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2024年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行宪国大”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大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总统府2、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依据的原则是______。
A.三权分立B.议行合一C.议行分开D.三权合一3、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______A.内阁制B.六部制C.诸寺制D.司礼监制4、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______。
A.内阁B.六部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__。
A.工农兵代表会议B.苏维埃代表大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D.人民委员会6、唐朝时,首开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从而在制度上赋予其参政权力之先例的皇帝是()。
A.唐玄宗B.唐太宗C.唐代宗D.唐中宗7、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______。
A.议会共和制B.委员合议制C.议行合一制D.责任内阁制8、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______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9、中国历史上在行政管理方面神权政治色彩最浓烈的是______。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
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相府1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______A.总裁制B.总统制C.议会制D.委员会制12、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______。
A.军机处B.枢密院C.兵部D.都督府13、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______A.治书侍御史B.御史大夫C.御史中丞D.殿中侍御史14、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15、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______。
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
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序号一:介绍中国行政史是研究中国政府行政制度以及行政机构发展历程的学科,通过深入探讨中国行政史的重点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中国现行的行政体制,对于研究中国政府的运作方式和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行政史自考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备考。
序号二:秦汉时期的行政制度我们将从秦汉时期的行政制度入手,这一时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行政史的起点。
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郡县官员负责地方行政事务,并与中央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
秦汉时期还实行了封建制度,封建贵族在地方行政中发挥重要作用。
了解秦汉时期的行政制度对于理解后续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序号三:唐宋时期的行政制度在唐宋时期,中国行政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唐代建立了府州县三级行政机构,地方行政管理更加规范和细致,官员选拔流程逐渐完善。
而到了宋代,行政制度更加精细化,实行州、县、乡三级行政体系,官员选拔更加依靠科举制度。
了解唐宋时期的行政制度对于了解中国封建王朝的行政管理方式以及科举制度的运作具有重要价值。
序号四: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在明清时期,中国实行了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行政管理更加强化。
明代设立了行宫东厂、西厂等特殊机构进行监察,清朝则设立了内阁和内阁学士,负责行政决策与管理。
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也包括了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方式,如府州县衙门等。
研究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政府的集权特点以及封建专制的特征。
序号五:近现代行政制度的演变近现代的行政制度变革是中国行政史中的重要部分。
从晚清的洋务运动到民国时期的官制改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行政体制改革,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对行政机构和行政管理方式的重构。
这些改革包括了官员选拔制度、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以及行政体制的流程优化等方面。
了解近现代行政制度的演变对于分析中国现行行政体制的问题和未来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自学考试之行政史名词解释3
自学考试之行政史名词解释3考满:明代针对官员任职期限到必然期限进行的一般性考核。
三年一考,三考为满,经过考满,量其功过,分成上中下三等,以此为据决定其升降去留。
四品以上以及监察御史、内阁官员则由本衙门长官主持考满,然后上报都察院和吏部复核。
京察和大计:明代对官员按期进行的考察制度,后被清代沿用。
考察内容:政绩、违法行径和渎职行为进行清理和处置。
不称职行为分为八级。
对京官的考察每六年一次,称为京察。
四品以上皇帝主持,五品以下吏部和都察院共同主持。
对地方官的考察实行大计制度。
各县每月向府报告请示,各府每年汇总各县情况上报布政司,布政司审核后交与按察司、巡抚,总督复核,最后汇总呈报吏部。
吏部每三年进行一次总的检查,检查形式一是朝觐考察,二是巡视考察。
第九章清内三院:清代初期的中央文书机构。
1636年皇太极改文馆为内三院,包罗中国史院(撰拟招令、编篡国史)、内秘书院(掌管起草敕谕和收录各政府机构的奏疏)、内弘文院(讲经注史,颁布开始),三院长官为八承政,三院共设大学士四人,学士五人。
可参与机务,充当皇帝助手和顾问,初具了后来内阁的规模和本能机能。
但此时仍以文书事务为主,还不能算是最高决策或挂靠机构。
清军入关后,改内三院为内阁,到康熙后,将大学士品秩升为正二品,分兼殿阁衔,自是内阁基础基本奠立。
军机处:清朝自雍正开始设置的中枢决策机构。
为了当时用兵西北的军事需要,以达到办事密速的效果,一开始仅是临时性机构,但因为它便于皇帝对国家政务的独裁,初设时仅为军事方面,后来发展成总揽军政大权的中枢决策机构。
实权远远超过内阁。
它的设置彻底清除了宰相制度的残余和影响。
军机处不下属机构,所以权力虽大,但并不同于宰相,仍同皇帝的秘书班子。
厅:清代设置的地方行政单位。
厅本不是固定的行政单位。
知府常派副职同知、通判分区办理所属州县政务,其办事处就叫厅。
开始只是府的分防单位,到后来便逐渐成为固定的行政单位。
一般的厅属知府管辖,也有少数布政司直接管辖,称直隶厅。
中国行政史
雅典 公民大会
绪论
圣旨
罗马 十二铜表法
绪论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是种
A.人治 B.法治
绪论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是种【人治】
A.人治 B.法治
绪论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是种【人治】
A.人治 B.法治
传统治国之道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绪论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是种【人治】
A.人治 B.法治
传统治国之道的核心是【以德治国】
0.1.3三、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
引论 三、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
练习题
