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两年后, 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 了宋太宗。不久,被“牵机药”毒死,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命词。
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
李煜多才多艺,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词作风格以降宋为界: 前期词风绮丽柔靡,未脱“花间”习气;后期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 题材范围扩大,风格慷慨悲壮、沉郁苍凉,意境深远,“词至李后主而 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在词 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实(现实) —— 虚(过去)
4、“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义?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则说明囚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飞逝, 这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 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 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垓下歌》
人名——虞姬
古代——生离死别、悲歌
虞美人
词牌名——虞美人
四面楚歌时,虞姬拔剑自刎,血染之地长出鲜红 的花,后人为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在 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 嘉,创制词曲时,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 衷肠,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 下片各四句。
1、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词人借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愁情?
春花秋月、往事
小楼、东风、 故国、明月
雕栏玉砌、朱颜
春水
3、“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诗人为何偏偏诘问苍天“何时了”呢?
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
李煜多才多艺,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词作风格以降宋为界: 前期词风绮丽柔靡,未脱“花间”习气;后期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 题材范围扩大,风格慷慨悲壮、沉郁苍凉,意境深远,“词至李后主而 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在词 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实(现实) —— 虚(过去)
4、“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义?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则说明囚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飞逝, 这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 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 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垓下歌》
人名——虞姬
古代——生离死别、悲歌
虞美人
词牌名——虞美人
四面楚歌时,虞姬拔剑自刎,血染之地长出鲜红 的花,后人为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在 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 嘉,创制词曲时,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 衷肠,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 下片各四句。
1、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词人借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愁情?
春花秋月、往事
小楼、东风、 故国、明月
雕栏玉砌、朱颜
春水
3、“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诗人为何偏偏诘问苍天“何时了”呢?
古诗词诵读 念奴娇过洞庭 课件(共27张PPT).ppt
![古诗词诵读 念奴娇过洞庭 课件(共27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3dd07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e.png)
古诗词诵读
念奴娇·过洞庭
部编版 高中 语文
了解作者
张孝祥
了解背景
张孝祥从初登政治舞台起,就鲜明地站在主战 派一边,为民族英雄岳飞辩冤,积极主张收复中原, 反对屈辱的”议和",曾两度被朝中投降派弹劾罢 职。乾道二年八月,他罢官北归,路过洞庭湖,写 下这首著名词篇,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 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时年35岁。
上片最后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 达出来。悠然,闲适自得的样子,形容心与物的相会是很自然的一种状态,不是勉强得来的。妙处,表面看来似乎是指洞庭风光之妙, 其实不然。洞庭风光之妙,上边已经说出来了。这难说的妙处应当是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只有这种美妙的体验才是难以诉诸言语的。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 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如今我(虽)因年老而深感短发 稀疏,衣襟单薄透着寒意,(但)我仍能平静地泛舟在这 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地 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 我尽情地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地放声高歌啊,不知道今 夕是何年!
词的最后两句更显出作者艺术手法的高超:“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舷,船边。扣舷,敲着船舷,也就是打拍子。苏轼《赤壁赋》:“扣舷 而歌之。”啸,蹙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张孝祥说:“扣舷独啸”,或许有啸咏、啸歌的意思。“不知今夕何夕”,用苏轼《念奴娇·中秋》的成 句:“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张孝祥稍加变化,说自己已经完全沉醉,忘记这是一个什么日子了。这两句作全词的结尾,收得很经松, 很有余味。从那么博大的形象收拢来,又回到一开头“近中秋”三字所点出的时间上来。首尾呼应,结束了全词。
念奴娇·过洞庭
部编版 高中 语文
了解作者
张孝祥
了解背景
张孝祥从初登政治舞台起,就鲜明地站在主战 派一边,为民族英雄岳飞辩冤,积极主张收复中原, 反对屈辱的”议和",曾两度被朝中投降派弹劾罢 职。乾道二年八月,他罢官北归,路过洞庭湖,写 下这首著名词篇,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 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时年35岁。
上片最后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 达出来。悠然,闲适自得的样子,形容心与物的相会是很自然的一种状态,不是勉强得来的。妙处,表面看来似乎是指洞庭风光之妙, 其实不然。洞庭风光之妙,上边已经说出来了。这难说的妙处应当是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只有这种美妙的体验才是难以诉诸言语的。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 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如今我(虽)因年老而深感短发 稀疏,衣襟单薄透着寒意,(但)我仍能平静地泛舟在这 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地 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 我尽情地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地放声高歌啊,不知道今 夕是何年!
