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雷暴天气注意事项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雷暴天气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还会给人们的安全带来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雷暴天气的特征,探讨对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以下将从雷暴天气的基本特征、影响及预警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雷暴天气的基本特征1.频率:雷暴在全球各地广泛存在,每年全球平均会发生4000多万次雷电,中国境内平均每年发生雷暴天气达到400多天。
2.发生时空性强:雷暴的发生具有极大的时空性差异,常常表现为短时强烈、局部性强。
3.多变且复杂:雷暴天气的发展既受大气环境多种因素的作用,也受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其发展模式与规律复杂多样,很难完全预测。
二、雷暴天气的影响1.人身安全:雷暴天气中,极易导致雷电伤害和溺水事故,同时还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农业生产:雷暴天气会给农业生产带来灾害性的影响,例如,农作物的生长遭到阻碍和破坏,导致农业丰收减少,甚至影响粮食安全。
3.交通运输:雷暴天气常常导致道路、铁路交通受阻,水路运输者也必须停航,这对当代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三、雷暴天气的预警措施1.观测监测:对雷暴天气的观测监测是预防、制定应对措施的基础,通过各种天气监测设备,如雷达、卫星等,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并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
2.预警发布:根据监测数据,制定预警级别,及时将预警信息发布给相关部门和社会群众,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应急响应: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应对预案,在灾害发生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实施抢险救援等工作。
综上所述,雷暴天气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安全和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应对雷暴天气时,需要充分了解其特征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雷暴天气注意事项
雷暴天气注意事项
雷暴天气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但很多人对其却并不是特别了解。
雷暴天气虽然带来了一定的观赏性,但同时也可能会诱发一系列
的严重后果。
因此,在雷暴天气来临之际,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一、避免待在室外
雷暴天气的定义就是由于空气中发生的电荷分布不均引起的大气
放电现象,而电荷分布不均往往是由于空气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
引起的。
在雷暴天气来临时,不要在户外逗留。
应待在室内、密闭的
建筑物中。
二、不要开车或步行
在雷暴天气中,电磁波相互干扰,会对汽车电子(如雷达、车载
电脑等)造成干扰,从而导致汽车失灵。
此外,电磁波还可能对人体
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尽量不要在雷暴天气中驾车或步行。
三、避免与任何金属接触
金属是导电的,因此任何与金属接触的物体都会将电荷分布转移。
在雷暴天气中,应该避免和任何金属接触,特别是在室外的时候。
四、拔掉插头和电器设备
电器设备往往会在雷暴天气中受到电压冲击,从而引发危险。
因此,在雷暴天气中,应该拔掉插头,防止电器设备受到电压冲击。
五、保持安静
雷暴天气中的闪电和雷鸣声往往非常刺耳,容易引起人们的惊恐,但同时也容易引起心跳过快等负面反应。
因此,在雷暴天气中,应该
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恐惧或过度兴奋。
总之,在雷暴天气中,应该避免冒险和尝试,保持冷静,避免身
处危险的情况中。
另外,如果身处野外或没有适当的避雨设施时,不
要躲在单独的树下或单独的建筑物中,因为这些都会增加受伤的危险。
只有牢记上述安全事项,才能保障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全。
雷电强暴雨天预防知识
随着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雷电和强暴雨天气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了解雷电和强暴雨天的预防知识,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雷电和强暴雨天的形成原理、危害、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雷电和强暴雨天的形成原理1. 雷电雷电是一种产生于带电积雨云中的瞬间强放电现象。
当雷雨天气来临,云层中的水分子在气流等外力作用下会发生碰撞摩擦,产生静电。
云层底部会带上负电,云层顶部和地面则带上正电。
当正负电荷相遇时,就会产生剧烈的放电现象,形成闪电。
闪电产生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从而引起大气强烈的爆炸式震动,伴随有阵阵雷鸣。
2. 强暴雨强暴雨是由于大气中的水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而凝结成水滴,随着水滴数量的增加,形成降雨。
当降雨强度超过一般降雨,短时间内降雨量达到一定量时,就形成了强暴雨。
强暴雨通常伴随着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二、雷电和强暴雨天的危害1. 雷电危害(1)直接雷击:建筑物或其他地表物体放电与雷云间导通,被击中处流过巨大电流,从而产生巨大的电动效应、热效应、电磁效应等,破坏被击中的物体。
(2)间接雷击:雷击发生后产生的高电位沿附近的电线进入附近的建筑物,损坏与其相连的电器。
(3)雷击引发的次生灾害:雷击可能引发火灾、爆炸、触电等次生灾害。
2. 强暴雨危害(1)洪水:强暴雨可能导致河流、湖泊水位上涨,引发洪水灾害。
(2)泥石流、山体滑坡:强暴雨可能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3)城市内涝:强暴雨可能导致城市内涝,影响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
(4)农作物损失:强暴雨可能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失。
三、雷电和强暴雨天的预防措施1. 雷电预防措施(1)安装避雷设施:各种建筑物根据其性质、重要性安装避雷设施,是防雷电灾害的基础一环。
