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十年研究综述(优.选)

合集下载

(通用)李清照诗词研究

(通用)李清照诗词研究

艺分如己应几 用韵声一实分李 四
术表话忧是句 舌美情种践五清 、
特现,郁有, 声。,乐了音照 讲
15
色乐听倘意二 举喜诗自六论 求
》章来恍用十 字其用特己律词 韵
)的也的啮字 ,《双质的、很 律
;特有心齿里 齿声声决理清重 美
色明情丁齿 声声叠定论浊视 。
42
(显,宁声 慢韵的。轻声
《 李
的 声
不 但
情挚意浓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感 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 灾难时代的映现。
二、熔炼家常语。 《漱玉词》的语言,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李清照 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
的文学语言。所谓“以浅俗之语,发 清新之思”。这种语言对于北宋末期 华贵典雅的词风无异是一种冲击。如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风凰台上忆吹萧》)。仿佛毫不 经意,冲口而出,但仔细体味,却含 意多层,十分精细。亲人远别,千言 万语无从说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 说又何用;离恨别苦,难以启口的内 心隐秘,刺人衷肠,宁可自我承受, 不愿再增加行者负担。
三 从 四 德 地 过 完 本 该 属 于
当 时 其 他 的 女 人 一 样 裹 着
" "
的 理 论 影 响 中 , 为 什 么
照 在 封 建 社 会 女 子 无 才
的 因 素 呢 ? 作 为 一 个 女 人
形 成 过 程 中 , 还 有 什 么 其
否 有 人 去 想 过 她 此 种 文 学
的 心 中 日 益 丰 满 的 时 候 ,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 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 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 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 乡悼亡的情感。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 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 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 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 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 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 国之思。

李清照诗的研究报告

李清照诗的研究报告

李清照诗的研究报告1. 引言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

她的词作风格优雅细腻,以悲凉之情和婉约之辞著称。

本文将对李清照诗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影响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2. 李清照的创作背景2.1 家族背景和成长环境李清照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父亲是北宋初年的文学家李格非,家族对她的诗词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李清照在家中也接受了严谨的教育,掌握了才女所应具备的文学知识和技巧。

2.2 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北宋时期,文化繁荣,人文主义思潮盛行。

这种社会背景为李清照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同时,北宋时期也是政治动荡不安的时期,这种社会背景下诗人的作品往往带有浓郁的时代特征。

3. 李清照诗的艺术特点3.1 情感表达李清照的诗作情感真挚,表达了女子自身的内心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她的诗作中常常描绘女子在婚姻和爱情中的种种遭遇和矛盾心理,表达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3.2 语言表达李清照的诗以细腻的表达和简洁的语言著称。

她善于运用对仗、对句和意象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富有韵律感和美感。

同时,她追求真实和自然,注重抒发真实感情,不拘泥于套语和形式。

3.3 音乐性李清照的诗作在音乐性上也具备独特的魅力。

她的词作多为填词曲调的作品,因此在词曲配合和节奏感上具备很高的要求。

她的诗往往能配合旋律的节奏流畅、抑扬顿挫,具备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4. 李清照诗的影响李清照的诗作广为流传,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

4.1 影响其他词人李清照的诗歌成就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她的作品常被后世的词人赞美和模仿,成为后世词坛的楷模和标杆。

4.2 文学价值李清照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具备重要的地位。

她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女性的真实感受,充分展现了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才华。

同时,她的语言表达独特,艺术价值极高。

4.3 社会意义李清照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女性地位的变迁,对于研究北宋时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十年李清照词研究综述

近十年李清照词研究综述

近十年李清照词研究综述近十年李清照词研究综述佚名李清照,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文学家,她志存高远、倔强好胜、调悦风流、压倒须眉;她工诗词文赋、善金石文物、晓书法绘画音律、通医药博戏教育,集多种文化素养于一身;她留存的作品有千古绝唱的词、正气浩然的诗、回肠荡气的文赋,其《词论》首开中国词学批评史之先河。

但她最擅长的还是词。

一、生平事迹研究生平事迹是李清照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这二十多年的研究历程,李清照的生平事迹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年、里籍以及是否改嫁等三个方面。

先谈一谈李清照的生年研究。

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李清照出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有“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莲缓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优患得失,何其多也”一语,陆机二十岁作《文赋》,这是说李清照十八岁出嫁,即建中辛巳归赵氏时李清照为十八岁,由此上推十七年为神宗元丰七年。

进人新时期以后,率先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的是毕宝魁,他在《李清照生年新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星署年“绍兴二年玄默岁壮月朔甲易安室题”是可信的、“与内容并无矛盾”,“过蓬缓知非之两岁”一语证明了李清照时年五十二岁。

据此逆推,李清照生年可确定在元丰四年(1081)。

又据《金石录后序》“建中辛巳始归赵氏”一语,李清照应在二十岁时结婚。

稍后,毕宝魁又发表了《〈李清照生年新说〉补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进一步论证自己的看法。

朱德慈在《李清照生年及<金石录后序>之作年新探》(《淮阴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一文中结合自己的考据并比照今人夏承煮、黄盛璋、黄墨谷、毕宝魁等的生年诸说,认为李清照的生年应为北宋哲宗元牛右二年(1087),《金石录后序》作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

诸说不同,但其主要的依据均来源于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先且不论他们的推论是否正确,但从中可以看到《金石录后序》是研究李清照生年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李清照花意象的研究报告综述