1、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A: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B:皇权和民权的矛盾 C:相权和军权的矛盾 D:事权和财权的矛盾
练习题
1、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
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
练习题
2、中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是( )
A:封建制时期 B:奴隶制时期 C:氏族部落时期 D:大一统时期
练习题
2、中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是(B)
A:封建制时期 B:奴隶制时期 C:氏族部落时期 D:大一统时期
引论 二、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的特点
战国
中国封建社会
【选择题】
鸦片战争
知识点详解见尚德教材5页
0.1上篇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引论
引论 二、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的特点
知识点详解见尚德教材5页
引论 二、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的特点
0.1上篇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引论
引论 二、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的特点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1
自考 中国行政史 80%名词解释 必考 第一章 夏商西周 1、禅让制:尧舜禹时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
相传四岳推举舜为尧的继承人,尧对舜三年考核后让舜作自己的助手。
尧死后舜继位。
后四岳又举治水有功的禹。
2、宗法制: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西周时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
核心内容是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
嫡长子为“大宗”,庶子分封为“小宗”,小服大,借以维护各级“宗子”为中心的宗法统治。
3、分封制:是中国奴隶社会中一种为协调统治阶级利益以便对付种族奴隶而建立的制度,即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世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
西周时期分封制度达到成熟和完善,它与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相互支持、相互巩固,以达到保证国家统治的稳固长久。
周天子除留下王畿的一部分地区由刑王室直接管理外,将其他部分分封给王族成员、功臣姻亲和传统贵族,这些人也依此做法再分给卿大夫。
经过不同层次的分封,西周王朝形成了等级结构的国家群。
分封诸侯的目的是拱卫中央王朝,天子与诸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4、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君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由君王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者从事生产。
“外服”是指侯国统治的区域,由各地诸侯管理,但外服诸侯与君主是一种君臣关系。
内外服制最早实行于商朝。
5、乡遂管理体制:是西周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实行的一种管理体制。
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
在国都内及其近邻划分若干乡,并设相应的管理者。
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实行遂制,也设相应管理者。
通过乡遂制度,形成层层控制的网络系统,成为后世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
四岳议事会:是君主的辅助及咨询顾问 王子王位继承制:盘庚迁殷后,变“兄终弟及”制为王子继承制,即由家族占有王位缩小到直系占有王位 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就是在诸嫡子之中,确定长子的优先继承地位。
自考中国行政史各章节知识点
自考中国行政史各章节知识点
1. 中国行政史的概念及意义
- 行政史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中国行政史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 行政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关系
2. 先秦时期的行政制度
- 先秦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郡县制、郡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先秦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3. 唐宋时期的行政制度
- 唐宋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唐宋时期的州县制、州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唐宋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4. 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
- 明清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明清时期的州县制、州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明清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5. 民国时期的行政制度
- 民国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民国时期的县制、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民国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6.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制度
-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新中国成立后的县、市、省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7. 中国行政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
-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成效和不足
8. 中国行政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 全球化和信息化对中国行政制度的挑战
- 中国行政制度思想的创新和现代化
- 中国行政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精选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精选上篇中国古代地行政管理第一章夏商西周地行政管理,内外服制:是上网抄吸取夏朝及早商时期地历史教训,为强化王权,对王朝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后实行地一种体制,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分别采用不同地通知方法和组织形式.内服是指商王直接统治地区域,外服是诸侯国统治地区域.,世卿世禄制:是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地制度.世卿只是那些具有官僚身份地贵族,父子之间官职世袭.世禄是指这些贵族一方面在朝为官,另一方面仍享有原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享用.第二章春秋战国地行政管理,郡县制:产生于春秋时期,是一种与中央集权体制相适应地地方行政体制.县是由兼并而来地土地和灭亡小国盖设而成,是由君主直接控制地直属地方行政区域.郡主要设置在新得到地边地,地位比县要低.,上计:是战国时期官员考核地主要形式,即下级行政部门向上级禀报仓库存粮、垦田数、赋税数、户口统计及治安情况.