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5届高三物理 功和能习题课课件
合集下载
湖南省2015届高三物理 专题二 第一节 第6课时 功能关系 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课件

【分析与解答】(1)物体从开始位置 A 点到最后 D 点的过程中,弹性势能没有发生变化,动能和重力势能 减少,机械能的减少量为 1 2 ΔE=ΔEk+ΔEp= vm0+mglADsin37° ① 2 物体克服摩擦力产生的热量为 Q=Fx ② 其中 x 为物体的路程,即 x=5.4 m F=μmgcos37° ④ ⑤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ΔE=Q 由①②③④⑤式解得 μ=0.52. ③
专题二第6课时功能关系_机械能守恒 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 机械能瞬时损失问题
例 4.质量为 m 的质点,系于长为 R 的轻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在 空间的 O 点,假定绳是不可伸长的、 柔软且无弹性的.今把质点从 O 点的 8 正上方离 O 点的距离为 R 的 O1 点以 9 3 水平的速度 v0= gR抛出,如图所示.试求: 4 (1)轻绳即将伸直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多少? (2)当质点到达 O 点的正下方时,绳对质点的拉力 为多大?
(2)由 A 到 C 的过程中,动能减少 1 2 ΔE′k= mv0 2 ⑥
重力势能减少ΔE′p=mglACsin37° 摩擦生热 Q=FxAC=μmgcos37°xAC ΔEpm=ΔE′k+ΔE′p-Q 联立⑥⑦⑧⑨解得ΔEpm=24.4 J. ⑨
⑦ ⑧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 6、 如图所示,斜面轨道AB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 53°,BD为半径R=4 m的圆弧形轨道,且B点与D点 在同一水平面上,在B点,斜面轨道AB与圆弧形轨道 BD相切,整个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且处处光滑,在A 点处有一质量m=1 kg的小球由静止滑下,经过B、C 两点后从D点斜抛出去,最后落在地面上的S点时的速 度大小vS=8 m/s,已知A点距地面的高度H=10 m, B点距地面的高度h=5 m,设以MDN为分界线,其左 边为一阻力场区域,右边为真空区域,g取10 m/s2, cos53°=0.6,求: • (1)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 (2)小球经过圆弧轨道最低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 (3)小球从D点抛出后,受到的阻力Ff与其瞬时速度方向 始终相反,求小球从D点至S点的过程中阻力Ff所做的 功。
2015高考物理复习动能定理精品课件

审题指导:关键的已知条件是 B、C在同一个等势面上,因此两点 电势相等,从B到C电场力不做功
(1)小球通过C点的速度大小. (2)小球由A到C的过程中电 势能的增加量.
[例 5]如图所示 ,在O 点放置一个正电荷 , 在过 O 点的竖直平面内的 A 点 , 自由释放一个 带正电的小球 , 小球的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它与以 O 为 圆心、R为半径的圆 (图中实线表示 )相交于 B 、 C 两 点 ,O 、 C 在 同 一 水 平 线 上 , ∠ BOC = 30°,A 距离 OC 的竖直高度为 h. 若小球通过 B 点的速度为v,试求:
最 终 落 在 水 平 地 面 上 . 已 知 l=1.4
m,v=3.0 m/s,m=0.10 kg,物块与桌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 μ = 0.25, 桌面高 h=0.45
m. 不 计 空 气 阻 力 , 重 力 加 速 度 g 取 10
m/s2.求:
(1)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 平距离s;
【例 4】[ 北京高考 ] 如图所示 , 质 量为 m 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 直线运动,经距离l后以速度v飞离桌面,
(1)小球通过C点的速度大小. (2)小球由A到C的过程中电 势能的增加量.
[例 5]如图所示 ,在O 点放置一个正电荷 , 在过 O 点的竖直平面内的 A 点 , 自由释放一个 带正电的小球 , 小球的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它与以 O 为 圆心、R为半径的圆 (图中实线表示 )相交于 B 、 C 两 点 ,O 、 C 在 同 一 水 平 线 上 , ∠ BOC = 30°,A 距离 OC 的竖直高度பைடு நூலகம் h. 若小球通过 B 点的速度为v,试求:
【走向高考】2015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3功和能课件

鉴于能量在现代物理中的重要地位,用能量的观点解决物
理问题必定是今后高考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各种功的计算及对 应的能量转化情况,各类功率的计算方法及机车启动模型的灵 活运用,利用动能定理研究单过程、多过程、直线及曲线运动 问题,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相关计算,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的
综合运用。由于本专题的知识与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抛
走向高考 · 物理
新课标版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专题三
功和能
1
考 纲 展 示
2
备 考 策 略
3
网 络 构 建
考纲展示
功和功率、动能定理
Ⅱ
功能关系、机械的角度分析处理物理问题是高中物理中处理问题的 三条基本途径之一,它不仅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重 要途径,同时也是分析电磁学、热学等领域中问题的重要依 据。
体运动、电磁学联系密切,高考考查的灵活性强,综合面广, 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要求较高。在现在强调考查学生综合能力 的形势下,能量的观点作为物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联系沟通 的桥梁,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网络构建
湖南省2015届高三物理 动能定理习题课课件

