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子的处理及育苗技术分析
林木种子育苗计划方案
林木种子育苗计划方案1. 引言林木种子育苗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种子质量、育苗技术、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要求较高。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林木种子育苗计划方案,包括选种、种子处理、育苗技术、管理措施等内容。
2. 选种林木种子的选种是林木种子育苗计划的第一步,选种的目的是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具备优良生长特性的种子品种。
选种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生态适应性:选择适宜生长的品种,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优良生长特性:选择生长快、抗逆性强、木材品质优良的品种。
•经济效益:选择产量高、木材质量好、市场需求量大的品种。
在选种过程中,可以借助当地林业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和种子库资源,进行品种筛选和实地考察。
3. 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木的成活率,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清洗:清除种子表面的杂质和化学物质,保证种子的纯净度。
•浸水:将种子浸泡在水中,促进种子的吸水膨大。
•脱水:将吸水后的种子进行脱水处理,避免霉菌滋生。
•萌发:通过促进种子的发芽,提高发芽率和苗木的成活率。
种子处理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种子品种和处理目的进行调整。
4. 育苗技术林木种子育苗技术是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关键环节,良好的育苗技术能够提高苗木的质量和产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育苗技术:•培养基选择:选择适合林木生长的培养基,包括营养土壤和添加剂。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种子的要求,控制育苗室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光照管理:根据不同阶段的苗木生长,合理调整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水分管理:根据不同苗木的需水量,进行适量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施肥管理:根据苗木的生长需要,合理施加肥料,提供充足的营养。
5. 管理措施为了保证育苗过程的顺利进行,还需要一些管理措施的配合和执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管理措施:•种子质量检测:对每批种子进行质量检测,排除质量不合格的种子。
•育苗室环境监测:定期检测育苗室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及时进行调整。
林木播种育苗的实用技术要点
林木播种育苗的实用技术要点摘要:林木育苗在绿化造林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林业生产实际工作中,全面掌握、实施科学育苗技术,可以生产出更优质的苗木,从而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质量,确保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本文就林木育苗实用技术要点进行概述,以供林业生产一线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林木、播种育苗、实用技术要点苗木的质量对林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在实际生产中,苗木的培育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
因此,提高幼苗成活率的有效途径是科学运用育苗技术。
从事林业生产的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育苗技术方面的知识,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引进新技术,加强人员的全面培训管理。
从而全面促进林木育苗工作的发展。
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1.育苗种子选择。
由于每个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地形、气候、土壤差异较大,因此在选择林木育苗种子时,重要的是选择与地理环境、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的树种,根据造林目的的需要,主要是选择优良的乡土树种,调运种子时,种子调运地与育苗造林地距离一般海拔高度一般不宜超过300~500m;调运距离的规律一般是,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大于相反方向的范围。
这样才能保证树种的选用适合立地环境条件,从而提高育苗、造林质量,达到速生、丰产、高效的目的。
2.苗圃地的选择。
林木育苗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苗圃地的选择。
对于在不同地区、地点培育优质壮苗,可以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实际选择苗圃地时,要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点或尽量靠近造林地附近的地块,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取苗时苗木的损伤,还可以将苗木运输的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育苗圃地和可供浇灌的充足的水资源是选择苗圃地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必须注意避免在低洼、易涝易旱、土壤脊薄的土地上育苗。
如果苗圃周围没有水塘、河流等天然水源,就要选择就近打取水井,供育苗浇灌时使用,确保苗木的正常生长;3.苗圃地的整理。
苗圃地选定后,首先在耕作前要清除圃地上的树枝、杂草等杂物,平整好圃地;二是要浅耕灭茬,深度以15~18cm为宜,时间在起苗后或收割作物2~3天内进行,消灭杂草和病虫害,提高下一步深耕的质量;三是深耕土壤,用拖拉机或铁、铁锹深耕一次,根据育苗方法和土壤厚度确定耕地深度,一般为30cm左右。
林木种子的处理措施及育苗技术
164 2018, V ol.38, No.14农业与技术※林业科学林木种子的处理措施及育苗技术黄大慈(恩施市林业局盛家坝林业管理站,湖北恩施 445000)摘 要:随着时代向前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逐渐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植树造林实现当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推动绿色中国战略实施的主体方式之一。
