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9年)》预测:我国电力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

合集下载

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3篇)

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报告通过对大量能源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国际能源署等官方机构发布的能源统计数据。

2. 分析方法(1)统计分析法:对能源数据的基本统计指标进行计算,如能源消费总量、能源强度、能源结构等。

(2)对比分析法:对比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能源类型的能源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

(3)相关性分析法:通过计算能源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能源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三、能源消费现状及趋势1. 能源消费总量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据统计,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5.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

其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8.7%,石油消费量占22.9%,天然气消费量占8.6%,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10.8%。

2. 能源强度能源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消耗的能源量。

近年来,我国能源强度呈下降趋势。

2019年,我国能源强度为0.569吨标准煤/万元GDP,同比下降3.1%。

这表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

3. 能源结构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非化石能源占比逐渐提高。

2019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8.7%,石油消费量占22.9%,天然气消费量占8.6%,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10.8%。

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9.5%,占比逐年提高。

4. 能源消费趋势(1)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能源结构将优化: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量占比将逐渐下降。

(3)能源利用效率将提高: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四、能源供需形势及挑战1. 能源供需形势(1)能源供应:我国能源供应能力较强,但仍存在一定缺口。

最新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完整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最新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完整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酸雨通常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

(单选)2.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低能耗)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3.循环经济的特征不包括(D)。

(单选)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C物质循环性D主体单一化4.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不包括(D)。

(单选)A经济结构偏重,煤炭消耗总量大 B产业结构调整缓慢C技术、设备改造尚需逐步进行D 具有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5.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单选)6.(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单选)7.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行动是从防止海洋(石油)污染开始的。

(单选)8.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即( “恒温消费”)消费。

(单选)9.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D)。

(单选)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总体技术水平落后10.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C)。

(单选)A发展水平低 B长期以煤炭为主 C立法保障 D技术水平低11.( 森林)生态系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单选)A森林 B海洋 C陆地 D山脉12.(1978年)亚马逊流域8国签订“亚马逊河合作条约”,宣布为保护亚马逊河地区的生态环境而共同努力。

13.(行政管理机制)作为对环境资源与环境功能的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共机制,是解决全局与局部利益、公众整体与个体利益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具体方式。

(单选)A法律机制 B道德建设 C文化建设 D行政管理机制14.工业化前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实际上是(+15? )左右。

(单选)15.(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16.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营销模式是(产品营销模式)。

(单选17.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十四五时期的碳中和中国雄心与软肋

十四五时期的碳中和中国雄心与软肋

十四五时期的碳中和中国雄心与软肋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发展,目前它们尚无大发展的基础,如果“十四五”期间能理顺体制,则未来可期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2020年9月和12月两次表态,定下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新目标。

所谓碳中和,是指每年的排放量与减排量互相抵消,二氧化碳零排放。

气候变化已是国际政治的核心议题,这是《巴黎协定》签订五年之后,中国首次承诺提高自主贡献力度。

对中国而言,改变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电力结构,转向清洁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结构,是大势所趋和必由之路。

业界相信,在新的气候变化承诺下,在规模上已经领跑全球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还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

风电、光伏产业对未来十年年均新增装机规模预测分别为5000万-6000万千瓦和7000万-9000万千瓦。

这一预测下,届时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大大超过12亿千瓦的国家承诺下限,达到17亿千瓦以上。

增速也将显著超过“十三五”时期。

过去5年,风电年均新增约3000万千瓦(其中2020年新增超过7000万千瓦),光伏年均新增约5000万千瓦。

即便是第三方机构,给出的风光合计年均装机预测也普遍达到1亿千瓦以上。

资本市场已经提前开始狂欢,由于有着更积极的规模增长预期,光伏概念标的在过去半年市值大涨。

1月29日收盘,光伏上游龙头企业隆基股份(601012.SH)市值4057亿元,超过煤炭巨头中国神华(601088.SH)的3277亿元,逼近中国石化(600028.SH)的4565亿元。

但若对比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隆基只有神华的五分之一,中国石化的五十分之一。

气氛一片乐观,但前路并不平坦。

新的挑战主要并不在于新能源的发展规模,相反,2030年装机规模显著超过国家承诺的12亿千瓦下限已是共识。

工程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考试

工程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考试

工程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考试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常用的电能转换储存技术包括电能-( )、电能-静电能、电能-磁能和电能-化学能四大类。