虑,也可以对全过程考虑,但如能对
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式则往往能
使问题简化。
6. 如图,AB为 A 1/4圆弧轨道,BC为水 平直轨道,圆弧的半径 B C 为R,BC的长度也为R。一质量为m的物体, 两个轨道与物体的动摩擦因素都为,当 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落,恰好运动 到C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 做的功为( )
块速度为零,此时平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为H2,
若取弹簧无形变时为弹性势能的零点,则此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____。
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0开始 加速行驶,经过一段时间t,前进了距离s,此 时恰好达到其最大速度vmax。设此过程中汽车 发动机始终以额定功率P工作,汽车所受的阻 力恒为F,则在这段时间里,发动机所做的功 为( )
动能定理习题课
动能定理
1. 公式:W合 = Ek2Ek1= ΔEk
1 1 2 2 = mv2 mv1 2 2
2. 文字表述: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
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3.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1)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
为相对地面的速率。W为合力的功。
(2)可用于求功、力、质量、位移、
2. 动能定理不但适用直线运动,也
适用于曲线运动。 3. 较牛顿定律处理问题更具优越性,
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力学问题。
5. 物体从高出地面H处由静止自由落 下,不考空气阻力,落至地面进入沙坑h 处时停止(如图所示),求物体在沙坑中受 到的平均阻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
归纳二
多过程问题
若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有 几个不同的小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
P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所示,则力F所
201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五章 1课时 功 功率

匀速运动
F1=Ff1
图 10
解析 (1)汽车在 AB 路段时牵引力和阻力 相等,则 F1=Ff1,输出功率 P=F1v1
解得 P=20 kW
学科素养培养
【例 4】如图 10 甲所示,在水平路段 AB 上有一 质量为 2×103 kg 的汽车,正以 10 m/s 的速度向 右匀速行驶,汽车前方的水平路段 BC 较粗糙, 汽车通过整个 ABC 路段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 示,在 t=20 s 时汽车到达 C 点,运动过程中汽 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假设汽车在 AB 路段上运动时所受的恒定阻力(含地面摩擦力和 空气阻力等)Ff1=2 000 N.(解题时将汽车看成 质点)求: (1)运动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P; (2)汽车速度减至 8 m/s 时的加速度 a 的大小; (3)BC 路段的长度.
√C.重物的最大速度为 v2=mPg √D.重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P-mvm1g2v1
知识链接
匀加速运动过程的拉力为最大拉力, F1=vP1,A 正确,B 错误 达到最大速度 v2 时,拉力 F2=mg,所 以 v2=FP2=mPg,C 正确 重物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a=F1-mmg=vP1-mmg=mPv1-g 匀加速运动时间 t1=va1=P-mvm1g2v1,D 正确
图5
解析 (1)第 1 秒内滑块的位移为 l1=0.5 m, 第 2 秒内滑块的位移为 l2=-0.5 m. 由 W=Flcos α 可得,W1=0.5 J W2=-1.5 J. (2)前 2 秒内力 F 的总功 WF=W1+W2=-1 J. 由动能定理可求合力的功 W=12mv2 2-21mv1 2=0.
课堂探究 考点三 功率的计算
公式 P=Wt 和 P=Fv 的区别: (1)P=Wt 是功率的定义式,P=Fv 是功率的计算式.
湖南省2015届高三物理 专题二 第6课时 功能关系 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课件

2.用功能关系分析解答相关问题
例 3 .(2012 安徽)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 半径为 R 的圆弧轨道.半径 OA 水平、OB 竖直,一个 质量为 m 的小球自 A 正上方 P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 B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 知 AP=2R,重力加速度为 g,则小球从 P 到 B 的运动 过程中( ) A.重力做功 2mgR B.机械能减少 mgR C.合外力做功 mgR 1 D.克服摩擦力做功 mgR 2
• 3、(2013年山东)如图,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 平面上,粗糙斜面ab和光滑斜面bc与水平面的 夹角相同,顶角b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 M、m(M>m)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 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 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 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 A.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 B.重力对M做的功等于M动能的增加 • C.轻绳对m做的功等于m机械能的增加 • D.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克服摩 擦力做的功
重点知识诠释 一、功能关系
1. 功
功是__________ 能量转化 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 ___________ 能量转化 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 量发生转化。 2. 具体情况 (1)重力做功:___________ 重力势能 和其他能相互转化。 (2)弹簧弹力做功:____________ 弹性势能 和其他能相互 转化。 (3)滑动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 内能 。
【分析与解答】(1)该系统在自由转动过程中,只有 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设 A 球转到最低点时的线速度 为 vA,B 球的速度为 vB,则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gr mvA mvB mgr- = + 2 2 2 据圆周运动的知识可知:vA=2vB 由上述二式可求得:vA= 4gr 5
201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课件:第5章 第1节《功和功率》(人教通用版)