但在实际造林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树木成活率过低的问题,导致植树造林工作事倍功半,对生态环境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根据相关研究,导致树木成活率过低的各项因素中中,处理不当致使种子失活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积极研究分析树木种子,做好相应的树木育苗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向前推动林业造林工作,营造良好绿色生态。
本文主要对树木种子处理措施及相关育苗技术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为日后的植树造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林木种子;处理措施;育苗技术中图分类号:S7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148树木种子是当前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基础,种子的质量好坏与育苗技术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整个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和效率。
为了更好地营造出绿色生态环境,实现绿色中国战略,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种子特性,设计创新完善培养过程,做好相关种子贮藏工作,才能确保种子出芽率及成活率符合要求,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植树造林工作开展。
1种子分析处理1.1 种子休眠分析一般情况下,种子休眠类型可以根据不同划分标准进行划分,根据休眠类型可以分为物理休眠、化学休眠和生理休眠,根据休眠时间可以划分为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两种,根据种子出芽条件反应能够划分为温休眠和光休眠两种,根据休眠因子存在和种子位置可以分为外源休眠、内源休眠和组合型休眠。
1.2 消除种子休眠措施在进行相关工作时,种子休眠是一种正常情况,具备生存能力的种子在适当环境下不会出芽,只有对其进行积极研究分析,采用合适科学措施,才能确保良好出芽率。
实验一 林木种子浸种催芽
实验一林木种子浸种催芽一、实验目的:了解催芽的方法;掌握种子浸种催芽的实验操作过程二、实验工具及材料:温度计,盆,桶,木棍,热水;刺槐,紫穗槐,合欢,马尾松。
三、实验步骤:1、浸种:将种子放入盆中或桶中,倒入3倍热水(核桃80℃,紫穗槐70℃,合欢60℃),用木棍不断搅拌,待水温降低,继续浸泡一定时间(种皮薄的小粒种子浸几个小时,种皮硬实的核桃4-5天,紫穗槐24小时,合欢3天),每天换水(冷水),浸种完毕,捞出。
2、催芽:催芽时用湿帘或草覆盖保湿,每天浇一次温水,待种子膨胀或裂嘴即可播种。
3、白蜡40℃温水浸种,自然冷却再泡2-3天,每天换水一次20-25℃,催芽20天左右发芽;侧柏45℃的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放于背风向阳处晾晒,每天温水冲洗1-2次,5-6天1/3咧嘴时即可播种实验二播种育苗技术一、实验目的:掌握播种育苗的技术操作二、实验的用具及材料:铁锨、喷壶、线、合欢、紫穗槐、紫荆、马尾松、侧柏等三、实验的步骤:1.整地作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深厚、较肥沃的土地作为播种地。
播种地块前一年的秋季进行深耕30cm,使土层充分风化,翌年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前细致整地,施足底肥,每667m2施人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1500~2000kg,复合肥15kg,浇足底水,地稍干后进行浅耕整平,做成宽1.2m、长10m 的平床,南北方向,床面要平整,土质要细碎,上暄下实。
2.画线开沟:采用开沟条播,顺床开沟宽幅条播,使幼苗受光均匀。
沟深2~3cm,宽10cm,行距20cm。
3.播种:开沟后用脚将沟底趟平,均匀的将种子撒入沟中。
4.覆土镇压:边播种边覆盖(过筛的细土),覆土的厚度为种子的2-3倍,厚薄要均匀一致,以利出苗整齐。
5.覆盖:及时用草帘,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待幼苗有60%出土后,及时撤除覆盖物。
实验三水培育苗技术一、实验目的:掌握水培炼苗操作技术及营养液的供应技术二、实验工具及材料矿泉水瓶、盆,储液瓶、0.1%多菌灵,吊篮,白鹤芋三、实验步骤1.工具消毒:将水培用矿泉水瓶用0.1%多菌灵浸30分钟消毒,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林木种子管理及育苗技术探析
( 4 ) 仓库病 、 虫、 鼠害 的检查 : 仓库 的病 、 虫、 鼠害是库存 种子 的天敌 。 在仓 库 的不 同位置 , 根据 病 、 虫、 鼠害的 习性和 发育阶段 , 定 期进行 检查 。 发现病 、 虫、 鼠 害 时要在 不伤 害 种子 的前提 下及 时杀 灭 。 一般 采用 熏蒸 法杀 灭病 、 虫、 鼠害 。 3 . 播 种
℃一 3 0 ℃之 间 , 含水量 达 到6 0 %, 每 天翻倒2 — 3 次, 到7 5 - 8 0 7 - . 黄胚 率达 8 0 %以上 时转 入冷湿 处理 , 室 内停火 , 种子温 度控 制在2 — 5 ℃, 湿度 仍要保 持在 左右 , 继 续翻 倒 , 此阶段 处 理时 间达2 个 月 以上 , 待种 子裂 嘴达 5 0 % 左右 时 即可播 种 。
2 1种子 的通风
播种量 为 1 千 克/ 平方 米 , 发 芽率低 的种子适 当增 量 。 播 种方式 为条播 , 覆土 厚度为 2 c M左 右 籀 变温有 效处理 后 , 采 用全光育 苗 , 5 月末至6 月初 可全部发 芽
出土 。
种子在储藏期间, 采取适当的通风有利于种堆的气体交换, 它可以降低种 堆的温度和湿度, 防止种子吸潮、 发热、 发霉 , 保持种子的活力从而达到安全储 藏 的 目的 。 通风 的方法 一般 采用人 工辅助 自然通 风 的方法 。 从一般 的 自然条 件看 , 种 子储藏在5 —1 0 月是危险期, 在这期间温度高、 湿度大种易吸潮、 发热、 霉变。 何 时进行 通 风要根 据具 体情 况而 定 。 ( 1 ) 在库 内温度 、 湿度都 大于室 外时 , 可 以通 风 , 反 之不能 通风 。 但在室 内外 温差特 大 时易造 成种 堆结 露 , 在这 种情 况下 也不 能通 风 。 ( 2 ) 库 内外温度 相同 , 而库外 空气相对 低于库 内相 对湿度 ; 或 库内外空 气相 对 湿度 相 同 , 而库 外湿度 低 , 可 以通 风 。 ( 3 ) 在 库外温度 高而相对 湿度低 , 或库 外温度 低而相对 湿度度 高的情况 下 , 则应先计 算库 内外的绝 对湿度后 再决定通 风 。 当库外 绝对湿度 高于库 内时不 能
林业育苗技术的问题及措施重点分析
林业育苗技术的问题及措施重点分析林业育苗技术是指通过种子或幼苗培育出符合林木种植要求的苗木,是林木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优质的苗木是保证林木种植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质量的关键,因此育苗技术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对于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分析林业育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1. 苗木成活率低常见问题:在林木的种植过程中,由于苗木成活率低,导致成活的苗木数量不足,影响整体的生长效果。
