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评价原理与方法共18页文档
第三章 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
![第三章 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a9c633bcd126fff7050b32.png)
(二)传统价值观的对环境发展的负面影响 在生产上,因为环境资源无价,人们的一贯目标 是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 经济人就最大限度地开采使用,而不珍惜和保护 它,因而环境资源的消耗得不到合理补偿,恢复、 更新、增殖的途径受阻 。 在消费上,因为环境资源无价,人们便不知或不 肯节约,造成环境资源极大的浪费;
环境的价值评估的困难
环境及其产品或服务往往不存在市场;
没有市场价格或市场价格很低;
没有市场价格的东西能否进行市场评价?
效用价值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效用本身难以确定。决定价值的尺度是效用, 而效用本身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无法从数量上精确地加 以计量,效用价值论后来分为效用基数论和效用序数论证 明了这一点。 其二:效用论的价值观无法解决长远或代际资源利用 问题。效用论用对当代人的使用价值大小来衡量资源和环 境的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把当代人的价值以无限延 伸到以后世代。这在伦理上,不可行、不公平;在经济价 值核算上,对于现时没有或只有很小效用的资源(如珍稀 物种等)的价值和价格问题,经常由于人类的短视或对未 来社会发展的难以预期而估价太低。
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考察环境的价值, 关键在于环境是否凝结着人类的劳动。
一种观点认为,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环境,是自 然界赋予的天然物,不是人类创造的劳动产品, 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因而它没有价值。 一种观点则认为,当今社会,已不是马克思所 处的时代,人类为了保持自然资源消耗与经济 发展需求增长相均衡,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环境资源已不是纯天然的自然资源,它有人类 劳动的参与,打上了人类劳动的烙印,因而具 有价值。
指标体系及价值评价方法, Costanza等,1997年
资源评价方法2022
![资源评价方法2022](https://img.taocdn.com/s3/m/19e912e40b4c2e3f562763cc.png)
《蜻蜓飞飞》教學设计教學目标:(1)掌握树叶粘贴画方法。
(2)能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树叶,贴出自己喜爱蜻蜓;(3)通过引导學生用树叶拼贴蜻蜓,培养學生思维能力。
教學准备: 树叶标本、双面胶、剪刀、彩色卡纸教學过程:一、课前谈话:1.师: 老师来自浦江县中余中小,是我们这里一所山区學校,我们那四周青山环绕,因此我们开设了一门很特殊课,是你们这没有——树叶剪贴画。
(出示树叶)就是用这普普通通树叶,通过我们巧手,把它们变成一幅幅美丽图画。
2.欣赏作品(轻音乐)老师作品學生作品二、谜语导入: 蜻蜓1.出示谜语一对眼睛圆又大,两对翅膀如薄纱,专吃飞虫和蚊子,飞高飞低把敌杀。
师: 大家真是太聪明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创作主角——蜻蜓2.认识各种姿势蜻蜓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形态蜻蜓三、操作步骤1.看——树叶出示各种形状树叶,要求學生“看树叶联想蜻蜓”,如: 蜻蜓头、蜻蜓翅膀、蜻蜓尾巴等2.想------动物教师拿出一组树叶,要求學生看看,想一想,拼一只怎样姿态,在干什么呢?3. 摆------姿态老师在投影仪上演示,摆一只蜻蜓,注意翅膀摆法,要相接,连接处稍微重叠。
4.贴——平整指导學生贴画,这是粘贴画最后一步。
四、學生自主拼贴这时播放轻音乐,學生开始贴画,教师巡回辅导。
大约十几分钟后,要求學生展示自己作品,并针对作品情况进行评比。
五、评价选几幅學生典型作品,放到投影仪上展示,师生互评板书设计:树叶粘贴画——蜻蜓飞飞看-----树叶想-----动物摆-----姿态贴-----平整。
第四章资源评价原理与方法.ppt
![第四章资源评价原理与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de6cbb1eb91a37f0115c76.png)
要求:对具体的某个地方,不要求全部评价,而从地 域特点出发,抓住重点进行评价;
重点的选择依据:考虑对区域整体功能有重大影响的 优势资源。重点分三种类型:
1)自然资源优势明显的资源开发型地域:主要有矿产、 水能、林生物,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牧草资源丰富;
评价中应重点突出自然资源的拥有优势,社会、经济 资源较弱,可以简单化。主要评价社会、经济的不利 方面,特别是对优势资源开发不利的方面。
一、资源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
资源评价的概念: ♣ :根据资源类别、属性、形成原理和形成条件及时空
分布规律,对其存在、数量、质量和可使用情况进行客 观评述和估价。 ♣ 自然资源评价 按一定原则和依据,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数量、 质量、地域组合、空间分布、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进 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 目的:从整体上揭示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开发利用 潜力大小,限制性及其限制强度,并提出开发和利用保 护的建议,充分发挥其多功能和综合效益。
针对农业,农用地潜力评价--评价土地的农业利用可能性 与生产潜力高低。
最早的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20世纪30年代,控制 土壤侵蚀服务,评价土地利用潜力。
影响因素:光、温、水、土及其他自然因素有关,尤 其是气候和土壤是主要因子。
出现三种:以气候为主的;以土壤为主;二者的综合。
2、土地的适宜性评价
通常是针对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 ※ 高层次类型:农业、林业、牧业、工业、交通、城
市、旅游等; ※ 低层类型:小麦、茶叶、果园、居住等。 定义: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土地对一定用途适宜与
否及适宜程度高低的评价; 分为两种: 1)定性分类;根据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与土地利
用的用途要求相配比的吻合情况,定性说明适宜的情 况;
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资源评估
