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世界经济四个热点问题的基本判断
当前国际形势热点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热点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c647c9bb4cf7ec4bfed006.png)
——当前国际局势与未来发展趋势
• 一、经济形势复杂多ຫໍສະໝຸດ 经济复苏任重道远• 美国增长放缓明显 • “两高一低”:高失业率、高赤字、低增长 • 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蔓延
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
• 当前世界经济风险因素: • 第一,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出现回落,
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 第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 • 第三,通胀成为世界经济形势基本面中潜 在的重要风险因素 • 原油 • 铁矿石 • 粮食
埃及示威群众与军警冲突
反穆巴拉克标语
穆巴拉克笼中受审
巴林民众示威
利比亚战火
后卡扎菲时代(中为过渡委员会主席加布里勒)
• 原因:
• 1、内部因素 • (1)社会矛盾积重难返——民生问题 • (2)执政者对社会变化熟视无睹——民主
问题 • (3)政治体制的僵化,适应能力完全丧 失——民主问题 • 2、外部因素 • 西方国家在中东北非地区进行渗透,大力 推销自己的政治制度 • 启示
• 中国经济目前存在“内忧”、“外患” • 内忧: • 通货膨胀 • 产能过剩 • 外患: • 世界范围内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不断出台 • 针对人民币汇率的货币战争 • 中国也面临机遇
• 二、中东北非局势动荡 和平前景扑朔迷离 • 发端于突尼斯、发酵于埃及、 发展于利比
亚
突尼斯民众示威
• 三、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传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 1、美国防范中国继续对华战略围堵 • 2、美欧“民主”干预渗透危害中国及周边安
全 • 3、与周边邻国有关领土领海争端危机升级
• (二)非传统安全领域面临重大威胁 • 1、国际及民族宗教分裂恐怖主义 • 2、能源安全问题 • 3、经济金融安全问题 • 4、信息化安全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热点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b9a35f3c1ec5da50e270b8.png)
当前世界经济热点问题分析内容提要一、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二、当前世界经济的热点问题分析三、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世界经济是国际政治的基础也是理解世界军事、外交和其他国际问题的基础。
因此了解当今世界政治、军事斗争形势必须清楚当今世界经济问题。
如什么是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怎样形成的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又是怎样演变的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趋势是什么等一、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一世界经济的形成了解世界经济的形成首先得清楚什么是世界经济1、什么是世界经济经济在我国古代有“经世济民”这样的意思也就是治理国家。
到了现代它的含义就多了如经济基础、国民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以及节约、便宜等。
在这里经济的含义主要指的是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
什么是世界经济呢▲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相互联系中所形成的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称。
主要包括经济制度、经济实力与规模以及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表现在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技术转让等方面由此把各国的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结在一起。
世界经济是怎样形成的呢▲世界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根本不存在世界经济。
到了封建社会虽然在世界某些地区曾出现过频繁的商品交换但那只是人们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余缺的调剂影响不到整个世界的经济生活。
世界经济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主义向更深和更广的程度发展以及相应的世界市场的建立和扩大逐步形成的。
▲2、世界经济形成的条件▲世界经济形成的条件是●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世界货币和资本的国际化。
▲第一国际分工。
分工是指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着的劳动者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社会劳动关系。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出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分工。
实际上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
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几个重点和热点问题
![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几个重点和热点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d609c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7.png)
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几个重点和热点问题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几个重点和热点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也越来越多。
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几个重点和热点问题,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一个重点问题是失业率的上升。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由于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改变,很多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和淘汰的困境,导致失业人数逐年上升。
失业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经济和心理上的压力,而且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制定更加积极主动的就业政策,鼓励创新创业,并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第二个重点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平等。
当前,社会上富有与贫困的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日益凸显。
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
这种差距不仅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还可能导致社会阶层固化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救助和扶持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待遇,减少财富的不平等分配。
第三个重点问题是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带来了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回收利用率。
第四个重点问题是金融风险和经济波动。
作为经济的核心领域,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对整个经济体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爆发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倒闭、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应对金融风险和经济波动,政府应积极监管金融市场,加强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降低经济风险的传导效应。
综上所述,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失业率上升、收入分配不平等、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金融风险和经济波动等几个重点和热点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提出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总的来说,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系列重点和热点问题,如失业率上升、收入分配不平等、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金融风险和经济波动。
2023年最新的当前国际经济热点问题是什么
![2023年最新的当前国际经济热点问题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a334ab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a.png)
2023年最新的当前国际经济热点问题是什么世界经济在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后,自2023年开始出现缓慢复苏迹象,步入了后危机时代。
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国内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观点。
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原因我国经济学界在研究和探索本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原因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不过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原因见解不一。
有的学者重在研究和探索危机的制度性原因;有的学者既研究制度性原因,也研究非制度性原因;还有的学者在研究和论述体制层等方面的原因。
不少学者探究了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制度层面的原因。
部分学者认为,当前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次危机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判断和分析。
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形成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而金融资本贪婪和逐利性则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泛滥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其实质就是由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发展所必然产生的生产过剩,而且是跨国移动生产过剩。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每一次危机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但危机的根源却是一样的,即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