(2)拉电线时埋入地下:平时在建筑物间拉电线,或建立通讯、电视联系而需连接导线时,应该将导线埋入地下,防止间接雷的引入。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雷暴天气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经常伴随着强烈的闪电、响雷、强风和暴雨。
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强烈闪电:雷暴天气中的闪电是非常明显的特征,它是由大气中形成的电荷分离引发的,表现为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的电流放电。
闪电产生的时候,会发出明亮的光和产生巨大的声音。
一般来说,闪电伴随着雷声,当闪电与地面距离较近时,雷声就显得比较响亮。
2. 巨大雷声:雷声是雷暴天气的另一个明显特征,由于闪电引起的空气瞬间膨胀产生的声波所引发。
雷声的响度与闪电的距离密切相关,当雷电落地很近时,雷声就会很大,甚至给人一种震耳欲聋的感觉。
3. 强风和暴雨:雷暴天气往往伴随着强风暴雨,尤其是在雷暴的核心区域。
暴雨通常伴有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洪水、山洪等灾害,造成交通拥堵、建筑物倒塌等危害。
强风也可能导致树木倒伏、电线断裂等。
4. 不稳定天气条件:雷暴天气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与大气的不稳定条件密切相关。
热带低压槽、冷暖气团的交汇、高地地形等都是雷暴天气发生的重要因素。
大气湿度、空气稳定度等也会影响雷暴天气的发生和发展。
为了减少雷暴天气带来的灾害,可以采取以下防灾减灾措施:1. 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雷暴天气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前发现雷暴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使公众能够做好准备和防范措施。
2. 避免户外活动:在雷暴天气预警发布后,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特别是在露天空地,避免接触高处、金属设施等容易成为闪电的引导物。
3. 强化房屋和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加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和建设,通过设置避雷针、接地装置等措施,减少雷击的危害,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4. 安全转移:在雷暴天气来临前,及时转移安置易水淹、山洪等灾害区域的居民,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5.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雷暴天气的认知和防范意识,让人们了解如何正确应对雷暴天气,减少灾害的发生。
也可以加强学校和社区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和群众的安全自救能力。
雷暴天气的安全预防措施(2023年)
雷暴天气的安全预防措施一、雷暴天气尽量避免外出雷暴是种自然现象,常发生在热带和温带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往往伴随着雷击、闪电、强降雨、强风等。
会带来灾害性的打击,如建筑坍塌导致骨折、颅脑损伤以及电击伤、烧伤等。
二、雷、电击伤的户外处理应对措施:立即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1.评估现场环境: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如果电闪雷鸣的现象持续存在,可能面临二次雷击的危险,尤其是在山顶、悬崖等高处附近时),首要行动是把受害者挪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2.急救同时拨打120:检查患者的反应、呼吸和心跳,如无反应、没有呼吸,立即进行CPR(心肺复苏术)直到专业人员(120)接手;告知伤者目前的位置、受伤原因、姓名、性别、大致年龄、有无呼吸心跳、是否在心肺复苏等尽可能详细提供信息。
4.如有持续出血的伤口:去掉明显的异物,立即用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也可用止血橡皮带使血流中断。
同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高举,以减少出血量,并尽快送医院处理或等待120到来(户外往往无清洁物品,可就地取材如衣服、弹性发绳和矿泉水等)。
5.如有普通伤口或电弧烧伤:如果伤口出血不严重,可用干净的矿泉水冲洗后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料叠几层,盖在伤口处临时止血;6.如因触电摔跌而骨折:应先止血、包扎,然后用木板、木棍等物品将骨折肢体临时固定,速送医院处理。
若发生腰椎骨折时,应将伤员平卧在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侧下肢一并固定以防瘫痪,搬动时要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7.如头颅损伤:应使伤员平卧并保持气道通畅,并用物体夹在脖子两侧保护颈椎。
若有呕吐,应牢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或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注意:当耳鼻有液体(血、或白色液体)流出时,不要试图填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
颅脑损伤时病情复杂,在专业人员到达前,不要给患者喂食水。
三、雷、电击烧伤如何急救1.如果遭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套、毯子把伤者捂住,以扑灭火焰,同时将伤员移至安全空间;2.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心肺复苏,再处理烧伤创面;3.待创面疼痛缓解后,剪开衣物,检查身体其它部位是否有伤口,使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创面或用清水浸泡患处,然后盖上敷料,若无敷料可用清洁的布、衣服等包裹,及时就医。
雷暴天气注意事项
雷暴天气注意事项
雷暴天气是一种典型的极端天气现象,往往伴随着强烈的雷电、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在雷暴天气来临之际,我们需要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在雷暴天气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做好天气预警:在雷暴天气来临之前,要及时关注天气预警信息,了解雷暴天气的预测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室外注意避雷:在雷暴天气中,尽量不要在室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请选择安全的场所避雷,如高大建筑物、汽车内等。
