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热力作用练习

合集下载

65 大气专题(01)~大气热状况和大气运动 练习

65 大气专题(01)~大气热状况和大气运动 练习

大气专题(1)——大气热状况和大气运动练习【例1】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⑵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_,当地吹________风。

⑶如果A、B之间的温差增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增强、减弱)。

⑷比较A、B两地的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分析其原因:【例2】右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⑴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O点风向为:A.④或⑤B.③或④C.⑥或⑦D.⑤或⑥⑵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⑦B.①或⑧C.⑦或⑧D.②或③【例3】右图为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⑴若图中甲为高气压中心,则:A.甲为夏威夷高压B.乙为印度低压C.丙为亚洲高压D.丁为阿留申低压⑵若图中甲为低气压中心且位于北纬30°附近时,则:A.此时是南极科考最佳时间 B.东北平原上农民正在播种小麦C.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受到锋面气旋控制,雨水较多D.华北平原的耕地返盐⑶若丁为高压中心,则:A.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灾害的发生状况B.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台风频率的大小C.在它的一部分(脊)的控制下天气炎热多雨 D.它强大时我国东部地区吹偏北风【例4】右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

读图回答:⑴据右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A.合肥小于南宁 B.株洲大于石家庄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⑵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B.距冬季风源地远近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例5】右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012第三章第三节大气热力作用(含答案)

012第三章第三节大气热力作用(含答案)

第三章第三节大气受热过程一、选择题1.下列地理现象,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是A.阴天比晴天日温差小B.晴朗天空呈蔚蓝色C.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D.青藏高原夏季低温读右图,回答2~3题。

2.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温度:A>B>C>D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D.气压:D>A>B>C3.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增温和增湿B.净化和增温C.净化和增湿D.减湿和减温右图为“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状况图”。

据此回答4~6题。

4.若图中的气压分布状态是热力作用形成的,则图中四点气温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5.在同一水平面上,图上四点中为高气压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①是下沉气流B.②是阴雨天气C.气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②①③④D.②昼夜温差比①小右图是某中学生绘制的不同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 图中所示热力环流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8. 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A.不同地区间的热量差异B.不同地区间的气压差异C.不同地区间的海陆差异D.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右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图中两侧为陆地,中部为湖泊。

读图,完成9题。

9.此时A.湖泊为低压B.陆地为高压C.可能为白天D.湖泊气温高右图示意甲、乙两地上空对流层内等压面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M、N、P、Q四处气压的大小关系是A.M>Q>P>N B.M>N>P>QC.Q>P>N>M D.P>Q>M>N11.若上述等压面的弯曲是由甲、乙两地热力作用引起的,并且形成了热力环流,则有关甲、乙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是绿洲,乙地是沙漠B.甲地是山谷,乙地是山坡C.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D.甲地是城市,乙地是郊区(2018·温州九校联盟高一期末)区域小气候的形成与下垫面状况密切相关,下图为“某一山区河谷某一时段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甲处夏季多夜雨。

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基础训练(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基础训练(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基础训练1.造成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天气现象的原因是A.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B.夜间大气的反射作用强C.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D.夜间大气的逆辐射强2.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小B.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C.白天反射作用加强D.白天天空呈现蔚蓝色3.下图为等压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4、右上图中正确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5.关于影响大气运动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B.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C.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D.在三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中,时刻不停地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物理现象,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据此完成6~7 题。

6.根据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在江苏南部盛夏,甲地闷热难挡B.若在江苏北部冬季,乙地人此日感觉稍暖C.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D.假设四图连续出现在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7.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几十度B.从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到天空总是特别蓝C.一般说来,在远日点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在近日点时D.早晨与傍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中午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8~9 题。

A.晴朗的夜间B.日出前后C.多云的夜晚D.晴朗的白天8.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9.波浪型烟流出现的时间多在读北半球某地等值线图(图中 a > b10. 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市的布局如下图。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晚上较严重B 、一年中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C 、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白天较严重D 、大气污染情况白天、晚上差不多11. 在无风的地方点燃香烟或蚊香,可见烟雾总是上升而且只能上升到一定高度,这是因为A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因重力作用下沉B 、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因重力作用下沉C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D 、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12.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13. 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图一 图二14. 下面的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高空风向的是(以下单位为百帕)15. 下面的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2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基础训练 第 2 页 共 4 页读图 6-7,回答 18~19 题。

