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期末复习重点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期末复习知识点详尽汇总
具有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调度队列模型子主题资源利用率:CPU利用率=CPU有效工作时间/CPU总工作时间平衡性:协调CPU和IO,使系统资源都经常处于忙碌状态策略强制执行高优先权优先,重要计算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的优缺点实时调度的算法把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程序,或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换出到外存1.将逻辑地址的页号和页表长度进行比较,如果页号大于页表长度,发生越界中断2.如果小于页表长度,则页表始址+页号*位置得到物理块号3.物理块号*页面大小+页内地址=得到物理地址快表、联想寄存器、TLB1.将逻辑地址的页号与页表寄存器的页表长度进行比较,如果页号大于页表长度,越界中断1.将逻辑地址的段号和段表长度进行比较,如果段表长度<段号,产生越界中断请求分页的内存分配(请求调入软件)最小物理块的确定:作业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最小物理块内存分配策略固定分配局部置换:只分可变分配局部置换:先分可变分配全局置换:没有内存,可换他人物理块分配算法:如何为不同的进程分配物理块预测页策略:预计不久之后会被访问的页优先调入内存,可一次调入多页,但是预测效率低下请求调页策略:需要的页面不在内存,发出请求,一次调入一页从打开文件表的表目删除直接-->物理地址哈希文件目录管理的要求1.实现按名存取2.允许文件重名3.提高检索速度4.文件共享基本信息类使用信息类为每一个用户建立一个单独的用户文件目录缺点用户相互隔离,无法合作创建者不用链接创建一个Link文件,存有共享文件的路径非创建者,连接到Link1.顺序访问容易消除了磁盘的外碎片,提高了外存的利用率(内碎片是消除不了的,因为每个盘块的大小固定)显式的“显”在哪里:链接文件各盘块的指针显式地存放在内存的一张链接表隐式的“隐”在哪里:下一个盘块号存在于上一个盘块中,而不是显示地放在外存有多少扇区,优点:支持直接访问优点大大加快了对大型文件的查找速度分配和回收:与内存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相同。
《操作系统-汤小丹-第四版》第2章
共享性的概念与实现方法
共享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念
指系统中的资源(如硬件、软件和数 据)可以被多个并发执行的程序共同 使用。
实现方法
采用虚拟技术将物理资源转化为逻辑 资源,通过资源分配和回收算法实现 资源的共享使用。
并发与共享的关系
文件系统的层次模型是指将文件系统的功能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一层都建立在下一层的基础上,并向上一层 提供服务。这种层次结构有利于文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文件系统的实现
文件系统的实现包括文件系统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以及文件系统的代码实现。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 文件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
文件系统的性能优化
线程状态
就绪状态、运行状态、阻塞状态。
线程同步与通信
互斥锁、条件变量、信号量等机 制。
处理器的调度与分配
调度策略
先来先服务、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等。
分配方式
非抢占式、抢占式。
调度与分配的实现
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如时钟中断、进程切换等机制。
内核的功能与结构
内核功能
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 理、文件管理、网络通信等。
04
05
手工操作阶段
批处理系统阶段 分时系统阶段
实时系统阶段
网络操作系统和 分布式操…
此阶段没有操作系统,用 户直接控制计算机硬件进 行操作。
为了解决人机矛盾及CPU 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 的矛盾,出现了批处理系 统。
为了满足用户同时、交互 地使用计算机的需求,出 现了分时系统。
为了满足实时控制和实时 信息处理的需求,出现了 实时系统。
期末复习-操作系统-汤小丹版-复习题资料
操作系统复习题(汤小丹版)复习资料一, 选择题第一部分:操作系统概述1.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B).A. 一般应用软件B.核心系统软件C.用户应用软件D.系统支撑软件2.( D)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 D,网络操作系统3.(C )不是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A,同时性 B,独立性C,实时性 D,交互性4.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D)是不正确的.A."管理资源的程序"B."管理用户程序执行的程序"C."能使系统资源提高效率的程序"D."能方便用户编程的程序"5.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A )A.设备驱动程序组成的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6.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B)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C.交互性和响应时间D.实时性和可靠性7.操作系统是一种(B ).A, 应用软件 B, 系统软件 C, 通用软件 D, 工具软件8.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B ).A,程序和数据 B, 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C,处理器和内存 D,处理器,存储器和外围设备9.下面关于计算机软件的描述正确的是(B ).A,它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B,它是指计算机的程序及文档C,位于计算机系统的最外层D,分为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两大类10.财务软件是一种(C).A,系统软件 B,接口软件 C,应用软件 D,用户软件11.世界上第一个操作系统是(B).A,分时系统 B,单道批处理系统C,多道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12.批处理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但(B ). A,系统吞吐量小 B,在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C,系统资源利用率不高D,不具备并行性13.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A). A,分时系统 B,单道批处理系统C,多道批处理系统 D,实时系统14.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A,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B,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C,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D,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15.操作系统是一组(C ).A,文件管理程序 B,中断处理程序C,资源管理程序 D,设备管理程序16.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C)和资源共享.A,多道程序设计 B, 中断处理C,程序的并发执行 D,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17.(D)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A, 管理计算机裸机B, 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C, 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18.