新自由主义确实是当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使得危机更加深了,但新自由主义不是危机的根源,抛弃新自由主义不能解决危机问题。
有的学者既从制度方面又从经济运行体制等方面论述本次危机的原因。
部分学者认为,虽然经济因素确实在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诸如政治、制度和监管等非经济因素同样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略的。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信息机制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简单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传递和金融稳定,而过于复杂的金融创新则可能在投资者之间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识别状态发生系统性改变,最终诱发金融危机。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导致经济周期和危机的直接变量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消费需求降低利润率下降投资剧降经济危机。
经济全球化热点问题辨析
![经济全球化热点问题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8788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d.png)
经济全球化热点问题辨析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然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本文主要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热点问题展开分析,来辨析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意义和影响。
一、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大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国际贸易的频繁活动,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
但同时,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
贸易保护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各国为保障本国制造业和购买力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手段,但它也会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不仅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众多的不公平待遇,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会导致市场上供求失调,进而对全球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针对贸易保护主义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加大国际贸易合作、促进多边贸易体系建设、消除非关税壁垒等途径来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在当前全球化及信息化的环境下,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力,还催生了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跨时代发展。
科技创新也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久远而长远的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虽然科技创新给全球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加剧了经济全球化的不平等现象。
在科技创新积极推动全球化的同时,高科技产业的集中化和发展不平衡也会导致制造业分工加深和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增加。
因此,要最大程度地发挥科技创新的这一优势,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共享和研发投入的均衡化发展。
三、人力资源体系优化经济全球化不仅对单一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而且对全球人力资源体系也有所改变。
全球人口老龄化、青年失业、政治失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会影响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以促进全球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和优化。
当前,重要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革新的发展,也引发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革,并对全球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热点问题分析考试及答案
![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热点问题分析考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400b21ee06eff9aef80799.png)
国内外形势和热点一、国际篇(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1、冷战时期国际形势的主要问题:美苏争夺、东西方对抗2、冷战结束国际形势的主要问题:经济问题3、当今世界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主要由发达国家造成(二)国际经济低迷原因发达国家的“三高一低”是主要原因:低增长率;高失业率;高物价;高债务(三)世界发展存在的问题1、经济结构问题2、社会结构问题3、世界人口形势(四)国际政治安全形势1、世界主题:和平发展2、世界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3、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原因和表现:传统的国家间的战争大规模减少(原因:国家关系、特别是大国间的性质发生变化,复杂化,非敌非友,两面多面,相互制约,合作竞争)(五)国际热点问题1、恐怖、暴力集团活动2、乌克兰形势突出3、伊拉克形势4、伊朗核问题5、阿伊、巴勒斯坦冲突;加沙冲突6、中东、北非;叙利亚“动荡”7、利比亚、埃及、突尼斯、南也门局势8、朝鲜半岛问题二、国内篇(一)国内经济发展趋势1、国内的核心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面临的经济压力:经济能否保持高速增长的问题3、经济发展的阻力:经济结构发展模式(1)出口、投资、个人消费(2)扩大内需,刺激消费(3)提升制造业,发展服务业(4)自主发展,市场为主导(二)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国家安全主要威胁:三股势力(台独、藏独、疆独)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修改相关条规和政策,加强力度打击犯罪、暴力、恐怖分子,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其他相关问题1、社会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不平衡、社会权益不平衡;社会矛盾扩大化和复杂化趋势2、中国总体仍处于可控状态,且中国处于发展期上升期,机遇大于挑战。
(四)我国的外交现状1、周边外交工作会议:中国的外交和安全形势还处在自1949年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2、外交无敌国3、和西方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民主人权对立对抗4、与周边6个国家有领土领海资源争议5、国内问题(五)对美、俄、日关系1、中美关系两面性(1)接触、对话、协作(2)矛盾、分歧、对立2、对俄俄罗斯逐渐走向衰败;中俄睦邻友好、战略协作伙伴、中俄是没有问题的关系、军事技术合作3、对日日本方面对抗、抵制、牵制中国中国和日本是战略竞争关系考题:。
当前宏观经济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当前宏观经济中的几个热点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cab76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d.png)
当前宏观经济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引言宏观经济是指研究整体经济总量变动、经济增长率、经济周期、国家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等宏观层面的经济学分支。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数。
本文将探讨当前宏观经济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热点问题一:全球贸易摩擦自2018年以来,全球贸易摩擦已成为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
美国与中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纷争不断升级,引发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这些贸易摩擦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负面影响。
贸易限制措施导致贸易量减少、投资降低、商品价格上升等现象,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压力。
热点问题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是当前宏观经济的另一个热点问题。
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世界各国普遍经历了经济衰退和增长停滞。
投资下降、消费减少、企业破产等问题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
政府纾困政策和货币刺激措施成为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手段。
热点问题三:通胀压力当前,全球范围内存在着通胀压力。
供应链紧张、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通货膨胀上升。
特别是某些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财政刺激措施,可能会加剧通胀风险。
通货膨胀对消费者购买力的影响和对企业的运营成本造成很大挑战,需要政府和央行采取相应的举措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
热点问题四:不平等问题当前社会的不平等问题也成为了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
这不仅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还会对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不平等问题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分配政策,提高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持续发展。
结论当前宏观经济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包括全球贸易摩擦、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和不平等问题,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府和央行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维护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我们有信心克服这些挑战,推动全球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当前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详细分析
![当前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详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f3d792d0d233d4b14e6984.png)
(二)新常态下,我们哪些没有变?