原因分析: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可能是种子品质差、播种不当、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的。
种子品质差导致了苗木在成长过程中抗逆性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播种不当或管理不善导致了苗木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得到充分的养分和水分供应,从而影响了其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二、解决措施重点分析1. 加强种子筛选和处理针对苗木成活率低的问题,可以加强种子的筛选和处理,选择优质的种子作为育苗材料。
在进行播种前可以对种子进行一定的处理,如浸种、温湿处理等,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和抗逆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 合理施肥和浇水针对苗木生长不良的问题,可以加强施肥和浇水管理,保证苗木得到充分的养分和水分供应。
可以根据苗木的生长要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矿物肥,保证苗木获得充分的养分支持。
要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合理控制浇水的时机和量,保证苗木得到充分的水分供应。
3. 加强病虫害防治针对苗木质量不佳的问题,可以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预防和控制苗木的病虫害侵袭。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对苗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4. 规范管理措施针对苗木管理不善的问题,可以规范管理措施,加强对苗木的管理和养护。
可以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保证苗木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条件。
林业育苗技术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苗木成活率低、苗木生长不良、苗木质量不佳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种子筛选和处理、合理施肥和浇水、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及规范管理措施等解决措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保证林木种植的顺利进行。
林木种苗质量检测技术分析
林木种苗质量检测技术分析林木种苗质量检测技术是保障林木种苗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林木种苗质量、提高林木生长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种子质量检测、幼苗质量检测和林木品种纯度检测三个方面进行技术分析。
种子质量检测是林木种苗质量检测的首要环节。
常见的种子质量检测技术有种子纯度检测、发芽率检测和生力测定等。
种子质量检测可以通过目测、显微镜观察和显微摄影等手段进行。
种子纯度检测是通过目测或显微镜观察种子中杂质的含量,判断种子是否纯净。
发芽率检测是通过播种试验,观察种子发芽的数量和速度,判断种子发芽率的优劣。
生力测定是通过测定种子中各种代谢物的含量,判断种子营养状况和活力程度。
幼苗质量检测是对林木种苗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幼苗质量检测技术有根系开展度检测、地上部百分比检测和营养元素含量测定等。
根系开展度检测是通过观察和测量幼苗的根系展开程度,判断根系发育情况和幼苗生长能力。
地上部百分比检测是通过测定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比例,判断幼苗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
营养元素含量测定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幼苗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判断幼苗的营养状态是否良好。
林木品种纯度检测是保证林木种苗品种纯度的必要手段。
常用的林木品种纯度检测技术有形态特征鉴定、分子标记和遗传学方法等。
形态特征鉴定是通过观察和测量林木的形态特征,如叶片形态、花期、果实形态等,判断林木品种是否纯种。
分子标记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林木的DNA进行分析,识别和鉴定林木品种。
遗传学方法是通过控制交配和繁殖的方式,将林木品种进行传承和保护,确保品种的纯度和稳定性。
浅析林木种子的处理及育苗技术
浅析林木种子的处理及育苗技术摘要:林木种子是林木的繁衍器官,也是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统称。
然而在育苗过程中常常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存在出芽率不高、成活率不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林业的再次发展。
因此,不断加快林木种子的处理及育苗技术的探索就显得十分重要。
基于此,本文试从林木种子休眠、如何解除休眠、林木种子的安全贮藏、林木种子育苗等几个关键层面入手,论述了林木种子的处理及育苗技术。
关键词:林木种子处理育苗技术要领对于林木来说,种子休眠及其各种生理特性,是植物经过长期进化而对环境条件及季节性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现象,也是种子调节自身,以获得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一种对策。
种子休眠,有利于种族的生存与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另一方面,但是对于农业、林业、园艺等部门发展生产而言却是不利的,需要下大功夫才能切实解决好。
1、关于林木种子休眠及其解除技术要领1.1 关于林木种子休眠探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种子休眠分为不同类型。
依据种子休眠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次生休眠和初生休眠;按照休眠的机制,可将种子休眠类型分为化学休眠、物理休眠、生理休眠;按照种子对控制发芽环境条件的反应进行分类,可分为光休眠及其温休眠等;按照导致休眠因子所在种子中的位置,可分为内源休眠、外源休眠以及二者的组合体。
1.2 解除休眠技术要领对于林木来说,休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环境条件下,仍不能正常萌发,这虽说是植物在长期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对环境和季节变化的一种适应,但是也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那么如何才能将这种休眠解除,通过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1.2.1 关于浸泡处理法此种方法不但简单易行,且效果十分显著,可以针对不同种子的要求来控制水温,但要掌握好浸泡的时间,大多数种子为1到3天,种皮薄的可浸泡数小时就行,种皮坚硬较厚的可延长到5到10天。