![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资源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e451223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7.png)
资源评估的注意事项
评估资源时需充分考虑项目需求,确保资源的可用性和充足性。 资源评估应注重资源的可持续性,确保项目长期发展的需要。 在评估资源时,应充分考虑资源的成本效益,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资源评估过程中应注重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资源评估结果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资源评估结果影响企业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 资源评估结果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和预算 资源评估结果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运营效率
资源评估的未来 发展
章节副标题
资源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 提高资源评估 的准确性和效
率
大数据分析: 挖掘更多有价 值的信息和趋
案例三:某城市在规划地铁建设项目时,通过对地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 源评估,确定了项目的可行性,保障了城市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案例四:某农业企业在推广新型种植技术时,通过对土地、气候、人力资源等方面 的评估,确定了技术的可行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如何根据资源评估结果调整项目计划
资源评估结果分析:对 现有资源进行全面评估, 明确资源的优势和不足。
章节副标题
资源评估的常用方法
资源评估的常用 方法包括:资源 清单法、资源概 率法、资源指数 法等。
资源清单法是通 过列出项目所需 的所有资源,并 对每种资源的数 量和可用性进行 评估。
资源概率法是根 据历史数据和市 场调查,对每种 资源的可用性和 可靠性进行概率 评估。
资源指数法是通 过建立资源指数 评价体系,对各 种资源的品质和 可用性进行综合 评估。
实施。
资源评估的作用: 确定项目所需资 源的种类、数量 和要求,为项目 计划和实施提供 基础保障,降低 项目风险,提高
资源环境评价的方法与应用
![资源环境评价的方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36c19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2.png)
资源环境评价的方法与应用第一章前言资源环境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它是指对区域内各种资源和环境的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并提出可行性的保护、改善和利用方案的过程。
资源环境评价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土地、水、空气、生态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方法和应用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资源环境评价的相关内容。
第二章方法2.1 数据采集资源环境评价的第一步就是收集相关数据。
收集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区域内土地、水资源、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数据信息。
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包括调查、采样、测量等。
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顺序、合理性和准确性,数据的准确性对最后的评价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评价方法资源环境评价的评价方法比较复杂,其中常用的有四种方法。
分别是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生态系统评价。
定性评价是根据相应的资料资料,主要依靠人的主观思维进行判断。
定量评价的方法则是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通过计算后得到一定的评分,再将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利用自然资源记录数据、分析数据,评估资源环境状态,判断以后可接纳和合理利用的自然资源数量和某一生态系统的保持和修复容量。
而生态系统评价是在现有生态系统的评估术语基础上,对自然系统或人为利用过程中形成的生境差异性、动态变化性、分布异质性及交互作用等进行评价。
2.3 模型计算资源环境评价的模型计算是使用计算机模拟进行成果输出的一项技术。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和预测,对环境质量、生态系统的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和预测,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三章应用3.1 建立环境监测站建立环境监测站是资源环境评价的重点之一。
通过环境监测站,可以对土地、水、空气、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的状况。
同时,环境监测站也可以提供数据支持,为资源环境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3.2 制定环保政策制定环保政策是资源环境评价的重要应用之一。
资源评价课件ppt
![资源评价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b2f9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b.png)
资源评价的流程和方法
资源评估是根据调查和勘查结果,对资源的价值、开发利用潜力等进行评估,为资源的开发 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资源监测是对资源的数量、质量、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资源 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资源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专家评估、比较分析等 方法对资源的质量、价值等进行评估;定量评价主要是通过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资 源的数量、经济价值等进行评估。
资源评价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提供决策依据