其中,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是高性能蓄电池和超导储能装置•A.A.动能••B.电能••C.化学能••D.机械能•2 .随着产业结构向省能型方向发展,产品结构也应努力向高附加值,()发展•A.低能耗方向••B.高能耗方向••C.电气方向••D.AI方向•3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排放了更多的()排放•A.••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4 .2022年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主要阐明( )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是“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A.我国能源发展方针••B.煤矿安全规程••C.土壤保护规程••D.智能发展•5 .在()报告中,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美丽中国建设,要求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A.十八大••B.••C.十六大••D.十五大•6 .要求把()建设贯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A.退耕还林••B.绿色发展••C.可持续发展••D.生态文明•7 .继续生存下去是发展的最()的含义•A.直接••B.间接••C.隐晦••D.根本•8 .()是人类社会经济基础的基础•A.政治环境••B.自然环境••C.经济环境••D.人文环境•9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A.社会和谐发展••B.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活动的组织方式••C.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D.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10 .只有正确看待气候变化及(),合理引导经济、环境、社会三者和谐发展,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的节能减排理念,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实现新的突破和变革•A.经济问题••B.环境问题••C.社会问题••D.生态问题•11 .在党的()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上,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两型社会”等发展目标日益清晰•A.十六••B.十七••C.十八••D.十九•12 .绿色消费是一种以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消费方式,它倡导(),反对人们对资源的过度的浪费和不合理的消费•A.适度消费••B.超前消费••C.理性消费••D.节约消费•13 .()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A.“十一五”••B.“十二五”••C.“十三五”••D.“十四五”•14 .‘( )’是实现新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非常关键的时期•A.十一五••B.十二五••C.十三五••D.十四五•15 .实现()年前碳达峰,()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是巨大挑战•A.2023-2060••B.2030-2040••C.2033-2053••D.2030-2060•16 .2015年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的重大部署。

我国能源发展趋势展望

我国能源发展趋势展望

我国能源发展趋势展望李元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地质09-1班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能源发展现状,指出了能源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接着简要介绍了能源行业的运行态势并对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中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展望。

关键词:能源,煤炭,石油,新能源,天然气,发展,趋势一我国能源发展现状(一)继续保持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1.煤炭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煤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据1997年第二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结果,中国垂直深度在2000米以内的煤炭地质理论资源总量为5.57万亿吨,其中1000米以内的为2.86万亿吨。

如前所说,在总的煤炭资源量中截止到2007年,中国探明煤炭资源11804亿吨,在已查明的1万亿吨煤炭资源总量中,已经精查资源储量为1908.45亿吨,现有生产矿井已占用1146.55亿吨。

2.石油资源中国两家最大石油公司在2004年又发现了八亿五千万吨石油储量,中国石油储藏量增加了25%。

至去年年底,中国已发现石油储藏量达到40亿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

该公司去年据报发现了五亿二千万吨石油储藏量。

另一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2004年发现了三亿二千八百万吨石油储藏量。

我国石油远景资源量1086亿吨,地质资源量765亿吨,可采资源量212亿吨,勘探进入中期;天然气远景资源量56万亿立方米,地质资源量35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22万亿立方米,勘探处于早期;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7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11万亿立方米;油页岩折合成页岩油地质资源量476亿吨,可回收页岩油120亿吨;油砂油地质资源量60亿吨,可采资源量23亿吨。

3.天然气资源由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和国家科技部联合举办的2008 年中国油气论坛天然气专题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我国的天然气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最新的油气资源评价表明,全国天然气资源量为47 万亿m3,可探明的资源量为22 万亿m3(按可探明率46.8%计)。

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1)

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1)

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中国能源综合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小组)课题负责人:陈清泰本报告执笔人:冯飞周凤起王庆一一、过去20年中国的能源发展已取得了不小成就,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ﻫ过去的20年,中国在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实现了GDP 翻两番而能源消费仅翻一番的成就。

2002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

1980年—2000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而相应的能源消费量年均仅增长4.6%,远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仅为0.47(见表1),按环比节能量计算,1981-2002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近12.6亿吨标准煤,实现了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目标。

