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苏联、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
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 美国篇
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美国篇文/王鼎杰毫无疑问,美国是二战最大的受益者。
作为最后一个参战的大国、唯一本土幸免大战破坏的大国、战争红利捞取最彻底的大国,美国借助二战实现了里程碑似的崛起,成为全球综合实力第一的超级大国,并为冷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正如本系列之前各篇文章揭示的那样,在这场大战中,参与竞争的每一个大国都有其独特的战略传统,战略博弈的水准都非常之高。
何以美国能避免本土惨遭破坏?又如何技压群雄,最后胜出,还能面子里子一起赚……太多太多的疑问,值得我们探讨借鉴。
本文作为二战战略史鉴系列文章的收官之作,将全面揭示其中被遗忘的历史真相和战略教训,并借美国国家战略的“鹰眼”,对整个二战中的列强战略博弈进行全盘总结。
溯源要理解美国在二战中的大战略,首先要深刻理解“孤立主义”。
说起美国的“孤立主义”,很多人将之孤立地理解为美国内部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思潮,一种严重束缚美国手脚的战略负资产,从未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孤立主义”的源头其实在英伦三岛,从其美国化的那一刻,就与国际政治密切相关,直到一战前都是美国最宝贵的一份战略资产。
美国的母体是大英帝国,从这个母体身上,美国不仅学到了一整套对内治理之道,还学会了两个重要的外交传统——“光荣孤立”与“权力平衡”。
按照字面解释,英国永远不追求欧洲大陆的主宰权,也不允许任何一个霸权主义国家获得这种主宰权。
所以,当欧洲大陆风平浪静时,英国就“光荣孤立”,与海峡彼岸的列国一起相忘于世界和平的大江湖之中。
当出现“太阳王”(编注: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四)、拿破仑时,英国就仗剑远征,扶弱克强,维持欧洲大陆的“权力平衡”。
一旦霸王完蛋,平衡恢复,英国立即退回本土,继续“光荣孤立”。
如此说来,英国高举反霸大旗,去恶必尽而不计其功,行王道而不居王者之位,一部英国外交史几乎就成了一部积德行善史。
真可以说是国际第一活雷锋,西洋头号宋襄公。
可是,一个无法面对的事实是:古今中外,国际政治中的宋襄公个个下场悲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与战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与战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重大冲突。
在这场战争中,各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战略与战术,争夺着胜利的机会。
本文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与战术进行探讨。
一、战略1.同盟与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夜,各个国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同盟与敌对关系。
主要的同盟集团包括了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为首的轴心国和以英国、苏联、美国为首的盟军。
这些同盟关系直接影响了各国的战略决策。
2.全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战争的规模扩大到全球范围,并引入了全面战争的概念。
各国的战略目标从单纯的领土争夺转变为彻底摧毁对手的能力,包括其军事、经济和政治实力。
3.广泛调动各国采取了广泛的战略调动,包括陆军、海军和空军的行动。
同时,运用了各种战术手段,如兵员的调动、资源的调度、切断敌军的补给线等。
4.重要战略决策各国在战争中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决策。
例如,盟军在欧洲发动了海上登陆行动,并在诺曼底登陆后逐渐收复了法国;而轴心国则采取了闪电战的战略,迅速占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二、战术1.战术多样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个国家的战术手段非常多样化。
德国军队采用了装甲部队的集中力量打击,以及空降部队的迅速推进;盟军则注重空袭和海上封锁战术;苏联则采取了大规模的红军冲锋。
2.技术与装备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在战争中运用了先进的武器装备。
例如,德国发明了闪电战战术并大规模使用了坦克,而盟军则在诺曼底登陆时运用了大规模空投和坦克阵地突破。
3.特种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还建立了特种部队,以执行一些秘密任务和特殊行动。
例如,英国的特种空勤团在挪威执行了著名的特种行动“破坏者号”,成功炸毁了德军的重水工厂。
4.情报与破译情报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国在战争中加强了情报工作,并尝试破译对方的密码。
英国在破解德国的恩尼格玛密码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为盟军提供了重要情报。
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与战术反映了当时各国领导层的决策和军事实力。
战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发展
战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发展
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冲突之一。
这场战争涉及到全球几乎所有的大国,并导致了数千万人的死亡和无数城市的破坏。
本文将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个国家采取的战略发展,包括军事策略、经济战略以及政治外交手段等。
第一章:德国帝国与轴心国战略
1.1 德国帝国扩张和布局
1.2 轴心国盟友及其对战争势力贡献
第二章:同盟国阵营与反法西斯联盟
2.1 英美同盟战略
2.2 苏联抗击德军策略
2.3 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海上之战:太平洋舰队与大西洋舰队3.1 太平洋舰队的作战计划与策略
3.2 大西洋舰队对德军的海上封锁
第四章:空中战场与先进技术
4.1 空中力量在战争中的作用
4.2 先进技术对战争策略的影响
第五章:经济战与后勤保障
5.1 各国经济动员和战争物资供应
5.2 后勤保障和补给线的重要性
结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个国家和阵营在采取不同的战略发展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德国帝国及其轴心国盟友采取了快速行动和军事侵略策略,而同盟国及其反法西斯联盟则通过军事、外交和经济手段来抵制德军的进攻。
海上之战、空中力量、先进技术以及经济战略都对战争的结果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是每个国家在这场全球冲突中采取的不同战略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这场残酷而惨烈的战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今世界的发展。
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 德国篇(上)
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德国篇(上)作者:王鼎杰书报刊名:《世界军事》2015年五月下,第6~11页自三十年战争(编注:1618至1648年,由神圣罗马帝国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洲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后,不甘心再做鱼肉的普鲁士,励精图治,靠着高度的尚武精神、效率意识、专业素养,崛起于欧洲中部,一度成为列强之一。