资源评价是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资源的 数量、质量和分布进行科学评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通过资源评价,可以了解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推动资源的合理 配置和高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维护生态平衡
资源评价有助于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生态平衡和生 态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森林资源评价方法
森林资源评价的方法包括森林调查、森林分类、森林质量 评估和森林潜力评估等手段。
森林资源评价的意义
森林资源评价对于确定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向、提高森 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 指导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
海洋资源评价
海Hale Waihona Puke 资源评价概述海洋资源评价是对海洋资源的数量、质量、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条件进行评估的过程。
资源评价还可以为政府和企业制定资 源开发利用政策提供支持,促进资源 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资源评价的流程和方法
资源评价的流程包括资源调查 、资源勘查、资源评估和资源 监测等环节。
资源调查是对资源的分布、数 量、质量、开发利用现状等进 行调查,是资源评价的基础。
资源价值评估
![资源价值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ca72cb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8.png)
资源价值评估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资源并非无限供应,其有限性需要我们进行科学评估和合理利用。
资源价值评估作为一种评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可持续性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
一、资源价值评估的意义资源价值评估是对资源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价值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1. 引导资源合理利用:通过资源价值评估,可以深入了解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支持决策制定:资源价值评估的结果可以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平衡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3. 促进可持续发展:资源价值评估可以评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方向和目标。
二、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资源价值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常见的包括:1. 生态价值评估:通过评估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自然景观、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指标,来评估资源的生态价值。
2. 经济价值评估:通过评估资源的市场价格、产出价值以及相关产业的贡献等指标,来评估资源的经济价值。
3. 社会价值评估:通过评估资源对社会稳定、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来评估资源的社会价值。
4. 综合评估:将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得出资源的综合价值评估结果。
三、资源价值评估的挑战与应对资源价值评估面临着以下挑战:1. 数据获取困难:资源价值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有时相关数据难以获得或不完整,影响评估的准确性。
2. 评估标准不统一:由于不同资源的特点以及评估目的的差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资源价值评估标准,导致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存在一定问题。
3. 效益评估难度大:资源的价值不仅体现于当前的利用效益,还包括未来的利益和风险。
如何准确评估长期效益,是资源价值评估的难点之一。
针对上述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数据共享与合作:加强数据的共享与合作,通过建立资源价值评估数据库,提高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准确性。
矿产资源评价 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
![矿产资源评价 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https://img.taocdn.com/s3/m/98d5c86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7.png)
矿床模型法是在一定地区内,通过对一类矿床的 典型地质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建立矿 床模型,然后将未知区与模型进行对比,对未知 区该类矿床的资源量进行估计。 “一类矿床”,是指一定地区内同一成因类型,
或 成因上有联系的矿床;
12
“矿床模型”,通常可能涉及以下4类模型: (1)矿床地质概念模型。是对矿床类型及其形成 环境的认识,从而决定地质变量的选择。 (2)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统计(或数学)模型。 是这些因素或标志与矿床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 的定量关系的描述。有时称“模型特征的定量化”。 (3)矿床值(规模、品位、单元面积内矿床数 等)的概率分布模型。反映该区域内该类矿床在数 量和质量方面的固有特征。 (4)未知单元找矿有利度概率分布模型。主要用 于划分有利单元与不利单元,从而确定资源量估计 的空间范围(研究区内的不利单元或无潜力单元应 排除)。
17
八、惯性理论
惯性理论本身是指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 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延续性,通常称其为惯性现象。
