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冷却后

合集下载

溶液习题

溶液习题

溶液习题一、 全国中国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 .牛奶B .豆浆C .冰水D .糖水 2.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 .氯化钠B .硝酸铵C .浓硫酸D .氢氧化钠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 2℃降到t 1℃,析出甲的质量大C .将t 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 .t 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 ,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3错误!未指定书签。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牛奶B .面粉C .蔗糖D .花生油4. 向100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 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A .②中A 的质量分数最大B .③⑤中A 的质量分数相等C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B .40℃时,分别在100 g 水中加入5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40℃时,分别在100 g 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 .20℃时,分别在100 g 水中加入40 g 甲、乙,加热到40℃时,甲溶液为饱和溶液 6.(6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如下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

其中活性炭起到________和过滤作用。

资料:A 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41.445.850.455.2(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 溶液来选种。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 2 溶解度 同步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 2 溶解度 同步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课题2 溶解度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 ℃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 ℃时,有KCl晶体析出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2.室温时,从100 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10 g溶液,那么剩余的硝酸钾溶液() A.还是饱和溶液 B.变成不饱和溶液了C.硝酸钾质量没变 D.硝酸钾和水的质量没变3.能证实20 ℃时原KNO3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 ℃时有KNO3晶体析出B.蒸发掉10克水,有KNO3晶体析出C.加热到30 ℃后,再加入KNO3晶体仍能继续溶解D.在20 ℃时,向上述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

4.T℃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饱和的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化的是()①溶质质量②溶剂质量③溶液质量④溶质质量分数⑤溶解度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 D.④⑤5.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甲图可知,氯化钠在40 ℃时的溶解度为36.6 gB.由乙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比较甲乙可知,可采用蒸发结晶来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晶体D.比较甲乙可知,相同温度下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口可乐汽水和白蒲黄酒都属于溶液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某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7.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提纯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8.20 ℃时,往100 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 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中考化学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第九单元 溶 液

中考化学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第九单元 溶 液

3.★(2016·安徽第 10 题 2 分)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
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20 ℃时,将 2 g 高氯酸钾溶于 98 g 水可配制 2%的溶液 C.60 ℃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7.3 % D.80 ℃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 40 ℃有结晶现象
B.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质
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5.(2021·杭州)已知:(1)20 ℃时,溶解度在 10 g 以上的物质为易溶 物质;溶解度在 1~10 g 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 0.01~1 g 为微 溶物质;溶解度小于 0.01 g 的物质为难溶物质。 (2)20 ℃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表
考向 2:溶解度曲线
4.★(2017·安徽第 10 题 2 分)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
临界水,如图为某压强下 CaCl2 和 NaCl 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
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在超临界水中,NaCl 的溶解度大于 CaCl2的溶解度 B.在超临界水中,2 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
12.(2021·北京)用 MgCl2 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防尘。20 ℃时,按下 表数据配制溶液,回答问题。
序号
①②③④
MgCl2 的质量/g 水的质量/g
30 40 50 60 100 100 100 100
(已知:20 ℃时,MgCl2的溶解度为 54.6 g)

专题09-1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专题09-1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一、选择题1.【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冰块C.花生油D.蔗糖2.【2014年重庆市】某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筹备毕业晚会,预定有以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啤酒B.酸奶C.矿泉水D.可口可乐3.【2014年上海市】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沙B.蔗糖C.植物油D.大理石【答案】B4.【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浓硫酸B.硝酸铵C.氧化钙D.氢氧化钠5.【2014年湖南省株洲市】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6.【2014年四川省雅安市】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溶质碘溶剂水酒精汽油苯(有毒)溶解性微溶可溶易溶易溶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A.水B.酒精C.汽油D.苯7.【2014年山东省烟台市】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仅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8.【2014年山东省烟台市】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

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A.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C.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答案】C【解析】9.【2014年山东省威海市】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B.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甲【答案】A10.【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化学溶解度试题