提示:物体 A 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不改变,且对 A 做负功。 [解析] (1)由题图乙可知:前 0.5 s 内,A、B 以相同大小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0.5 s 末速度大小为 2 m/s。 a=ΔΔvt =02.5 m/s2=4 m/s2
(2)前 0.5 s,绳绷直,设绳的拉力大小为 F;后 0.25 s,绳
图5-1-1
提示:甲图中将包提起来的过程中,提包的力对包做正 功,乙图中人提包水平匀速行驶时,提包的力不做功,丙图 中人乘电梯上升过程中,提包的力对包做正功,丁图中人提 包上楼的过程中,提包的力对包做正功。
[记一记] 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 位移 。
2.公式 W= Flcos α ,适用于恒力做功,其中α为F、l方向间夹角,
第五章 机 械 能
(1)从近三年高考试题考点分布 可以看出,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 重点有四个概念(功、功率、动能、 势能)和三个规律(动能定理、机械能 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2)高考对本章内容考查题型全 面, 既有选择题,也有计算题, 二者考查次数基本相当,命题灵活 性强、综合面广,过程复杂,环节 多,能力要求也较高,既有对基本 概念的理解、判断和计算,又有对 重要规律的灵活应用。
考点三 机车的启动问题
1.两种启动方式的比较
两种方式
以恒定功率启动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P t图和v t图
过程
v↑
⇒
F
=
P不变 v
↓
a=F-mF阻不变⇒F 不变⇒v↑P
OA 分析 段
⇒a=F-mF阻↓
=Fv↑直到 P 额=Fv1
运动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 匀加速直线运动,维持时间
性质 运动
t0=va1
(2)前 0.5 s,绳绷直,设绳的拉力大小为 F;后 0.25 s,绳
图5-1-1
提示:甲图中将包提起来的过程中,提包的力对包做正 功,乙图中人提包水平匀速行驶时,提包的力不做功,丙图 中人乘电梯上升过程中,提包的力对包做正功,丁图中人提 包上楼的过程中,提包的力对包做正功。
[记一记] 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 位移 。
2.公式 W= Flcos α ,适用于恒力做功,其中α为F、l方向间夹角,
第五章 机 械 能
(1)从近三年高考试题考点分布 可以看出,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 重点有四个概念(功、功率、动能、 势能)和三个规律(动能定理、机械能 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2)高考对本章内容考查题型全 面, 既有选择题,也有计算题, 二者考查次数基本相当,命题灵活 性强、综合面广,过程复杂,环节 多,能力要求也较高,既有对基本 概念的理解、判断和计算,又有对 重要规律的灵活应用。
考点三 机车的启动问题
1.两种启动方式的比较
两种方式
以恒定功率启动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P t图和v t图
过程
v↑
⇒
F
=
P不变 v
↓
a=F-mF阻不变⇒F 不变⇒v↑P
OA 分析 段
⇒a=F-mF阻↓
=Fv↑直到 P 额=Fv1
运动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 匀加速直线运动,维持时间
性质 运动
t0=va1
湖南省2015届高三物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课件

(P89 T9)
8.如图所示,小球m从斜面上高H处自由 下滑,后进入半径为R的圆轨道,不计摩擦, 则H为多少才能使球m能运动到轨道顶端?
9.如图所示,一根长为 L、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 固定于O点,一端系一小球 将绳拉到水平位置(拉直)然 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在O点 正下方P点有一钉子,当细线碰到钉子后绕P点 做圆周运动,要使小球能在竖直面内完成完整 的圆周运动,OP至少为多长?
疑难分析
1.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解题的异同 (1)思想方法相同: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 能定理都是从做功和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研究物 体在力的作用下状态的变化,表达这两个规律 的方程都是标量式。 (2)适用条件不同: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 于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情形;而动能定理则 没有条件限制,它不但允许重力和弹力做功, 还允许其他力做功。
(3)分析思路不同: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 题只要分析研究对象的初、末状态的动能和势 能;而用动能定理解题,不但要分析研究对象 的初、末状态的动能,还要分析所有外力所做 的功,并求出这些外力所做的总功。
(4)表达式不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等号 两边都是动能与势能的和;而用动能定理解题 时,等号左边一定是外力的总功,右边则是动 能的变化。
(例)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轻 杆一端安装在水平轴O上,杆的中央和另一 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B(可以当 做质点),杆长为l,将轻杆从静止开始释 放,不计空气阻力。当轻杆通过竖直位置时, 试求小球A、B的速度各是多少?
(P92 例3) 处理多对象、多过程问题 处理这类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特点和求解的需 要,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和运动过程进行分析。
例.如图所示,一固定的楔形 木块,其斜面的倾角θ=30°,另 一边与水平地面垂直,顶上有一个 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 别与物块A和B连接,A的质量为4m,B的质量为 m,开始时,将B按在地面上不动,然后放开手, 让A沿斜面下滑而B上升,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 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沿斜面下滑距离s后,细线突然断了。求物块 B上升的最大高度H。(设B不会与定滑轮相碰) 提示:注意分阶段选取不同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2015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3 第1讲功功率动能定理课件