稳定的物价形势没有变
物价
就业环境没有变
民生 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重视 工作 和有力支持没有变 就业 收入
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态势没有变
(三)新常态下,我们还有哪些是必须要进行改变的?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不足,收入差距较 大,人口老龄化加 快,消除贫困任务 艰巨。
城乡区域发展不 平衡要继续优化 和改变。
英国“脱欧”,也许英国 自身付出的代价不大,欧盟付 一方面,英国“脱欧”以后,无论英国选择哪 种模式,都只能覆盖自己的产品和商品,不能覆盖 通过英国进行转售的商品。这确实会给其他国家与 英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另一方面,假设欧盟不理性,开征了欧元离岸 交易税,就有可能使其他国家在伦敦的资产跟欧元 资产之间的置换和交易受到一定冲击和影响。 出的代价不大,但可能会给世 界经济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英国手里到底有什么样的“王牌”?
英国是全球知名的离岸金融中心 76%的欧洲对冲基金总部设在英国 欧盟国家74%的场外交易市场的衍生品交易发生在英国 欧盟国家55%的私募基金由总部设在英国的公司发起 欧洲养老基金42%的资产来自英国 英国参与了欧盟国家35%的风险投资
90%的美国投资公司在欧洲的部分设在英国
人们文明素质和 社会文明程度有 待提高。
新动能是什么?
新 动 能
新动能,给它加一个注解就是家庭的经济角色更加重要。
新动能和家庭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什么是“三期叠加”?
政府资产负债表
通过政府新增举债的方式加大 投资力度,推动中国经济早日 实现从全球金融危机当中率先 复苏。
企业资产负债表
希望拥有一定的话 语权,希望自身利 益得到尊重。
形势与政策-当前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
![形势与政策-当前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bf5b84cc22bcd126ff0c65.png)
三、国际地区热点和难点问题新老交 织,世界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
(一)西亚北非局势引发地区大动荡,政治冲突和政 权更迭此起彼伏,各种政治势力展开角逐。 (二)日本核泄露灾难引发核能安全领域的反思,各 国重新审视核能安全规划。 (三)海权争端热度不减,北极热明显升温,南海争 议波澜四起。 (四)网络安全问题愈加突出,西方抢抓网络空间主 导权。
加拿大介入北极之争 派兵巡逻宣示“主权”
俄罗斯:军事部署步步为营,先声夺人抢占先机
三、国际地区热点和难点问题新老交 织,世界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
(三)海权争端热度不减,南海争议波澜四起。 150国围猎南沙油气 ,菲律宾蚕食60年,菲律宾表示将 要武力解决南海问题。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或扬言插手南海问 题或直接参与在该地区的军演,给该地区带来了更多的不 安定因素和不确定性,使得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合作 与竞争同步发展
欧洲一体化在艰难中推进,金融和债务危机波澜起 伏。
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合作 与竞争同步发展
日本地震、核泄露灾害对日本国民心理造成巨大冲 击,仍努力刺激经济,战略上拉住美国,力保政治 经济影响力。
东京,美国总统 奥巴马拜会日本皇宫 明仁天皇夫妇
三、国际地区热点和难点问题新老交 织,世界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
(四)网络安全问题愈加突出,西方抢抓网络空间主 导权。
四、我国着眼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国 际战略竞争,积极营造总体有利的外部环 境
(一)开创了大国外交新局面。 中美关系进入双方共建相互尊重、互利 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新阶段; 中俄加大了相互政治支持,不断推进中 俄西线天然气管道等能源领域大项目合作;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充实。
经济全球化热点问题辨析
![经济全球化热点问题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ea3a3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1.png)
经济全球化热点问题辨析【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但也引发了许多热点问题。
本文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跨国公司的角色与挑战、贸易战与经济全球化、数字经济与全球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全球化等方面展开辨析。
在探讨各个问题的背景和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以及全球化下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辨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挑战,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跨国公司, 贸易战, 数字经济, 环境保护, 未来发展, 应对策略, 经济合作, 经济竞争1. 引言1.1 经济全球化热点问题辨析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对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拓展,一些热点问题也随之出现,需要我们进行辨析和解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跨国公司的角色与挑战、贸易战与经济全球化、数字经济与全球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全球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分析这些热点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策略应对挑战。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总结经验,为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策略以及全球化下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做好准备。