其具体做法是:每年初中央重要官员和地方长官将一年地各种预算数字写在木卷上,呈报国君.国君将卷一分为二,国君执右卷,大臣执左卷,年终由国君亲自考核,将两卷相合,并将实际完成数字和预算数字相核,以定政绩高下.第三章秦汉地行政管理,中外朝制:是指汉武帝时中外相所形成地两套处理政务地官员系统.汉武帝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让他们充任自己地高级侍从,担任侍中、给事中、尚书等官职,出入宫廷,组成皇帝地私人秘书班子,形成中朝决策地格局.从此中枢体制发生变化,军国大事由皇帝先交内廷决议,再交外朝官执行.这样,由宫廷侍从官组成地中朝掌握国家政务地地位,国家地行政管理重心由朝廷向宫廷转移,中朝官对外朝官处于压倒优势地地位.,三公宰相制:汉成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这种制度被称为三公宰相制.,察举制:察为考察,举为举荐,察举即在考察地基础上予以举荐.察举是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员地主要途径,其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下诏制定举荐科目,丞相、列侯、公卿和郡国守相按科目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然后由皇帝亲自对被举荐者进行策问,根据对策等第高下授予官职.第四章魏晋南北朝地行政管理,宗主督护制:是指北魏初年,面对各地豪强聚众结坞自保,北魏只得承认既成事实,认命坞主为宗主督护,让他们行驶基层政权只能地一种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为门阀政治服务地选官制度.魏国建立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定.九品中正制度是从汉代察举制演变而来,只不过将举荐之权从中央和地方各级长官转移到专职举士和中正官.其具体方法是由在中央任职地官员担任原籍地地大中正或中正,负责考察本地士人,综合他们地门第和德才定出品和状.品主要依据家世官位和资历,分为上上至下下九品,状是根据士人德才行为下地一个简短评语,品、状均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依据.九品中正制称为巩固门阀政治、阻塞寒素人才人仕地工具.第五章隋唐地行政管理,九寺五监:是唐代设置地独立地中央职能部门,它和尚书六部在职级上基本处于平行地位,与六部没有法定隶属关系,但职权与六部重叠之处甚多.九寺五监分掌具体事务.九寺有太府寺、司农寺、宗正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五监有国子监、军器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节度使:最初是边区地军事长官,职权以领军为主,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掌握地方政治、军事和财政大权,称为割据一方地地方高级行政长官.节度使职位或传子世袭,或部下充任,中央政府无权过问.第六章五代、宋地行政管理,二府三司制:二府三司制是宋代地中央行政体制,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地三司使,又称“计相”.,磨勘制度:是北宋期间确立地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地制度,包括勘验官员薄历文状地一系列程序,薄历文状包括解状、举状、家状、考状等.第七章辽金元地行政管理,南面官制:南面官制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设立地一套管理汉人地制度.南面官以汉人为主,但也有契丹人.,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是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和地方行政机构三位一体地封建化基层组织.金朝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猛安谋克制作为相当于州、县地两级地方行政单位,与州县形成互不统属地两个系统.户为一谋克,谋克为一猛安.,勃极烈制:金太祖祖父乌古乃时期形成了一个强大而持久地军事联盟,称为高居部落之上地组织形式,从此开始设官分职.所设官职都称为勃极烈.在都勃极烈下置国相,或称国论勃极烈,处于宰辅地位,在国相之下设诸勃极烈.完颜阿骨打继任都勃极烈后,把原有地部落联盟改造成国家机关,国相、诸勃极烈成为金代中央中枢决策官员,由出身宗室、地位尊贵、职务终身地数名勃极烈组成贵族会议,决定国家大事.第八章明德行政管理,里甲制:以户为一里,每里设里长十人,轮流为首,十年一轮,剩下地户分为十甲,各设首一人.,考满:考满是明代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地官员进行地一般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官员地从政资历和政绩,办法是三年一考,三考为满,考满之日,由有关部门量其功过,分成上中下三等,以此为据决定其升降去留.,票拟与批红:正统初年,因皇帝幼冲,太皇太后委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票拟”.内阁票拟后由皇帝作出最高裁决,即用红笔在奏章上批答,称为批红.第九章清地行政管理,理藩院:理藩院是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物而新增设地中央机构,与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合称“三院八衙门”,是重要地中央机构.,宗人府:清朝管咯皇族事务地机构,其长官为宗人令,由亲王或者郡王充当,其下属为左右宗正和左右宗人等,均从满族贵族中遴选.宗人府安排在政府机关地首位,高居内阁、六部之上.其具体职责是长官皇族属籍、纂修“玉牒”、议叙或议处皇族官员、审理皇族内部地诉讼案件.下篇中国近代地行政管理第十章晚清政府地行政管理,总理衙门: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又称“总署”或者“译署”,名义上属礼部节制,但实际上其地位与各部院平行甚至在各部院之上.总理衙门内部地行政体制大体与军机处相仿,主要分为总署大臣和章京两级.,弼德院:弼德院是清政府在成立仿“责任内阁”时,仿照英、日枢密院而设立地机构,作为皇帝地咨询机构,并用以制约内阁.,百日维新: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地双重威胁下,加之日本改革成功地影响,光绪皇帝决定采纳康有为等维新派地改革建议,推行变法运动.年月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月日到月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天,史称“百日维新”.第十一章南京临时政府地行政管理,南京府:南京原是清朝两江总督驻地,设江宁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虽废府存县,但由于南京是中央政府所在地,处于首都地地位,故仍存政府,将江宁府改为南京府,直属内务部.南京府设府知事人,直属内务总长指挥和监督.,军政分府:是南京临时政府在省地某些重要地点,如前清地原道站或者特别府所在地,设立地低于省一级地军政机关,下辖数目不等地州县,特点是军政、民政、财政合一.,总裁会议制:军政府设总裁会议,由总裁组成.每次会议轮流推人为主席,未经国会议决或同意,总裁不得擅自决定内外政策和任命政务员,经半数以上议员议决可以弹劾总统.第十二章北洋军阀政府地行政管理,超责任内阁:黎元洪在继任大总统后,下令废除国务卿,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组成新地内阁,从形式上看,新地北京政府采用责任内阁制,但段祺瑞依凭军事实力,有意将总理内阁职权超出《临时约法》地范围,将内阁凌驾于总统和国会之上.因此,人称段内阁为“超责任内阁”.,中华民国军政府:年张作霖为保住北京政权,于月日公布《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组成中华民国军政府,自任陆海大元帅.军政府实行大元帅独裁制.中华民国军政府完全是奉系张作霖直接控制下地军事独裁政府.,北洋政府地甄别制度:是指北洋政府时期对未经文官考试已任用地官员,采用甄别办法,验证现任官资格,决定其去留地制度.第十三章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地行政管理,中政会:中政会于年成立,其职权主要是确立立法原则、施政方针和政务官.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正式将中政会确立为全国实行训政之最高指导机关.中政会处于国民党和政府之间,隶属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对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责任.,省政府:省政府是地方最高行政单位,由行政院提请国民政府任命至人组成省政府委员会行使职权.省政府设主席人,由国民政府从省政府委员总指定.省政府主席代表省政府,监督所属行政机关,处理日常及紧急事项,召集并主持省政府委员会议,领导执行会议决议案.