倘若不能准确掌握时间,可将种粒切开,观察吸水的程度,一般五分之三的部位已吸水就可以了。
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分析
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分析林业种苗管理包括种苗生产、整地、播种、育苗、移栽和管理等多个环节,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和生产技术能够提高种苗质量,确保林木生长的良好起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林业种苗管理的措施及生产技术分析。
1. 种苗生产管理措施:(1)科学选址:选择土壤质量好、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的地块作为苗圃,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良种选择:选择符合栽培要求、生长良好、病虫害抗性强的优良品种,确保种苗质量。
(3)育苗介质:选择质地松散、肥力高、排水良好的育苗介质,如腐殖土、砂土等,以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4)施肥管理:根据育苗的生长需求,进行适当的施肥,确保种苗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5)病虫害防控:采用合理的病虫害防控措施,如选用抗病虫害品种、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等,提高种苗生产的健康水平。
2. 种苗生产技术分析:(1)播种技术:根据不同种植品种的播种要求,采取合适的播种方式,如直播、插秧、移栽等,以将种子均匀地分布在育苗床上。
(2)光照和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种类的苗木要求,合理控制光照和温度条件,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3)水分管理:种植床内的水分供应要充足,避免出现水分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对苗木生长有利。
(4)适时移栽:根据苗木生长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移栽时间,避免影响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5)修剪管理:及时进行苗木的修剪管理,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和枝条分枝。
通过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和生产技术,可以提高林业种苗的质量,使其生长健壮、抗病虫害能力强,提高种植成活率和造林效益。
在林业种苗的管理中,我们应该注重细节,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确保林木的健康发展。
现代林业育苗理念及育苗技术探析
现代林业育苗理念及育苗技术探析摘要:唯有提高林业育苗技术水平与植树造林管理水平,在大量科研成果的投入下,才能解决林业工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苗木总产量、成活率以及造林质量,为我国今后的现代林业发展增添更强大助力。
同时,由于林业发展对高质量林木种苗的需求不断提升,要及时更新林业育苗理念,改进林业育种技术,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1 现代林业育苗理念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育苗理念也不断发生变化,现如今主要通过幼化技术对生长于大棚内的母株插条展开采集工作,以工业化手段培育出可观数量的插条。
首先,在育苗前要对母株展开幼化处理。
先对母株进行培育,之后再采取盆栽或池栽的方式,在培育过程中栽培范围不宜过大,只需能采集到木质化插条便可。
在单株母株上能够采集到插条50个左右,同时要确保每个插条均保有完整顶芽。
在母株培育过程中还需持续对插条做好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大棚内完成插条工作,单株母株上只可采集当年插条,所以需要不断更新母株。
其次,做好插条处理。
在采集到木质化插条后需要大量程序化处理,其中包含采条、插条、喷雾、水肥管理等。
在插条过程中,需要对插条进行仔细甄选,萌发顶芽且带有几片叶子的纯木质化插条才能保证成活率。
在扦插过程中需要细心,尤其要保护好愈伤组织。
在切割时讲究手法,严格按照横向刀法要求作切割。
最后,优选育苗容器。
对于花卉来讲,需要对其生长状态进行密切观察,如果苗株较小但呈现出花团锦簇,这种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苗株应当重点培育。
此外,还需要结合工作经验进行预判,根据苗株生长速度、枝条开花状态去预测果实的长势。
当然,在现代林业范畴内,育苗选择标准会有一定差异,尤其是林业所用苗株与其他用途苗木存在本质差别,要求幼苗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并且要保证幼苗枝干呈直立状态,保证生长过程中的营养充足。
因此在育苗过程中需树立“根系”理念,尤其保证主根高大。
鉴于此,在选择育苗容器时要结合苗木根系大的特点,避免根系轻易穿透容器而发生缠绕,影响育苗质量和后期苗木成活率。
浅谈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要点
农技服务园林绿化·67·2017,34(21)浅谈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要点李爱铭(宝清县林业局林木种子园,黑龙江 宝清 155600)[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应当要充分认识到森林种苗培育技术发展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现今黑龙江宝清县林业管理部门应当要将森林种苗培育技术落实到位,从而让所辖地区的森林资源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就此本文结合实际,浅谈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森林;种苗;培育技术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来看,当前我国民众们对于木制品的需求逐渐的加强。
基于此,森林管理工作相当重要,良好的森林管理工作可以让我国森林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森林种苗培育技术是森林管理工作中相当重要的环节。
当前黑龙江宝清县政府部门应当要意识到森林种苗培育现状,要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将森林种苗培育中的问题解决,进而让森林种苗培育工作的质量得到大幅度加强。
1 目前森林种苗培育现状黑龙江宝清县政府部门应当要知晓当前森林培育现状,要对现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进而寻求森林种苗培育技术要点。
下面列举目前森林种苗培育现状。
1.1造林技术含量不高现今黑龙江森林种苗培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实际的造林工作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造林技术含量不高[1]。
