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因特网应用技术-互联网介绍
《Internet应用技术》课件
![《Internet应用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5de4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5.png)
明确课程中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学习提供指导。
预期结果
展望通过学习《Internet应用技术》能够达到的成果和收获。
Web应用基础
了解Web应用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来自础技术,为Web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1
HTML基础
学习HTML标记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标签。
2
CSS基础
掌握CSS样式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见样式属性。
了解使用Apache服务器搭建 和部署Web应用的方法。
Web前端开发框架
介绍常用的Web前端开发框架,提高Web应用的用户体验和交互性。
1 Bootstrap基础
学习如何使用Bootstrap框架快速搭建美观的响应式Web界面。
2 jQuery基础
掌握jQuery库的使用,简化DOM操作和事件处理。
3 React基础
了解React框架的基本原理,构建高效的单页面应用。
Web开发实践
在实践项目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锻炼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项目实战
参与真实的Web开发项目,应用所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回答大家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供帮助和指导。
总结
对《Internet应用技术》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给出未来学习的建议。
1
Web应用技术总结
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总结理解和应用的要点。
2
后续学习建议
为学生提供继续深入学习Web应用技术的建议和资源。
3
JavaScript基础
理解JavaScript语言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语法。
Web后端开发
深入研究Web后端开发的关键技术,提高网站的功能和性能。
PHP基础
Internet网络技术
![Internet网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1e5902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f.png)
Internet网络技术互联网(Internet)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广泛应用的网络技术,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介绍互联网的背景和原理,讨论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与互联网相关的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互联网的背景和原理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军事研究项目,它的目的是建立一种能够在信息传输中不受单点故障影响的分布式网络。
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是分组交换,即将大块的数据分割成小块的数据包,并使用路由器将这些数据包发送到目的地。
这种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使得互联网具备了强大的鲁棒性和扩展性。
二、互联网的应用互联网作为全球信息的高速公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首先,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不论是新闻、娱乐还是学术研究,互联网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其次,互联网为商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在线购物和交易。
再次,互联网也在教育、医疗、政府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效率和便利性。
三、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也在不断演进。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利用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各种操作。
其次,物联网的出现将各种设备和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将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智能化和便利。
另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的应用和创新。
四、互联网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不容忽视的挑战,黑客攻击、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频频发生。
其次,信息泛滥和虚假信息的存在也影响了互联网的发展和有效使用。
此外,互联网的不平等现象也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些地区和人群依然无法接入互联网,这导致了数字鸿沟的存在。
总结互联网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internet概念和应用方式
![internet概念和应用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c1d9c6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9.png)
互联网(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性的、交互性的网络互联系统,它通过各种通信协议和标准,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交换、共享和利用。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互联网的概念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互联网是一种网络技术,它通过物理连接和通信协议,将无数的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设备等终端设备连接起来。
其次,互联网是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它提供了各种信息服务和应用,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和分享信息。
此外,互联网也是一种社会形态,它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交流和互动。
互联网的应用方式非常多样化,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方式:1.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最早的互联网应用之一,它通过SMTP协议将邮件发送到对方的电子信箱中。
如今,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工作邮件、私人邮件、附件邮件等。
