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合集下载

【华医爱康】小儿久嗽外治法篇之:脐灸疗法(家长们可用的灸疗方法)

【华医爱康】小儿久嗽外治法篇之:脐灸疗法(家长们可用的灸疗方法)

【华医爱康】小儿久嗽外治法篇之:脐灸疗法(家长们可用的灸疗方法)首先,何为脐灸?脐中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种,简称脐疗或脐疗法。

脐疗是指将药物作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熨、拔罐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换言之,脐疗是以脐(即神阙穴)处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脐疗的临床功用及适应症非常广泛,根据古今文献和我们临床应用的体会,脐疗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均有作用,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一百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可用于养生保健。

但在今天,我们只选择其中脐疗调理小儿久嗽的一种方法,介绍给大家。

小儿久咳原因: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嗽为其证候特征。

咳嗽、咯痰是本证的主要症状。

脏腑功能失于调节,影响及肺。

可分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两端。

它脏及肺的咳嗽,可因情志刺激,肝失条达,气火循经上逆犯肺;或由饮食不当,熏灼肺胃,灼津生痰;过食肥甘厚味,致使牌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阻塞气道,均可使肺气上逆而作咳。

因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多种疾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肺主气的功能失常,以致肃降无权,而上逆作咳。

治则:宣肺理气。

脐疗处方:八号方[尚医健康产业联盟小儿咳嗽方],组成成分:半夏厚朴芍药甘草旋复花党参当归等多味中药。

治疗周期:一周2次每次约30分钟。

小儿推拿或成人从业者可配合增加拨罐,压耳穴。

配合拔罐:取定喘、肺俞、肝俞、脾俞、肾俞。

每次10min,每周1次。

耳穴压豆:取咽喉、肺、心、肝、肾、神门、交感。

每次选用2-4穴,每周1次。

注:若小儿乱动,或在其睡着时进行,时间不必拘泥于30分钟,若有需要脐灸粉的及脐灸的朋友,可微信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小编微信(ertuiluntan99)。

文章来源于《尚医健康产业联盟脐灸疗法手册》,由小儿推拿论坛(ertuiluntan)编辑发表。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十一篇)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十一篇)

第十一篇其他类技术第一章脐疗法脐疗法,是以肚脐(即神阙穴)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种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

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对胃肠病、妇科病、男性病、衰老病症、小儿科病症等疗效显著。

2、基本技术(一)特色隔药熏脐技术1.灸脐粉的制备根据病情配制中药处方,其用药特点主要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添加生、香、猛、温药物。

将药物用超微粉碎机粉碎(部分中药可经烘烤后粉碎),装瓶密封备用。

2.面圈的制作以自来水或井水调小麦面粉(重量比例为1:1),面质软硬及面圈大小适中,制成圆钵状(直径约8cm,高约3cm,底厚约2cm),面圈的底部中间孔与患者脐孔大小一致(直径约1.5cm)。

(见图1)图1 面圈示意图3.艾炷的制备取纯净的艾绒制成上尖下平的圆锥形小体,炷高约2cm,炷底直径约2cm,要求紧实。

有条件的可用艾炷器制作。

4.操作步骤患者仰卧位,暴露脐部,用75%乙醇在局部常规消毒后,将面圈置于脐周,取如小米粒大的人工麝香(也可用冰片代替)置于脐内,然后取配制好的药末约8~10g,填满脐孔,用艾炷置于药末上,连续施灸约10壮,约2小时。

在脐灸操作过程中,需把握火候,患者宜感到温热深透,且不烫为宜。

若患者在脐灸过程中感觉过热,可以在面圈内周、灸火外围加水,但不要把灸火熄灭。

如果患者还感觉过热,可采取在面圈下垫棉花等措施。

(见图2)图2 隔药熏脐示意图5.脐灸后的处理脐灸后,将艾柱完全熄灭,擦净残留面粉及艾灰,保留药粉于脐内,用敷料覆盖并胶布固定。

24小时后去除,进行清洗。

(二)部分脐疗技术1.脐部药物贴敷技术(1)填脐法将药物填于脐内。

多用散剂或丸丹剂,用药部位一般局限于脐孔(神阙穴)内,以敷料覆盖并胶布固定。

(2)敷脐法将鲜药(一般用植物药或虫类药)捣烂敷于脐部;或用干的药末用水(或用蜜、酒、唾液等)调和成膏状敷于脐部。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1号脐灸粉(不思饮食)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木香、砂仁、当归等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乳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使用禁忌:感冒发热病人不宜使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酌情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号脐灸粉(风寒感冒)药物组成:苏叶、豆豉、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等功效: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祛风除湿,消疮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

疮疡初起有表证者,或外感风寒,身痛、咳嗽等症。

使用禁忌:忌生冷、油腻之品3号脐灸粉(风热感冒)药物组成:柴胡、连翘、银花、防风、桔梗、薄荷、竹叶、甘草等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西医:临床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疗效。

