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带答案)

合集下载

职教高考模拟试卷语文二

职教高考模拟试卷语文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落落大方(fāng)B. 惊涛骇浪(hài)C. 恣意妄为(zì)D. 畸形发展(j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和努力。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浪费。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

变换后:我已经把这本书读了两遍。

B. 原句: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50颗卫星。

变换后:50颗卫星已经被我国成功发射。

C. 原句:他为什么迟到了?变换后:他为什么没有按时来?D. 原句:她工作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很好。

变换后:因为她工作非常努力,所以成绩一直很好。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今天很高兴,因为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

B. 他去过很多地方,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C.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很有爱心。

D.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B. 他的笑容就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D. 这条河,就像一条绿色的丝带,蜿蜒在田野间。

6. 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比喻决心战斗到底,不回头。

B.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C. 艳阳高照:形容阳光明媚。

D.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

7. 下列各句中,字音、字形、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翻箱倒柜(dǎo)B. 谈笑风生(shēng)C. 呕心沥血(lì)D. 一举两得(dé)8.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都按时起床。

变换后:他每天按时起床。

江西职高语文对口升学高考冲刺模拟试题二(含答案)

江西职高语文对口升学高考冲刺模拟试题二(含答案)

语文试题第Ⅰ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荒芜./安抚.偃.仰/揠.苗助长连累./硕果累.累B.酒馔./杜撰.裨.益/沁人心脾.蛮横./横.行霸道C.官邸./砥.柱忏悔./诲.人不倦寒舍./退避三舍.D.篡.夺/编纂.咆.哮/越俎代庖.甲壳./金蝉脱壳.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

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

小说《丰乳肥臀》,运用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A.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实至名归B.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名副其实C.鹤立鸡群出神入化名副其实D.鹤立鸡群不同凡响实至名归3.根据下面材料,依次..概括“嫦娥三号”探测器落月全过程的四个关键步骤,每一步骤的概括不超过5个字。

(4分)据介绍,“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车和着陆器组成,根据落月探测时可能遇到的状况,探测器进行了多方面的充分准备。

为了克服能源限制特别是推进剂限制,“嫦娥三号”设计了环月圆轨道飞行方案,运行一段时间后开始进行变轨。

考虑到探测器降落地点和月球表面存在不可知性,“嫦娥三号”将采取软着陆的措施。

当探测器接近月球时,将使用新研制的一种变推力发动机来刹车,以确保制动效果。

安全降落后,月球车要从着陆器上分离、释放、解锁,转移到架舱(梯子)上来,再降落到月面。

答:▲▲▲▲4.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5分)①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3分)②为漫画拟写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标题。

(2分)【答案】①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②“榜样”、有其父必有其子【解析】试题分析:认真地观察和分析漫画。

中职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卷二含解析版

中职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卷二含解析版

中职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卷二含解析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18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见过南宋北派山水画家夏圭画的一个手①卷(juàn)《巴船下峡图》,画的虽是木船,却大得很,船舱是两层楼,②篙(g āo)工③舵(tuó)师有十几个。

那长篙短篙拄在④礁(jiāo)石上,巨浪狂扑,船⑤舷(xu án)⑥敧(qí)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

A.①②⑤B.③④⑤C. ①②④D.④⑤⑥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急言厉色。

B.秦朝以前,由于铁的融点高,锻打的工艺复杂,这种锋利的铁剑远不能普及而替代铜剑。

C.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茵的怀抱中长大的。

D.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B.我忽然生出一种错觉——会不会哪扇窗子一开,邦斯舅舅或娜娜伸出头来。

C.这些老屋绝非仅仅是建筑,这些老街也绝非仅仅是道路,它们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

D.圆明园包括最主要的三个圆,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面目全非,给人以的美好感觉。

B.在这场篮球友谊赛中,我校队员前仆后继,大显身手,终于取得了胜利。

C.他演讲时,引经据典,获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D.节日期间,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陕西省2024届中职高考语文单招备考全真模拟卷(含答案)

陕西省2024届中职高考语文单招备考全真模拟卷(含答案)