拿破仑在耶拿的辉煌胜利,短期内打断了普鲁士的发展,却引发新一轮的复兴狂潮。
战败之后,普鲁士各阶层卧薪尝胆,在多个领域相继取得重大突破。
德意志统一战争的胜利,正是这一复兴努力的硕果。
从这一刻起,德国有了领先世界的大学、工厂、军队,更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教师、工程师、军人和公职人员。
可以说,德国已经具备了成为主导性强国的一切基础,但唯独缺少一个稳定的上层建筑:国家战略。
这个缺陷,成为德意志帝国最大的命门,也构成今日我们反思二战中德国国家战略的历史起点。
德意志的战略贫血症历史上,德意志可以说深受战略贫血症之困。
“三十年战争”本是因为宗教纠纷而起,故而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
可是,作为虔诚天主教信徒的法国首相黎塞留,首先将法兰西的荣耀与利益放在第一位考虑。
他大胆与异教徒结盟,先是支持低地国家的新教叛乱势力反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继而引入同样是新教强权的瑞典杀入中欧,甚至他还联合了遥远的土耳其人。
待到各参战国大都精疲力尽之时,黎塞留这才将欧洲带入战场,坐收红利。
而此时德意志的大部分邦国,早已被打成一片焦土。
“三十年故争”之前,德意志是欧洲的金融中心,战后,这个中心转移到了阿姆斯特丹,日后更进一步转移到海峡另一岸的伦敦。
德意志各邦不仅失去了金融中心的位置,其人口、农业、商业与制造业也损夫惨重。
战前,巴伐利亚是德意志最近代化、实力最雄厚的一个邦。
列强的国家战略意大利
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意大利篇与德国不同,现代意大利很早就形成了稳定明晰的外交战略,而且,这个战略非常合理。
但是,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发展缓慢,综合国力建设同样乏善可陈,这使得意大利的国家战略实施起来受到极大的限制。
可是,大多数意大利政治领袖及意大利普遇民众,都没能看清这一点。
正如俾斯麦嘲讽的那样,意大利野心很大,可惜牙口不好。
正是这种战略目标与可用力量的失衡,造成意大利在二战中的彻底崩盘。
这绝非某个人、某个党、某届政府在一个具体时段内的偶然失误,而是一个传统性失误的累加结局。
这就为后人提供了又一种类型的“战略失败研究”的经典样本,并赋予二战中的意大利战史以独特的价值。
目标与手段的失衡国家战略的制定首先应明确战略目的,其次应把握住目的与资源之间的平衡——既要为目的而发展资源,也要因可用资源的有限性而适时调整目的。
从战略目的的确定方面看,统一后的现代意大利有如下3个维度的5种战略选择:第一维度:直接参与霸权竞争。
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种途径:(一)北向争夺欧陆控制权,最终成为一个类似德国的陆权大国。
(二)南向争夺地中海的控制权,进而:1.满足于成为一个区域性海权大国;2.控制地中海后,西向自由进出大西洋,东向自由进出印度洋,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海权大国。
第二维度:间接参与霸权竞争。
实质是自我定位为一个砝码国家,在欧洲政治阵营日趋二元化分裂、集团化对立的情况下,以中立置身事外,看准形势后再加入胜算较大的一方,进而扩大国家利益收益。
第三维度:置身于霸权竞争之外。
实质是利用德国崛起造成的地缘震荡,乘机韬光养晦,全力规避于大战之外,实现自身的全面自强后,再根据欧洲形势的变迁灵活制定新的战略目的。
在这5种可能之间如何具体选择,固然取决于意大利决策层的主观追求,但从理性决策、内政服务于外交的角度讲,硬性限制战略目的制定的因素,仅在于资源的可用程度与客观的外部战略形势。
以前者而言,这里所说的资源,既包括人口规模、国家疆域、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军备力量、科研能力等“国家实力”层面的资源,也包括一个国家的先天地缘资源。
历史学研究二战期间的军事战略与战术分析
历史学研究二战期间的军事战略与战术分析二战期间的军事战略与战术分析二战期间,各个参战国家在战略与战术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以争夺胜利。
本文将对二战期间的军事战略与战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背景介绍二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场全球性战争,各个参战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不同的军事战略与战术,力图在战场上获得优势。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各国在战略层面上的表现。
二、军事战略分析1. 德国军事战略德国采用了闪电战战略,即快速突破敌方防御、迅速推进进攻的方式。
他们通过装甲部队、空中力量和快速机械化部队的协同作战,迅速占领敌方要点,并围歼敌军。
这种战略在波兰、法国等战役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英国军事战略英国采用了坚守防线的战略,并依靠海上力量进行远程封锁和打击。
他们主要在达达尼尔海峡等要点设立了高效的防线,并依靠他们强大的海军力量,封锁了来自德国的威胁。
3. 美国军事战略美国采用了全面战略,即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多线作战,有效压制敌方势力。
他们通过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利用航空母舰实施远程打击,以及对敌方制造经济和资源的困扰,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三、战术实践分析除了战略层面的研究,各国在战术层面也进行了许多创新与实践。
1. 德国战术实践德国在战术层面上实施了多项有效的战术。
例如,他们发展了空降兵部队,并通过使用滑翔机进行突袭,成功占领了荷兰的要点。
此外,德国还在坦克战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装甲集团的集中和迅速突击,取得了多个重要战役的胜利。
2. 英国战术实践英国在二战期间采用了多种战术来应对德军的进攻。
例如,在英格兰南部防线上,他们发展了利用地形和气候条件进行防御的战术,并成功抵挡了德军的入侵。
此外,英国还在反潜战术、轰炸机编队和特种作战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3. 美国战术实践美国在二战期间通过实施多种战术,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例如,美国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采用了“空中堆积”战术,成功摧毁了日本的航空母舰,保护了太平洋航线的安全。
历史上的二战大战略
历史上的二战大战略在二战期间,各个交战国家都采取了复杂而巧妙的战略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战争形势。
这些战略决策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的胜负。
本文将就历史上的二战大战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1. 攻势战略与防御战略在二战期间,各交战国家对于攻势战略和防御战略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应用。
例如,德国通过闪电战的战术,快速攻占了波兰、法国等国家,展示了强大的攻势能力。
而苏联则以顽强的防御战略,成功击退了德国东线进攻,最终逆转了整个战局。
2. 海上战略海上战略在二战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例如,日本通过奇袭珍珠港,试图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以确保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优势。