如此低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仅在发展中国家罕见,即便在发达国家也很低。

ﻫﻫﻫﻫ二是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一方面是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我国每万元GDP的能耗从1980年的4.28吨标准煤下降到了2000年的1.45吨标煤(详见附图1)﹔相应地,每吨标准煤所创造的GDP,也由1980年的2335元(2000年价)提高到2000年的6880元。

20年时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64%,年均节能率达4.6%。

同期全世界单位产值能耗平均下降19%,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下降20%。

另一方面,主要高耗能部门(如冶金、化工、建材、石化、电力等行业)的产品单耗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吨钢综合能耗、铜冶炼综合能耗、小合成氨综合能耗、内燃机车耗油等单耗指针下降幅度达到30%以上,主要耗能产品的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如火电供电煤耗差距由1980年的32.5%缩小到了目前的21%左右(2002年我国火电供电煤耗为383克标准煤),吨钢可比能耗也由70.4%缩小到目前的20%左右。

ﻫ三是取得了相当大的环境效益。

1981年—2002年期间,我国由于能源节约和少用能源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亿吨碳左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00万吨以上。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同步练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同步练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同步练习道德与法治阶段练习题选编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2022秋·重庆江北·九年级重庆十八中校考阶段练习)近年来,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逐渐占领世界制高点。

在国际首创的135万千瓦高低位布置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投入运行;开展“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合作,带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走出中国、融合世界”,引领和推动世界水电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B.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C.我国用直流输电技术造福世界,彰显了科技强国的自信和担当D.我国在输电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2.(2022秋·重庆·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2022年9月,教育部发布《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对于国家近两年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数据统计如图。

针对图表中所反映的现象,以下对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推导合理的是()A.教育普及程度日益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对教育投入力度加大B.我国教育改革全面推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增多→我国国民素质不断提高C.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我国人才素质提升→人才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2022秋·重庆江津·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机场正式投入运营。

从进入机场到登机、智能停车系统、人脸识别安检、机器人服务……“黑科技”遍地开花。

旅客可以直接刷脸登记而不用出示任何证件;行李追踪系统,可以让旅客通过手机App实时掌握行李状态,全流程跟踪。

材料反映了()A.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便捷B.创新是个人的创意行为C.个人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D.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居于世界前列4.(2022秋·重庆江津·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

新能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新能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摘要: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水污染……人来在生产生活中获取消耗能源的同时破坏了自然环境的行为和方式;同时,随着人类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能源的需要求将会继续增加:在过去15年时间里,人类对能源的消费需求每年都在以1.5%的速度递增。

在今后的20年时间里,这种能源需求每年会以2%的速度递增,在31年后其能源消耗量将会增加一倍。

尽管石油以及煤炭等化石能源在21世纪仍然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但这些能源最终将会在某一天消耗殆尽,人类将可能会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

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动洁净能源的开发应用,减少污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引言:电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同时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电量需求人必须不断的建发电厂;发明各种交通工具解决了人移动自己位置的方便,但是同时又产生汽车的污气排放问题……种种问题,太老套了。

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环境破坏加重,使得大力发展无污染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成为当务之急。

关于主要能源的问题,我认为当代,人们还是会以天然气、石油、煤炭为主要能源,核能、风能、水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将会得到很大发展并且做为辅助能源。

为什么把天然气放在第一位,且天然气、石油和煤炭仍然会作为主要能源的原因在下面会做详细分析。

而关于人类如何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探讨,我认为,人类最终的能源来源很难判定,因为“技术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未来的科技发展到何种地步产生出何种新能源是一个未知数。

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可以断定,在不久的将来,各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将会作为人类的主要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和氢能。

技术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而不是资源本身。

这是我在学习了“材料与社会生活”之后,有了新的认识所形成并且坚持的观点。

本文从三个方面,中国新能源发展历史、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三个方向进行描叙。

正文:一、中国能源现状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

2023年安化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数字中国:数字化建设与发展题库

2023年安化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数字中国:数字化建设与发展题库

2023年安化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数字中国:数字化建设与发展题库一、单选题(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1、“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数字中国”的重点任务,提出了()的重点任务。

A、数字中国的建设工作B、数字经济C、数字化应用D、智能制造正确答案为:A2、“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数字中国”的重点任务,提出了()的重点产业。

