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取名看武则天的政治野心
浅论一代女帝武则天

浅论一代女帝武则天浅论一代女帝武则天(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新乡)摘要:古往今来,作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的女皇,武则天在历史学家的文笔下受到的褒贬不一的评价。
在我看来,女皇不仅拥有女性的细腻,更是拥有不少大丈夫所没有的胸襟,气概。
正所谓“男女平等”,然而多少年来武则天都受到了不少负面评价,自司马迁的《资治通鉴》,到宋朝的程朱理学对其不流于世俗的批判。
本文试论武则天的政治手段、实施政策与个人爱恨情仇的相连。
关键词:武则天、政治之路、政策、才华情感一、武则天的政治之路14岁,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听说武士彟之女美丽聪明有才华,召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
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
按照大唐例律,未生养的后妃,在太宗死后是要进寺修行的,武则天青灯常伴,但她与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为她踏入宫廷埋下了伏笔。
终于,在王皇后与萧淑妃的争宠中,武则天利用王皇后的嫉妒之心,借助其势力顺利回宫,从而开始了她长久的争权之路。
武则天攻于心计,心狠手辣,利用自己满月的女儿来把王皇后拉下马,从而使自己登上皇后的宝座。
身为一个女人,武则天知道如果自己只是绣花枕头,很快就会失去李治的宠爱。
然而,历史给了她一个绝佳的时机,当时的朝廷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首的老臣们势力极大,唐高宗的权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立武则天为后的过程中,长孙无忌等人极力反对,唐高宗企图借“废王立武”来重振皇权,武则天于是立即与唐高宗结成了统一战线。
他们重赏首个明确支持“废王立武”的五品官员李义府,很多中层官员看到支持“废王立武”有利可图便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形成了“拥武派”,打破了原来铁板一块的局面,后来功臣元老中的李勣(即徐世勣,字茂功,唐高祖赐姓李)说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打动了高宗的心,使高宗和武则天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转过来了,可以说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武则天评1

武则天评1武则天的定论就是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她的权力得到了正面运用。
在历史贡献问题上,武则天促进了社会结构的转型,由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型。
这段评论把武则天送上了很高的地位,绝对比伟人的三七开比例还高。
但是,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个被馊事特别多的历史人物,杀儿子、杀女儿、包养男宠,请君入瓮……一正一邪,听谁的?也许风云人物本身就是一个高点击量臸造者,毁誉参半是他们的特色,何况她是女性中唯一的NO1!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武则天如此,曹操亦如此。
武则天的无字碑之谜,正是她的如此心态之反应。
下面由码字小生带您一起熟悉一下武则天的无字碑之谜——武则天(624~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
14岁时被唐太宗挑入宫选为才人,太宗死后她被逼削发为尼。
唐高宗的时候先是封她为昭仪,永徽六年又立她为皇后,参预朝政,她与高宗被后人并称为‚二圣‛。
弘道元年唐中宗即位后,她临服改臸。
第二年,她废掉唐中宗,另立唐睿宗。
载初元年她又废唐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神龙元年(705)正月,大臣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迎唐中宗复位。
唐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帝,后人因此称她为‚武则天‛。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病逝。
武则天死前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次年五月她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令人奇怪的是这位冲破男尊女卑的罗网,打碎封建时代的桎梏,一跃登上皇帝宝座,生前唯我独尊,治国安邦的女豪杰,在死后,她的碑上一个字都没有留下,耐人寻味。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现西梁山之上。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
气势雄伟壮观。
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在海拔1047.9米。
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臷,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
陵墓前有大量石刻,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臵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臸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女皇武则天读后感600字

女皇武则天读后感600字705年,武则天在上阳宫崩逝,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下面是作者精心推荐的关于武则天读后感,仅供参考,期望能帮到你!武则天读后感600字一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思想就是女子不如男。
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有李清照、卓文君;武有穆桂英、花木兰;到了唐朝,女皇武则天更是将她的国家治理的繁华强盛,没错,就是这么多奇妙的女子,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武则天,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自从她迈入宫门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要站稳脚跟,一步一步向前走,最后获得光辉的胜利。
武则天又叫武曌,由于父亲跟随唐太宗出征多年,武则天则被唐太宗接进宫封为“才人”,那时她才14岁。
唐太宗驾崩后,他的第九个儿子李治继位,武则天被送去感业寺做了尼姑。
后来,武则天又被唐高宗李治看上了,于是被接进宫做了昭仪,一年之后,成为了皇后。
唐太宗挑选这样一位脆弱的儿子来继承他的皇位,为武则天从后宫走向朝廷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到了后来,唐高宗由于身体健康问题,让武则天帮他代理朝政,在朝堂上,武则天与唐高宗平起平坐,二圣临朝。
可见武则天在当时的地位是有多么高了。
唐高宗去世后,李显李旦相继继位,又相继被武则天废除,最后,武则天凭借着她杰出的政治才能与血腥镇压获得了皇位,完成了她艰辛、光辉而又痛楚的传奇一生。
骆宾王曾这样批评过她“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当中“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确是如此,武则天成为父子两代皇帝的女人,这是历史上唯一无二的,如果她没有狐媚惑主这项“本领”,最后又怎么会成为皇帝呢?后人对武则天的评判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武则天虽然心狠手辣,为夺皇后之位杀死亲生女儿;对王皇后和萧淑妃实行“骨醉”;用武力血腥镇压了反对她的人,包括她的儿子……但是武则天一生功大于过,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独的女皇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武则天,一个既有野心又有才能和胆量而且那么荣幸的女人,一步一步走向了皇帝的位子,可见,她是受了多少别人没有受过的苦,经历过量少别人没有经历过的痛。
年、月、曰的历史故文事