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性的课题,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2. 正文2.1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方面,全球化可以带来更多的跨国投资和技术转移,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发展中国家通过开放市场,吸引外资和技术,可以加速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激烈的竞争,很容易陷入劣势地位,导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问题。
全球化也可能加剧贫富差距,使一些离岸资本滥用权力,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
形势与政策作业。
![形势与政策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13ebc035f0e7cd184253641.png)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形势 ——经济形势二 级 学 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 业通信工程 年 级1014级 学 号1410618024 学 生 姓 名 张家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形势——经济形势作者:张家玮摘要: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主动引领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的统筹协调。
同时,强化政策措施的督促检查,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
“稳”包括六个方面,即增速稳、消费稳、物价稳、就业稳、农业稳。
“好”和“进”,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优化,新的增长点加快孕育,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形成。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弱势复苏,又面临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地缘政治冲突等新的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实体经济运行呈现新亮点关键词:经济,当前,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积极因素正在逐渐积累。
一是工业增加值增速初步企稳,房地产销量回升,汽车等重要工业品产量增速明显提高。
二是根据库存调整38-40个月的周期规律,本轮库存调整已经接近尾声。
三是欧债危机的处置出现积极变化,美、日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国际经济形势总体没有变得更坏,大宗商品价格有望逐步趋稳。
另外,近期我国降准、降息、支持民间投资等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对稳增长将发挥积极作用。
总体看,需求侧降中趋稳,生产侧传递出积极信号,二者之间的偏离将会缩小。
“中国经济时钟”也从衰退逐步走向复苏,给出了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初步信号。
一、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结构逐步优化、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基本恢复到了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的水平。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请谈谈您对近期国际国内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热点问题的看法
![请谈谈您对近期国际国内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热点问题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85062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e.png)
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看法及未来走势的几个判断中国投资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刘以雷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谢谢主持人的一番勉励,我是第一次在神圣的佛堂讲经济问题,心里也不踏实,若有不妥或冒犯还请原谅啊!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陶大为老兄和嫂子的周祥安排和热情接待,使我们夫妇俩从大西北来看到大美东北吉林风光,还要感谢在这次吉林考察学习过程中为我安排的这次就当前经济问题为主题的汇报交流,还要感谢大为老兄这个非常好的创意,让考察团的成员根据自己的社会角色来做主题交流发言,其实我们每个成员在自己的领域和岗位上干的都是风生水起,在全国可以说都是最出色最优秀的,让大为老兄讲国家安全、贵君讲法治中国、宜勇讲海南自贸试验区、鄂生讲央企改革、永平讲5G和新兴产业定会十分精彩,建议今后形成制度化的议题,所以说这个“版权”是您大为老兄的。
说实在话,在讲之前我心中还是有顾虑的,一是经济问题是当前的最热点问题,全社会都十分关心,而我长期在西部经济第一线工作,对全局全国宏观经济的研究不深不透,加之信息不对称,很难说出一二三;二是经济学不像理学、工学其他自然学科,航天、原子弹不懂就是不懂,不会去发言,但经济学也是研究人、社会的学问,站在不同角度都能说出意见来,可以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所以,我在心理上是顾虑的,但陶大为老兄及朋友盛情,只能“恭命不如从命了”。
各位朋友,关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前不久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毛盛勇副司长,也是新闻发言人就我国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规模、投资、生产、消费和进出口等指标都向全社会作了发布,但在社会上反应各一,认识很不统一,主流媒体一般都认为我国经济韧性很足,发展空间还很大,主要指标在合理空间运行,基数大、增长一个点也不易啊等等鼓干劲、增强信心文章居多,其实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发出不少理性分析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下行压力依然很大。
讲中国经济形势问题不能不说世界经济形势。