A、数字中国的建设工作B、数字经济C、数字化应用D、智能制造正确答案为:B3、“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数字中国”的重点任务,提出了()的重要场景。

A、数字中国的建设工作B、数字经济C、数字化应用D、智能制造正确答案为:C4、()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对数据要素市场相对准确、清晰的认识和界定,是探索和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模式和方向的重要前提,也是值得各界商榷的难点所在。

A、数据要素B、数据资源C、数据资产D、数据要素市场正确答案为:A5、()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的集合。

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计算机代码的集合。

A、数据要素B、数据资源C、数据资产D、数据要素市场正确答案为:B6、()从本质上来讲是产权的概念,是指由个人或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为个人或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以物理或电子的方式记,录的数据资源。

A、数据要素B、数据资源C、数据资产D、数据要素市场正确答案为:C7、()就是将尚未完全由市场配置的数据要素转向由市场配置的动态过程,其目的是形成以市场为根本调配机制,实现数据流动的价值或者数据在流动中产生价值。

A、数据要素B、数据资源C、数据资产D、数据要素市场正确答案为:D8、()是建立在明确的数据产权、交易机制、定价机制、分配机制、监管机制、法律范围等保障制度的基础上。

A、数据资源B、数据资产C、数字信用D、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正确答案为:D9、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0-2021)》,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将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归结为()大模块,覆盖数据要素从产生到发生要素作用的全过程。

山西省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山西省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山西省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报告2021年7月1.借碳中和东风,资源及基建优势明显1.1 必要性:全国煤炭基地,争做能源革命排头兵山西省,简称“晋”,位于中国华北,东邻河北,西望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介于北纬 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 15.67 万平方千米。

山西省共辖 11 个地级市,常住人口 3700 余万人,地区 GDP 总值超过 1.7 万亿元。

山西之重,在乎能源。

煤炭目前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依旧处于主导地位。

我国能源禀赋多煤、贫油、少气,目前发电结构以火电为主,火电又以燃煤为主,据中电联统计,2019 年我国发电量中火电占比高达72%。

山西煤种齐全,储量巨大,在全国煤炭工业格局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山西煤炭地质局公布数据,山西无烟煤查明储量占全国的39.6%,其中最优质的肥煤、焦煤储量占全国的54%,是全国乃至全球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山西在全国煤炭及煤层气供给中占比较大。

长期以来,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产地和供给地,年产原煤量长期居全国第一、二位,占全国总量的 1/4 以上,70 年间累计开采煤炭 193 亿吨,外调 130 亿吨,70% 以上外输全国,并且是全国最大的焦煤产地和供应地。

山西是全国煤层气资源富集程度最高,开发潜力最大的省份。

煤层气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95%,煤层气抽采量和利用量以及煤层气发电量都占到全国总量的 90%以上。

去产能任务圆满完成。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累计关停淘汰煤电机组超 326 万千瓦,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5685 万吨/年,超额完成了国家确定的 11380 万吨/年的去产能任务,退出总量居全国第一。

山西省煤炭产能由 14.6 亿吨/年减少到 13.5 亿吨/年,煤矿数量由 1078 座减少到 900 座以下,煤矿先进产能占比由不足 30% 提高到 68%,建成 23 座国家级绿色矿山,原煤洗选率达到 72%以上。

浅谈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_李敏

浅谈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_李敏

第3期(总第120期)2004年6月山 西 电 力SHAN X I EL EC T RIC POW ER N o.3(Ser.120)June .2004收稿日期:2004-04-03,修回日期:2004-04-21作者简历:李 敏(1970-),女,山西定襄人,1991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经济专业,2002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师。

浅谈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李 敏(华东电力对外经贸公司,上海 200071)摘要:只有确保充足有效的能源供应,各国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中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大国之一。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在日趋激烈的能源争夺战中占主动地位。

关键词:能源;现状;未来中图分类号:F4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320(2004)03-0066-031.国际能源状况1.1 化石燃料枯竭、污染严重化石燃料——煤炭、石油与天然气,合计占全球现在使用能源总量的85%以上。

19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急剧增大。

初期主要以煤炭为主,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以及天然气的开采与消费开始大幅度地增加,并以每年2亿t 的速度持续增长。

虽然经历了本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高涨,但石油的消费量却不见有丝毫减少的趋势。