化学溶解度试题

化学溶解度试题1.(2012年福建福州)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C.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60℃时,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A、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必须有温度的限制,否则不能比较,故A错;B、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能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故B正确;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100%,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溶解度相等,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但本题没说是否饱和,故C错;D、由图示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90g,所以60℃时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D错.故选B.【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看到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就误认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应该对于饱和溶液才行.2.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g。

(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方法。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g。

【答案】(1)37.3 (2)145.8 (3)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 (4)36.0<x<36【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3g.故答案为:37.3;(2)在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也就是100g溶剂中会溶解45.8g溶质,故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时只能溶解45.8g,溶液的质量是145.8g.故答案为:145.8(3)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不明显,故只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让溶质结晶析出.故答案为: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4)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时说明两溶解度存在图象存在交点,分析知20℃--30℃这一区间上它们存在交点.相同的溶解度x会在36.0g--36.3g之间.故答案为:36.0<x<36.3.【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点评:此题是对物质溶解度的考查,解决的重点是能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并能利用溶解度分析并解决问题,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3.已知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

硫酸钠的饱和浓度

硫酸钠的饱和浓度

硫酸钠的饱和浓度
硫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中经常用于制备其他化合物或进行化学分析。

硫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掌握硫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浓度。

硫酸钠在20℃下的饱和浓度约为24.9克/100毫升,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浓度也会逐渐增加。

在60℃下,硫酸钠的饱和浓度约为86.5克/100毫升。

当温度继续升高到100℃时,硫酸钠的饱和浓度可以达到约155.4克/100毫升。

需要注意的是,硫酸钠溶液在饱和浓度时很容易结晶析出,因此在实验中需要在恰当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并及时清除结晶。

另外,硫酸钠在与其他物质反应时可能会产生危险气体,需要注意安全风险。

- 1 -。

硫酸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硫酸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硫酸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在温度小于32.4°C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温度大于32.4C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硫酸钠的溶解度因温度产生的变化与它的存在形式有关,32.4C是硫酸钠的存在形式变化的临界点。

硫酸钠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32.4°C左右时,硫酸钠的存在形式不同。

在32.4C以下,与饱和溶液呈平衡的固体是含结晶水的硫酸钠Na2S04·10H20,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在32.4C以上,与饱和溶液呈平衡的固体是无水硫酸钠Na2SO4,随温度上升而溶解度减小。

硫酸钠的介绍
硫酸钠无色透明,有时带浅黄或绿色,易溶于水。

白色、无臭、有苦味的结晶或粉末,有吸湿性。

外形为无色、透明、大的结晶或颗粒性小结晶。

硫酸钠是含氧酸的强酸强碱盐。

硫酸钠结晶工艺

硫酸钠结晶工艺

硫酸钠结晶工艺
硫酸钠结晶工艺是一种将硫酸钠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并形成固体晶体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硫酸钠结晶工艺的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将含有硫酸钠的溶液制备好。

这通常是通过将硫酸钠固体溶解在水中得到的。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确保溶液中硫酸钠的浓度适当,以便后续结晶的进行。

接下来,将硫酸钠溶液加热。

加热的目的是增加溶液的温度,从而促进硫酸钠溶解度的增加。

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会增加。

然后,通过降低溶液的温度来诱导结晶。

这可以通过将溶液放置在冷却器或冷却槽中进行。

当温度降低到硫酸钠的饱和度时,溶质会从溶液中析出,并形成晶体。

在结晶过程中,晶体的形成速率和晶体的质量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晶体的生长条件,如温度和搅拌速度。

适当的生长条件可以促进晶体的形成和生长,从而得到高质量的硫酸钠晶体。

最后,通过过滤分离得到的硫酸钠晶体。

过滤是将晶体与溶液分离的
过程,通常使用滤纸或其他过滤介质进行。

过滤后的硫酸钠晶体可以通过干燥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残余的溶液并得到纯净的硫酸钠晶体。

总结起来,硫酸钠结晶工艺主要包括溶液制备、加热溶液、降温结晶、晶体生长和过滤分离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从硫酸钠溶液中得到高质量的硫酸钠晶体。