陕西省中职高考语文单招备考全真模拟卷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含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方兴未艾/自怨自艾B.量体裁衣/不自量力C.刚劲雄健/疾风劲草D.丢三落四/络绎不绝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座落木版画黄粱一梦纷至沓来B.萤屏恶作剧芳草萋萋贻笑大方C.苼箫老皇历心悦诚服五体投地D.萧条万户侯没精打采刻骨铭心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你放着吧,祥林嫂!B.有人说,如果我们要成功,那么我们就要两种力:即向上的毅力以及屏蔽力。

C.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D.“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4.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词语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消防隐患,我们只有积极排查,未雨绸缪,才能预防火灾的发生。

B.哈尔冰近段时间之所以成为旅游出圈城市,与其说是得益于当地各类特色打卡地标,毋宁说是当地人民与政府相关部门的热情好客与贴心服务。

C.值此新春之际,铁路局各部门强调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保障返乡过节人民的交通出行畅通。

D.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其成就让世人难以望其项背。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他的勇气和决心几乎消耗殆尽。

B.辛弃疾的词作颇为豪放,得到专家学者和读者的广泛认同,是南宋文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C.面对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有主动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D.针对学生带手机入校的这一情况,校学工处各负责人商讨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6.下列句子中,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述错误的是()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用典)C.久在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比喻)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设问)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许多人认为,盐是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

高职高考模拟试卷语文二

高职高考模拟试卷语文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默、寡)B. 恍若隔世(恍、隔)C. 惊心动魄(惊、动)D. 纷至沓来(纷、沓)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为了使产品质量合格,我们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C.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教育事业的规模也迅速扩大。

D. 他的发言内容充实,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深受大家的欢迎。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我喜欢大自然,喜欢它那宁静、和谐、生机勃勃的景象。

B. 大自然的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C. 大自然的美丽,让人陶醉。

D. 大自然的美丽,让人心旷神怡。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树梢,仿佛是一块银镜。

B. 这条河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C.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人心。

D. 他的声音低沉,仿佛夜莺在歌唱。

5.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提高了,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B. 这个问题()解决了,大家的心情都放松了。

C. 他的身体()恢复了,可以开始工作了。

D. 这个计划()制定了,大家都表示赞同。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大自然,喜欢它那宁静、和谐、生机勃勃的景象。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人心。

C. 他的声音低沉,仿佛夜莺在歌唱。

D. 大自然的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7.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应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性格()温和,大家都喜欢和他交往。

B. 这个故事()离奇,让人百听不厌。

C.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D. 这个项目()复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8. 下列各句中,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晨都坚持锻炼身体,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高职高考试卷语文二模

高职高考试卷语文二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腹诽(fěi)惊愕(è)息息相关(xī)B. 瞬息(shùn)纷至沓来(tà)颠簸(bǒ)C. 惊悚(sǒng)畸形(jī)振聋发聩(kuì)D. 腼腆(tiǎn)拈轻怕重(niān)沦落(lú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

B. 近期,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C.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纵:纵览;横:横贯)B. 满载而归(载:装载;归:返回)C. 画龙点睛(画:描绘;点:点缀)D. 鸡鸣狗盗(鸡:公鸡;狗:狗)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君子之交淡如水(交:交往;淡:清淡)B.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日:每天;秋:秋天)C.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声:声音;兵:士兵)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青色;蓝:蓝色)5. 下列各句中,表达方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读后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B. 我对这位老师的敬业精神深感敬佩,他的教诲让我受益终身。

C. 这场比赛精彩纷呈,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D. 我对他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他能再接再厉。

6.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照亮了我的心房。

C. 他的言辞犀利,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痛了我的心灵。

D.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7.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深感受益。

高职高考试卷语文二模

高职高考试卷语文二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tà)B. 美轮美奂(huan)C. 恣意妄为(zì)D. 遮天蔽日(zhē)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每周安排一节写作课。

B.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C. 我们不能因为天气炎热就取消这次户外活动。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使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滥竽充数”中的“滥”是指“胡乱”。

B. “披星戴月”中的“披”是指“披挂”。

C. “一鼓作气”中的“鼓”是指“击鼓”。

D. “悬梁刺股”中的“悬”是指“悬挂”。

4.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B. 我虽然知道这个消息,但是并不感到惊讶。

C. 他因为生病没能参加考试,所以成绩不好。

D. 你只有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B.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和科普书籍。

C.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首先,调查市场需求;其次,制定生产方案;最后,实施生产。