第十四章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地行政管理,中央设计局:中央设计局是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地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地原则,于年冬设立地决策技术系统.它由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兼任总裁,并由总裁遴聘党政高级官员及著名专家组成各委员会.,国防最高委员会:是国民党为适应抗战和巩固统治地需要而设立地国防最高领导机关.它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领导下,统一党政军地指挥,并代行中央政治委员会地职权.,幕僚长制: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建立地一种办公制度.幕僚长指地是常务次长、秘书长、主任秘书、支部书记等着中负责事务工作地官吏.幕僚长制地核心是要幕僚长负起责任,以保障主管官对重要政务地筹划和管理.,行政三联制:行政三联制是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于年推行地旨在提高行政效率地一项制度,即按照行政运行地程序,将一切工作过程分为计划、执行、考核三个阶段.国防最高委员会是将三者统一和联系起来地最高指挥机关.第十五章战后南京政府地行政管理,“以党透政”:这是国民党为了加强行政监督地措施之一.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决议规定:凡本党决定地政策,由党部提交同级政治委员会决定后,命令从政党员于政府中制定方案,作为施政地依据,并检查其成效.同时,在民意机关和群众团体地党员中遴选若干人,组成党团,指导执行党地决议和各项方针政策.,“三法”:年月日南京政府为了整顿日趋腐败地吏治,公布了《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俸级法》,时称“三法”.第十六章工农民主政权地行政管理,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在行政组织系统中居于最高领导地位.人民委员会由主席、各人民委员、工农检查委员会主席、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等组成.人民委员会对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地范围内颁布各种法令和条例,它有权审查、修改或停止各人民委员部所提出地法令及其决议.第十七章抗日民主政权地行政管理,边区政府委员会:是边区最高行政机关,由边区参议会选举若干人组成.设主席人,副主席至人,由边区参议会从边区政府委员中选任.边区政府主席为边区最高行政长官,对边区参议会及边区政府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边区政务.第十八章人民民主政权地行政管理,军事管制委员会:是中共中央于年月决定在新收复地大城市中成立地过渡性地政权组织形式.它在人民解放军总部、军区及前线司令部地领导下,为该市军事管制期间统一地军政领导机关.,各界代表会: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为了加强人民政权与广大群众地联系,设立了各界代表会.各界代表会地人数不拘,代表必须来自群众,以劳动人民和革命知识分子居多.作为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地咨询协商机关,各界代表会只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或意见,对政府无约束权.。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zijinongde 最全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第一章夏商西周◆内外服制:是商朝吸取夏朝及商超早期的历史教训,为强化王权对王朝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后实行的一种体质。
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诸侯与商王既是君臣关系,又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
外服指诸侯国统治的区域。
即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
◆世卿世禄制: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
世卿:指贵族中到王室充当卿士或到公室充当卿的那一部分具有官僚身份的贵族,他们父子之间官职世袭,故称世卿。
世禄:指这些贵族一方面在朝为官,另一方面仍是其封国的封君,享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享用。
◆禅让制:尧舜禹时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
相传四岳推举舜为尧的继承人,尧对舜三年考核后让舜作自己的助手。
尧死后舜继位。
后四岳又举治水有功的禹。
◆宗法制: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西周时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
核心内容是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
嫡长子为“大宗”,庶子分封为“小宗”,小服大,借以维护各级“宗子”为中心的宗法统治。
◆西周分封制:西周初年,统治者把大规模的土地连同居民分赏给王室子弟和功臣,建立西周的属国。
这些封地叫诸候,诸候在其封国内,又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子弟卿大夫,作为“采邑”。
卿大夫再分作为“食地”,此为大分封。
利用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
建立了天子、诸候、卿大夫之间的严格隶属关系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王权集中。
它是我国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
当然,也导致了长期的诸候争霸战争。
◆乡遂制度: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
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
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共近郊,划分为若干乡采用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比、闾、族、党、州、乡)。
边远农村地区衽遂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赞,五赞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邻、里、赞、鄙、县、遂)分别设“邻长、里胥、赞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精选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精选上篇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第一章夏商西周的行政管理1,内外服制:是上网抄吸取夏朝及早商时期的历史教训,为强化王权,对王朝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后实行的一种体制,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分别采用不同的通知方法和组织形式。
内服是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外服是诸侯国统治的区域。
2,世卿世禄制:是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
世卿只是那些具有官僚身份的贵族,父子之间官职世袭。
世禄是指这些贵族一方面在朝为官,另一方面仍享有原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享用。
第二章春秋战国的行政管理3,郡县制:产生于春秋时期,是一种与中央集权体制相适应的地方行政体制。
县是由兼并而来的土地和灭亡小国盖设而成,是由君主直接控制的直属地方行政区域。
郡主要设置在新得到的边地,地位比县要低。
4,上计:是战国时期官员考核的主要形式,即下级行政部门向上级禀报仓库存粮、垦田数、赋税数、户口统计及治安情况。
其具体做法是:每年初中央重要官员和地方长官将一年的各种预算数字写在木卷上,呈报国君。
国君将卷一分为二,国君执右卷,大臣执左卷,年终由国君亲自考核,将两卷相合,并将实际完成数字和预算数字相核,以定政绩高下。
第三章秦汉的行政管理5,中外朝制:是指汉武帝时中外相所形成的两套处理政务的官员系统。
汉武帝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让他们充任自己的高级侍从,担任侍中、给事中、尚书等官职,出入宫廷,组成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形成中朝决策的格局。
