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的终极时间表
5000年未见的大变局
5000年未见的大变局花猫哥哥我的文章《中美博弈的终极时间表》出来后,有的人就来抬杠,难听的话就不列举了,讲个有点意思的抬杠话题——大致是说我对未来科技的前景过于乐观——“可控核聚变永远差30年”。
这个观点就很有市场,上个世纪70——80年代科学家开展这个项目后,舆论界就请教当时的科学家——大概有多久可以实现可控核聚变。
当时科学家的答案就是“需要30年”。
结果到了现在“还是需要30年”——所以就有了这个说法——“可控核聚变永远差30年”——也许到了2050年,我们距离可控核聚变“还差30年”。
从历史去证明未来是最愚蠢的事情。
1花猫哥哥:机遇与挑战:5000年未见的大变局过去的“时间”不是现在的“时间”,现在的“时间”更不是未来的“时间”。
象绕口令一样,你先读三遍,能理解到这句话的意思吗?不能理解?那我就详细讲一下。
先体会一下身边的案例。
假如你今年30岁,你的父母60岁,那么请问,你走过的地方多还是你的父母?你掌握的知识与讯息多还是你的父母?为什么你的年龄只有你的父母的一半,但是你的见识却能远远超过你的父母?答案很简单:科技的发展总是推动人类对时间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生活如此,科研攻关更是如此。
一个大型科研项目基本流程是怎样的?首先得设计一个理论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演算结果,结果基本靠谱后再通过实验来验证,最后拿到实验的数据再去修正理论模型,如此反复。
这个过程中计算机演算就是一个关键。
即使最简单的一个应用科技的理论模型都需巨大的演算工作量。
目前国际上为什么各国都拼命造计算速度越来越快的超级计算机?就因为这是科研攻关的最关键的工具。
你想象,假如某个科技项目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后,结果因为计算机速度不够——演算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个科研项目是不是只能放弃?1984年中国第一台银河1号超级计算机每秒计算速度是1亿次——感觉是不是很牛逼?那我告诉你,这样的速度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理论模型都无法演算验证。
去年我们最新一代的超级计算机“天河2号”每秒计算速度是12.5亿亿次——你没那看错,是银河1号的12.5亿倍,今年美国最新的超级计算机“顶点”每秒的速度是20亿亿次,是银河1号的20亿倍。
中美最终决战必定在台海
“遗 憾 ”,指 责美方 只是 单方向 提 出 “强 盗 般” 的 无核 化要 求。
邱 震海 :朝 核 问题 的拐 点正 在 出现 ,但这 个 拐 点是 在 向着不好 的地 方拐 ,美国国务卿蓬佩 奥 第三 次访朝 之 行 事实上 是 空手 而归。从 透 露 的 消息来看,蓬佩奥此 行并没重点谈判朝 鲜弃核 时间表,而是希望朝鲜学习越 南,从战略上向美 国靠拢 。这 个建议 被朝 鲜拒 绝。应该说 过去 一 段 时间人们对朝鲜弃核过于乐观和轻率 了。朝美 真正 的内心 需求并不 相 同,底 线也 完 全不 同。酿
虽然他当前更关心美国经济,且在用非常狭隘的方式维护美 国经济 但无论 宏观 还 是 中观 因素,都 会 慢慢影 响特 朗普。过 不 了11月份 .特 朗普 的注意 力就 会转移到对 台海问题的 关 址
这 就是 中美台海 问题 ,在 当前各 种世 界 热点背后 暗潮汹 涌 的原因。韶
朝鲜弃核 :看来许多人都太乐观了
责任 编辑 :李硝
鱼!! 笪 二! 垦式打响 全球 混 战来临
中 美最 终 决 战 必 定在 台 海
7月咬 .美 主 管 亚 太事 务 的助 理 国 务 卿董 云 裳 正 式 退 『木,美 国广 播 公司 新 闻 网指 出,接 任 人 选 包 括鹰 派 美 国 国安 会亚洲事 务资深 主任博 明 (Matt Porringer)与太平洋 舰 队司 令 史威 夫 特 (Scott Swift)。在 这个 背景 下,美 圈 国务 院正要 求派遣陆战队进驻美国在台协 会 (AIT)在中国台北 办事处 的新 馆 ,但受 到中国的强 烈抵 制 。
1995-1996年台海危机中美博弈研究
1995-1996年台海危机中美博弈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两国围绕着台湾问题爆发过三次较大的危机,1995-1996年台海危机是中美建交以来爆发的最严重的军事对抗危机,此次危机对21世纪的中美关系以及台海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1995-1996年台海危机为研究对象,运用格伦·斯奈德和保罗·戴森所著《国家问冲突》(Conflict Among Nations)一书中的博弈理论和模型,对危机期间中美将近10个月的博弈过程展开分析和研究。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基本的博弈理论模型,重点阐释了研究过程中用到的四种博弈模型,如斗鸡博弈、囚徒困境博弈、讹诈博弈和关键风险博弈等。
并且本文也提出了博弈价值结构和博弈策略两个概念,博弈的价值结构主要包括军事力量和决心两个维度,军事力量又包括联盟关系。
本文的基本论点是阐述在军事力量对比相对不变、危机的不同阶段下博弈模型以及博弈策略的变化。
在危机的不同阶段,博弈各方的目标不同,运用的博弈模型和博弈策略也不尽相同。
本文重点是对1995-1996年台海危机进行阶段性研究。
第一阶段是从1995年5月22日美国宣布李登辉访美至1995年10月24日中美纽约林肯中心会晤,这一时期中美两国都采取斗鸡博弈策略,中国在这一阶段的博弈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美国依然没有就台湾当局领导人访美问题上做出公开承诺,李登辉当局也继续挑衅中国;第二阶段是从1995年10月24日至1996年3月2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
第一阶段博弈的失利促使中国调整博弈策略,采用囚徒困境博弈方式,在1996年3月进行第二轮大规模的导弹试射。
中国在此阶段基本实现了博弈目标,美国开始谨慎对待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台湾也在美国的压力取消了随后的军事演习,不再过分挑衅中国大陆对台政策的底线。
但是“刘连昆案件”的发生,使得中国的博弈底线被美国知悉,导致中国的这一阶段博弈效应打了折扣。
本文结尾部分对1995-1996年台海危机中美两国的博弈效应进行了分析,从博弈结果的短期和长期效应上评析中美两国的博弈结果。
大国博弈
大国博弈——论中美关系近年来,美国因中国的实力膨胀而决定重返亚太,美国的这一举动无疑是给对中国不友好的亚洲国家吃了一颗壮心胆,菲律宾、越南在南海频频闹事,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紧追不放,中国同其周边国家关系日益紧张。
这些国家敢如此猖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暗中支持,所以处理好中国在亚洲的局势的关键,就是解决好中美之间的关系。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
美苏冷战期间,第一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美国就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口号喊响。