词的最后两句更显出作者艺术手法的高超:“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舷,船边。扣舷,敲着船舷,也就是打拍子。苏轼《赤壁赋》:“扣舷 而歌之。”啸,蹙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张孝祥说:“扣舷独啸”,或许有啸咏、啸歌的意思。“不知今夕何夕”,用苏轼《念奴娇·中秋》的成 句:“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张孝祥稍加变化,说自己已经完全沉醉,忘记这是一个什么日子了。这两句作全词的结尾,收得很经松, 很有余味。从那么博大的形象收拢来,又回到一开头“近中秋”三字所点出的时间上来。首尾呼应,结束了全词。
统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优秀课件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eaa50a8a21614791611284b.png)
让有情人反复借“彤管”和“荑”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写出了一个大胆勇敢地追寻自己幸福的女子形象。
【重点赏析】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读】
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调皮、可爱、勇于追求爱情的 女子。 “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美丽、调皮、可爱, “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追求 大胆、直率。
所思在远道。
把
还顾望旧乡,
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内 容
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译 我涉过江水去采摘那些莲花, 文 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芳草。
【思考】:一二句以哪些意象描绘出怎样的一种意境?有什么 作用?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 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涉江采芙蓉》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南朝梁代萧统收录在《文选》中, 因有十九首,故题为《古诗十九首》。
是五言诗成熟期的创作,代表着汉乐府诗的最高艺术成 就。
刘勰《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涉江采芙蓉
诵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读 诗 歌 ,
【统编版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静女》 《涉江采芙蓉》《虞美人》 《鹊桥仙》
静女
《诗经·邶风》 chích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luán
yuè yì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tí,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是一首四言诗。诵读的节奏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诵读时要读出诗歌的语气, 语调。
【重点赏析】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读】
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调皮、可爱、勇于追求爱情的 女子。 “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美丽、调皮、可爱, “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追求 大胆、直率。
所思在远道。
把
还顾望旧乡,
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内 容
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译 我涉过江水去采摘那些莲花, 文 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芳草。
【思考】:一二句以哪些意象描绘出怎样的一种意境?有什么 作用?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 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涉江采芙蓉》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南朝梁代萧统收录在《文选》中, 因有十九首,故题为《古诗十九首》。
是五言诗成熟期的创作,代表着汉乐府诗的最高艺术成 就。
刘勰《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涉江采芙蓉
诵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读 诗 歌 ,
【统编版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静女》 《涉江采芙蓉》《虞美人》 《鹊桥仙》
静女
《诗经·邶风》 chích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luán
yuè yì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tí,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是一首四言诗。诵读的节奏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诵读时要读出诗歌的语气, 语调。
高中古诗词课件PPT
![高中古诗词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f567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3.png)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早晨之中。
高中古诗词鉴赏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登鹳雀楼》- 王之涣
总结词:这首诗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色和诗人豁达的胸怀,语言雄浑有 力,意境深远。
高中古诗词鉴赏
详细描述
诗中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色,黄河奔腾不息 ,落日沉入江中,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
虚实相生
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使作品更具有 层次感和深度,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 象。
04
CATALOGUE
古诗词文化背景
唐宋文化背景
唐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为古诗词 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唐诗宋词的特点
唐诗以格律严谨、意境深远著称,而宋词则以其婉约、豪放 两大流派闻名,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传承与创新
在传承古诗词文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创新,让古诗词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05
CATALOGUE
古诗词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与策略
情境创设法
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 乐、视频等,营造古诗词的意 境和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作品。
诵读指导法
强调诵读的重要性,通过反复 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 体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高中古诗词课件