(2)48kW
(3)5s
专题三
第一讲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拓展提升 一、基础知识要记牢 1.机车输出功率:P=Fv,其中F为机车牵引力。 2.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
(1)恒定功率启动;
(2)匀加速启动。
专题三
第一讲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二、方法技巧要用好 1.恒定功率启动 (1)机车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 P P 动,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当 F=F 阻时,vm=F= 。 F阻
专题三
第一讲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解析]
(1)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设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vm,则汽车所受阻力为 F 阻=P 额/vm=4×103N。 (2)设汽车匀加速运动需要的牵引力为 F′,由牛顿第二定 律得 F′-F 阻=ma F′=ma+F 阻=8×103N P额 汽车匀加速阶段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vm′= =10m/s F′
专题三
第一讲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机车启动问题 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 最大速度是 20m/s ,汽车的质量是 2t ,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 2m/s2 ,运动过程中阻力不
变。求:
(1)汽车受到的阻力多大? (2)3s末汽车的瞬时功率多大? (3)汽车维持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多长?
[答案] C
专题三
第一讲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拓展提升 一、基础知识要记牢 1.恒力做功的公式:W=Flcosα 2.功率 W (1)平均功率:P= t =F v cosα (2)瞬时功率:P=Fvcosα
湖南省2015届高三物理 功的补充练习课件

力因数为0.5,求物体运动一周的过程中
摩擦力做功为多少?
4.图像问题
例题5.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 时其速度为1m/s。从此刻开始在滑块运动方向上 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 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设在第1秒内、 第2秒内、第3秒内力F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W1、 W2、W3。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 W1=W2=W3 B. W1<W2<W3 C. W1<W3<W2 D. 物体做功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只能做负功 B.静摩擦力对物体可以正功,也可以对 物体做负功 C.在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 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D.一对相互作用力可以均做正功;也可 以一个做正功,另一个不做功
2.滑轮装置中做功问题的求法
例题2.如图所示,滑轮和绳的质量及
变式练习
2.放在地面上的木块与一劲度系数 k=200N/m的轻弹簧相连。现用手水平拉弹簧, 拉力的作用点移动x1=0.2m时,木块开始运动, 继续拉弹簧,木块缓慢 移动了x2=0.4m的位移, 求上述过程中拉力所做 的功。
例题4.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40kg的
物体,在水平力作用下,做直径为40m
的圆周运动,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
摩擦不计,用力F开始提升原来静止的质量
为m=10kg的物体,以大小为
a=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
求开始运动的3s内力F做的功。 (g=10m/s2)
3.变力做功
例题3.一辆汽车质量为800kg,从静 止开始运动,其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其 牵引力的大小与车前进的距离变化关系为 F=100x + f,f是车的阻力。当车前进20m 时,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g=10m/s2)
湖南省2015届高三物理 习题课课件

mg 强度 E1 E2 ,磁场的 q
(1)求小球离开O点后第一次经过y轴所 用的时间; (2)求小球离开O点后第三次经过y轴的 坐标; (3)若小球从O点以某 一初速度沿与x轴正方向 成135º 角的方向射出且能 再次回到O点,则该初速 度的大小为多少?
解析: (1)设小球在第一象限中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
第二定律得 ( mg) 2 (qE ) 2 ma 得到a 2 g , 方向与v 0的方向相反. 在第一象限中小球先匀减速运动再反向匀加速运动, 2v0 2v 0 所以t1 a g ( 2)小球第一次经过y轴后, 在第二、三象限内由 qE mg,电场力与重力平衡.故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轨迹半径为R.有
2、(单选)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
动.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
将会在传送带上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1、(多项)如图所示,顶角为直角、质量为M的斜面体abc放在 粗糙的水平面上.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在顶端由静止 开始同时沿两侧光滑斜面下滑,下滑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 静止状态.设斜面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为FN、摩擦力为 Ff,两小物块落地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N=Mg+2mg
B.FN<Mg+2mg C.Ff=0
2 v0 qv0 B m R
mv0 得:R qB 小球第二次经过y轴的坐标 2mv0 y1 2 R qB t 时间后第三次经过y轴, 在 第一、四象限内做类平 抛运动, 有 1 2 v0 t 2 gt 2 2v 0 得t g 小球第二次经过y轴与第三次经过y轴的距离为
(1)求小球离开O点后第一次经过y轴所 用的时间; (2)求小球离开O点后第三次经过y轴的 坐标; (3)若小球从O点以某 一初速度沿与x轴正方向 成135º 角的方向射出且能 再次回到O点,则该初速 度的大小为多少?
解析: (1)设小球在第一象限中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
第二定律得 ( mg) 2 (qE ) 2 ma 得到a 2 g , 方向与v 0的方向相反. 在第一象限中小球先匀减速运动再反向匀加速运动, 2v0 2v 0 所以t1 a g ( 2)小球第一次经过y轴后, 在第二、三象限内由 qE mg,电场力与重力平衡.故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轨迹半径为R.有
2、(单选)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
动.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
将会在传送带上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1、(多项)如图所示,顶角为直角、质量为M的斜面体abc放在 粗糙的水平面上.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在顶端由静止 开始同时沿两侧光滑斜面下滑,下滑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 静止状态.设斜面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为FN、摩擦力为 Ff,两小物块落地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N=Mg+2mg
B.FN<Mg+2mg C.Ff=0
2 v0 qv0 B m R
mv0 得:R qB 小球第二次经过y轴的坐标 2mv0 y1 2 R qB t 时间后第三次经过y轴, 在 第一、四象限内做类平 抛运动, 有 1 2 v0 t 2 gt 2 2v 0 得t g 小球第二次经过y轴与第三次经过y轴的距离为
201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5-1功功率课件