3-2 大气受热过程 分层练习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必修第一册(2023~2024学年)

3-2 大气受热过程 分层练习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必修第一册(2023~2024学年)

3.2大气受热过程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反射作用(1)表现 ①云层: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

②固体杂质:空气中较大颗粒越多,反射越强。

(2)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3)影响: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的气温相对较低。

2.散射作用(1)表现: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

(2)特点:大气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散射。

(3)影响⎩⎪⎨⎪⎧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3.吸收作用(1)特点: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①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②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

(2)影响⎩⎪⎨⎪⎧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两个来源(1)地球大气最根本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

2.保温过程拓展延伸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1)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2)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3)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下图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某种削弱作用。

读图完成1~2题。

1.这种作用是()A.吸收B.反射C.散射D.保温2.下列现象不属于这种作用造成的是()A.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B.日落后天空仍然很明亮C.没有阳光直接照射的房内仍有亮光D.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答案】 1.C 2.D【解析】1.读图可知,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物质时,一部分太阳辐射被改变方向,引起太阳辐散向四周弥散,这种作用属于散射,C正确。

2.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因此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属于大气的反射作用,故选D。

大气热力环流——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3.3

大气热力环流——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3.3

3.3大气热力环流——同步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下图为“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状况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的气压分布状态是热力作用形成的,则图中四点气温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在同一水平面上,图上四点中为高气压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①是下沉气流B.②是阴雨天气C.气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②①③④D.②昼夜温差比①小气压是空气分子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空气分子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四处气压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5.图示季节最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图为某地下垫面性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一般情况下,关于图中两地气温描述正确的是()A.白天甲地较乙地增温快B.白天甲地较乙地增温慢C.夜晚甲地较乙地增温快D.夜晚甲地较乙地增温慢7.甲乙两地可形成热力环流,其描述甲地白天大气状况错误的是()A.以下沉气流为主B.地面气压大于乙地C.高空气压小于乙地D.高空气流吹向乙地8.如果出现阴天天气,则关于两地气温日较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皆会增大B.两地皆会减小C.甲会增大乙会减小D.甲会减小乙会增大海云是沿海一带一种特有的对流发展较旺盛的积云,形似古代的城墙。

海云的演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但是维持时间较短;另一种快速发展,整日或连日维持不散。

下图为海云形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的海云,其循环周期一般是()A.1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10.维持时间长且快速发展的海云最可能开始于()A.子夜的陆地上B.日出时的陆地上C.黎明前的海上D.午后的海上11.夏季时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海云几天不散,并且整个云体快速向上发展的情况,预报概率最高的天气是()A.暴雨B.无风C.大雾D.晴朗浙江某中学老师用如下实验帮助同学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封闭透明的玻璃柜内,在底部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盆冰块,在柜顶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纸片甲和一张竖立的纸片乙,电炉通电后,观察纸片的偏动情况。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训练与检测含解析1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训练与检测含解析1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知识点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①选择性吸收②散射③反射④全部吸收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2.北京的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云层的反射强烈B.大气的吸收强烈C.大气的散射强烈D.地面反射强烈知识点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

下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①B.② C.③D.④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4~6题。

4.图中与“大气保温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①吸收B.②吸收C.④大气逆辐射D.③地面吸收5.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图中的()A.①吸收B.地面辐射C.④大气逆辐射D.太阳辐射6.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使图中()A.①吸收减弱B.③地面吸收增强C.②吸收减弱D.④大气逆辐射增强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易错题)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

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代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依次是()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2.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A.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B.大气逆辐射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有反射作用D.大气比热容大,容易降温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黄)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

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3.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B.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变小,减少树皮开裂C.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5.如图为在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的图片。

(完整版)大气的热力作用练习题

(完整版)大气的热力作用练习题

1.(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卷)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

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解析】晴天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温度低,水汽极易凝结,在气温高于0 ℃时成为露。

【答案】 D2、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气现象。

3、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人造烟幕可降低大气清洁度,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提高地面的温度。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提取信息】①燃烧湿草产生大量浓烟;②防御寒潮。

【思路整理】浓烟降低大气清洁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防御寒潮。

【答案】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减少寒潮造成的损失。

4、为什么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昼夜温差小?白天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时低。

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所以温度比较高。

5、利用温室效应,发展反季节果蔬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3)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

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4)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