还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咽炎、咽峡疱疹、麻疹、肺炎、药物性皮炎、小儿湿疹、产褥感染等病属中医风热表证者。

使用禁忌: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与滋补性中成药同时使用。

4号脐灸粉(虚寒泄泻)药物组成:白扁豆,陈皮,砂仁,乌梅,党参,炒白术,茯苓,补骨脂,煨肉豆蔻,五味子,等功效:健脾助运淡渗利湿温肾散寒涩肠止泻主治: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

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

西医:久泄是指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使用禁忌:忌不易消化食物,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5号脐灸粉(宫寒痛经)药物组成:当归,桂枝,白芍,细辛,吴萸,生姜,甘草,附子等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通络止痛,补肾暖宫主治:痛经宫寒,小腹冷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中医自制脐疗减肥配方有哪些?

中医自制脐疗减肥配方有哪些?

中医自制脐疗减肥配方有哪些?中医自制脐疗减肥配方有哪些?肚脐敷药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减肥。

然而,许多减肥方法不健康,如果因减肥而损失健康,那么得不偿失。

以下是中医推荐的三种脐疗减肥配方:1、脾虚痰湿(虚胖)型配方:艾叶、桂枝、佩兰、白芷、苍术、独活、广木香、花椒等药材共同煎煮,提取物烘干研成极细粉,装入薄布内制成药蕊,外用彩色绸缎制成肚兜,紧贴肚脐处。

每15~20天更换1次药蕊,使用3~6个药蕊为1个疗程,一般l~3个疗程可使体重恢复正常。

这种配方的原理是,妇女脾虚、阳气不振则寒湿内生,导致虚胖多湿。

方中药材能化湿消胀,祛浊健胃,行气止痛,温中散寒,助阳通经,从而运湿自除,使肥胖自退。

2、气滞血瘀型配方:当归、川芎、细辛、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丁香等药材共同煎煮,提取物烘干研成细粉,装入薄布内制成药蕊,外套彩色绸缎制成的肚兜,紧贴于肚脐外。

每15~20天更换1个药蕊,3~6个药蕊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使体重正常。

这种配方的原理是,七情六欲往往会造成气滞血瘀、内分泌紊乱而形成郁胀型肥胖症。

方中药材能养血活血,行气消积而散结,活血而兼破瘀,疏散风寒、内化寒饮、上祛头风、下通肾气,健脾理气、湿肾助阳而消胀,通诸窍、散郁火,兼有消炎肿、引诸药渗透之功能。

3、脾胃实热型配方:番泻叶、元明粉、香椽、山楂、厚朴、黄连、大黄等药材共同煎煮,提取物烘干研为极细粉,加入适当渗透剂,制成8×8厘米大的药蕊,装入彩色绸缎制成的肚兜内,紧贴于肚脐处。

每15~20日更换药蕊,每3~5个药蕊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使体重减为正常。

这种配方的原理是,脾胃实热型肥胖症常伴有便秘,方中药材能泻火通便,行气消积,降血脂,减轻体重。

脐疗绝密配方

脐疗绝密配方

脐疗绝密配方脐疗通俗一点说便是中医学把药品立即贴敷疗法或用艾炙、敷热等方式论治于病人肚脐,进而完成看病调养的目地。

很多人关注脐疗绝密配方,实际上这些方面的记述還是比较多的,由于归属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东西,若有要求最好能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自身试着存有风险性,尤其是在需要应用药品的状况下。

贴肚脐看病实际上便是中华民族医药学里的“脐治疗法”。

也就一种的中医外治治疗法。

中医学觉得脐把握任脉要穴“神厥”所属,又为冲脉循行之处,为经络之神经中枢,经气之新海,脐可根据经气沟通交流左右內外,诸经百脉、五脏六腑。

换句话说人的肚脐眼内联全身经络,药品敷脐后,味道入血,在腹部产生较高的药品浓度值并运输全身,调节五脏六腑心理扭曲。

此外药品根据对肚脐的刺激性,可激起经气经络疏通,调理气血,进而调节五脏六腑作用充分发挥其预防疾病标本兼治的作用,当代科学研究还说明:在胚胎发育过程全过程中,脐做为腹腔最终合闭处,与全身此人他构造较为其外皮角质层薄超薄,天然屏障作用较弱,部分皮下组织无人体脂肪,药品敷脐后能够非常好地透过和消化吸收。