溶解度练习

溶解度练习

溶解度练习1. 下列对“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理解正确的是()。

A.在20 ℃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里B.20 ℃时,100 g溶液中含有31.6 g硝酸钾C.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 ℃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2. 请根据题意,选择下列词语填空:“饱和”“不饱和”“浓”“稀”“多”“少”“一定”或“不一定”。

已知:20℃时,食盐和熟石灰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和0.17 g,现有甲、乙两只烧杯各盛100 g水,在20 ℃时,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在甲烧杯中加入30 g食盐,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甲,则甲为_________溶液。

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________,所以属于____________溶液。

(2)在乙烧杯中加入1 g熟石灰,充分搅拌后得浑浊液体,过滤得到溶液乙,则乙为________溶液。

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__________,所以属于________溶液。

由实验可知,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________是饱和溶液,稀溶液________是不饱和溶液。

3. 小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防止木质文物变形的常用方法是:将明矾结晶在木质纤维间隙中。

受资料启发,他在家里尝试做明矾的结晶实验,具体做法及现象如图所示。

以上实验可推断:在一定量的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明矾晶体析出后剩余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 证明某KCl溶液在10 ℃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 ℃以下时,有KCl晶体析出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不再溶解5. 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深圳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

深圳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

深圳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大题培优易错难题)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增加C.溶液浓度不变D.Ca(OH)2的溶解度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因为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故A错误;B、因为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故B错误;C、饱和溶液随溶剂水的减少,溶质相应析出,变化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溶液温度没有改变,根据相同温度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因为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变,故D 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下图是A、B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温度下,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t2温度下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且A的溶解度为40克D.在t2温度下能分别配制25%的A,B两种溶液【答案】B【解析】A、t1温度下,A、B物质的溶液不知是否饱和,无法判断A、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解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正确;C、t2温度下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A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溶解度不一定为40克,故C错误;D、在t2温度下,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5%,所以不能配制25%B溶液,故D错误。

影响结晶的因素结晶

影响结晶的因素结晶

影响结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浆料的过饱和度,这个主要由温度来控制,温度越低过饱和度越低。

过饱和度越大,则,产生晶核越多,结晶体粒径越小。

2、停留时间,时间越长,则产生的结晶体粒径越大。

停留时间与液位有关,液位越高,停留时间越强。

3、容器的搅拌强度,搅拌越强,容易破碎晶体,结晶体粒径越小4、杂质成分,杂质成分较多,则比较容易形成晶核,结晶体粒径越小。

给一一偏关于结晶理论的文章:结晶及其原理结晶是固体物质以晶体状态从蒸汽、溶液或熔融物中析出的过程。

在化学工业中,常遇到的情况是从溶液及熔融物中使固体物质结晶出来。

结晶是一个重要的化工过程,为数众多的化工产品及中间产品都是以晶体形态出现,如磷肥生产、氮肥生产、纯碱生产、盐类生产、络合物的沉析、有机物生产及胶结材料的固化等。

这是因为结晶过程能从杂质含量相当多的溶液中形成纯净的晶体(形成混晶的情况除外);此外,结晶产品的外观优美,且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对许多物质来说,结晶往往是大规模生产它们的最好又最经济的方法;另一方面,对更多的物质来说,结晶往往是小规模制备纯品的最方便的方法。

结晶过程的生产规模可以小至每小时数克,也可以大至每小时数十吨,有效体积达300m3以上的结晶器已不罕见。

近期在国际上溶液结晶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在生物化学的分离过程中广泛采用了溶液结晶技术,如味精、蛋白质的分离与提取等。

(2)在连续和间歇结晶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了计算机辅助控制与操作手段,对于间歇结晶过程借助CAC实现最佳操作时间表,控制结晶器过饱和度水平,使结晶的成核与结垢问题减低到最少;对于连续结晶过程,则藉以连续控制细晶消除,以缓解连续结晶过程固有的非稳定行为——CSD周期振荡问题,稳定结晶主粒度。