第 1讲
功
功率
回扣教材 抓基础
题型分类 学方法
开卷速查 规范特训
回扣教材
抓基础
夯实基础 厚积薄发
知识梳理 一、功 1 力 和物体在□ 2 力的方向上 发生 1.做功的两个要素:□ 的位移. 3 力 的方向和□ 4 位移 的 2.公式:W=Fxcosα,α 代表□ 方向间的夹角. 5 正负 3.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
于 T.T 在对物体做功的过程中大小虽然不变,但其方向时刻在改 变,因此该问题是变力做功的问题.但是在滑轮的质量以及滑轮 与绳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人对绳做的功就等于绳的拉力对物 体做的功.而拉力 F 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所以 F 做的功可以用 公式 W=Fscosα 直接计算.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绳与水平面的夹角由 α 变到 β 的过程 中,拉力 F 的作用点的位移大小为: h h Δs=s1-s2= - sinα sinβ
1 1 WT=WF=F·Δs=Fhsinα-sinβ
1 1 答案:Fhsinα-sinβ
变式训练 1
(多选题)[2013· 西安市练习]如图 5-1-4 所
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带滑轮的竖直杆,用轻绳系着小滑块 绕过滑轮,用恒力 F1 水平向左拉滑块的同时,用恒力 F2 拉绳, 使滑块从 A 点起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 B 和 C 是 A 点右方的两点, 且 AB=BC,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4.功的正负的判断
二、功率 9 所用时间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 10 快慢 的物理量,是标量. 率是表示做功□ W 11 平均 功率. 2.公式:(1)P= t ,定义式求的是□ 12 F 与 v (2)P=Fvcosα,α 为□ 的夹角. 的比值叫功率.功
高三物理《功和能》《机械能守恒》专题课件

答案:C
考点一 功和功率
题点全练·查缺漏
1.[ 多选] 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在下列
四种变化规律不同的合外力 F 作用下都通过相同的位移 x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和乙图合外力做功相等 B.丙图和丁图合外力做功相等 C.四个图合外力做功均相等 D.四个图中合外力做功最多的是丙图
保分专题三/ 功和能
[ 知识·规律要理清] 一、功和功率 1.功的公式:W=Flcos α,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 2.功率
(1)平均功率:P=Wt 或 P=F v cos α。 (2)瞬时功率:P=Fvcos α,需要特别注意力与速度方向不在 同一直线上的情况。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12mv22-12mv12。 3.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3.(2018·全国卷Ⅰ)如图,abc 是竖直面内的
光
滑固定轨道❶,ab 水平,长度为 2R;bc 是
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圆弧,与 ab 相切于 b 点。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❷的作用,自 a
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小球从 a
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答案:BCD
2.(2017·全国卷Ⅱ)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❶固定在
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
块以速度 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
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
关,此距离最大时❷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v2
A.16g
v2 B.8g
()
v2 C.4g
解析:F-x 图像中,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 F 所做的 功,由图像可知,甲、乙的面积相等,丙的面积最大,丁的 面积最小,故甲、乙做功相等,丙做功最多,丁做功最少, 选项 A、D 正确。 答案:AD
考点一 功和功率
题点全练·查缺漏
1.[ 多选] 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在下列
四种变化规律不同的合外力 F 作用下都通过相同的位移 x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和乙图合外力做功相等 B.丙图和丁图合外力做功相等 C.四个图合外力做功均相等 D.四个图中合外力做功最多的是丙图
保分专题三/ 功和能
[ 知识·规律要理清] 一、功和功率 1.功的公式:W=Flcos α,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 2.功率
(1)平均功率:P=Wt 或 P=F v cos α。 (2)瞬时功率:P=Fvcos α,需要特别注意力与速度方向不在 同一直线上的情况。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12mv22-12mv12。 3.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3.(2018·全国卷Ⅰ)如图,abc 是竖直面内的
光
滑固定轨道❶,ab 水平,长度为 2R;bc 是
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圆弧,与 ab 相切于 b 点。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❷的作用,自 a
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小球从 a
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答案:BCD
2.(2017·全国卷Ⅱ)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❶固定在
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
块以速度 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
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
关,此距离最大时❷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v2
A.16g
v2 B.8g
()
v2 C.4g
解析:F-x 图像中,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 F 所做的 功,由图像可知,甲、乙的面积相等,丙的面积最大,丁的 面积最小,故甲、乙做功相等,丙做功最多,丁做功最少, 选项 A、D 正确。 答案:AD
湖南省高三物理高考复习课件:功能关系+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二