-1脱肛、垂脱、疝气:五倍子山参或黄芩熬水要纯棉毛巾浸湿敷热把药研沫用药膏贴肚脐。

2痔疮:五倍子(大使用量)、黄芩、茄子根熬水敷热或洗痔疮位置。

研沫制成药粒用蜂腊作糖衣,或用硃砂做衣,立即内服,功效在十二指肠,成效显著。

3血寒:美少女宫冷酷寒,结婚后女性严寒袭宫。

都用肉桂粉、牛膝或熟地熬水敷热,或研沫贴肚脐。

4五更泻:天明鸡叫去洗手间,土水潮湿、脾盛阳虚。

用山豆根(苗)、白头翁贴肚脐或熬水敷热。

5阳痿:用肉苁蓉研沫贴肚脐或熬水敷热。

6肝火撑胀:肾寒、肝火盛。

用茯苓、绿皮、沉香木研沫贴肚脐或熬水敷热。

7小儿厌食:有小虫子的。

用使君子炒过,十五岁前小孩子具体年纪加一粒,口嚼。

不能饮茶,饮茶解毒药,不能吃荤油即肉食品。

8青春痘:用菟丝子炒过,一部分研沫贴肚脐或敷热,一部分洁面。

9咳嗽:喉咙有痰很粘稠的,属火,用贝母花研沫贴肚脐。

古麦脐灸(1)

古麦脐灸(1)

古麦脐灸
上墙部分
古麦脐灸适应症:
1.小儿脾胃虚弱、厌食、便秘、腹泻、发烧、感冒、肥胖
2.成人脾胃不和、食欲不佳、胃下垂、便秘、泄泻、腹痛
3.失眠多梦、易烦健忘、潮热盗汗、气虚自汗
4.痛经、月经不调、宫寒、手脚冰凉
5.满面油光、易生痤疮、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爽
6.素体易感、体弱乏力、大肚腩等亚健康人群
展架部分
脐,中医称之为“神阙”,为经络之总根,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血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神阙通八脉,是人体命根子的大门,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

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古麦脐灸,即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

借助艾草纯阳之火,加特制的脐灸粉的药力,通过神阙穴直达五脏,由点到面、由表及里、驱寒升温、平衡阴阳,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适应人群:
1.小儿脾胃虚弱、厌食、便秘、腹泻、发烧、感冒、咳嗽、肥胖、各种眼疾、免疫力低下
2.成人脾胃不和、胃寒、胃疼、咳嗽、气虚、腹寒、宫寒、痛经、月经不调、手脚冰凉
温馨提示:
1.调理期间敬请禁酒戒烟、多素食、多食清淡或五谷杂粮食品。

2.脐灸前请仔细阅读艾灸须知。

3.脐灸一个疗程为10次,需要在10-15天之内完成,才会收获良好的治疗保健效果。

时间拉长,火力无法相续,效果要打折扣。

4.由于材料需要现用现制,如爽约没来,费用将无法退回。

在家就能做的补肾脐灸法,既简单又有效,快来试试吧~

在家就能做的补肾脐灸法,既简单又有效,快来试试吧~

在家就能做的补肾脐灸法,既简单又有效,快来试试吧~一般男性都可能会出现一些肾虚之类的,但严重的也会影响男性的健康,故这时该要想办法尽快去接受检查和治疗,其实有些方法也是非常不错的,且在家里面也可尽快的去缓解,故就应了解一下,在家就能做的补肾脐灸法,既简单又有效,快来试试吧~脐灸属中医外治法之一种,脐灸是指将药物作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熨、拔罐等)以调理疾病的方法。

肚脐,中医上称为神阙穴,是人体的第一张嘴,是所有经络的汇集点,是人体的重力吸收黑洞,他的吸收率是胃部的70倍。

脐为百风总窍五脏寒门,道家称之为“下丹田”,为人身之命蒂,脐位于关要之地无处不通,即为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脐为五脏六腑之根,通百脉,神经血管较丰实,且位于人体的黄金点,是调理人体的最佳点。

在胚胎时期,脐部是胎儿连通母体,获得血液、氧气及营养供给的唯一通道;脐部与全身经络、五脏六腑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医称之为“神阙穴”。

脐为五脏六腑之根,通百脉,神经血管较丰实,且位于人体的黄金点,是调理人体的最佳点。

肚脐是腹壁最薄的地方,没有皮下脂肪,但是血管非常丰富,所以各类药物易于渗透、吸收;从养生角度来说,脐疗养生,应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药效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通过肚脐,药效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脐灸功能及优点1.适应症广脐疗的功用及适应症非常广泛,对消化、吸收、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系统均有作用。

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疾病,并可养生保健。

回阳苏厥、息风固脱; 健脾和胃、升清降浊;调理冲任、温补元气; 通调三焦、利水消肿;通经活络、理气和血; 敛汗安神、固精止带;扶正祛邪、养生延年。

2.效果比口服好用同样的药物,脐疗与口服相比较,脐疗一次的效果相当于口服5—10次。

究其根源,因药物口服首先要经脾胃吸收,对部分长期脾胃功能差的人造成的浪费就更严重了。

脐灸,夏日养生必备

脐灸,夏日养生必备

脐灸,夏日养生必备脐灸简介脐灸是祖国医学的瑰宝,源于古代,在历代的中医文献中有大量的散见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数干年的历史。

实践证明,它具有简、便、验、廉、捷等特点,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曾盛赞脐灸疗法曰:“神奇变幻,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下亦扶危救急层见叠出而不穷。