2. 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应用之一,它通过爬取互联网上的网页信息,为用户提供搜索结果,帮助用户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
搜索引擎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3.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近年来互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它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Facebook等)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生活、心情、观点等,同时也可以关注他人的动态,与他人互动。
4.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应用的新兴领域之一,它通过各种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等)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在线购物的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各种商品,如服装、家电、数码产品等。
5. 在线教育:在线教育是近年来互联网应用的新兴领域之一,它通过各种在线教育平台(如网易云课堂、好未来在线等)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远程学习的平台。
《因特网的应用》课件
![《因特网的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5dca5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8.png)
个人隐私泄露问题
要点一
隐私泄露途径
用户在上网过程中,个人信息可能通过网站、应用程序、 社交媒体等途径被收集、存储、传输和滥用。
要点二
隐私泄露风险
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窃、网络诈骗、骚扰电话和 垃圾邮件等问题,对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网络欺诈与网络钓鱼
网络欺诈
是指通过网络手段进行的诈骗行为,如虚 假购物网站、仿冒银行网站等。网络欺诈可 能导致用户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
《因特网的应用》 ppt课件
目录
• 因特网概述 • 因特网应用分类 • 因特网对生活的影响 • 因特网安全与防护 • 因特网的未来发展
01
CATALOGUE
因特网概述
因特网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网络互联
详细描述:因特网是一种全球性的网络互联,通过TCP/IP协议将全球各地的计算 机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它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交互性等特点 。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技术发展
详细描述:因特网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ARPANET、NSFNET、Internet和World Wide Web。这四个阶段的发 展标志着因特网从军用、学术研究到商业应用的转变。
因特网的主要功能
总结词:信息共享
详细描述:因特网的主要功能包括电子邮件、万维网、文件传输、网络电话等,这些功能使得用户可 以方便地传递信息、获取和分享资源。
THANKS
感谢观看
互动学习
通过在线论坛、聊天室和 视频会议等工具,学生可 以与其他学习者互动和交 流,提高学习效果。
个性化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 的学习资源和方式,实现 个性化学习。
Internet概述PPT课件
![Internet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2b98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18.png)
中文名称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科技网 中国联通互联网 中国移动互联网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 中国长城互联网 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
国际出口带宽 46268Mb/s 19087Mb/s 1022Mb/s 5275Mb/s 1645Mb/s 1130Mb/s 2Mb/s
6.1 Internet概述
Internet 的全称是Internetwork,中文称为因特网。Internet 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于一体的全球性计算机互联 网,它是由世界范围内各种大大小小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 而成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
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即将全世界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机构的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互 联在一起,形成一个世界范围的信息网络。
1.Internet的产生 Internet是由美国的军事网络ARPANET发展而来的。 2.Internet的发展 3.Internet的特点 (1)Internet是开放的 (2)Internet对用户是透明的 (3)Internet是一种自律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网络 (4)Internet的服务方式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 (5)Internet是一种交互式的信息传播媒体
1.Internet的产生 Internet是由美国的军事网络ARPANET发展而来的。 2.Internet的发展 3.Internet的特点 (1)Internet是开放的 (2)Internet对用户是透明的 (3)Internet是一种自律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网络 (4)Internet的服务方式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 (5)Internet是一种交互式的信息传播媒体
第8章 因特网应用基础 - 河北科技大学
![第8章 因特网应用基础 - 河北科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87bfb80402020740be1e9ba6.png)
3
2.因特网的形成与发展 因特网的形成与发展 60 年 代 末 , 美 国 出 于 战 略 考 虑 , 建 立 ARPANET网络,拉开了计算机网络研究的序 网络, 网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幕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 全世界越来越 多的计算机采用各种媒体连接起来, 多的计算机采用各种媒体连接起来 , 并遵循 共同的网络通信协议TCP/IP, 从而形成全球 共同的网络通信协议 , 性的国际网络—因特网 因特网( 性的国际网络 因特网(Internet)。 )
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HTTP协议使客户机 WWW浏览分四步进行: 客户机首先通过HTTP协议与Web服务器建立连 接。 客户机以 URL格式向服务器发送访问申请。 客户机浏览器接收服务器传来的信息。 客户机接收信息后终止连接。
退出
2012-4-4 25
什么是WWW浏览器?