然而,这一失败的行动进一步激怒了美国,导致了它加入了二战,并通过实施海上封锁战略,削弱了日本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3. 空中战略空中战略成为二战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例如,英国皇家空军的“雄狮行动”有效地抵抗了德国的空袭,为拯救英国提供了宝贵时间。
而随着战争进展,盟军的战略轰炸行动也对德国的军事工业和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4. 统合作战战略二战期间,各个战争参与国逐渐认识到统合作战的重要性,开始进行联合行动来共同应对敌人。
例如,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实施了大规模的空降和海上登陆行动,以夺回欧洲大陆。
而苏联、美国和英国等国的合作也使得对德国的背后战线形成了有效的牵制,最终导致德国战败。
5. 间谍与情报战略在二战期间,间谍与情报活动成为各个交战国得以了解敌方意图和计划的重要手段。
例如,盟军通过破译德国的恩尼格玛密码,获取了德军的宝贵情报,为盟军的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
6. 经济战略在二战期间,经济战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美国通过实施军事物资援助计划向盟军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有效地支持了二战的持久战争。
而德国的战略资源高度依赖于对外掠夺和迅速扩张的战略,使其在战后经济崩溃。
总结起来,历史上的二战大战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复杂的局势,各个交战国家通过制定并实施不同的战略来争取胜利。
历史知识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知识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不仅给各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这场战争,本文将从战争原因、参战国家、主要战役、战争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读者全面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争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多重原因。
首先,正是一战的不公正和不平等条约,如《凡尔赛条约》,种下了战争的种子。
这些条约削弱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不满和紧张局势。
其次,经济危机是战争爆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929年的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导致很多国家遭受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困难。
这种经济困境加剧了国家间的紧张和冲突。
最后,种族主义和极端主义思潮的兴起也为战争的爆发提供了土壤。
纳粹德国的崛起和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日本的扩张主义政策,都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
二、参战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到了全球范围的冲突,参战国家众多。
主要的参战国家包括:德国、日本、意大利(轴心国),英国、苏联、美国、法国等(同盟国)。
其中,德国由于希特勒的领导,通过侵略和征服不断扩大其势力范围。
日本则试图建立一个被其控制的亚洲帝国。
轴心国的崛起引发了同盟国的强烈反抗和抵抗。
三、主要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战役,这些战役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战役的简要介绍:1.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线最重要的战役之一。
在这场战役中,苏联红军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持久战,最终苏联成功保卫了斯大林格勒,并开始了反攻。
2. 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一场关键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美国海军成功截击了日本航空母舰,并扭转了太平洋战争的局势。
3. 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盟军在欧洲战场上的一次大规模登陆行动。
登陆后,盟军成功建立了战略桥头堡,向德国发动了进攻。
这一行动使得盟军重获对德国的控制,并标志着欧洲战场的胜利即将到来。
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 日本篇(上)
读书文摘题目: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日本篇(上)作者:王鼎杰书报刊名:《世界军事》2015年七月下,第4~9页在二战前的列强俱乐部中,日本是唯一一个非欧美、非白种人国家成员。
同时,在二战前的东亚各国中,它又是第一个认清世界大势,并率先完成现代转型的国家。
早在幕府末期、“黑船开关”之前,日本国内精英就已经开始有人设计新时代的国家扩张战略。
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将上述战略国策化,形成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三大国策,明确了利益线和主权线相辅相成的地缘政策。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再到一战,日本实现了后发国家的奇迹崛起。
但是,其国家战略运作却是建立在一个问题重重的制度之上,这个漏洞从未得到根本性修补,反而愈演愈烈,终于在二战中将日本引入灾难的深渊。
近代国家战略的变与不变对欧美列强而言,二战是一战的延续。
这种延续不仅体现在国际政治的结盟关系层面,也体现在军事变革的一脉相承上。
但是,对日本而言,二战与一战却是一个巨大的断裂。
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分属不同的阵营,这一点与意大利非常相似。
不同则在于,正如笔者在本系列《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意大利篇》中已指出的那样,意大利在一战前是德奥阵营的一员,开战后临机反水,加人协约国阵营。
二战前意大利本想再次成为一个战略砝码,但判断错误,越陷越深,最终被迫沦为德国的附庸。
正是这种追求成为战略砝码、待价而沽的策略,形成了意大利的战时行为与战前行为的巨大反差。
日本则不然。
一战前,日本是以日英同盟为外交支柱,因而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协约国阵营。
二战前,日本以德日同盟为外交支柱,因而加入的是轴心国阵营。
其战前规划和战时行动有高度的连贯性。
如果我们将历史的尺度拉得更长一些,就会发现,明治维新以来,日英友好关系构成了日本外交的支柱,而日德同盟取代日英同盟,则是希特勒崛起后的突发性事件。
不过,如果我们更深一层审视这个转变,就会发现这变的背后恰恰是不变。
自明治维新以来,近代日本的外交核心始终是追随强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战略与战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战略与战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之一。
在这场战争中,各国参战方纷纷制定了各自的军事战略与战术,以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本文将从战争的起因、主要参战国以及他们的军事战略与战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复杂多样,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德国的侵略行为。
希特勒在上台后,迅速推行扩张政策,试图通过武力统一欧洲。
他采取的主要军事战略是“闪击战”,即迅速、突然地发动进攻,以快速占领敌方领土。