且治在外则无禁制,无窒碍,无牵掣,无沾滞。

世有博通之医,当于此见其才”。

脐灸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种,是以脐(即神阙穴)处为用药部位并加以艾灸,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现在,中医外治疗法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艾灸为主的的无创伤、无疼痛疗法,已经成为外治疗法的一大研究趋势。

脐灸便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无创痛穴位外治疗法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类。

在所有的穴位中,神阙穴(即肚脐)是结构最特殊,定位最明确的腧穴,其特殊性及与整体联系的广泛性是其它任何体穴所无法比拟的。

祖国医学认为,神阙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经络学说认为,脐通五脏六腑,联络于全身经脉;气功理论认为,脐下(当指脐之深部)为下丹田之所在;现代医学则证明,脐为腹壁最后关闭和最薄处,最有利于药物渗透与吸收;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也证明,脐灸可广泛应用于全身一百多种疾病,并有着较好的疗效。

近代,人们已经意识到现行用药方式所存在的间题,如口服用药,药效只能维持数小时或更短时间,致使病人不得不一日多次服药。

因药物经口服进入消化道后,部分有效成分往往被破坏,不得不加大剂量甚而近于中毒剂量,威胁着病人安全。

注射给药,既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也有许多不便之处。

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寻找新的给药途径,已成为有关医药研究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而祖国医学的脐灸法便是一种较理想的给药途径。

可见,脐灸已显示出了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很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研究、探索和普及推广。

使这一祖国医学明珠,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1号脐灸粉主要成分包括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木香、砂仁、当归等,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乳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状。

然而,感冒发热病人不宜使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酌情使用,对本品过敏者应禁用,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2号脐灸粉的成分包括苏叶、豆豉、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等,主要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

但忌生冷、油腻之品。

3号脐灸粉的成分包括柴胡、连翘、银花、防风、桔梗、薄荷、竹叶、甘草等,主要功效为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适用于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然而,风寒感冒者不宜使用,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与滋补性中成药同时使用。

4号脐灸粉的成分包括白扁豆、陈皮、砂仁、乌梅、党参、炒白术、茯苓、补骨脂、煨肉豆蔻、五味子等,主要功效为健脾助运淡渗利湿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适用于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

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

但忌不易消化食物,对本品过敏者应禁用,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5号脐灸粉的成分包括当归、桂枝、白芍、细辛、吴萸、生姜、甘草、附子等,主要功效为温经散寒,养血祛瘀,通络止痛,补肾暖宫。

适用于宫寒痛经等症状。

主治:湿热泄泻,腹泻黏稠,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大便黏滞不畅,小便短赤,脉弦数等症状。

使用禁忌:脾胃虚弱、气虚便溏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

11号脐灸粉(疼痛镇痛)药物组成:没药、乳香、丁香、甘草、川芎、当归、白芍、桂枝等。

功效:XXX活血,镇痛消肿,止痛祛风主治:用于各种疼痛,如头痛、肌肉酸痛、风湿痛、关节疼痛、神经痛等。

脐灸操作规范及流程

脐灸操作规范及流程

脐灸一、准备物品小麦粉100g、清水50g、揉面碗、艾绒约10g、脐灸粉、勺子、打火机、洞巾、毛巾、封脐胶布、75%酒精、小棉签、凡士林二、操作步骤1、取揉面碗,将小麦粉和清水混合搅拌,揉成圆桶状(直径8cm、高3cm、底厚2cm),面碗底部中间开孔,开孔应比受灸者的脐孔稍大(大约直径1.5cm)。

2、将艾绒捏成三角锥形的艾柱(大约高宽1cm,底宽2cm,高3cm),准备5-8个艾柱备用。

3、另受灸者平躺,暴露脐部(注意保暖),用75%酒精在脐部进行常规消毒,脐周涂抹凡士林。

4、将面碗置于肚脐上,用毛巾围绕面碗四周(注意保暖、勿受风寒)。

5、取一小勺脐灸粉,从面碗孔内倒下填满脐孔,以脐灸粉填平面碗底部圆孔为宜。

6、用艾炷置于药末上,点燃艾柱,连续施灸5-8壮,约1小时,以脐周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7、灸后移去面碗及艾灰,用医用胶布固封脐中药末,嘱受灸者12小时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清洗脐部。

三、注意事项1、一般宜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以方便取穴、用药和治疗。

2、脐灸时应用注意保暖,尽量减少皮肤直接裸露在外。

3、脐孔内常有污垢,应用脐灸时,一般应先用75%的酒精棉球对脐部进行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

4、根据个人体质及健康情况辨证选择合适的脐灸粉,方能提高疗效。

5、脐部皮肤娇嫩,脐灸壮数较多或时间较长时,可先在脐部涂一层凡士林后再做脐灸,可避免脐部皮肤起泡,同时面碗可与皮肤更贴合。

6、在给儿童灸时尤应注意,可适当减少脐灸时长,以避免烫伤。

7、脐灸后一般用医用胶布固封,个别人对会对胶布等发生过敏反应,可见局部痰痒、红赤、丘疹等现象。

可暂停用脐灸,外涂肤轻松软膏,待脱敏后再继用,也可改用纱布包扎固定。

7、由于脐部吸收药物较快,故用药开始几天内,个别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感,一般过几天会自行消失。