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Internet上进行信息浏览 的客户端应用软件。
2012-4-4
4
国内互连网中四大骨干网络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主页地址是: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主页地址是: China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主页地址是: CER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主页地址是: 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主页地址是: CSTNET, 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主页地址是: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主页地址是: ChinaGBN,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主页地址是:
•
2012-4-4 7
常用的几个协议: 常用的几个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支持实现电子邮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件E-mail服务 服务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支持实现 : 超文本传输协议,支持实现WWW服 服 务。 FTP:文件传输协议,支持实现文件传输(上 :文件传输协议,支持实现文件传输( 下载文件) 载、下载文件)服务 Telnet:远程终端访问协议,支持实现(以仿 : 远程终端访问协议, 支持实现( 真终端方式)远程登录服务。 真终端方式)远程登录服务。 DNS:域名服务协议 支持实现域名服务。 支持实现域名服务。 :
第八章INTERNET及应用技术共36页文档
![第八章INTERNET及应用技术共36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e2bcfe908a1284ac950432f.png)
•FTP使用TCP可靠的运输服务提供文件传送。
•模式:FTP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式)
•FTP服务器进程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
•服务器进程由二个大部分组成:
•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
•若干从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22.09.2019
19
三.主进程的工作步骤
① 打开熟知端口(21#控制端口),使客户进程 能够连接上; ② 等待客户进程发出连接请求; ③ 启动从属进程,以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 ④ 返回等待状态,准备其他客户请求。
22.09.2019
12
22.09.2019
13
(2).递归与迭代结合查询
•为减轻根域名服务器的负担,可采取将 下属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地址返回给本 地域名服务器,在由本地域名服务器直 接与授权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的方法, 称为递归与迭代结合查询;
22.09.2019
14
22.09.2019
15
五. 名字的高速缓存
22.09.2019
4
二.DNS域名格式
主机名.三级域名.二级域名.顶级域名
•每一级域名由不超过63个字符的英文字母 和数字组成;
•域名由因特网指派名字和号码公司ICANN 负责管理;
•域名只是个逻辑概念,并不反映计算机所 在的物理地点;
22.09.2019
5
•顶级域名有三大类:
–国家顶级域名——如cn表示中国、ca表示美国等; –国际顶级域名——采用int –通用顶级域名——原6个,后又增加7个; •二级域名:在国家顶级域名注册的二级域名由 该国自行确定;
•每个域名服务器都维护一个高速缓存,使 用名字的高速缓存可优化查询工作; •高速缓存在主机中同样需要;
internet 简单介绍
![internet 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cf7afd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6.png)
internet 简单介绍
互联网(Internet)是一种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TCP/IP协议族连接全球各个地区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它是由多个网络相互连接而成,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网络。
互联网的基本功能是实现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共享。
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包括网页、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文件传输、在线影音娱乐、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
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和下载各种内容,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它使得信息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快速,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知识和学习资源,与全球各地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同时,互联网也为商务、娱乐、社交等领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的基础是计算机网络,它将多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通过数据包交换的方式进行通信。
互联网采用分布式的网络结构,没有核心节点,不依赖于任何单一的机构和国家。
它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特点使得它能够自由地传输和交换信息。
然而,互联网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网络安全、隐私保护、信息泄漏、网络犯罪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各国政府和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措施,以保护互联网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也有不同的观点和争议围绕着互联网的管理、使用和发展方向。
Internet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Internet技术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d3b2e55022aaea998f0f99.png)
KP
朝鲜
28
5.3.2 域名
•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是“统一资源定位器”的缩 写,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网址”,由协议和域名构成,URL地址 格式排列为:scheme://host:port/path,比如:
• URL各组成部分的含义:
3
5.1.3 Internet的管理结构 (2/4)
• 从物理结构上看,因特网是基于多个通信 子网的互联网络。
图 5-1 Internet 的组成 4
5.1.3 Internet的管理结构 (3/4)
• 从逻辑上看,为了便于管理,因特网采用 了层次网络的结构,即采用主干网、次级 网和园区网的逐级覆盖的结构。
• 园区网(校园网、企业网):直接面向用户的网 络。