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是(D ).A,为了充分利用主存储器 B,增强系统的交互能力C,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D,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的等待时间19.在多道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中,CPU(C ).A,只能被一个程序占用 B,可以被多个程序同时占用C,可以被多个程序交替占用 D,以上都不对20.多道程序设计是指(B ).A,有多个程序同时进入CPU运行B,有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主存并行运行C,程序段执行不是顺序的D,同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进程21.从总体上说,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 )单位时间的算题量,但对每一个算题,从算题开始到全部完成所需的时间比单道执行所需的时间可能要(B).A,增加,减少 B,增加,延长 C,减少,延长 D,减少,减少22.(A)没有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A,DOS B,UNIX C,WINDOWS D,OS/223.下列四个操作系统中,是分时系统的为(C ).A,MS-DOS B,WINDOWS 98C,UNIX D,OS/2系统24.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一定,( B),响应时间越长.A,内存越多 B,用户数越多C,后备队列 D,用户数越少25.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B ).A,CPU的利用率不高 B,失去了交互性C,不具备并行性 D,以上都不是26.在下列性质中,哪一个不是分时系统的特征.( C )A, 交互性 B, 多路性 C, 成批性 D, 独占性27.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C).A,高吞吐率 B,充分利用内存C, 快速响应 D, 减少系统开销28.以下(C)项功能不是操作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A,内存管理 B,中断处理 C,文档编辑 D,CPU调度29.操作系统程序结构的主要特点是(C).A, 一个程序模块 B,分层结构C, 层次模块化 D,子程序结构30.操作系统负责为方便用户管理计算机系统的(C ).A, 程序 B, 文档资料C, 资源 D, 进程31.计算机在接受用户请求后处理数据以及在数据处理结束时,将结果送到终端显示器.例如,导弹控制系统应选择安装(C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 D,网络操作系统32.操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A).A.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B.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C.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D.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33.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本质上的不同在于(D ).A.实现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B.共享网络中的资源C.满足较大规模的应用D.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同一任务34.Linux操作系统是著名的(B )。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第4版复习讲义教程第3章
有利于处理紧急任务,故实时与分时系统中常采用。
3、中级调度(中程/交换调度)
在内存和外存对换区之间按照给定的原则和策略 选择进程对换,以解决内存紧张问题,从而提高内存的 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常用于分时系统或具有虚拟存储 器的系统中。
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作业是用户提交给系统的一项相 对独立的工作。操作员把用户提交的作业通过相应的输入设 备输入到磁盘存储器,并保存在一个后备作业队列中。再由 作业调度程序将其从外存调入内存。
3.2.1 批处理系统中的作业 1. 作业和作业步 (1) 作业(Job)。 (2) 作业步(Job Step)。
FCFS 算法比较有利于长作业(进程),而不利于短作业(进 程)。
进程名 到达时间
服务时间 开始执行时间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
带权周转 时间
A
0
1
0
1
1
1
B
1
100
1
101
100
1
C
2
1
101
102
100
100
D
3
100
102
202
199
1.99
平均周转时间:((1-0)+(101-1)+(102-2)+(202-3))/4=100 平均等待时间:((0-0)+(1-1)+(101-2)+(102-3))/4 = 49.5
高响应比优先算法是如何实现的呢? 如果我们能为每个 作业引入一个动态优先级,即优先级是可以改变的,令它随 等待时间延长而增加,这将使长作业的优先级在等待期间不 断地增加,等到足够的时间后,必然有机会获得处理机。该 优先级的变化规律可描述为:
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操作系统答:操作系统是一组能有效组织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调度作业、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
(使用编译指令或OS提供的命令操纵系统)(提高系统的吞吐量、系统资源利用率)(可添加或修改功能、模块)(能遵循世界标准规范,兼容性强)不断提高计算机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并发、共享、虚拟、异步。
答:并发性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并行性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答: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的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资源;允许多个进程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访问资源,“同时”指的是宏观意义,在微观上是交替访问的答:把通过某种技术将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的功能称为“虚拟”。
利用某设备为一用户服务的空闲时间,转去为其他用户服务,使设备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虚拟处理机、虚拟设备。
虚拟为n个,平均速度W 1/n)利用存储器的空闲时间分区域存放和运行其他的多道程序,以此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虚拟后,平均内存W 1/n)答:指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答:将一批作业以脱机方式(使用外围机,脱离主机)输入在磁带上,使作业在监督程序的控制下一个个连续处理。
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内存中只有一道程序,系统资源浪费。
单道性、顺序性、自动性。
答:将作业输入在外存,排成后备队列,并在由于某程序I/O 操作而暂停执行时的CPU 空闲时间,按照一定算法,调度后备队列的另一个程序运行,使多道程序交替运行,保持CPU处于忙碌状态。
进一步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达。
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第4版复习讲义教程第2章进程
对于进程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其 中较典型的定义有:
(1)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2) 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 发生的活动。 (3)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 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
1)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其本身没有任何运行的含 义,它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进程是程序在处理机上 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一个动态概念。
图2-6 进程的五种基本状态及转换
2.2.3 挂起操作和进程状态的转换 1. 挂起操作的引入:使正在执行的进程暂停执行; 引入挂起操作的原因,是基于系统和用户的如下需要: (1) 终端用户的需要。 (2) 父进程请求。 (3) 负荷调节的需要。 (4) 操作系统的需要。
与挂起原语Suspend相应的是激活原语Active
如图2-9所示,OS管理的这些数据结构一般分为以下四 类:内存表、设备表、文件表和用于进程管理的进程表,通 常进程表又被称为进程控制块PCB。
图2-9 操作系统控制表的一般结构
2. 进程控制块PCB的作用 (1) 作为独立运行基本单位的标志。 (2) 能实现间断性运行方式。 (3) 提供进程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4) 提供进程调度所需要的信息。 (5) 实现与其它进程的同步与通信。
图2-5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及其转换
3. 创建状态和终止状态 1) 创建状态 如前所述,进程是由创建而产生。创建一个进程是个很 复杂的过程,一般要通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如首先由进程 申请一个空白PCB,并向PCB中填写用于控制和管理进程的 信息;然后为该进程分配运行时所必须的资源;最后,把该 进程转入就绪状态并插入就绪队列之中。但如果进程所需的 资源尚不能得到满足,比如系统尚无足够的内存使进程无法 装入其中,此时创建工作尚未完成,进程不能被调度运行, 于是把此时进程所处的状态称为创建状态。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第4版复习讲义教程5设备管理
数组选择通道
数据传送是按成组方式进行工作,每次传输一批数据。主要用 于连接高速I/O设备。 优点:可连多台高速设备;传输率较高。 缺点:某子通道不传数据,而使主通道闲置,其它子通道也不能传数据。 所以通道的利用率很低。
设备控制表DCT(device control table) 控制器控制表COCT(controller control table) 通道控制表CHCT(channel control table) 系统设备表SDT(system device table)
5.4 .2 设备分配策略/应考虑的因素
为了提高OS 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在现代OS 中 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Device Independence) ,也称为设备无关性。其基本含义是: 应用程序独立于 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为了实现设备独立性而引入了逻 辑设备和物理设备这两个概念。在应用程序中,使用逻 辑设备名称来请求使用某类设备;而系统在实际执行时 ,还必须使用物理设备名称。因此,系统须具有将逻辑 设备名称转换为某物理设备名称的功能。在实现了设备 独立性的功能后,可带来以下两方面的好处。
控制器
控制器
主机I/O系统—具有通道
其它 控制器
设 备
5.2 I/O 控制方式
常用的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1、程序控制方式 2、中断控制方式 3、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方式 4、通道控制方式
1、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处理机对I/O的控制采用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 工作原理:
否
设备是否
“准备就绪”
传送数据
继续主程序
传送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晓丹著复习摘记
和平均周转时间都尽可能短。2.系统吞吐量高,指单位时间内系统所完成的作业数,与处 理的作业从平均长度有关。3.处理机使用率高。分时系统的目标: 1.响应时间快,从用户提 交一个请求开始到显示出处理结果为止。2.均衡性好,指系统响应时间的快慢与用户请求 服务的复杂性相适应。实时系统的目标: 1.截止时间短,2.可预测性。 3.2.3 先来先服务 FCFS 和短作业优先 SJF 调度算法 FCFS:系统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进 行调度。主要用于与其他调度算法结合,形成一种更为有效的调度算法,如可以把进程按 优先级设置多个队列,每个队列采用 FCFS。SJF: 作业时间短,优先级高。[缺点:]1.必须 预知作业的运行时间。2.对长作业非常不利。3.无法时间人机交互。4.不能保证紧迫作业及 时执行。 3.2.4 优先级调度算法 PSA 和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HRRN PSA:根据作业或进程的紧迫 程度设置的优先级进行调度。HRRN:是既考虑了作业的等待时间,又考虑了运行时间的 调度算法[优点:]既照顾了短作业,又不使长作业的等待时间过长,改善了处理机调度的性 能。优先权=(等待时间+要求服务时间)/要求服务时间=响应时间/要求服务时间。1.如果作 业等待时间相同,则要求服务时间越短,优先权越高,有利于短作业。2.当要求服务时间 相同,优先权取决于响应时间。3.对于长作业,优先级随着等待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缺点:] 调度前需要做响应比计算,增加系统开销。 3.3.1.1 进程调度的任务 1.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2.按某种算法选取进程。3.把处理器 分 配给进程。3.3.1.2 进程调度机制 1.排队器,事先将系统中的所有就绪进程按照一定的策略 排成一个或多个队列。2.分派器,将处理机分配个新选出的进程。3.上下文切换器,分派处 理器时,新选进程的 CPU 现场信息装入到处理器的各个寄存器中;阻塞进程时,将处理器 寄存器中的现场信息保存到进程 PCB 中。3.3.1.3 进程调度方式 1.非抢占方式:把处理机 分配给进程后,只有当进程运行结束或者阻塞时,才将处理机分配给其他进程。[优点:]实 现简单,系统开销小。适用于大多数批处理系统。2.抢占方式,允许调度程序根据某种原 则,去暂停某个正在执行的进程,将处理机分配个另一个进程。抢占原则 1.优先权原则, 2.短进程优先原则,3.时间片原则。 3.3.2 转轮调度算法 基本原理:基于时间片的调度算法,让就绪队列上的每个进程每次仅 运行一个时间片,保证就绪队列中的所有进程在确定的时间内,都能获得一个时间片的处 理机时间。进程切换时机:1.时间片未用完,进程已经结束。2.时间片已用完。时间片大小 的确定:一个较为可取的时间片是略大于一个典型交互所需要的时间,使大多数交互进程 能在一个时间片内完成,从而获得很小的响应时间。 3.3.3 优先级调度算法 1.非抢占式优先级调度算法。 2.抢占式优先级调度算法。 优先级类型: 1.静态优先级,在创建进程时确定,整个运行期间不会改变。2.动态优先级,进程创建初期 赋予一个优先级,随着进程的推进或等待时间的增加而改变,以便获得更好的调度性能。 3.3.4 多队列调度算法 将不同类型或性质的进程固定分配在不同的就绪队列中,不同的就 绪队列采用不同的调度算法。 3.3.5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事先不需要知道各种进程所需的执行时间,还可以较好的满 足各类进程的需求。调度机制:1.设置多个队列,为每个队列赋予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 越高,时间片越小。2.每个队列都采用 FCFS 算法。3.按队列优先级调度。调度程序首先调 度最高优先级队列中的进程运行,第一队列空闲时才调度第二队列。调度算法的性能:如 果规定第一个队列的时间片略大于多数人机交互的处理时间,便能较好满足各类用户的需 求。终端用户作业在第一队列时间片中完成,短批处理用户的周转时间较短,长批处理用 户不用担心长期得不到处理。 3.3.6 基于公平原则的调度算法 保证调度算法 不是保证优先运行,而是明确的性能保证, 每个相同类型的进城获得相同相同的运行时间。