这种战略的核心是集中兵力,迅速突破敌方防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得战争的胜利。
与德国不同,苏联采取的是一种防御战略。
由于苏联在战争初期军事力量相对薄弱,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决定采取“人海战术”,即以数量取胜。
苏联抵御德国的进攻,主要依靠大规模的人员和物资投入,以及广泛的民兵动员。
虽然这种战术导致了苏联在战争初期的巨大损失,但最终却成功地消耗了德国的军事力量,为苏联在东线战场上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而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采取了一种积极进攻的战略。
日本的军事战略主要是以海军为主,试图通过迅速占领东南亚地区,确保对资源的控制,并与美国展开决战。
日本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的优势使得他们能够迅速占领许多岛屿,但随着美国的逐渐介入战争,日本的军事优势逐渐消失,最终导致了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败。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参战国外,其他国家也制定了各自的军事战略与战术。
英国采取了一种以海军为主的战略,试图通过控制海上贸易路线来削弱德国的经济实力。
而美国则采取了一种全面战略,既加强对德国的打击,又积极介入太平洋战场。
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利用美国的工业实力和资源优势,以及全球的军事基地,对敌人进行全面打击。
总的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军事战略与战术多种多样,但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取得战争的胜利。
不同国家采取的战略与战术取决于其国力、军事实力以及对战争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战争的发展也会对各国的战略与战术产生影响,迫使它们不断调整和改变。
二战中的军事战略分析
二战中的军事战略分析二战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
而在这场战争中,各个国家的军事战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二战中的军事战略进行分析,以了解各方对战争的规划和执行。
一、德国的闪击战德国率先在二战中采用了闪击战的军事战略,这种战略以高效、快速的移动、突袭为特点,旨在迅速击败敌人并占领重要目标。
德国运用机械化部队和空军,在波兰战役、法国战役等战役中迅速取得了胜利。
这种战略的成功之处在于其迅猛的攻击和集中兵力,使得敌人无法有效抵抗。
二、苏联的持久战苏联采取的是持久战的军事战略,他们注重长期坚守和消耗敌人的战略目标。
苏联通过采取策略性撤退、阻止德军快速占领重要城市,迫使敌人在冬季战争中面临严重困境。
同时,苏联还运用人海战术,消耗敌军兵力。
这种持久战战略最终使得苏联成功地扭转了局势,并对纳粹德国构成了巨大威胁。
三、美国的太平洋岛屿攻击太平洋战场是二战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地区,美国采取了夺取太平洋岛屿的军事战略。
美国通过对关岛、塞班岛等岛屿的夺取,逐渐逼近日本本土。
这种战略使得美国获取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并在最后攻打日本本土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四、日本的袭击战略日本在二战初期采取了大胆的袭击战略,以尽快摧毁敌人海军为目标。
日本通过对珍珠港的袭击、马来亚半岛的占领等行动,迅速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然而,随着战争的进展,日本的袭击战略逐渐失去优势,最终被美国击败。
五、英国的防御战略英国在二战初期主要采取了防御战略,以保护自己的本土为首要任务。
英国通过在海上进行封锁,遏制德国的进攻,并在战争进程中逐渐恢复和加强其军事实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逐渐转变战略,成为盟军进攻欧洲的重要力量。
六、总结二战中的军事战略多种多样,各方根据自身情况和战争进展制定相应的战略。
德国的闪击战、苏联的持久战、美国的太平洋岛屿攻击、日本的袭击战略以及英国的防御战略都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战略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战略格局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全球的战略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各个国家在这场战争中制定了不同的战略,争夺着控制地区和资源的权力。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全球战略格局。
一、欧洲战场上的战略格局在欧洲战场上,纳粹德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迅速吞并了波兰、法国等国家,并对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苏联红军的坚决抵抗,德国军队在东线开始失去势力。
盟军的登陆行动也逐渐削弱了德国的军事实力。
二战期间,盟军制定了所谓的“欧洲先行政策”,主要是通过陆军和空军的联合行动迅速解放欧洲占领区。
诺曼底登陆是盟军最具代表性的行动之一,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
此外,苏联的反攻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不断向柏林推进,最终占领了德国首都,结束了战争。
二、亚洲战场上的战略格局在亚洲,日本对中国、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岛屿进行了侵略,企图建立一个由他们控制的大东亚共荣圈。
然而,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面临了来自盟军的强大反击。
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采取了“反击岛屿,逐渐靠近日本本土”的战略。
通过太平洋岛屿的一系列战役,盟军逐渐迫近日本本土,直到最终发动了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和原子弹轰炸,迫使日本在广岛和长崎投降。
三、非洲和中东战场上的战略格局在非洲和中东地区,英国和德国之间展开了殖民地争夺战。
德国企图通过控制北非地区中断英国与其殖民地的联系。
然而,在英国迅速反击和美国的加入下,德军最终被逐出非洲。
此外,中东地区也成为战略竞争的焦点。
因为中东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不同国家都渴望获得对该地区的控制权。
在战争期间,英国和苏联先后入侵了伊拉克和伊朗,以确保对石油的供应。
四、全球格局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全球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英国和法国这样的旧世界强国地位被削弱,而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新兴超级大国崛起,开始对全球事务发挥主导作用。
战争后,国际社会建立了联合国,旨在维护和平与安全。
此外,世界上出现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立——东西方之间的冷战。
二战的战略轴心国
二战的战略轴心国二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一场战争,涉及多个战区和参战国。
在这场战争中,有几个国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被称为战略轴心国。
本文将就二战的战略轴心国进行详细论述。
一、德国:欧洲战争霸主德国是二战中最重要的战略轴心国之一。