1965年,越南战争打响,中国援助越南。
第二阶段由于美国在争霸过程中处于战略守势状态,而此时中国和苏联关系恶化,两个大国之间不约而同,小球转动大球,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签订《中美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合作双赢、对抗俱伤,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和美国都对亚洲局势的稳定和安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之下,中美两国在很多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问题上有很多共同的利益,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前景不可限量。
但是影响中美两国的负面因素也有很多,台湾问题,军售问题,美国通过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等等,尤其是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
但是只要中美两国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问题,用长远的战略目光来看待问题,美国能正确处理在台问题,中美关系就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稳定同美国的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
首先,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其经济军事实力各方面综合国力一直保持着领头羊的作用,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也一直在各方面遏制着中国的发展,稳定同美国的关系,不仅可以解决近几年来中国周边不安的局势,而且还为以后平稳发展铺平了道路。
美国在展露出和中国建交的念头后,日本在1972年提前于美国与中国建交,在美国和中国建交后,陆陆续续超过百个国家和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2014年大国博弈脉络下的大事件盘点
2014年大国博弈脉络下的大事件盘点大国博弈背后的利益逻辑自近代西方大航海以来,人类社会即进入快速的全球化时代。
最初的全球化,是西方列强侵略其它国家和民族,并对这些国家和民族进行殖民的过程。
在列强殖民的过程中,世界主要博弈是在列强之间展开,他们为争夺殖民地大打出手,大战小战不断,并最终酿出人类两场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东西方陷入冷战,全球化演变成了两极对立。
美苏两极对立格局随着中国国家战略调整发生剧变,最终美国在无奈的情况下,以战略空间换中美合作,并最终在东西对抗中促使苏联解体崩溃。
苏联解体后,世界由两极对立转为单极霸权,美国一跃成了世界“警察”。
正所谓贪心不足蛇吞象,拥有霸权地位的美国,并不满足于自身所拥有的霸权地位,而是希望构建一个“长生不死”、永立世界之巅的“地球帝国”。
在这个“地球帝国”里,美利坚拥有世界规则的制定权,拥有全球初级商品和主要流通商品的定价权及流向控制权,拥有全球军事、货币、科技、舆论等霸权,总之,美国可以像理想中的“上帝”一样,操控这个世界的一切,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这种无限欲望的推动下,美国分别在2001年和2003年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并剑指伊朗。
但令世人欣慰、令白宫遗憾的是,“地球帝国”梦想功败垂成,美国在两场战争耗了十来年,耗出来了一场由美国始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却并未实质性地得到什么。
为转嫁危机,美国做了两件事:一件事在2008年11月8日至9日率先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次G20峰会,领导20国集团进行全球性的救市。
另一件事是在11月底,看各国救市政策差不多都出来了,美国祭出美国的救市政策——量化宽松(QE)。
之所以转嫁危机需要做这两件事,是因为只有通过各国政府主导的联合救市,方能在短期内刺激世界经济走强。
只有是经济走强,世界范围内才需要更多美元,美国接下来的QE 才能将美元释放出去。
通过对外释放几乎没有成本的美元,美国不但可以稀释境外持有美元者的财富,还能降低自身的债务压力。
中美博弈大局
2019年8月2日,在中美上海谈判刚刚结束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推特上突然宣布:有一个现实我们必须认清楚,美国对待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制衡的对抗状态,中国人不能心存幻想,更不能一厢情愿。
一中美经济贸易的对抗,谈判是事件发展的必然过程。
但不论谈判结果如何,在未来二十至三十年内,中美关系的主旋律将由过去的大限度合作,转向为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
这种战略遏制不是公知们所说的自由市场的道路之争,或者是意识形态之争,不然你根本解释不了美国为什么和沙特这个封建帝制国家关系那么好。
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就是掉进了修昔底德陷阱,即单纯的老大对老二的打压。
而美国人打仗历来有个传统,那就是要做到师出有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让全世界都觉得他是正义的化身。
比如当年2003年打伊拉克的时候,明明安理会上没有萨达姆生产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他宁愿让CIA 伪造证据,也要坚定不移的侵略伊拉克。
现在对中国也一样,经贸战之前,川普御用军师班农在南海和一带一路问题上,满世界给中国造谣,而且造谣的水平有板有眼。
西方政治家很是信奉地缘政治学说那一套,于是班农就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南海造岛等政策与西方三大地缘政治理论混为一谈。
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英国地缘政治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提出的世界岛理论(谁控制了中亚腹地谁就控制了至关重要的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世界)。
“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对应的是美国阿尔弗雷德.马汉上校提出的“海权论”(谁将从亚洲到欧洲的港口都连接起来的话,谁就将控制整个海洋)。
而南海造岛,则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提出的边缘扩张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国崛起需将敌国的势力范围尽可能的远拒于国门之外)。
基于这三点认知,班农又得出一个更天马行空的结论: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全球性战略扩张计划。