目录
• 古诗词基础知识 • 高中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创作技巧 • 古诗词文化背景 • 古诗词教学实践
01
CATALOGUE
古诗词基础知识
古诗词的起源与特点
起源
古诗词起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和 生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高中古诗词鉴赏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登鹳雀楼》- 王之涣
总结词:这首诗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色和诗人豁达的胸怀,语言雄浑有 力,意境深远。
高中古诗词鉴赏
详细描述
诗中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色,黄河奔腾不息 ,落日沉入江中,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
虚实相生
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使作品更具有 层次感和深度,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 象。
04
CATALOGUE
古诗词文化背景
唐宋文化背景
唐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为古诗词 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唐诗宋词的特点
唐诗以格律严谨、意境深远著称,而宋词则以其婉约、豪放 两大流派闻名,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传承与创新
在传承古诗词文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创新,让古诗词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05
CATALOGUE
古诗词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与策略
情境创设法
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 乐、视频等,营造古诗词的意 境和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作品。
诵读指导法
强调诵读的重要性,通过反复 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 体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高中古诗词课件
目录
• 古诗词基础知识 • 高中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创作技巧 • 古诗词文化背景 • 古诗词教学实践
01
CATALOGUE
古诗词基础知识
古诗词的起源与特点
起源
古诗词起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和 生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085e4a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1.png)
物质层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荣 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荣耀、地位、生存的安 全感等多少往事,划过天际,曾经在南唐的点点滴滴……
曾经生活富裕、万民尊仰,而今,囚徒生活,苦不堪言。昔 日欢乐,今日屈辱形成鲜明对比。一幅春花秋月图的背后, 是后主对往事的无限怅惘,对过去生活的无限追思。这便 是——往事之哀。
时期
唐、五代、 北宋初年
主要风格 婉约艳丽
代表作家 温庭筠、李煜、晏殊
北宋中叶到 南渡
婉约、豪放并举
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
南宋前期 南宋后期
壮怀高唱 哀感低吟
辛弃疾、陆游 姜夔、张炎
《虞美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 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 兮骓不逝,骓 不 逝 兮 可 奈 何 ? 虞 兮 虞 兮 奈 若 何 ! ” 美 人 虞 姬 和 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 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 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写了一首《虞虞美人》,词牌 名便源于此。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 壶冰”等。
词义:
①了:了结,完结。
②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③雕栏玉砌:即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
台阶,这里泛指南唐宫殿。
砌:台阶。
犹:还,仍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暗指亡
国。君:自称
几多:多少。
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 才能停止,多少往事都难以忘却。 小楼昨夜又迎来了东风,南唐故 国在这月明之夜不堪回首。
曾经生活富裕、万民尊仰,而今,囚徒生活,苦不堪言。昔 日欢乐,今日屈辱形成鲜明对比。一幅春花秋月图的背后, 是后主对往事的无限怅惘,对过去生活的无限追思。这便 是——往事之哀。
时期
唐、五代、 北宋初年
主要风格 婉约艳丽
代表作家 温庭筠、李煜、晏殊
北宋中叶到 南渡
婉约、豪放并举
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
南宋前期 南宋后期
壮怀高唱 哀感低吟
辛弃疾、陆游 姜夔、张炎
《虞美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 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 兮骓不逝,骓 不 逝 兮 可 奈 何 ? 虞 兮 虞 兮 奈 若 何 ! ” 美 人 虞 姬 和 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 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 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写了一首《虞虞美人》,词牌 名便源于此。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 壶冰”等。
词义:
①了:了结,完结。
②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③雕栏玉砌:即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
台阶,这里泛指南唐宫殿。
砌:台阶。
犹:还,仍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暗指亡
国。君:自称
几多:多少。
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 才能停止,多少往事都难以忘却。 小楼昨夜又迎来了东风,南唐故 国在这月明之夜不堪回首。
古诗词诵读 《将进酒》 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将进酒》 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5ef2b7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a.png)
➢ 既是自我安慰,更是激愤之语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 销万古愁。
➢ 简直狂傲之极
涵 泳 玩 索
03又读01课文 辨诗旨
诗歌的底色
有人说诗歌所有的情感都基于一个“愁”字, 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 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也有人说全诗豪 迈激昂,虽困愁却仍然狂放不羁,虽失意却依旧潇 洒自信。你认为诗歌的底色是什么?应该怎么朗读?