(3)结晶器设计模型的最佳化。

由于结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反应结晶(或称反应沉淀结晶过程)尤甚。

在不同的物理(流体力学等)化学(组分组成等)环境下,结晶过程的控制步骤可能改变,反映出不同的结晶行为,均使结晶过程数学模型复杂化。

上海新版九年级(下)《第6章 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13)

上海新版九年级(下)《第6章 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13)

上海新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1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2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石蜡B.面粉C.蔗糖D.植物油2.(2分)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3.(2分)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取用B.氯化钠的称量C.水的取用D.氯化钠的溶解4.(2分)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量筒C.托盘天平D.蒸发皿5.(2分)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璧上有小气泡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时,池糖里的鱼浮出水面6.(2分)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7.(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时一定要在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C.配制5%的硝酸钾溶液的一般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和溶解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粗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g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9.(2分)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是饱和溶液,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C.降低温度D.t℃时蒸发少量水10.(2分)把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B.溶剂的总质量保持不变C.溶液的总质量保持不变D.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11.(2分)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①溶液中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其中不变的是()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12.(2分)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取一定量粗盐B.溶解C.过滤D.蒸发13.(2分)在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时,溶液A一定是饱和溶液B.溶液A的质量分数大于溶液B质量分数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室温下,溶液B一定是饱和溶液14.(2分)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化验室常用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化验室常用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化验室常⽤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化验室常⽤试剂(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SOP-QC-XXX-011 制定⽬的为使试剂(溶液)配制操作标准化,特建⽴本操作规程。

2 适⽤范围本操作规程适⽤于化验室常⽤试剂(溶液)的配制。

3 职责3.1 QC检验员负责按本操作规程进⾏化验室常⽤试剂配制并填写《滴定液配制及标定记录》(记录编号:F-SMP-QC012-08)、《标准液(贮备液)配制领⽤记录》(记录编号:F-SMP-QC012-07)、《试(溶)液配制记录》(⽂件编号:F-SMP-QC012-03)、《普通试剂(溶液)配制记录》(记录编号:F-SMP-QC012-17)、《⼀般有毒化学品溶液配制领⽤记录》(记录编号:F-SMP-QC012-14)、《剧毒化学品溶液配制领⽤记录》(记录编号:F-SMP-QC012-15);3.2 QC检验员在进⾏化验室常⽤试剂配制时应按《标准品和对照品的标准管理规程》(⽂件编号:SMP-QC-011)、《试剂与试液的标准管理规程》(⽂件编号:SMP-QC-012);3.3 QC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数据或超标结果时要向QC主管汇报,并按《检验结果超标和超趋势调查标准管理规程》(⽂件编号:SMP-QC-029)配合调查;3.4 QA及管理⼈员负责监督其实施情况。

4 规程细则4.1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0.5mol/L或0.1mol/L)4.1.1 取氢氧化钠适量,加⽔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澄清后备⽤。

4.1.2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使成1000ml,摇匀。

4.1.3 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28ml,加新沸过的冷⽔使成1000ml,摇匀。

4.1.4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使成1000ml,摇匀。

溶解度训练题

溶解度训练题

2014-3-3
13/16
12、某实验室欲配制一定溶质质 量分数的KNO3溶液,现实验室 只有含少量NaCl的KNO3固体药 品. (1)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从图中可得到的一条信 息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 __________ 升高而增大 50℃时,将85.5g固体药品溶于 100g水中,得到的是KNO3的 不饱和 _____(填“饱和”或 “不饱和”)溶液.将KNO3提 纯的方法是 ___ 降温结晶
2014-3-3
3/16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D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到t1℃,析出甲的 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 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 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 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 量一定相等
8/16
2014-3-3
8、根据图1、图2中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问题. (1)分析图1,P点处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 是A ___ = B(填“>”、“<”或“=”);取 一定质量的A的饱和溶液,将溶液温度从t℃降低 到1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分析图2,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降温 增加溶剂 可采用的方法是:① ____;② ____ (3)10℃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B>A>C
2014-3-3
12/16
11、根据下列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KNO3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1)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 甲 曲线是_____ (2)50℃时,乙的溶解度 为_____ 40g (3)60℃时,将甲、乙、 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加入 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 丙 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 (4)影响KNO3溶解度的因 素是 ( A )A.温度 B.压强 C.水的质量