李清照花意象的研究报告综述

李清照“花〞意象的研究综述写作训练·文献综述写作训练·文献综述写作训练·文献综述写作训练·文献综述写作训练·文献综述写作训练·文献综述注释1薛健飞、杨爱东:?以〈清平乐〉为代表分析李清照的梅花情结?,载?XX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2禹媚:?论李清照咏梅词的人格情结与命运咏叹?,载?XX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3李荷蓉:?李清照咏梅词与宋代梅文化?,载?XX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4高磊:?论李清照的咏花词?,载?XX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5李娜:?柔情似水人淡如菊——浅议李清照的菊花词?,载?传承?2008年第4期6李平:?“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解读?载?XX师X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第1期7朱珠:?论李清照词的“不独雄于闺阁〞?,载?XX师X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8许秀芹、杨艳梅:?论李清照词审美意象的特征?,载?XX播送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9吕维洪:?愁——李清照咏花词的情感视点?,载?XX师X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10 X新文、X朝辉:?李清照咏花词探析?,载?XX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1王媛媛:?试论李清照词中“惜花人〞形象?,载?XX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12 X映光:?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自我形象?,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3田恩铭:?花:李清照自我定位的意象分析?,载?XX师X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14杨冬梅:?花:李清照自我情感的外在表征?,载?学术交流?2006年第3期15 X晓舸:?诗路花语:李清照与狄金森咏花诗之比拟?,载?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6陈红梅:?片片菊相似,瓣瓣味不同——从〈醉花阴·重阳〉和〈菊花〉看中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载?XX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7彭国忠:?试论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兼论李清照词创作的低俗倾向?,载?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18彭曙蓉、都玉凤:?宋词中的落花意象及其对当代歌词的影响?,载?XX师专学报?2011年第1期。

李清照词研究文献综述1

李清照词研究文献综述1

李清照词研究文献综述1《中国词史》对南宋数位女性词人都有关注,其中以李清照为重点。

将李清照词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来研究。

他认为,前期词表现闺中生活的词揭示了李清照的内心世界,表现她对幸福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也带有时代感伤的情怀。

同时指出,这些词与封建礼教不无抵触,因而受到同时代封建卫道士的诋毁。

后期词书写的愁恨包含深刻的社会内容,感伤国破家亡的不幸。

在艺术成就上,他认为李清照“为自我写心,表达真实的感情和鲜明的个性”,“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并且“声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陶尔夫和刘敬从李清照经历的时代巨变、生活坎坷和精神磨难出发,持“蚌病成珠”的观点,认为后期词中“广泛地展示了那整个时代的苦难在词人心中留下的印痕”,赋出生命与时代的悲哀。

他们把李清照的词按内容分为感伤时世、悲今悼昔、咏物自伤三类,并认为词中坦荡率直的精神与《上邪》、“敦煌曲子词”的某些民歌极相似。

另外,还分析李清照的词学观点,认为“易安体”的精妙在于词学观念、审美体验、女性意识和艺术手段四个方面,从《打马图经自序》看出其词包含的专精精神来之不易,是生命投入的结晶。

吴熊和也集中关注李清照后期词,认为她既保持了南唐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她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词的时代性和李清照个人的艺术独创性完美地统一,使传统的词风得到了充实和改造”,因此在两宋词人中独树一帜,这也是李清照对宋词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通过与其他词人的比较,突出李清照词的意境之妙。

如她的伤别之作与柳永的“词语尘下”的赋别作品迥异,具有高雅的林下风范。

葛晓音认为李清照的闺情词风格含蓄秀婉、深挚清隽。

同时结合其人生轨迹,认为其所见的政治沧桑和世态炎凉对前期词的艺术风格有很大影响,加上伤春伤别的情绪,使其多愁善感的才思情致早现。

但其中《渔家傲》别标奇格,展现雄奇阔大的精神境界,以汉赋方式构思小令,在北宋词中极罕见。

李清照词风变化原因【文献综述】

李清照词风变化原因【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李清照词风变化原因谈到中国古代文学,即使你不是汉语言文学的学生,那么大家也一定听说过,或者自己就能够说出:唐诗、宋词、元曲。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一个现象的存在,那就是,大到著名的苏轼、李白,小至许许多多的无名文人雅士,都是以男性为主的,女性作家真是凤毛麟角。

要在名人云集的男性文人墨客中争得一席之地,又是难上加难之事啊!但是,有一个人做到了,那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河南章丘人,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从“生于名门婚于宦族”,到“飘零遂于流人伍”,李清照经历人生中的种种磨难,她的作品也由此提升到了一个高度,无论是人物描写方面或是表现手法上,亦或者作品构思、语言运用,都受到历代学者的追捧。

所以,研究李清照的人不在少数,而在此,笔者将罗列各学者对李清照词风变化原因的研究。

一、政局的变化和民族危机的影响李清照的少年时代多半生活在汴京,而那时候的汴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交通的一个中心地带,水路交通线像蜘蛛网一样向全国四处辐射,大官僚、大地主与富商大贾大多积聚在这里,四面八方的珍奇异类享乐奢侈的各种衣食用品也都纷纷向这里运输,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再加上本身的家庭条件,李清照自然没四面忧愁,有的只是少女情怀。

她不需要担心基本的柴米油盐,更不用去操心什么国家大事,在她眼里,这个社会是很安详,国泰民安的。

但是,似乎美好的事物总不会持续太久。

统治者过着纸醉金迷荒淫无耻的生活,都市的浮面确是呈现着歌舞升平气象,而实际上则是,政治局势并不稳定,新旧党派之间的争斗从来未曾停止过;国外则边患频频,危机四伏,辽金相继崛起,始终没有放弃对宋朝侵略与吞并的野心,终于,靖康之变爆发,国家和人民共同南渡,李清照也至此开始了她的逃难生活,她原本安宁、温馨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继而整个词风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亲人的不幸出生于官宦世家的李清照可谓是家里的掌声明珠,父亲李格非也是有名的学生,对她的教育一刻也不松懈,母亲王氏是王拱辰的孙女,《宋史》说她也是个文学家,善做文章。