而正是因为他极具渲染力的结论,直接促成美国军界、政界、商界在全面打压中国的问题上,达成了高度的一致。
经贸战爆发后,川普又成天在推特上说中国每年从美国赚走了几千亿美元、中国人都是小偷之类的话。
(完整版)中美博弈全过程回顾
中美博弈全过程回顾
1、木偶总统表演:
1)2007年11月4日,奥巴马正式当选成为历史上首位非洲裔美国总统。
世人期望他领导新政府拨乱反正,痛改上任总统小布什指鹿为马、穷兵黩武和劫贫济富的前非。
2009年他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当然受之有愧,却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他寄望之殷切。
2)、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公开呼吁政府将债台高筑和亏损累累的银行收归国有,奥巴马就是充耳不闻。
今日美国的股市正处于历史高位,但经济复苏带来财富和收入的增加,93%却落了仅占全国人口1%的最高收入人士的口袋。
3)、国防和外交政策方面,奥巴马批准无人机滥杀(drone killing),中情局和国安局在他的授权下肆意对全美以至全球进行窃听和监察。
他大力推行美国“重返亚洲”的政策,一方面偏袒日本强夺钓鱼岛,另方面又拉拢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围堵中国。
这一切都与公正、正义、正当和合理的普世价值无关。
4)、今日的美国越来越变成一个由超级富豪与特权阶级寡头管治的国家。
在美国这个崇拜财富的国家,金权与政治本来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三度连任、史上任期最长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6年接受民主党总统提名的演说中,便提到“超级特权阶级的独裁统治”(dictatorship of the over-privileged)。
2、。
中美博弈的终极时间表
中美博弈的终极时间表花猫哥哥起点财经PLUS3 昨天原创:花猫哥哥来源: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已获授权前几天美国副总统发表了一个针对中国杀气腾腾的讲话,估计有些患软骨病的人看了会尿裤子。
其实本公号关于中美博弈的文章也写得很多,方方面面都有分析——比如《中美关系会全面恶化吗》就对中美关系的基石做了详细的分析,如果看过我的这个文章的读者估计就不大会担心中美关系突然全面恶化。
这篇文章不会去分析短期内中美怎么博弈怎么较量,本篇将给予我的读者一个更高的视角去观察未来的全球格局。
嗯,我给你们讲的是真正的大格局。
首先讲一个核心观点。
中美博弈终极结束时间在2050年左右。
中美博弈的结束意味着5000年人类文明史终于告别了存量博弈的历史,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崭新阶段——伟大的星际探索阶段嗯,不要觉得这个2050年距离你很遥远就漠不关心,接下来你将看到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哪怕你今年60岁,你也有很大机会见证这幅画卷的全景图。
11.人类5000年文明史其实是一个痛苦的存量博弈史。
存量博弈本质就是零和游戏,强者恒强是因为掠夺了弱者的资源。
在农耕文明的阶段,不同的文明争夺的标的主要是土地与人口,只要拥有土地与人口就能生产更多的粮食、丝绸与瓷器。
在农耕文明的阶段所谓的富贵都是在占有更多的土地与人口基础上的。
落后的生产力只能保证极少数人能过上舒适的生活——“朱门酒肉臭”对应的一定是“路有冻死骨”。
工业革命是人类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但是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也只能让相对少数人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这个比例比农业时代要高得多)。
全球70亿人口,发达国家只有8亿人,如果扣除发达国家贫困人口,加上发展中国家的富裕人群,全球过上舒适生活的人群不会超过10亿人——1:7就是目前人类生产力水平发挥到极致的现状。
二战之后为什么只有少数国家(主要是亚洲4小龙总人口不超过1个亿)能够跨过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从本质上讲就是二战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增量只允许增加这么一点人口过上舒适的生活。
中美博弈的发展历程
中美博弈的发展历程
中美博弈的发展历程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中美两国建立
了外交关系。
在19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吸引了大量美国企业投资和技术转让,促进了双方经济合作。
然而,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中美之间出现了一系列贸易争端。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产生了不满情绪,而中国则对美国的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进行了反击。
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
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中美博弈的焦点逐渐转向了技术和军事领域。
中国陆续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并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美国认为中国的技
术进步威胁到自身的全球领导地位,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制裁和加强对华科技转让管控。
此外,中美之间在南海问题、台湾问题和人权等议题上也存在分歧。
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支持其盟友并加强军事存在,而中国则坚持主权立场。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与中国一直存在纷争,美国提供军售和政治支持给台湾,而中国则坚决反对。
不过,中美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合作领域。
双方在气候变化、反恐怖主义、朝核问题等全球性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作。
此外,中美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教育交流也在增加,有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总的来说,中美博弈的发展历程是复杂而多样的。
双方在经济、
技术、军事和政治等领域都存在着合作与竞争,博弈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取决于双方的政策决策和外交努力。
中美贸易战两大经济体的博弈