第九单元溶液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2022春人教化学第九单元溶液优练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将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最终形成的是()A.悬浊液B.乳浊液C.溶液D.纯净物2、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3、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内的液面几乎保持不变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B.氯化钠晶体C.硝酸铵晶体D.生石灰4、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移除了可燃物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D.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5、依据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硫酸钠或氯化铵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均可采取添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B.升高温度,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都增大C.45 ℃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硫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60 ℃时,将氯化铵和硫酸钠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40 ℃时,硫酸钠溶液中无晶体析出6、将热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至如图所示的状态。

对该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液逐渐达到饱和状态B.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继续降温,会析出硝酸钾晶体C.硝酸钾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D.析出晶体后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7、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①溶质的多少②溶质的性质③溶剂的多少④溶剂的性质⑤溶液是否饱和⑥温度A.全部B.②④⑥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8、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

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 溶质质量增加B. 溶剂质量减少C. 溶液质量不变D. 溶质质量分数减少9、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C.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一定会放出热量11、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B. 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 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都有晶体析出12、用硝酸钠固体配制100 g 5%的硝酸钠溶液,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10 mL量筒B.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100 mL量筒C.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10 mL量筒D.托盘天平、烧杯、100 mL量筒二、填空题。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

溶液和溶解度溶解度的定义关于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及其计算溶解度的定义四要素溶解度的含义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饱和溶液的定义判断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溶解度曲线气体的溶解度★★★★★★★★★★★★★★★★★★溶液的组成溶解中的现象1.溶液、溶剂、溶质的含义和溶解现象。

2.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 物质的溶解伴随有热量的变化。

2. 溶液和浊液3. 乳化难度:★★★难度:★★难度:★难度:★★难度:★难度:★知识框架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板块一、溶液的组成1.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均一性:溶液中任意部分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如密度).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相互溶解成为溶液,一般习惯将固体或气体看作溶质,液体看作为溶剂.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把量多的看作为溶剂,量少的看作为溶质.【注意】(1)溶液不一定无色透明,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3)物质在溶解时如果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的生成物,如CaO溶于水的溶质是Ca(OH)2不是CaO.【总结】(1)溶液一定是混合物.因为它至少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2)溶液是均一的,也就是说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3)溶液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溶液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分离.(假设温度不变,水分不蒸发).(4)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5)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6)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当溶液中有水时,不论水的量是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就是水溶液.比如医用消毒酒精是含酒精70~75%的溶液,它的溶质就是酒精,溶剂是水.板块二、溶解中的现象1.物质溶解伴随热量变化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温度不变):如NaCl.知识点一2.溶液和浊液项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在水里的物质溶解性溶不溶不溶状态固、液、气固液分散在水里的粒子分子或离子许多分子的集合体许多分子的集合体现象透明且均一浑浊、不均一浑浊、不均一久置现象不变(稳定)沉淀分上、下两层(不稳定)举例糖水、盐水混浊的石灰水牛奶、原油相同点都是混合物3.乳化相溶的物质可以形成溶液,而不溶的可以形成浊液.在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后,油虽然没有溶解在水中,但这时形成的乳浊液却能均匀稳定的存在而且不分层,这种现象叫乳化.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①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上、餐具上的油污洗掉.②农药的使用:将农药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后,在溶解到有机溶剂里,混合均匀后制成的透明液体叫乳油.③生活中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等.【例1】(★)溶液是一种()A.化合物B.混合物C.纯净物D.无色透明液体【例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②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③糖水是溶液,盐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就不是溶液了.④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随之增大.⑤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来喝的糖水要变稀些.⑥把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质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也不变.A.②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⑥例题精讲【例3】 (★★★)向澄清石灰水中连续通入CO 2直至过量的全过程中,下列转变关系正确的是( )A .溶液→乳浊液→溶液B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C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D .溶液→悬浊液→溶液【例4】 (★★)在溶液中,溶质存在的形式为( )A .小颗粒B .小液滴C .单个分子或离子D .三种情况都有【例5】 (★★★)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 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 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 和固体B 的组合不可能...是A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B .水和生石灰C .水和氢氧化钠D .水和硝酸铵板块一、溶解度的定义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四要素:① 条件:一定温度下.因为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故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没有意义. ② 标准:100g 溶剂中.这是概念中规定的标准,物质溶解量的多少与溶剂量的多少成正比,要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要等量溶剂.此处100g 是单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是溶液质量.③ 状态:达到饱和时.只有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质的量才是一个确定的值,否则溶解度就不是一个确定的量.④ 单位:克.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3.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的含义:知识点二在20℃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 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 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板块二、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我们把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注意】① 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指明温度和溶剂质量,否则会失去意义.② 讲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要强调溶质.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意】① 溶质为Ca(OH)2和气体除外,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 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3.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②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一些溶解度很大的物质,如不饱和的KNO 3溶液,很可能是浓溶液. ③ 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板块三、溶解度曲线及其计算1.溶解度曲线的表示的意义点:图中任意一点表求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线:图中每条曲线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面:曲线上的面(包括曲线)表示一种饱和溶液,曲线下的面表示一种不饱和溶液2.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思考】打开可乐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瓶中冒出,喝完可乐后,常常会打嗝,这是什么原因? 【解析】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会减小,原先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便会逸出,于是我们看到大量气泡从瓶中冒出;喝下汽水后,体内温度高于汽水温度,这样,温度升高了,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便会减小,于是二氧化碳气体从胃里逸出,造成打嗝现象.【例6】 (★)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 ”的解释正确的是( )A .20℃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水中B .20℃时,100 g 溶液中含31.6 g 硝酸钾C .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 .20℃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例7】 (★★)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C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 .食物里的营养成份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例8】 (★★)下列事实,能说明X 物质的溶液 (t ℃时)是饱和溶液的有( )①溶液中有大量的X 固体;②加入5克X 时,有部分X固体未溶解;例题精讲③加热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再冷却到原温度时,会析出X晶体;④冷却时有X晶体析出。