公平分享调度算法 调度的公平性针对用 户,使所有用户能获得相同的处理机时间,或所要求的时间比例。调度是以进程为基本单 位的,必须考虑到每个用户的进程数。 3.5.2 计算机系统中的死锁 死锁是源于多个进程对资源的争夺,对不可抢占资源争夺,对 可消耗资源的争夺和进程推进顺序不当时,会引起死锁。 3.5.3 死锁的定义,必要条件和处理方法 死锁的定义:如果一组进程中的每个进程都在等 待仅由该组进程中的其他进程才能引发的事件, 那么该组进程时死锁的。 死锁的必要条件: 1.互斥条件,在一段时间内,某资源只能被一个进程占用。2.请求和保持条件,进程已经保 持了一些资源,又请求新的资源,却被其他进程占用,此时进程被阻塞。3.不可占用条件, 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被抢占。4.循环等待条件,发生死锁时必然存在一个 进程-资源的循环链,即每个进程都在等待另一个进程的资源释放。处理死锁的方法:1.预 防死锁,通过设置限定条件,破坏产生死锁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易实现。2.避 免死锁,在资源的动态分配中,用某种方法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死锁的发 生,例如使用银行家算法。3.检测死锁,事先不采取任何措施,通过检测机构及时的检测 出死锁的发生,然后采取措施解脱死锁。4.解除死锁,当检测到系统已发生死锁,撤销一 些进程,回收资源,并将资源分配各阻塞状态中的进程,解除死锁。 3.6 死锁的预防 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 1.一次性地申请进程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全 部资源,进程在整个运行期间,不会再提出资源请求。[缺点:1.资源被严重浪费,严重恶化 了资源的利用率。2.使进程经常发生饥饿现象。],2.允许一个进程获得运行初期所需资源 化后开始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初步释放自己使用完毕的资源,申请新的资源。能使进程更 快的完成任务,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进程发生饥饿的几率。破坏不可抢占条件: 当一 个已经保持了某些不可被抢占资源的进程,提出新的资源请求而不能满足时,必须释放自 己所有的资源,以后需要时再申请。[缺点:可能使进程无限推迟执行,延长了进程的周转 时间,增加系统开销,降低吞吐量。] 破坏循环条件: 对系统所有资源进行线性编号,规 定每个进程都按照资源编号顺序请求资源。进程必须释放所有具有相同或者更高序号的资 源后才能申请较低序号的资源。[缺点:各类资源的序号必须相对稳定,限制了新设备的增 加。作业使用的资源顺序和资源编号不一致。限制用户自主,简单的编程。] 3.7 避免死锁 系统安全状态: 指系统能按照某种进程推进顺序为每个进程分配所需资源, 直至满足每个进程对资源的最大需求,使每个进程都可顺利的完成,此时为一个安全资源 分配序列。有安全序列则为安全状态。避免死锁的实质在于在进行资源分配时,是系统不 进入不安全状态。 3.8 死锁的检测与解除 死锁检测:1.资源分配图,用圆圈代表一个进程,用方框代表一类 资源,请求边是从进程指向资源,分配边是从资源指向进程。2.死锁定理:当且仅当某一 状态时的资源分配图是不可简化的。 简化的方法: 1).在资源分配图中找到不阻塞也不独立 的进程结点 P1,正常情况下该结点是可以获得资源顺利执行完并释放所有资源的。去除该 结点的请求边和分配边,使其孤立。2).P1 释放资源后,P2 才可以继续运行,消除 P2 的请 求边和分配边,使其孤立。3).若能够消除所有进程结点的请求边和分配边,则该资源分配 图是可简化的,反之不能简化,就会产生死锁。 3.死锁检测的数据结构: 类似于银行家算法的数据结构。 死锁解除: 解除死锁的方法有两种,1 是抢占资源,从一个或多个进程中抢占足够数量的 资源,分配给死锁进程,以解除死锁状态。2 是终止进程,终止一个或多个死锁的进程, 知道打破死锁环路。终止的方法有:1).终止所有死锁进程,2).逐个终止死锁进程。 终止进程时要考虑的因素:1).进程的优先级大小,2).进程执行的时间,还要执行的时间, 3).进程使用的资源,还需要的多少资源,4).进程是交互式还是批处理式 代价最�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完整版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 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 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 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 )方便用户;(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 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 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完整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完整版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完整版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掌握着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功能和运行原理。
汤小丹编写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是该领域的一本经典教材,它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全面概述,从内容结构、特点以及与其他版本的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内容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完整版》的内容结构紧密,逻辑严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本部分介绍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历史背景,并简要介绍了后续各章节的内容。
2. 进程管理: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进程的概念、进程的状态转换、进程调度等内容。
此外,还包含了进程同步与互斥、死锁及其预防等重要主题。
3. 存储管理:该部分介绍了存储器的层次和地址转换机制,详细讲解了虚拟存储器、内存分配与回收等关键技术。
4. 文件系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件的概念、文件系统的管理和存储组织策略等内容。
同时,还涵盖了文件系统的性能优化和安全性保护等关键问题。
5. 输入输出系统:该章节详细介绍了输入输出设备的概念、I/O操作的特点以及各种I/O控制技术。
此外,还包含了磁盘调度算法、缓存技术等内容。
6. 系统结构与分布式系统: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和组成,以及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
7. 死锁:这一章节进一步深入讲解了死锁的概念、分类以及解决死锁问题的算法。
8. 发展动态:本部分介绍了操作系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和新方向进行了展望。
以上为《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完整版》的主要内容结构,每个章节都涵盖了相关知识点和实践案例,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学习资源。
二、特点与优势1. 全面性:该教材从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系统、输入输出系统、系统结构与分布式系统等多个角度对操作系统进行全面介绍,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各个方面。
操作系统第四版期末复习重点
操作系统第四版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操作系统▲问:操作系统答:操作系统是一组能有效组织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调度作业、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主要作用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主要目标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