若v0=5m/s,则滑块接触小车后经过1s 在AB上的某处相对小车静止,已知相 对静止前滑块未到达B点。求:
(1)滑块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 (2)要使滑块滑上小车后不从D处 飞出,v0'应在什么范围?(g取10m/s2)
6.如图所示,小 车以速度v1在光滑水 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一个不计大小的物块
4.如图所示,一质 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桌 面边缘,桌面离水平面
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 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 射人物块后,以水平速度v0/2射出。重力 加速度为g。求:
(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 平距离。
5.如图所示, 一平板小车静止 在光滑的水平地 面上,车上固定 一倾角θ较小,h=0.52m的斜面体,小车与 斜面体总质量M=4kg,车上AB面水平、粗 糙,长为3.6米,BC是与CD、AB面都相切 的一小段圆弧面,圆弧BC长可忽略,BCD 是光滑的。现有质量m=1kg,长度可不计 的小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小车,
习题课
1.如图所示,
木块A放在木块B
上左端,用恒力
F将A拉至B的右
端,第一次将B固定,F做功为W1,摩擦生 热为Q1;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地面上滑动, F做功为W2,摩擦生热为Q2,则( )
A. W1<W2,Q1=Q2 B. W1=W2,Q1=Q2 C. W1<W2,Q1<Q2 D. W1=W2,Q1<Q2
功能关系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讲练互动
1.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除重力(或弹力)以 外的力做的功
讲练互动
1.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除重力(或弹力)以 外的力做的功
[例1]已知货物的质量为m,在某段时 间内起重机将货物以a的加速度加速升高h, 则在这段时间内叙述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 为g)( )
2015届高考物理新一轮复习 第五章第一节 功和功率课件 新人教版