第一个大问题先讲讲世界经济形势及几个特点各位朋友,由于中美贸易战影响,世界贸易紧张局势得不到解决,国际政策高度不确定,商业信心不断减弱,全球经济增长正在经历着全面放缓。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9011e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7.png)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2019-08-12江瑞平,著名经济学家,⽣于1958年,河北邯郸⼈,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兼任外交部东亚合作专家咨询⼩组成员、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东亚和平与发展战略论坛副理事长、全国⽇本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务,长期致⼒于经济外交、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关系、东亚经济合作等领域的研究,著述颇丰,曾荣获孙平化⽇本学学术奖励⾦论⽂⼀等奖等多个奖项。
2008年全球性⾦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动荡起伏。
⽇本“3·11”⼤地震引发的经济震荡余波未息,欧美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给国际经济形势再添变数,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施“⼗⼆五”规划和转变经济发展⽅式的关键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以便有效应对其中的风险和挑战,是⼤家⼗分关⼼的问题。
为此,本刊记者对江瑞平教授进⾏了专访。
回升进程出现波折记者:去年是我国“⼗⼆五”规划的第⼀年,有⼈认为在整个“⼗⼆五”规划期间,中国经济发展⾯临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存在着多层⾯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请问江院长对此有何看法?可否对全球经济的⾛势为我们做⼀个最基本的判断。
江瑞平:当前世界经济的⾛势总体上可以⽤两句话概括:⼀是⾛出衰退,处在回升过程当中;⼆是回升进程出现波折,甚⾄在⼀定程度上出现了停滞,并存有再次陷⼊衰退的风险。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总体上⽐较平稳。
尤其是美国,以新经济为牵引,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快速增长。
但是,2000年3⽉,美国的股市泡沫破灭了;2001年遭遇9·11冲击后,使美国经济彻底陷⼊⼀次周期性的衰退;2002年,美国从经济发展的低迷中⾛出,并带动全球经济进⼊⽐较平稳的增长阶段。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另外⼀个泡沫却在急剧膨胀,就是房地产泡沫。
2007年夏季,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终于破灭了。
这是我们分析全球经济形势总体状态的基本起点。
当代政治与经济习题答案
![当代政治与经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57786ba5e9856a561260b1.png)
1、谈谈你是如何看下列问题的钓鱼岛之争为何越演越烈?钓鱼岛虽然只是一个面积总共不到七平方公里的荒岛,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战略意义,一直是中日两国敏感和热点问题。
(1)钓鱼岛的战略价值是重大的,它不仅在于岛屿本身七平方公里的主权标志,而且在于其潜在的经济与军事价值。
从经济意义上讲,钓鱼岛之争是巨大的海底资源的争夺。
就海底资源而言,钓鱼岛周围海域不仅海底石油储量巨大,而且其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列岛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
如果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全面复活,和中国大陆的东部必将首先受到威胁,处在东北一百二十海里,介于琉球群岛和中国大陆及省之间的小小钓鱼岛,其潜在的军事价值不言而喻。
日本为扩大经济和战略空间,眼睛一直盯着外海岛屿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利益及潜在的军事安全价值。
因此,出于主权、经济、军事的重要战略意义,钓鱼岛一直是中日两国敏感和热点问题,争夺的焦点。
(2)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没有得到彻底清算,国右翼极端倾向得以不断发展,钓鱼岛问题成为日本右翼势力挑起事端、干扰中日关系、博取国民意的抓手。
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严重挑衅行为,激化了事件的发展。
2010年9月7日,日本出动海上保安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追逐拦截中国渔船,致使发生冲撞,并以此为由逮捕中国船长,扣留中国渔民和渔船,并妄图对中国公民罚款判刑,逼迫中国公民以道歉的形式承认钓鱼岛为日本领土。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召开阁僚会议,正式决定以2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6亿元)的价格,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手中买下钓鱼岛中的3个岛屿,将其“国有化”。
而相对应地,中国民间的保钓行动兴起。
双方僵持不下,两国的一举一动都在刺激着本来已经紧绷的神经。
(3)美国因素使得本已复杂的钓鱼岛问题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美国政府一方面声称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一方面又多次宣称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
关于当前全球经济十大热点问题的思考分析与启示建议
![关于当前全球经济十大热点问题的思考分析与启示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882f7fb7c1cfad6195fa772.png)
括价值 大融合 、 阶层 大融合、 区域大融合、 市场大融合、 产业大融合和制度大融合等
饶{ 《 ! r 碍宪考 考2 0 1 3 年第9 期( 总第2 4 9 7 期
六 大领 域 ; 再一 方 面应 当积极 主动 地谋 划加 快发 展 “ 六 大新 经 济 ” 以超越 传 统 的 经
济类 型层 次 , 包括 生 态型 新经 济 、 内生 型 新 经 济 、 创 新 型新 经 济 、 服 务 型新 经济 、 法
一
、
关 于 全 球 经 济 危 机 持 续 发 酵 问题
述为, 真可 谓是左 右为 难 、 处 处不 讨 好 、 越 费 力越
始发于 2 0 0 7年美 国次 贷危机 并在 2 0 0 8年
演化 为世 界金 融大 海 啸 的这 一 次 全 球 性 经 济危
白 搭 。各 国虽煞费苦心地在致力于破解这 一难 题, 但不仅 收效甚微 , 且有个别愈演愈烈之势。 ( 二) 危机的根源和实质。
一