年、月、曰的历史故文事案例1:始于罗马帝国恺撒时代。
当时恺撒派人修订历法,制订了儒略历法,决定凡有特别宗教意义的月份31天,不重要的月份30天。
因此,取名门神的1月,以战神为名的3月,为表示尊敬恺撒大帝而取名的7月,都有31天。
因为2月是处死犯人的月份,属不吉的时间,所以只有29天.恺撒大帝的继任人奥古斯的生日在8月。
为了和恺撒等同起来,他要求把8月也加成31天。
为了要使8月有31天,他便从2月再借来一天,把2月减少到28天.又为避免3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规定9月及11月各有30天,把10月及12月加长到31天。
案例2:公元683年到公元690年期间,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的武则天,自己创造了“曌”这个字,自名武曌,意为“日月当空,普照大地”。
她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自号“圣神皇帝”。
武则天在位期间,整顿吏治,严惩贪吏,大开科举,拔擢贤才,广开言路,发展经济,奖励农桑,编纂《要览》《字海》及《乐书要录》等;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日月同天这个小典故说的就是武则天造的这个“曌”字的故事。
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也就是现在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是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的君主。
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 ,也被称为武才人,唐高宗李治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
这个字是武则天自己造的,这个字象征着她的权力。
为了证明并提升她的地位,她创造了一个在之前漫长的中国文字历史中前所未有的新汉字。
这不仅反映了她的创造性,更彰显了她的胆识与魄力。
武则天在政治上的成就以及她创造出来的唐朝盛世,虽然不及日月同辉,但也值得名流千古了,所以说这个名字虽有一定的夸张,但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武则天的成就。
武则天人物分析

武则天人物分析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才智过人、果敢深沉的女政治家,比如西汉的开国皇后吕后,北魏的文明太后冯氏,清初的太皇太后孝庄。
但是她们都没有改朝换代,一生都是以后妃的身份干预政治,没有踏出通往权力顶峰的最后一步。
如果说武则天与其他女政治家有什么最大的不同,在我看来,那就是心性,用专业的心理学术语来讲就是“情商”。
可以说,武则天对这个世界,对当时的政治、人物、社会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她的人生道路。
同样是遭遇情感危机,吕后为刘邦移情别恋的事自怨自艾,武则天则利用丈夫唐高宗的性格弱点和愧疚心理,谋求政治上的更高地位;同样是作为幕后的参政者,北魏文明太后采取怀柔政策,以保证皇帝不会对自己的野心产生怀疑,更不会在日后对自己进行清算,武则天则采取高压政策,让名义上的皇帝成为自己手中的傀儡,让这些傀儡失去与自己对抗的能力;同样是面对亲情与政治的冲突,孝庄太皇太后一直摇摆不定,试图在家庭关系与政治利益的平衡木上保持稳定,而武则天则毫无顾忌,使天平向政治一面倾斜,只要大权在握,丈夫、儿子、女儿都可以抛弃。
雁冀的《题乾陵无字碑》中写到:这里埋藏着一个伟大的女人,但离开男子一分钟也不能生存,爱与恨,难解分离。
武则天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位魅力过人的女人,她的魅力到底来自何处,她到底有着一个什么样的个性特征,本篇文章力求以真实的史料,站在心理学角度来来阐述武则天的心理世界。
后宫之地本就你虞我诈,不争也是争,“不进则退”这个词语恰到好处的形容了后宫的无奈,一个女子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保护自己,要如何全身而退,要怎样才能在每一个深夜睡得稍微安稳,走每一步都稍微安心踏实,那就要变强。
常常不是人想争斗,而是她不得不争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武则天曾经尝过许多屈辱,她骨子里拥有反抗封建皇朝的精神,她不服气也不认输,她相信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靠自己,才能不再受辱,我们都扪心自问,换做是我们,我们能认输吗?无法否认武则天对历史做出的巨大贡献。
避讳皇帝名字的例子

避讳皇帝名字的例子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的名字被避讳或者常常不被直接提及。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秦始皇(嬴政):他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但其真名“嬴政”经常被避讳,尤其是在他去世后。
人们常常用“秦始皇”
的称号来代指他。
2. 汉武帝(刘彻):虽然汉武帝是汉朝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但他的真名“刘彻”被避讳,尤其是在他去世后。
在历史上,他更常被称为“汉武帝”。
3. 武则天(武媚娘):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她的真名“武媚娘”在她去世后被避讳,通常称为“武则天”。
4.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的真名“朱元璋”在他去世后被避讳。
人们通常用“明太祖”来称呼他。
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一些皇帝名字的避讳例子。
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宗教信仰、尊重制度、以及传统观念,很多皇帝的真名在他们去世后都被避讳或不被直接提及。
武则天的功过评价