3. 避免在开阔场地停留:雷暴天气中,开阔场地是最容易被雷击的地方,要尽量避免在开阔场地停留,尤其是高处、无遮挡的地方。
4. 远离高大物体:雷暴天气中,高大物体如树木、杆塔等容易成为闪电的吸引物,要远离这些物体,避免成为雷击的目标。
5. 室内避险:在雷暴天气中,尽量待在室内,关闭门窗,避免室内的电器设备和水龙头等金属物品,以免被雷击。
6. 防范雷击伤害:如果在室外遇到雷暴天气,应尽量蹲下身体,双膝着地,头部低垂,避免直接接触大地和金属物体,以减少雷击的危险。
7. 防范电击伤害:在雷暴天气中,要避免使用电器设备和手机等带电物品,以免发生电击伤害。
8. 注意防范风雨:雷暴天气往往伴随着狂风暴雨,要注意避免被风雨侵袭,及时找到安全的避难所。
雷暴天气是一种危险的天气现象,我们在面对雷暴天气时要保持冷静,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
希望大家在雷暴天气中能够注意以上事项,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祝大家平安度过每一场雷暴天气!。
雷暴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雷暴天气安全注意事项雷暴天气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天气现象,它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威胁。
在雷暴天气中,人们应该特别注意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以下是关于雷暴天气安全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一、了解雷暴天气的基本知识在面对雷暴天气时,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本知识。
雷暴是由于大气中水汽、冰晶等物质不断碰撞产生静电荷而引起的。
当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即闪电。
同时,闪电还会伴随着响亮的雷声和强烈的风雨等现象。
二、避免外出在遇到雷暴天气时,最好不要外出。
如果必须外出,请尽量选择安全地点,并且要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三、寻找安全避难所在遇到雷暴天气时,最好能够及时找到安全避难所。
安全避难所可以是建筑物内部或者车辆内部等地方。
建筑物内部的安全避难所可以是地下室、内部走廊或者带有避雷设施的房间等。
车辆内部的安全避难所可以是密闭的车厢或者带有金属屋顶的车辆。
四、避免站在开阔场地上在雷暴天气中,应该尽量避免站在开阔场地上。
如果必须站在开阔场地上,请选择低洼处或者平坦处,并且远离高大的树木、电线杆等物体。
五、遵循防护措施在雷暴天气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例如,不要使用固定电话或者电脑等电子设备;不要接触水源或者金属物品等导电物质;不要使用金属伞等导电物品;不要躲在树下或者其他高大物体下面;不要站在水面上等。
六、保持警惕在雷暴天气中,需要保持警惕,并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
如果发现有人被雷击,应该及时进行急救,并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七、关注天气预报为了避免遭受雷暴天气的危害,最好能够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并且听从相关部门的安排和指示。
如果有必要,可以提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雷暴天气造成的损失。
总之,在雷暴天气中,人们应该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遭受雷击等危险事件的发生。
浅谈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
浅谈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雷暴是气象灾害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会给人们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比如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破坏设备设施、损毁农作物等。
因此,研究和了解雷暴形成条件及其防范对策,对于我们了解和控制天气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讨论雷暴形成条件之前,我们需要简要地了解雷暴的结构。
一般而言,雷暴是指热带气旋的某一部分上出现的降水,由于其降水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使得天气变得非常湿润热烈,就形成了雷暴。
因此,雷暴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三:首先是温度,大气中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将会使空气变得很热很湿;其次是湿度,气压和湿度的变化会影响雷暴的发生;最后是风速,高风速会滞留热量,而低风速则会使空气中的热量不能有效散失。
当大气中的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条件都达到一定程度时,雷暴通常就会形成。
但是,雷暴更具体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许多气象学上的概念,这些概念把雷暴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步骤:层积云,上升气流以及冰晶沉降。
在层积云的形成中,大气中的湿热空气会致使云的积累,并且逐渐形成高空云层;在上升气流阶段,温度下降导致大气对流,云层向上升起,而且在空气倒置的强度变得充分的时候,雷暴的形成就可能会出现;最后,由于低温的空气把冰晶沉降下来,产生了雷暴的特征性现象,如电闪雷鸣、小冰雹等。
除了了解雷暴形成条件,我们还需要注意在防范雷暴方面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第一,采取全国性气象预警体系,及时提醒和警告民众准备应对雷暴的风险;第二,建立和推广防范雷暴的知识,加强教育,使人们更加了解雷暴及其防范措施;第三,加强对雷暴现象的监测,采取科学预警,提前发现雷暴后,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第四,对可能受到雷暴影响的地区安装地雷防护系统,减少雷暴造成的破坏。
总之,雷暴是气象灾害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了解其形成条件和防范措施,对于降低与其相关的不利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努力研究相关的知识,积极采取对策,以保障我们的生活安全与福祉。
雷电的形成与防护
雷电的形成与防护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在雷暴天气中出现。
