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高一生物下学期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使基因重组产生更多变异类型
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
C.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检测反馈
A 5、协同进化是生物进化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探究一.协同进化
探究任务一:3、阅读课本121页,小组合作构建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历程
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
最早出现的生物都是厌氧 的 (进行 无氧呼吸)
最早的 光合 生物出现,原始大 气中有了氧气
好氧生物出现
原始地球
探究一.协同进化
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复习回顾:
【长句表达】
1.(必修2 P116)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_产__生__可__育__后__ 代 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2.新物种的形成途径 (1)渐变:长期的 地理隔离→阻断基因交流→不同的突变、基因重组和选择 →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种群基因库出现差异→差异加大→_生__殖__ 隔离→新物种形成。 (2)有时不需要地理隔离:如 多倍体的形成。 3.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 4.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生殖隔离的形成 。
(3)昆虫传粉的专门化对植物繁殖后代有什么意义? 可以提高传粉的效率, 并且昆虫也可得到较多的食物或保护
(4)虫媒花的进化与传粉昆虫的进化有什么关系?
这两种生物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探究一.协同进化
探究任务一:2、阅读课本119页,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 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作用对象
2.类型:
(1)不同物种之间
① 种间互助 ② 种间斗争
(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3.意义: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
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 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也就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作用结果
【典例1】协同进化是生物进化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有细长花距的兰花和有细长口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B.猎豹与羚羊的“军备竞赛”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C.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主要通过生存斗争实现 D.协同进化就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针对训练1】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C.一种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D.寄生关系使寄生者和宿主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协同进化发展
探究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内容:
① 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基因及其组合的多样性
无机环境的多样性
3.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化石
探究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4.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历程:
时期 35亿年前 35亿年~15亿年

生物类型 古细菌
意义 -
细菌(包括蓝细菌) 形成 生产者 和 分解者两极生态系统
大约15亿年前
真核生物
出现了 有性生殖 ,实现了 基因重组, 加快了进化速度
5.7亿~5.0亿年前
A.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协同进化 B. 猎豹与斑马的“军备竞赛”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C.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 有细长花距的兰花和有细长口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6、下列叙述中,符合中性学说的是( D )
A.中性突变一般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因此中性突变不是突变 B.当自然选择作用于中性突变时,有利的变异被积累 C.中性学说与自然选择学说是完全对立的 D.中性学说是始终以分子水平结构来分析问题的
探究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2、中性突变学说: 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大量的基因突变是_中__性__的,因此有人主 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_中___性__突__变__的逐渐积累,而不是 __自__然__选__择___。
3、间断平衡学说: 有人提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物种 __长__期__稳__定__与___迅__速__形__成___新__种____交替出现的过程。
② 物种多样性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性
③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内生物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探究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长期自然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
基因多样性
导致
变异的不定向性
根本 原因
物种多样性
直接原因
组 成
生态系统多样性
组成
蛋白质多样性
直接 选择
捕食者吃掉的多是老、病弱或年幼个体,客观上促进羚羊种群发展。 (2) 捕食者是否可以“高枕无忧”?
不可以,只有动作敏捷、跑得快的才能获得食物。
(3)“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
没有我,你跑 不了这么快!
没有我,你也跑 不了这么快!
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
“收割理论”: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 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 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 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A.中性突变学说的研究水平侧重于分子水平 B.DNA分子产生的突变大部分是中性的 C.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 D.中性突变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对立的
网络构建
协同进化与生物 多样性的形成
协同进化
协同进化的实例 协同进化的概念
遗传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物种
生态系统 生物进化的历程(即生物多样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复杂多样的陆地生态系统逐渐形成
探究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探究任务二: 1 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 陆生植物和陆生动物的出现谁先谁后?前者为后者提供了什么条件?
3 同今天你所看到的地球相比,寒武纪时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
4 恐龙大约是什么时候绝灭的?物种绝灭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C)
A.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针对训练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进化过程中霉菌比细菌出现得早 B.进化过程中蓝细菌比好氧细菌出现得早 C.有性生殖生物比无性生殖生物进化得慢 D.哺乳动物必定生活在陆地上
探究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5、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几个关键变化:
✓结构上: 简单→复杂
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呼吸方式: 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生态系统结构: 两极生态系统→三极生态系统 ✓生活环境: 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典例2】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 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 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
探究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核心:自然选择学说) ①适应是_自__然__选___择__的结果 ②_种__群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__突__变__和__基___因__重__组 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④_自__然__选___择__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⑤_隔__离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⑥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_生___物__与_生__物___、 __生__物__与无___机__环__境__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 ⑦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_协__同__进__化___的结果
2.基于早期地球的特殊环境推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C )
A.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B.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C.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D.多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检测反馈
3、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原因是有性生殖(D)
A.能产生大量后代
B.产生的后代成活率较高
C.能出现更多的突变类型
生物进化论不会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发展!
【典例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 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有利变异 D.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针对训练3】下列关于中性突变学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海洋中无脊椎动物物种 大爆发
出现了生态系统的第三极——_消___费__者__, 使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结构
大约4亿年前
陆生植物:蕨___类__植物__
陆生动物:原始的 _两___栖__类__
生物登陆改变陆地环境
主要的生产者:
至今
_裸__子__植__物__和_被___子__植__物__占 优势的动物类群:鸟__类____ 和__哺___乳_ 类
预习自测
(1)协同进化只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 ×) (2)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 (3)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 ) (4)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物种多样性( × )
(5)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
次( × )
情境导入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形成的过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进化理论在发展 中性突变理论
间断平衡理论
检测反馈
1.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判断下列与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有关的表述是否正确。 (1)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 (2)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X ) (3)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从古至今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X ) (4)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X )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学习目标:
1.概述协同进化的概念和意义。 2.概述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和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探究一.协同进化
探究任务一:1、阅读课本P119问题探讨,回答下列问题。 (1)达尔文作出上述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兰花的生殖离不开传粉昆虫,如果没有与这种兰花结构相适应的传粉昆虫, 这种兰花就难以完成传粉受精,这个物种也就不存在 (2)如果后来未发现这样的蛾类昆虫,是否说明达尔文的推测是错误的? 未发现并不等于这样的蛾类昆虫不存在,因此并不能说明达尔文的推测一定是错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