(使用编译指令或OS提供的命令操纵系统)(提高系统的吞吐量、系统资源利用率)(可添加或修改功能、模块)(能遵循世界标准规,兼容性强)▲主要发展动力不断提高计算机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主要/基本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基本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异步。
▲问:并发性与并行性答:并发性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并行性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问:共享(资源复用)答: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存中的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互斥共享方式在一段时间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资源;同时访问方式允许多个进程在一段时间“同时”访问资源,“同时”指的是宏观意义,在微观上是交替访问的▲问:虚拟答:把通过某种技术将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的功能称为“虚拟”。
时分复用技术利用某设备为一用户服务的空闲时间,转去为其他用户服务,使设备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虚拟处理机、虚拟设备。
虚拟为n个,平均速度≤1/n)空分复用技术利用存储器的空闲时间分区域存放和运行其他的多道程序,以此提高存的利用率。
(虚拟后,平均存≤1/n)▲问:异步性答:指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问:单道批处理系统答:将一批作业以脱机方式(使用外围机,脱离主机)输入在磁带上,使作业在监督程序的控制下一个个连续处理。
目的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缺点存中只有一道程序,系统资源浪费。
特性单道性、顺序性、自动性。
▲问:多道批处理系统答:将作业输入在外存,排成后备队列,并在由于某程序I/O 操作而暂停执行时的CPU空闲时间,按照一定算法,调度后备队列的另一个程序运行,使多道程序交替运行,保持CPU处于忙碌状态。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知识点总结笔记课后答案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知识点总结笔记课后答案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1.1复习笔记一、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1.操作系统的目标在计算机系统上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
(1)方便性配置操作系统(OS)后,系统可以使用编译命令将用户采用高级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代码,用户可以直接通过OS所提供的各种命令操纵计算机系统,使计算机变得易学易用。
(2)有效性① 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早期未配置OS的计算机系统,各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配置OS后,能有效分配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② 提高系统的吞吐量OS可以通过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加速程序的运行,缩短程序的运行周期,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3)可扩充性OS必须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才能适应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以及应用发展的要求。
(4)开放性开放性是指系统能遵循世界标准规范,特别是遵循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标准。
开放性是衡量一个新推出系统或软件能否被广泛应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2.操作系统的作用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其主要作用是管理好这些设备,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便于用户使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它的作用:(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OS处于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用户通过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
图1-1是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
图1-1 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用户可以通过命令方式、系统调用方式和图标—窗口方式来实现与操作系统的通信,并取得它的服务。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① 管理处理器,用于分配和控制处理器;② 管理存储器,主要负责内存的分配与回收;③ 管理I/O设备,负责I/O设备的分配与操纵;④ 管理文件,负责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 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 S 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 1)O 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 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 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 S 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 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 )方便用户;(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 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 I/O 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汤小丹版)
第一章名词解释:OS: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的首次扩展。
习题P33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方面?(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扩展机)13:OS有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四大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异步最基本为并发性,是其他的基础。
第二章名词解释:临界资源: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进程对其访问的资源。
临界区:在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一段代码。
进程: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动态执行过程。
线程:减少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所付出的时间和空间开销。
PCB :记录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的全部信息。