首先,林木种苗相关生产条件以及种植设施是相当差的,许多种苗生产工厂甚至没有使用契合种苗培育的技术进行种苗培育,造成苗木过于矮小,无法进行种植。
其次,在种植的过程中,没有对苗木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不够了解苗木的特征,从而导致苗木质量不高。
最后,苗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导致苗木的抗逆能力下降。
1.2苗木受到病虫害影响相当深近些年来,许多种植苗木都从外地引进,这些苗木在引进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各种病虫的侵袭,导致这些苗木相当容易受到伤害,最后难以存活下来。
此外,许多苗木品种不适应本地的生长气候和生长条件,这些苗木相当容易死亡。
林木种子与苗木繁育创新
林木种子与苗木繁育创新林木种子与苗木繁育是林业生产和森林资源更新恢复的基础。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林木种子与苗木繁育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林木种子与苗木繁育的创新,包括种子的采集、保存、处理和苗木的繁育技术。
种子的采集与保存种子的采集是林木种子繁育的第一步。
种子采集应选择优良品种,具有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
采集时间一般应在林木成熟期,此时种子成熟度较高,繁殖效果较好。
种子采集后应及时处理,避免种子发芽或霉变。
种子的保存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环节。
种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高温、高湿等不利条件。
此外,种子应定期检查,及时去除发霉、变质的种子,以保证种子的品质。
种子的处理与播种种子的处理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的重要手段。
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催芽等步骤。
消毒可以有效去除种子表面的病菌,浸种可以使种子充分吸水,提高发芽率,催芽可以使种子提前发芽,提高成活率。
播种是种子繁育的关键步骤。
播种应选择适宜的时间和地点。
一般来说,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林木的生长习性来确定。
播种地点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播种方式有直接播种和间接播种两种。
直接播种是将种子直接撒在土壤表面,适用于大规模造林;间接播种是将种子放入苗圃中,再将苗圃移植到造林地,适用于苗木繁育。
苗木的繁育技术苗木的繁育技术包括播种、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播种是苗木繁育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播种可以获得大量的苗木,适用于大规模造林。
播种后应加强管理,及时浇水、施肥、除草,保证苗木的生长。
扦插是将植物的茎、叶、根等插入土壤或水中,使其生根并发芽的方法。
扦插可以获得与母株相同的遗传特性,适用于繁殖优良品种。
扦插后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生根。
嫁接是将两个不同植物的茎部或根部接合在一起,使其生长为一个整体的方法。
嫁接可以获得具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适用于果树的繁育。
嫁接后应保持接穗的稳定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
试论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
试论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摘要】随着现代林业建设进程的加快,林木育苗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出这些育苗技术的潜在优势,本文就这一相关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首先对林业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林木育苗技术基础知识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林木育苗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最后对林木育苗的管理措施作了论述,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林业工程;林业建设;林木育苗技术;技术要点在林业建设过程中,林业技术的不言而喻,正是凭借各种林业技术及相关设施,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林业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并在未来的项目运维和管理过程中发挥出深远的影响力。
在现代林业工程建设项目中,林木育苗是十分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林业工程的建设成效。
为此对林木育苗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且十分重要的。
一、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基础知识在林业工程建设中,有关林木育苗首先需要对其中的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一是树种的选择。
近年来,我国林业建设进程正在加快,各地区的森林面积逐年增加,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但是在森林面积增加的同时,很多林业建设工程项目的短期效益是有了,但是长期效益方面却表现出一些弊端或问题,后劲不足,从更远的视角来看,这部分林业项目的成效并不理想。
比如很多人工林的树种单一,森林抗病性弱,给项目的后续运维和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这一现状的形成原因很大部分是由于在建设项目的初期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调研和设计,没有注重到树种的选择和优化。
为了避免这一现状的出现,在林业工程建设工作中,从业人员首先应做好树种的选择,以更好地实现树种的优化配置。
二是种植地的选择和准备。
林业工程建设项目不仅投入大,而且周期长,项目的实际成效影响深远,因而必须对林木种植地进行科学的选择和精心的准备。
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来进行,一方面要兼顾到自然地理水文光照等先天条件,从当地大范围内优先选择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繁殖的区域进行种植;另一方面,还要与当地的产业规划以及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发展趋势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发展趋势林木种苗培育技术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对树木种子、种子苗、扦插苗,进行营养液培养和观测分析等操作,以获得高、优异的种质质量、增加良种数量、提高造林效益的一门科技。