李清照词十年研究综述

李清照词十年研究综述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XX







李清照所处的时代 背景和社会环境
李清照词的创作历 程和演变
李清照词在文学史 上的地位和影响
研究李清照词的重 要性和意义
研究背景:李清照作为宋代著名女词人,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意义。 研究历程:从上世纪至今,对李清照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深入挖掘和多元化研究三个阶段。 研究焦点:李清照的词作、生平、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焦点。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文本分析、跨学科研究等多种方法。
目的:深入了解李清照词的创作背景、风格 特点和思想内涵
意义:推动对李清照词的研究,为文学史和 词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深入的李清照词 鉴赏和理解,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多写闺中情思,风格婉约柔媚 李清照的中期词作:词风渐趋凄婉,抒发个人身世之感 李清照的晚期词作:词境开阔,寄寓深沉,多写家国之思 李清照的创作特点: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自然,富有音韵之美
视角。
推动了李清照 词的传播与普 及,增强了人 们对她的认识
与了解。
对后来的词人 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为宋词 的发展做出了
重要贡献。
通过对李清照 词的研究,展 现了宋代女性 文学的独特魅
力与价值。
深入研究李清照词的艺术 特色和思想内涵
拓展李清照词与其他文学 作品的比较研究
挖掘李清照词在当代社会 的价值和意义
创新之处: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学、历史、哲学等多学科理论,拓宽了研究视 野。
局限之处:过分依赖文献资料,缺乏对李清照生活时代的实地考察与访谈,影响了研究的深 入。

李清照词十年研究综述

李清照词十年研究综述

李清照词十年研究综述引言对于李清照其人其词的研究一直处于不断升温的状态,本文就近十年来的李清照研究状况综述如下:一、关于李清照艺术风格的研究对于作家艺术风格的研究,历来是研究者们的关注点,我们可以从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特点来研究分析作家的某部作品及其深层含蕴。

对于李清照词作的艺术风格的研究更是这几年来的热点。

(1)对其词作“婉约”特征的研究。

杨丽君在《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中从“清丽高洁,孤愁哀婉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情景交融,连贯流动的日常生活化场景”、“清新自然,纯净优美的大众口语化语言”[1]三个方面来论述易安词的显著特征。

王翠英在《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研析》中也从三个方面概括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第一,其词多是自我形象的艺术化,则较多地集中体现了女性的柔性美;二,李清照词中的景物扣住了“真”字,充分展示了“真景美”;第三,善用白描方法,溶炼通俗语言倾诉真情实感,被奉为婉约派的正宗[2]。

还有黄晓东《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赏析》、朱宪玲《试论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点》、韩彬《轻言浅语,尽显婉约深沉之意——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等几十篇论文,都会从易安词中意境的创造,语言的通俗简练,情感的深入及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等方面入手,来展现李清照词作中的婉约词风。

(2)李词中豪放风格的展现。

李清照的词中不仅仅有婉约词风,在她后期的创作中亦有豪放词风的体现。

在对李词豪放词风的研究上,研究者们也是众说纷纭。

张伟在《悠思寄梦境雄桀泯豪婉——浅析李清照词中的豪逸之气》中从李清照的《渔家傲》、《鹧鹄天》等词作中分析李清照后期词作的豪放风格,也指出李词词风的转变的原因。

最后指出不管是李清照创作中的婉约词风,还是后期出现的豪放风格,都造就了李清照的不朽。

彭雅琴在《浅论李清照创作中的男性化倾向》中从“记游之作”、“醉酒之举”、“爱国情怀”三方面来研究李词中“一部分被称为‘倜傥’、‘有丈夫气’的充满男性化特色的作品”[3],对这一部分带有特殊风格作品的研究添砖加瓦,使其不再空白。

李清照研究综述

李清照研究综述

李清照研究综述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是我国杰出的女词人、作家,她的诗、词、文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她的词,不仅在宋代即已蜚声文坛,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着崇高的地位。

人们开始重视对李清照的研究及其著作的编订是从宋代开始。

李清照死后仅十年左右出版的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即著录有《李易安集》十二卷,而《萍洲可谈》、《直斋书录解题》等著录李清照的词集即有一卷本、三卷本、五卷本、六卷本等多种版本。

仅宋元人编著的词选、词话(诗话)、笔记选录李清照词的就达十八种之多,而明清两代著录李清照词的词选、词谱、总集、词话更多达五十多种。

编于南宋前期的《碧鸡漫志》以及《苕溪渔隐丛话》、《云麓漫抄》等书,对李清照已有论及,对她的词作、词论、文章也有所著录。

清人俞正燮著有《易安居士事辑》,陆心源著有《癸巳类稿易安事辑书后》,李慈铭著有《书陆刚甫观察仪顾堂题跋后》对李清照的生平、著作均作了精细的考订。

近代对李清照的研究颇有进展。

任映红《九十年代李清照研究述评》(《上饶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和王克安《近50年李清照研究综述》两文,对李清照研究作了全面的回顾。

关于李清照其人其词的研究一直处于不断升温的状态,散见于国内各报刊杂志的有关李清照及易安词的研究论文。

就语文研究性学习对李清照研究状况综述如下:1、“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通过对比的方式,在文本中为读者呈现出人与自然相遇的本真状态,建立起一个“我-你”关系的审美世界,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哲学内涵。

阅读这样的作品,能激发读者和文本、读者和世界的交流,建立起多重的“我与你”关系的相遇。

《如梦令》中,诗人首先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我-它”关系世界,即“卷帘人”和“海棠”的关系。

在这一种世界中,人与自然虽然没有阻隔和遮挡,但是却无法交流,人对自然的变化毫无察觉。

李清照《声声慢》文本解读十年文献综述

李清照《声声慢》文本解读十年文献综述

李清照《声声慢》文本解读十年文献综述○陈媛媛(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0)[摘 要]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词中的经典名作,也是易安词阐释史上称赏最早,论者最多的词作之一。

从“中国知网”检索2004~2013年十年的文献,逐步筛选有效文献77篇。

分别从情感主题、意象意境和艺术手法三个角度对这首词作了评述。

[关键词] 李清照; 《声声慢》; 文本解读; 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2-0054-02 文本解读就是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材料的感知、理解、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

长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对其文本作更深入详细的解读,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超越形式,摆脱模仿,进一步走向教学的本质。

