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第四版课后习题2-3答案(1)

合集下载

工程水文学1 2章习题含答案

工程水文学1 2章习题含答案

工程水文学1 2章习题含答案工程水文学1-2章习题含答案1.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答案】因为降水就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运送的水汽在适度的条件下构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源自海洋的冷却,在向内陆的运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充沛,构成降水的条件愈不利,所以降水充沛;水汽运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增加,构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有利,并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增加。

2.为什么我国夏季常常发生大洪水?【答案】我国处在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拒绝接受太阳辐射量小,冷却强度低,大量的水汽随其疲软的东南气流自海洋飞过源源不断地输出我国社会各界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例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构成高强度、小范围、短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起大洪水及空难事件洪水。

3.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所引起(b)a、径流b、水循环c、蒸发d、降水4.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c)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水文循环5.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答案】不对。

时段越短,水量均衡方程这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及,例如多年平均值水量均衡那样。

【思考题】1.如何确认河流某一选定断面掌控的流域面积?(1)收集选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来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2.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1)流域在非岩溶地区,没有暗河、天坑;(2)径流系数小于1;(3)出口断面能下切至岩层。

3.毁林垦荒为什么可以激化下游的洪水灾害?(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2)外露的坡地,下渗高,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小,汇流速度快,将并使洪峰大大升高。

4.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填海造地湖泊,主要并使湖泊的蓄水容积大大增大;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教材习题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教材习题

习 题2-1 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200km2,测得多年平均流量s m Q /1403=,多年平均降雨量mm P 1050=,问该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多年平均径流模数各为多少?2-2 某流域6月上中旬降雨量稀少,6月21日发生一场暴雨洪水,实测得流域面平均雨量P 1 = 190.1mm ,相应的径流深R 1 = 86.3mm ;6月25日又有一次暴雨过程,流域面平均降雨量P 2 = 160.2mm ,径流深R 2 = 135.8mm 。

试计算这两次暴雨洪水的径流系数,并分析两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2-3 某流域集水面积1600km 2,多年平均降水量1150mm ,多年平均流量26.5m 3/s 。

问该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是多少?若在流域出口断面修建一座水库,水库平均水面面积35 km 2,当地蒸发器实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10mm ,蒸发器折算系数0.87。

问建库后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有何变化,变化量多少?习 题4-1 某流域1981年5月一次暴雨的逐时段雨量及净雨深见表4-12,已分析得流域稳定下渗率f c =0.4mm/h ,试划分地面、地下净雨。

表4-12 开峰峪水文站以上流域降雨及径流资料4-2 某流域1992年6月发生一次暴雨,实测降雨和流量资料见表4-13。

该次洪水的地面径流终止点在27日1时。

试分析该次暴雨的初损量及平均后损率,并计算地面净雨过程。

表4-13 某水文站一次实测降雨及洪水过程资料4-3某流域面积881km2,一次实测洪水过程见表4-14。

根据产流方案,求得本次洪水的地面净雨历时为两个时段,净雨量分别为14.5mm和9.3mm。

(1)试用分析法推求本次洪水的单位线;(2)将所求的单位线转换为6h单位线;(3)根据所求的单位线及表4-15的净雨过程推算流域出口断面的地面径流过程线。

表4-14 单位线分析4-4 利用表4-14资料推求瞬时单位线的参数n、K,并转化为6h单位线,并根据表4-15的资料推求流域出口断面的地面径流流量过程线。

项目工程水文学(第四版)课后复习规范标准答案

项目工程水文学(第四版)课后复习规范标准答案

项目工程水文学(第四版)课后复习规范标准答案部分答案错误,自己更正。

1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答案;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2.为什么我国夏季常常发生大洪水?我国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大,蒸发强度高,大量的水汽随强劲的东南气流自海洋上空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广大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形成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发大洪水及特大洪水。

3. 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__b__)所引起a、径流b、水循环c、蒸发d、降水4. 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_c]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水文循环5. 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不对。

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2-21.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2.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当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相重合时,称为闭合分水线。