武则天的功过评价武则天,武周皇帝(690年-705年在位),在位15年。
实际掌皇权达21年。
取名曌(“曌”是她自己造的字,意思是日月当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唐朝第六代皇帝,她的功过是非,史学家们历来众说纷纭。
这样一位远见卓识、精明強干、雄心无比、胆识过人的女政治家女皇帝,临终之前,嘱咐人在陵前树立一块“无字碑”。
可能她预料到了后人对自已的评价褒贬不一,所以功罪任人评说。
一、过的一面(1)诛杀重臣。
武则天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大肆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怀疑的大臣。
而其中,不乏对国有贡献的人才,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相继被杀害。
可见,武则天的阴险毒辣,她不但残害李氏一族,也不惜对自己的子女痛下杀手。
(2)狐媚惑主。
武则天14岁入宫时己出落得一表人才,身体丰满,容貌端丽,但在太宗面前,她并不受宠,只封为“才人”。
只是到了高宗身边之后,她的才干与姿容才才发挥了作用。
她以传情的眉目,婀娜的体态,征服了李治,使他神魂颠倒,一往情深。
她成了“昭仪”,不久又升为“宸妃”,后来她精心策划废了王皇后,自已又当上了皇后。
不到一年,她就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3)滥行告密,祸及无辜。
武则天当政期间,在朝堂上设置类似于“检举箱”,奖励告密。
各地告密的人,不论贵贱,都可亲赴京城,沿途受到驿马和五品官的物质待遇。
还拔擢了一批如武三思、武承嗣、周兴、来俊臣等新法官来刑讯治狱。
武则天以这些酷吏作刀斧,相继诛杀唐宗室数百人,文武大臣数百家,地方将吏几千人。
他们使用的酷刑名目繁多,使被捕的人看了刑具,就愿承认任何罪名,以求免刑。
一时期,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恐怖。
在被关杀的大批人中,有许多是无辜受害者。
(4)为满足一己之私,劳民伤财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
武则天称帝后,为了神化自己的威权,大肆崇佛,大造佛寺佛像,度人做和尚尼姑。
为了广建庙宇,不惜役使上万的人民在南方采伐巨木,构筑所谓的“明堂”、“天堂”花费亿万计,她还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建“天枢”,塑大佛,劳民伤财。
从取名看武则天的政治野心53

从取名看武则天的政治野心摘要】武则天是个工于心计又野心勃勃不可一世的人,本文从武则天给自己取名和给儿子取名来论证武则天的政治野心。
【关键词】武则天取名政治野心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传统的女皇帝,她以超群的勇气和智慧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暂新王朝——大周,在以男人为主统治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奇迹,一个神话。
对于她的称呼,我们所熟悉的有武媚娘、武才人、武昭仪,最熟悉的是武则天。
武媚娘是刚进宫的时候,唐太宗觉得武则天姿色冠群、妩媚动人而给她取的一个昵称。
武才人是唐太宗给加的封号,是妃嫔中的最低等,属于五品。
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则天一直不得志,一开始是才人到最后还是才人。
武昭仪是唐高宗给加的封号,是妃嫔中的第二等,属于二品。
唐高宗很赏识武则天,从感业寺返回后宫以后,武则天从最基层的宫女做起,不到一年工夫就晋升为昭仪。
而武则天则是唐中宗给追加的尊号的一部分,尊号全称是“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简称为“则天”,前面再冠以姓氏“武”,这就是武则天尊号的来历。
“则天”二字有“效法于天帝法则”的含义,取则于天,效法于天,是天之经地之义,由这尊号就可以看出唐中宗对武则天评价之高,钦佩之至。
武则天既是皇后,又当过皇帝,是一位鹤立鸡群的非凡女性,用“则天”称呼她当之无愧。
但在当时男权社会里,这一称呼并未传扬开来,社会上一直叫她武后。
武后还是唐高宗的皇后,说得民间一点就是唐高宗的妻子,是男人的附庸,不足以彰显武则天的独立人格魅力。
她毕竟是一个开明的皇帝,先是参与朝政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继而自称皇帝直接处理军国大事,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近代的时候倡导女权运动,觉得武则天这个名字最能体现武则天的权威,最能显现非同寻常女性的能力,因此“武则天”这个尊号才被叫响,才流行开去,才成为约定俗成的称呼。
至于乳名,有人说古代妇女地位低,好多人没名字,嫁人之后随丈夫姓。
历史论文

论说武则天的政治一生2012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5班胡祥芝 631203040235摘要: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的残忍,聪明,她一生都在权力之中,权力对她有无穷的吸引力。
看她是如何将权力放入囊中,又是巩固自己我地位,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又是如何的棋逢对手,吐出了不属于她的天下。
武则天,一位传奇人物,从生到死,机关算尽,梦尽人灭。
武则天的一生惨淡与辉煌,她一手导演,却又有不少人推波助澜,造就了她传奇的一生。
关键词:武则天,权智,勇气,红颜乱世,专政,称帝,朝臣,反对一、预留政治伏笔1.武则天的父母联姻武则天的父亲武稷是一个商人,母亲杨氏是隋朝隋观王杨雄的侄女,武则天身上流着商人和贵族的混合血液,既保留着对权利的强烈欲望,也有果断倔强的报复心理和斗争性格。
武稷做木材生意,在山西结识了李渊,虽没有参与李渊在太原密谋起事之事,但当李渊成为皇帝之后,武稷仍然被封为十四名“元从功臣”之一。
武稷的前妻在十四岁的时候去世,李渊便忙着为他续弦,希望能够政治联姻,便把隋观王的侄女杨氏嫁给武稷,然之后杨氏也被封为荣国夫人。
而唐太宗之后召武则天入宫可不仅是因为她的美丽,更看重的是她的身份——杨氏之女。
⑴武则天还有几个哥哥(武稷前妻之子),杨氏却只有一个女儿,未生有儿子。
这本是一个官僚家庭,这使家庭矛盾日益加重,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嫡庶之争,更体现在杨氏自身觉得有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在当时是无法让人容忍的。
武则天就是在这种士、庶矛盾激烈的家庭中度过,这为她之后的权智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打下了基础。
这种矛盾在武稷死之后得到了升华,武则天不甘心在武氏兄弟的“庇护”下生存,女子刚强有为,不甘寂寞的风气感染着她,她不愿碌碌无为的过完一生,也许那时,她就开始为她的前途谋算。
当时风气,她的身份,她所处的环境也许就决定她的未来,她的家庭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她不甘寂寞,对权势的渴望和她果断倔强的报复心理和斗争性格,这为武则天往后不择手段争取权利,一步一步实现她的计谋打下了基础,同时,武则天也可能就开始为她以后的道路准备了。
武则天的名字由来是什么