从此中枢体制发生变化,军国大事由皇帝先交内廷决议,再交外朝官执行。
这样,由宫廷侍从官组成的中朝掌握国家政务的地位,国家的行政管理重心由朝廷向宫廷转移,中朝官对外朝官处于压倒优势的地位。
6,三公宰相制:汉成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种制度被称为三公宰相制。
7,察举制:察为考察,举为举荐,察举即在考察的基础上予以举荐。
中国行政史
中国行政史中国行政史是指中国各个朝代以及近现代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方法的演变和发展。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国的行政史也经历了各种不同的阶段。
古代行政制度中国的古代行政制度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时代,那时候还没有完全成熟的行政制度,各位王者主要依靠道德及传统来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秩序。
相传,最早的行政制度创始人是黄帝,他建立了以官僚制为基础的行政体系,其中以封建制为主要特点。
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行政制度和方法因国家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也导致了国家间的一系列冲突和动荡。
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并统一中原,他制定了一系列的行政法律,如《建元以来律令》和《河渠水利法》等,这些法律成为了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法规。
汉代时期,行政管理机构规模进一步扩大,主要称为五经博士、五官以及十二监察御史等。
唐代时期,这些机构已经逐渐演变成为朝廷的主要权力机构,而地方行政也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州(县)为基础的地方行政机构。
近代行政制度清朝时期,行政机构的制度也有所改变,而且主要是依据蒙古族和满族的现存社会制度为基础。
在清朝时期,一个重要的行政政策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均田制,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的行政机构,以监督和协调各地均田。
清朝还制定了许多关于农业、贸易、金融等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并且建立了山海关长城和各个边防要塞,以维护国家的边境安全。
随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开始,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逐渐开始变化。
在清朝末期,洋务运动的推动者们以西方列强的行政制度和方法为基础,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的行政制度。
这些行政制度和方法包括:制订新的法律和民法规范、新的行政组织机制等。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推行了新的行政制度和方法,建立了一系列的省、市、县行政机构,而且在推进农业、工业和商业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
此后,在毛泽东领导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建立了一整套医疗、教育和计划经济制度等行政机制。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1、内外服制: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
“外服”诸候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2、三公宰相制:具体内容是改丞相为大司徒、太慰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
汉武帝时代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又从宰相制度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
从宰相制度上讲,三公宰相制起到分散相权的作用。
3、二府三司制:是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使司,又称“计相”。
二府三司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
4、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
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
因此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5、中央设计局: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于1940年冬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
该局由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兼任总裁,该局主持设计的机构是审议会。
设计及审议的事项包括政治经济建设计划及预算、党政制度机构及重要法规的调整、重要政策的建议、政府各机关各年度施政计划等。
6、禅让制:尧舜时代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
7、战国时期上计制:上计制是战国时期官员考核的主要形式,即下级行政部门向上级禀报仓库存粮、垦国数、赋税数、户口统计以及治安情况。
其具体做法是:每年初中央重要官员和地方长官将一年的各种预算数字写在木卷上,呈报国君;国君将卷一分为二,国君执右卷,大臣执左卷,年终由国君亲自考核,将两卷相合,并将实际完成数字和预算数字相核,以定政绩高下。
中国行政史主观题汇总-15页
中国行政史目录极高频知识点★★★ (1)高频知识点★★ (4)中频知识点★ (12)极高频知识点★★★一、名词解释题知识点汇总★★★1. 两府三司制(1710、1610、1504、0810、0710、0510)两宋时期是君主专制权力不断强化的时代。
由于皇权不断发展,相权则进一步遭到削弱。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称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司使,又称“计相”。
故一般将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
2. 三公宰相制(1704、1310、1201、1010、0610)汉成帝分别改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三公官,中央政务被一分为三,由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以取代丞相制。
3. 超责任内阁(1910、1610、1404、1201、0610)段祺瑞凭军事实力,破坏三权鼎立的体制,有意将总理及内阁职权超出《临时约法》的范围,使得内阁凌驾于总统和国会之上,以实现个人独裁。
因此,人称段内阁为“超责任内阁”。
4.内外服制(1710、1410、1404、0610)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
5. 门荫(1904、1604、1301、2008)隋唐时为贵族及官员子弟承袭政治特权而设置的制度。
贵族或官员子弟经服役一定年限或出钱代役即可取得吏、兵部考试资格参加选官。
6. 世选(1904、1610、1210、0910)辽朝官员入仕的主要门径,是指在具有世选特权的家族中按某些标准挑选一个合格人选来继承某一官职和爵位。
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610、1510、1310、200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指1912 年 3 月 11 日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正式公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是南京临时政府在立法建制方面最重要的成果。
它规定了参议院有广泛的权力,国务员有实际的责任,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到各方面的限制。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真题
1.内外服制
【答案】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外服指诸侯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地方行政体制
2.两府三司制