中美贸易战两大经济体的博弈近年来,中美贸易战已成为全球经济的焦点问题。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不仅影响两国的经济发展,还对全球贸易秩序和国际经济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
本文将探讨中美贸易战,分析两国经济体的博弈情况。
正文部分:1.贸易战的背景中美贸易战起源于美国政府对中国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不满,特别是美方认为中国采取了以贸易壁垒、强制技术转让等手段获取不公平竞争优势的做法。
双方的贸易摩擦逐渐升级,并于2018年7月开始进入全面贸易摩擦阶段,相互征收了大额关税。
2.中美贸易关系的互补性和依存度中美两国的经济体互补性非常强。
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低成本制造能力,可以为美国提供廉价的产品。
而美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资本,为中国提供市场和投资机会。
双方的贸易合作长期以来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
然而,中美两国经济体也存在着相互依存度较高的问题。
美国的一些高科技产品、粮食等必须依赖中国市场,而中国的制造业和外贸也高度依赖美国市场。
因此,贸易战不仅对双方经济有巨大冲击,还会对全球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到全球经济的稳定。
3.博弈策略分析中美贸易战可以看作是一场经济博弈,双方采取不同的策略来争夺贸易利益。
美国采取了单边主义的做法,通过征收高额关税、制裁中国企业等手段试图迫使中国改变贸易政策。
而中国坚决抵制单边主义,采取反制措施并致力于扩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
在这场博弈中,双方的策略和行动互为影响。
一方面,美国的关税措施导致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变得更加昂贵,对中国出口造成了冲击。
另一方面,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也对美国的贸易造成了困扰,给美国企业带来了不少困难。
这种相互制衡的博弈使得贸易战陷入了僵局。
4.贸易战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对中美两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和企业面临更高的成本,产品价格上涨;同时,中国的出口受到了限制,制造业和外贸面临较大压力。
关于中美博弈最中肯最精辟的一篇雄文(强烈推荐)
关于中美博弈最中肯最精辟的一篇雄文(强烈推荐)美国东移与中国西进——中美博弈下的中国大战略选择,中国为什么搞一带一路。
这个问题,我相信在座的搞经济搞金融的同志比我更适合谈论它,有所不同的是我把它和战略问题结合起来谈。
从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这艘大船就摘掉了它的锚,这个锚就是黄金。
让我们向前追溯一下,1944年7月,美国为了从大英帝国手中接过货币霸权,由罗斯福总统推动建立了三个世界体系,一个是政治体系——联合国;一个是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也就是后来的WTO;一个是货币金融体系,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按照美国人的愿望,是确立美元的霸权地位。
但是实际上经过20多年的实践,从1944年到1971年,整整27年,却并没有真正让美国人拿到霸权。
什么东西阻挡了美元的霸权?就是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为了确立美元的霸权,美国人曾经对全世界做出承诺,就是要各国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
怎么锁定呢?每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
有了美元对全世界的这个承诺,美国人就不可能为所欲为。
说的简单点,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意味着美国人不能随便地滥印美元,你多印35美元,你的金库里就要多储备1盎司黄金。
美国之所以有底气对全世界做出这样的承诺,是因为它当时手中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黄金储备。
美国人认为,我有这么多黄金在手,用它去支撑美元的信用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情况并不像美国人想的那么简单。
美国在二战之后连续愚蠢地卷入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这两场战争使美国耗费巨大,尤其是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差不多打掉了八千亿美元的军费。
随着战争花费越来越大,美国有点吃不住劲了。
因为按照美国的承诺,每35美元的流失就意味着1盎司黄金的流失。
到1971年8月,美国人手里的黄金大概还有8800多吨,这时美国人知道有点麻烦了,与此同时有些人还在给美国人制造新的麻烦。
比如说法国总统戴高乐,他不相信美元,他找来法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要他们看一下法国有多少美元储备,得到的答案是大概有22亿—23亿美元。
中美关系从对抗到合作的转变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中美关系从对抗到合作的转变过程是如何发生的中美关系从对抗到合作的转变过程,涉及到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互动与演变。
本文将就中美关系的历史背景、关键节点以及转变原因进行探讨,以揭示中美关系转变的脉络。
一、历史背景中美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割据,而美国则在追求其西部边疆地区的扩张,由此两国开始了他们独特的接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关系逐渐进入对抗阶段。
二、关键节点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标志着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在日本投降之后,成为全球最强大的超级大国,而中国则迎来了新中国建立的时刻。
中美逐渐成为冷战时期的两个重要对手。
2. 尼克松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标志着中美关系的重要改善。
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会晤为后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而中美两国于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两国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中美关系发展中的又一重要转折点。