为此笔者检索了“中国知网期刊2004年至2013年全文数据库”,检索项“关键词”,共检索出99篇,通过逐篇阅读筛选除去无效文章22篇,得到有效篇名77篇,其中语文建设等核心期刊5篇。

本文从主题情感,意象意境,艺术手法三个角度对《声声慢》的文本解读作一综述。

一、主题情感《声声慢》哀婉凄苦,可谓字字血泪、力透纸背,是一首将“愁情”抒写到极致的词。

但对于为何“愁”,却总说纷纭,文献中可归纳为几种情况:(一)个人境遇的不幸,国破家亡的耻辱,酿就了女词人的一腔凄怨。

文献中这种看法比较多。

主要从《声声慢》的写作的时间,历史背景来分析。

(二)李清照晚年孀居心态和精神无所皈依的情绪是“愁”的根源。

如河南师范大学的王绪霞在《晚年孀居心态的典型写照———李清照<声声慢>作时及情感内涵论略》写到:“我们认为,《声声慢》中作者无所皈依的心态是传统文化中丧偶女性的特有精神状态,也是文献所说李清照“流荡以终”境况的心理投射;这首词是一个孀妇心态的典型写照。

”(三)丈夫纳妾的不满和无子嗣对于“愁”的原因,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李清照与赵明诚初婚时,志趣相投,恩爱无比。

研究综述:李清照

研究综述:李清照

研究综述:李清照研究综述:李清照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文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李清照的研究综述,欢迎阅读!李清照是宋代首屈一指的女性作家,她以其女性身份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成为20世纪宋词研究中仅次于苏轼的第二大研究“热点”。

2000—2001两年间有关李清照其人其作的研究论文多达60余篇。

本文试就两年来李清照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情况综述如下:一、对李清照创作的女性文化观照近年来,以女性的视角对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进行文化观照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动向,这种新动向突出地反映在李清照研究之中。

罗斯宁《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词》(《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从女性文学的角度考察了李清照的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认为:宋代女性词具有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自尊自强的要求、自恋自怜的情结等思想感情特色,在艺术上多委婉情深、率真自然、浅白通俗。

李清照词集宋代女性词之大成,成为宋代女性词的杰出代表。

由于李清照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过人的抱负,故而其词具有了一种超乎女性词的“丈夫气”。

这种丈夫气表现为:(一)芬馨神骏,柔中见刚。

(二)意境沉博,大家风度。

(三)感性与理性并重,自然而尖新。

这样便对兼有女性词与士大夫词之长的“易安词”有了比较全面的体认。

杨海明《凄清孤寂:李清照词所表现的女性情怀》(《文史知识》2000年第8期),认为李清照词之所以能卓然自成一家,一个颇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笔触去感知人生和抒写感情。

这种女性特色体现在词中便是那一种凄清孤寂的情怀。

接着他从社会背景、婚姻家庭生活和个性气质等方面阐述了这种情怀产生的原因。

文章最后结合朱淑真和魏夫人这两位女性词人的生平与创作,指出哀怨心绪和孤凄情怀是宋代女性词人所共有的“时代病”。

张忠纲、綦维《李清照的女性意识》(《文史哲》2001年第5期),对李清照这位生活在男性本位文化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文学家的心态进行了细致而又深入的剖析。

新世纪近十年李清照词论研究综述

新世纪近十年李清照词论研究综述

新世纪近十年李清照词论研究综述作者:户伯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1期摘要:《词论》是我国词学批评史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篇批评文论之一,但很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还没有一篇专门为近十年李清照研究做综述的论文。

基于此,本文对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词论》的论文、著作,进行全面、综合的梳理和反思,以期对李清照《词论》研究,李清照研究,词学批评史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有所助益。

关键词:李清照;《词论》研究综述;别是一家作者简介:户伯涛,东华理工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方向是古代文体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016-02一、关于《词论》作者的问题建国以来对《词论》是否是李清照所撰,学界多持歧义,一则认为是李清照所言,只是存在早年之说和晚年之作的争论;一则认为《词论》所言与李清照生活的时代及其词作等比照,存在不少矛盾,认为非李清照作,或是伪作。

近十年来针对《词论》作者研究的论文、著作都有限,原因是学界前辈对这一问题论述的已经十分详尽,深入。

在无新材料、新考据发现之前,没有继续论述的必要。

但也有个别学者由于有了新的发现,从而敢于大胆地发表新的见解:邓子勉的《作者小议》依据元人陈世隆的《宋诗拾遗》:“李格非,字文叔,自号易安居士” 这一新的证据,大胆假设《词论》可能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所撰。

作者认为:“《词论》一文从行文风格,成文的时间,论及的词人,所持的词学观等方面涉及的诸种问题,与李清照有矛盾处颇多,而与李格非却多有相通之处[1]。

就这一观点,肖振华在《谈的作者问题---- 兼与邓子勉先生商榷》一文中认为邓先生所依据的材料,仅就文献的可信性来说应该是靠得住的;但仅凭借李格非曾自号易安居士一则孤证,即定《词论》为其所撰,实难以让人信服。

继而认为在没有确凿材料发现之前《词论》为李清照所作之说应更为可信。

[2]邓先生的观点,仅依据一则孤证材料来推测,没有更多材料的佐证,故难以得出确定的结论,但是给我们进一步研究此问题展示了另一种可能和方向。

李清照词中荷花的意象研究综述

李清照词中荷花的意象研究综述

李清照词中荷花的意象研究综述近代摘要:近代中国诗歌中所流传的荷花,作为一种景象和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唯美思想和文学创作成就。

荷花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和谐、理想,也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对深处的珍贵水属性的祭奠。

以宋代诗人李清照诗歌、文章中的荷花,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让人们研究她的诗歌中荷花的意象,从而体会她理解美的心情。

本文通过对李清照荷花意象学习研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她诗歌中出现的荷花,以了解她对荷花的情感和对此态度。