34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5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67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8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2-31.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程变化的曲线有层结曲线和状态曲线,二者一致吗?层结曲线是因为不同高程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不同,所形成的气温自地面向高空递减的曲线,其递减率约为平均每升高100m 气温下降0.65 ;状态曲线则为气块上升过程中,因气块膨胀消耗内能,气温随上升高度递减的曲线,坡度较前者陡。

工程水文学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

工程水文学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1.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答: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2.为什么我国夏季常常发生大洪水?答:我国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大,蒸发强度高,大量的水汽随强劲的东南气流自海洋上空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广大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形成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发大洪水及特大洪水。

3.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b]所引起a、径流b、水循环c、蒸发d、降水4. 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c]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水文循环5. 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答:不对。

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这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及,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

【思考题】1.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2. 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答】(1)流域在非岩溶地区,没有暗河、天坑;(2)径流系数小于1;(3)出口断面能下切至岩层。

2.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解答】(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

3.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解答】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作业答案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作业答案

部分答案错误,自己更正。

1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答案;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2.为什么我国夏季常常发生大洪水我国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大,蒸发强度高,大量的水汽随强劲的东南气流自海洋上空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广大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形成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发大洪水及特大洪水。

3. 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__b__)所引起a、径流b、水循环c、蒸发d、降水4. 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_c]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水文循环5. 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不对。

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2-21.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2.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当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相重合时,称为闭合分水线。

34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5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67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8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着加剧2-31.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程变化的曲线有层结曲线和状态曲线,二者一致吗层结曲线是因为不同高程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不同,所形成的气温自地面向高空递减的曲线,其递减率约为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状态曲线则为气块上升过程中,因气块膨胀消耗内能,气温随上升高度递减的曲线,坡度较前者陡。

工程水文学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

工程水文学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1.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答: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2.为什么我国夏季常常发生大洪水?答:我国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大,蒸发强度高,大量的水汽随强劲的东南气流自海洋上空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广大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形成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发大洪水及特大洪水。

3.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b]所引起a、径流b、水循环c、蒸发d、降水4. 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c]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水文循环5. 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答:不对。

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这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及,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

【思考题】1.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2. 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答】(1)流域在非岩溶地区,没有暗河、天坑;(2)径流系数小于1;(3)出口断面能下切至岩层。

2.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解答】(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

3.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解答】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

【免费下载】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免费下载】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1章绪论1、什么是水资源?怎样理解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

与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不同,水资源的数量具有可更新补充的特点,但随着城市和农业的发展,人口和用水量的急剧增长,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而可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可更新补充的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必须十分重视,珍惜利用。

2、中国的水资源有哪些特点?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不算少,但人均水量低;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与耕地、人口分布不相匹配;年内、年际变化大。

3、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有何意义?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当使预期得到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亦即正面效益与因开发利用所导致的不利于环境的副作用,亦即负面效益相平衡,并力求前者稍大于后者以利人类社会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4、水资源与水文学有何关系?水文学是研究地球水圈的存在与运动的科学。

主要研究地球上水的形成、循环、时空分布、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人类防治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5、水文分析计算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规划设计阶段水文学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工程规模;施工阶段要修建一些临时性建筑,也需要进行水文计算;运用管理阶段,需知道未来一定时期的来水情况,据此编制水量调度方案。

6、水文分析计算经常采用哪些研究方法?根据是什么?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

第2章水循环与径流形成1、何谓自然界的水循环?产生水循环的原因是什么?水圈中各种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地面和地下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成为水循环,海陆间的水循环成为大循环,局部的水循环成为小循环。

产生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下气、液、固易于转化;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2、何谓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方程中经常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可知,在水循环过程中,对于任一区域,在任一时段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量,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课后习题3-1答案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课后习题3-1答案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课后习题3-1答案
3-1某河某站横断面如图3-19所示,试根据图中所给测流资料计算该站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

图中测线水深h1=2.0m,h2=1.8m,h3=0.5m,V0.2,V0.6,V0.8分别表示测线在0.2h,0.8h,0.6h处的测点流速,α左、α右分别表示左右岸的岸边系数。