【答案】两府三司制—两宋时期是君主权力不断强化的时代,由于皇权不断发展,相权则进一步遭到削弱。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称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司使,又称“计相”。
故一般将宋代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
【考点】五代、宋的行政管理-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3.封驳制度
【答案】封驳制度—内阁在行政决策过程中除有票拟权,还有封驳权,即内阁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合时宜而不便下达时,可将诏书封还加以驳正。
【考点】明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4.中央设计局
【答案】中央设计局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决策的技术系统。
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了有效地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于1940年冬设立了中央设计局。
中央设计局由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长兼任总裁。
央设计局主持设计的机构是审议会。
【考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答案】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大会通过了《中
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选举了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正式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
【考点】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体制。
《中国行政史》第一章考点手册
《中国行政史》第一章夏商周的行政管理001中国母系氏族公社、军事民主管理体制(★★简答,选择)1.从原始人群到母系氏族公社的管理特点:(1)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单位。
(2)社会组织形式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氏族、胞族和部落。
(3)实行原始民主制管理,氏族成员一律平等,氏族全体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重大事务由全体成年男女讨论决定。
2.中国奴隶制国家体系脱始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是在改造部落联盟的军事民主制度基础之上建立起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组织形式。
3.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大体由军事首长、部落酋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三种权力机关进行管理。
4.传说中的尧、舜、禹实际上就是军事首长。
5.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常设权力机关,人民大会是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002夏商周的行政体制(★简答,选择,名词解释)1.夏、商、周三代实行的是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政体,形成以王为核心的王权制度。
夏、商、周分别是王权制度的初创、发展和完善时期。
2.夏王朝就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将军事民主管理体制加以改造而建立的国家。
这种改造的关键环节是将部落联盟中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禅让制”变为王位继承制,从而把原先民主制基础上的“公共权力”变为强制性的“专制权力”。
3.启杀益,剿绝有扈氏,巩固了王权,正式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公天下”的禅让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君主制成为基本政体。
4.殷商时期行政体制的发展演变:(一)王子王位继承制的确立(二)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5.盘庚迁殷后,吸取前朝经验和教训,始变“兄终弟及”制为【王子王位继承制】。
即将王位继承资格缩小到王的直系子嗣。
6.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在祭祀、征伐这些重大事务上,商王拥有最后决策权。
其次,扩大了中央王朝的管理机构,按职能设官定制,其职官大体可划分为宗教、政务、事务三类。
职官大体可划分为宗教、政务、事务三类。
7.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原则通过西周初年逐步完善的宗法制度而最终确定下来。
20140113中国行政史总复习资料—论述名词解释
中国行政史总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简答:中国奴隶社会行政管理的特色。
P69-p70第一,神权政治色彩浓重。
第二,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结构。
第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的“家天下”王朝。
第四,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2、简答: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有四个特点:p70-p71 第一,君主专制体制的时间长。
第二,权力集中的程度高。
第三,思想控制方法不同。
第四,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
3、简答:与中国奴隶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有三个特点:p71-p72第一,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
第二,神权政治色彩有所淡化。
第三,行政法制逐步建立。
4、简答:简述夏商西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的残留对君主权力的影响。
P841)盛行于部落联盟时代民主制的某些残留使得诸侯国君和宗室贵族对朝政拥有相当的参与权,制约着王权的发展。
2)贵族议事制度的影响。
3)王权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王权的发挥。
5、简答:皇权主要包括:p941)最高立法权;2)最高司法权;3)最高军事权;4)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5)最高人事权。
6、简答:简述唐朝统治者针对尚书省权利过大所采取的措施p1201)压抑尚书省地位,使之完全变成奉行机构。
首先是将再向议事之所从尚书省搬出,致使尚书省地位降低。
其次是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规定尚书仆射如不加“同三品”、“同平章事”,便不能充当宰相,致使尚书省长官丧失当让宰相的资格,尚书省完全变成奉行机构。
第三是尚书省内部进行全力调整,以架空尚书省长官的行政群攻,如规定尚书细务属左、右司,大事应奏着才关白左右仆射,使左右仆射的行政权又为其下级官员左右丞所架空。
2)提高中书、门下两省地位。
首先是将宰相议事之所迁往门下省,宁改称政事堂,后又迁往中书省,此举提高了中书、门选两省的地位。
其次是扩大了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中书舍人对口处理上述六部来文,并负责提出处理意见,其中兼草诏旨的“知制诰”幼犬封还尚书仆射的进呈文件,并有权参与宰相会议。
中国行政史复习重点