雷电的形成是由于云层内部的水滴和冰晶在碰撞摩擦的过程中产生静电,最终导致云与地面或云与云之间的电荷不平衡,形成放电现象。
雷电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影响,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灾害。
因此,了解雷电的形成机制以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雷电的形成机制雷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云层内部的水滴和冰晶在碰撞摩擦的过程中产生静电。
在雷暴云中,云层内部的水滴和冰晶在上升运动的过程中不断碰撞,由于云层内部温度较低,水滴和冰晶之间的碰撞会导致电子的转移,使得云层内部产生正负电荷的分离。
当云层内部的电荷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云与地面或云与云之间的电荷不平衡,形成放电现象,即闪电。
闪电是雷电现象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它是由于云层内部的电荷不平衡导致的放电现象。
当云层内部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电压差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会产生电击放电,形成闪电。
闪电的温度高达数万摄氏度,能够使空气瞬间加热膨胀,产生巨大的声响,同时还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二、雷电的危害雷电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影响,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灾害。
雷电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性,当雷电击中人体时,会导致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电击伤害。
此外,雷电还会对建筑物、电力设施、通讯设备等造成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灾害。
因此,有效地防护雷电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雷电的防护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护雷电,人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避免在雷暴天气中进行户外活动,尽量待在安全的室内环境中,避免暴露在室外的高处或开阔地带。
2. 在雷暴天气中,避免接触金属物品,如铁栏杆、铁门等,以减少被雷击的风险。
3. 在室内时,尽量避免使用水龙头、电话等带有金属导体的设备,以免被雷击时电流通过金属导体传导到人体。
4. 在雷暴天气中,避免在水域中游泳或垂钓,以免成为雷击的目标。
5. 在雷暴天气中,及时关闭电器设备,避免雷电对电器设备造成损坏。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是一种强烈的天气现象,它通常由大气中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引起。
在多数情
况下,雷电暴雨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研究雷暴天气的特征和防灾减灾措施对我
们预防和避免灾害尤为重要。
1. 气象条件:雷暴天气通常出现在高温、潮湿和不稳定的气象条件下。
2. 雷暴云的特征:雷暴云通常具有高高的云顶,向上穿越对流层,但云底不高,多
在2000米以下。
通常有一个平展的云底,形成一个“平顶云塔”,其后方云体层层叠叠,形成了雷雨云的经典形态。
雷暴云常常有显著的垂直运动、大量的水汽和冰晶,以及强烈
的云间放电现象。
3. 云间放电现象:雷暴云中的电荷通过云间放电而释放。
这种放电现象包括闪电和
雷声,通常伴随着强劲的风和大量的降雨。
4. 时间和空间特征:雷暴天气通常发生在夏季,一般在下午或晚上,短暂持续时间。
它们可能呈线状或团状,出现在局部或广阔地区。
1. 提高观测和预警能力:及时了解雷暴的形成、发展和消散,对遭受雷暴天气风险
的人员提供预警和提示。
2. 避免户外活动:如果听到雷声,应尽快避开室外开放区域,如高山、荒野和露天
运动场。
3. 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建筑物和设备应升级到符合培训标准,并配备避雷装置,以
减少雷电和闪电可能造成的损害。
4. 提高公众意识:定期进行防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缓解公众胆怯情绪,增强反应
能力。
总之,掌握雷暴天气的特征,了解防灾减灾的策略和措施,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有
助于减少雷暴天气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
浅谈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强烈雷暴的发生,常伴随大风、大雨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出现,有时人畜还受直接雷击造成伤亡现象,或引起火灾、或使建筑物倒塌,感应雷还能致电子设备损坏,给人类带来灾害。
因此,准确的雷暴资料对天气预报的分析和工业、农业、计算机网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雷暴的形成条件形成雷暴的积雨云发展旺盛,云的上部常有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
云中电荷的分布很复杂,但总的说来,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云的中、下部以负电荷为主,云的下部前方的强烈上升气流中还有一范围小的正电区。
因此,云的上、下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产生放电,这就是平常所见得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闪道中的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当云层很低时,有时可形成云地间放电,这就是雷击。
因此,雷暴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是积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种强烈天气的总称。
雷暴的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单个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过2小时。
雷暴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一般伴有阵雨,有时还会出现局部的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强雷暴天气出现有时还带来灾害,如雷击危及人身安全,家用电器、计算机机房直接遭雷击或感应雷的影响而损坏,有时还引起火灾等。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