硫酸钠饱和溶液温度对照表

硫酸钠饱和溶液温度对照表

硫酸钠饱和溶液温度对照表
硫酸钠饱和溶液温度对照表是一张列出硫酸钠饱和溶液浓度和温度之间关系的表格。

它有助于人们准确地确定硫酸钠液体的浓度,以便精确控制试验工作和生产过程中所需溶液的成分和浓度。

硫酸钠饱和溶液温度对照表中浓度的最小和最大值分别是2.5mol/L和650g/L,温度的最小和最大值分别是0℃和2000℃。

表格中的数据显示,随着溶液的温度升高,浓度也会升高。

在日常实验工作中,硫酸钠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如果温度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会增加,这可能会影响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硫酸钠饱和溶液温度对照表是根据溶液实测值进行计算求得,可较精确地反映溶液浓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它可用来监测溶液温度,确保获得精确的实验结果。

它还可以用来调整溶液的浓度,以实现预期的成分和浓度,并确保工艺流程的正确性。

由此可见,硫酸钠饱和溶液温度对照表在实验室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人们更准确、更精确地操作溶液,实现溶质成分和浓度的预期目标。

为什么会结“冰”

为什么会结“冰”

为什么会结“冰”
取一个干净的试管,注入半管冷水,加入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晶体,用搅棒不断地搅拌,加到晶体不能再溶为止。

然后再多加一些晶体,用热水温热使它全部溶解(温度不得超过32.4度,因为含十个结晶水的硫酸钠在32.4度以上即脱水,变成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反而减少)。

最后,用纸片将试管口盖好(防止落入灰尘,影响实验效果),静止冷却。

约一小时后,小心将纸片取走,用玻璃棒剧烈地摩擦试管壁,你就会看见液体中有“冰块”析出来。

原来并不是试管里结了冰,而是析出了硫酸钠晶体。

为什么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就会析出晶体呢?因为硫酸钠在室温下的`水中,已经溶解到不能再溶的程度了,也就是达到了饱和状态。