据估算与推测,21世纪化石燃料中有的将被开采殆尽,有的因开采成本高以及开发使用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而失去开采价值。

地质学家早已明确指出:石油耗竭之日为期不远了。

现在,尽管地质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在激烈地争论石油开始匮乏的时间,但无论如何,化石燃料终将耗尽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参见表1)。

表1 非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耗比例及可用年限能源种类占全球能耗的比例/%可使用时间/a煤25.0220石油32.040天然气17.060核能(裂变) 4.0260总和78.01.2 全球能源需求的高度成长国际能源机构(IEA)近日正式公布了新版《世界能源预测》,对2030年前的能源需求、使用进行了预测,指出未来能源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化石类燃料及将占主导,发展中国家需求增幅较快。

800m_以上水头三机式抽水蓄能机组研究

800m_以上水头三机式抽水蓄能机组研究

0 引言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1],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kW,同比增长13.9%。

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kW,同比增长55.2%;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kW,同比增长20.7%。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正高速发展。

同时,为了吸收和消纳风电和光伏等未来供电主力,抽水蓄能电站是大规模储能的必然选择。

国家能源局正按照其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2]系统建设抽水蓄能以满足需要。

按照规划,我国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kW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kW左右;到2035年,形成满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的,技术先进、管理优质、国际竞争力强的抽水蓄能现代化产业。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预测[3],预计203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40亿kW,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近60%,其中,储能2亿~3亿kW,抽水蓄能1.15亿kW;206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71亿kW,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82%,其中,储能近8亿kW,抽水蓄能近6亿kW。

在这样的预测下,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有效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开发构建流域“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储能支撑,将在规模化拉动经济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光电和风电产业发展趋势我国目前电力工业装机容量按排名依次为火电、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和核电,占比分别为48%、21%、15%、14%、2%,如图1所示。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太阳能发电和风电正在推动我国能源革命,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4],制定了“三步走”路线(见图2),到2060年建成成熟的新型电力系统,形成发电用电动态延时平衡、多类型储能协同应用的电力系统格局(见图3)。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0)—能源综合篇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0)—能源综合篇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0)—能源综合篇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0)第一章我国能源发展概述一、宏观经济形势1.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大关。

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1%,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在经济总量1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中位居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持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图1-1 2010~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5.7%,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

国民总收入98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6.2%。

图1-2 2010~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内需结构持续改善,市场价格总体稳定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

在国际环境复杂、外部需求波动的情况下,内需特别是消费对于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作用明显。

图1-3 2019年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2019年市场价格涨幅总体温和,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低于全年预期目标。

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第四季度同比上涨较高,拉高了全年水平。

2019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6%。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4.5%。

图1-4 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图1-5 2010~2019年CPI和PPI(%)3.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升,新动能保持较快发展2019年,三次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升,制造业增加值有望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新动能保持较快发展。

我国电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

我国电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

我国电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一)电网发展情况1、电网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

电网发展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技术不断升级。

从孤立电网逐步发展到省级电网,再发展到省间互联电网,进一步发展到大区电网,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全国联网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电网电压等级、互联情况为标志,电网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1978~1997年,省间联网迅速发展。

1978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220千伏地区电网建设已初具规模。

1981年,第一条500千伏线路平武线输变电工程投产,主要是为满足承受武钢大规模冲击负荷,需要电网拥有300万千瓦以上容量的要求,加强鄂豫两省联网,扩大电网容量。

自此,我国500千伏输电线路的发展及500千伏省间联网正式拉开了序幕。

此后,我国电网建设以省级电网和跨省电网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南电联等六大跨省区域电网,部分省网独立运行(福建、山东、川渝、海南、新疆、西藏电网)。

1997年开始,以三峡建设为契机,全国联网进程不断加快。

我国1989年建成了葛洲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实现了华中与华东电网的直流联网。

从1997年起,为确保三峡电力外送,三峡输变电工程建设全面展开,从1997年10月长寿~万县第一回500千伏输电工程开工,到2007年7月湖北荆州换流站扩建第二台75万千伏安主变正式投运,历时十年包括44项线路工程、55项变电站工程、3项大容量远距离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三峡输变电工程全部建成,对促进全国联网、实现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00年以后,全国联网格局基本形成。