8、脐灸操作频率宜2次/周,4周为一疗程。

9、在脐灸结束后,应避免进食生冷、辛辣食物,建议多喝水,注意休息。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1号脐灸粉(不思饮食)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木香、砂仁、当归等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乳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使用禁忌:感冒发热病人不宜使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酌情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号脐灸粉(风寒感冒)药物组成:苏叶、豆豉、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等功效: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祛风除湿,消疮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

疮疡初起有表证者,或外感风寒,身痛、咳嗽等症。

使用禁忌:忌生冷、油腻之品3号脐灸粉(风热感冒)药物组成:柴胡、连翘、银花、防风、桔梗、薄荷、竹叶、甘草等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I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西医:临床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疗效。

还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咽炎、咽峡疱疹、麻疹、肺炎、药物性皮炎、小儿湿疹、产褥感染等病属中医风热表证者。

使用禁忌: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与滋补性中成药同时使用。

4号脐灸粉(虚寒泄泻)药物组成:白扁豆,陈皮,砂仁,乌梅,党参,炒白术,茯苓,补骨脂,煨肉豆蔻,五味子,等功效:健脾助运淡渗利湿温肾散寒涩肠止泻主治: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

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

西医:久泄是指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使用禁忌:忌不易消化食物,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5号脐灸粉(宫寒痛经)药物组成:当归,桂枝,白芍,细辛,吴萸,生姜,甘草,附子等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通络止痛,补肾暖宫主治:痛经宫寒,小腹冷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1号脐灸粉(不思饮食)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木香、砂仁、当归等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乳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使用禁忌:感冒发热病人不宜使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酌情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号脐灸粉(风寒感冒)药物组成:苏叶、豆豉、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等功效: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祛风除湿,消疮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

疮疡初起有表证者,或外感风寒,身痛、咳嗽等症。

使用禁忌:忌生冷、油腻之品3号脐灸粉(风热感冒)药物组成:柴胡、连翘、银花、防风、桔梗、薄荷、竹叶、甘草等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西医:临床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疗效。

还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咽炎、咽峡疱疹、麻疹、肺炎、药物性皮炎、小儿湿疹、产褥感染等病属中医风热表证者。

使用禁忌: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与滋补性中成药同时使用。

4号脐灸粉(虚寒泄泻)药物组成:白扁豆,陈皮,砂仁,乌梅,党参,炒白术,茯苓,补骨脂,煨肉豆蔻,五味子,等功效:健脾助运淡渗利湿温肾散寒涩肠止泻主治: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

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

西医:久泄是指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使用禁忌:忌不易消化食物,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5号脐灸粉(宫寒痛经)药物组成:当归,桂枝,白芍,细辛,吴萸,生姜,甘草,附子等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通络止痛,补肾暖宫主治:痛经宫寒,小腹冷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脐灸介绍中医养生适应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护理课件

脐灸介绍中医养生适应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护理课件
脐灸能够调节女性内分泌,改善妇科症状,促进生殖健康。
03
脐灸操作流程
准备材料
艾绒
选用质地纯净、无杂质的上等艾 绒,用于制作艾炷。
艾炷
将艾绒捏成圆锥体,大小适中, 底部平齐,用于施灸。
姜片
选用新鲜老姜,切成薄片,用于 隔姜灸。
毛巾
用于保暖和保护皮肤。
酒精
用于清洁皮肤和点燃艾炷。

选用纯净食盐,研磨成细粉,用 于隔盐灸。
脐灸介绍中医养生适应症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护理课件
• 脐灸简介 • 中医养生适应症 • 脐灸操作流程 • 脐灸护理 • 脐灸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01
脐灸简介
脐灸的概念
01
脐灸是一种中医养生方法,通过 在肚脐(神阙穴)处施以艾灸, 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
02
脐灸利用艾灸的温热作用,刺激 肚脐周围的穴位,激发人体正气 ,调和气血,改善脏腑功能。
脐灸的历史与发展
脐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 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 记载。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脐灸逐 渐受到重视,在临床实践中得 到广泛应用。
现代脐灸技术不断改进,结合 现代科技手段,如红外线、微 波等,提高了治疗效果。
脐灸的原理与功效
脐灸通过刺激神阙穴,调整人体 经络和脏腑功能,达到防病治病
适量补充营养
脐灸后可适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 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多喝水
脐灸后应多喝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和药 效吸收。
控制饮食量
脐灸后应控制饮食量,避免过饱或过饥。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
脐灸后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 动和压力过大。
积极面对生活
脐灸后应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向 上的心态。