高考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专项训练

高考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专项训练

高考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专项训练解密03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分层训练【基础巩固】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A 2.B【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等压面分布的一般规律: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可知甲>乙;同一地点,越往高处气压越低,可知甲>丁,乙>丙;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相反,可知丙>丁;从以上推知,气压最高的是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由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温度高处气压低,温度低处气压高。

甲、乙两地位于近地面,甲处等压面向凸为高压,气温低,越往高处气温越低,甲>丁;乙处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气温高,越往高处气温越低,乙>丙;近地面气温乙>甲,气温最高的是乙,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如果此图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丙和丁为近地面,①②③④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则( )A.甲处气压高于丙处 B.丙处气温低于丁处C.乙处气温高于丁处 D.丁处气压低于乙处4.如果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甲和乙为高空,①②③④表示四个环节,则( )A.①是水汽输送 B.②是地表径流C.③是水汽蒸发 D.④是大气降水【答案】3.B 4.D【解析】3.读图分析,丙和丁位于近地而,甲和乙位于高空;在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值越小,因此甲处气压低于丙处,丁处气压高于乙处,A、D错误;丙处为下沉气流,应为遇冷使得空气收缩下沉,因此丙处气温低于丁处,B正确;在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温越低,因此乙处气温低于丁处,C错误。

故选B。

4.若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甲和乙为高空,丙和丁是地面,①是地面径流,②是海洋水汽蒸发,③是水汽输送,④是大气降水。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练习题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练习题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练习题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就气流状况而言,下图为()A.低气压B.高气压C.气旋D.反气旋2.关于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中心气流下降②中心气流上升③过境时多阴雨天气④过境时多晴朗天气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与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有关的天气系统是()A.准静止锋B.快行冷锋C.反气旋D.气旋4.下图是三圈环流的一部分,读后指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高压B.乙是千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C.乙是西北风,丙是东南风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5.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A.紫外线区B.可见光区C.红外线区D. X射线区6.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具有选择性B.太阳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无选择性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散射作用有选择性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有选择性,反射无选择性7.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其主要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吸收作用B.散射作用C.反射作用D.保温作用8.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A.直接到达地面的蓝光比重大B.空气分子使蓝光发生散射作用C.高层大气分子大量吸收蓝色光D.到达地面的蓝色光又完全被反射到高空9.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厚度也愈大B.大气密度愈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愈大C.大气透明度愈大,太阳辐射愈弱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愈少10.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因为()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作用B.地面的反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11.一般说来,阴天比晴天的日较差小,原因是()A.阴天云量多,大气对流旺盛,把大部分热量传给大气B.阴天云量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C.阴天大气水汽含量多,水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D.阴天云量多,白天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夜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12.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A.增强太阳短波辐射B.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C.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13.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A.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B.地区之间存在热量差异C.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D.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差异14.有关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应与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B.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高空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垂直C.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成直角D.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15.下图中各点之间的气压关系正确的是()①A点比B点气压低②B点比D点气压高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④C点比D点气压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17.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他的()A.左前方B.右前方C.左后方D.右后方18.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A.温度比赤道附近地区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B.温度比赤道地区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C.赤道上空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前进,在30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D.从高纬度来的冷空气在30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19.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支冷暖性质不同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A.赤道附近B.南北纬300附近 C.南北纬600附近D.极地附近20.关于中纬西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北半球为西南风②南半球为西南风③在中纬西风影响下降水较少④中纬西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1.下列哪个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通常是多雨的()A.赤道低压带B.极地高气压带C.极地东风带 D.信风带22.下列节气中地球上气压带风带位置最北的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3.地球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规律是()①夏季北移②冬季南移③夏季向高纬度方向移动④冬季向低纬度方向移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4.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天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A.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带B.印度低压副极地低压带C.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带25.形成季风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C.反气旋的影响D.气旋的影响26.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成的是()A.东亚的东南季风B.东亚的西北季风C.南亚的东北季风D.南亚的西南季风27.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B.锋面总是倾斜在暖气团一侧C.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差别不大D.锋面过境时一定出现云雨、大风天气28.冷锋过境时,当地的气温和气压变化情况是()A.气温下降,气压升高B.气温、气压均下降C.气温气压都升高 D气温升高,气压下降29.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A.连续性降水B.天气晴朗,气压下降C.气温湿度骤降,天气晴朗D.狂风暴雨30.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几天内天气变化情况如下:开始两天晴转阴,接着出现强大的西北风,风停后转晴,气温下降,判断是()A.冷锋过境天气B.暖锋过境天气C.准静止锋影响下的天气D.反气旋影响下的天气二、综合题31.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后回答:(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33.根据下图中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辐射名称:①_____辐射,②____辐射,③_____辐射。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大气的热力课时练习(一)某气象台2011年10月12日7时10分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3小时内,中卫市及以北大部分地区有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