种苗培育技术在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高造林质量,促进林木良种繁育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一、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国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发展历程较早,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不断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种苗生产技术。
以下是我国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 单子叶植物造林时期(1950-1960年代)这个时期,主要是以树种野栽培育为主,先将树种选育出对各种不良环境适应的大分子基因,再利用野生种写活体可稳定保存的优势,随后将育好的优良品系进行喜好树种的刻意培养。
2. 人工林化初期(70-80年代)这个时期,主要是以育种繁殖和遗传改良为主,通过从自然树群中选择、育成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的优质良种;并采用真种籽、野生常灌或种园的优良株系,进一步进行育种品种和生产材料的繁殖;遗传改良则是采用杂交育种和优良株展开选择栽培,形成杂交系、品系及种草群体。
3. 现代化育种繁殖期(90年代至今)这个时期,种苗培育技术趋向多样化,立体化和高效化。
如利用生物技术采取体细胞培养、遗传工程等育种方法,开展证明杂交技术;利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多种技术,对树木育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断创新种苗繁育的技术。
二、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微生物技术可以帮助提高种子的发芽和生长速度,以及适应性。
而且,微生物在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氮素的固定和解除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未来的林业中,微生物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基因改良技术的发展基因改良技术可以帮助林业科学家在操纵、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营养价值,从而在未来的林业中更好的应用,但同时必须注重其合理性,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3.全球化种苗贸易的加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际种苗贸易得到了不断扩大和加强,这种趋势预计将会在未来继续。
青海云杉林木良种选育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L i n y e g u o s h u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部,属于高原地区,平均海拔3000m 以上,有着广阔的林地覆盖面积。
在青海省林业工程建设中,人工造林选择的树种众多。
其中,青海云杉作为常见的乡土树种,在青海省分布较广,凭借较强的环境适应和环境改造能力,成为了青海本地人工造林的首选数种之一。
对于青海云杉的林业栽培而言,首先需要做好良种选育工作,以造林工作开展提供更多的优质种苗,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开展全面的病虫害防治,切实保障青海云杉的健康茁壮生长,为林业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在青海省本地的林业工程建设中,受地理环境影响存在众多限制性因素,高原地区的低温气候使众多植物生长缓慢甚至难以存活,这也导致造林工作的开展面临重重阻碍。
对于本地的造林工程而言,青海云杉是重要的造林树种,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有着良好的生长状态,对森林资源保护有着关键作用。
但在实际造林过程中,青海云杉的栽培工作也会面临众多影响,林业病虫害也是导致树木生长不良,损害林业工程建设效果的主要问题。
因此,在青海林业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加强对林木良种选育工作的管理,提高病虫害防治力度,以科学的管理方式改善青海云杉的栽培种植效果,保证林业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一、青海云杉的特性概述青海云杉是我国的宝贵树种,属于云杉的一种,因主要分布在青海省而得名。
青海云杉属常绿针叶乔木,树干挺直,树皮呈灰褐色,胸径在30~60cm左右,树高在23~25m左右,针叶长1~2cm,球果呈长椭圆状,长6~10cm。
青海云杉耐寒耐阴,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在海拔2500~3500m多有分布。
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时生长良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用作木材资源,也可用于涵养水源和园林绿化。
青海云杉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30年左右才能成熟,其种子繁殖能力较差,林业工程中多采取硬枝扦插的方式进行繁育,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树种退化,抗病害能力下降,因此也需要良种选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加强青海云杉林木的栽培效果。
林木种子的处理与育苗技术
种 子播种 后 , 一 般都 要 覆土 盖种 。覆 土 的厚 薄 要根 据 种 子 的大 小而定 。 小粒 种子 覆盖 薄土 ; 大 粒种 子覆 土要厚 。 粘性
察吸水程度 , 一般 3 / 5的部位 已吸水即可。 ②物化处理法。 顾 名 思义 就是 用 物理 和化 学 的方 法处 理 , 有 些树 种需 用 强酸 处 理才能腐蚀种皮 , 增强通透性 , 解除休眠。 ③光学处理法。虽
然 需光 性种 子 种类 很 多 , 但对 于 光照 强度 和光 照 时 间有着 不 同的要 求 。有些 种 子一 次性 感 光就 能萌 发 , 如 泡桐 浸 种后 给 予 1 0 0 0 勒 克 斯光 照 1 O 分 钟 就 能诱 导 3 0 %种 子 萌 发 , 7 小 时 光 照萌 发率 高 达 8 3 %。而 云杉 等种 子 则需 经 8 ~1 1 天, 每天 4 ~ 9 小 时 的光周 期诱 导才 能萌 发 。
的自 然条件等因素决定 。 冬播可以减少种子贮藏的困难。冬 播 季节 长 , 1 2 ~1 月都 可进 行 。 种子 发芽整 齐 , 出苗早 , 苗 木生
长期 长 , 抗 性较 强 。 但 由于种 子在 圃地 的时 间较长 , 易受兽 禽 等危 害 ; 或 由于发 芽早 , 易 遭晚 霜和倒 春寒 的危 害 。 春播 关键 是要 掌 握 播种 期 , 播 早 了会 受 晚霜 和 倒 春寒 的危 害 ; 播 晚了 苗木 出土 晚 , 抵抗伏 天 的高温 干旱 能力 弱 。春播 一般 在 2 ~ 3
4 林木 种子 育苗
4 . 1 确 定播 种 期
播 种期 是育 苗技术 的一 个关 键 。 要根 据树种 特性 和 苗 圃
1 林 木种子 休 眠