在矿产勘查领域中,这种惯性现象表现为成矿事件及其有关 的地质体,如矿床等在时间、空间上所具有的稳定的变化趋 势。这种变化趋势越稳定,则越不易受到外界其它因素的干扰 而改变其发展趋势,即惯性越强。在进行地质评价时,依据惯 性理论作指导,通过分析、总结有关的地质体及成矿事件的 发展变化规律,就可以对其相邻地段及深部地段的成矿前景及 可能的成矿规模进行推断。
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第一节 矿产资源评价的任务及意义
矿产资源评价的概念
矿产资源评价是对地壳内各种矿产蕴藏量进行估算并对 其实用价值作出推测。是在研究和认识地质规律的基础 上应用地质理论和可能的技术方法(地质的、物化探 的、数学地质的),指出现在还没有发现,而将来可能 或应当发现的矿藏蕴藏量或矿床,并对它的质和量作出 评价,还应对该蕴藏量在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政治和经济 发展趋势中的地位(开发生产和使用价值)作出推断
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PPT课件
![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ee8eeeba1aa8114531d91b.png)
农田实灌面积 (万hm2) 4092 4320 4824
灌溉用水量 (亿m3) 3580 3440 3466
亩均灌水量 (m3) 583 531 479
3、水质污染问题
对全国92100km河长进行水质调查,符合饮用水标准的 河长约占1/3,有11%的河长水质低于农业灌溉要求,约6%
第13页/共85页
第三节 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任务、内容
一、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任务
1、水资源的调查工作 (1)研究特定区域内降水、蒸发、径流诸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
转化关系; (2)阐明水资源(地表、地下)总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 (3)分析计算需、供水量。 2、水资源的供需分析 3、寻求优化方案
二、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内容
课程简介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水资源评价的基本 内容及其基本方法。
要求掌握水资源区划的主要方法;水资源量的 估算;可供水量的计算;需水量的调查与估算;水 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方法。并了解水资源开发规划的 基本原则和程序。
第1页/共85页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说明水资源的含义及其特点;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任务、内容。本章计 划学时:1
第6页/共85页
第七章:水资源开发规划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保 持水环境需要确定较为完整的计划,即进行水资源的开 发规划。本章重点分析水资源开发规划的原则和程序, 并简单介绍水资源开发系统的基本知识。
本章重难点:水资源开发规划的影响评估;防洪 规划
本章计划学时:5 各小节学时安排:第一、二节共4学时;
W灌溉 (1 )mF (1 )m毛 F —田间回归系数,即通过田间渗漏回归河道的水量占净灌
资源价值评估
![资源价值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e20ef0b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5.png)
资源价值评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资源价值评估的重要性、方法和应用,并分析其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资源价值评估的重要性资源价值评估是对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的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资源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
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环境保护:通过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可以了解资源对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从而更好地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2.合理利用资源:资源价值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对资源进行量化和评估,进而制定资源利用的最佳策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保护生态平衡:资源的价值评估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资源的自然保护价值,从而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资源价值评估方法:1.市场价格法:通过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变动来评估资源价值,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市场的反应来衡量资源的价值,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
2.替代费用法:该方法通过计算用于替代资源的费用来评估资源的价值。
即资源的价值等于其替代品所需的费用,是一种相对较为准确的评估方法。
3.生态效益法:该方法通过评估资源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和影响来评估资源的价值。
生态效益法重视资源的环境和生态效益,对于环境资源的评估特别有效。
4.成本效益法:该方法通过比较资源利用的成本和资源带来的效益来评估资源的价值。
成本效益法是一种综合评估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三、资源价值评估的应用资源价值评估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保护规划:通过对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为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规划和管理资源。
如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减少资源的损失和浪费等。
2.决策制定:资源价值评估可以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策划方案制定中的资源评估与利用方法