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德国实施了一个名为“纳粹德国”的独裁统治体制。
德国的战略计划主要集中在欧洲,目标是迅速占领欧洲大陆,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在战争初期相继侵占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并于1939年发动了波兰战役,引爆了整个战争。
随后,德国迅速占领了法国、挪威、丹麦等国家,并对英国展开了轰炸。
德国的战略计划一度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由于一系列原因,最终未能达到胜利。
二、意大利: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意大利是二战中的另一个战略轴心国。
在本笃托·墨索里尼的领导下,意大利实施了法西斯主义统治。
意大利在战争初期加入德国,并参与了对法国和希腊的战斗。
然而,意大利的战争表现并不理想。
他们在对希腊的战役中遭遇了巨大的挫折,并在北非战场上被盟军击败。
由于意大利在军事实力和经济资源上的局限性,这使得他们成为德国的依赖对象,无法实现独立的战略计划。
三、日本:亚洲的侵略者除了欧洲,亚洲也成为二战的战场之一。
在这个战场上,日本是最具战略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日本在战争初期迅速扩张,占领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并于1941年发动了对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的袭击,将美国卷入了战争。
接着,日本又侵占了东南亚各国,并试图扩大其势力范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战略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他们未能对美国或苏联实施有效打击。
战略轴心国的失败尽管战略轴心国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胜利,但随着战争的进行,他们的战略计划逐渐遇到困境。
首先,这些国家在军事资源和人力资源上面临着瓶颈。
他们的战争产能无法满足长期战争的需求,战略物资的不断消耗使得他们无法保持持续的战斗能力。
其次,这些国家的战略计划并不完善,缺乏可持续性和灵活性。
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苏联、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
本书依次分析了苏联、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的国家战略,研读之后,让人荡气回肠,受益良多!不读此书,实为人生一大憾事。
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苏联篇(上)受特殊的国情和国体影响,苏联在二战中的国家战略,几乎可以视为斯大林个人的战略。
国内学界对“斯大林模式”的研究汗牛充栋,但对“斯大林战略”的研究却凤毛麟角。
事实上,今天回头看去,所谓的“斯大林模式”,与其说是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内发展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为进行国际竞争而采用的特殊战略。
如果不能揭开当年苏联宣传机构营造的表象,将之放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剖析其实质,不仅看不到“斯大林战略”的全貌,也看不清“斯大林模式”的真相。
本文将从战略、国际政治和战争史的综合视角,力图客观呈现真实的“斯大林战略”及其对二战和苏联的影响。
一堆烂摊子当斯大林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时,他接过的是一战惨败和内战惨胜的烂摊子。
俄国曾经是令全世界敬畏的军事巨人,但这一点在斯大林上台之际已丝毫看不出踪影。
俄国的军事厄运可以追溯到1855年。
这一年,在英法联军的猛烈持续攻击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陷落。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沙俄帝国造成两大影响,一是加剧了内部的矛盾,二是迫使其向东扩张。
但是,东进的道路并不顺畅。
1904年,日本在英国的扶植下向沙皇俄国发起了挑战。
这场被后人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的日俄战争,再次以俄国的惨败告终。
一个非欧洲、非白种族裔的发展中国家,居然打败了赫赫有名的“俄国压路机”,这个事实令俄国尴尬蒙羞,更让俄国内部的分离主义者备受鼓舞。
日俄战争再次以俄国的惨败告终1914年,俄国带着雪耻、复兴的追求,毅然决然地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很遗憾,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更惨痛的失败。
结果,一战尚未结束,俄国就因内部的两场革命,率先退出了大国厮杀的棋局。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不能接受俄国因革命而获得静坐旁观的特权。
协约国将俄新政权视为搅局的叛徒,同盟国则看到了征服东方的天赐良机。
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 日本篇(下)
读书文摘题目: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日本篇(下)作者:王鼎杰书报刊名:《世界军事》2015年八月下,第4~9页中日战争的长期化,使日本陷入巨大的战略困境之中。
诺门坎之战的惨败,进一步暴露了日本陆军的落伍,迫使日本重新评估现实,调整战略方针。
二战前夜,苏德戏剧性的合作,彻底搅乱了世界格局,却也为日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突围机遇。
这就是松冈洋右推行新外交政策的大战略背景。
差之毫厘的松冈外交之所以把松冈洋右称为“日本外交界的石原莞尔”,是因为二人在诸多关键点上确有惊人的相似:在各自的领域都颇具独树一帜的战略洞见,都喜欢把独到见解包裹在常人难以理解的玄谈暗语之中,在同僚中都是敌人多于朋友,都因行事风格怪癖而被视为不正常人士,都倾向于出奇制胜。
而且,二人都属于日本半现代型人物,身上都打上了浓重的时代烙印,以至于都未能给日本打开新出路。
只不过,松冈洋右面临的情形更为间不容发,反之,如其成功,对日本帝国的贡献将远远超过石原莞尔,或将以“东方俾斯麦”的地位载入史册也未可知。
由于前人在论述这段历史时,多陷在感情或道德的窠臼内,较少理性地检讨其间得失,故而一直未能看清松冈外交的实质。
下面就让我们从国家战略的理性角度看一看,松冈外交是如何功亏一篑的。
1940年7月,应近卫文麿内阁之邀,松冈洋右出任外务大臣。
在此后的一年内,他取得了两大外交成就:一是促成了德意日三国同盟的完成(1940年9月27日),二是缔结了准结盟性质的《苏日中立条约》(1941年4月13日)。
要理解这两个成就,我们首先要记住一个事实,在日本外交界,松冈洋右本是众所周知的亲美派,可是,这个亲美派出任外务大臣后,为了推进三国同盟,却在极短的时间内更换了40名大使与公使(其中多为主张美日亲善的人士),大刀阔斧地推进亲德路线。
他的很多旧交对此大表诧异。
松冈洋右却处之坦然,因为在他心中隐藏着一个“道故逶迤”的暗度陈仓之策。
松冈洋右自命为真正的“知美者”,他认为当时日本的亲美派和反美派都不知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与战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与战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在这场战争中,各大战争参与国的战略和战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整体战略规划、地面作战战术和海空作战战术三个方面来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战略与战术。
一、整体战略规划在整体战略规划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各国都采用了不同的战略方式来应对敌人。