简答题:1.PCB的主要内容,PCB是如何组织的?内容:(1):进程描述信息(2):处理机状态信息(3):进程调度信息(4):进程控制信息链表:同一状态的进程其PCB成一链表,多个状态对应多个不同的链表。
索引:同一状态的进程归入一个index表(由index指向PCB),多个状态对应多个不同的index表2.进程与程序的区别1) 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程序是有序代码的集合;进程是程序的执行。
2) 进程是暂时的,程序是永久的:进程是一个状态变化的过程,程序可长久保存。
3) 进程与程序的组成不同:进程的组成包括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即进程状态信息)。
4) 进程与程序的对应关系:通过多次执行,一个程序可对应多个进程;通过调用关系,一个进程可包括多个程序。
3.进程与线程的区别(1) 地址空间和其他资源(如打开文件):进程间相互独立,同一进程的各线程间共享--某进程内的线程在其他进程不可见(2) 通信:进程间通信IPC,线程间可以直接读写进程数据段(如全局变量)来进行通信--需要进程同步和互斥手段的辅助,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3) 调度和切换:线程上下文切换比进程上下文切换要快得多。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第4版复习讲义教程第1章引论
1. 方便性3. Fra bibliotek扩充性 4. 开放性
2. 有效性:2方面的含意:
(1) 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诸如CPU、I/O 设备等各种资源,都会因它们经常处于空
闲状态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内存及外存中所存放的数据太少
或者无序而浪费了大量的存储空间。
(2) 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操作系统还可以通过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而
1.3.1 并发(Concurrence) 正是系统中的程序能并发执行这一特征,才使得OS能有
效地提高系统中的资源利用率,增加系统的吞吐量。 1. 并行与并发 并行性和并发性是既相似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并行性
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 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 引入进程 在一个未引入进程的系统中,在属于同一个应用程序的 计算程序和I/O程序之间只能是顺序执行,即只有在计算程 序执行告一段落后,才允许I/O程序执行;反之,在程序执 行I/O操作时,计算程序也不能执行。但在为计算程序和I/O 程序分别建立一个进程(Process)后,这两个进程便可并发执 行。若对内存中的多个程序都分别建立一个进程,它们就可 以并发执行,这样便能极大地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增加 系统的吞吐量。
2. 脱机输入/输出(Off-Line I/O)方式 为了解决人机矛盾及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 盾,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脱机I/O技术。该技术是事先将 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装入纸带输入机,在一台外围机 的控制下,把纸带(卡片)上的数据(程序)输入到磁带上。当 CPU需要这些程序和数据时,再从磁带上高速地调入内存。
3.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图1-2 I/O软件隐藏了I/O操作实现的细节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第4版复习讲义教程第6章文件管理
6.2.3 索引文件
对于定长记录文件,如果要查找第i个记录,可直接根据下式 计算来获得第i个记录相对于第一个记录首址的地址:
Ai = i × L 然而,对于可变长度记录的文件,要查找其第i个记录时,须 首先计算出该记录的首地址。为此,须顺序地查找每个记录 ,从中获得相应记录的长度Li,然后才能按下式计算出 第i个记录的首址。假定在每个记录前用一个字节指明该记录 的长度,则
3. 文件 文件是指由创建者所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元 素的集合,可分为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两种。
6.1.2 文件名和类型 1. 文件名和扩展名 (1) 文件名。 (2) 扩展名。
2. 文件类型 1) 按用途分类 根据文件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将文件分为三类: (1) 系统文件,这是指由系统软件构成的文件。大多数 的系统文件只允许用户调用,但不允许用户去读,更不允许 修改;有的系统文件不直接对用户开放。 (2) 用户文件,指由用户的源代码、目标文件、可执行 文件或数据等所构成的文件。用户将这些文件委托给系统保 管。 (3) 库文件,这是由标准子例程及常用的例程等所构成 的文件。这类文件允许用户调用,但不允许修改。
1. 对象及其属性 文件管理系统管理的对象如下: (1) 文件。 (2) 目录。 (3) 磁盘(磁带)存储空间。
2. 对对象操纵和管理的软件集合 该层是文件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文件系统的功能大多 是在这一层实现的,其中包括有:① 对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② 对文件目录的管理;③ 用于将文件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 理地址的机制;④ 对文件读和写的管理;⑤ 对文件的共享 与保护等功能。在实现这些功能时,OS通常都采取了层次组 织结构,即在每一层中都包含了一定的功能,处于某个层次 的软件,只能调用同层或更低层次中的功能模块。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第4版复习讲义教程8系统安全性
对系统安全威胁的类型
当前比较主要的几种威胁类型 : 假冒(Masquerading)/身份攻击 数据截取(data interception) 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er) 修改(modification) 伪造(Fabrication) 否认(Repudiation)/抵赖 中断(Interruption) 通信量分析(Traffic Analysis)
系统安全性
❖ 引言 ❖ 数据加密技术 ❖ 认证技术 ❖ 访问控制技术 ❖ 防火墙技术
引言
❖ 系统安全性的内容和性质 ❖ 对系统安全威胁的类型 ❖ 对各种资源的威胁 ❖ 信息技术安全评价公共准则(CC)
系统安全性的内容、性质
❖ 系统安全性的概念: 狭义:对外部攻击的防范。 广义:保障系统中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 常用的验证参数:标识符、口令、密钥、随机数等。 ❖ 目前主要采用的身份认证技术:
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技术 基于物理标志的身份认证技术 基于公开密钥的身份认证技术。
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技术
❖ 用户名、口令 ❖ 对口令 机制的基本要求
口令 长度适中 自动断开连接 一次性口令 口令 文件
❖ 一次性口令 ❖ 口令 文件
基于物理标志的身份认证技术
❖ 物理标志 身份证、学生证、驾驶证、磁卡、IC卡、指纹、
声纹、眼纹等 ❖ 认证技术
基于磁卡的认证技术 基于IC卡的认证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
基于公开密钥的身份认证技术
❖ 身份认证的协议—安全套接层协议SSL ❖ 安全套接层SSL协议:是Netscape公司提出的一种