首先,从诗歌的角度来看,李清照的诗歌里的荷花审美表现,表达出其一种层层深化的审美情趣和手法。

从《闺怨》中,现实的分离让“一箪食,一瓢饮,独酌无相亲,自叹肠断有几人”,而此时的她,放下所有,心静思迁,看着湖里荷花,时而忆归,时而畅想离别,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无不令人动容;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荷花只是独自老去,只留“宛转蛾眉马前死”,“褭“”愁中...容易识得”,更多是将荷花与怀念当年相悲凉对比,思慕古今之间的差异,令诗情更加凄凉悲怆;在《渔家傲·秋思》中,鲜花盛开,湖水清澈,是“淡淡杨柳烟,淡淡荷花香。

”,心旷神怡,弥补失落心中的空虚,是一种唯美、和谐的艺术,而荷花在这种景象下,承载着宋人审美景观及创作心得,以荷花为化身,感叹豪情、思古,深刻表现李清照的审美境界和精神世界。

其次,从思想的角度来看,李清照的诗歌中的荷花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念和信仰,很多诗歌中的荷花都把“美”和“善”联系在一起,以“美”来赞美、表现“善”,它所包含的崇高的理想主义思想深深打动人们。

比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对“宛转蛾眉马前死”的不舍,荷叶碎簟刻凝蒹、拂去岁月,向内心发出柔肠绪,执着不悔而追忆再三,令人为之潸然泪下,荷花也就此成为李清照情愫千古的象征,象征着对“美”和“善”的把握,表达着人类精神对理想的憧憬和痴心的渴望,进而要求全人类追求完美,提高精神高度,达到崇高的生活境界。

李清照诗词及其一生研究报告

李清照诗词及其一生研究报告
李清照的一生及其诗词风格转变历程
各位老师,您好!我是本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组长,接下来也将有我来跟各位老师做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
我们研究的课题是李清照的一生及其诗词风格转变历程。
随着高中文学的学习,文学定义也更加广义化。古今中外,伟人辈出。对文学感兴趣的我们共同一起研究文学。我们特地选取两宋之交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探究古典文学的魅力。
以上便是本组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仔细聆听,我们虚心接受接下来老师们的教导。
二、李清照的前后期代表诗作
我们选取了几首李清照的著名诗词来探究她诗词风格以及她细腻的内心情感。前期的代表诗作便是两首《如梦令》了。
第一首如梦令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实的角度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分为三个主要板块进行报告:
1、李清照的生平事迹。
2、李清照的前后期代表诗作。

李清照《声声慢》文本解读十年文献综述

李清照《声声慢》文本解读十年文献综述
阐述 :
是指菊花盛开 , 而非残英 满地。词 人站在楼 上 , 凭栏而望 , 看 到菊堆满地 , 却 无心赏花。“ 憔悴损 ” 是指 自己因忧伤而憔悴
书来。此情此景于李 清照 可谓是 : 正 伤心 , 见雁 过 ; 见雁 过 ,
如河南 师范 大学 的王 绪霞 在《 晚 年孀居 心 态 的典 型写 照——李清照 <声声慢 >作时及情感内涵论略》 写到 : “ 我们
认为 , 《 声声慢》 中作者是文献所说李清照“ 流荡 以终 ” 境况的 心理投射 ; 这首词是一个孀妇心 态的典 型写照 。 ” ( 三)丈夫纳妾的不满和无子嗣
语 文 学刊
2 0 1 5年 第2期
李清照《 声声慢》 文本解读 十年文献综述
O 陈媛媛
( 连云 港工 贸高 等职业技 术 学校 , 江苏 连云 港 2 2 2 0 0 0 )
[ 摘 要 ] 李清照的《 声声慢》 是词中的经典名作, 也是 易安词阐释 史上称赏最早 , 论者最多的词作之一。
[ 作者 简介 ] 陈媛媛 , 女, 江苏徐州人 , 连云港工 贸高等 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 研究方 向: 语文教学 。
-- -— —
5 4- ・ - — —
宙又瑰止
陈媛媛 /李清照《 声声慢》 文本解读 十年文献综述
程, 其叠字的解读可谓层层深 入。从 近十年 7 7篇文献来 看 , 也有半数 以上文献都提到叠字 , 甚至很 多文章全篇 只论述叠 字 。我对这些文献 进行 整理 归纳发 现主 要从 以下几个 方面
更伤心 !在一些文献中将《 一剪 梅》中的“ 雁” 称之 为 “ 相思
雁” , 而这首词中的“ 雁” 称之 为“ 伤心雁” 。
2 . “ 黄花 ” 。

《李清照词研究与欣赏》

《李清照词研究与欣赏》

《李清照词研究与欣赏》1. 引言1.1 概述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在她的创作中,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欣赏。

本文将对李清照词进行深入研究与欣赏,探讨其背后的艺术魅力和创新理念。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包括引言、李清照词的背景及发展、李清照词的艺术魅力与创新理念、对李清照词进行欣赏和解读以及结论与展望。

通过这些部分的内容安排,将全面地介绍李清照词及其重要性,并给读者提供对她作品的更深入了解。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李清照词的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挖掘出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同时,希望能展示李清照作品在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其传承和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李清照词以及她对中国文学所做出的贡献。

整体而言,本文以全面、系统的方式介绍了李清照词,从她的背景与发展、艺术魅力与创新理念、欣赏和解读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此次研究与欣赏,相信能够让读者对李清照词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美妙之处。

2. 李清照词的背景及发展2.1 李清照的生平与文学地位李清照(1084年-1155年)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女性词人,她以其才华横溢和创作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

李清照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她的父亲是一位知名文士,对她的教育有着深远影响。

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才情和艺术天赋。

李清照在当时的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并与其他文人建立了广泛的社交网络。

她以自己优雅凄婉、充满感伤和深情之美的词作而受到广泛赞誉,并与王安石、苏轼等同时代文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2.2 李清照词的起源与传承李清照所创作的词作形式上继承了唐代女子曲子词,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音乐和艺术的理解与表达。