武则天的名字由来是什么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那么武则天的名字由来是什么呢?武则天名字的由来武则天名曌,字明空,唐太宗赐名武媚,称帝后以武瞾为名。
古代女性有名也有字,汉朝常不分男女,名、字可通用,南北朝之后男女名、字才有区别,女性多以花草娇美、贞柔明媚等阴性文字取名,区别与男性。
《新唐书》和《旧唐书》说武氏名“瞾”,但是“瞾”武氏称帝之后造的字,所以不可能为父母所起的名字。
“武则天”这个名字的本来也不是她本来的名字。
首先,“则天”这个词不是名字,她是武则天退位之后,新皇帝给她上的尊号的一部分。
(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天后→大圣天后→天后圣帝→圣后)《旧唐书-孙处约传》记载“寻避中宫讳,改名茂道”,由此可见,武氏原名与处、约有关。
孙处约名处约,自茂道,取消名,以字行之,这与唐朝的情况多有相同,武氏父武士彠就是以字行之,武氏的兄弟也是等也都是以字行之。
下面咱们再看《新唐书-韦思谦传》“本名仁约,字韦思,以音类则天父讳,故称宇焉”但是武士彠名稷,字士彠,所以这个记录有问题。
应该是讳武则天的名,所以改的。
为什么不说是“处”呢,简单因为武氏称二圣的时候,有宰相郝处俊,如果是处,那么作为武则天心腹的郝处俊也一定会改,但是他没有改,那就不是“处”。
为什么确定武则天的字是明空呢?首先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崇尚佛教,她极有可能给武则天取一个与佛教有关的名字。
“瞾”是武则天称帝之后造的字,但是明空是她称帝之前曾用过一段时间的名字。
史书记载“朕宜以‘明空’为名”,之后才用“瞾”为名。
明空也有可能是武氏在感业寺时用的法号,但是她的姐姐名顺,字明则,她姐姐没有做过尼姑,所以根据史书等研究,明空是武则天的字,后来她用字做了法号,然后又有一段时间依照家族惯例以字行之。
约有预期、简要、节省、穷乏等意思,明空也有这个意思,所以根据古代起名的规律,这意思是相配的,杨氏信佛,所以更有可能为武氏以明空为字,以约为名。
媚娘不可能是武则天的字,更不可能是名。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武则天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武则天十四.武则天武则天并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彟之女,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
人物事略1.武皇家世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
祖籍初唐并州文水。
她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正月,卒于中宗神龙元年十一月。
生母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2.入宫见闻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以长相俊美,人选宫中,受封“才人”。
入宫之后,武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
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她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
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3.皇后武则天公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六天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对王皇后、萧淑妃也没有放过,将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死了。
4.平定徐敬业武则天为以后做女皇做的准备活动,被一些大臣识破,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
花公元684年的九月,被武则天贬出京城的徐敬业开始起兵反抗。
武则天连忙调动了三十万兵马迎战,让李孝逸领兵平叛。
只用了四十天的时间,徐敬业的叛乱便被平定了。
5.实现女皇梦公元690年的重阳节,即九月九日,年近古稀的武则天改元“天授”,正式建立了大周王朝,自称“圣神皇帝”。
同时,将睿宗李旦降为皇嗣,皇太子李成器也降为皇太孙。
武则天尊周文王姬发为始祖文皇帝,尊父亲为孝明高皇帝,侄子武承嗣等人也有封赏。
6.广揽人才武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魏褪褂谩K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贮才能,共成羽翼“。
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
7.完善科举武则天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
武则天男宠无数 夜夜激情如何榨干身边男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武则天男宠无数夜夜激情如何榨干身边男人导语: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们在肯定她杰出政治才能的同时,也对她荒淫糜烂的生活颇多批评,说她广置面首,宠幸男侍等。
那么,历史...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们在肯定她杰出政治才能的同时,也对她荒淫糜烂的生活颇多批评,说她广置面首,宠幸男侍等。
那么,历史上的武则天究竟是怎样宠幸男侍的?“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曾写过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中称:“伪临朝武氏者……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潜隐先帝私,阴图后房之嬖。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
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近狎邪僻,残害忠良。
杀姊屠兄,弑君鸩母……”据说武则天读了这篇将她骂得狗血喷头的檄文,却一点也奈何不得他。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工谗善媚手段无人可比,而她宰制天下的气概和能力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武则天14岁时被唐太宗选入宫内为才人,太宗死后,她出家当了尼姑,不久又被继位的高宗召回为昭仪,后立为皇后。
后来,武则天参预朝政,自称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
高宗死后,武则天先后废了中宗、睿宗两个皇帝,自己做皇帝,并改唐国号为周,立武氏七庙。
这年是690年,她专门造了一个字,给自己取名为“曌”,意思是日月当空,目无一切。
武则天称帝以后,先是定纪元为“天授”,后来又用“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等帝号,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还没有一位皇帝如此豪气干云,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武则天不仅在政治上豪奢生活常识分享。
武则天