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
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
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雷暴天气是指大气中产生雷电现象的一种天气现象。
雷暴天气通常伴随着强对流,高强度的降水和强烈的电流,对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对雷暴天气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灾减灾的措施。
雷暴天气的特征:1. 低压和高温:雷暴天气通常在夏季出现,当大气中的水汽在高温的作用下形成层状云,使得气压下降。
这种低压和高温的气候条件为雷暴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2. 充足的水汽:雷暴天气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
当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发生对流,从而引发雷暴天气。
3. 不稳定的大气:雷暴天气通常伴随着不稳定的大气条件,即大气中的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变化较大。
这种不稳定性使得大气易于产生对流,从而形成雷暴天气。
4. 强对流和降水:雷暴天气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对流和降水,伴随着激烈的雷电活动和狂风暴雨。
雷击产生的强电流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大雨容易引发山洪和水灾。
减灾措施:1. 加强雷暴天气监测预警:各级气象部门应加强雷暴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
公众也应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雷暴天气的情况,做好防范准备。
2. 避免室外活动:在雷暴天气过程中,人们应尽量避免在室外活动,特别是在雷雨季节。
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安全的室内避雷设施,避免暴雨和雷电直接对人身造成伤害。
3. 避免接触金属物品:雷暴天气时,尽量避免接触金属物品,特别是铁质和铝质物品。
雷电喜欢打击高大的金属物体,接触金属有可能引发雷击事故。
4. 加强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对于住宅和大型建筑物,应加强防雷设施的建设。
这包括安装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等,提高建筑物的防雷能力。
还应做好地下排水系统的设计,防止暴雨引发的洪水。
5. 教育公众防雷常识:各级政府和学校等应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教育公众远离高大的树木、避免站在露天空地,避免使用高空物体等,以降低雷击风险。
雷暴天气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包括低压和高温、充足的水汽、不稳定的大气条件以及强对流和降水。
暴雨雷电的预防安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暴雨和雷电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暴雨雷电天气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等特点,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暴雨雷电,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暴雨雷电的预防安全知识。
一、暴雨雷电的形成原因及特点1. 形成原因暴雨雷电是大气中水汽、热量和动力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地表温度升高,大气中的水汽蒸发增多,形成低层暖湿气流。
当暖湿气流上升时,遇到山脉等地形阻挡,会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将水汽输送到高空。
在高空,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成云,当云中的水滴或冰晶相互碰撞、合并,形成足够大的水滴或冰晶时,就会产生降雨。
同时,由于大气中的电荷分离,形成雷电。
2. 特点(1)突发性强:暴雨雷电天气往往突然发生,难以预测。
(2)破坏力大:暴雨可能引发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雷电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火灾、电力设施损坏等。
(3)范围广:暴雨雷电天气可能覆盖较大范围,影响众多地区。
二、暴雨雷电的预防措施1. 关注气象预报(1)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
(2)关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
2. 避免户外活动(1)在暴雨雷电天气来临前,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2)如遇突发暴雨雷电天气,应立即寻找安全场所避雨。
3. 家庭预防措施(1)检查房屋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2)检查电路、煤气管道等,防止因暴雨雷电引发火灾。
(3)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手电筒、雨具、食物、饮用水等。
4. 个人防护措施(1)在户外活动时,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危险迹象(如雷声、闪电等)时,立即寻找安全场所。
(2)避免在高大树木、广告牌、电线杆等物体下避雨,以防雷击。
(3)远离水面、湖泊、河流等,防止因暴雨引发洪水。
(4)驾驶车辆时,注意路面情况,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距离。
5. 紧急救援措施(1)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雷暴天气安全教育知识
雷暴天气安全教育知识雷暴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伴随的强烈闪电和巨大声响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对雷暴天气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以下是一些雷暴天气安全教育知识。
1.了解雷暴天气的形成原理雷暴天气是由电荷分离所产生的,通常在热带和温带地区较为常见。