脐疗小秘方----迷罗

脐疗小秘方----迷罗

脐疗小秘方----迷罗脐疗小秘方去肝火:陈皮青皮磨成粉水调,贴敷肚脐,每日睡前贴,起床揭掉。

降血压:吴茱萸磨成粉,用陈醋调和贴敷肚脐,膏药固定,睡前贴,早起揭掉,七次为一个疗程。

健脾祛湿:佩兰20克,白芷、苍术各15克,独活、广木香各10克,花椒、艾叶各5克,桂枝15克。

上药研磨成粉,用温水调和贴敷肚脐。

活血化瘀:当归30克,川芎15克,细辛、三棱、莪术各10克,乳香、没药、丁香各5克,冰片3克小儿夜啼方:黑丑50克,研为细末,以米汤调成糊状,于每晚入睡前1小时贴敷肚脐。

小儿遗尿方::五倍子、茯神各等量,共研细末,以米汤调成糊状。

每晚睡前2小时取药糊适量贴敷肚脐,早晨去掉。

呃逆:选用橘皮、半夏、杮蒂、丁香等,研成细末后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脐孔,连用2―7天。

寒症胃痛:可选用胡椒、干姜、香附等,用黄酒调成糊状,连用2―7天。

脾胃虚寒:胡椒,干姜,香附,白芷各等分,磨成粉蜂蜜调和,贴敷肚脐,早餐后贴敷,晚餐前去掉。

月经不调:取当归9克,肉桂、白芍、红花、干姜、川芎各6克,鹿茸3克,共研为细末,贮瓶备用,敷贴时取上药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两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

本法可适用于月经提前、推后或先后不定期者。

神阙隔姜灸。

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

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

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脐疗的禁忌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体质特别虚弱者,处在怀孕期、哺乳期的女性,以及过敏性皮肤者,特别是腹部皮肤有炎症、破损、溃烂者均不适合进行脐疗。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在用药时引起过敏。

要特别注意保暖。

治疗不要在室外进行,或者让脐部对准风口。

保持室内温暖,适当覆盖衣被。

尤其是腹泻、感冒、体质虚弱的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儿更要注意保暖。

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需要局部加热,比如艾灸,此时要特别留意皮肤的颜色改变和表面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烫伤。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1号脐灸粉(不思饮食)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木香、砂仁、当归等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乳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使用禁忌:感冒发热病人不宜使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酌情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号脐灸粉(风寒感冒)药物组成:苏叶、豆豉、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等功效:XXX解表,宣肺散寒,祛风除湿,消疮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

疮疡初起有表证者,或外感风寒,身痛、咳嗽等症。

使用禁忌:忌生冷、油腻之品3号脐灸粉(风热感冒)药物组成:柴胡、连翘、银花、防风、桔梗、薄荷、竹叶、甘草等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西医:临床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疗效。

还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咽炎、咽峡疱疹、麻疹、肺炎、药物性皮炎、小儿湿疹、产褥感染等病属中医风热表证者。

利用禁忌:风寒伤风者不适用,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与滋补性中成药同时利用。

4号脐灸粉(虚寒泄泻)药物组成:白扁豆,陈皮,砂仁,乌梅,党参,炒白术,茯苓,补骨脂,煨肉豆蔻,五味子,等功效:健脾助运淡渗利湿温肾散寒涩肠止泻主治: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瘦削,神疲倦怠,舌淡苔白。

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

西医:久泄是指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使用禁忌:忌不易消化食物,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5号脐灸粉(宫寒痛经)药物组成:当归,桂枝,白芍,细辛,吴萸,生姜,甘草,附子等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通络止痛,补肾暖宫主治:痛经宫寒,小腹冷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新脐灸粉说明

新脐灸粉说明

新脐灸粉说明1号——脐灸温胃祛寒作用:温胃散寒止痛调理:寒凝气滞引起的胃痛、胃胀、嗳气、消化不良等症。

用法:每次4~5克,置于面碗内、艾炷灸30~60分钟,孕妇、皮肤破损者禁用。

2号——脐灸暖宫祛痛作用:行气活血温经止痛调理:寒凝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闭经、经期腰疼、乳房胀痛、小腹胀疼等症。

用法:每次4~5克,置于面碗内、艾炷灸30~60分钟,孕妇、皮肤破损者禁用。

3号——脐灸暖肠止泻作用:健脾暖肠止泻祛疼调理:脾虚,寒邪凝滞引起的腹泻、腹痛、慢性肠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症。