中国近代史纲要千古女帝—武则天千古女帝—武则天武则天这个儿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妇孺皆知,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如雷贯耳,但是许多史书对其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
有人说她倒行逆施,荒淫残暴;有人说她知人善任,忧劳天下;有人说她昏庸无道,有人说她明察善断。
时至今日,仍然众说纷纭,毁誉不一。
而且作为皇帝,其女子身份在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国更是以特殊现象。
当然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就让我们去看看一代女帝—武则天的人生经历,及后人对她的评价。
思考我们的人生。
通过从各种资料文献的查阅中,我了解到人的一生总是很矛盾的,你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而也就像后人对女帝的评价,她的人生经历也是一部矛盾的耐人寻味的长篇小说。
武则天(624—705),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
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
生母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史载她“明诗习礼”,能“阅史披图”,是个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女子。
父亲原是大木材商人,后随李渊起兵,到唐朝官至工部尚书,兼检校并越将军。
武则天在这个上流社会的家庭中,受到文武两个方面的熏陶教育。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
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
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14岁时,她因相貌出众,被唐太宗召入宫,命为才人,赐号武媚,人称媚娘。
太宗死后入感情寺为尼,高宗即位复招入宫拜为昭仪。
武则天32岁那年,终于以皇后的显贵身份进入最高统治集团。
660年,高宗因病,委托武则天“决百司奏事”,自此武则天实际上掌握了大唐政权。
683年,高宗病死。
之后武则天先后立了两个儿子为皇帝又废了他们。
690年,67岁的武则天登位称帝,建立了武周政权,自己立号为大周圣神皇帝。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一.武则天的功绩1、政治较清明这主要表现在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
武则天的性格特征与政治成就

武则天的性格特征与政治成就唐代后期,一个女子就此进入政坛,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作为一位女性,武则天无疑具有非常强大的性格特征。
这些特征使得她在继位后的数年中,成为了一个政治强人,实现了许多卓越的政治成就。
武则天的性格特征武则天的性格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她的性格特征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在许多历史文献中,武则天被描述为非常冷静、果决、执着和聪明的人。
她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清楚,而且常常能够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有些历史文献还指出武则天的性格非常刚强,甚至有点顽固。
然而,有些人认为武则天的性格是有些复杂的,她不仅非常独立和自信,而且还有一种天生的领袖气质。
她在政治上的成功也与她非常优秀的组织、计划和领导能力密切相关。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些性格特征使得武则天成为了唐朝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
武则天的政治成就武则天在位的时间非常漫长,从690年到705年,共计16年。
在这个时间内,她做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决策,使得唐朝在她的治下取得了许多成就。
下面,我们将讨论一些武则天在政治方面的成功。
建立了稳定的政治局面武则天上台时,唐朝已经遭受了数十年的政治动荡,先前的君主都没有能够保持中国的统一。
武则天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上台的,她需要首先建立一个足够稳定的政治局面。
在她的领导下,唐朝逐渐恢复了稳定,并走向了繁荣。
改革了官僚制度武则天在位的时间内,彻底地改革了唐朝的官僚制度。
她实施了许多新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不仅使得政府更加高效,而且还解决了许多历史问题。
这些改革使得唐朝更加强大,并为未来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
重视科学文化武则天在位期间,非常重视科学文化的发展。
她允许许多科学家和文化学者进行研究,并且支持了许多教育机构的发展。
唐朝在她的领导下变得更加文化,许多领域得以发展。
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女性最后,我们应该提到,武则天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为女性权益树立了榜样。
她不仅在政治上表现出色,而且在社会和文化方面也做出了出色的贡献。
武则天以人民为中心的事例

武则天以人民为中心的事例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女皇帝,山西文水县人。
“则天”,是她的尊号。
古时候,女孩一般是没有名字的,即便有也不外传。
她入宫以后,唐太宗李世民给她取名叫武媚。
当了女皇,她自己取名武zh*o。
“zh*o”这个字是武则天新造的。
读音和意义都是和“照”字相同。
她自诩非常英明,双眼像太阳一样照耀太空。
武则天一生,始终处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之中。
在她势掌朝政期间,能注意选拔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曾经做过一些有益于历史发展的事;但是她宠信酷吏,结党营私,也干过许多不利于人民的事。
武家女入宫武则天的父亲武士hu*,原来是山西有名的木材商人,因为帮助唐高祖李渊夺取天下有功,曾做过工部尚书、荆州都督等大官。
他四十七岁那年,妻子杨氏生了第二个女儿,这就是后来的武则天。
过了十二年,武士hu*得病去世了。
这时候的武则天,已经长得如花似玉,非常漂亮。
于是,“武家出了美女”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耳朵里。
有一天,唐太宗派遣传旨宦官飞马走进武家,当众递交诏书:封武则天为才人(宫中嫔妃的一种,就是最高的一级),命她即刻入宫。
杨氏听完诏书,又惊又慌,心想:皇帝妻妾众多,除正妻皇后以外,还有妃、嫔、婕妤、美人等级别,而才人的地位最低,如果得不到皇帝宠爱,就要在深宫内院熬一辈子。
想到这里,她禁不住抱住女儿失声痛哭道:“儿啊,想不到你父亲去世没多久,家里就飞来横祸。
你要是入了宫回去,只怕我们母女再也没见面的日子啦!”十四岁的武则天却很平静,反而笑着劝慰母亲说:“母亲不必过分哀伤。
依女儿认为,这不一定就是件坏事呢。
”“什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杨氏听说,惊愕地瞪着泪眼问道。
“女儿此番入宫,只要事事察颜观色,时时小心待候,就能够招来皇上芳心。
至那时候,不但女儿乐享不尽荣华富贵,还能够光耀门庭,给母亲脸上争光呢!”武则天一字一句地提问,变得很自信心。
杨氏这才明白,自己的女儿是把进宫看成进身的阶梯。
从武周新字的通行与消亡看当代的网络新字