[解析 ]物块刚放到传送带上时,由于与传送带有相对运动,物 块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物块做加速运动,摩擦力对物块做 功,求出物块在摩擦力作用下的位移和运动时间. 物块受向右的摩擦力为 Ff= μmg= 0.1×2×10 N= 2 N Ff 加速度为 a= = μg=0.1× 10 m/s2=1 m/s2 m 当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的位移为 v2 22 x= = m= 2 m< 8 m,所以最大速度 vm=2 m/s 2a 2×1
电动车因其可靠的安全性能和节能减排的设计理 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能的某次 实验中,质量为 8× 102 kg 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 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15 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 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 F 与对应的速度 v,并描绘出 F- 1 图象如图所示(图中 AB、 BO 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 v 中所受的阻力恒定.
机车启动问题
1.两种启动方式比较
两种方式 以恒定功率启动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P-t图 和v-t图
两种方式
以恒定功率启动
以恒定加速度启 动
F- F阻 a= 不变 m ⇒ F 不变⇒P= Fv↑ 直到 P 额 = Fv1
匀 加速直线 运动 , v1 维持时间 t0= a
v↑
过程 分析 OA段
P不变 v↑ ⇒F= ↓ v F- F阻 ⇒ a= ↓ m
运动 性质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 运动
两种方式
以恒定功率启动
F=F 阻 ⇒a= 0 ⇒F 阻= P vm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P额 v↑ ⇒ F= ↓ v F- F阻 ⇒ a= ↓ m
AB 段
过程 分析
运动 性质
以vm匀速直线运动
湖南省高三物理高考复习课件:功能关系+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4) 对于碰撞、反冲一类的问题,应 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对于相互作用的两 物体,若明确两物体相对滑动的距离,应 考虑选用能量守恒定律建立方程。其中要 注意:应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 恒定律等规律来解题时,物体的位移和速 度都要相对同一个参考系。一般都统一以 地球为参考系。
讲练互动
1.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除重力(或弹力)以 外的力做的功
合外力的 功(所有外 力的功)
重力的功
对应不同形 式能的变化
动能变化
定量的关系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 动能的增量W合=Ek2-Ek1
重力势能 变化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WG =-ΔEp= Ep1-Ep2
2.列表说明不同的力做功对应不同形式的 能的改变。
不同的力 做功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m。
[变式练习]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于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首都北京举行。在奥运会的体育比赛项 目中,撑杆跳高是指运动员双手握住一根特 制的轻杆,经过快速组跑后,借助轻杆撑地 的反弹力量,使身体腾起,跃过横杆。当今 男子世界记录了6.14m,女子世界记录达到 5.01m。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 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三个阶段,助跑、起跳 撑杆上升、越杆下降落地(g=10m/s2),问:
一对滑动 摩擦力的 总功
内能变化
作用于系统的一对滑动摩 擦力一定做负功, 系统内
能增加Q = Ff ·l相对
3.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有什么 特点?
3.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有什么 特点?
(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① 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跳伞运动员和降落伞的总质量m=80 kg, 从h=65 m高的跳伞塔上跳下,在下落过程中, 经历了张开降落伞前自由下落、张开降落伞后减 速下落和匀速下落直至落地三个阶段.如图所示 是通过固定在跳伞运动员身上的速度传感器绘制 出的从张开降落伞开始做减速运动至达到匀速运 动时的vt图象. 根据图象估算运 动员做减速运动 的过程中,空气 阻力对降落伞做 的功.
10.如图所示,是游乐场翻滚过山车示意图, 斜面轨道AC、弯曲轨道CD、水平轨道DE和半径 R=7.5 m的竖直圆形轨道平滑连接.质量m=100 kg的小车,从距水平面H=20 m高处的A点静止 释放,通过最低点C后沿圆形轨道运动一周后进 入弯曲、水平轨道CDE.重力加速度g=10 m/s2, 不计摩擦力和阻力.求: (1)小车从A点静止释放到 达圆形轨道最低点C时的速度 大小; (2)小车在圆形轨道最高点B时轨道对小车的 作用力; (3)为使小车通过圆形轨道的B点,相对于C 点的水平面小车下落高度的范围.
1 4.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以 g的加速度 2
竖直上升h,对该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 A.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mgh, 2 3 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mgh 2
C. 重力对物体做功mgh
1 D. 物体的动能增加 mgh 2
1 4.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以 g的加速度 2
竖直上升h,对该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3.5×104 J
6. 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变力F作用下沿 x轴做直线运动,力随坐标x的变化情况如图所 示.物体在x=0处,速度为1 m/s,一切摩擦 不计,则物体运动到x=16 m处时,速度大小 为( )
A. 2 2 m/s B. 3 m/s C. 4 m/s
D. 17 m/s
6. 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变力F作用下沿 x轴做直线运动,力随坐标x的变化情况如图所 示.物体在x=0处,速度为1 m/s,一切摩擦 不计,则物体运动到x=16 m处时,速度大小 为( )
《高考专题训练功和能习题课》
1. 某同学用频闪相机拍摄了运动员跳远 比赛时助跑、起跳、最高点、落地四个位置 的照片,简化图如图所示.则运动员起跳瞬 间消耗的体能最接近( A. 4 J C. 400 J ) B. 40 J D. 4 000 J
1. 某同学用频闪相机拍摄了运动员跳远 比赛时助跑、起跳、最高点、落地四个位置 的照片,简化图如图所示.则运动员起跳瞬 间消耗的体能最接近( A. 4 J C. 400 J ) B. 40 J D. 4 000 J
滑.现把力F的方向变为竖直向上,若使物块P
仍沿斜面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运动,则(
A. 力F一定要变小 B. 力F一定要变大 C. 力F的功率将减小 D. 力F的功率将增大
)
8.如图所示,位于固定粗糙斜面上的小物块
P,受到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沿斜面匀速上
滑.现把力F的方向变为竖直向上,若使物块P
仍沿斜面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运动,则(
1 A.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mgh, 2 3 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mgh 2
C. 重力对物体做功mgh
1 D. 物体的动能增加 mgh 2
5. (多选题)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A、B, 并排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用同方向水平 拉力F1、F2分别作用于物体A和B上,作用一段时间后 撤去,物体A、B各自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A、 B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乙中图线a、b所示, 相关数据已在图中标出,已知m1<m2,下列判断中正 确的有( ) A. 物体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一定相同 B. 力F1一定大于力F2 C. 力F1对物体A所做 的功一定小于力F2对物 体B所做的功 D. 力F1的最大瞬时 功率一定小于力F2的 最大瞬时功率