《中国行政史》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宗法制度P212、礼乐制度P253、世卿世禄制P324、乡遂制P265、郡县制P446、羁縻府州P957、上计P488、四善二十七最9、元丰改制10、磨勘制度11、北面官制P132 12、行省制度13、大计制度14、科举制度15、九品中正制16、改革归流17、盛京改制P246 18、总理各国事务衙门P232 19、军机处P19020、行政三联制P34921、三三制22、中央政治委员会P281 23、都察院P175、P206二、简答题1、我国奴隶制时代的行政管理特色P22、简述商代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P233、夏、商、西周行政体制对行政运行的影响P26—284、战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P40—415、简述秦代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制P60—616、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地区的行政体制P777、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决策特点P78—808、简述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9、简述隋唐时期地方行政体制P92—9610、简述隋唐时期行政监督体制的新发展P10011、简述宋代行政监督体制的改革内容P123--12512、辽代行政管理体制特点P131—13813、元代的行政监察制度特色14、明代行政监察制度完备体现在哪些方面?P175—17815、明代行政决策制度及其方式P16916、清代特殊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17、简述清代的行政监察制度P205—20718、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特点P226—23119、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经验P229;P37520、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经验P229;行政执行经验P39421、人民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经验P23022、晚清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措施P247—24823、清末行政执行的混乱与变化P254—25524、清末的行政监督特点P255—2582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及原因P306—30926、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特点P339—34327、国民政府抗战时期行政执行的改革措施28、简述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的地位作用及其变化29、秦汉时期对行政官员是如何进行管理的?P66—7030、简述人民民主政权的干部管理制度P415—41731、简述明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P164—158--164三、论述题1、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特点P5—8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赋税改革对行政体制的影响P36—383、试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发展4、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并作简短评价5、试述晚清政府机构设置的殖民化倾向与体现P231—2366、评述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7、请你总结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行政管理的共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第一章夏商西周1、禅让制:尧舜禹时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
相传四岳推举舜为尧的继承人,尧对舜三年考核后让舜作自己的助手。
尧死后舜继位。
后四岳又举治水有功的禹。
2、宗法制: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西周时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
核心内容是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
嫡长子为“大宗”,庶子分封为“小宗”,小服大,借以维护各级“宗子”为中心的宗法统治。
3、西周分封制:西周初年,统治者把大规模的土地连同居民分赏给王室子弟和功臣,建立西周的属国。
这些封地叫诸候,诸候在其封国内,又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子弟卿大夫,作为“采邑”。
卿大夫再分作为“食地”,此为大分封。
利用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
建立了天子、诸候、卿大夫之间的严格隶属关系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王权集中。
它是我国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
当然,也导致了长期的诸候争霸战争。
4、乡遂制度: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
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
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共近郊,划分为若干乡采用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比、闾、族、党、州、乡)。
边远农村地区衽遂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赞,五赞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邻、里、赞、鄙、县、遂)分别设“邻长、里胥、赞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
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
第二章春秋战国1、家臣制:西周分封制下卿大夫所采用的人事组织管理制度。
分封制中卿大夫是最底层,再往下便是同一血统但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国人“士”。
卿大夫治国,国被称为“室家”,所以其官员被称为家臣,与卿大夫不同,无世袭,职位由卿大夫任命,并可随时免除,呈现雇拥关系和臣仆性质。
食邑则相当于后世的官员俸禄,两者均不能世袭,家臣制已具备后世官僚制度的雏形。
2、郡县制:战国时,各国推行一种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萌芽于春秋。
秦晋楚等国把兼并来的土地和小国改设为县,由群主直接控制。
春秋晚期,晋国又在新得到的边地设郡。
开始郡不如县,后来经济发展了,郡升于县之上。
特点:(1)郡县长官由国群直接任免,非分封世袭;(2)郡县以下的行政机构是以乡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国君权力可一直延伸到底层。
3、上计制:战国时期考核官员的主要形式。
仓库存粮、垦田数、户口数、赋税数及社会治安。
做法是:年初,中央重要官员和地方长官将一年的各种预算字写在木卷上,呈报国君。
国君将木卷一分为二,君执右,臣执左,年终由国君亲自考核以定政绩高下。
第三章秦汉1、中外朝制:汉武帝时形成的两套处理政务的官员系统。
提拔一批中下层官员亲信大臣充任高级侍从,担任侍中、给事中、尚书等官职,组成私人秘书班子,帮助决策,此为中朝官。
丞相为首的为外朝官。
中朝议决,外朝执行,起到了削弱相权的作用。
2、三公宰相制:汉武帝时以中外朝制分割了相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
汉成帝建立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
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此为三公官,三公分别对皇帝负责,互不统属,分散相权。
3、察举制:察为考察,举为荐举,即在考察的基础上予以荐举。
是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方法: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科目,公卿守相按科目要求考察和荐举人才,然后皇帝亲自策问,授官。
和任子、赀选制相比,比较重视才能方面的素质。
但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现象日益严重,最后导致变相成为官僚子弟世袭制,东汉末年衰落。
4、征辟制: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
前者多为名望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征召者多为以要职,称为“征君”,最尊的仕途。
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1、侨置郡县:东晋时在地方设置的特殊行政机构。
东晋初年,北方大量依附人口南渡。