从武周新字的通行与消亡看当代的网络新字作者:张薇薇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04期【提要】武周新字是武则天在位期间推行的带有政治意味的文字改革。
然而武周新字存活的时间很短,其短暂的命运必然是有其内部的原因。
它虽然它已经退出了文字的历史舞台,但对于我们看待今天在网络出现的新字以及文字的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武周新字通行与消亡网络新字启示一、武周新字的产生与通行武周新字的产生具有浓厚的政治意味。
武则天是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一位女性皇帝。
站在权利的至高点,她不得不想尽办法巩固自己的政权,使得帝位永存,江山永固。
而武则天相信语言文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治工具,譬如她在位期间就不断变更年号,且频率是其他帝王难以企及的。
除此之外她还想到了在文化领域改造并推行使用新字,用以向全社会传递自己的统治理念。
武周新字是中国文字史上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
武则天以周代唐以后,通过诏令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使用其创造的约20个新文字。
学界普遍采用施安昌的说法,武周新字始行于载初元年(689年),于长安四年(704年)废止,前后共修改五次。
载初元年正月共颁布12 个新字:“日”“月”“年”“天”“地(埊)”“星”“正”“载”“初”“君”“臣”“照”。
其中“君”字,只在国君这一个意义上使用新字。
又天授元年九月(690年10月)又增改“授”字。
证圣年两次增改,分别是正月(694年11月)增改“证”“圣”二字,四、五月(695年5、6月间)增改“国”字。
圣历元年正月(698年12月)增改“人”字,“月”字第二次修改,之前的字形不再使用。
武周新字大概有18个。
现列举如下:由于有强大的政治力量做支撑,武周新字很快就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开去,并通行了十几年。
直到神龙元年五月(705年1月)武周新字才不再作为正字继续通行,在中原地区仅有个别的新字存留了下来,但在边远的地区新字使用的历史要远比中原地区长久得多。
张楠就曾撰文《武周新字“圀”在云南的流传考释》,认为“‘国’字从唐武周时就从中原流传到云南滇池地区,到大理国(938—1253年)时期则广泛盛行,普及大理、剑川、姚安等地,在碑刻、绘画、题记、写经中普遍使用。
探索武则天的性格特点(解析武则天:勇毅决断与智谋并重)

探索武则天的性格特点:勇毅决断与智谋并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武则天在位期间展现出了许多独特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勇毅决断与智谋并重的个性特质。
本文将分析她的性格特点,并探究她如何运用这些特点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首先,武则天具备勇毅决断的性格特点。
她崇尚决断和果敢的行动,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她执政期间,她面临着许多内外问题,包括宫廷混乱、腐败和战乱等。
然而,武则天并没有畏缩,她以果敢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力求维护政府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
她通过削减贵族权力、改革官制、加强军队建设等手段,有效地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并为唐朝的后期繁荣奠定了基础。
其次,武则天展现出了智谋并重的性格特点。
她善于布局和谋划,能够准确地把握时机和形势。
在她的政治生涯中,她不断地利用各种手段来消除政敌和威胁。
她通过联姻、掌握军队和权力中心等方式,不仅使自己成为唐朝的实际掌权者,而且也在外交和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她还善于利用宣传和舆论工具,树立自己的形象,使人民对她产生强大的信任和忠诚。
另外,武则天还具备适应力强的性格特点。
她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挑战。
在她的统治时期,中国面临着许多内外问题,如经济衰退、战乱和自然灾害等。
武则天面对这些问题时,能够及时作出调整和应对。
她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努力恢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她还注重选拔人才,提拔能力出众的官员,为政府的运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综上所述,武则天的性格特点是勇毅决断与智谋并重。
她以果敢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面对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展现出她卓越的智谋和领导才能。
她通过这些性格特点,成功地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保持了政府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
武则天的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性格特点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资治通鉴对武则天的评价

资治通鉴对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又称武曌,是唐朝第二位皇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帝。
资治
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历史编年体著作,由司马光主编,被广泛认可为中国历史研究的宝库之一。
针对武则天这一历史人物,资治通鉴提供了一些评价。
资治通鉴对武则天的评价可以说是复杂而多面的。
首先,资治通鉴承认武则天
在政治上的才能和成就。
在她执掌政务期间,武则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实现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
她重用贤臣,改革国家政策,并为百姓创造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然而,资治通鉴也对武则天进行了一些批评。
它指出她的统治期间的种种政策
和行为可能是违背传统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这是以传统观念为基础的历史观点。
武则天通过对政治官员的任免和废黜,甚至贬斥或杀害一些有实际才干的官员来维护自己的权威,这种作法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批评。
虽然资治通鉴对武则天的评价存在着一些批评,但作为一位女性,她的能力和
勇气无疑为后世女性树立了榜样。
无论如何,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历史学家提供了研究和评估的对象。
综上所述,资治通鉴对于武则天的评价是复杂而多面的。
它承认了她在政治上
的才能和成就,但也对她的一些行为提出了批评。
然而,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女性权益角度来看,武则天都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
《一代女皇武则天全传》读后感