为加大跨区能源优化配置能力,缓解煤炭运输压力,在六大区域电网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全国联网工作,2001年5月,华北与东北电网通过交流500千伏线路实现了跨大区交流联网,同年福建电网与华东电网实现互联。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默写。

(10 分)(1)思乡、离愁是诗文永恒的话题。

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有景。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用神来之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莺歌燕筑早春图。

(4)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光如水、疏影横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1 分)shuài 领红军先锋部队的是指挥员 A,他曾在四川一个军阀的军队里当过军官。

A 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

他特别熟悉他们仇恨汉人,而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

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了彝族的境内,同彝族的首领进行谈判。

他说,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

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 zhì。

彝族人仇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彝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

红汉和黑彝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

彝族人很有兴趣地听着。

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弹药好保卫独立,帮助红汉打白汉。

2019-2025年电网发展规划报告

2019-2025年电网发展规划报告

**2019-2025年电网发展规划报告目录1 前言 (1)1.1 编制目的和意义 (1)1.2 规划指导思想 (2)1.3 规划范围及年限 (3)1.4 编制依据 (4)2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6)2.1 地区总体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经济社会情况 (9)2.3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9)3 电网现状 (11)3.1 供电区概况 (11)3.2 电源建设情况 (12)3.3 110kV电网情况 (12)3.3.1 变电和线路情况 (13)3.3.2 电网结构 (14)3.3.3 主要设备运行年限 (17)3.4 35kV电网现状 (18)3.4.1 变电和线路情况 (18)3.4.2 电网结构 (19)3.4.3 主要设备运行年限 (22)3.5 10kV电网现状 (23)3.5.1 10kV电网结构 (23)3.5.2 10kV电网设备 (28)3.6 0.38kV电网现状 (31)3.7 电网现状评估 (31)3.7.1 配电网主要运行指标分析 (31)3.7.2 城市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37)3.7.3 农村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39)4 电力需求预测及电源发展 (42)4.1 历史负荷增长趋势及负荷特性分析 (42)4.1.1 负荷增长趋势分析 (42)4.1.2 负荷特性分析 (43)4.2 用电量和用电负荷预测 (43)4.3 分压分区网供负荷预测 (45)4.3.1 110kV网供负荷预测 (45)4.3.2 35kV网供负荷预测 (46)4.3.3 10kV网供负荷预测 (46)4.4 电源发展规划 (47)5 电网规划目标、建设重点及技术原则 (48)5.1 配电网供电区划分 (48)5.2 配电网目标 (48)5.2.1 配电网发展总体目标 (49)5.2.2 2020年发展目标 (50)5.2.3 2025年发展目标 (50)5.2.4 2030年发展目标 (50)5.3 配电网建设重点 (51)5.3.1 城农网建设重点 (51)5.3.2 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建设重点 (52)5.4 110~35kV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54)5.4.1 容载比 (54)5.4.2 电网结构 (55)5.4.3 变电站 (55)5.4.4 线路 (57)5.5 10kV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58)5.5.1 电网结构 (58)5.5.2 线路 (58)5.5.3 配电设备 (60)5.6 0.38kV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62)5.6.1 基本要求 (62)5.6.2 线路 (62)5.7 配电网改造技术原则 (62)5.8 其他 (63)6 110KV电网规划 (64)6.1 边界条件 (64)6.2 110千伏规划项目简述 (64)6.3 变电站规划 (64)6.4 规划建设规模 (65)6.4.1 变电建设规模 (65)6.4.2 线路建设规模 (67)7 35KV电网规划 (69)7.1 35千伏规划项目简述 (69)7.2 变电站规划 (69)7.3 规划建设规模 (69)7.3.1 变电建设规模 (69)7.3.2 线路工程规模 (72)8 10KV及以下电网规划 (74)8.1 10kV配变规划 (74)8.2 10kV线路及开关设备规划 (75)8.3 10kV电网无功补偿 (79)8.4 0.38kV电网线路规划 (81)9 专项规划 (83)9.1 园区规划 (83)9.1.1 园区现状分析 (83)9.1.2 园区电网现状分析 (83)9.1.3 园区电网建设规模及投资 (83)9.1.4 园区电网建设成效分析 (84)9.2 光伏扶贫配套电网规划 (84)9.2.1 光伏扶贫项目现状分析 (85)9.2.2 光伏扶贫电网现状分析 (85)9.2.3 光伏扶贫配套电网建设规模及投资 (85)9.2.4 光伏扶贫配套电网建设成效分析 (85)9.3 “煤改电”配套电网规划 (85)9.3.1 “煤改电”项目现状分析 (85)9.3.2 “煤改电”配套电网现状分析 (86)9.3.3 “煤改电”配套电网建设规模及投资 (86)9.3.4 “煤改电”配套电网建设成效分析 (87)10 投资估算与投资分析 (87)10.1 投资估算依据 (87)10.2 投资估算 (89)10.3配电网分类工程投资估算 (93)11 规划成效分析 (95)11.1 主电网规划效果 (95)11.2 配电网整体规划效果 (95)11.2.1 35-110kV电网规划效果 (96)11.2.2 10kV电网规划效果 (97)11.2.3 城市配电网规划效果 (97)11.2.4 农村配电网规划效果 (98)11.3 经济效益分析 (98)11.4 社会效益分析 (99)12 结论及建议 (99)12.1 主要结论 (99)12.2 相关建议 (100)1前言1.1编制目的和意义配电网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供电公司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优质电力供应的服务水平。