以盟军为例,他们制定了欧洲战略,即从西部做为突破点,分别在西线和地中海战线发起进攻,最终形成两线夹击之势,迫使德国放弃欧洲大陆。
而苏联则采取了东线包围战略,以强大的兵力和毅力围歼德军,最终将战场压缩至柏林门前。
另外,日本则采取了太平洋岛屿防线战略,通过修建强大的军事要塞和快速占领岛屿的方式来阻止盟军进攻。
二、地面作战战术地面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激烈和决定性的战斗形式之一。
各国军队在地面作战中采取了不同的战术来应对敌人。
德国坦克部队采用了闪电战战术,即通过快速机动和集中火力来迅速突破敌军防线。
苏联则采取了人海战术,用大量的步兵和坦克来对抗德军,并通过阵地战来消耗敌人的战斗能力。
而美国和英国则采取了灵活战术,结合步兵、坦克和空军的协同作战,以迅速推进和夺取战场。
三、海空作战战术海空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决定制海权和制空权的关键。
在海上,英国采取了舰队战术,通过舰艇编队和战列舰的火力来压制敌方海军。
日本海军则采取了夜袭战术和航母打击战术,通过空中打击和海上战斗来迅速击败对手。
而在空中,德国空军采取了闪电战战术,利用先进的战斗机和战术轰炸机来对付敌方的空中力量。
美国则采取了战略轰炸战术,通过大规模的轰炸机编队对敌方城市和基础设施进行轰炸,旨在削弱敌方战斗力。
总结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与战术是各国军队在战争中迅速适应和创新的产物。
通过不同的战略规划、地面作战战术和海空作战战术,各国军队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的经验教训对于后来的军事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 法国篇(上)
读书文摘题目: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法国篇(上)作者:王鼎杰书报刊名:《世界军事》2015年九月下,第4~9页在二战同盟国阵营中,法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惨遭灭国厄运的大国。
这个不幸遭遇是后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继普法战争的惨败与一战的惨胜之后,所遭遇的第三次灾难性事件。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因此覆灭,其苦心经营的马其诺防线(也译作“马奇诺防线”)更沦为世人的笑柄。
正因为法国在1940年的战役中败得如此之惨,以致后人几乎无人尝试站在法国的立场上,去探究马其诺防线背后的深层谋划。
威廉·夏伊勒所著《第三共和国的崩溃》,虽有史诗之恢宏,无奈作者实不知兵,只能泛泛而论,小细节有之,大道理有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则未见之。
另外,因为受到李德哈特(被奉为“20世纪的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教皇”)的影响,谋略论者往往简单地将法军败因归结为德军巧妙地绕过了马其诺防线,唯武器论者满足于用集中和分散使用坦克的区别,来解释法军之败与德军之胜;精神论者热衷于谴责法军的士气低迷、高层的政争不断。
实际上,这些都是浮云遮目、管中窥豹,未见其中窍奥所在。
本文站在法国的立场上,从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技战术互动的角度,再探其间得失。
法国的战略难题世人在对马其诺防线冷嘲热讽了70年后,居然无人提出这样一个质疑:一战中,按施里芬计划行动的德军并未将主攻方向放在法德边境,而是放在了北部的比利时走廊。
一战后,德军总参谋部的对法作战构想,仍是以实现施里芬计划为主流。
英法联军的判断也认为,比利时方向最有可能成为主要交战区。
在整个上世纪30年代,比利时更是一再呼吁法军强化该方向的筑垒工程。
既然如此,本着“攻敌不守,守敌必攻”的原则,假如法军达信防御的威力,认为要靠不破防线粉碎新一轮德军入侵,又明知自身资源有限,就理当将防线修筑在东北方向的法比边境,而绝不应该修筑在明知道不会有敌主力来攻的次要方向——东南的法德边境上。
难道法军高层比我们以往认为的还要愚不可及?当然不是,恰恰相反,这里隐藏着一个法兰西式的苦心孤诣。
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 意大利篇(下)
读书文摘题目: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意大利篇(下)作者:王鼎杰书报刊名:《世界军事》2015年七月上,第9~12页第三阶段:争当大战仲裁者时期(1919至1939年)在战后的动荡格局中,墨索里尼最终胜出,构建了一个法西斯化的意大利。
在对外战略认知上,墨索里尼亦有其独到见地。
早在1930年,他就意识到:“1936和1940年间,第二次欧洲战争必将爆发。
必须强大起来,准备好迎接那一天。
鉴于其地理和历史位置,如果意大利会知道如何保持独立,它就将成为这场巨大冲突的仲裁者……那一天意大利将真正伟大辉煌。
”可以说,墨索里尼对二战爆发的预见性确实惊人,其主张意大利保持中立以待时机的构想亦堪称合理,并且,此时外部形势的变化也出现了两个有利于意大利的变量:其一,石油资源日趋重要,而地中海航线正是连贯中东产油区与欧洲工业地带的运输捷径。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巨型油轮产生之前,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航线的价值一直高于绕道好望角。
其二,德国再次成为欧洲的战争策源地,且希特勒的战略主轴线在于西击法国、东灭苏联。
意大利不仅再次偏离了冲突的主轴线,而且正好处在德国的南侧翼上,与英法的北非领地隔海相望,正足以构成左右逢源的筹码。
但是,墨索里尼的目的依然过于高远。
他竟然幻想着在一场新的欧洲大战的废墟上,由意大利来扮演终结战争的大战仲裁者!殊不知,就算列强皆已因新的大战而精疲力竭,意大利也还是不具备塑造并维持战后秩序的能力。
也可以说,墨索里尼决定以担当“大战仲裁者”为意大利的战略目的时,就已经把其前面两个卓越见识的收获抵消殆尽。
除非意大利能够利用新一轮大战爆发前的时间自我发展,实现国力尤其是军事力量的急剧提升,才有可能实现墨索里尼的战略构想。
然而,事实却走向了反面——首先,意大利经济发展始终没有大的起色。
“到1938年,意大利仍然只拥有世界制造业产量的2.8%,钢、生铁、铁矿石和煤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2.1%、1%、0.7%和0.1%,它的现代资源的能源消耗率比任何其他大国都低得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战略与决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战略与决策在二战期间,军事战略与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场全球性的战争中,各个国家都制定了不同的战略,并采取了相应的军事决策,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盟军的军事战略与决策。
盟军由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国家组成,他们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战略。
其中,对德国的反攻是他们的主要军事目标。
他们通过空中轰炸、陆地进攻以及海军封锁等手段,削弱了纳粹德国的军事实力。
在西方战场上,盟军采取了迅猛的进攻策略。
他们在诺曼底登陆、阿登战役和马尔马拉海战等战役中取得了重要胜利。
这些胜利为盟军提供了强大的推进力,逼迫纳粹德国退守,并最终解放了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家。
而在东方战场上,苏联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功地牵制住了纳粹德国的大部队,为盟军在西线作战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而德国作为纳粹德国的重要指挥者,也实施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战略与决策。
德国军队以闪电战著称,通过快速机动和集中兵力的方式,迅速击溃敌方防御。