空气的上升和下沉产生强电场,当电场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产生较强的雷暴现象。
了解雷暴天气的形成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雷暴天气。
2.掌握雷暴天气的预警方法雷暴天气的突然发生给人们带来了危险,及早了解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收听广播、观看天气预报,或者使用手机上的天气应用程序来获取及时的雷暴天气预警,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避免在雷暴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雷暴天气下的户外活动极易遭遇闪电袭击,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这样的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
如果无法避免,应注意选择安全的避雷措施,如在室内等避雷设施下避雨,远离高大的树木、塔、电线杆等潜在的雷击物。
4.室内防护措施在雷暴天气下,我们应尽量待在室内,确保室内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避免接近窗户、水龙头、电器等金属物体,因为金属有利于电流传导。
如果有必要,可以关闭电源和水源,以降低损失和危险。
5.教育儿童避免雷暴天气下的危险行为儿童天真无邪,容易对危险的雷暴天气持有错误的认知。
因此,教育儿童避免在雷暴天气下进行危险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告诉他们不要在室外玩耍,并在教堂、学校和家庭中强调雷暴天气的危险性。
6.紧急情况下的求救措施如果不幸遇到雷击事故,正确的求救措施可能会拯救生命。
在发生雷击事故时,应首先确保自身的安全,然后迅速拨打紧急电话,如报警电话或急救电话。
同时,寻求医疗救助是至关重要的。
雷暴天气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深入了解雷暴天气安全教育知识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雷暴天气的形成原理,掌握雷暴天气的预警方法,避免在雷暴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采取室内防护措施,教育儿童避免危险行为,并了解紧急求救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雷暴天气对我们造成的危害。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雷暴天气是一种强烈的天气现象,其特征主要包括雷电、暴雨、大风等。
下面将对雷暴天气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雷电是雷暴天气的最显著特征,这是由于云层内部的冰晶和云滴之间的径向位移形成的。
雷电的特点是闪电与雷声几乎同时出现,闪电呈弧形或直线形状,通常伴有剧烈的雷声。
当闪电击中物体时,会产生极高的温度和电能,有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暴雨是雷暴天气的常见特征之一。
由于雷暴云带来强烈的上升气流,会导致云中含有大量水汽,形成暴雨。
暴雨的降水强度大、范围广,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由于雷暴天气的短时强降水,还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大风也是雷暴天气的重要特征。
由于雷暴云中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的交互作用,会产生强风。
这种大风往往具有剧烈的破坏力,会摧毁建筑物、倒伏树木,甚至袭击人类和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针对雷暴天气的特征,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至关重要。
应加强对雷暴天气的监测,提前预警,及时发布天气警报,以便民众能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雷电、暴雨和大风等天气灾害的意识,培养民众自救互救的能力。
应加强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建设,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设备,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减少雷电引发的火灾风险。
雷暴天气具有雷电、暴雨和大风等特征,容易引发火灾、洪涝等灾害。
为了防范雷暴天气带来的灾害,我们需要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公众教育和设施建设,并采取措施减少灾害风险。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雷暴天气,减少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浅谈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
浅谈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
雷暴是指风暴中由于大量冰晶和雨滴等累积和向下滑动而诱发电雷的现象,为山雨、
冰雹以及雹夹雷的附带现象。
导致雷暴的条件有:
一、气温升高。
当夏季“热带夜晚湿度和空气温度达到临界值”时,空气中的水蒸气
变得特别潮湿,这是雷暴的最基本条件。
二、云层较低。
大气中的湿度如果太高,仅有高温是不足以形成雷暴的。
这时,对流
层低于2500米时,有利于雷电云的形成,湿度升高、气温升高时积累这种云缓解较大的
便是雷电云的形成。
三、有助因素。
雷暴发展的前提是有助因素,尤其是发展强烈雷暴。
它反映了雷暴发
展的绝对条件,即湿度和气温的升高及云层的低洼状况,有助因素有高偏对流,大气静力
及等温层的乱流动力。
雷暴诱发时,受其影响的地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警惕雷击。
雷击有可能伤害人身健康,当及时警惕雷击,避开室外和空旷的处所,不要在雷暴中洗澡、接电线等活动,尽量不要站在远射的树下及悬崖的边缘,以免受到雷
电的伤害。
2、注意供电。
雷电有可能会使电线电缆引发火灾,因此,防止火灾要时刻注意检查
电线和电缆,如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3、注意避雨防湿。
雷暴一般伴有大量水滴或冰晶,而在雨中处于室外的人可能会受
到湿度,因此,防止受湿要仔细检查室外房屋结构,密封防水措施让水滴无法进入,这样
可以防止家里家具受潮受损。
此外,在雷暴等易受气象变化的天气时期,还应该把握室外天气的变化,及时关闭室
外窗户或者做好加固防范准备,防止被自然因素所损坏。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雷暴天气是指由于强对流天气而形成的大气现象,常常伴随着闪电、雷声和暴雨等天气现象。