![策划方案制定中的资源评估与利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4422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3.png)
策划方案制定中的资源评估与利用方法在策划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资源评估与利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通过充分了解,评估和利用资源,可以更好地为策划方案的实施提供支持,增强其可行性和成功率。
本文将探讨策划方案制定中的资源评估与利用方法。
一、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资源是指可以通过加以合理利用,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一切客观物质和非物质货物、财富或能力。
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财务资源等多种类型。
在制定策划方案时,要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和利用各种资源。
二、了解资源的来源和特点在对资源进行评估之前,需要了解资源的来源和特点。
自然资源来自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力资源来源于人的能力和才智,是策划方案实施的主要执行力量。
技术资源则体现在科技和专业知识方面,可以为策划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财务资源则是指项目所需的资金和经济支持。
三、评估资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评估资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是制定策划方案的基础。
需要确定各种资源是否能够满足方案实施的要求,包括数量、质量和时间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评估资源的可行性,即资源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顺利利用,是否存在限制和风险。
通过评估资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以为策划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和参考。
四、合理配置资源在策划方案制定中,需要合理配置资源,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最大价值的发挥。
根据资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配,使各种资源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策划方案实施的效益和成功率。
五、建立资源管理体系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需要建立资源管理体系。
资源管理体系包括资源的收集、整理、储存和更新等环节,旨在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资源管理体系,可以使各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六、借助外部资源在策划方案制定中,有时需要借助外部资源来弥补内部资源的不足。
可以与相关组织、机构和个人合作,共享资源和互通有无,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资源价值评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87fec0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1.png)
资源价值评估方法资源价值评估是指对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用于确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因资源类型和评估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1. 市场价格法市场价格法是根据市场对资源需求和供应的情况,通过价格反映资源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可以明确交易的市场资源,如商品、股票等。
通过比较市场价格和资源的成本,可以评估资源的价值。
2. 边际生产力法边际生产力法是基于边际生产力理论进行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资源对生产的边际贡献来评估其价值。
边际生产力越高的资源,其价值越大。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生产要素资源的价值,如劳动力、土地、资本等。
3. 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是通过比较资源的使用和替代所需的成本来评估资源的价值。
当资源供给受限制时,寻找替代资源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替代成本法考虑了替代成本的影响,使资源的价值评估更为准确。
4. 环境贡献价值法环境贡献价值法是评估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的方法。
这种方法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非市场价值,如生态系统服务、景观价值、文化遗产等。
通过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评估其贡献的价值。
5. 增量成本法增量成本法是根据资源增加或减少所需的成本来评估其价值的方法。
当资源供给增加或减少时,资源的价值会相应变化。
通过计算增量成本,可以评估资源的价值。
6. 实物资产法实物资产法是评估实物资产价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地、水域、森林等自然资源的评估。
通过考虑实物资产的生产效益、使用效益和遗产效益,评估其价值。
7. 社会视角评估法社会视角评估法是以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偏好来评估资源价值的方法。
通过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公众对资源的偏好和情感评价,并通过量化方法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重视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
总之,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和评估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非常重要。
资源评价原理与方法
![资源评价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71993c1ed9ad51f01df2a7.png)