3.(多选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倾斜 放置的固定光滑杆上,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 O点, 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将 小球沿杆拉到弹簧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杆下 滑,当弹簧位于竖直位置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 时小球下降的竖直高度为h,若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 于伸长状态且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速度最大 B. 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的动能 与重力势能之和最大 C. 小球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小于mgh D. 小球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等于mgh
12. 一般来说,正常人从距地面1.5 m高处跳下, 落地时速度较小,经过腿部的缓冲,这个速度对人是 安全的,称为安全着地速度.如果人从高空跳下,必 须使用降落伞才能安全着陆,其原因是,张开的降落 伞受到空气对伞向上的阻力作用.经过大量实验和理 论研究表明,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f与空气密度ρ、降 落伞的迎风面积S、降落伞相对空气速度v、阻力系数c 有关(由伞的形状、结构、材料等决定),其表达式是f = 1 cρSv2.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取g=10 2 2 m/s ) (1)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计算人从1.5 m高处 跳下着地时的速度大小(计算时人可视为质点);
9. (多选题)如图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 水平地面上,物体B以水平速度冲上A后,由 于摩擦力作用,最后停止在木板A上,则从B 冲到木板A上到相对板A静止的过程中,下述 说法中正确是( ) A. 物体B动能的减少 量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B. 物体B克服摩擦力 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C. 物体B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板A获得的 动能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 D. 摩擦力对物体B做的功和对木板A做的 功的总和数值上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5.5 m/s
(2)在某次高塔跳伞训练中,运动员使用
的是有排气孔的降落伞,其阻力系数c=
0.90,空气密度取ρ=1.25 kg/m3. 降落伞、
运动员总质量m=80 kg,张开降落伞后达
到匀速下降时,要求人能安全着地,降落
伞的迎风面积S至少是多大?
(2)在某次高塔跳伞训练中,运动员使用
的是有排气孔的降落伞,其阻力系数c=
(1) 20 m/s (2) 333.3 N
(3) 大于18.75 m
11.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轨道ABCDE,其 中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AB>R)是竖 直轨道,CE是水平轨道,CD>R.AB与BC相切于B点, BC与CE相切于C点,轨道的AD段光滑,DE段粗糙且 足够长.一根长为R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着两个质量 均为m的相同小球P、Q(视为质点),将轻杆锁定在图 示位置,并使Q与B等高.现解除锁定释放轻杆,轻杆 将沿轨道下滑,重力加速度为g. (1)Q球经过D点后,继续滑行距离s停下(s>R).求 小球与DE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求Q球到达C点时的 速度大小.
0.90,空气密度取ρ=1.25 kg/m3. 降落伞、
运动员总质量m=80 kg,张开降落伞后达
到匀速下降时,要求人能安全着地,降落
伞的迎风面积S至少是多大?
47.4 m2
(3)跳伞运动员和降落伞的总质量m=80 kg, 从h=65 m高的跳伞塔上跳下,在下落过程中, 经历了张开降落伞前自由下落、张开降落伞后减 速下落和匀速下落直至落地三个阶段.如图所示 是通过固定在跳伞运动员身上的速度传感器绘制 出的从张开降落伞开始做减速运动至达到匀速运 动时的vt图象. 根据图象估算运 动员做减速运动 的过程中,空气 阻力对降落伞做 的功.
3R (1) 2s R 5 gR ( 2) 2
12. 一般来说,正常人从距地面1.5 m高处跳下, 落地时速度较小,经过腿部的缓冲,这个速度对人是 安全的,称为安全着地速度.如果人从高空跳下,必 须使用降落伞才能安全着陆,其原因是,张开的降落 伞受到空气对伞向上的阻力作用.经过大量实验和理 论研究表明,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f与空气密度ρ、降 落伞的迎风面积S、降落伞相对空气速度v、阻力系数c 有关(由伞的形状、结构、材料等决定),其表达式是f = 1 cρSv2.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取g=10 2 2 m/s ) (1)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计算人从1.5 m高处 跳下着地时的速度大小(计算时人可视为质点);
3.(多选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倾斜 放置的固定光滑杆上,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 O点, 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将 小球沿杆拉到弹簧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杆下 滑,当弹簧位于竖直位置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 时小球下降的竖直高度为h,若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 于伸长状态且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速度最大 B. 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的动能 与重力势能之和最大 C. 小球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小于mgh D. 小球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等于mgh
A. 力F一定要变小 B. 力F一定要变大 C. 力F的功率将减小 D. 力F的功率将增大
)
9. (多选题)如图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 水平地面上,物体B以水平速度冲上A后,由 于摩擦力作用,最后停止在木板A上,则从B 冲到木板A上到相对板A静止的过程中,下述 说法中正确是( ) A. 物体B动能的减少 量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B. 物体B克服摩擦力 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C. 物体B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板A获得的 动能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 D. 摩擦力对物体B做的功和对木板A做的 功的总和数值上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A. 2 2 m/s B. 3 m/s C. 4 m/s
D. 17 m/s
7.(多选题)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 受到一个水平拉力F作用开始运动,拉力随时 间变化如图所示,用Ek、v、Δx、P分别表示 物体的动能、速度、位移和水平 拉力的功率,下列四个图象中分 别定性描述了这些物理量随时间 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 )
5. (多选题)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A、B, 并排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用同方向水平 拉力F1、F2分别作用于物体A和B上,作用一段时间后 撤去,物体A、B各自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A、 B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乙中图线a、b所示, 相关数据已在图中标出,已知m1<m2,下列判断中正 确的有( ) A. 物体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一定相同 B. 力F1一定大于力F2 C. 力F1对物体A所做 的功一定小于力F2对物 体B所做的功 D. 力F1的最大瞬时 功率一定小于力F2的 最大瞬时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