年来全球经济的主要热点问题 , 不仅有利于拨开云雾见天 日, 一探掩藏在纷繁复
杂的现象背后的世界经济之真相 , 而且有利 于从 中得 出对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益
的启示与相关建议 , 从 而在看似没谱的杂乱堆积 中找 出 规律性的门道。有鉴 于此, 本文选取 了2 0 1 2 年以来的全球经济主要热点问题, 一共有十个方面, 分别是 : 全球
增长势头, 从根本上说是集 中反映 了当前全球经 济结构不理和不平衡的病态。
( 一) 相关 背景 新 闻简介 。 这 一次 的全 球经 济危 机 不仅 波及 面广 , 而且
新兴市场和发展 中国家则在外部需求持续疲软 情形下, 出现 了经 济增 速 集体 下滑 的趋 势, 从 2 0 1 1年的第二季度 开始, 大 多数发展 中国家与 转型国家的经济增长就 已经开始显著放缓。 由此可见, 全球经济危机还处 于病症 的“ 重 度发作期” , 即处于危机 阶段 的中间期。但是 必 须引起高度警觉的就是 , 经济 的复苏将绝对不会
对当前形势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形势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问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468ba86ec3a87c24028c46c.png)
对当前形势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问题的思考米建国2009-09-03摘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局部动荡和热点问题仍牵动着世界的神经。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依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特征、发展任务、发展条件以及科技进步趋势,当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制高点有五个。
本文最后对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两个热点问题��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经济格局,社会发展,发展阶段,热点问题,房地产市场,股市一、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大格局与我国的战略机遇、挑战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局部动荡和热点问题仍牵动着世界的神经。
在大国政治中,美国的优势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其推行包括单边主义、先发制人和政权更迭在内的“新帝国主义三原则”,但称霸世界却越来越力不从心。
通过控制能源、资源,经济渗透,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美国在新形势下操控世界的重要手段。
1978~200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8%,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世界的发展,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多极化的要求和呼声日渐强烈,欧盟、中国、俄罗斯和一些国际组织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目前处于一个对中国比较有利的发展时期。
对于国际上的中国机遇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我们必须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冷静观察,沉着应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不出头,不扛旗”的基本方针,抓住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
2007年,我国GDP达到24.66万亿元,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社会事业也实现了大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但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及热点问题综述
![当前国际形势及热点问题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a7052170242a8956aece449.png)
伊朗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成员 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签字 国。
整理课件
25
伊朗发展核计划的原因
伊朗对中东局势缺乏安全感,感 到本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伊朗出于谋求海湾乃至中东地区 大国实力与地位的需要。
伊朗发展核计划也是开发本国丰 富核能资源的需要。
骂美国“骂得最痛快”的查韦斯在委内 瑞拉总统选举中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亲 美派,把拉美左翼2006年的扩张推向了 高潮。至此,“拉美已有3/4的国家政权 掌握在左翼领导人手中”。
整理课件
33
拉美国家左翼掌权的 社会背景
经济上,拉美经济1998-2003年 拉美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下 降,被称为“失去的6年”。
整理课件
9
二、六大国不断奔忙,朝核伊 核问题有喜有忧
整理课件
10
1、朝鲜核试爆惊而趋缓
整理课件
11
朝鲜核问题的由来
布什政府坚持敌视朝鲜的政策,将朝鲜 定义为“无赖国家”、“邪恶轴心”、 “暴政前哨”。对此,朝鲜政府高度警 惕。自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朝鲜紧迫 感加剧。因此,利用美国身陷伊拉克之 机,朝鲜政府加快开发核武器,为自身 安全谋求终极保障。
整理课件
12
朝鲜核试验
2006年10月9日上午10点36分,
朝鲜咸镜北道一带的神秘地震
波牵动全世界,随后朝鲜政府
正式宣布:“安全、成功地”
进行了核试验。
举世震惊。
整理课件
13
国际社会的反应—中国
中国外交部声明称:中国政府对此 表示坚决反对。实现半岛无核化, 反对核扩散,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 的一贯立场。中方强烈要求朝方信 守无核化承诺,停止一切可能导致 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行动,重新回到 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维护东北亚 地区的和平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当前世界经济四个热点问题的基本判断龚雄军博士当前,国内外对世界经济走势,危机过后全球分工模式,如何应对低碳经济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存在很多分歧。