雷暴天气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因此,深入了解雷暴天气的特征及防灾减灾措施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一、雷暴天气的特征分析1. 雷暴天气的形成原因雷暴天气的形成是由于不稳定的大气条件和大气中的强对流活动引起的。
当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较高、温度逐渐上升并形成对流层时,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之间的对流不稳定性增强。
同时,云层中的水滴和冰晶碰撞生成静电,当静电累积至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闪电和雷声。
2. 雷暴天气的主要特征雷暴天气的主要特征包括闪电、雷声和暴雨。
闪电是因为大气中的静电放电而产生的强光现象,常常伴随着巨大的雷声。
雷声是由于闪电放电时引起的大气震动而产生的声音,声音的传播速度较慢,可以通过测量闪电和雷声之间的时间来计算雷暴的距离。
暴雨是雷暴天气的另一个特征,其降水量较大、短时强降水、伴有狂风和冰雹。
二、雷暴天气的防灾减灾措施1. 预警和预防措施对于雷暴天气,及时的预警和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天气预报部门通过卫星和雷达监测,可以提前预测雷暴天气,并发出预警信息。
公众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雷暴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尽量待在室内避险。
2. 建设避雷设施在雷暴天气中,人们在室内避险是较为安全的选择。
因此,在建设住宅和公共场所时,应加强避雷设施的建设。
避雷设施包括避雷针、避雷网和接地装置等,可有效引导和分散雷击电流,保护建筑物和人身安全。
3. 加强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公众的雷暴天气防范意识,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宣传栏、社交媒体和电视等渠道,向公众普及雷暴天气的特征和防灾减灾知识,让大家了解并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
4. 室外活动的防护措施在雷暴天气下,如果人们不得不进行室外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避免站在高处或靠近金属物体,不在露天场所停留,同时避免接触金属物体。
雷暴天气注意事项
雷暴天气注意事项天气变幻莫测,雷暴天气时常出现,尤其是在夏季气候的季节里,但雷暴天气也常常寄宿着不可预知的威胁,无形的威力随时可能会对我们造成较大的伤害,因此我们要及时掌握防范雷暴天气的知识,减少意外的悲剧发生。
一、雷暴天气的形成原理雷暴是由云系内部,锐变而产生电荷分离,蓄积电荷到一定程度电势差便可达到闪电放电的条件而产生的一种天气现象。
导致大气层中这些分离电荷运动所产生的热,再加上电荷的积蓄,是夹带在雷暴天气中的闪电、雷声、暴雨等现象。
二、雷暴前的气象变化雷暴天气往往是不可预知的。
但在雷暴天气来临之前,会有一些气象特征出现,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在强雷暴发生之前,通常会有强风及自上而下的下沉气流,此时会呈现阴暗的天色或者阴天。
高层云的颜色会变得非常深,甚至呈黑色。
天空中出现大量的积云,发展速度迅速,尤其是白天容易被察觉出来。
三、雷暴天气的防范措施1、尽量避免户外活动雷暴天气发生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户外活动,尤其是在天空中出现乌云的时候尽量待在家里或室内。
如果不得不外出,应该要选择相对安全的地方,比如说密闭的铁皮车,避免在路边停车,不要到空旷的地方,尤其是在雷暴天气最盛的时候。
2、绝对禁止打伞、使用手机雷暴天气时,保持身体不与金属接触,以及绝对禁止使用伞、使用金属做的器材、打手机等行为。
因为这些都会增加我们被雷击的风险,应该和树木、水面等物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躲避在高大的建筑物的楼梯间或者坡度较大的公园里也是可以的。
3、安全地寻求特别的遮蔽物在避免户外活动不可能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能够有效地防止雷击的暂时遮蔽物,譬如去地下室或者洞里,不能待在集中的大量金属物体里,如车底下等,因为这些大量金属物体都能使电流集中。
4、注意门窗的安全雷暴天气时,我们还要注意室外门窗的安全,是否有因雷击而砸进来,在室内的时候,最好把窗户关上,不要让大雨夹带着风雹灌进室内。
如果住在洞房里,为了保证安全,可以放置防雷装置以及供电保护设备,这样有利于天气变化的时候,能够始终保障家庭的安全。
雷电的形成及预防雷击的措施
雷电的形成及预防雷击的措施
1.雷电的形成
伴有雷声和闪电现象的天气,气象上称为雷暴。
雷暴天气时,当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闪电击到地面或击中目标就造成雷击。
据研究,雷击的电流强度通常可达几万安培,温度可达2万摄氏度,如此强大的电流和高温,其危害程度可象而知。
2.预防雷击的措施
(1) 切断不用的电器设备的电源(如电风扇、电视机、录音机、电吹风、电熨斗等),拔出未装避雷器的室外天线。
(2) 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形闪电穿堂入室。
(3) 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最好脚下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
(4) 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通过水传到人体。
(5) 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的地方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6) 一旦有人遭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做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
预防春天下暴雨打雷模板
导语: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然而,春季也是雷雨天气的高发期,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现象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春天下暴雨打雷,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提供详细的防雷减灾指南。
一、认识雷暴天气1. 雷暴天气的形成雷暴天气是由大气中的水汽、热量和电荷不平衡所引起的。
当大气中的水汽充足、气温升高、空气对流强烈时,容易形成雷暴天气。
2. 雷暴天气的特点(1)天气剧烈:雷暴天气往往伴随着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现象。
(2)范围广泛:雷暴天气的影响范围较广,可能覆盖一个地区或多个地区。
(3)时间短暂:雷暴天气持续时间较短,但危害性较大。