D.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名句默写,错一字不得分。

①《离骚》中“ ,,。

”描写了作者被放逐的孤独与悲伤。

②《出师表》中“ ,。

”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

7. 下列词语,根据拼音写汉字。

③()shū ()jīn ()yǒu ()liǎo8. 下列成语,根据拼音写成语。

④()yíng ()xīn ()sī ()shēng9. 下列句子,修改病句。

⑤原句:他不仅对学习认真,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修改后的句子:__________10. 下列句子,改写句子。

职高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职高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职高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倜傥(tǐ tǎnɡ)B. 犄角(jī jiǎo)C. 睥睨(pìnì) D. 龃龉(jǔ yù)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精力充沛。

B. 由于天气原因,会议不得不推迟举行。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C. 那座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守望着村庄。

D.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白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

D. 那座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造型美观。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B. 他的知识渊博,像海洋一样深。

C.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满堂彩。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________。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__。

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岳阳楼记》,作者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和结果。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梗概。

职业高中高三升学班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职业高中高三升学班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中等职业学校2018年高三学生学业诊断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共8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①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②第Ⅰ卷共3个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倾圮.(pǐ)犄.角(yī)味同嚼.蜡(jiáo)猝.(cù)不及防B.诤.言(zhēng)贬谪.(zhé)颓.壁残垣(tú)良莠.(yǒu)不齐C.谒.见(è)气馁(lěi)甘之如饴.(yí)否.(pǐ)极泰来D.主角.(jué)掮.客(qián)不容置喙.(huì)宁.(nìng)缺毋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报歉磋商不孚众望急风知劲草B.安详表率万事俱备蚍蜉撼大树C.宣泄润年甘拜下风事实胜于雄辨D.冒然娉礼各行其是不废吹灰之力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然而却有不少人在利益的下,大量猎杀野生动物,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②“思路趋向”,是指在创作意向或主题之下,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作家的思维路径。

③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收”。

A.驱逐制约不只B.驱逐约束不止C 驱动制约不只D.驱动约束不止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最新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带答案)教学教材

最新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带答案)教学教材

2018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脊(jǐ)薄妊娠(chén) 璎珞(luò) 不省(xǐng)得B.错勘(kān) 廿(niàn)七濒(bīn)临赍(jī)发C.彳亍(chù) 凛(lǐn)然惫(bèi)懒模(mú)拟D.暧昧(měi) 啃(kěn)食尴尬(gà) 搠(shuò)倒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贤惠惆怅眉青目朗油尽灯枯B.尸骸窟窿果品酒撰浅偿辄止C.撩亮山蹊格物至知大音希声D.熹微夙愿精疲力竭孜孜不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B.对居里夫人来说,这两方面她都具备,而且超群绝伦....,值得我们永远地怀念和学习。

C.他们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任何愚笨的问题,更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全力以...赴.地将信送到。

D.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的大道,孤苦..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

..伶仃4.填入下列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她( )一副银边眼镜,前额高高的,显示着她的( )。

她的神态( ),给人一种可以( )的感觉。

A.带着聪慧安然自若相信B.带着智慧安之若素相信C.戴着智慧安然自若信赖D.戴着聪慧安之若素信赖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天下竞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唇发抖了。

B.人体——大自然的杰作——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工程学、化学、物理学方面的奇迹。

C.所谓静观,就是园中给游者留有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中职对口升学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中职对口升学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对口升学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姓名学号班级分数一、选择题(2分×10﹦20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虔.诚(qián)圭臬.(mù)不谙.(yīn)载.歌载舞(z ài)B. 醴.酪(lǐ)龟.裂(jūn) 茶峒.(dònɡ)手胼足胝.(zhī)C. 嗾.使(zú)阜.盛(fù)宫绦.(tiáo)脍.炙人口(huì)D. 央浼.(miǎn)彳.亍(chí)罪愆.(qiān)前合后偃.(yǎ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连络频临横亘贻笑大方B. 敕造内惟决别价值连城C. 脉搏参透墓冢不同凡响D. 屯戌颓圮氤氲委屈求全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建成的体育馆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栩栩如生....。

B.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C.设计师们匠心独运....,修建的环湖绿化带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D.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中的裂痕,那该是何等令人发指....的暴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

B.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是否百花齐放,是判断一个时代诗歌盛衰的重要标志。

C.一个热爱生活的、闲适从容的、功利心不强的人,是最能够享受生活乐趣的理想性格。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报告。