通过近期密集调研,形成了对四个热点问题的基本判断。
一、如何认识当前世经形势———触底但没有复苏三个大的基本判断:第一,先行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已经触底“反弹”。
(1)恐慌平静了,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
全球证券市场止跌回升30%以上,金融机构利润回升,一些银行恢复发行长期债券的能力。
(2)金融市场初步稳定。
美国融市场利差大幅缩小,美国“量化宽松”在内的稳定经济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金融机构困境得以缓解,估计不会发生新的破产。
(3)大宗商品涨价迅猛。
油价过去3个月上涨75%以上,最高突破70美元/桶。
CRB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比2月底上涨18·3%,高盛S&P GSCI大宗商品价格指数3月内上涨22%。
(4)国际航运市场回暖。
国际贸易领先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创5个月新高, 5个月内上涨6倍。
(5)发达经济体先行指标和信心回升了;世界范围内的采购人经理指数(PMI)、服务业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经济领先指标等各项经济先行指标纷纷保持上升态势。
工业生产低位拉升,消费出现回暖, G20和G8组织以及美国、日本和欧盟政府纷纷宣布经济触底或出现“部分复苏迹象”。
第二,“反弹”难以持续,经济恐在底部反复波动。
(1)“反弹”是财政刺激的效果。
发达国家经济回暖企稳,得益于各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例如,在美国财政刺激下,居民个人收入出现一定的增长,但个人收入增长预期并不佳。
(2)“反弹”是美元贬值和补充存货的效果。
最近3个月,美元贬值最大幅度超过14%,各国趁国际大宗商品低价纷纷补充库存,导致大宗商品美元价格飞涨。
企业去库存化也进入减少阶段,过去一段时间,美国服装鞋帽、汽车、电子产品等进口降速都超过国内销售降速,一些行业和企业开始增加库存和订单。
(3)“反弹”是恐慌性下跌后回调的效果。
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导致经济恐慌性下滑,特别是国际贸易表现最为突出。
信贷市场有所好转后,过大跌幅开始向上纠正。
(4)衰退和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
全球16万亿美元的有毒资产尚未得到彻底清理,监管等金融体系深层次问题远未解决;美国房市迄今仍未见底,商业地产按揭、信用卡等消费信贷损失隐而未发;美欧面临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重任,短期财政刺激效应消失后,需求将重回疲软。
第三,世界经济驱动力不足,将在调整中缓慢复苏。
(1)去债务化降低消费需求。
未来2~3年,美国消费者被迫增加储蓄,降低债务水平,储蓄率每上升1%,消费将下降6千亿美元。
(2)去杠杆化将导致西方消费和投资需求迅速下降。
由于政府大规模注资拯救,欧美金融市场才得以继续运行,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和补充资本金将持续较长时间,在此进程结束前信贷紧缩不会出现根本性缓解。
(3)全球产能结构性过剩,企业投资疲软。
2007年中国钢铁产能达到5亿吨,过剩1·6亿吨,即40%。
世界银行认为,目前全球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在消费需求不足和长期资本筹措困难情况下,企业投资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较低水平。
(4)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化放缓的影响。
2009年一季度占全球FDI流入量60%的57个国家FDI流入同比下降54%,跨境并购下降77%。
FDI下降有周期性因素,15中国经贸国际贸易2009年第8期全球化监管以及发达国家“产业回归”政策可能降低国际产业转移步伐。
从历史经验看,目前此次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要消除衰退带来的影响,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至少需要3~5年。
国际贸易中已经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金融保护主义、就业保护主义等政策,很少有在危机后自动消亡的。
(5)美元贬值加速通胀抑制全球复苏。
美国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美元贬值促进经济复苏,调整经常账户赤字。
未来2~5年美元还可能继续疲软。
美国贸易赤字已经连续7个月下降。
贸易赤字占GDP比重从最高时的10%降至6·5%,并仍在下降。
美进口需求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一旦美国经济有所缓和,美宽松财政和货币政策转向收紧和控制,不排除经济高通胀、高利率、低增长的可能。
(6)结构性失业限制需求增长。
发达国家就业状况近期难以改观。
就业复苏通常滞后经济复苏4~5年,加上全球年新增劳动人口0·45亿,全球就业形势严峻局面将持续6~8年。
此次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要消除衰退带来的影响,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至少需要3~5年。
二、危机过后全球分工模式会不会变———长期不会变,短期会有大调整第一,美国消费驱动经济模式长期“不会变”。
(1)从历史层面看,美国消费驱动经济模式是发达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不断发展的产物,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习惯、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
美国经济由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已有100多年历史,低储蓄高消费模式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和美元本位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
(2)历史数据表明,实际个人消费比实际GDP或实际个人收入表现得更为平滑。
自1949年以来, 各季度个人消费最大降幅度为12%, 1952年来则不到10%。
目前最悲观的预测是2009年美国个人消费下降5%。
(3)从全球化角度看,美国消费模式体现了国际分工和资金流动格局中的比较优势原则。
在当前分工体系中,中心国家美国得到的好处是能够以低利率为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融资,保证本国居民高消费;外围国家得到的好处是能够长期通过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弥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