6
5.1.4 Internet的服务功能
• 电子邮件(E-mail) • 文件传输(FTP) • 万维网信息浏览(WWW) • 信息搜索 • IP电话 • 流媒体 • 电子商务
7
5.2 Internet接入技术
• 基于传统电信网的有线接入 • 基于有线电视网(Cable Modem)接入 • 以太网接入 • 光纤接入技术 • 无线接入技术
14
5.2.1 基于传统电信网的有线接入(4/4)
• 通过数字连接(ISDN、ADSL)接入
– ADSL的安装原理如图5-5所示。
15
5.2.2 基于有线电视网(Cable Modem)接入
• 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接入技术是基于有线电视 网(CATV)和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FC)基础设施的网 络接入技术,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
8
5.2.1 基于传统电信网的有线接入
Internet简介
![Internet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8c7513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e.png)
Internet简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交流工具,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互联网的定义和历史进行简要介绍,同时探讨互联网的优势和风险。
互联网,又称因特网,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起来的全球性网络。
它的出现和普及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
互联网的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和通信协议等。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进行各种在线交互活动。
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个军事项目,当时它被用来建立安全的信息传输网络。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逐渐扩大应用范围,进入了教育、商业和社交等领域。
1990年代,随着万维网的出现,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可以通过使用浏览器来访问网页内容,这大大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
互联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通过搜索引擎,人们可以轻松地找到所需的资料和知识。
其次,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和沟通方式。
无论是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还是社交媒体平台,都使我们能够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
此外,互联网还为商业和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然而,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黑客攻击和个人信息盗窃等犯罪活动,给人们的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其次,互联网使用不当也可能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过度使用互联网可能导致上瘾和社交隔离等问题。
此外,互联网上的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也给人们的判断和决策带来了困扰。
为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互联网的风险。
首先,个人和组织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的网络保护能力。
其次,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监管和打击网络犯罪活动。
第八章网络互联
![第八章网络互联](https://img.taocdn.com/s3/m/60877ce85ef7ba0d4a733b1e.png)
第二节 广域网接入技术
3.单线路数字用户线(SDSL) 对称的DSL技术,可以支持各种要求上、下行通信速率相同的应用,在双线 电路中运行良好。 与HDSL的区别:只使用一对铜线。 4.速率自适应数字用户线(RADSL) 提供的速率范围与ADSL基本相同,也是一种提供高速下行、低速上行并保留 原语音服务的数字用户线。 与ADSL的区别:速率可以根据传输距离动态自适应,当距离增大时,速率降 低,供用户灵活选择传输服务。 5.基于ISDN的数字用户线路(IDSL) 可以认为是ISDN技术的一种扩充,用于为用户提供基本速率BRI(128kbps) 的ISDN业务,传输距离可达5km。 主要应用场合:远程通信、远程办公室连接。
第二节 广域网接入技术
ITU-T定义的接入网:是指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
(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所组成,为传送电信 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以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接入网所包括的范围可由3个接口来标志: TMN 在网络侧通过节点接口 Q3 与业务节点(SN)相连; UNI 在用户侧经由用户网络 SNI 接口与用户终端相连; AN SN 管理功能则通过Q3接口 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
光纤接入网络OAN(Optical Access Network):在接入网中用光纤作
为小型企事业单位及居民住宅用户而设计; 引入OAN不应该依赖于交换机的类型,既要能与现有的模拟和数字交换机兼容也要能与 新的数字交换机兼容,既能够工作与多厂家、多类型交换机环境; OAN必须能提供原铜线网所能提供的全部业务,将来还能升级为提供图像和数据等。
第八章 网络互联
将众多的计算机网络进行互连,可以构成更大的计算机 网络,进而形成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第08章-Internet基础及应用.ppt
![计算机网络第08章-Internet基础及应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d9bcf12f60ddccdb38a05e.png)
目的主机所在的网络
下一跳地址
20.0.0.0 30.0.0.0
10.0.0.0 40.0.0.0
直接交付,接口 0 直接交付,接口 1
20.0.0.7 30.0.0.1
24
直接交付、间接交付
直接交付 目的主机
源主机 源路由器
网络 间接交付
路由选择
间接交付
网络
目的路由器 目的主机
直接交付
25
子网掩码
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 747.541Gbps,较2019年同期增长51.4%。
9
2019年6月底
10
2009.12-2019.06各类网络应用使用率及增长率
11
Internet的管理组织
Internet协会 ISOC 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 IAB
Internet 工程任务组
IETF
Internet 工程指导组
IESG
Internet 研究部
IRTF
Internet 信息中心
NIC
Internet 赋号管理局
IANA
12
我国Internet的管理者
2019年6月3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在北京成立,并开始管理我国的Internet主干网。
CNNIC的主要职责是:
数据
From: 168.113.2.144
To: 155.233.25.76 IP数据包
21
理解几个关键概念
网络地址 直接交付、间接交付 子网掩码、默认子网掩码
22
网络地址1
网1
R1
网2
R2
网3
R3
网4