二、春季防雷减灾措施1. 个人防护(1)在雷暴天气来临前,应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2)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开高大树木、广告牌、电线杆等易被雷击的物体。
(3)在室内时,关闭门窗,防止雷电侵入。
(4)不要触摸金属物体,如金属门窗、金属栏杆、自来水管等。
(5)在雷暴天气期间,不要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2. 家庭防雷(1)安装避雷针:在房屋顶端安装避雷针,将雷电导入大地,降低雷击风险。
(2)接地处理:确保避雷针、自来水管、燃气管道等接地良好。
(3)检查电器设备:定期检查家中电器设备,确保绝缘性能良好。
(4)安装防雷插座:在室内安装防雷插座,降低电器设备受雷击的风险。
3. 企业单位防雷(1)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防雷减灾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
(2)完善防雷设施:在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确保接地良好。
(3)检查设备:定期检查生产设备,确保绝缘性能良好。
(4)制定应急预案:制定雷暴天气应急预案,确保在雷暴天气来临前做好防范措施。
4. 交通出行防雷(1)关注天气预报:在出行前,关注天气预报,尽量避免在雷暴天气出行。
(2)驾驶安全:在雷暴天气驾驶时,保持安全距离,注意观察路况。
(3)停车位置:在雷暴天气停车时,选择地下停车场或室内停车场,避免车辆被雷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雷暴天气注意事项
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强烈雷暴的发生,常伴随大风、大雨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出现,有时人畜还受直接雷击造成伤亡现象,或引起火灾、或使建筑物倒塌,感应雷还能致电子设备损坏。
给人类带来灾害。
因此,准确的雷暴资料,对天气预报的分析和工业、农业、计算机网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雷暴的形成条件
形成雷暴的积雨云发展旺盛,云的上部常有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
云中电荷的分布很复杂,但总的说来,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云的中、下部以负电荷为主,云的下部前方的强烈上升气流中还有一范围小的正电区。
因此,云的上、下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产生放电,这就是平常所见得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闪道中的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当云层很低时,有时可形成云地间放电,这就是雷击。
因此,雷暴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是积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种强烈天气的总称。
雷暴的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单个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过2小时。
雷暴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一般伴有阵雨,有时还会出现局部的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强雷暴天气出现有时还带来灾害,如雷击危及人身安全,家用电器、计算机机房直接遭雷击或感应雷的影响而损坏,有
时还引起火灾等。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
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
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
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二、雷暴记录和观测
1、雷暴记录
(1)以该系统第1次听到雷声的所在方向记为开始方向,最后一次听到雷声的所在方向为终止方向。
按8个方位记录。
如雷暴始终在一个方向,则只记开始方向。
(2)当积雨云入侵测站天空时。
云体可跨占几个方位。
甚至布满全天。
当其中某一方向雷暴系统移到天顶或其他方位时,在原来方位或相邻方位可产生另一个雷暴系统,此时值班员切勿将2个系统的雷
暴混记为1个系统,这样会造成回头雷暴或近似回雷暴的可疑记录,应另记1个雷暴系统。
(3)雷暴应从整体出发判别其系统,记录其起止时间和开始、终止方向。
以该系统第1次听到雷声时间为开始时间。
最后一次听到雷声时间为终止时间。
2、雷暴观测
(1)在观测雷暴时,要特别定准雷暴的方位。
打雷时(尤其在夜间)雷鸣响声四周回荡,其方向难以判定,所以,要密切监测云的来向和闪电的方位。
(2)参考风向判别系统。
因为积雨云边缘有强烈的下沉气流。
所以风标的指向常是雷雨方向,积雨云在测站北面,风向指北,积雨云如经测站南移,则风向立即转向南方。
(3)结合天气形势或天气预报判断雷暴路径。
观测人员应根据天气形势或天气预报做好可能雷暴的准备,特别是初雷时期更要注意,以免漏记或出现临时忙乱发生差错。
三、雷暴来临时气象的变化
1、气温变化:雷暴发生前由于受暖湿空气控制,所以常会感到闷热;雷暴发生时,由于下降气流出现,所以温度骤然降低。
2、湿度变化:雷暴发生前。
由于上升运动的发展。
把近地面层空气中的水汽大量上传所以地面相对湿度减小。
3、风的变化“当雷暴处于发展阶段时地面风很小。
雷暴到达成熟阶段以后,随着下降气流的出现,风向往往突然改变,风速立即增大,并带有明显的阵性。
这种现象常常是雷雨即将来临的先兆。
4、气压变化:雷暴处于发展阶段时。
地面气压一直下降,但到成熟阶段,由于下降冷空气的出现,气压便突然上升。
这是因为雷暴附近地面的气压场的变化,导致测站气压自记曲线上出现一个凸起的高峰。
这个高峰和气温骤降的时间大致相同。
四、做好人身防雷和仪器工作
(1)观测员遇雷雨天气时应注意人身防雷安全,到室外观测天气状况时,不要佩带或使用有引雷的金属用具,不打金属雨伞,不拿金属照明用具,最好穿有绝缘功能的雨衣和鞋具等。
(2)目前观测场仪器都设有防雷设施,但强雷暴过后仍出现仪器被雷击的现象。
所以,雷暴出现时,特别是遇到强雷暴时,除做好雷暴观测记录外,值班人员应及时切断采集器的交流电,转用电池供电,以减少采集器被雷击的机会,保证气象要素的完整。
五、注意事项
(1)在雷雨季节来临之前。
观测员应做好观测前的准备工作,熟练掌握雷暴观测、记载等有关技术,有突发性较强的雷暴、雷雨天气发生时,应及时监测强对流天气的变化,做到准确无误地记载和上报。
(2)雷暴等其他强对流天气过后。
观测员注意检查仪器和防雷设施是否被雷击,同时要注意做好报文的检查及记录的工作。
(3)强雷暴常伴有暴雨、大风、冰雹等天气现象,所以,观测员观测到有可能打雷时。
应提前检查各种仪器是否正常运行,特别应保持雨量传感器和雨量计的清洁。
保持漏斗的畅通,保证降水量的准确率。
(:154700黑龙江省汤原县气象局)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