这一战略在波兰、法国和苏联等战场上均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然而,随着战争的延续,德军逐渐面临资源短缺、物资不足等问题,他们的战略也逐渐转变为防守为主,力图稳住战线并挣得呼吸的机会。
此外,日本也制定了自己独立的军事战略。
日本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通过空袭珍珠港和东京大轰炸等方式,试图迅速击败美国。
然而,美国迅速调整战略,实施了“岛屿跳跃”战术。
这一战术通过逐渐占领日本周边的战略要点岛屿,使得日本军队实施大规模进攻变得困难。
最终,美国通过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空袭,迫使日本投降。
总的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战略与决策非常复杂多样。
各个国家都根据自身的实力和战略需求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并根据战场形势作出军事决策。
这些决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了战争的发展和结果。
同时,军事战略与决策的背后也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以及各个指挥官的智慧和勇气。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战略与决策进行研究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宝贵的战略经验,为未来的军事决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迎来真正的和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但却隐藏着众多矛盾。
经济方面,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经济遭受重创,失业率飙升,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日本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困境,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政治方面,德国在一战后受到严厉制裁,民族复仇情绪强烈。
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趁机崛起,鼓吹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掌握了政权。
日本则由于国内资源匮乏,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来获取资源和市场。
此外,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软弱无力,无法有效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随后,英法对德宣战,但在战争初期,英法采取了“静坐战争”的策略,坐视波兰灭亡。
1940 年,德国先后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并绕过马奇诺防线,入侵法国。
法国迅速溃败,成立了维希傀儡政府。
与此同时,德国的盟友意大利也在非洲和地中海地区展开了侵略行动。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苏联在战争初期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逐渐稳住了阵脚,并展开了顽强的抵抗。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了战争。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942 年 7 月至 1943 年 2 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苏联红军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德军损失惨重,从此失去了战略主动权。
1942 年 6 月的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美军以少胜多,重创日本海军,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书依次分析了苏联、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的国家战略,研读之后,让人荡气回肠,受益良多!不读此书,实为人生一大憾事。
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苏联篇(上)受特殊的国情和国体影响,苏联在二战中的国家战略,几乎可以视为斯大林个人的战略。
国内学界对“斯大林模式”的研究汗牛充栋,但对“斯大林战略”的研究却凤毛麟角。
事实上,今天回头看去,所谓的“斯大林模式”,与其说是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内发展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为进行国际竞争而采用的特殊战略。
如果不能揭开当年苏联宣传机构营造的表象,将之放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剖析其实质,不仅看不到“斯大林战略”的全貌,也看不清“斯大林模式”的真相。
本文将从战略、国际政治和战争史的综合视角,力图客观呈现真实的“斯大林战略”及其对二战和苏联的影响。
一堆烂摊子当斯大林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时,他接过的是一战惨败和内战惨胜的烂摊子。
俄国曾经是令全世界敬畏的军事巨人,但这一点在斯大林上台之际已丝毫看不出踪影。
俄国的军事厄运可以追溯到1855年。
这一年,在英法联军的猛烈持续攻击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陷落。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沙俄帝国造成两大影响,一是加剧了内部的矛盾,二是迫使其向东扩张。
但是,东进的道路并不顺畅。
1904年,日本在英国的扶植下向沙皇俄国发起了挑战。
这场被后人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的日俄战争,再次以俄国的惨败告终。
一个非欧洲、非白种族裔的发展中国家,居然打败了赫赫有名的“俄国压路机”,这个事实令俄国尴尬蒙羞,更让俄国内部的分离主义者备受鼓舞。
日俄战争再次以俄国的惨败告终1914年,俄国带着雪耻、复兴的追求,毅然决然地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很遗憾,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更惨痛的失败。
结果,一战尚未结束,俄国就因内部的两场革命,率先退出了大国厮杀的棋局。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不能接受俄国因革命而获得静坐旁观的特权。
协约国将俄新政权视为搅局的叛徒,同盟国则看到了征服东方的天赐良机。
革命没有带来和平,却引来更大的灾难和羞辱。
面对气势汹汹的德军,新政权为求生存,被迫于1918年3月3日,签署了灾难性的德俄《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约》(编注:《布列斯特和约》)。
正如沃尔纳茨基总结的那样:“和平的条件是灾难性的。
乌克兰、波兰、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得以独立。
外高加索的部分地区被割让给土耳其。
俄国人口由此减少了26%,可耕地减少了27%,粮食产量减少了32%,铁路系统缩小了26%,制造业减少了33%,钢铁减少了73%,煤矿数量缩水了75%。
此外,俄国还必须支付一大笔战争赔款。
”总计6000万人口和超过5000家工厂、磨坊、酿酒厂和炼油厂,被划到俄国之外。
德国的战败,虽然宣告了这一和约的失效。
但随之而来的是,沙俄帝国的大崩解和前所未有的大内战。
从芬兰开始,经波罗的海三国到波兰平原,再转向辽阔的乌克兰草原,最终达到外高加索的群山之地。
这样一个巨大的弧形地带,好像一块再也无法承担重量的护胸甲,硬生生地掉落下来。
同时,境内的反革命势力与境外的干涉武装相勾结,对新政权构成了严重的生存威胁。