计算机应用基础【因特网应用】课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因特网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a477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4.png)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真实 场景,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 验。
应用领域
云计算与虚拟现实在游戏、 教育、设计等领域有广泛应 用,提高用户体验和工作效 率。
面临的挑战
云计算与虚拟现实需要解决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同时需要加强用户体验和交 互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因特网应用
电子邮件
总结词
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最为常见的应用之一,用于发送和接收消息、文件和数据。
详细描述
电子邮件系统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架构,用户通过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访问邮件 服务器进行邮件的收发。电子邮件可以是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格式, 是现代商务和个人交流的重要工具。
搜索引擎
总结词
搜索引擎是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工具,通过关键词搜索相关 网页、图片、视频等内容。
因特网工作原理
总结词
基于TCP/IP协议族的通信网络
详细描述
因特网的工作原理基于TCP/IP协议族,这是一种在网络通信中广泛使用的协议标准。TCP/IP协议族分 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这些层次负责数据的封装、传输、路由和解析,确 保数据能够在因特网上可靠地传输。
02
CATALOGUE
和准确性。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 、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面临的挑战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发展需要解决数 据隐私和伦理问题,同时需要加强算 法的可解释性和公平性。
云计算与虚拟现实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 算资源(如服务器、存储设 备等)集中起来,通过网络 提供服务。
详细描述
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包括网页抓取、索引和排序等步骤。用 户通过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搜索引擎会返回与关键词相关 的网页列表,用户可以根据相关性、时效性和权威性等因素 选择所需信息。
大学选修Internet技术应用知识总结详解
![大学选修Internet技术应用知识总结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bfe1ad36c85ec3a86c2c5ab.png)
Internet 技术应用知识总结第一章internet基础知识1、计算机发展史4个阶段第1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第1代计算机网络(通过各种通信设备和线路,由网络管理软件把地理上分散的多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有机地连在一起,实现相互通信以及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的系统。
)⏹:通过批处理和分时技术将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建立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
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典型应用:由一台主计算机和全美国范围内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全美航班订票系统。
第2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第2代计算机网络起源于ARPA!!!!网(阿帕网)计划。
⏹在第2阶段计算机网络中,主机间不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通过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传输信息,保证了某条通信线路遭到某种原因被切断后,信息仍能通过其他线路在各主机之间传递。
⏹第2代网络以通信子网(报文处理机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所连接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共享的资源,组成资源子网。
)为中心。
第3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第3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结构并且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84年颁布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7层模型),成为新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在计算机网络中,将协议按功能分成了若干层次。
如何分层,以及各层中具体采用的协议的总和称为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
体系结构是个抽象的概念,其具体实现是通过特定的硬件和软件来完成的。
)的基础,并为局域网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该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7个层次(由低到高)。
⏹20世纪70年代后,局域网由于投资少、方便灵活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猛的发展。
第08章-Internet基础(第4版)(1)
![第08章-Internet基础(第4版)(1)](https://img.taocdn.com/s3/m/f082021fa76e58fafab0037e.png)
0
1
0
路由器 R2 的路由表
目的主机所在的网络 20.0.0.0 30.0.0.0 10.0.0.0 40.0.0.0 下一跳地址 直接交付,接口 0 直接交付,接口 1 20.0.0.7 30.0.0.1
24
直接交付、 直接交付、间接交付
路 由 选 择 间 接 交 付
间 接 交 付 直 接 交 付
接到这样分组的目的地址时, 接到这样分组的目的地址时,不会向外转发该 分组,而是直接交付给本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分组,而是直接交付给本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回送地址: 回送地址:用于网络软件测试和本地进程间
通信。 通信。
28
专用IP地址 专用 地址
RFC1918提出了在 、B、C三类 地址中各 提出了在A、 、 三类 三类IP地址中各 提出了在 保留一部分地址作为专用 地址,用于使用 保留一部分地址作为专用IP地址,用于使用 一部分地址作为专用 地址 TCP/IP协议但不接入互联网的内部网络,或 协议但不接入互联网的内部网络, 协议但不接入互联网的内部网络 者需要向互联网发送需要将专用地址转换成公 地址的内部网络。 用IP地址的内部网络。 地址的内部网络 保留的专用地址: 保留的专用地址:
32
8.2.3 域名机制
结构如何? 结构如何?
域名的结构由若干个分量组成, 域名的结构由若干个分量组成,各分量之间用 点隔开: 点隔开: 主机名.最低级域名 最低级域名.… . 二级域名 顶级域名 二级域名.顶级域名 主机名 最低级域名
如何管理、分配域名? 如何管理、分配域名?