由于硫酸钠在32度以下,溶解的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所以温热后,未溶的那部分硫酸钠也溶解了。

它的浓度就比室温时大,这种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不如饱和溶液稳定(处于介稳定状态),它极易析出溶质转变为饱和状态。

因为这个试管中硫酸钠的过饱和溶液,冷却得慢又没大的灰尘落入,更没有同晶体存在,所以它没有晶体析出。

但,当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时,可以促进晶核的形成,破坏溶液的过饱和状态,于是过量的硫酸钠便迅速地形成结晶析出,试管内就像气温骤然下降一样,结了“冰”。

我国有些内陆湖含有大量的碳酸钠,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碱。

在天冷时,从湖中析出大量的碱晶体,这就是由于温度降低使碳酸钠溶解度也降低的缘故。

利用这个原理,还可以进行人工降雨,战胜旱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有两种 方法: • 1.恒温蒸发,使溶剂的量减少; • 2.保持溶剂的量不变,使溶液的温 度降低。
怎样分离混合物?
• 一、结晶法(蒸发结晶、降温结晶)
• 对于含有杂质的可溶性固体混合物,一般 采用结晶法 进行分离。
• 例如:将少量食盐从硝酸钾固体中除去。
• 方法与步骤: 1.加热溶解:2.趁热过滤: 3.冷却结晶: 4.再过滤: 5.干燥晶体:
小结
• 1、有规则形状的固体称为晶体,形成晶体的 过程称为结晶。晶体是名词、结晶是动词。
• 2、两种固体混合后的分离方法:
• ①过滤法:一种可溶另一种不溶时采用。
• ②结晶法:a、蒸发结晶(晒盐)
b、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分离KNO3与NACl溶液)
7.4
结晶现象
• • • • • • • •
教学目标: 1、认识晶体及形成过程。 2、了解结晶现象。 3、初步学习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晶体与结晶、混合物的分离。 教学难点: 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复习活动:
• 1、在一定_____下,在一定量的_____里, ______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 • 2、对于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50mL,下列 操作后的溶液是否饱和: ①取出10mL后 ②加热至80℃ ③冷却至10℃ ④恒温下加水 ⑤恒温下蒸发水 ⑥恒温下加入硝酸钾固体
金刚石
硫酸铜
石英
方解石
雪花
明矾
硝酸可由饱和溶液形成
• 晶体通常都有规则的形 状。形成晶体的过程称 为结晶。 • 晶体可由饱和溶液形成 • 实验现象 硫酸铜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析出蓝色的硫 酸铜晶体;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析出 无色的硫酸钠晶体。
怎样制造较大的晶体?
• 晶体不是生物,可它 也能生长。将一颗小 的现成的硫酸铜晶体 悬着浸入其饱和溶液 中,晶体会缓慢地 “生长”。如果在烧 杯中继续倒入饱和硫 酸铜溶液,则结晶体 的增长会持续几周甚 至几个月。你将会得 到一颗美丽的大晶体。
• 实验操作 1.在烧杯里注入100ml水,加热至约50℃。 2.向烧杯里加入硫酸铜粉末,边加边搅拌, 直至溶液饱和,不再溶解硫酸铜粉末为止。 3.把上述热溶液自然冷却数分钟后,再过滤, 滤液收集在一个洁净的烧杯中。 4.选一颗形状和大小都较好的硫酸铜晶体作 为晶种,用线绑好。 5.把“晶种”浸泡在饱和溶液中央,线的一 端系在木棍上(如下图所示),留待下次上 课时观察。
二、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
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 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 一贴:滤纸紧贴在漏斗内壁上。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液烧杯口紧靠在倾斜的 玻璃棒中部(让滤液沿玻璃棒缓缓 地流入漏斗);玻璃棒末端斜靠三 层滤纸一边(避免将滤纸戳穿);漏 斗里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 缘(否则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 流下,使固体混入滤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