如果没有李白
如果没有李白 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不过千年前少了一个文学家 《全唐诗》会变薄一点点
但程度相当有限
如果没有李白 几乎所有唐代大诗人的地位都会提升一档
李商隐不用再叫小李 王昌龄会是唐代绝句首席 杜甫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
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李白 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
少用很多成语 说童年 没有青梅竹马 说爱情 没有刻骨铭心 说享受 没有天伦之乐 说豪气 没有一掷千金 浮生若梦 扬眉吐气 仙风道骨
千百年来蜀人以李白为蜀产 陇西人以为陇西产 山东人以为山东产
一个李白 生时无所容入 死后千百年 慕而争者无数
是故 无处不是其生之地 无时不是其生之年
他是天上星 亦是地上英 亦是巴西人 亦是陇西人 亦是山东人 亦是会稽人 亦是浔阳人 亦是夜郎人 死之处亦荣 生之处亦荣 流之处亦荣 囚之处亦荣 不游 不囚 不流 不到之处 读其书 见其人 亦荣亦荣
我们不再知道黄河之水哪里来 庐山瀑布有多高 燕山雪花有多大 桃花潭水有多深 蜀道究竟有多难
白帝城 黄鹤楼 洞庭湖的名气都要略降一格 黄山 天台山 峨眉山的风景也会失色几许
如果没有李白 历朝历代的文豪词帝
也会少了很多名句 没有举杯邀明月
苏东坡未必会有把酒问青天 没有请君试问东流水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 销万古愁。
➢ 简直狂傲之极
涵 泳 玩 索
03又读01课文 辨诗旨
诗歌的底色
有人说诗歌所有的情感都基于一个“愁”字, 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 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也有人说全诗豪 迈激昂,虽困愁却仍然狂放不羁,虽失意却依旧潇 洒自信。你认为诗歌的底色是什么?应该怎么朗读?
如果没有李白
如果没有李白 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不过千年前少了一个文学家 《全唐诗》会变薄一点点
但程度相当有限
如果没有李白 几乎所有唐代大诗人的地位都会提升一档
李商隐不用再叫小李 王昌龄会是唐代绝句首席 杜甫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
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李白 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
少用很多成语 说童年 没有青梅竹马 说爱情 没有刻骨铭心 说享受 没有天伦之乐 说豪气 没有一掷千金 浮生若梦 扬眉吐气 仙风道骨
千百年来蜀人以李白为蜀产 陇西人以为陇西产 山东人以为山东产
一个李白 生时无所容入 死后千百年 慕而争者无数
是故 无处不是其生之地 无时不是其生之年
他是天上星 亦是地上英 亦是巴西人 亦是陇西人 亦是山东人 亦是会稽人 亦是浔阳人 亦是夜郎人 死之处亦荣 生之处亦荣 流之处亦荣 囚之处亦荣 不游 不囚 不流 不到之处 读其书 见其人 亦荣亦荣
我们不再知道黄河之水哪里来 庐山瀑布有多高 燕山雪花有多大 桃花潭水有多深 蜀道究竟有多难
白帝城 黄鹤楼 洞庭湖的名气都要略降一格 黄山 天台山 峨眉山的风景也会失色几许
如果没有李白 历朝历代的文豪词帝
也会少了很多名句 没有举杯邀明月
苏东坡未必会有把酒问青天 没有请君试问东流水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343c0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b.png)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诗歌简介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 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 《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 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 格、艺术成就很高。
日电 问电
“涉江”者为思妇,“还 顾”可能是思妇从对面曲 揣彼意,想象游子 一定也 在望乡感叹。
穹困潦倒的游 子在客愁 中,想 象家中“思妇”也 有离愁别绪,这思妇在想 象游子“还顾望旧乡”的 情景。
P
拓
寸写法
展
探
究
对写,也叫“悬想”, 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 特殊的表达思念(或离 别)之情的手法。简单 说,就是明明自己在思念 对方,却说对方在思念自
通过写身处远方之人想要借采莲相寄来表 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进而抒发远隔两 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真实地从这一侧面
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
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 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切选举、盗荣宠者不可胜数 也,羡慕者并驱而追之,悠悠皆是,孰能不然乎?”在这样 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 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 罪无辜,而亡命是效”。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 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 妇离别相思之情,从侧面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 没落的时代面貌。
关“夫容”。所以,从这个角 度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 多情而忧伤的思妇的缠绵深 情。
《古诗十九首》
诗歌简介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 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 《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 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 格、艺术成就很高。
日电 问电
“涉江”者为思妇,“还 顾”可能是思妇从对面曲 揣彼意,想象游子 一定也 在望乡感叹。
穹困潦倒的游 子在客愁 中,想 象家中“思妇”也 有离愁别绪,这思妇在想 象游子“还顾望旧乡”的 情景。
P
拓
寸写法
展
探
究