顶级域名分配——NIC 顶级域名分配 我国域名的分配——CNNIC 我国域名的分配
35
因特网域名空间
根
因特网的应用教学课件
![因特网的应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6008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8.png)
TCP/IP协议的出现
万维网的诞生
20世纪90年代,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的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使得因特网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信息 交流平台。
20世纪70年代,TCP/IP协议诞生,成 为因特网通信的基础。
因特网的基本构成
硬件设备
01
包括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用于实现数据的传
网络营销
企业可以利用因特网进行产品宣传、品牌推广、客户关系 管理等,提高了营销效率和效果。
科得学术资源如论文、专利、数据等能够 方便地共享和传播,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合作。
远程科研协作
科研人员可以利用因特网进行远程协作,共同进 行课题研究、数据分析等,提高了科研效率和质 量。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利用因特网技术,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社交互动和 信息分享,扩大了社交圈子和交流渠道。
04
因特网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与分类
阐述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介绍病毒的特点、传播方式及分类 方法。
病毒的危害与防范策略
分析计算机病毒对系统和数据的危害,提出有效的防范策略,如安 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等。
因特网使得教育资源如课件、教案、习题等能够方便地共享和传播, 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整合。
商业领域的应用
电子商务
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商业活动,包括B2B、B2C、C2C等模 式。电子商务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改变了 传统的商业模式。
在线支付
因特网使得在线支付成为可能,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支付 方式完成交易,方便快捷。
03
因特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线教育
Internet
![Internet](https://img.taocdn.com/s3/m/39aaac36376baf1ffc4fad70.png)
11010011 01010011 10000011 判断以下哪个是错误的 IP地址 10001110
* 211 137.53.0.34 83 * 191.122.65.234 131 142
* 204.17.206.10 * 50.267.45.128 211.83.131.142 注意: * 每个IP地址都被分为4个字节表示,每个 字节的范围都是0~255
9
8.4.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 网络的体系结构 * 是网络的逻辑结构,是一种分层结构; * 通常把整个网络在逻辑上分成若干层,每 层定义了不同的协议,完成不同的功能; 协议和层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层 layer :网络体系结构中功能相对独立 的各个部分,每一层只为它相邻的上一层 提供服务; ·通信协议 communication protocol:为了 保证信息的正确传输而定义的关于信息传 输顺序、格式和内容的约定; * 不同的网络,层的数量、内容不尽相同
21
8.4.5 IP地址与域名 — 子网掩码 如:某C类地址:202.197.99.0~255,它可以 对主机从 1 ~ 254 编号;若需将该网络划分 成4个子网,将8位主机号分为两部分,前2 位为子网号,后6位定为主机号: 3 21 2 6 110 Network Subnet Host 11 000000 111 1.. .. .. ..11 子网掩码:
8.4.2 Internet的发展 ★ Internet的发展 * 1992年1月,成立了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 (internet society) ·非政府、非赢利的行业性国际组织 ·开发和普及Internet及与之相关的技术 * 20世纪90年代起Internet迅猛发展, 1998年已有过60万个网络,2000万台计算 机与它相连; * 1996年,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和大学提出 研制新一代Internet的设想,即NGI计划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Internet及其应用技术
![Internet及其应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f745ee076eeaeaad1f330b9.png)
到1996年初,中国的互联网形成四大主流体系:
中国教育网(CERNET)、中国金桥网(ChinaGBN)、 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互联网(ChinaNET)
5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网络通讯与信息安全
Internet的管理组织
在Internet中,最权威的管理机构是Internet协会, 它是一个完全由志愿者组成的组织,目的是推动 Internet技术发展与促进信息交流;
2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网络通讯与信息安全