在此后的两年多,新政权为了生存而苦战不休。
正如两位美国学者(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与马克·斯坦伯格)指出的那样:“到内战结束时,苏俄已是精疲力竭、奄奄一息。
1920年和1921年连续两年的干旱和1921年出现的可怕的饥荒,更是雪上加霜。
‘不流血’的十月革命过后的几年内,流行病、饥荒、战乱、屠戮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崩溃,夺去了超过2000万人的生命。
”此外,还有200万人逃离俄国,其中法国接收了60万人,位居首位,中、美、波、德四国紧随其后,各流入10万人。
“流亡者中有相当大部分受过教育或者具有一技之长。
”这种人口流失,显然非常不利于俄国的发展。
俄国国内战争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争对经济的破坏更是有目共睹。
“战时共产主义也许挽救了内战中的苏维埃政权,但同时也极大地摧毁了国民经济。
私人产业和贸易纷纷受到严格限制,而国家又无力提供足够的生产和贸易能力,国内经济因而进入停滞状态。
据估计,1921年时,全国的矿山和工厂的产量只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的水平,一些重要工业和生活产品的生产能力萎缩得更为惊人,当时棉花的产量只有战前的5%,而钢铁产量更是跌到战前2%的水平。
作为对余粮征集制的一种回应,不满的农民甚至拒绝耕作。
到1921年,可耕作地面积只达到战前平均水平的62%,而收成更是只达到正常水平的37%。
马匹的数量从1916年的3500万头骤减至1920年的2400万头,同期,耕牛的数量则从5800万头减少到3700万头。
俄国货币卢布对美元的汇价从1914年的2卢布兑1美元暴涨到1920年的1200卢布兑1美元。
”俄国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俄国国内战争是以前所未有的残酷血腥的方式进行的。
国内战争的后果,在很多年内影响着俄罗斯国家生活和社会状况的方方面面。
国家遭到了破坏。
武装干涉所带来的损失高达500亿金卢布。
工业生产水平缩减到俄国革命前的20%至40%,而农业生产则减少了50%。
”(佐洛塔廖夫主编:《俄罗斯军事战略史》)伴随着俄国国力跌入谷底,尤其是其军事形象的持续下降,周边的反俄反苏势力蠢蠢欲动,连小小的波兰也一路东进,险些拿下大半个乌克兰,日本更是趁机出兵,有鲸吞西伯利亚之势。
这个惨痛的记忆深刻影响了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国家战略。
两大战略遗产当然,斯大林继承的并非都是负面资产,单以战略智力资产而言,他继承了两大遗产:一个是彼得大帝的遗产,一个是列宁的遗产。
彼得大帝的战略遗产由四部分组成——1.大俄罗斯主义。
沙皇俄国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奉行希腊正教,进而自命为一切东正教徒的保护国和一切斯拉夫民族的宗主国。
这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俄罗斯主义。
对这个传统,彼得大帝及其后的历代沙皇均奉为正宗,世代相传,与俄罗斯帝国的扩张相表里。
彼得大帝推进了俄罗斯的军事现代化2.工程师精神。
彼得大帝本人就是一位超级工程师。
据记载,他生平共计掌握了20种技艺,大到建造一艘船,小到手工制作一双鞋,皆可自己完成。
“他曾亲手把他的朝臣们的牙齿拔掉,胡须剪掉。
”“他亲自参与所有的国事,不管是技术性、专业性的还是一般性的问题,他无所不知;他能深入到外交、行政、司法、财政、商业、工业和教育等所有领域的细节中去。
在改革中,彼得总是重视专家的意见,但也坚持独立思考,能够果断地视具体情况来调整计划。
彼得一世也逐渐成长为一位称职的陆海军指挥官。
他全面地研习过普通士兵和水手的军事技能,亲自在军中服役,学习每一种武器的使用方法,有了这些经历和经验后,他才把自己提拔为一个军官。
波尔塔瓦(Poltava)战役胜利后,他获得了陆军上将的军衔。
在大北方战争胜利结束之后,他又成为海军上将。
”就是靠了这种高度务实的行事风格,彼得大帝迅速助推了俄罗斯的军事现代化,并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独特而强悍的军工传统。
具备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3.出海口战略。
彼得大帝深知在大航海助推全球化的时代,内陆国家居于何等不利的地位。
故而,他坚信,“除非拥抱海洋,否则俄罗斯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国”。
“俄罗斯有两只手,一个叫陆军,一个叫海军”。
他的一生功业,即在于打赢大北方战争,将大半个波罗的海变成俄国的内湖。
其继承人则顺着这条道路四面出击,向西南谋求黑海出海口,向东谋求太平洋出海口,向南谋求印度洋出海口。
这就形成了独特的出海口战略传统,深刻影响了沙俄、苏联的外交政策和地缘方针。
4.强人政治。
彼得大帝亲政之时的俄罗斯,可谓一片蛮荒。
在西欧的游历,进一步刺激了彼得大帝。
他决心以铁腕手段推进俄罗斯的现代化,并将这个国家带入大国博弈的战场,靠武力换取属于自己的荣耀。
彼得大帝怀着一种只争朝夕的心情参加大国竞争,难免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去看他的国民:“我们的人民有如孩童,永远不会去学习他们的字母表,必须是主人强迫他们去这样做。
”所以,彼得大帝的一生,记录的是其不断挥舞皮鞭,驱策众生,以万骨之枯换取大国崛起。
结果,正如俄国著名史学家尼古拉·卡拉姆津感叹的那样:“我们变成了世界公民,但在某些方面却没有成为俄罗斯公民。
”这种皮鞭策略,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爆发力,但同时极大地削弱了来自基层和个体的自发力。
但急则治标,每逢国家危亡关头,这种策略就会成为俄罗斯高层的首选。
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就不无此种传统的身影。
而列宁继承发扬的远不止于此,他给后任留下了两大战略遗产:1.高度务实的外交策略。
在德军利用俄国内部革命大举东进的危亡关头,列宁力排众议,接受了屈辱的《布列斯特和约》,并将之与1807年的俄法《提尔西特条约》相提并论,认为同样是以策略性的暂时退让换取日后的反击之机。
2.以攻为守的国家战略。
如前所述,十月革命没有带来和平,反而引发更大的内忧外患。
连续的独立狂潮让新政权别无选择。
本着不进则退,退则必亡的思路,新政权迅速确定了以攻为守的策略。
于是,苏维埃俄国的开国史,就成了一部战争史,且越到后来,越带有境外攻击作战的色彩。
在西线,红军最远曾推进到华沙城下,但最终功亏一篑。
其原因,一半在于军事力量的不足,一半则在于外交准备的欠缺,以致强国集团群起支持波兰。
而在东线,红军要成功得多,他们不仅收复了沙俄时期的所有领土,甚至还一举控制了外蒙古。
要知道,即便是在沙俄时期,受到大国外交的制约,也从未敢明目张胆地支持外蒙独立,而只是暗中扶植独立派,再以此为筹码压迫中国政府,换取实际利益。
北洋政府1916年与沙俄签订的外蒙协议,就是这一指导思路的体现。
双方联合打压了外蒙的独立运动,确定其为“自治”地区,但大量实际利益被强制转让给俄国。
这一次,苏俄新政权却在最弱势的时刻,一举做到了沙俄政府都不敢做的事情。
这与其说是新政权胆量大,不如说是对国际形势把握准确:一战后遗症引发的大面积工人运动,像溃疡一样折磨着欧洲国家;北洋政府被大规模内战和内争所困扰,更不得不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日、美在远东政策上互相猜忌、掣肘。
所有这些都令新政权受益匪浅。
苏维埃俄国建国之初战争不断列宁一度还推行了力度颇大的经济改革,并谨慎把握宣传口径,以此推动苏美关系的改善,目的在于“师资(本主义)之长技以制资”。
列宁曾经对美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儿子阿曼德·哈默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巧妙务实的外交,加上卧薪尝胆的军事化,等于大国崛起。
这就是斯大林从列宁时代总结出的历史经验。
当这个经验与彼得大帝的传统合二为一时,斯大林式战略就呼之欲出了。
斯大林式战略斯大林虽然是格鲁吉亚人,出身神学院,但他在成为最高领袖后,迅速展现出参与大国竞争的热切愿望,并自觉扮演起大俄罗斯主义继承人的角色。
他保留了泛斯拉夫主义,但扬弃了东正教这面旗帜,代之以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共产主义思想,从而开启了独具特色的斯大林式强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