《一代女皇武则天全传》读后感《一代女皇武那么天全传》读后感听完了蒙曼老师在百家讲坛讲述的武那么天,便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读一本完整详细的武那么天传,希望整体全面地了解一下武那么天走上女皇之路的传奇历程和其中的酸甜苦辣。
一、登帝之路武那么天十四岁时因相貌出众,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
但是她虽一时受宠,地位却始终没有得到提升。
武那么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那么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之后,武那么天和一些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
在太宗的忌日,高宗到感业寺行香复与武那么天相遇,两人相视而泣。
此后,王皇后为了打破萧淑妃的专宠地位,主动向高宗提出让武那么天蓄发回宫。
回宫后,武那么天迅速获得专宠,并通过一系列手段害死了萧淑妃和王皇后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由于高宗体弱,由于信任武那么天,他逐步将处理军政的权利交给武那么天打理,武那么天逐渐的将权利握在自己的手中,进而形成了后来二圣临朝的局面。
高宗死后,武那么天手握政权先后罢黜几个太子,最后登上皇位。
二、扫除障碍在武那么天成为女皇的历程中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障碍的,在扫除这些障碍的过程中,武那么天将自己的用人之道,治国之智淋漓地展现,同时也看出武那么天是那么的洞悉人性,利用人性到达了自己的目的。
1、统一战线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而他们都坚决反对废王立武,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武那么天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抓住了与高宗的共同点、与高宗站在统一的战线上,才取得了废王立武的成功。
此后,武那么天迅速的整肃外朝,采取擒贼先断翼的举措,先后将褚遂良、韩瑗贬官以削弱长孙无忌的势力,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
与此同时,武那么天也提拔了一系列赞成废王立武的大臣:李义府、许敬宗等。
至此,武那么天坐上了皇后的宝座,高宗也实现了君主集权。
由此可见,武那么天此举的成功源于抓住了自己与高宗之间利益的共同点: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大臣中权力过大。
武则天的故事