5.下列作家、作品、所处时代以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白——《琵琶行》——唐朝——诗歌B.朱自清——《荷花淀》——现代——散文C.沈从文——《围城》——现代——小说D.关汉卿——《窦娥冤》——元——戏剧6.下列古诗词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中职高三语文春季高考模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中职高三语文春季高考模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中职语文春季高考模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卷一(选择题共50 分)一、(本大题10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二、(本大题6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 分)三、(本大题 4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卷二(非选择题共70 分)四、(本大题3 个小题,共10 分)21.(3 分)(1)金石可镂(2)大弦嘈嘈如急雨(3)粪土当年万户侯(4)海上生明月(5)必先利其器【评分标准】答对一句得1 分,答对三句即得满分。

句中有错别字或漏字、添字,该句不得分。

22.(3 分)(1)将“拜访”改为“看”(2)将“日理万机”改为“工作较忙”(3)将“光临”改为“前往”(4)将“亲自”删去【评分标准】每改对一处得1 分,改对三处即得满分。

用词不作统一要求,恰当即可。

23.(4 分)示例:(1)尊重自由(自由表达)(2)开放宽容(3)坚持操守(坚持理想)(4)坚持原创(原创思考)【评分标准】每答对一个短语得1 分,用词恰当即可给分。

字数不对或有错别字,该短语均不得分。

五、(本大题5 个小题,共15 分)24.(3 分)合乎题旨。

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评分标准】第一问1 分,第二问2 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

25.(3 分)第③段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评分标准】每答对一种修辞方法得1 分。

26.(2 分)每一个懂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2 分)【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得分,意思接近但不完整酌情给分。

27.(3 分)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

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

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

【评分标准】三个要点每答对一点得1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8.(4 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作统一要求。

阅读材料中竹子的精神气质如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考生可以任取一点自由发挥。

2024届江苏省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4届江苏省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4届江苏省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分为试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2.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确清晰地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时,须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忖度(cǔn)轻佻(tiào)悲悼(dào)眩惑(xuàn)B. 遏制(è)榆荫(yīn)蓓蕾(lěi)形骸(hái)C. 喟然(kuì)吞噬(shì)攥紧(zuàn)引擎(qín)D. 压轴(zhóu)樊笼(fán)谬种(miù)豆秸(jiē)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甘拜下风明查秋毫含蓄蕴藉风箫声动B. 肆无忌惮衣衫褴褛醍醐灌顶留芳百世C. 荒谬绝伦旌旗蔽空人所不耻顾盼神飞D. 烟熏火燎珍馐美味称心如意淋漓尽致3. 下列加点字词的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A. 攻城略地(掠夺)危如累卵(堆积)人才济济(众多的样子)B. 势均力敌(相等)向隅而泣(角落)刚愎自用(倔强固执)C. 弱不禁风(承受)授人以柄(接受)天真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D. 提纲挈领(衣领)相形见绌(不足)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写人离不了事,______所有的事都发生在一定的时代,时代是人生存的坚实土壤。

______离开了时代,______无法表现人的独特心理。

这样写人,______使作品内容成了无源之水,______使作品的阅读价值削弱。

A. 因为如果就不仅而且B. 并且因为所以不是就是C. 因为如果就不是就是D. 并且因为所以不仅而且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激发了中华民族开创美好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中职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中职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中职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心旷神怡心照不宣心领神会心有灵犀B. 一诺千金一视同仁一意孤行一言九鼎C. 风声鹤唳风起云涌风雨兼程风华正茂D. 破釜沉舟破镜重圆破茧成蝶破釜沉舟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空:他虽然年轻,但对工作却非常________,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A. 认真B. 细致C. 严谨D. 专注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三遍,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能让时间白白流逝。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离弦的箭,飞快地跑向终点。

B. 她的声音如同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C. 他的心情像秋天的落叶,飘忽不定。

D. 他的事业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树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B.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喜欢音乐。

C. 我们要努力学习,要积极进取,要勇于创新。

D.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奋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天的使者》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小草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们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讯息。

问题:6. 文章中“春天的使者”指的是什么?7. 作者通过哪些事物来描绘春天的景象?8. 作者对春天的态度是怎样的?9. 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三、古文阅读(每题5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中职语文春季高考模拟试卷2(后附详细答案解析)