这里不好画图,我就把每个值都写出来,对照一下就行
左岸起起点距测后每段河宽b1=20m,b2=10m,b3=15m,b4=5m;α左=0.9,α右=0.5;V0.2=1.2m/s,V0.6=0.8m/s,V0.8=1m/s;
h3至右岸的A4面域为死水位。

解:(1)垂线平均流速的计算
V m1=(V0.2+V0.6)/2=(1.2+0.8)/2=1.0m/s
V m2=V0.8=1.0m/s
(2)部分面积的计算
死水位面积不计算
A1=2.0*20/2=20㎡
A2=((2.0+1.8)*10)/2=19㎡
A3=((1.8+0.5)*15)/2=17.25㎡
(3)部分面积平均流速的计算
V1=V m1*α左=1.0*0.9=0.9m/s
V2=(V m1+Vm2)/2=1.0m/s
V3= V m1*α右=0.5m/s
(4)断面流量的计算
Q=V*A,分别带入计算即可
Q=q1+q2+q3=0.9*20+1*19+0.5*17.25=36.625m³/s (5)断面平均流速的计算
A=A1+A2+A3=20+19+17.25=56.25㎡
V=Q/A=45.625/56.25=0.811m/s
注意:此题需要看懂题中条件,要细心读题,熟练运用计算公式。

工程水文学1 2章习题含答案

工程水文学1 2章习题含答案

工程水文学1 2章习题含答案----eabd7726-6eb0-11ec-92af-7cb59b590d7d工程水文学1-2章习题含答案1.为什么中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减少?【答案】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2.为什么中国夏天经常发生大洪水?【答案】我国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大,蒸发强度高,大量的水汽随强劲的东南气流自海洋上空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广大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形成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发大洪水及特大洪水。

3.水资源可再生的原因是自然因素(b)a、径流b、水循环C、蒸发D、降水4在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循环称为(C)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和水文循环5时间段的长度对水平衡的计算没有影响,对吗?【答案】不对。

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这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及,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

[思考问题]1.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使用求积仪测量地面流域周围的面积,即排水面积。

2.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一个流域是否是一个封闭的流域?(1)流域属非岩溶区,无地下河和天坑;(2)径流系数小于1;(3)出口段可切割至岩层。

3.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1)砍伐森林和开垦土地会破坏山区的植被。

如遇暴雨,将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良;(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

工程水文学1-2章习题含答案

工程水文学1-2章习题含答案

1.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答案】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2.为什么我国夏季常常发生大洪水?【答案】我国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大,蒸发强度高,大量的水汽随强劲的东南气流自海洋上空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广大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形成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发大洪水及特大洪水。

3.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所引起(b)a、径流b、水循环c、蒸发d、降水4.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c)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水文循环5.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答案】不对。

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这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及,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

【思考题】1.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2.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1)流域在非岩溶地区,没有暗河、天坑;(2)径流系数小于1;(3)出口断面能下切至岩层。

3.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

4.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教材习题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教材习题

习 题2-1 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200km2,测得多年平均流量s m Q /1403=,多年平均降雨量mm P 1050=,问该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多年平均径流模数各为多少?2-2 某流域6月上中旬降雨量稀少,6月21日发生一场暴雨洪水,实测得流域面平均雨量P 1 = 190.1mm ,相应的径流深R 1 = 86.3mm ;6月25日又有一次暴雨过程,流域面平均降雨量P 2 = 160.2mm ,径流深R 2 = 135.8mm 。

试计算这两次暴雨洪水的径流系数,并分析两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2-3 某流域集水面积1600km 2,多年平均降水量1150mm ,多年平均流量26.5m 3/s 。

问该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是多少?若在流域出口断面修建一座水库,水库平均水面面积35 km 2,当地蒸发器实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10mm ,蒸发器折算系数0.87。

问建库后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有何变化,变化量多少?习 题4-1 某流域1981年5月一次暴雨的逐时段雨量及净雨深见表4-12,已分析得流域稳定下渗率f c =0.4mm/h ,试划分地面、地下净雨。