武则天的故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武则天传奇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女皇帝,山西文水县人。
“则天”,是她的尊号。
古时候,女孩一般是没有名字的,即便有也不外传。
她入宫以后,唐太宗李世民给她取名叫武媚。
当了女皇,她自己取名武zh*o。
“zh*o”这个字是武则天新造的。
读音和意义都是和“照”字相同。
她自诩非常英明,双眼像太阳一样照耀太空。
武则天一生,始终处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之中。
在她势掌朝政期间,能注意选拔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曾经做过一些有益于历史发展的事;但是她宠信酷吏,结党营私,也干过许多不利于人民的事。
武家女入宫武则天的父亲武士hu*,原来是山西有名的木材商人,因为帮助唐高祖李渊夺取天下有功,曾做过工部尚书、荆州都督等大官。
他四十七岁那年,妻子杨氏生了第二个女儿,这就是后来的武则天。
过了十二年,武士hu*得病去世了。
这时候的武则天,已经长得如花似玉,非常漂亮。
于是,“武家出了美女”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耳朵里。
有一天,唐太宗派传旨宦官飞马来到武家,当众宣读诏书:封武则天为才人(宫中嫔妃的一种,是最低的一级),命她即刻进宫。
杨氏听完诏书,又惊又慌,心想:皇帝妻妾众多,除正妻皇后以外,还有妃、嫔、婕妤、美人等级别,而才人的地位最低,如果得不到皇帝宠爱,就要在深宫内院熬一辈子。
想到这里,她禁不住抱住女儿失声痛哭道:“儿啊,想不到你父亲去世不久,家里就飞来横祸。
你要是进了宫去,只怕我们母女再也没有见面的日子啦!”十四岁的武则天却很平静,反而笑着劝慰母亲说:“母亲不必过分悲伤。
依女儿看来,这不一定是件坏事呢。
”“什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杨氏听说,惊愕地瞪着泪眼问道。
“女儿此番进宫,只要事事察颜观色,处处小心待候,就能博得皇上欢心。
到那时候,不但女儿享不尽荣华富贵,还能光耀门庭,给母亲脸上争光呢!”武则天一字一句地回答,显得很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取名看武则天的政治野心
发表时间:2017-04-22T14:52:09.343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12月作者:郭芳英[导读]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传统的女皇帝,她以超群的勇气和智慧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暂新王朝——大周。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内容摘要】武则天是个工于心计又野心勃勃不可一世的人,本文从武则天给自己取名和给儿子取名来论证武则天的政治野心。
【关键词】武则天取名政治野心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传统的女皇帝,她以超群的勇气和智慧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暂新王朝——大周,在以男人为主统治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奇迹,一个神话。
对于她的称呼,我们所熟悉的有武媚娘、武才人、武昭仪,最熟悉的是武则天。
武媚娘是刚进宫的时候,唐太宗觉得武则天姿色冠群、妩媚动人而给她取的一个昵称。
武才人是唐太宗给加的封号,是妃嫔中的最低等,属于五品。
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则天一直不得志,一开始是才人到最后还是才人。
武昭仪是唐高宗给加的封号,是妃嫔中的第二等,属于二品。
唐高宗很赏识武则天,从感业寺返回后宫以后,武则天从最基层的宫女做起,不到一年工夫就晋升为昭仪。
而武则天则是唐中宗给追加的尊号的一部分,尊号全称是“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简称为“则天”,前面再冠以姓氏“武”,这就是武则天尊号的来历。
“则天”二字有“效法于天帝法则”的含义,取则于天,效法于天,是天之经地之义,由这尊号就可以看出唐中宗对武则天评价之高,钦佩之至。
武则天既是皇后,又当过皇帝,是一位鹤立鸡群的非凡女性,用“则天”称呼她当之无愧。
但在当时男权社会里,这一称呼并未传扬开来,社会上一直叫她武后。
武后还是唐高宗的皇后,说得民间一点就是唐高宗的妻子,是男人的附庸,不足以彰显武则天的独立人格魅力。
她毕竟是一个开明的皇帝,先是参与朝政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继而自称皇帝直接处理军国大事,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近代的时候倡导女权运动,觉得武则天这个名字最能体现武则天的权威,最能显现非同寻常女性的能力,因此“武则天”这个尊号才被叫响,才流行开去,才成为约定俗成的称呼。
至于乳名,有人说古代妇女地位低,好多人没名字,嫁人之后随丈夫姓。
比如自己姓王,丈夫姓张,就叫张门王氏或张王氏。
其实也不尽然,有人猜测武则天的乳名叫二囡,因为武则天在母亲杨夫人所生孩子中排行老二,又是个女孩。
又有人说不可能,因为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是个儒商,母亲杨夫人又是名门闺秀又有文才,不可能给女儿不起名,也不可能给女儿取个“二囡”这样俗气而没有文化的名字。
还有一种说法,说武则天乳名叫“华姑”,据史料记载,唐代时湖南华荣县曾更名为荣县,就是为了避武则天华姑的名讳,也许这个名字才是武则天的乳名。
但不管是武则天的昵称也好,封号也好,尊号也好,乳名也好,有的是三代大唐皇帝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起的,有的是父母起的,反正都不是武则天本人起的,自然也就没有赋予武则天的政治目的,真正能体现武则天政治野心的是武则天自己取的名字。
一、给自己取名
武则天在当皇帝之前,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为了给自己当皇帝制造舆论,为了炒作自己,给自己起了个特别的名字——曌。
据说当时根本没有这个字,是武则天觉得字典里的字都不配作为自己的名字,于是特意创造了这个“曌”字当作名字,上面有日有月,下面一个空,取日月当空之意。
日月是永恒的,永远光芒万丈,一直普照大地。
武则天把自己比作日月,认为自己能像日月普照大地一样普渡众生。
据史书记载,在武则天称帝之前,薛怀义和东魏国寺僧法明曾献给武则天一部《大云经》,称武则天为弥勒佛降生,当主天下。
“曌”字意即自己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普照着万里江山,化身大慈大悲的弥勒佛给芸芸众生带来光明与幸福,这是武则天从迷信角度为自己造势。
“曌”体现了武则天的政治野心——想当皇帝。
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为了稳坐江山,武则天仍不忘标榜自己,又给自己加了一连串富于神秘色彩的吉详尊号,诸如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皇帝、天册金轮大圣皇帝等等,神呀,圣呀,金轮呀,越古呀等粉饰性的词语都往自己身上加,给自己身上戴了一圈又一圈光环,极尽美化神化拔高之能事,政治野心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给儿子取名
武则天不仅通过给自己取名取得声誉,而且通过给儿子取名来逐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
永徽三年十月,武则天生下了自己的长子,取名李弘。
李弘这个名字取得非同寻常,彰显了武则天的政治野心——想当皇太后。
为什么这么说呢?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天下大乱的时期,于是道教作为一种信仰悄然流行开来,成为统治阶级的舆论工具,掌控着舆论导向,借机收拢人心,极力鼓吹太平盛世一定会出现。
什么时候出现呢?道教当时有一谶语(谶语泛指预言,迷信人指事后应验的话)叫“老君当治,李弘当出”。
意思是只要太上老君降临尘世,天下太平的景象就会出现。
那么怎么知道太上老君会降临尘世呢?说太上老君会化名为李弘而降临尘世,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李弘出世了,那就是太上老君降临了,这个时候天下就太平了。
本来道教鼓吹的目的是望梅止渴,安定人心,给人以希望,没想到被长于玩弄文字游戏且心机很深的武则天所利用,为儿子将来当皇帝造舆论、造声势。
武则天对其长子寄寓了很大的希望,希望长子将来能当皇帝,治理好国家,开创太平盛世。
那儿子要成皇帝了,自己不就母以子为贵成为皇太后了吗?武则天的政治野心昭然若揭,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武则天当时只不过是个昭仪,所生长子也是个庶子又不是嫡长子。
按照唐代制度,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武则天的长子当太子,当不了太子又如何能做得了皇帝?做不了皇帝又怎能开创太平盛世?说难听点儿那简直就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尽想美事。
由此可见,武则天的野心澎胀到什么程度。
从武则天给自己取名和给儿子取名可以看出武则天野心勃勃,不可一世。
【参考文献】
1、趣历史
2、百度百科
3、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