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商品—资金循环模式。
(4)美国能长期跨期借贷消费与其经济科技实力、美元地位和高度发达金融体系密不可分。
目前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劳动力数量保持增长的国家, 2008年非农私人部门小时产出增长率2·7%,与2007年持平,美经济增长率有望长期保持在3%左右水平,在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
美元在全球货物贸易结算、外汇交易、债券市场和外汇储备中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动摇。
经济失衡是储备货币现象,只要美元储备货币地位不变,美国就没有动机和可能平衡国际收支。
美国依然是世界最富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美国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极具活力的微观经济基础,仍然是外国投资者理想的投资场所,外部资金还将不断流入,从而弥补私人部门储蓄不足和储蓄投资缺口,美国资本账户的顺差和美国的个人消费模式还能持续。
第二,东亚生产—美国消费模式会发生周期性的调整。
(1)超前消费会挤掉“泡沫”。
金融危机不是美国消费模式发生了问题,而是金融过于自由化,包括放松金融监管、经济过度虚拟化、金融投资盛行等系统风险,导致了经济泡沫和过度消费。
随着各部门去债务化和金融去杠杆化,美国消费中的“泡沫”将被压缩,储蓄率短期会持续上升。
但美国储蓄率上升是对过去失衡的纠正,调整具有周期性,去库存化、去杠杆化基本结束后,进口消费将趋于稳定,美国人口结构老化也将使得储蓄率结构性下降,未来消费仍将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仍会占到GDP的66% 左右。
(2)经济全球化无序发展模式16中国经贸国际贸易2009年第8期。
一是全球化将朝有管制的方向发展。
加强对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对冲基金、信用评级机构等的监管及对不受约束的低碳经济代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发达国家主导的低碳经济将成为国际经济新规则;低碳经济对我国经贸发展有利有弊。
“避税港”进行规范是大势所趋。
二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由美欧转向新兴国家。
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成为施行保护措施最多的地区,中国等新兴国家则成为国际投资、并购市场的生力军。
三是全球化治理方式面临变革。
转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治理,G20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显。
(3)世界经济失衡会有周期性调整。
危机期间,“赤字国”民众普遍减少举债和消费,增加储蓄,中国等“盈余国”则努力鼓励国民消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内需。
短期内,发达国家对实体经济重视度回升,世界制造业甚至可能出现“逆转移”现象。
美国通过美元贬值促进经济复苏,也会调整经常账户赤字。
长期看,发达国家调整工资结构,将继续失去竞争力的岗位外包,加大教育培训和科技创新力度,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保持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如何认识低碳经济———早准备,早应对1·低碳经济代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
一是低碳产品、服务和技术。
预计2050年,全球低碳产品市值将达每年5000亿美元。
二是节能产业。
过去10年杜邦公司节能减排使产能提高30%,能耗降低7%,温室气体减排72%,节省成本20亿美元以上。
三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到2010年全球对清洁能源投资将达450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220%。
目前新能源、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尚不成熟,未实现大规模的商业运用,但美国已决心发展绿色经济,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充足的人才储备,不排除两三年内迅速将其打造成支柱性产业,欧日也会响应,发展中国家跟不上新形势可能再次落伍。
2·发达国家主导的低碳经济将成为国际经济新规则。
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相继推出自己的绿色经济计划,并积极推进气候立法,发达国家一致要求发展低碳经济的意图在于:第一,摆脱金融危机困境。
希望气候新政能催生投资新引擎,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行业创造更多的绿色岗位和绿色收入。
第二,把持国际话语权。
争夺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主导地位,抑制传统能源价格上涨,打击委内瑞拉、俄罗斯和伊朗等国的利益。
第三, 遏制新兴大国。
试图通过增加新兴大国发展成本,打压其竞争优势,在无法实现充分低碳发展的时候遏制这些国家的发展空间,继续占据全球产业和经济增长制高点,本质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
第四,主导国际经济新规则。
G20伦敦峰会公报明确提出推动经济向低碳绿色方向发展,近期美欧纷纷叫嚣要征收边境调节碳税,发达国家已经达成同盟,“低碳”势必成为国际经济新规则。
3·低碳经济对我国经贸发展有利有弊。
一方面,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高碳”特征突出,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碳排放空间,“经济低碳化”将会大大削弱我国比较竞争优势,对我国贸易、投资造成重大影响。
例如,若按目前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价格(45美元/吨CO2)对我国产品征收“碳关税”, 我国进入欧美市场的产品关税将在目前3%~4%的水平上提高14个百分点,势必严重冲击我国加工贸易生产方式和利用外资,削弱劳动力成本优势。
另一方面,我国资源能源效率亟待提高,碳成本和环境成本亟待降低,节能环保对我国有实际需要。
全球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国内产业、经济结构向低碳和循环经济调整升级,有利于我国引进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设备和产品,加强气候减排国际合作,促进我国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从国际碳排放交易中获得技术和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