用法:每次4~5克,置于面碗内、艾炷灸30~60分钟,孕妇、皮肤破损者禁用。

4号——脐灸温肾散寒作用:温肾祛寒通经活络调理:气血不足,寒邪凝滞而致的怕冷、手脚不温、小腹冷痛、腰凉、子宫肌瘤等症。

用法:每次4~5克,置于面碗内、艾炷灸30~60分钟,孕妇、皮肤破损者禁用。

5号——脐灸脱敏祛邪作用:祛风散邪调理:过敏性引起的鼻炎、咳嗽、哮喘、荨麻疹等症。

用法:每次4~5克,置于面碗内、艾炷灸30~60分钟,孕妇、皮肤破损者禁用。

6号——脐灸疏肝理气作用:疏肝理气调理:肝气郁滞、情绪抑郁、胸闷胁胀等症。

用法:每次4~5克,置于面碗内、艾炷灸30~60分钟,孕妇、皮肤破损者禁用。

7号——脐灸滋阴养肾作用:滋阴补肾养肝调理:肝肾阴虚、腰酸腿软乏力、潮热盗汗、舌红苔少等症。

用法:每次4~5克,置于面碗内、艾炷灸30~60分钟,孕妇、皮肤破损者禁用。

8号——脐灸清热除烦作用:清心肝火养阴除烦调理:心烦、失眠、燥扰不安、潮热盗汗、口舌生疮等症。

用法:每次4~5克,置于面碗内、艾炷灸30~60分钟,孕妇、皮肤破损者禁用。

9号——脐灸养心安神作用:补心气养心血安心神调理:心悸、失眠、多梦、胆怯、易惊等症。

用法:每次4~5克,置于面碗内、艾炷灸30~60分钟,孕妇、皮肤破损者禁用。

10号——脐灸健肾壮腰作用:滋肾阴养肾阳强壮筋骨调理:肾虚、腰酸腿软、经期腰痛、白发等症。

〖中医处方〗《脐疗方》主治糖尿病

〖中医处方〗《脐疗方》主治糖尿病

〖中医处方〗《脐疗方》主治糖尿病
【中医处方】《脐疗方》主治糖尿病[方名]:脐疗方[功能]:清热益阴,培土补气,生津止渴,降低血糖。

[主治]:糖尿病。

[配方]:石膏5克、知母
2克、生地0.6克、党参0.6克、炙甘草1克、玄参1克、天花粉0.2克、黄连0.3克,粳米少许。

[用法]:制成粉剂,放阴凉处保存备
用。

每次取粉250毫克,加盐酸二甲双胍40毫克,混匀效脐,上盖以药棉,外用胶布固封。

每5-7天换药1次,每6次为1疗程。

[疗效]:
治疗1例糖尿病史8年患者,降糖药治疗无效,对胰岛素过敏,经本方3个疗程治疗,临床治愈。

本方对病证轻型、病程短者有显效。

[来源]:河
南中医学院李忠[编者]:顾选文孙珏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1号脐灸粉(不思饮食)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木香、砂仁、当归等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乳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使用禁忌:感冒发热病人不宜使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酌情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号脐灸粉(风寒感冒)药物组成:苏叶、豆豉、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等功效: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祛风除湿,消疮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

疮疡初起有表证者,或外感风寒,身痛、咳嗽等症。

使用禁忌:忌生冷、油腻之品3号脐灸粉(风热感冒)药物组成:柴胡、连翘、银花、防风、桔梗、薄荷、竹叶、甘草等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西医:临床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疗效。

还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咽炎、咽峡疱疹、麻疹、肺炎、药物性皮炎、小儿湿疹、产褥感染等病属中医风热表证者。

使用禁忌: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与滋补性中成药同时使用。

4号脐灸粉(虚寒泄泻)药物组成:白扁豆,陈皮,砂仁,乌梅,党参,炒白术,茯苓,补骨脂,煨肉豆蔻,五味子,等功效:健脾助运淡渗利湿温肾散寒涩肠止泻主治: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

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

西医:久泄是指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使用禁忌:忌不易消化食物,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5号脐灸粉(宫寒痛经)药物组成:当归,桂枝,白芍,细辛,吴萸,生姜,甘草,附子等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通络止痛,补肾暖宫主治:痛经宫寒,小腹冷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10种祛病延年的中医脐疗秘方!(建议收藏)

10种祛病延年的中医脐疗秘方!(建议收藏)

10种祛病延年的中医脐疗秘方!(建议收藏)中医中药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

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

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1、天麻粉敷肚脐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

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这就是小叶增生。

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2、自汗、盗汗,遗尿—五倍子打成粉贴脐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3、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

一滴入脐,正好对付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4、前列腺肥大白胡椒细辛各15克,研粉每次取药3克敷于肚脐处,外用麝香风湿膏盖上,3日换一次,10次为1疗程,后停2天继续1疗程,本方对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难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

5、痛经、腹泻、腰疼、脾肾阳虚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

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身体需要就吸收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号脐灸粉(不思饮食)
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木香、砂仁、当归等
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乳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使用禁忌:感冒发热病人不宜使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酌情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号脐灸粉(风寒感冒)
药物组成:苏叶、豆豉、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等
功效: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祛风除湿,消疮止痛
主治: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

疮疡初起有表证者,或外感风寒,身痛、咳嗽等症。

使用禁忌:忌生冷、油腻之品
3号脐灸粉(风热感冒)
药物组成:柴胡、连翘、银花、防风、桔梗、薄荷、竹叶、甘草等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西医:临床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疗效。