东晋政权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便在南迁人中集中之地,按他们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
一方面控制人口变为合法,另一方面稳定了统治秩序。
3、典签:魏晋时期,由于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地方监察成为监察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地方势力强大对中央构成威胁,南朝时设置典签一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此职职微权重,凡州镇要事,须典签签署方能实行。
典签每年数次回京述职,具有监察官员的性质,但终未形成制度。
4、军镇:十六国末在北方地区建立的军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
当时,北方各政权将军事要冲驻军及其家属和所管人口与一般平民分开,称为“镇民”,辖区称“军镇”,长官称“镇将”。
镇将负责军镇内的军事和民政,实行军事化管理。
北魏时期,南北边界均设军镇,同一级行政区,大约与州的行政级别相当。
第五章隋唐1、九寺五监:唐代的独立中央职能部门,和尚书六部在职级上基本平级,与六部没有法定隶属关系,但职权与六部重叠之多,实际存在分工和制约关系。
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监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
2、九寺:太府(户部—钱)、司农(户部—粮)、宗正(礼部—皇族)、太常(礼部—祭祀)、光禄(礼部—膳食)、鸿胪(礼部—外交)、卫尉(兵部—军器储备)、太仆(兵部—马政)、大理(刑部—司法)设卿一员,少卿二人,寺丞管理日常事务。
3、五监:国子(设祭酒、司业)、军器(兵部—军器制作,设监)、少府(工部—手工业,设监、少监)、将作(工部—建筑,设大匠、匠)、都水(工部—水利,设使者、丞)4、羁縻府州: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
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世袭其职。
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唐代在地方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都护府的监领。
体现了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方针,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
5、节度使:唐高宗武则天时开始在边境地区设置的军事长官,负责统领一个地区若干个州的军事,加强对少数民族的防御。
但后期节度使权力扩大,发动叛乱,形成唐代后期军阀割据。
第六章五代、宋1、二府三司制:宋代中央行政体制。
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三司指“盐铁度支”和“户部”。
中书门下是宰相机构,掌握人事权、副署权、监督权、谏诤权等。
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关,文官充任。
三司总管国家财政事务。
互不统属,宰相权力制衡。
二府三司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
2、“内制”和“外制”:宋代皇帝最后裁决后诏敕的公布形式。
区别依据是草诏人不同和所涉及的事务轻重缓急。
中书舍人所举之诏为“外制”,多为常例之命,翰林学士草诏为“内制”,多发布十分突然和机密,只要盖上皇帝印玺后才有法律效力。
3、官、职、差遣:宋代官员为此分授。
官员都不担任与其品级官职相符的职务。
官名只是官员级别和享受俸禄的依据;职是加给文官学士、直阁一类的荣誉衔,常常也不实际担任馆阁之职;差遣才是官员实际担当的职务,一般在官职之前加“判、知、权知”字样,利于皇帝根据自己意志任用官员,但又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各政府机构名不符实的弊端。
第七章辽金元1、南北面官制: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两套行政体制。
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面建立的一咱特殊制度,担任者一般均是契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重心所在。
设置的北、南宰相府和北、南枢密院都是辽朝中央和权力核心机构,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
较重要的机构有汉人枢密院和尚书省,由于决策权掌握在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2、投下州县制:是契州贵族为实现对所掠汉人、渤海人进行统治而设置的私人州县,实际上是契州贵族奴役外族人民的据点。
投下军州贵族领地,军事大权归朝廷,行政权归领主,领主有权委任官吏治理军州,刺史的人选要报朝廷批准。
3、勃极烈制:金朝贵族的会议制度。
是金初官员称号。
乌古乃时开始设官,称勃极烈,女真语治理众人之意。
最高总治官为都勃极烈,下设置国相,称国论勃报烈,处于宰辅地位,再下设诸勃极烈,完颜阿骨打继任都勃极烈后,把部落改造成国家机关,国相、诸勃极烈成为金代中央中枢决策官员,由出身宗室,地位尊贵,职务终身的数名勃烈组成贵族会议,决定国家大事。
金太宗即位后,进行改革,将勃极烈定员为四人,使中央权力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带有明显的氏族制残余。
金熙宗时废除,改用三省制,并进而用一省制代替三省制4、猛安谋克制:金朝在女真族聚居区建立的地方行政组织。
始于古代出猎时的生产组织。
随着金政权的建立,猛安谋克又演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金太祖时,以300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谋克就相当于领地、领户之长。
金熙宗统一全国行政区划时,仍保留猛安谋克作为女真地方的地区政权组织形式,使之成为军事、经济、行政三位一体的封建化基层组织,猛安相当于州,上隶所属各路都总管,谋克下有基层组织村寨。
5、行台尚书省:金朝的一种地方行政机关。
金太宗、金熙宗时,先后在燕京和汴京设行台尚书省。
在行政体制上是一种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特殊区域。
金代末年,为抵御蒙古、西夏、南宋的军事需要,又设了许多。
金末行台省的性质和元初行省基本相同,一是出于军事需要,二是集中了一个地区的军事政治一切权力,可以说已开元代行省制度的先河。
6、行省制度:元朝地方行政制度。
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称都省。
腹内地区直接隶属于中书省和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在诸路重要都会设立了10个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简称行省。
最高长官一般称平章政事。
行省长官统一掌握军事、行政、财政大权。
是我国制改区划和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7、达鲁花赤:元朝官职名称,蒙古语是镇守者、制裁者、盖印者之意,它是蒙古地方、军队中官衔最大的监临官,位在当地官员之上,掌握最后裁定权,保障大汗统治元朝统一后,各路、府、州、县均设达鲁花赤,掌印办事实权大于地方官,有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性质。
第八章明1、乡老人制:明代为管理基层而采取的措施。
1395年,朱元璋下令州县地方官吏在每一乡挑选取一句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老人”,协助地方官吏统治乡村,负责教化公民和处理乡民诉讼事务,只有重大案件才诉诸官府。
2、票拟与批红:是明代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程序。
明宣德年间,内阁开始有了票拟权,即内阁先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然后进呈皇帝裁决。
皇帝用红笔在奏章和票拟上批答,称为批红。
对票拟内容不同意时,皇帝可以加以改动或发还内阁令其拟,称为“改票”。
批红权后多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
3、馆选:明代开始采取的一种考试制度。
明代进士一甲三人被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之职。
二、三甲进士可参加翰林院庶吉士考试,称馆选。
馆选考取后称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学成后授职。
明叶中后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凡经馆选而成为庶吉士的进士均被认为是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