据此完成1~2题。

1.由材料知,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原理是()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大气每时每刻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B.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作上升运动,气压较低C.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D.热力环流与气旋、反气旋一样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4.城市和郊区之间设置炼油厂需要注意将其设置在城市与郊区环流的外围主要是因为()A.防止将有污染的大气带到城区B.取材方便C.环境优美D.地价便宜下图是某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气压值分别为P M、P 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据此完成5~6题。

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P 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6.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 M<P N,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④B.②或⑧C.⑥或⑧D.③或⑦7.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实验报告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高一地理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

高一地理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

高一地理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1.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A.气旋和反气旋B.风C.大气环流D.热力环流【答案】D【解析】由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故选D。

【考点】热力环流点评: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特点,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2.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正确叙述是:A.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B.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D.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答案】A【解析】气压带、风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元旦前后向低纬移动。

故选A。

【考点】气压带、风带点评: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移动的规律。

3.有关大气活动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陆热力差异是其形成的根源B.是指冬夏季节在陆地上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C.其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D.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答案】C【解析】由于海陆性质的差异,随季节变化,在冬夏季节的陆地和海洋上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但是其位置并没有随季节而南北移动。

故选C。

【考点】大气活动中心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大气活动中心的有关知识,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海陆性质的差异对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

4.下图中,表示暖锋降水天气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可知:A为暖锋、B为冷锋、C为气旋、D为地形雨。

故选A。

【考点】天气系统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天气系统的判别,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判断天气系统的方法。

5.下面四幅冷、暖锋移动示意图,A.B.C.D四个地点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比较此时哪一点的气温最低,气压最高(不考虑地势高低和海陆位置的影响)【答案】A【解析】因题中四点位于同一纬度,所以影响气温低差异的主要是冷暖气团。

大气的热力作用习题

大气的热力作用习题

1.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为()①青藏高原距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大③地势高,空气稀薄④白天太阳辐射强⑤云层厚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⑥D.②⑤⑥2.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夜晚气温较阴天高②白天气温较阴天高③气温日变化幅度大④白天大气反射加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以下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太高B.臭氧能够防止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危害C.多云比少云气温日较差小D.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4.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

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5.根据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在苏南盛夏,甲地闷热难挡B.若在苏北冬季,乙地人此日感觉稍暖C.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D.假设四图连续出现于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春天孩儿面,一日三朝变”。

请参阅今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区气温曲线图,回答9-11题。

9.图中最低气温出现的日期是17天中的A.7日 B.10日 C.12日 D.17日10.下列4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A.3日 B.6日 C.11日 D.16日11.造成初春气温骤变的原因,除冷暖气流的影响外,云对气温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下关于云对气温影响的正确叙述是()①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造成地面气温不太高②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气温升得更高③夜晚多云,云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高④夜晚多云,云将地面热量传到太空中,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更低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

(完整版)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单选题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2.使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A.①B.②C.③D.④读某地连续四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易出现霜冻的是A.13日、14日B.13日、15日C.14日、16日D.15日、16日4.农民为了减轻霜冻对农业的影响,在田间释放烟幕,这是为了()A.增强太阳辐射B.增强地面辐射C.增强短波辐射D.增强大气逆辐射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6.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图甲为小明同学拍摄的扬州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

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大气辐射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C.③是地面辐射D.④表示太阳辐射8.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A.增强①B.削弱②C.增强③D.削弱④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适宜飞机飞行的是A.A层B.B层C.C 层D.AB层10.下列关于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上部热、下部冷B.高度与纬度位置无关C.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该层D.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1/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

11.下列关于B层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B.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C.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D.能反射无线电波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练习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练习

课时作业(七)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1~4题。

地球的大气圈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射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1.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逆辐射D.大气辐射2.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正确的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4.多云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近地面气温高,是因为()A.大气辐射增强B.大气逆辐射增强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增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答案:1.A 2.B 3.D 4.B5.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