中职语文春季高考模拟试卷2(后附详细答案解析)

中职语文春季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密封线内。

3.答题前,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

1、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炽(chì)热粗犷(guǎng)为虎作伥(chāng)B、发酵(xiào)骈(piàn)体缠绵悱(fēi)恻C、间(jiàn)隔劲(jìn)旅动辄(zé)得咎D、杉(shān)木不禁(jìn)牝(pìn)鸡司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股份公司份内份外省份年份一份文件B、反应灵活反映情况强烈反应反映真实C、致命一击致关重要闲情逸致专心致志D、火中取栗不足为训不堪之论祸起萧墙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为了欢迎您的到来,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 我并无昆玉,一想到年事已高的父母,就觉得应该努力工作了。

C. 对于文学社的征稿事宜,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因此我特地垂询了一下。

D. 他出了一本书,在扉页上写上“请您雅正”,便迫不及待地给老师送去了。

4、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以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

这就犹如_______________。

(2分)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B.失衡的天平如何指向公平,畸形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如何趋向正义,农村与城市、政府与市场、产业化与公共性,天平上的这个加减法到底应该怎么算,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脊(jǐ)薄妊娠(chén) 璎珞(luò) 不省(xǐng)得B.错勘(kān) 廿(niàn)七濒(bīn)临赍(jī)发C.彳亍(chù) 凛(lǐn)然惫(bèi)懒模(mú)拟D.暧昧(měi) 啃(kěn)食尴尬(gà) 搠(shuò)倒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贤惠惆怅眉青目朗油尽灯枯B.尸骸窟窿果品酒撰浅偿辄止C.撩亮山蹊格物至知大音希声D.熹微夙愿精疲力竭孜孜不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B.对居里夫人来说,这两方面她都具备,而且超群绝伦....,值得我们永远地怀念和学习。

C.他们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任何愚笨的问题,更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全力以...赴.地将信送到。

D.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的大道,孤苦..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

..伶仃4.填入下列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她( )一副银边眼镜,前额高高的,显示着她的( )。

她的神态( ),给人一种可以( )的感觉。

A.带着聪慧安然自若相信B.带着智慧安之若素相信C.戴着智慧安然自若信赖D.戴着聪慧安之若素信赖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天下竞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唇发抖了。

B.人体——大自然的杰作——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工程学、化学、物理学方面的奇迹。

C.所谓静观,就是园中给游者留有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D.1852年斯托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比斯托夫人约晚五十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大革命——科学革命。

6.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三年的使用,隧道内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险和横沟盖板松动。

B.武汉市汉阳中心书城项目暨“书香江城,体验阅读”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C.武汉铁路局宣布将加开19对临时客车,用以疏通端午小长假的客流。

D.上海实行医疗区域协作方案,既方便了患者,又提高了社会医疗效率。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种人能把信带给加西亚吗?B.他从华沙来此,总要走这条遍植垂柳的普通小道。

当年的柳条亦如今日一样柔媚。

C.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D.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

8.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

因其政治主张和活动触犯了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而被排挤、流放。

B.《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

C.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首。

其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

D.契诃夫,德国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精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鸩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蟾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圩其骇瞩。

间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津津,青雀黄龙之轴。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彰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逸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通。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贫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9.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10.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

例:披綉闼,俯雕花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深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11.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门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12.下列对这段文字阐述的观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污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14.选出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5.对诗中“鸟”的形象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只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地抒情。

B.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

C.这只鸟死得可怜,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同情。

D.鸟死了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用地献给土地。

表达热爱祖同的执着深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5分)四、(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干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①,首身分离兮心不惩。

(屈原《国殇》)②,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关汉卿《窦娥冤》)③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戴望舒《雨巷》)④余于仆碑,。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⑤出不入兮往不反,(屈原《国殇》)五、(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6分)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

您一定听说过他。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里,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

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

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

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17.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捕写了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4分)答:18.怎么理解别里科夫“老是歌颂过去,歌颂耶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这句话?(4分)答:19.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4分)答:20.别里科夫“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在表达匕收到了什么样的作用?(4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4分)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

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巴黎,据我看,还大热闹。

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元所求也元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

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21.为什么作者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但是“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4分)答:22.说说你对“使我能摸着——那长若红酸枣的老城墙”这句话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