根据种子休眠发生的时间, 可分为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 根 据休眠的机制, 可将种子休眠类型分为物理休眠 、 化学休眠、 生 理休眠; 根据种子对控制发芽环境条件的反应进行分类, 可分为 光休眠和温休眠等; 根据导致休眠因子所在种子中的位置, 分为 内源休眠, 外源休眠以及二者的组合作用。
浅谈森林种苗培育技术及发展
浅谈森林种苗培育技术及发展近年来,由于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森林资源的保护。
而在我国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实行采伐和培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成熟林进行采伐来增加林业资源经济效益的转化,同时还要利用科学育苗,有效的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确保苗木的成活率,从而确保我国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章从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要点出发,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培育的现状,并进一步对如何促进森林种苗培育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标签:森林;种苗;培育技术;要点;发展1 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要点1.1 种子处理技术长期以来我国林业一直处于低靡的发展状态,所以利用农场式的林地经营政策,加大对耕地以外低产农田苗木的种植,发展其以阔叶树为主的森林,这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的缓解市场上木材的供需之间的矛盾。
而在林地经营过程中对种子的处理技术,则需要根据种子不同,来制定出适宜的种子处理技术,从而形成一套准确而规范的技术,对种子从采取、贮藏、处理、播种等方面进行控制。
1.2 体胚苗生产技术利用优良品种的针叶树种子为材料,通过成熟的体胚发生系统产生体胚,经严格筛选后采用包衣技术将规格基本一致的体胚制成人工种子,便可以在温室内或大田上进行播种育苗,我国对林木体胚苗的研究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大部分树种还处于体胚发生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少数树种虽然初步建立了体胚苗生产体系,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在实践中利用种子包衣技术大规模生产种子或苗木还尚需时间。
1.3 苗木施肥技术苗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供应其足够的营养,从而有利于其茁壮的生长,所以需要定期对某种苗木的鲜重进行测定,从而根据不同时期苗木的增重情况,来对其采取必要的施肥措施,但在施肥过程中需要对施肥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确定,确保其科学合理性。
1.4 灌溉水质技术苗圃中种苗在生长过程中中需要确保其灌溉用水的精准化,不仅需要对灌溉水的PH值和主要金属离子的含量进行有效的测量,同时对灌溉水中杂草种子和藻类也要进行分析和测定,而且为了保持水质,还需要对灌溉用水进行过滤和处理,从而保证用水的质量。
浅谈林木播种育苗技术
要 确保 处理后 的土 地表层 的土壤 非常 的细 碎, 而且 很松 , 没有 杂物存在 , 而且要 适当 的 施肥 , 如果是 较为 干旱 的区域 , 还应该认 真 地浇水 , 确保种子 的发 芽以及小苗 的生长能 够J 顷 l 利 的进行 。 1 - 3土壤 消毒 : 土壤 消毒 的 目的是 消灭 土壤 中的病原 菌和地下害虫 。 可以采用高温 处理土壤 , 这种方法不 仅能消灭病 原菌和地 下害虫 , 而且具有 提高土壤肥力 的作用 。还 可 以采用药 剂处 理 , 应选 用高 效 、 低 毒的药 剂, 不使用高残 留、 污染大 的药剂。 1 - 4选种 : 林 木种 子是育 苗和造 林不可 或缺 的物 质基础 , 种子 品质 的好坏 , 将直接 影响育 苗的质量 , 良种是保 障培育优质苗木 的根本 。 因此一定要 选择遗传 品质优 良的种 子, 种子要精选 , 除去 杂质和废种子 。 1 . 5种 子消毒 : 此举 能够 降低苗 木发 生 病 害 的几 率 ,通 常是在 播种 之前 的时候 开 展 。不仅仅 要对种子进行 , 播 种具有菌根 菌
方地 区。 1 - 2认真地平整 土地 。 在种植之 前的时 候, 应该认 真地 平整 土地 , 这 样可 以保证 其 出芽 率高 保证苗木的 品质优 秀。 具体 的讲 ,
的树种播种前最好播种 菌根菌 , 还应采 取各 种有 效的 防治方法 防鸟 、 动物 、 病 虫害等 对 种子产生 的侵 害。 1 . 6种 子催 芽 : 所谓 的催 芽 , 具 体 的讲 就是 说是 用人工 措施 , 将 休 眠模 式 中的种 子 ,在合理 的气 温以及水分等 的状态 中, 开
始 出芽 。这 样处 理之后 的种苗具 有 出土迅 速, 苗 木 齐顺 而且 出苗 时间短 的特征 , 能够 切实 的提 升其品质 。所 以 , 该项 活动对于育 苗 活动开 展的是 否有效 有着 非常直 接的影 响。要结合 植被的具体特 点 , 合理的选取措
森林种苗培育技术分析
种苗 建设 , 推 动 我国林 业持 续快速 健康 发展 , 我 们必 须高度 重视 森林 种苗 培育 工作 。 通过 科学育 苗 , 苗木产 量和质 量有 突破性进 展 , 每年可 向广大林 农提 供优 质苗木 万株 , 提 高质量 , 降低成本 。 只有 科学管 理 , 培 育 出优质 的苗木 , 才能 为造 林 绿 化服 好务 。 本文 就森 林种 苗培 育技 术 的要点 进行 深入 分析 。 1 . 森林 种苗 培 育技 术的要 点
1 . 1 种子 处理 技术
在 实施过 程 中 , 探索“ 公 司+ 科技 + 农户” 的运 行方 式 , 以科 技为 先导 , 以农 民为对象 , 把 公司 引进 的新 技术 、 培育 的新品种推 广给 当地农 民 , 引导农 民依靠 科 技脱贫 致富 。 提高 了企业 科技开 发与创新 能力 , 增强 了企业 市场竞争 力 。 通过 这 批产业 化项 目的实施 , 企 业加强 了与科研 院所 、 大专 院校 的合作 , 推动 了产学 研 的结合 。 如 山东东 营基地 , 已与 北京林 业大学 、 山东 农业大 学建立 了长期 的技
理 论广 角
C hi n a s ci e y R e v i e w
啊
I
森 林 种 苗 培 育 技 术 分 析
刘 亚 芝
( 漠河 县森 林资 源林 政 管理局 ) [ 摘 要] 通过 科 学育苗 , 苗木 产量 和质 量 有突破 性 进展 , 每 年 向广 大林 农提 供优 质 苗木万 株 , 提 高质 量 , 降 低成 本 。 为 进一步 搞 好我 国的 森林 种苗 建设 , 推 动 我 国林业 持 续快 速健 康 发展 , 我 们必 须高 度重 视森 林种 苗培 育工 作 。 本 文就 森林种 苗 培育 技术 的要 点进 行深 入分 析 。 [ 关键 词] 森林 , 种苗; 培 育 技术 ; 要点; 发展 中 图分 类号 : T P 3 1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l 0 0 9 — 9 l 4 x( 2 O 1 4 ) O 8 —0 3 0 5 — 0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种子的处理及育苗技术分析