B、Internet的特点 (1)核心协议具有开放性:Tcp/Ip具有连接不同网络的功 能。 (2)便捷性:利用公用电话交换系统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3)Internet是用户自己的网络,网上的许多功能和服务 都是用户自己开发,经营和管理的。 C、推动Internet发展的几项主要技术 (1)分组交换:用户共享传输路径,采用分割总量、轮流 服务的分组交换思想来传输数据。 (2)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 (3)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 mail hebut tsinghua pku fudan sjtu seu … mail csnetl ep
13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网络通讯与信息安全
3、域名系统的基本结构:
域名系统由域名解析器和域名服务器两部分组成。 域名解析器:处于客户端,其功能是与应用程序连接, 负责查询域名服务器,解析从域名服务器返回的应答 并把信息传给应用程序。 域名服务器:完成从域名到IP的转换,它采用C/S的工 作模式。一个域名服务器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域。通 常情况下,一个域有多个域名服务器,有助于提高系 统的可靠性和主机之间的通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3 URL和信息定位
URL的格式简化为: 访问方式://<主机名>/<路径> 如:
8.2.4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1、HTML文件
HTML 的 语 句 由 标 记 符 ( Tag ) 和 属 性 (Attribute)所组成,浏览器只要看到 HTML文件的标记符和属性,就可以将它 解释成网页。
8.1.2 中国的因特网
我国第一次与国外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通信始于1983年, 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通过商用电话线,与美国建 立了电子通信连接,实现了两个结点间电子邮件的传输,从 此拉开了中国Internet的帷幕。
2007年底我国网民数为2.18亿人,2008年6月底,中国网 民数量达到2.53亿人。
8.2.4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3.建立HTML文档 一个HTML文档,其基本的架构可以分成3
部分: HTML标记符<HTML>和</HTML>。 首部标题声明标记符<HEAD>和
</HEAD>。 文件主体标记符<BODY>和</BODY>。
8.2.4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1)标题格式的设置 六种标题格式,标记符为<H1>…</H1>(标题
截至2011 年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 亿,达到5.13 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 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 个 百 分 点 , 达 到 38.3% 。 韩 国 、 日 本 的 普 及 率 分 别 为 71.2%和68.有难做的生
8.2.3 URL和信息定位
常用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资源 https——用安全套接字层传送的超文本传输
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mailto——电子邮件地址 ldap——轻型目录访问协议搜索 file——当地电脑或网上分享的文件 news——Usenet新闻组 gopher——Gopher协议 telnet——Telnet协议
协议://用户名:密码@子域名.域名.顶级域名:端口号/目录 /文件名.文件后缀?参数=值#标志
其中,除了访问方式、主机名、域名必要外,其它都可 以省略。HTTP默认端口号:80
有时候,URL以斜杠/结尾,而没有给出文件名,在这种 情况下,URL引用路径中最后一个目录中的默认文件 (通常对应于主页),这个文件常常被称为 index.html 或 default.htm
心网) ➢ 网上贸易(网购,售票,工商贸易) ➢ 云端化服务(网盘,笔记,资源,计算等) ➢ 资源的共享化(电子市场,门户资源,论坛资源,媒
体(视频、音乐、文档)、游戏,信息) ➢ 服务对象化(互联网电视直播媒体,数据以及维护服
务,物联网,网络营销,流量等) ➢ 问题:当前中国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得非常快,几乎每
互联网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的结合,让信息更快更准得收集、传递、处理并执行。
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 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 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 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 of Utah(犹他 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 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数是IPv4的4倍。 一台主机可以拥有多个IP地址。 一台机器的IP地址可能是192.168.19.0。 一台机器的IP地址是可以改变的。
本章主要内容
8.1 因特网介绍 8.2 WWW万维网 8.3 FTP文件传输协议 8.4 DNS域名系统 8.5 电子邮件
8.1 因特网介绍
因特网(Internet)又称互联网,即广域网、城域网、 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 网络。