资源保护改造评价是以保护资源环境、资源生产力和改变不 利条件而采取相应措施为目的的评价。根据评价对象与目的,有 水土保持、盐渍土改良、妨风治沙、围垦海涂、灌溉排水、沼泽 地改造、防止污染、土地复垦、绿化造林、珍稀动植物保护以及 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评价。资源种类繁多,对不同种类、不同类型、 不同目的的保护改造评价所考虑的评价因素是不同的,依据的原 理与方法也不尽相同。但都必须考虑寻找起主要作用的限制因素。 例如,水土保持评价的主要因素是地面坡度和地表组成物质状况; 盐渍土改良评价则主要考虑土壤盐分情况。评价因素指标的划分 重点是确定临界标准。所谓临界标准,是指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 容许的资源退化强度和速度,即在此标准上所发生的资源退化不 会给资源的主要生态环境质量和管理方式带来明显不利影响。临 界标准与资源利用具体方式相关。
2.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则针对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方式的 分类有不同层次,高层类型如农业、林业、牧业、工业、交通、国 防、城市、旅游等用地,低层类型如小麦、杉木、茶叶、果园、居 住与机场等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土地 对一定用途适宜与否以及适宜程度高低。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分类 中是否采用量化的标准可将土地适宜性分为两类。 ①土地适宜性分类,它只是根据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与土 地利用的土地用途要求相配比的吻合情况,定性地大致说明土地对 一定的利用是高度的适宜、中度的适宜、勉强的适宜或不适宜。 ②定量土地适宜性分类,它是用量的旨标,定量地说明土地对 一定的利用是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的适宜标对土地质量进行评定,即对土地进行投入 和产出分析,并由此来决定土地的适宜性类型及其适宜程度。 其实质在于表现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下,不同质量土 地的生产耗费量与提供产品量的对比关系,或在相同投入量下 取得不同产出量的经济指标,这种评价强调土地的经济属性, 从土地利用的经济学方面来评价土地的质量。它与土地适宜性 评价的判别是,既考虑土地的自然属性之差异,更郑重研究在 等量劳动耗费条件下,土地的产出效果,常用的土地经济评价 方法有毛利分析与现金流量贴现分析等方法。
资源与环境状况评价的理论及方法介绍课件演示(20张)
![资源与环境状况评价的理论及方法介绍课件演示(20张)](https://img.taocdn.com/s3/m/762ed34b51e79b896902262f.png)
2、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
Cost of illness approach
在一些情况下,环境状况的变化会影响人的健康。以货币量的 有关的损失主要有:过早的死亡、疾病、医疗费开支增加、病 修造成的收入损失、精神或心理代价等。
疾病成本法以损害函数(damage function )为基础,它把人 们接触到的污染水平和污染对他健康的影响联系起来,它表示 技术性关系。
WWi
具体步骤: (1)定义和划分出发地区,收集来自各地区的游行人数、
费用,计算每一地区的人均参观次数
(2)计算人均参观次数与旅行费用及其他经济指标如收入的 关系:
ViaaTCaY
PP 0
1
i
2i
i
0i
人均观光比率
费用
收入
(3)计算费用函数:
aaY V
TC 0
2 i
i
i
0i
1i
a aPP
如;保护土地的收益:为保护土地资源而放弃的最大收益。
4、预防性支出法
用人们为了避免环境危害而作出的预防性支出作为环境危害 的最小成本,来评估环境状况的经济价值。
它是一种主观评价,需要有足够的信息了解环境变化的危害
性。
如:由于水资源被污染,人们购买纯净水作为饮用水,因此, 购买纯净水的支出可用来估计人们对水资源污染的危害。
价格:一般认为资源价格能较好地反映环境资源状况,因为市场价格的确定有预 期性,能体现未来资源的开发成本、资源存量状况及市场需求。但与成本一样, 价格的信号作用也可能被技术进步和替代资源开发而弱化。如由于城市化及农业 开发,森林资源量呈现下降趋势,但木材价格却多年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究其 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技术进步,提高了木材利用效率,使树枝边角料也可加工成 优质用材,而且速生丰产林的人工生产,使单位面积的产量有较大增加;另一方 面,金属、塑料产品对木材的替代作用。
资源环境利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资源环境利用的综合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ba9a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3.png)
资源环境利用的综合评价方法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利用与保护问题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资源环境利用中,如何综合评价各种资源的价值和环境影响是一个关键问题。
评价方法是综合评价的基础。
在资源环境利用的综合评价中,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利用成本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以及风险分析等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仅从某一方面进行评价,不能很好地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需要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一、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是一个关键指标,它可以测量一个社会或者个人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和消耗。
生态足迹法主要运用了环境经济学的思想,采用对自然、环境、社会等方面进行考虑的方法,将人的自然环境利用的行为量化,并以此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
二、生命周期评估法生命周期评估法是一种评价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环节的方法,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还包括使用、维修、回收等方面的影响,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一个产品或者服务的环境影响。
生命周期评估法可以通过评价所有环节的贡献来衡量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卫生,同时也可以指导企业改进他们的生产管理和政策。