她集中了宋代晚期吴派、江西派等多种曲派流派之长,使得她的词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颇具独创性。

同时,李清照也受到了前人文学作品的启发与影响。

李清照研究论文综述梳理

李清照研究论文综述梳理

一、近50 年李清照研究综述王克安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年第5 期一、李清照词的研究第一阶段。

选取有代表性的论文3 篇。

肯定其艺术价值但对其内容褒贬不一。

11 褚斌杰《论李清照及其创作》①对李清照词的题材内容与艺术风格分别作了研究。

21郭预衡《李清照词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②认为,李清照后期词代表了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个阶层的情绪因此社会意义较小不能理解为爱国情绪,而其艺术价值最突出的一点是能够直抒胸臆,写真情实感而又掌握了高度的语言技巧。

31 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③指出“明白如话”是李清照词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她的名作,不但合了卷子听得懂它的语言美并且也听得懂它的声调美。

这对宋词发展无疑具有良好的影响,也体现了她的作品在词史上的价值。

第二阶段。

选取有代表性的论文10 篇,摆脱“左”的思潮的影响,普遍对李清照词的思想内容给予高的评价;深入研究词的艺术价值,在艺术魅力、婉约特色、“别是一家词”、用典、语言艺术、“易安体”特征、心态词、抒情范式、易安内心隐秘破译等方面收获较大,研究思路越来越开阔、新颖、多元、立体交叉,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研究盛况。

11 刘忠诚《试论李清照〈漱玉词〉的思想成就》④摆脱“左的”思潮的影响,给《漱玉词》的思想成就以应有的历史评价。

21 朱德才《〈漱玉词〉的艺术魅力》⑤指出,李清照作为中国词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其《漱玉词》感人的艺术魅力在于:不仅有情、多情,而且情真、情深、情纯、情善;并把这种感情上的美,通过卓越的表现技巧上升为艺术上的美。

真、善、美三者的有机统一乃是《漱玉词》艺术魅力之奥妙所在。

31 傅经顺等《论李清照词的婉约特色》⑥从委婉含蓄与真率坦直、清新明丽而庄重典雅、巧妙铺叙与转折开拓、造语生新而浅近自然四方面论述了李清照词独特的“婉约”风格,从而显示出婉而不媚、清而不俗的特点。

41 裴斐《别是一家词》⑦指出,李清照词于历代众多词人当中“别是一家”,首先在于她是个女性而且是独一位与男性大家方驾的女词人,无论与李煜、辛弃疾相比还是与《花间》、柳永诸人相比都足见其委婉、轻灵、含蓄、敏感以及善于以情节取胜的女性特有之细腻与矜持,还在于其词具有秀中有骨、淡中出奇、多用叠字和重句的艺术独创性。

李清照《声声慢》文本解读十年文献综述

李清照《声声慢》文本解读十年文献综述

李清照《声声慢》文本解读十年文献综述作者:陈媛媛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2期陈媛媛(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0)[摘要]李清照的《声声慢》是词中的经典名作,也是易安词阐释史上称赏最早,论者最多的词作之一。

从“中国知网”检索2004~2013年十年的文献,逐步筛选有效文献77篇。

分别从情感主题、意象意境和艺术手法三个角度对这首词作了评述。

[关键词]李清照;《声声慢》;文本解读;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2-0054-02[作者简介]陈媛媛,女,江苏徐州人,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文本解读就是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材料的感知、理解、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

长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对其文本作更深入详细的解读,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超越形式,摆脱模仿,进一步走向教学的本质。

为此笔者检索了“中国知网期刊2004年至2013年全文数据库”,检索项“关键词”,共检索出99篇,通过逐篇阅读筛选除去无效文章22篇,得到有效篇名77篇,其中语文建设等核心期刊5篇。

本文从主题情感,意象意境,艺术手法三个角度对《声声慢》的文本解读作一综述。

一、主题情感《声声慢》哀婉凄苦,可谓字字血泪、力透纸背,是一首将“愁情”抒写到极致的词。

但对于为何“愁”,却总说纷纭,文献中可归纳为几种情况:(一)个人境遇的不幸,国破家亡的耻辱,酿就了女词人的一腔凄怨。

文献中这种看法比较多。

主要从《声声慢》的写作的时间,历史背景来分析。

(二)李清照晚年孀居心态和精神无所皈依的情绪是“愁”的根源。

如河南师范大学的王绪霞在《晚年孀居心态的典型写照——李清照<声声慢>作时及情感内涵论略》写到:“我们认为,《声声慢》中作者无所皈依的心态是传统文化中丧偶女性的特有精神状态,也是文献所说李清照“流荡以终”境况的心理投射;这首词是一个孀妇心态的典型写照。

李清照研究综述

李清照研究综述

李清照研究综述任映红《九十年代李清照研究述评》(《上饶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和王克安《近50年李清照研究综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两文,对建国以来至20世纪末的李清照研究作了全面的回忆。

1997—1999三年,关于李清照其人其词的研究一直处于不断升温的状态,散见于国内各报刊杂志的有关李清照及易安词的研究论文,多达80余篇。

本文试就1997—1999三年来的李清照研究状况综述如下:一、关于李清照个性意识的探访对作者的个性特点和气质的研究和探讨,一直是易安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庄慕萱《浅谈李清照的个性气质对其词创作的阻碍》(《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诸葛忆兵《李清照个性成因及其表现》(《东岳论丛》1997年第3期)、康丽云《从李清照个性特点论易安体》(《宜春师专学报》1997年第6期)、何锡章《心灵与情感美的歌:读李清照的词》(《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等数篇论文,即是对易安个性气质的继续探讨。