❖ 数据加密技术:是对系统中所有存储和传输的数据(明文)进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_汤小丹_课后习题答案推荐文档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习题答案樂1章1.段计現优OS的主要日标是什么?答】(I) HxfcH (2〕方便性(3) 4扩允性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儿牛方面?靳 C1)圧件为用八与计尊机砸件眾纯之何的按口(2)05作为计舁机系统资源的世理者<3)阳丈现了对计算机费源的恤徐3.为彳|么説虧实现了对计算机盗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探扒上舉爲一层I/O设爺暫理软件*宾理了对计算执麼杵操作的凱一忌抚抽象;在樂一成轨件」-再橙盖丈件徐理软件+痰现了村啖件遥源撩柞的第二捏捉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唤件上左罐若圧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谨* 隐蔵了对砌件據作的细节’由它们艾同孤现了时计灯机资源的抽孰■1.试说明推动爹這批处理系统雍曲却収廉的谁动力是什么?答:主股劝力来源于四个方冊的社盘盅求与技术农展:(!)不断提冊计算机资源的柯用率】(2>方便用户;輛〕購件的不断更新换代tM)计算机休系站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膛机TAJ和耽机I/O?答:脱机I/O昱指事先将装有用戶程序和.数据的纸帯诚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踐方式下的输入怖出由外閘机控制朮血+址在脱离主机的苛况下进行的.而联机.1皿方式是指秤予刑数据的输入偷出邮是在主机的肖摆控制下进行的.6.试说明推劝分时慕统形成和境展的主雀夠力足什么?答:惟动分时系统形成和炭展的】.哪动力是更好地満足用户的需热左耍表现在: CPU的廿时怔用缩加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闾;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耳接控制自己的悴业:4机的艾亨换寒用P施同时悝川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上的作业.7.实现分时系统的JQ犍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抉?n:X键问逋是屮I川户在自LL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段时接收并凰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疑内将结果返冋给川户.解抉方法:针对晁时接收问题,川取在系统中设代至路卡,便丄机能同时接收川户从并个终端上输入的數据;为徘牛终端陀宜缓冲料存川户凰入的命令或数掘”针时及吋处理问雌一应使所有的川户柞业都N接逊入内八II为梅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柞业只在自C的时间片内运行.这胖在不怅的时间内.能使邯个作业都运行一次°8-为什么翌引入生时OS?答:虫时操柞系统垦指系统能从时响应外部車件的瞄求.在规定吋时何内先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解答完整版36171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最新汤小丹计算机操作系统官方第四版计算机操作系统专业知识讲座
7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第不五当章之处虚,拟请存联系储本器人或网站删除。
2. 局部性原理 程序运行时存在的局部性现象,很早就已被人发现,但 直到1968年,P.Denning才真正指出:程序在执行时将呈现出 局部性规律,即在一较短的时间内,程序的执行仅局限于某 个部分,相应地,它所访问的存储空间也局限于某个区域。
2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第不五当章之处虚,拟请存联系储本器人或网站删除。
2. 请求分段系统 1) 硬件支持 主要的硬件支持有: (1) 请求分段的段表机制。 (2) 缺页中断机构。 (3) 地址变换机构。 2) 软件支持
8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第不五当章之处虚,拟请存联系储本器人或网站删除。
5.2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26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第不五当章之处虚,拟请存联系储本器人或网站删除。
5.3.1 最佳置换算法和先进先出置换算法 1. 最佳(Optimal)置换算法 最佳置换算法是由Belady于1966年提出的一种理论上的
算法。其所选择的被淘汰页面将是以后永不使用的,或许是 在最长(未来)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页面。采用最佳置换算法 通常可保证获得最低的缺页率。但由于人们目前还无法预知, 一个进程在内存的若干个页面中,哪一个页面是未来最长时 间内不再被访问的,因而该算法是无法实现的,但可以利用 该算法去评价其它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操作系统答:操作系统是一组能有效组织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调度作业、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
(使用编译指令或OS提供的命令操纵系统)(提高系统的吞吐量、系统资源利用率)(可添加或修改功能、模块)(能遵循世界标准规范,兼容性强)不断提高计算机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并发、共享、虚拟、异步。
答:并发性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并行性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答: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的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资源;允许多个进程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访问资源,“同时”指的是宏观意义,在微观上是交替访问的答:把通过某种技术将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的功能称为“虚拟”。
利用某设备为一用户服务的空闲时间,转去为其他用户服务,使设备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虚拟处理机、虚拟设备。
虚拟为n个,平均速度≤1/n)利用存储器的空闲时间分区域存放和运行其他的多道程序,以此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虚拟后,平均内存≤1/n)答:指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答:将一批作业以脱机方式(使用外围机,脱离主机)输入在磁带上,使作业在监督程序的控制下一个个连续处理。
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内存中只有一道程序,系统资源浪费。
单道性、顺序性、自动性。
答:将作业输入在外存,排成后备队列,并在由于某程序I/O操作而暂停执行时的CPU空闲时间,按照一定算法,调度后备队列的另一个程序运行,使多道程序交替运行,保持CPU处于忙碌状态。
进一步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达。
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答: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配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并由此所组成的系统。
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资源。
及时接收、及时处理。
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多用户共享)(用户间互不干扰)(及时响应)(人机对话)答: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的系统。
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
工业(武器)控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多媒体系统、嵌入式系统。
答:分为用户接口(联机/脱机/图形用户接口)和程序接口无结构、模块化结构、分层式结构早期的操作系统的内部既复杂又混乱,是无结构的,又称整体系统结构答:①内聚性:指模块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