2019专技天下继续教育《一带一路再造中国再造世界》题库

2019专技天下继续教育《一带一路再造中国再造世界》题库

2019专技天下继续教育《一带一路再造中国再造世界》题库2019专技天下继续教育《“一带一路”:再造中国,再造世界》题库单选题1.从人类历史上看,大国崛起一定会提出引领世界未来的合作倡议和(价值理念)。

2.高峰论坛: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

我们要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

3.(“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倡议。

它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

4.(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5.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

6.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充分展示中国的(新比较优势)。

7.通过倡导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正在治疗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顽疾,引导热钱流向实体经济,消除全球金融危机之源,让全球化惠及更广泛的(民众)。

8.全方位推动与(沿线国)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携手共走绿色发展之路。

9.“一带一路”的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

10.传统全球化——关税减让,最多能推动世界经济增长5%,而新型全球化——互联互通,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10%~15%)。

11.“一带一路”的自身发展维度: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12.历史上,对我们国家存在贡献最大的,仍然是(铁路)。

13.2017年12月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老挝、沙特、塞尔维亚、泰国、土耳其、阿联酋等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开启(“数字丝绸之路”)合作新篇章。

14.建设“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是:(民心相通)。

15.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是:(政策沟通)。

16.建设“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是:(设施联通)。

17.“一带一路”的关键挑战海上是美国,陆上是(俄罗斯)。

18.建设“一带一路”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

19.建设“一带一路”需要把握的发展维度:以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推进国际合作,呼应欧盟可持续基础设施、(可持续金融)等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9年)》预测:我国电力需求
将保持较快增长
近日,南网能源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从能源消费、能源生产、能源发展指标、能源政策、发展展望等多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能源发展状况,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报告》还立足南方五省区能源资源生产消费特点与发展实际,对区域内能源供需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展望预测。

《报告》认为,南方五省区能源消费总量稳定增长,尤其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用电结构进一步优化。

按能源消费结构看,南方五省区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提升,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能源生产总量平稳增长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6.4亿吨标准煤,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3.6%,连续十年居全球第一位。

《报告》指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炭消费比重下降,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

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6.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增速较2017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从分布来看,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成效显著。

2018年,作为调结构的主力,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14.3%,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2020年占比15%的目标完成在即。

《报告》认为,能源生产总量平稳增长,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增加。

201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7.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0%,达到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

其中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占比18.0%,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单位产值电耗为760千瓦时/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第一、三产业单位产值电耗分别同比增长11.2%和2.5%,第二产业单位产值电耗同比下降1.9%。

在此基础上,《报告》预测认为,能源消费总量将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预计我国2019年和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分别达到47.9亿和49.4亿吨标准煤,同比分别增长约3.2%和3.1%。

南方五省区2019年和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为6.96亿吨标准煤和7.06亿吨标准煤,同比分别増长约1.9%和1.5%。

《报告》也指出,目前我国能源发展仍存在非化石能源发展保障机制不完善、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较低、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快提高风、光、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加快推进煤基燃料和化学品对油气的部分替代,积极参与能源安全国际合作,加强能源领域核心技术研究等。