可是,他们又与过去的文章稍有不同,要紧试图以词人的个性气质为切入点,结合词人的生活经历,探访词人的心灵世界和性格品质及其在词作中的表现。

其中,诸葛一文是值得关注的一篇。

文章以为,“自主、自强、自信”是李清照的性格品质,具有鲜明的叛逆个性。

这种个性品质的形成,与李清照的生活环境和人一辈子阅历紧密相关:第一,良好的初期教育和自由的家庭环境,为李清照的身心进展和个性形成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第二,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使李清照对生活加倍充满了信心,其“自主、自强、自信”的性格最后定型,而且终其一生,这种性格品质没有改变。

在现实生活中,李清照处处流露出叛逆的个性,要紧表此刻五个方面:一、“作诗讥刺公公赵挺之”;二、“始终关心国事,不肯默守闺中”;3、“晚年再嫁和离异”;4、“勇于批评男人世界中之名人”;五、“文学创作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从“自我意识”层面探讨李清照的深层心理,成了近几年李清照研究的热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十年研究综述引言表。

对于李清照其人其词的研究一直处于不断升温的状态,本文就近十年来的李清照研究状况综述如下:一、关于李清照艺术风格的研究对于作家艺术风格的研究,历来是研究者们的关注点,我们可以从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特点来研究分析作家的某部作品及其深层含蕴。

对于李清照词作的艺术风格的研究更是这几年来的热点。

(1)对其词作“婉约”特征的研究。

杨丽君在《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中从“清丽高洁,孤愁哀婉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情景交融,连贯流动的日常生活化场景”、“清新自然,纯净优美的大众口语化语言”[1]三个方面来论述易安词的显著特征。

王翠英在《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研析》中也从三个方面概括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第一,其词多是自我形象的艺术化,则较多地集中体现了女性的柔性美;二,李清照词中的景物扣住了“真”字,充分展示了“真景美”;第三,善用白描方法,溶炼通俗语言倾诉真情实感,被奉为婉约派的正宗[2]。

还有黄晓东《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赏析》、朱宪玲《试论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点》、韩彬《轻言浅语,尽显婉约深沉之意——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等几十篇论文,都会从易安词中意境的创造,语言的通俗简练,情感的深入及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等方面入手,来展现李清照词作中的婉约词风。

(2)李词中豪放风格的展现。

李清照的词中不仅仅有婉约词风,在她后期的创作中亦有豪放词风的体现。

在对李词豪放词风的研究上,研究者们也是众说纷纭。

张伟在《悠思寄梦境雄桀泯豪婉——浅析李清照词中的豪逸之气》中从李清照的《渔家傲》、《鹧鹄天》等词作中分析李清照后期词作的豪放风格,也指出李词词风的转变的原因。

最后指出不管是李清照创作中的婉约词风,还是后期出现的豪放风格,都造就了李清照的不朽。

彭雅琴在《浅论李清照创作中的男性化倾向》中从“记游之作”、“醉酒之举”、“爱国情怀”三方面来研究李词中“一部分被称为‘倜傥’、‘有丈夫气’的充满男性化特色的作品”[3],对这一部分带有特殊风格作品的研究添砖加瓦,使其不再空白。

二、关于李清照词的比较研究现在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特点,就是研究者们不再把作家及其作家的某些作品孤立,而是把它放到一个更加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研究,拓宽了研究的领域,对李清照的研究也是如此。

(1)与外国作家及其作品的对比。

郑静、范思勇、颜碧洪所创作的《克里斯蒂娜·罗塞蒂与李清照的存在主义解读》运用类比的方法将李清照与不同国度的女作家进行比较研究。

从二人的存在主义意识上来分析她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是: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和李清照是中西世界著名的女作家,“在创作上有着相似的主题”。

但在“宗教信仰与存在意识”和“死亡主题与演绎”上是有很大不同的,从这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罗塞蒂大胆张扬的表现自我,通过对感情的直白抒发,表达‘存在优先于理念’的存在觉醒;李清照含蓄婉转,借物抒情,表达存在本身高于世俗观念的认识。

两位女作家对存在的认识既是个性的,又包含着中西文化不可回避的差异。

”[4]李琪在《李清照与埃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之比较》中将李清照的名作《一剪梅》与美国诗人埃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如果你能在秋季来到》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两首爱情诗的对比,来探究两位女诗人生活经历、写作特点及其写作风格的异同。

作者认为,虽然二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但她们都有着相似的感情经历,所以“爱情是两人创作的共同主题。

在这一永恒的主题下,她们的写作特点和风格上所体现的异同,真实地展现出了中西方思维的差异。

”[5]除此之外还有韦兰芝的《李清照与狄金森诗词对比的跨文化视角》等数篇研究论文。

(2)与古代作家及其作品的对比。

刘颖的《李清照、欧阳修闺情词比较》从创作动机和创作内容等方面来比较他们的闺情词创作的异同。

从内容上看由于欧阳修是写的是拟女性词,所以其描写的生活内容是狭窄的,而李清照的生活内容就要充实的多,词作所描写的范围也就宽广的多。

在创作动机上欧阳修是“出于对歌妓和深闺思妇们的同情和理解”,而“李清照闺词,更主要的是源于个人抒情感怀的需要。

”[6]胡珊的《朱淑真与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比较分析》从二人的词作中所“选用花类意象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以梅花、梨花、菊花为例,浅析两位词人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

”[7]此外还有关于李清照与李煜、柳永等人的词作对比的研究论文。

三、关于李清照女性意识的探究对李清照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近年来异军突起。

贺麟迤的《长记海棠开后,不是悲秋——浅析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杨光的《论李清照女性意识的觉醒》、王书英的《李清照的女性情怀》等一百多篇论文,反映出人们以女性视角对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进行文化观照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动向。

苏文娟在《论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中认为“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欣赏自我形象,追求人格精神;②青春的觉醒,大胆热烈地追求爱情;③突破传统观念,极力张扬个性”[8],并从这三个方面为我们展现出李清照身上大胆,率真以及男儿的豪放气质。

徐翠华在《李清照之女性自我意识》中写到,因为自我意识的影响,李清照的诗作在“1 )对于主流社台她持的不是认同者而是批评者的姿态;2 ) ‘自我’在她的诗词中占亳出地位;3 ) 通过花的意象来表现女性的自我意识;4 )对女性力的称颂。