中国开放市场、加强经济改革,逐渐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经济联系的加深为中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转变原因1. 国际环境变化:冷战结束后,国际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而中国的崛起则改变了世界格局。
双方在面对共同的挑战时,逐渐共同发展合作关系。
2. 经济互补性:中美两国在经济上具有互补性。
中国的制造业实力强大,美国则拥有创新能力和市场需求。
双方利益的交融推动中美关系从对抗转向合作,两国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进行积极合作。
3. 人民之间的交流: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教育、文化以及人员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增进了两国人民对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为两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四、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的转变不断演变,呈现出合作的良好势头。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美两国面临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问题。
中美入世谈判:死局下的惊天逆转
中美入世谈判:死局下的惊天逆转1999年,中美两国在入世谈判中达成了历史性的协议,使中国获得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资格。
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谈判,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希望,也为全球贸易带来了重大变革。
然而,这场谈判并非一帆风顺,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博弈一度陷入了死局,直到最后关头,出现了一场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天逆转”。
1992年,中美两国开始对谈入世事宜。
到了1995年底,中美达成了一份条约,但由于双方在农业、电信等领域上的分歧,使得谈判搁置。
2000年初,随着中国迫切希望加入WTO,双方终于宣布重启谈判。
但是,谈判一直缺乏进展,时间拖得越来越长,仿佛一场“没有尽头的游戏”。
面对博弈情境下的谈判,中美双方都进行了各自的权益博弈。
中国方面认为,入世是保持经济发展势头、拓展市场空间的必要途径,但也不愿意付出太大代价,因为加入世贸组织所涉及的改革和承诺太多。
而美方则觉得,中国在很多领域上的规定和政策不够透明,因此在协商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市场准入和贸易条款的保护。
双方博弈的焦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问题。
美方认为中国应该加大农业市场的开放程度,但中国却对此非常敏感,因为这涉及到中国农民的生计问题。
第二,在电信领域,美国公司想要进入中国电信市场,但中国认为这会危及国家安全。
第三,知识产权问题,中国过去曾有过大量的盗版行动,WTO要求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但中国不太愿意放松政策。
正当博弈趋于僵持的时候,一件比较特殊的事情发生了。
在北京和来访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会晤期间,中美双方就入世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
中国方面作出了惊人的妥协,承诺在三个领域开放市场,这包括对美国的电信公司开放市场等。
这一突破意味着中美谈判的死局被打破,入世谈判获得了必要的推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的博弈由此打破。
在最后的几个月中,中美双方仍然进行了激烈的博弈,但最终双方都取得了一些共同的成果。
中方同意向市场开放更多的领域,而美方则保护了自己的利益。
郎咸平惊人之语:4月15日中美必将决一死战![
郎咸平惊人之语:4月15日中美必将决一死战!美国4月15号,将决定是否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我希望不要列入,秘密外交和它做更深层次的外交,如果列入外汇操纵国,中国经济将倒退15年。
今天我们要谈一下2010年的经济形势展望,2008年11月份开开始,我们中国的股市就领先全世界4个月回回暖,去年一整年,全世界地产市场如此萧条的情况下,中国楼市一枝独秀,逆全世界而上行。
汽车呢?去年一整年,全世界汽车销售量大跌的情况下,我们既然增长40%多。
因此,各个媒体的报道我们就得意了,感觉良好了,觉得中国领先全世界回暖了。
我当时说了一句话,怎么可能呢?你这些经济是向欧美学来的,人家都没有回暖,我们怎么可能回暖呢?而且大家想一想,如果只有中国回暖,而别的国家都没有回暖,那代表我们中国跟别人都不一样,如果你自己跟别人都不一样,到底是别人都不正常,还是你一个人不正常呢?我们高声喊中国第一个回暖的时候,是不是我们不正常,说不定别人是正常的,我们是不正常的,整个去年一年我演讲的时候,告诉政府、企业家中国经济没有回暖过,上个礼拜政府终于承认了,过去是2000万失业,现在是2亿,回暖了吗?还不如意。
今天我准备将这个作为切入点,其实3月28日意义并不寻常,因为还剩下18天,美国对我们的审判就定案,在我们中国经济目前这种处境之下,美国4月15号,将决定是否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我希望不要列入,秘密外交和它做更深层次的外交,如果列入外汇操纵国,中国经济将倒退15年。
我从去年6月份开始演讲,就说美国的汇率大战必定开始,到现在3月份完全证实了我当时的观点,第一个是中国经济到底复苏了吗?第二个是美国到底想做什么?军事战略站。
其实我想告诉各位,如果你觉得2009年是困难的一年,那我告诉你2010年将是极其复杂的一年,困难不是问题,因为咬紧牙关就可以度过困难,要度过复杂的一年,必须靠智慧。
我希望今天演讲中把今年的形势讲的很清楚,只有了解了本质,才能处理危机,危机本身并不可怕,我相信今天3个小时的演讲会将危机讲的非常清楚。
中美贸易战时间表
中美贸易战时间表引言中美贸易战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国际经贸议题,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不仅对双边贸易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美贸易战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为您介绍中美贸易战的时间表和一些关键事件。