用电结构凸显工业转型升级成效
《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6.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主要受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气温等因素影响。

2017-2018年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单位:亿千瓦时) 分产业看,2018年我国第一产业用电量7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第二产业用电量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9.0%;第三产业用电量1.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5.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0.9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

南方五省区2018年产业用电贡献率
《报告》分析认为,第二产业用电增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显成效。

2018年,我国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1.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增速较第二产业整体用电增速低4.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较2017年下降1.2个百分点。

说明2018年我国第二产业的用电增长由除四大高载能以外的行业拉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转型升级显成效。

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增长加快,占比持续提高。

2018年,第三产业、居民生活用电在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5.8%和14.1%,较上年分别提高1.9和0.4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我国用电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高和工业发达的省份。

2018年用电量最高的两个省份为广东和江苏,用电量分别为6323.4亿千瓦时和6128.3亿千瓦时。

这与该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电力需求越大。

山东、河南、河北的用电量也较高,分别为5916.8亿千瓦时、3417.7亿千瓦时和3665.7亿千瓦时,略低于广东和江苏,这些省份的高用电量由产业结构决定,工业用电量占本省用电量的比重长期保持在70%以上。

2018年南方五省区分地区分行业用电量
电力生产方面,2018年全国总装机容量19亿千瓦,同比增长6.5%,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7.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0.8%。

2018年我国发电量7.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为2014年来最高增速。

2010-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报告》预测,我国电力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

在国内外环境整体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综合考虑环保约束收紧、去产能政策延续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预计2019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7.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5.0%;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为7.5万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长约4.6%。

2019年预计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达20亿千瓦,2020年预计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亿千瓦,2018年到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

2019年全国发电量为7.4万亿千瓦时。

2020年预计全国发电量达到7.7万亿千瓦时,均高于全社会用电量预测值,预计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2010-2018年单位产值电耗(千瓦时/万元)
居民用电、电能替代促进用电量增长
“广东省是南方五省区中能源消费总量量大的省份。

”《报告》还分析了南方五省区能源供需情况,按省区看,数据显示,除广东外,南方五省区中能源消费总量依次是云南、广西、贵州,能源消费总量相近,海南能源消费总量最小。

按能源消费结构看,南方五省区煤炭占比最高,但比重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提升,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电力消费方面,受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电能替代等因素推动,2018年南方五省区全年用电量116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为2011年以来最高。

其中,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6323.4亿千瓦时,高居全国第一;广西全社会用电量增长速度在南方五省区中最快,为17.8%。

2010-2018年能源需求结构变化情况
分地区看,广东省用电量最高。

2017-2018年,南方五省区各省用电占比没有明显变化,其中广东省用电占比分别为56%和55%,广西、云南、贵州的用电占比分别维持在14%左右。

2010-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分产业看,用电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对南方五省区电力消费增长的驱动力增强。

2018年,第二产业用电对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0%,较上一年下降7.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合计贡献率为8.6%,较上一年提高8.7个百分点。

2018年全国分地区用电量(前十位)
《报告》分析认为,除居民用电外,电能替代也是促进2018年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电能替代方面,2018年,南方电网完成电能替代电量2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6%,拉动用电增长2.1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电气化、燃煤自备电厂、电窑炉、轨道交通及其他类生产制造领域完成替代电量居于前五位,分别占比为17.5%、16.9%、11.7%、11.4%和10.3%,合计占比67.2%。

2019年和2020年全国发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预测值在电力经济性指标方面,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的线损率整体下降,贵州线损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广东、云南、贵州三省的线损率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9、1.82、0.98个百分点。

此外,南方五省区电力装机清消化比例继续提升,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持续增加。

截至2018年底,南方五省区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3.0亿千瓦,同比增长6.2%,其中,火电、水电、风电和核电装机分別增长3.1%、5.9%、7.3%和20.3%,清洁能源装机增速高于火电裝机增速。

南方区域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51.5%,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达到99%以上。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11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较全国增速高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增长较高,增速均突破两位
数,达11.7%。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迎峰度夏以来气温同比偏高、西部省区新增产能带动及南方电网公司全力增供扩销是拉动五省区用电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本版图表来源于南网能源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