超文本HyperText是把一些信息根据需要连接起来的信息 管理技术,可以通过一个文本的链接指针打开另一个相关 的文本。只要用鼠标单击文本中通常带下划线的条目,便 可获得相关的信息。
超媒体HyperMedia进一步扩展了超文本所链接的信息类 型,用户不仅能从一个文本跳转到另一个文本,而且可以 激活一段声音,显示一个图形,甚至可以播放一段动画。
回顾与思考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543原则指5个中继器连接4台网段,只能有3个网段接入
上网机器。 如果接入带宽是100M,用交换机连接10台机器,每个机
器的带宽还是100M。 路由器可以由一台计算机通过安装软件来实现。 网关可能是防火墙,也可能是路由器,还可以是专用设备。 网桥工作在ISO/OSI模型的第三层。 网关可以工作在ISO/OSI模型的任何一层。 IPv6地址采用128位,IPv4地址是32位,所以IPv6地址
网页
网页是网站的基本信息单位,是WWW的基本文 档。由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以 及链接组成,是用HTML编写的,通过链接实现与 其他网页或网站的关联和跳转。
网页文件是用HTML编写的,可在WWW上传输, 能被浏览器识别显示的文本文件。其扩展名 是.htm和.html。
网站由众多不同内容的网页构成,网页的内容可体 现网站的全部功能。通常把进入网站首先看到的网 页称为首页或主页(homepage)。
8.2.3 URL和信息定位
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缩写为URL)是对可以从互联 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 简洁的表示,是互联网上标准资源的地址。 互联网上的每个文件都有一个唯一的URL, 它包含的信息指出文件的位置以及浏览器 应该怎么处理它。
纯HTML语言文件一定要以纯文本方式保存, 因为浏览器只认识纯文本的文件,并且文 件名要以*.HTML或*.HTM形式。
8.2.4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2.HTML语句的写法 HTML的语句由标记符(Tag)和属性
(Attribute)所组成,浏览器只要看到 HTML文件的标记符和属性,就可以将它 解释成网页。 (1)标记符 在HTML中,所有的标记符都用尖括号“<” 和“>”括起来。 Macromedia宏媒体fireworks,flash swf Script脚 本/剧本javascript/vbscript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界限已经很模糊,通常所指的超文本一 般也包括超媒体的概念。
Internet采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将信息的 链接扩展到整个Internet上。用户利用WWW不仅能访问 到Web Server的信息,而且可以访问到FTP、Telnet等服 务。
超链接是WWW上的一种链接技巧,它是内嵌在文本或图 像中的。通过已定义好的关键字和图形,只要单击某个图 标或某段文字,就可以自动连上相对应的其他文件。文本 超链接在浏览器中通常带下划线,而图像超链接是看不到 的。
基本URL包含协议、服务器名称(或IP地 址)、路径和文件名。
8.2.3 URL和信息定位
完整的URL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示访问信息的方 式或使用的协议;第二部分表示提供服务的主机名及主 机上的合法用户名;第三部分是所访问主机的端口号、 路径或检索数据库的关键词等。完整的、带有授权部分 的URL格式是:
(1)建立连接:客户端的浏览器向服务端发出建立连接 的请求,服务端给出响应就可以建立连接了。
(2)发送请求:客户端按照协议的要求通过连接向服务 端发送自己的请求。
(3)给出应答:服务端按照客户端的要求给出应答,把 结果(HTML文件)返回给客户端。
(4)关闭连接:客户端接到应答后关闭连接。
8.2.2 超文本、超媒体、超链接
8.1 因特网介绍
因特网的连接方式 1.PSTN拨号: 一般称拨号上网 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3.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上行和下行带宽 不对称 4.DDN专线 5.光纤接入 6.无线接入(WLAN、WIFI) 7.有线电视网HFC 8.公共电力网
8.1 因特网介绍
8.1.1 因特网的由来与发展
ARPAnet是适应当时国际形势,为战争的 需要而产生的。其时美苏冷战,美国为了 能在可能的战争中不致因一个军事指挥中 心被摧毁而导致军事指挥系统的瘫痪而建 立的一个分散的军事指挥网络 。
随着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从而诞生了 真正的Internet。WWW使Internet进入 高速发展时期。
8.1 因特网介绍
互联网为何受欢迎 1.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 2.信息交换具有时域性(更新速度快) 3.交换信息具有互动性 4.信息交换的使用成本低(通过信息交换,代替实物交
换) 5.信息交换个性化(容易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6.使用者众多 7.有价值的信息被资源整合,信息储存量大、高效、快。 8.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视频、图片、文章等等) 根本原因:成本低,使用的信息价值大
1)、<H2>…</H2>(标题2) ………… (2)段落格式的设置 分段标记符:<P>…</P>,其中</P>可省略。 换行标记符:BR实现,BR单独使用,而非成对出
现。 水平分隔线:添加水平线的标记符为<HR>,它包
括ALIGN、SIZE、WIDTH、COLOR、 NOSHADE等属性。 段落对齐:一般使用标记符的ALIGN属性设置段落 对齐方式。ALIGN属性用于设置段落的对齐方式, 其常见取值有4种:RIGHT(右对齐)、LEFT(左 对齐)、CENTER(居中对齐)、JUSTIFY(两端 对齐)。
个月都有新的发展,建网和网络管理的经验也积累了 不少,但在网络的信息服务,网络的更普遍、更深入 和更规范的应用,以及网络的安全性方面都有待进一 步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