一、贸易战爆发前的背景(2017年前)在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前,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然而,长期存在的贸易不平衡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逐渐加剧,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深。
二、2017年1.1月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美国贸易政策的担忧。
2.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301调查,指责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问题,这被视为中美贸易战的先兆。
3.5月中美两国就进口牛肉、金融市场准入等问题达成一系列经贸合作意向,暂时缓解了中美贸易紧张关系。
4.7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此举被视为中美贸易战爆发的导火索。
三、2018年1.3月美国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钢铝产品征收关税,中国针对约30亿美元的进口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2.4月美国进一步加征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并公布了一份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清单。
3.6月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进行报复性关税。
4.7月美国宣布将对另外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5.9月中美两国进行多轮谈判以解决贸易争端,但未能达成一致。
四、2019年1.5月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率从10%提高到25%。
2.8月中国宣布将对从美国进口的约750亿美元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3.12月中美两国发表贸易协议的“第一阶段”文件。
五、2020年1.1月中美两国签署贸易协议“第一阶段”,并同意进行下一阶段的谈判。
2.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要退出贸易协议。
3.8月中美贸易谈判再度陷入僵局,两国加征关税的政策仍然存在。
六、2021年1.1月美国总统拜登就任,外界对中美贸易战的前景充满期待。
长期博弈:中国取代美国的大战略
未来十年是中美关系博弈的关键期,未来三十年是中美话语权争夺的剧烈期,在这三十年中全球将呈现“G2”格局,而三十年后,如果不出变故,中国很有可能彻底取代美国,主掌国际话语权,重构国际利益格局。
所以,中国至少必须以三十年为一个周期实施战略布局,断不可拘泥于短期,而忽视了战略。
特朗普时代已经明确的从全球战略收缩,且这一趋势将会继续,这就意味着中国搭乘美国全球安全便车的红利将会逐步消退。
而在过去四十年中国的经济利益在全球高速蔓延,但是,国际影响力却远远滞后于经济全球布局的现实,明确的要求中国在未来十年必须兼顾国内与国际两个战略目标,尤其是军事力量全球布局已呈当务之急,否则将会严重的影响中国的国家利益。
“G2”国际格局有利于除美国之外的全球所有国家,各国都会在中美之间找平衡,美国将无法一家独大,对中国咄咄逼人,而中国脱离了美国也举步维艰,所以,中美之间会出现除了核威慑之外的第二个平衡。
这对中国而言提升了掌握自身命运话语权的权重,但是,也意味着后发优势的红利将会荡然无存,而需引领全球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而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三年多时间中,通过多次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让全球对美国的技术依赖度降低,严重的损伤了美国高科技企业在全球的商业信誉。
只要中国在技术上能够与美国能够不相上下时,全球产业链必将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地位从第二提升至与美国同等的待遇,以分散对美国技术过度依赖后被制裁的风险。
中国国家战略的终极目的是重回世界之巅,而在未来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中国的国家战略就是重构国际利益格局。
但是,这是一个以三十年为周期的大战略,但是中国却无历史实践可以借鉴。
所以,中国要想维护其全球利益与掌握全球利益格局的话语权,必须将注意力从曾经韬光养晦,只关注国内的实力提升,而在国际市场蒙头发财的老二地位转变为统筹全球与国内一体的国家战略布局。
随着美国的战略收缩与中国经济的全球蔓延,这已是当务之急,事实整个中国社会根本没做好这一准备,已成为潜在隐患。
中美博弈再次进入关键窗口期
中美博弈再次进入关键窗口期中美博弈再次进入关键窗口期中国经济避免硬着陆的最后机会张庭宾现在是中国经济避免在美债危机爆发前硬着陆的最后一次机会。
中美博弈再次进入类似于2008年10月份的关键窗口,那一个月,中国央行狂购了65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为美国财经金融体系强力输血;而对内的货币紧缩导致“世界工厂休克”症状全面显现。
幸而中国政府果断做出了救市的决定,美国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最后希望幻灭后,华尔街危机全面爆发。
这一次又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外储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货币政策继续紧缩,中国楼市、股市将雪崩,经济将在年底前硬着陆,届时热钱将大规模外逃,中国金融系统将遭遇危机。
而如果中国略微放松货币政策,有保(股市、保障房和经济)有压(楼市泡沫、地方政府投资),以使经济软着陆,并围绕扩大基础人民民主,将“全能管制投资型政府”转化为“有限责任服务型政府”为核心进行改革攻坚,则美国政府债务危机很可能先行爆发。
值此关键时刻,美国最高决策者对此心知肚明,再一次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玩起了“捉放曹”的游戏,又在对台军售上“老调重弹”。
现在悬念是中国决策者是否意识到这一抉择的关键性,尽管他们已关注到中国经济濒临“硬着陆”危险。
10月3日至4日,温家宝总理到浙江绍兴和温州调研,强调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妥善处理企业之间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
这表明中央决策层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9月24日,某媒体报道了20多家温州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为避债而“跑路”。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温州目前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是2到6分,有的甚至高达1角5,即年利率达180%。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实业毛利润不会超过10%,一般在3%-5%,借高利贷很容易把企业逼上绝路。