[9]”四个方面表现的很突出。

而这种突出的表现如同溪流一般,融入进她的诗作里,让人无法不去重视。

贺麟迤在《长记海棠开后,不是悲秋——浅析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中认为,李清照将“浓郁的女性意识融入其中,表达出一种独有韵味的审美情趣和社会关怀”。

[10]作者从李清照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去论证她的女性意识,并从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去感悟生活,描摹生活。

她所建构的艺术境界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不同与世俗的审美。

作者认为李清照的词中透露着家国之恨和兴亡之感,这样的社会关怀正是其女性意识的体现。

四、关于其《词论》的研究李清照的《词论》是我国词学批评史上出现较早的一篇论词专文。

它不仅描述了当时词坛的创作情况,还根据作者的审美观念提出了对词体艺术的规范,因而受到历来研究者的重视。

刘倩的《评李清照<词论>》、郑惠丽《从文体特征探讨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说》、孙旭《浅析李清照的<词论>》、何莉《李清照的<词论> 及对其创作的影响》、彭玉平的《音情之悲与词体之尊——李清照<词论>新探》等六十多篇论文是历年来《词论》研究的继续。

郑惠丽从文学文体的角度来探讨词“别是一家”说,认为“《词论》的精髓乃‘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李清照从文学文体的角度出发,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对词这一特殊文体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给予这一文体以美学上的充分尊重。

”[11]孙旭、何莉等人的《词论》研究也是从李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入手,对《词论》的影响做以探究。

刘倩则认为“词和诗文一样,作家要根据需要,破除多种观念的束缚,才能进入自由创作的境界。

”[12]彭玉平则认为“音律问题只是李清照勘察唐五代北宋词史的学术基础,而在音乐和歌词中抒发悲哀情感和张扬凄美意识,才是李清照心目中的填词高境”[13],作者从“词史意识与尊体观念”、“悲音悲情与词的审美内涵”、“批评理念和批评方式的新变”等方面对《词论》进行了新的探究,最后又指出备受非议的李清照在“口实与是非”中,“其文学的光彩和文学批评的光彩,也就更让人肃然起敬了。

”[14]五、对李清照词意象的研究意象可以表达作品的内涵,也可以间接的反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近年来,研究者们将研究的目光投向李词的意象运用。

杨艳梅在《论易安词的审美意象》中把李词中的意象分为四类:( 1 ) 雄浑壮阔的意象。

这类意象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鹏”形象。

可以说鹏鸟是词人精神风貌的展现,是理想境界的化身。

( 2 ) 清新靓丽的意象。

以“鸥鹭”的意象为代表,表现出一种脱俗、高雅的审美境界。

( 3) 悲观苍凉的意象。

如寒食节、梅、雁、桥,这类意象,古朴苍凉,意境壮美。

( 4) 衰飒凄苦的意象。

如夕阳、黄昏、梧桐、风雨、秋、香,这极富表现力的意象为词人抒发忧郁暗淡的情怀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15]对于词作中“花”、“酒”、“舟”等意象的研究论文更是层出不穷。

(1)对于李词中酒意象的研究。

宋霞霞,陈宁的《独酌一杯清酒——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从李清照南渡前后的两个方面对李词中酒的意象加以分析,认为正是因为“酒在李清照的词作中具有独特的艺术美,也正是这词中之酒,才使李词的内容更加空灵,更具韵味,也更易表现她的情绪。

”[16]张蓓蕾在《酒意“愁”情谁与共——李清照词中酒与愁情的绾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酒词印证的是她生命的痕迹,无论是感时伤怀、离别相思,还是孤寂悲苦、国恨家仇,流泻的都是她一腔的愁情,展现的是女性孤独的心灵之旅,呈现的是美丽而真实的女性的生命之重。

李清照将悲与愁融注于酒中,奏响了人生绝唱。

[17]除此之外还有尚奕杉的《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杨松山,孙淑娟的《浅析李清照词中“酒”之意蕴》等数十篇关于李清照词作中酒意象的研究论文。

(2)对于李词中花的意象研究。

夏彩玲在《“花”意象与女词人李清照的写意人生》中从“清照命运如花”、“清照神韵如花”两方面来论证出词人“与花的开谢荣枯相暗合,通过咏花写花抒发自珍、自爱、自信、自怜的写意人生,更是以‘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气魄,使之登上文坛一流作家宝座。

”[18]王小华在《花似人,人似花——李清照词作中“花”之意象分析》中表明:花之意象在李清照词作中有特殊意义,她的咏花词所投射出来的娴静淡雅的气质神韵、深婉细腻的情感和卓然超群的人格,如同她本人的自画像,一是以花之形态写词人之形象,揭示其心路历程;二是以花之神韵显词人之品格,展现其审美取向。

词人赏花亦自赏,咏花亦自咏。

从中透露出李清照“清丽其词,端庄其品”、亦花亦人、花与人浑然一体的自我形象。

[19]最终总结出:李清照词中的“花”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花的映衬,她的人生轨迹、审美取向得以充分展现。

[20]除此之外还有曲维维的《花韵悠长——浅析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赵静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清照与花》等数十篇关于李词的花的意象研究论文。

(3)关于李词中其他意象的研究。

研究者们除了对李词中花、酒的意象探究外,还有对舟,雨,箫笛,雁等意象的研究。

如张明强的《李清照词中“雨”的意象初探》、刘军霞的《浅析李清照词中的箫笛意象》、龙柳萍的《<声声慢>中的雁》等研究论文成果。

总结综上所述,前人对李清照艺术风格的研究、李词的比较研究、李清照《词论》的研究、易安词作中女性意识的探究以及李词意象研究等成果十分丰富。

笔者对李词中花的意象研究十分感兴趣,通过调查发现前人对李词中花的意象研究都是从各种花所代表的词人的思想感情入手,但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花的异同以及花与词人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