近地面空气受热后膨胀上升,气压降低;遇冷,收缩下沉,气压升高,在近地面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白天,沿海地区,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答案:C6.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的冷热不均B.水平气压梯度力C.地转偏向力D.地面摩擦力解析:风的形成是由于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而产生的一种促使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面冷热不均是导致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高低差别的原因,是形成风的根本原因。

答案:B读图,回答7~8题。

7.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式,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状况是()A.P a>P b;T a>T b B.P a<P b;T a<T bC.P a<P b;T a>T b D.P a>P b;T a<T b8.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A.东风B.东北风C.南风D.西南风解析:第7题,由图中垂直气流方向可知,a地气流下沉,b地气流上升,故气压P a>P b,气温T a<T b。

《大气的热力作用和热力环流》练习

《大气的热力作用和热力环流》练习

《大气的热力作用和热力环流》练习一、选择题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

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2~4题。

2.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3.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A.①B.②C.③D.④4.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5.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阴雨天气左图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6、7题。

6.若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7.若下图为该环流近地面气温气压分布状况,则图示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下图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A.甲B.乙C.丙D.丁9.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10、11题。

10.N地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1.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M地B.N地C.P地D.Q地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合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

大气的热力作用(微题库)——选择题(教师版)

大气的热力作用(微题库)——选择题(教师版)

大气的热力作用(微题库)——选择题1、谚语说“十雾九晴”的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在晴天,其原因是(C )A.晴天时,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易成雾B.晴天时,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而成雾C.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成雾D.晴天时.地面水汽蒸发强易成雾2、下列地点昼夜温差最小的是(D )A.陆上少云的地方B.陆上多云的地方C.海上少云的地方D.海上多云的地方3、对流层大气中对太阳辐射起散射作用的主要是(D )A.水汽和二氧化碳B.云层和尘埃C.臭氧D.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4、大气运动的能量源于( A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5、下图中同一纬度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B )6、有关低层大气增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B.主要是太阳晒热地面,地面又将热量传导给空气的结果C.主要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D.主要是受太阳光热照射的结果7、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回答:( B )地球的大气圈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据此回答8~9题。

8、这段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A)。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9、歌词所描述的天气条件下,当地 (B)。

A.气温日较差小B.深秋季节易发生霜冻现象C.当日大气保温效应明显D.太阳辐射强度较小,地面吸收能力弱10、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D )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这样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

2020-2021学年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训练:第2章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020-2021学年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训练:第2章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训练提升学考过关检验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过程简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A.④B.③C.②D.①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A.④减弱B.③增强D.①减弱答案:1.C 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④依次代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

第2题,白天多云时,云层会将大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较低。

晴天,太阳辐射大部分到达地面,气温较高,故D项正确。

读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3~4题。

3.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D>C>A>BB.A>B>D>CC.C>D>A>BD.C>D>B>A4.此图若表示某一天的气压分布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白天B.表示夜晚D.气流从B吹向A答案:3.A 4.A解析:由图可知,陆地上空(A)为高压,海洋上空(B)为低压,根据热力环流中,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类型相反可知,在近地面,陆地上(C)为低压,温度较高,海洋上(D)为高压,温度较低,应为白天,此时吹海风,高空空气从A吹向B。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

根据下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④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6.②图(北半球)中P地的风向为()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6.A5题,风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本题图上等压线疏密程度一样,且比例尺相同,则等压线气压差越大,风力就越大。

第6题,过P点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右偏,偏转成东北风。

7.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下图是“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地太阳辐射量多,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纬度低②距海近,降水多③晴天多④海拔低,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A.②④ B.①②C.①③ D.③④2.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太阳风 B.耀斑 C.黑子 D.极光3.下图,昼夜温差最小的是()4.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5.海拔 5895 米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山顶冰峰峭立,白雪皑皑,形成奇异的“赤道雪峰”景观。

若该山上海拔900米处气温为20℃,山顶的气温约是:A.20℃B.-5℃C.-10℃D.-20℃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7.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A. ②增强,③减弱B. ②减弱,③增强C. ③增强,④减弱D. ②减弱,④增强8.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9.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10.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A.①B.②C.③D.④11.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引起全球气温升高。