这一报道印证了本人今年4月25日在《警惕中国步入“财富耗干型”危机通道》文中预警: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中国外汇当局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中国央行继续紧缩货币,“假定中国不能实现根本性改革,而如果美国没有爆发破坏力超过日本大地震的大灾难,未来6-24个月,中国将遭遇一种财富(国民财富和企业资金)耗干型经济金融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博弈的终极时间表花猫哥哥前几天美国副总统发表了一个针对中国杀气腾腾的讲话,估计有些患软骨病的人看了会尿裤子。
其实关于中美博弈的文章也写得很多,方方面面都有分析——比如《中美关系会全面恶化吗》就对中美关系的基石做了详细的分析,如果看过我的这个文章的读者估计就不大会担心中美关系突然全面恶化。
这篇文章不会去分析短期内中美怎么博弈怎么较量,本篇将给予我的读者一个更高的视角去观察未来的全球格局。
嗯,我给你们讲的是真正的大格局。
首先讲一个核心观点。
中美博弈终极结束时间在2050年左右。
中美博弈的结束意味着5000年人类文明史终于告别了存量博弈的历史,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崭新阶段——伟大的星际探索阶段嗯,不要觉得这个2050年距离你很遥远就漠不关心,接下来你将看到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哪怕你今年60岁,你也有很大机会见证这幅画卷的全景图。
11.人类5000年文明史其实是一个痛苦的存量博弈史。
存量博弈本质就是零和游戏,强者恒强是因为掠夺了弱者的资源。
在农耕文明的阶段,不同的文明争夺的标的主要是土地与人口,只要拥有土地与人口就能生产更多的粮食、丝绸与瓷器。
在农耕文明的阶段所谓的富贵都是在占有更多的土地与人口基础上的。
落后的生产力只能保证极少数人能过上舒适的生活——“朱门酒肉臭”对应的一定是“路有冻死骨”。
工业革命是人类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但是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也只能让相对少数人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这个比例比农业时代要高得多)。
全球70亿人口,发达国家只有8亿人,如果扣除发达国家贫困人口,加上发展中国家的富裕人群,全球过上舒适生活的人群不会超过10亿人——1:7就是目前人类生产力水平发挥到极致的现状。
二战之后为什么只有少数国家(主要是亚洲4小龙总人口不超过1个亿)能够跨过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从本质上讲就是二战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增量只允许增加这么一点人口过上舒适的生活。
其它国家的人民可不可以挤进发达国家俱乐部?可以,前提是你得拿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把俱乐部某个成员挤出去!存量博弈就是这么残酷!中国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另类。
我常常讲,中国的体制作为后发国家去挑战发达国家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中国体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在一个点上突破——西方那套体制是完全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战争时期可以,和平年代是不行的)。
打一个比方,普通人拿着一个铅球大多是靠着臂力扔出去,专业运动员怎么扔铅球?先扭腰沉裆压腿,然后弹腰旋转蹬腿再抬臂发力——这一套动作其实是将腰力、背力、腿力、臂力集中在一起瞬间爆发,通过铅球这个点释放出来,其距离远远超过普通人。
嗯,中国就是这个专业运动员。
从改开到现在不过40年,中国从无到有逆袭从发达国家手里拿下多少产业?白色家电、通讯设备、安防、光伏、高铁、核电、面板——西方媒体称中国为“发达国家粉碎机”不是没有原因的。
现在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产业升级计划,我是很有信心的。
虽然产业升级目标是发达国家最后的堡垒,但是中国是“专业运动员”呀!我们是一套组合拳去竞争——包括税收政策、金融政策、财政补贴、产业政策、教育资源配置——如果将企业比喻成掷铅球的那只手臂,那么这一套组合拳就是给“手臂”绝大助力的“背力、腰力、腿力”——与西方国家的企业只能仅凭“臂力”竞争,超越它们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如果14亿人口的中国势不可挡的挤进发达国家俱乐部,会有什么后果?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场灾难!2010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接受澳大利亚电视采访时,针对中国想要在“用足机遇”之后转变发展方式、让中国人民也过上富裕生活的历史选择,发出了极其恐怖的严厉警告。
奥巴马通过电视镜头向全世界明确宣布: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
因为人类文明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或者说对地球资源的利用水平只能支撑10亿人口过上舒适的生活。
一旦中国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必然会将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打到发展中国家这个层级,即使勉强留在俱乐部的国家,其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水平都将大幅度倒退。
决定人类生活水平主要有3个指标——粮食、矿产(包括石油)、电力。
其中衡量人类生活品质最重要的指标是人均电力消耗量。
从21世纪开始,全球人均电力消耗年增长只有1.1%,中国是7.3%,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增长。
2009年——2015年,6年时间全球电力消耗量增长了17%,中国增长了52%,美国只增长了6%,全球电力消耗量增长的57%是中国贡献的——这个崛起的势头是很吓人的(推荐大家一定要去看末尾的视频)。
2016年中国拿走全球石油的15%,全球铁矿石的50%,全球主要大豆出口国出口量的70%。
然而现在中国人均肉类消耗量只是美国的50%,人均汽车保有量是美国的20%,人均电力消耗是美国的30%,如果中国这几项指标达到美国标准是个什么概念?是不是中国要拿走全球绝大多数资源?所以,存量博弈的背景下奥巴马的观点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21世纪之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电力消耗增长如此缓慢?原因很简单:人类科技发展已经陷入一个停滞的瓶颈!22.科技发展停滞带来的美国精英阶层的焦虑是导致中美博弈的决定性因素。