对写,也叫“悬想”, 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 特殊的表达思念(或离 别)之情的手法。简单 说,就是明明自己在思念 对方,却说对方在思念自
通过写身处远方之人想要借采莲相寄来表 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进而抒发远隔两 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真实地从这一侧面
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
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 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切选举、盗荣宠者不可胜数 也,羡慕者并驱而追之,悠悠皆是,孰能不然乎?”在这样 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 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 罪无辜,而亡命是效”。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 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 妇离别相思之情,从侧面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 没落的时代面貌。
关“夫容”。所以,从这个角 度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 多情而忧伤的思妇的缠绵深 情。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51ff9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8.png)
知人论世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 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 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 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 授秘书省正字。 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此外还 出任过抚州、平江府、静江府、潭州等地的长官,颇有政绩。 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次年在芜湖病 逝,年仅三十八岁。
② 夸张。尽挹为夸张。 ③ 想象。万象为宾客为想象,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以天
下万物为宾客。
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
凸显豪放之气。体现了作者包举万物的阔大胸怀、纵情自然的潇洒
精神与“天人合一”的浪漫主义理想。同时也是词人对构陷他的小人 的有力回击,充斥着自己平生孤愤,但豪放中,孤独之感也共寓其中。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妙处从何体现?
1、景象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月色皎洁, 水天相印。这般犹如仙境,超凡物外的绝色之 境是不能用言语完全形容出来的。 2、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空明如洞庭一般, 这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体验是难 以用言片写景,景中寓情,通过描绘广阔清净、 上下澄澈的月色湖中美景,表现诗人光明磊落的 高尚品格,烘托自己的心绪,为下片蓄势。
结合词作,简要概括词人表露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①表露出对洞庭景色的喜爱; ②表露出自己为官高洁却被谗落职的怨愤; ③表露出超然物外、不恋官场的旷达。
作者形象
南宋学者魏辽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 赋,在集中最为杰特”。结合全词,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4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4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67b983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f.png)
点)。
由月亮的唯一性,诗人发出了怎样的千古之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存不存在江边第一个看月亮的人? 存不存在月亮第一次照亮的站在江岸上的人? 那么,看月亮的人到哪里去了?被谁带走了?
虽然那些人不在了,但是谁还在? 通过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月亮的对比,我们看到了月亮的永恒(第四个特性)。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有何不同之处?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深入探究
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密联系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 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有之,与他们相比较,张若虚对人生的 理解有何不同?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曹植《送应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深入探究
曹诗和苏诗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却别开生面,具有 新 意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因之“代代 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便得以共存。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2. 容纳月的多种形态
以月之变体现时间的变化 以视角的变化展现空间的转移
寻之美
月的本色之美
明亮无垠 纯净无比 朦胧梦幻
由月亮的唯一性,诗人发出了怎样的千古之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存不存在江边第一个看月亮的人? 存不存在月亮第一次照亮的站在江岸上的人? 那么,看月亮的人到哪里去了?被谁带走了?