三、成本-环境效益评估法成本环境效益评估法是一种以效益为主导,同时考虑成本的评价方法,以此来确定资源和环境项目的效益和成本。
这种评估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考虑更加具体的环境影响和改善的成本,同时可以作为挑选各个项目的优先级指导。
四、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综合考虑了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而建立的一组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可以综合评价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贡献和影响。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将综合评价方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是一种相对较为完善的评价方法。
五、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并考虑到资源环境的各方面因素,以达到最好的综合评价效果。
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应用于大规模工程建设,企业环评,公益性投资等领域,有益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资源评价
![资源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c860e053169a4517623a302.png)
资源评价一、资源评价的原则在对自然资源评价时,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不均衡性,每一个地区的资源赋予条件是不同的。
另外,每一种资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对资源条件进行评价时,必须要考虑到在项目拟建地区,项目所需资源的拥有状况,在现有条件是否能够开采,以确认资源确实能为本项目所得。
(2)自然资源的可用性。
每一种自然资源在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资源,其质量等级也是不一样的,从而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对于拟建项目,要评价资源能否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是否是所需的品种,所要求的质量等级。
例如对矿产资源,要对该矿石的工业品、结构、构造以及伴生的有益、有害成分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定能否为本投投资项目所用。
(3)自然资源的可靠性。
矿产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农业资源也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因此在对资源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资源的可靠性。
对矿产资源要评价其在项目寿命期内可供开采的量是否能够满足生产要求以及该矿产资源提前枯竭的可能性;对农业资源,则应对能否保证一年四季的供应以满足项目需要进行评价,要考虑到由于季节性和突发天气变化等造成的影响。
(4)自然资源的效益性。
在项目拟建地区,该种自然资源的获得应该具有经济上的效益性,在几个不同的资源供应地进行选择时,在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要求的同时,尽量选择价格最低廉的供应地,选择运输最方便和运费最便宜的供应路线。
二、资源评价的内容(1)资源可利用量。
主要是研究在项目拟建地区可供利用的资源的数量,如矿产资源的可采储量、水利水能资源的蕴藏量和森林资源的蓄积量等。
矿产开采项目,应根据国家矿产资源储量委员会批准的储量、品位、成分和开采价值的报告,在进一步勘探核查的基础上,提出项目的矿产可采储量;水利水能开发项目,应根据流域开发总体规划,分析研究拟建项目河段内的年径流量、水位落差,并提出水种水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量;森林采伐项目,应根据森林蓄积量调查资料,以及有关部门批准的采伐复垦计划,研究提出项目的原木可采伐量。
资源评价原理与方法.正式版PPT文档
![资源评价原理与方法.正式版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070a0ba312b3169a551a489.png)
茶叶、果园、居住与机场等用地。 目前的自然资源评价主要是单项的评价。
源评价、森林资源评价、草地资源评价、海洋资源评价、矿产 因其评价对象不同,资源评价的类型很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由于各单项资源的功能、性质和评价标准有所差异,特别 是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之间,所以至今对自然资源的综 合评价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平价体系。就一般原则而言,自然 资源综合评价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确定综合评价的 目标;划分自然资源的组合类型作为综合评价的基本单元;选 定评价的项目及其指标;根据所选项目对基本单元进行平价, 得出质量优劣的判断或旨出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类型、开发方向 和开发顺序。
2)根据评价侧重,自然资源又可以区分为以自然属性评价为主 的自然资源质量评价和以经济属性评价为主的自然资源经济评价。
自然资源质量评价主要根据自然资源的潜力高低对自然资源做出 评价,在确定潜力高低的标准中一般以自然属性的评价为主,适当 考虑与之有关的经济属性。通过对自然属性在开发利用中所反映出 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存在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强度划分出自然资源 的潜在开发利用能力等级。通过自然资源质量评价,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提示地区内或地区间自然资源优势程度、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 发和生产力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由于不同自然资源种类的质量 内涵 和标准不尽一致,所以首先对各单项自然资源的质量评价,然后在 单项的质量评价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对区域自然资源质量进行 全面评价。
影响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地理条件下开发利用的可能性、方向、方式及其经济效益与环境后效。 土地潜力评价是指土地在用于农林牧业生产或其他用途方面的潜在生产能力,它主要是依据土地的自然特性及其对于某种持久利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