表4-12 开峰峪水文站以上流域降雨及径流资料4-2 某流域1992年6月发生一次暴雨,实测降雨和流量资料见表4-13。

该次洪水的地面径流终止点在27日1时。

试分析该次暴雨的初损量及平均后损率,并计算地面净雨过程。

表4-13 某水文站一次实测降雨及洪水过程资料4-3某流域面积881km2,一次实测洪水过程见表4-14。

根据产流方案,求得本次洪水的地面净雨历时为两个时段,净雨量分别为14.5mm和9.3mm。

(1)试用分析法推求本次洪水的单位线;(2)将所求的单位线转换为6h单位线;(3)根据所求的单位线及表4-15的净雨过程推算流域出口断面的地面径流过程线。

表4-14 单位线分析4-4 利用表4-14资料推求瞬时单位线的参数n、K,并转化为6h单位线,并根据表4-15的资料推求流域出口断面的地面径流流量过程线。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教材习题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教材习题

习 题2-1 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200km 2,测得多年平均流量s m Q /1403=,多年平均降雨量mm P 1050=,问该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多年平均径流模数各为多少2-2 某流域6月上中旬降雨量稀少,6月21日发生一场暴雨洪水,实测得流域面平均雨量P 1 = 190.1mm ,相应的径流深R 1 = 86.3mm ;6月25日又有一次暴雨过程,流域面平均降雨量P 2 = 160.2mm ,径流深R 2 = 135.8mm 。

试计算这两次暴雨洪水的径流系数,并分析两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2-3 某流域集水面积1600km 2,多年平均降水量1150mm ,多年平均流量26.5m 3/s 。

问该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是多少若在流域出口断面修建一座水库,水库平均水面面积35 km 2,当地蒸发器实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10mm ,蒸发器折算系数。

问建库后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有何变化,变化量多少习 题4-1 某流域1981年5月一次暴雨的逐时段雨量及净雨深见表4-12,已分析得流域稳定下渗率f c =0.4mm/h ,试划分地面、地下净雨。

表4-12 开峰峪水文站以上流域降雨及径流资料4-2 某流域1992年6月发生一次暴雨,实测降雨和流量资料见表4-13。

该次洪水的地面径流终止点在27日1时。

试分析该次暴雨的初损量及平均后损率,并计算地面净雨过程。

表4-13 某水文站一次实测降雨及洪水过程资料4-3某流域面积881km2,一次实测洪水过程见表4-14。

根据产流方案,求得本次洪水的地面净雨历时为两个时段,净雨量分别为14.5mm和9.3mm。

(1)试用分析法推求本次洪水的单位线;(2)将所求的单位线转换为6h单位线;(3)根据所求的单位线及表4-15的净雨过程推算流域出口断面的地面径流过程线。

表4-14 单位线分析4-4 利用表4-14资料推求瞬时单位线的参数n 、K ,并转化为6h表4-15某流域一次净雨过程单位线,并根据表4-15的资料推求流域出口断面的地面径流流量过程线。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课后习题2-3答案 (1)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课后习题2-3答案 (1)

2-3某流域集水面积1600k㎡,多年平均降水量1150mm,多年平均流量s。

问该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是多少若在流域出口断面修建一座水库,水库平均水面面积35k㎡,当地蒸发器实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10mm,蒸发器折算系数。

问建库后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有何变化,变化量多少
解:
(1)计算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建库前,流域蒸发基本等于陆面蒸发,故:多年平均径流深
=*365*86400/1000*1600=
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
==
(蒸发的公式是
,式中F1、F2为水域面积、陆域面积,E1、E2为相应的水域蒸发量、陆域蒸发量。

)(2)修建水库后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600-35)*+35**1210]*1/1600=
(3)则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1150-637=513mm
(4)多年平均径流量W2
W2=1000F*R=1000*1600*513=(亿m3)
W1=Q*T=*365*86400=(亿m3)
W1> W2,W2- W1=(亿m3)
所以建库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减少了了亿m3。