其原因主要是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B.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弱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12.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晴天会使①②都增加B.森林的大量砍伐,可能会使②减少,④减弱C.阴天会导致①减少,④增强D.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③增加下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11月4日白天云层的主要作用是A.保温作用 B.反射作用C.吸收作用 D.散射作用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1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B.11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C.11月6日最容易出现霜冻D.三天中气温最低出现在子夜时分15.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①地势高,离太阳近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③云层厚,而且夜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C.④⑤⑥ D.①④⑤⑥16.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17.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因为二氧化碳能( )。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C.通过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D.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18.下图表示夜晚气温的四种情况,夜晚气温最高的是19.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20.造成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天气现象的原因是A.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B.夜间大气的反射作用强C.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D.夜间大气的逆辐射强21.“蓝蓝的天空,飘着那白云。

……”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2.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C.地面反射 D.大气逆辐射23.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是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原因是A.晴天时水汽多 B.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C.晴天时尘埃多 D.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24.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气体是A.N2 B.CO2 C.O2 D.O3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25.表示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A.① B.②C.③ D.④26.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读“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以下问题。

27.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图中下列因素有关的是()A.①增强 B.②减弱C.③减弱 D.④增强28.科学家发现,随着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它微粒增加,近几十年以来,到达地球的阳光量减少了10%,地球正在“变暗”。

图中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① B.② C.③ D.④2012年12月15日,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北京、内蒙古自治区局部以及重庆中西部等多地遭遇了大雾天气,一些地方能见度还不足50米。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29.由材料可知,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原理是()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30.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读下图并回答下列小题。

3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32.下列有关Ⅱ层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层吸收了相当数量的红外线②大气稳定,适合飞机飞行③上冷下热,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④绝大部分紫外线在该层被吸收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33.同一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A.气压低 B.空气稀薄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

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

全球变暗是由于日益增多的空气污染物,世界大部分地区晴日能见度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科学家们将之形容为“全球变暗”,在东亚、南亚、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尤其明显。

结合图,回答以下问题。

34.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① B.② C.③ D.④35.根据材料的描述,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① B.② C.③ D.④读下图,完成各题。

36.近地面大气受热的根本原因是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37.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38.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39.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前后排列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削弱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削弱→大气辐射→地面吸收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吸收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a、b、c、d表示某种类型的辐射。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40.“高处不胜寒”表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a辐射 B.b辐射C.c辐射 D.d辐射41.农谚“露水起青天”主要原因是晴朗的夜晚()A.d辐射增强 B.a辐射减少C.c辐射减弱 D.b辐射减少42.以上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43.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主要是因为( )A.太阳辐射 B.大气散射C.大气削弱 D.地面反射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44.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A.① B.②C.③ D.④45.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① B.②C.③ D.④46.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A.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降低B.夜晚的最低温度降低C.白天的最高气温降低D.气温日较差减小47.利用人造烟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幕能使大气的( )A.逆辐射作用增强 B.逆辐射作用减弱C.反射作用加强 D.反射作用减弱48.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正确的叙述是()A.大气只通过反射、散射方式,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具有纬度差异D.吸收、反射、散射作用都具有选择性生活中蕴含了很多地理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49.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A.直接到达地面的蓝光比重大B.空气分子使蓝光发生散射作用C.高层大气分子大量吸收蓝色光D.到达地面的蓝色光又完全被反射到高空50.秋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杆,烟雾弥漫,据说能防霜冻,原因是()A.能减少大气逆辐射 B.能增加地面辐射C.能使地面辐射减弱 D.能增强大气逆辐射51.地球大气中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紫外线的是()A.二氧化碳B.氧气C.臭氧D.水汽52.下列不是对流层大气特点的是()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B.水汽含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加C.空气对流运动十分显著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53.月球上白天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低至-183℃,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主要因为其()①缺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缺少大气对月面的保温作用③体积、质量较地球小④自转周期较地球短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4.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B.水汽和尘埃多,阴雨天气多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高空飞行有利55.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关于图中①、②各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B.①层大气下热上冷,对流运动显著C.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56.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参考答案1.C2.D【解析】试题分析: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及光照时间等因素。

距海近、降水多、海拔低、大气厚这些都会使地面获得太阳辐射量减少。

故选C。

2.乙处位于极地,此时无太阳辐射,说明处于黑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极光。

考点:本题组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3.D【解析】试题分析:海洋比陆地的热容量大,不容易热也不容易冷,海洋的温度变化要比陆地小;晴天,昼时受热快,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降温快,昼夜温差大;阴天,昼时云层对太阳反射作用强,增温慢,夜晚,大气层厚保温作用强,降温慢,昼夜温差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