摘要:现在我国社会发展水平还在不断提高,同时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在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工作都在不断进行,所以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但是现在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的林木种子处理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其成活率,这也给我国的林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关键词:林木;种子处理;育苗技术;植树造林
在林木栽培过程当中,我们将林木的种子播洒到土壤当中,所以可以说林木种子的质量对于育苗的成果影响非常大,作为工作人员来说,也要采取相应的育苗技术,对于林木种子有个详细的了解。
但是多数种子都有着休眠特性,所以可以据此来寻找一个最为合适的萌芽时间,选择合理的培育程序,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种苗成活率。
本文针对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和育苗技术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介绍,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关于林木种子的处理要点
从本质上看,林木种子处理的目的在于改善种子的生长条件,并且人为地让种子结束休眠,加速萌芽,保证其可以在最为合适的时间之内出土,这样成长起来的苗木可以有着较高的质量。
对于这个过程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分别是判断其休眠类型、解除休眠和安全储存。
(一)休眠类型的判断
其实种子的休眠类型有多种划分方式,如果结合其休眠机制来看,其可以分为生理休眠、物理休眠和化学休眠,如果按照其休眠时间来划分,则可以分为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如果结合外界环境来划分则为光休眠和光休眠,结合其休眠因子类型,则可以分为内源休眠和外源休眠和组合休眠。
对于不同的休眠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加以解除。
(二)种子休眠的解除
种子的休眠是一种自然现象,处于休眠当中的种子虽然不能及时发芽,但是其可以更好地适应于周边的环境,并且对于季节的变化敏感程度也会大大降低,可是仍然会给我们的播种工作带来不便。
对于休眠种子来说,其解除休眠的方式有下面几个类型:
(1)浸泡处理
在多种休眠解除方法当中,浸泡是一种最为简单可行的方法,在使用过程当中,要结合种子的生长状态和生长特点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水温和浸泡时间。
在正常情况下,浸泡时间是在1天以上,3天以下,如果种子的种皮较薄,大约数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但是对于种皮较厚的种子,浸泡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如果无法确定浸泡时间,则可以将种子切开,视其吸水度达到了大约60%,就可以完成浸泡。
(2)物理化学处理
运用物理手段和化学手段来处理种子,也可以称为物化处理法。
有些种子需要运用强酸来将种皮腐蚀掉,这样提高其通畅性,就可以将休眠解除。
(3)光学处理法
需光性种子的种类较多,但是对光照的强度和时间都有不同的要求,有些种
子经过1次性感光就可以萌发,例如泡桐浸种之后,经过1000勒克斯光照10分
钟就可以诱导30%的种子萌发,7个小时的光照,种子的萌发率就能达到83%;
但是如果是云杉种子,就需要每天4~9小时经过8~11天才能够诱导种子萌发。
(三)林木种子的贮藏
林木种子的良好贮藏是开展育苗工作的重要基础,因为不同种子的特性不同,所以需要的贮藏的条件也不同,林木种子的贮藏方法就有很多种,相关工作人员
要不断地增加实践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为了保证林木种子的优良特性,要根据
不同特性的种子选择适当的贮藏方法:
(1)干燥密封法
干燥密封法是让种子长期保持干燥的状态,不受外界温湿度的变化影响,与
外界的空气隔绝。
这种方法一般适合如榆树、柳树等需要长期贮藏或者是因短期
干藏与低温干藏会丧失发芽力的种子。
(2)干燥贮藏法
因不同种子需要贮藏的时间和含水量的差异,干燥贮藏法通常可以划分为常
规干燥法和短期干燥法。
含水量比较低的种子贮藏在比较干燥的环境条件的方法
可以称为常规干燥法,秋季成熟并且在第2年要春播的种子比较适合短期干燥法。
(3)保湿贮藏法
这种方法是将种子放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并且通气的环境下贮藏,适用于那
些标准含水量较高或干燥贮藏效果不好的林木种子。
贮藏时还要注意不要将种子
堆得过厚,贮藏容器还要留有空隙,并且要定期检查,做好防鼠、防湿、防虫工作。
二、林木种子的育苗方法分析
(一)确定林木种子的播种期
确定播种期是育苗技术的关键,这是根据林木种子的特性和外部自然条件决
定的。
在冬季播种的种子降低了种子贮藏的困难,因为冬季的播种特点是季节性长,一般是在12月一1月播种的,种子的发芽率比较整齐,出苗也相对较早,
而且冬季播种的苗木生长期长,苗木的抵抗性也比较强,这主要是因为种子在土
地里的时间较长,受兽禽危害比较大,或者是由于发芽早,受到的晚霜与倒春寒
危害大,在这种环境下存活的苗木抵抗力较强。
春播要把握好播种期,因为春播
播种早了会受到晚霜与倒春寒的袭击,播种晚了,苗木的抗旱能力较弱。
(二)选择恰当的播种方法
点播、条播、撤播3种播种方法是林木种子的主要播种方法,点播这种播种
方法比较适合油桐、核桃等大粒林木种子,苗木的种植土壤通常比较松散,可以
按照适当的株行距将林木种子直接放入土壤中;撒播通常比较适合小粒的林木种
子或者是需要移栽的林木树种;条播通常适用于如松、杉等小粒的土壤种子,这
种方法有节约种子和发芽整齐的特点,而且这种方法可以采用机械作业,大大提
高了工作效率。
(三)覆土厚度
种子在播种以后要覆土盖种,还要根据种子的大小来决定覆土的厚度,小粒
的林木种子要覆盖薄土,大粒的种子要覆盖得厚点;土壤黏性重的在覆土时也要
覆盖得薄一些,沙质的土壤则要覆盖得厚一些;在生产上,覆盖材料可以选择火
土灰、木屑、细沙等,可以减少病原与杂草。
需要注意的是在覆土盖种过程中要
注意薄厚均匀,这样有利于种子出土整齐。
(四)覆盖苗床
在进行播种盖土之后还要覆盖苗床,床面可以选用稻草覆盖,这样可以有效
防止苗床板结、干燥与雨水冲刷,也可以降低早春低温对林木种子的伤害,同时
还可以防止杂草生长,避免鸟兽的侵害,有效地保障了林木种子整齐、迅速的发芽。
三、总结
经过前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在不断提高,同时
我国环境建设工作也在不断开展,无论是从林木的需求上还是从环境的改善上,
都要做好植树造林工作。
在植树造林工作当中,选择一个最为合适的播种方法最
为重要。
林木种子是用于播种的材料,所以其应无病、无害,并且要发育成熟,
现在我国对于林木种子的处理技术和育苗技术都给予了相应的重视,本文也针对
这些问问题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华. 林木种子的处理及育苗技术的应用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5).
[2]刘兆斌,高生明. 分析林木种子的处理措施及育苗技术[J]. 农家科技旬刊,2016(12).
[3]欧斌,李远章. 圆齿野鸦椿种子预处理和苗木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研究[J].
江西林业科技,2006(3):16-18.
[4]江俊华. 林木种子的处理及育苗技术的运用探究[J]. 现代园艺,2014(2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