讲一讲这个科技发展的大时代背景。
毫不夸张的说,人类关于基础科学理论已经停滞了将近70年。
我们现在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应用科技的发展,基础理论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爱因斯坦的时代。
基础理论不突破,应用科技发展是有极限的。
不要小看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近70年来国际重大政治经济局势变化都与这个有关。
上个世纪初,美国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20世纪初——40年代人类基础科学理论有了重大突破——代表成果就是量子力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两项成就重建了现代物理学,让人类对自然与宇宙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
基础理论的突破带来了二战后应用科技的爆炸式繁荣。
70-80年代,美国基于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乐观前景主动将自己的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美国的产业转移当然还有其它的因素,但是对科技发展前景乐观的态度绝对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美国的战略很明确,我就只做战略性的高端产业——包括金融与高科技,其中高科技产业就是根本,我依靠自己最强大的科技力量不断推动科技发展、产业升级来领跑全世界。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到了21世纪,美国的精英阶层突然发现,从爱因斯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70年,基础理论迟迟无法突破,应用科技发展也渐渐走到了极限——或者可以说,应用科技的发展已经快要榨干基础理论这个柠檬最后的一滴水。
怎么办?美国精英阶层集体陷入一种科技发展停滞的集体焦虑中。
特别是回头一看,中国正在用体制凝聚整个国家的力量如同一匹烈马正加紧赶上来。
这个时候其实最好的选择是自己加快前进的步伐,但是,却感觉前进越来越困难。
以芯片产业为例。
芯片产业有个摩尔定律。
它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Moore)提出来的。
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
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这个定律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现在感觉也到了极限。
比如,芯片的制程工艺从90纳米,发展到28纳米,到14纳米,到7纳米,目前最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已经干到3纳米,后面还有什么发展空间?芯片的摩尔定律走到极限深刻揭示了基础理论不突破,应用科技早晚会走到尽头的规律。
所以,当美国发现自己的高科技产业向前发展越来越困难时,回头全力狙击追击者就是最合理的选择。
这实际代表着一种存量博弈的思维——我的高科技向前走不动,我就只能狙击追击者不要赶上来。
没有增量的蛋糕,我就尽量多分一点存量的蛋糕——为什么特朗普要狙击《中国制造2025》,为什么从奥巴马时代(包括特朗普)开始提制造业回归,为什么美国政府开始学习中国拼命的“招商引资”——要将过去自己主动转移的中低端制造业拿一部分回来,就是这种存量博弈思维的表现。
所以,现在国际社会出现很奇葩的现象,科技力量最强大的领导者美国大搞保护主义,而追赶者中国却在高谈全球贸易自由化,谈人类命运共同体——说白一点,美国拼命捂住口袋+制造业回归就可以在存量蛋糕中多分一点,中国倡导全球化也是打算从别人口袋里多捞一点。
所以,中国舆论界忧虑中国芯片、航空发动机、高端装备等等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是一个伪命题,他们都走不动了,我们就是一只乌龟也可以赶上去,更何况我们不是乌龟而是一个“专业运动员”。
所以,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复杂化就无法避免。
怎么办?什么谋略什么妙计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存量博弈是最残酷的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
唯一的出路还是科技突破,让大家看到增量的前景。
举一个例子。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就陷入一种能源焦虑中。
18——19世纪,人们在担心煤炭还能支撑人类多久?20世纪,石油替代煤炭后,人类就开始担心石油能支撑人类多久?现在这种能源焦虑症基本消失了。
因为页岩气、可燃冰等等新型能源的出现,让人类发现,过去几百年的能源焦虑症本质上是一种低科技水平的杞人忧天。
现在的能源问题根本不是石油耗尽了怎么办的问题,而是越来越多能效更高的新型能源逐渐替代石油的问题——最快十年后,石油逐渐边缘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那句话怎么说的?贫穷限制你的想象力。
是的,低科技水平也会限制人类的想象力。
所以,要改变当下存量博弈的困境,或者在基础理论有重大突破——这个估计几十年内希望渺茫;或者应用科技将基础理论这个柠檬的最后几滴水榨出来。
这几滴水就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与可控核聚变。
其中前两者都是治标——也就是相当于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让更多的人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却无法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存量博弈的现状。
唯一能改变人类存量博弈历史的只有——可控核聚变(通俗点讲就是“人造太阳”)。
这是爱因斯坦给人类留下的基础理论“柠檬”里价值最高那滴“水”。
先下一个定义——掌握了核聚变的人类与当前以石油能源为主的人类相比——就是会生火的猿人与猴子的区别。
掌握核聚变意味着人类彻底改变资源存量博弈的历史,拿到了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星际探索的入场券。
先说生产力。
可控的核聚变突破到商用阶段。
能源将彻底白菜价,廉价的电力(比如1分钱一度)将广泛取代其它的能源,很多应用科技就可以大规模的实现。
比如,淡水资源不再是稀缺资源,直接电解海水就可以了——成本低、供应充足还可以生成氯气和氢气等化工原料,淡水资源白菜价另外的后果就是沙漠变绿洲。
农业产业将进入超级农业工厂时代——一个生产车间足球场大小,生产车间就是几十层种植面,24小时用LED照明(廉价电力是根本),促进其加快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