答:略。

公示不是很好画,按书上的公式比对套上就行,书中将蒸发量写为E,径流深写为R,降水量写为P。

项目工程水文学第四版教案资料习题集

项目工程水文学第四版教案资料习题集

习 题2-1 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200km2,测得多年平均流量s m Q /1403=,多年平均降雨量mm P 1050=,问该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多年平均径流模数各为多少?2-2 某流域6月上中旬降雨量稀少,6月21日发生一场暴雨洪水,实测得流域面平均雨量P 1 = 190.1mm ,相应的径流深R 1 = 86.3mm ;6月25日又有一次暴雨过程,流域面平均降雨量P 2 = 160.2mm ,径流深R 2 = 135.8mm 。

试计算这两次暴雨洪水的径流系数,并分析两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2-3 某流域集水面积1600km 2,多年平均降水量1150mm ,多年平均流量26.5m 3/s 。

问该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是多少?若在流域出口断面修建一座水库,水库平均水面面积35 km 2,当地蒸发器实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10mm ,蒸发器折算系数0.87。

问建库后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有何变化,变化量多少?习 题4-1 某流域1981年5月一次暴雨的逐时段雨量及净雨深见表4-12,已分析得流域稳定下渗率f c =0.4mm/h ,试划分地面、地下净雨。

表4-12 开峰峪水文站以上流域降雨及径流资料4-2 某流域1992年6月发生一次暴雨,实测降雨和流量资料见表4-13。

该次洪水的地面径流终止点在27日1时。

试分析该次暴雨的初损量及平均后损率,并计算地面净雨过程。

表4-13 某水文站一次实测降雨及洪水过程资料4-3某流域面积881km2,一次实测洪水过程见表4-14。

根据产流方案,求得本次洪水的地面净雨历时为两个时段,净雨量分别为14.5mm和9.3mm。

(1)试用分析法推求本次洪水的单位线;(2)将所求的单位线转换为6h单位线;(3)根据所求的单位线及表4-15的净雨过程推算流域出口断面的地面径流过程线。

表4-14 单位线分析4-4 利用表4-14资料推求瞬时单位线的参数n、K,并转化为6h单位线,并根据表4-15的资料推求流域出口断面的地面径流流量过程线。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作业答案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作业答案

部分答案错误,自己更正。

1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答案;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2.为什么我国夏季常常发生大洪水?我国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大,蒸发强度高,大量的水汽随强劲的东南气流自海洋上空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广大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形成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发大洪水及特大洪水。

3. 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__b__)所引起a、径流b、水循环c、蒸发d、降水4. 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_c]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水文循环5. 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不对。

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2-21.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2.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当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相重合时,称为闭合分水线。

34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5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67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8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2-31.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程变化的曲线有层结曲线和状态曲线,二者一致吗?层结曲线是因为不同高程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不同,所形成的气温自地面向高空递减的曲线,其递减率约为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5 ;状态曲线则为气块上升过程中,因气块膨胀消耗内能,气温随上升高度递减的曲线,坡度较前者陡。

智慧树答案工程水文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工程水文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包括()答案:下渗;水汽输送;冷凝降落;形成径流;蒸发2.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称为水资源。

答案:对3.中国水能资源的特点是东多西少,主要集中在东部。

答案:错4.全球的淡水占总水量的()答案:2.53%5.水资源是陆地上由大气降水补给的各种地表和地下淡水水体的()答案:动态水第二章1.形成降水的条件是空气具有()。

答案:足够的水汽和上升运动2.山区河流的流速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流速(),易()。

答案:大,冲刷3.流域总蒸发包括()。

答案: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4.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壤孔隙流动的水称为重力水。

答案:对5.径流量总是小于降雨量。

答案:对第三章1.蓄满产流地区的产流面积比等于()答案:R/P2.初损后损法中流域产流后的损失包括()答案:产流后的下渗3.用于地表径流汇流计算的时段单位线法的基本假定是()。

答案:倍比假定;叠加假定4.蓄满产流模型认为,在湿润地区,降雨使包气带未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前不产流。