虽然那些人不在了,但是谁还在? 通过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月亮的对比,我们看到了月亮的永恒(第四个特性)。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有何不同之处?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深入探究
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密联系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 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有之,与他们相比较,张若虚对人生的 理解有何不同?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曹植《送应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深入探究
曹诗和苏诗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却别开生面,具有 新 意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因之“代代 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便得以共存。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2. 容纳月的多种形态
以月之变体现时间的变化 以视角的变化展现空间的转移
寻之美
月的本色之美
明亮无垠 纯净无比 朦胧梦幻
古诗词诵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ad5b9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7.png)
这句话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慨?
明确:抒发了词人对青春、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旧日南唐的宫 殿应该还在,只是宫女们可能都青春已逝,变得苍老憔悴了吧! “改”的不仅仅只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从皇帝沦为囚徒)、 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那么没有改变的有什么?是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 —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意境相似的诗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等。
【解析】 对比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 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阅读思考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尊严全无,自由 丧失。春花秋月般美好的日子对他来说就是煎熬,非但激 发不起生之欢乐,反而让其触景生悲,使其产生度日如年 之痛感,所以他觉得日子太漫长了,希望时间的步伐加快。
作品风格
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 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 描写宫廷享乐及男欢女爱,词风绮 (qǐ)丽。
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 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 之恨,格调衰婉凄楚。
放声朗读
自由诵读,感知词作情感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 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反衬,乐景衬哀情
阅读思考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什么?
玉楼春
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 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 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阅读思考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明确:抒发了词人对青春、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旧日南唐的宫 殿应该还在,只是宫女们可能都青春已逝,变得苍老憔悴了吧! “改”的不仅仅只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从皇帝沦为囚徒)、 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那么没有改变的有什么?是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 —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意境相似的诗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等。
【解析】 对比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 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阅读思考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尊严全无,自由 丧失。春花秋月般美好的日子对他来说就是煎熬,非但激 发不起生之欢乐,反而让其触景生悲,使其产生度日如年 之痛感,所以他觉得日子太漫长了,希望时间的步伐加快。
作品风格
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 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 描写宫廷享乐及男欢女爱,词风绮 (qǐ)丽。
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 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 之恨,格调衰婉凄楚。
放声朗读
自由诵读,感知词作情感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 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反衬,乐景衬哀情
阅读思考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什么?
玉楼春
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 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 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阅读思考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d5160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6.png)
这首诗怎样诵读更有情味?试着读一读。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思妇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游子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共同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 比诗歌异同
比较《涉江采芙蓉》与《上邪》在诗歌 内容和情感表达上的区别。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内容 手法 语言风格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涉江采芙蓉
语言质朴自然
表达婉转曲折
意味隽永
“浅而能深、近而能远”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
总结
➢ 知人论世,理解内容 ➢ 因声求气,涵泳诗韵 ➢ 缘景明情,感悟意境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1 品诗歌新名 2 析抒情主体 3 比诗歌异同
学习目标
1、通过“知人论世” “吟咏诗韵” 的诗歌阅读方法,感 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悟“悬想”的手法,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3、体会诗歌“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胡应麟《诗 薮·内编》卷一)的艺术特色。
“知人论世”——《古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
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
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
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杜甫《春日忆李白》
➢ 分析手法,体会情感 ➢ 比较探究,明晰特性 ➢ 思摩经典,传承文化
古诗词诵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ppt
![古诗词诵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b236d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5.png)
词牌的来历
四面楚歌时,虞姬拔剑自刎,血 染之地长出鲜红的花,后人为纪 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 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 悲歌。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 嘉,创制词曲时,常以“虞美人” 三字作为曲名,以诉衷肠,因此 逐渐演化为词牌名,又名《一江 春水》、《玉壶水》、《巫山十 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 下片各四句。
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 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 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 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 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 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了解背景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 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 封“违命侯”,实际上如囚徒一般, 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 日子。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 作《虞美人 》词,并令歌伎演唱,此 曲触怒宋太宗(赵光义),不久便赐 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 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教师总结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 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 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 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其感情之深 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 而出之势。正如王国维所说:“后主之词,真 所谓以血书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 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 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 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憔悴。
蝶恋花
【北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 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 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 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 何处!