还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咽炎、咽峡疱疹、麻疹、肺炎、药物性皮炎、小儿湿疹、产褥感染等病属中医风热表证者。

使用禁忌: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与滋补性中成药同时使用。

4号脐灸粉(虚寒泄泻)
药物组成:白扁豆,陈皮,砂仁,乌梅,党参,炒白术,茯苓,补骨脂,煨肉豆蔻,五味子,等
功效:健脾助运淡渗利湿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主治: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
倦怠,舌淡苔白。

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

西医:久泄是指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使用禁忌:忌不易消化食物,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号脐灸粉(宫寒痛经)
药物组成:当归,桂枝,白芍,细辛,吴萸,生姜,甘草,附子等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通络止痛,补肾暖宫
主治:痛经宫寒,小腹冷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

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西医: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妇科炎症等。

使用禁忌: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内阻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之品。

6号脐灸粉(气血双补)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苍术、甘草、川芎、龙眼肉、当归、白芍、地黄、黄芪、砂仁等。

功效:培元固本补气生血养血安神养颜美容
主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忱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使用禁忌:孕妇忌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

7号脐灸粉(补肾壮阳)
药物组成:肉桂、黄芪、党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桂枝、牡丹皮、山药、仙灵脾等。

功效:健脑补肾强筋壮骨温经散寒养血复脉
主治: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畏寒肢冷,面色无华,手脚冰凉,大便溏薄等一切虚寒证。

使用禁忌:忌不易消化食物,治疗期间,宜节制房事,阴虚内热者不适用。

8号脐灸粉(高热急救)
药物组成:细辛、栀子、芒硝、桃仁、大黄等
功效:引火归元退热息风
主治:一切外感内伤发热皆可使用,仅限于救急,不可长期使用。

小儿之病,多有发热,所以先了解发热,以后一切疾病就比较容易分析了。

发热不算一种病,只是一种现象,所以不要见热即退,而应该分析发热原因,从根本解决发热问题。

否则一味退热,或令病迁延不愈甚至加重,或令病邪深藏体内,治不彻底。

9号脐灸粉(风寒咳嗽)
药物组成:麻黄、荆芥、杏仁、紫菀、白前、百部、陈皮、桔梗、甘草等。

功效: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治:因风寒导致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10号脐灸粉(湿热泄泻)
药物组成: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藿香、木香、半夏等
功效:外疏内清表里同治
主治:表里双解剂,具有解表清里之功效。

主治协热下利。

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

传统脐灸可以用面粉制作一次性的面碗,取面粉适量,以1: 3. 5—1:4 的比例用水调和,做成圆桶状,面碗底部中间开孔,开孔应比患者的脐孔稍大,以方便使用。

现在,更为方便、卫生、有效的是玄黄石脐灸罐。

脐灸罐由整块玄黄石制成的内胆和木制外套组成,可反复使用。

不仅更加方便卫生,而且玄黄石中的微量元素和特殊频段的脉冲对人体都是非常好的保健功能。

脐灸罐准备好后,将40:1 的黄金艾绒搓成艾柱,成三角锥型,约乒乓球大小。

脐灸一次准备5-7 个
艾绒柱。

操作方法:
1、令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用 75%乙醇在脐局部常规消毒。

2、将脐灸罐置于肚脐上,用毛巾围绕四周,注意保暖,勿受风寒。

3、取一小袋脐灸粉,从脐灸罐内填满脐孔,以脐灸粉填平脐灸罐底部圆孔为宜。

4、用艾炷置于药末上,点燃艾柱,连续施灸5-7 壮,约1.5 小时,以脐周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5、灸后用医用胶布固封脐中药末,12 小时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清洗脐部。

第四章脐灸的注意事项
脐灸的注意事项
1、一般宜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以方便取穴、用药和治疗。

2、脐灸时应用注意保暖,尽量减少皮肤直接裸露在外。

3、脐孔内常有污垢,应用脐灸时,一般应先用75%的酒精棉球对脐部进行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

4、脐灸用药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宜简单辨证用药,方能提高疗效。

5、脐部皮肤娇嫩,脐灸壮数较多或时间较长时,可先在脐部涂一层凡士林后再做脐灸,可避免脐部皮肤起泡。

在给小儿用药时尤应注意,可适当减少脐灸时长,以避免烫伤。

6、脐灸后一般用医用胶布固封,个别人对会对胶布等发生过敏反应,可见局部痰痒、红赤、丘疹等现象。

可暂停用脐灸,外涂肤轻松软膏,待脱敏后再继用,也可改用肤疾宁贴膏或纱布包扎
固定。

7、由于脐部吸收药物较快,故用药开始几天内,个别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感,一般过几天会自行消失。

8、慢性病和预防保健应用脐灸时,每个疗程间可休息 3—5 天。

以免引起脐部过敏反应。

9、孕妇若非治疗妊娠诸病,宜慎用脐灸,有堕胎或药物毒副作用发病史者更当禁用。

第五章脐灸的临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