答案:对5.流域汇流经历坡面汇流、河网汇流两个阶段,两者汇流速度不同,但可采取流域平均汇流速度计算。

答案:错第四章1.水文预报是对()内的水文情势作出预报答案:预见期内2.由上断面洪峰水位预报下断面洪峰水位,预见期为两断面间的()答案:洪水传播时间3.相应水位方法可以预报河段内任意断面的水位答案:错4.枯季径流预报方法有()答案:前后期径流相关法;河网蓄水量法;退水曲线法5.洪水预报方案要求使用样本数量不少于10年的水文气象资料答案:对第五章1.在每次试验中一定会出现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答案:错2.P(X>80)[ ]P(X>100)。

答案:大于等于3.百年一遇洪水,是指答案: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4.适线法第一次适线时点线拟合不好的原因有:答案:样本观测误差;采用矩法初估参数;经验频率的估计公式;样本长度;样本的随机性5.已知均值EX = 100.0mm,离差系数Cv = 0.30,离均系数φp=0.50,则设计值Xp=[ ]mm。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教材习题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教材习题

习题2-1 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200km2,测得多年平均流量,多年平均降雨量,问该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多年平均径流模数各为多少2-2 某流域6月上中旬降雨量稀少,6月21日发生一场暴雨洪水,实测得流域面平均雨量P1 = 190.1mm,相应的径流深R1 = 86.3mm;6月25日又有一次暴雨过程,流域面平均降雨量P2= 160.2mm,径流深R2= 135.8mm。

试计算这两次暴雨洪水的径流系数,并分析两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2-3 某流域集水面积16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1150mm,多年平均流量26.5m3/s。

问该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是多少若在流域出口断面修建一座水库,水库平均水面面积35 km2,当地蒸发器实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10mm,蒸发器折算系数。

问建库后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有何变化,变化量多少习题4-1 某流域1981年5月一次暴雨的逐时段雨量及净雨深见表4-12,已分析得流域稳定下渗率f c=0.4mm/h,试划分地面、地下净雨。

表4-12 开峰峪水文站以上流域降雨及径流资料4-2 某流域1992年6月发生一次暴雨,实测降雨和流量资料见表4-13。

该次洪水的地面径流终止点在27日1时。

试分析该次暴雨的初损量及平均后损率,并计算地面净雨过程。

表4-13 某水文站一次实测降雨及洪水过程资料4-3某流域面积881km2,一次实测洪水过程见表4-14。

根据产流方案,求得本次洪水的地面净雨历时为两个时段,净雨量分别为14.5mm和9.3mm。

(1)试用分析法推求本次洪水的单位线;(2)将所求的单位线转换为6h单位线;(3)根据所求的单位线及表4-15的净雨过程推算流域出口断面的地面径流过程线。

表4-14 单位线分析4-4 利用表4-14资料推求瞬时单位线的参数n、K,并转化为6h单位线,并根据表4-15的资料推求流域出口断面的地面径流流量过程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课后习题
2-3答案(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2-3 某流域集水面积1600k㎡,多年平均降水量1150mm,多年平均流量³/s。

问该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是多少若在流域出口断面修建一座水库,水库平均水面面积35 k ㎡,当地蒸发器实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10mm,蒸发器折算系数。

问建库后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有何变化,变化量多少
解:
(1)计算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建库前,流域蒸发基本等于陆面蒸发,故:
多年平均径流深
=*365*86400/1000*1600=
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
==
(蒸发的公式是
,式中F1、F2为水域面积、陆域面积,E1、E2为相应的水域蒸发量、陆域蒸发量。


(2)修建水库后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600-35)*+35**1210]*1/1600=
(3)则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1150-637=513mm
(4)多年平均径流量W2
W2=1000F*R=1000*1600*513=(亿m³)
W1=Q*T=*365*86400=(亿m³)
W1> W2,W2- W1=(亿m³)
所以建库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减少了了亿m³。

答:略。

公示不是很好画,按书上的公式比对套上就行,书中将蒸发量写为E,径流深写为R,降水量写为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