清平乐
【北宋】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 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 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永遇乐
【宋】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 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 酒朋诗 侣。
虞美人
【南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
【南唐】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 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 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 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 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 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 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菩萨蛮
【唐】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御街 行
【北宋】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 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 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 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0
江城子
【北宋】苏东坡
乙卯正月
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 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 月夜,短松冈。
鹊桥仙
【北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 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
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迢迢牵牛星
九首》
《古诗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 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 康。
柬友
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 夜鱼龙舞。
蛾儿雪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
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 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苏幕遮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 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 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 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 思泪。
满江红
【南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 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 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⑱ 匪(fēi)女(rǔ):不是你(荑草)。匪,通“非”。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
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
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年 遵义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作于193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静女①
《诗经 ·邶(bèi)风》②
静女其姝(shū)③,俟(sì)④我于城隅(yú)⑤。爱⑥而不见⑦,搔首踟
(chí)蹰(chú)⑧。 静女其娈(luán)⑨,贻(yí)⑩我彤(tóng)管⑪。彤管有炜(wěi)⑫,说
(yuè)怿(yì)⑬女(rǔ)⑭美。 自牧⑮归(kuì)荑(tí)⑯,洵(xún)⑰美且异。匪(fēi)女(rǔ)⑱之为美,
美人之贻。
① 静女:文雅的姑娘。 ② 邶(bèi):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③ 其姝(shū):姝,美丽。其,形容词词头。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 ④ 俟(sì):等待,等候。 ⑤ 城隅(yú):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边的角落。 ⑥ 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⑦ 见:通“现”,出现。一说是看见。 ⑧ 踟蹰(chí chú):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⑨ 娈(luán):美好。 ⑩ 贻(yí):赠送。 ⑪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管,有人说是茅草。 ⑫ 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 ⑬ 说怿(yuè yì):喜爱。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 ⑭ 女(rǔ):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⑮ 牧:野外放牧的地方。 ⑯ 归荑(kuì tí):赠送荑草。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 ⑰ 洵(xún):的确,确实。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 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 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 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憔悴。
蝶恋花
【北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 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 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 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 何处!
清平乐
【北宋】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 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 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永遇乐
【宋】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 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 酒朋诗 侣。
虞美人
【南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
【南唐】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 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 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 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 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 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 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菩萨蛮
【唐】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御街 行
【北宋】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 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 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 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0
江城子
【北宋】苏东坡
乙卯正月
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 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 月夜,短松冈。
鹊桥仙
【北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 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
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迢迢牵牛星
九首》
《古诗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 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 康。
柬友
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 夜鱼龙舞。
蛾儿雪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
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 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苏幕遮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 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 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 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 思泪。
满江红
【南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 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 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⑱ 匪(fēi)女(rǔ):不是你(荑草)。匪,通“非”。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
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
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年 遵义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作于193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静女①
《诗经 ·邶(bèi)风》②
静女其姝(shū)③,俟(sì)④我于城隅(yú)⑤。爱⑥而不见⑦,搔首踟
(chí)蹰(chú)⑧。 静女其娈(luán)⑨,贻(yí)⑩我彤(tóng)管⑪。彤管有炜(wěi)⑫,说
(yuè)怿(yì)⑬女(rǔ)⑭美。 自牧⑮归(kuì)荑(tí)⑯,洵(xún)⑰美且异。匪(fēi)女(rǔ)⑱之为美,
美人之贻。
① 静女:文雅的姑娘。 ② 邶(bèi):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③ 其姝(shū):姝,美丽。其,形容词词头。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 ④ 俟(sì):等待,等候。 ⑤ 城隅(yú):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边的角落。 ⑥ 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⑦ 见:通“现”,出现。一说是看见。 ⑧ 踟蹰(chí chú):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⑨ 娈(luán):美好。 ⑩ 贻(yí):赠送。 ⑪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管,有人说是茅草。 ⑫ 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 ⑬ 说怿(yuè yì):喜爱。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 ⑭ 女(rǔ):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⑮ 牧:野外放牧的地方。 ⑯ 归荑(kuì tí):赠送荑草。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 ⑰ 洵(xún):的确,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