内聚性越高,模块独立性越强;②耦合度:指模块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程度。
耦合度越低,模块独立性越高。
每一步设计都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各层间只存在单向依赖关系(高层依赖于紧贴着的低层)答:完全无软件的计算机系统,仅由硬件组成第二章进程的描述与控制答:是指一个有向无循环图,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先后顺序。
把没有前趋的结点称为初始结点,把没有后继的结点称为终止结点。
前趋图中不允许有循环,否则必然产生不可实现的前趋关系。
答: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可以作为一种软件资料长期保存。
答:在早期未配置OS的系统和单道批处理系统中,程序的执行方式是顺序执行。
具有以下特征:①顺序性:按规定的顺序操作;②封闭性:程序运行时独占全机资源,执行结果不受外界因素干扰;③可再现性:只要执行环境和初始条件相同,执行结果就相同。
答:只有在不存在前趋关系的程序之间才有可能并发执行。
:①间断性:“执行——暂停——执行”;②失去封闭性;③不可再现性。
: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以及为完成同一项任务而相互合作,致使在这些并发执行的程序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而相互制约导致了并发程序的间断性;多个并发执行的程序共享系统资源,势必会改变系统的资源状态,从而影响到使用该资源的程序,因而失去封闭性;在失去封闭性后,程序的计算结果将受到并发程序执行速度的影响,因而失去可再现性。
答: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进程实体简称进程,由程序控制块PCB、程序段、数据段构成。
(创建/撤消进程,实质是创建/撤消PCB)。
动态性(生命期)、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程序不具备这些特性)①就绪状态Ready:指进程已准备好运行,就差获得CPU;②执行状态Running;③阻塞状态Block:也称等待状态或封锁状态。
答:①申请空白PCB;②为新进程分配运行时所必须的资源(包括向PCB填写用于控制和管理进程的信息);③初始化PCB;④将进程转入就绪状态并插入就绪队列。
保证进程的调度在创建工作完成后执行,确保对进程控制块操作的完整性。
进入终止状态的进程以后不能再执行,但有在操作系统中保留一个包含数据的记录,供其他进程收集。
当其他进程完成对其的信息提取后就删除该进程。
答:使进程处于静止状态,例如,挂起前正在执行,挂起后暂停执行;挂起前是就绪状态,挂起后暂时不接受调度。
与之对应的是激活操作。
①正常结束,表示进程已完成任务;②异常结束,表示进程在运行时发生了某种异常事件,或是出现了无法克服的错误;③外界干预,表示进程受外界请求而终止运行,例如被操作系统或其他进程所终结。
①从PCB集合中检索出该进程的PCB,读取进程状态;②终止处于执行状态的该进程,包括其子孙进程,并置调度标志为真;③将其所拥有的资源归还给父进程或系统;④将其移出队列。
答:分为内存表、设备表、文件表、进程表。
答:用于描述进程的当前情况及管理进程运行,记录了实现上述功能所需的全部信息,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答: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具体如下:①作为独立运行基本单位的标志;②能实现间断性运行方式;③提供进程管理所需要的信息;④提供进程调度所需要的信息;⑤实现与其它进程的同步与通信。
答:也称为处理机的上下文,主要由处理机的各种寄存器的内容组成。
这些寄存器包括:①通用寄存器;②指令计数器;③程序状态字PSW;④用户栈指针。
答:①进程状态:指明进程当前状态;②进程优先级:描述进程使用处理机的优先级别;③进程调度所需的其他信息;④事件,即阻塞原因。
答:①程序和数据的地址;②进程同步和通信机制;③资源清单;④链接指针。
答:①线性方式(将PCB组织在线性表中);②链接方式(队列);③索引方式。
答:通常将一些与硬件紧密相关的模块、各种常用设备的驱动程序以及运行频率较高的模块,都安装在紧靠硬件的软件层次,即OS内核中,使它们常驻内存。
答:①支撑功能:中断处理、时钟管理、原语操作;②资源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
答:①系统态,又称管态、内核态,具有较高特权,可执行一切指令;②用户态,又称目态,具有较低特权,仅能执行规定的指令。
(一般情况下应用程序只能在用户态运行)答:原语是由若干条指令组成的、用于完成一定功能的过程。
与一般过程的区别在于:原语是原子操作,即操作中的所有动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所以原语执行时不允许被中断。
常见原语:创建原语Creat,阻塞原语block,唤醒原语wakeup,挂起原语suspend,激活原语active。
答:①间接相互制约:进程-资源-进程;②直接相互制约:进程-进程答: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
答: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保证资源在有限时间内进入临界区,避免“死等”)、让权等待(进不了临界区时释放处理机,避免“忙等”)答:管理临界区时将标志看做一个锁,每个要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先测试锁,关则等待,开则进入并关锁。
锁测试和关锁操作必须是连续的,不可分开进行。
①关中断:实现互斥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在进行锁测试前关闭中断,完成锁测试并上锁后再打开中断。
②使用原语Test-and-Set指令:boolean TS(boolean *lock){boolean old;old=*lock;*lock=TRUE;//TRUE表已上锁,及资源正被使用;FALSE表资源空闲return old;}③使用Swap指令:为每个临界资源设置一个全局布尔变量lock,在每个进程使用局部布尔变量key。
void swap(boolean *a,boolean *b){boolean temp;temp=*a;*a=*b;*b=temp;}②③存在忙等状态(不停地锁测试),不符合让权等待的原则。
①整形信号量:除初始化外仅能通过原子操作wait(S)和signal(S)(也称P、V操作)来访问。
并未遵循“让权等待”原则。
②记录型信号量:遵循“让权等待”,不存在“忙等”。
其中的list是一个链表指针,用于链接等待该资源的进程,value表示系统某类资源的数目,每次wait申请资源后,value减一,当value<0表示资源已分配完毕,此时进程应调用block原语进行自我阻塞。
signal释放资源使value加一。
若加一后value仍小于0,表示仍有申请该资源的进程被阻塞,此时应调用wakeup原语,唤醒list链表中的第一个等待进程。
③AND型信号量:基本思想是将进程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需要的所有资源一次性全部分配给进程,待进程使用完后一起释放。
④信号量集:可设置信号量测试值n,一次性申请n个资源,并可设置分配下限值t,当申请资源数低于下限值时不予分配。
如:Swait(S,t,n),表示只有一个信号量S,允许每次申请n个资源,申请数不可小于t;Swait(S,1,1)相当于普通的记录型信号量;Swait(S,1,0)相当于可控开关,S≥1时允许多个进程进入,S=0时阻止任何进程进入。
对应有Ssignal(S,n)答::线程和进程都是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但线程被调度时的开销更小;②。
进程间可以并发,进程内的线程间或不同进程的线程间也可以并发,更加有效地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③:进程可以拥有资源,线程不仅可以拥有少量资源还可以共享该进程的资源;④:同一进程的线程间的独立性远低于不同进程间的独立性;⑤:线程的创建、撤消、切换远低于进程;⑥。
答:指进程间的信息交换。
四种通信机制/类型:①共享存储器系统;②管道通信系统;③消息传递系统;④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答:为了减少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所付出的时空开销,使OS具有更好的并发性。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答:①高级调度:调度对象是作业,又称长程调度或作业调度,将外存作业调入内存,创建进程,分配资源,插入就绪队列;②低级调度:调度对象为进程,又称短程调度或进程调度,运行频率最高,给就绪队列的进程分配处理机;③中级调度:又称内存调度,将进程调至外存或调入内存,目的是提高内存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