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广播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英雄广播稿
【篇一:小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广播稿】
小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广播稿
a: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
b:我是乙,今天红领巾广播的主题是“勿望历史,开创未来”。
a:我们隆重纪念那场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b:你知道九月三日是什么日子吗?
a:不知道呢!
b:让我告诉你吧。九月三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的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或抗战胜利纪念日,用以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对同盟国各国递交降书。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作为一名中国人,必须牢记:每年的九月三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a:是啊!勿忘历史,振兴中华!你能再跟我详细地说说这段历史吗? b:可以,没问题!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一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有关这个纪念日的历史由来是这样的: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重庆夏季时间8月15日晨7时,四国政府在各自首都同时宣布接受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中国在这一天,曾举办过多次大型庆祝活动。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 a:我知道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
a:说到抗日战争就不得不说一说战争中的故事
a:送上来自彭丽媛的《感谢》,让我们感谢抗日先烈结束了这场巨大的人为灾难,给予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
b: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不仅是提醒中国人不要忘本,也是让日本人民、世界人民更了解这段历史。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先烈们,你们安息
吧!21世纪的中华儿女,一定会铭记你们的丰功伟绩,继承你们的遗志,不忘国耻,珍惜和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a:同学们:让我们永远牢记倍受欺辱的昨天,珍惜今天的一切,为了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吧!
a、b:结束语
百岁抗日老兵王光亚的中国梦
初见之时,王光亚正站在养老公寓门口和朋友聊天,口齿清晰,思维敏捷。如果不是他头上戴的那顶印有“中缅印战区”的帽子和门口展示的抗日老兵风采照片,我们很难相信,他是一位101岁的抗日老兵。听说了来意,王光亚热情地招呼我们到他的房间坐坐。不大的一室一厅里挂满了和抗战有关的合影、题词和绶带,诉说着一个老兵无言的骄傲。“远征同古”“血战昆仑”这些字眼儿,让人心生敬畏。
隔壁住着他的老哥们儿唐曦和周敏文,分别是99岁和96岁。一进周敏文的房间,他就给了记者一张签名照。照片上的他戴着“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的帽子,胸前挂着许多民间团体颁发给他的纪念勋章。照片背后,写着“淞沪抗日老兵周敏文敬”。
王光亚和周敏文的耳朵都不大灵光了,全靠助听器。虽然所答非所问,却奇异地并不影响我们的交流。正聊着,唐曦走了进来,穿着
一身整齐的藏蓝色中山装。记者大声问好,王光亚却摆摆手说,他完全听不见了,但是可以同我们纸笔交流。
“我是黄埔第17期,他是第14期。他是我的师哥,比我会讲,媒体最爱采访他,至于我就没人理了。”周敏文顽皮地冲王光亚挤了挤眼睛。
这个“没人理”的老兵在国民革命军19师55旅113团服役的时候,叫“周凯”,取“凯旋胜利”之意。
1937年淞沪会战,他是147班的上士班长,增援88师上海四行仓库守军,用打一枪抠一下的“汉阳棒棒”和日军可以连续发射的“38式”硬拼,身中两枪,幸好被刚成立的红十字会上海服务团发现,“好歹捡回了这条命”。
1942年,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和“战略生命线”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出征滇缅印与盟军联合抗击日军。当年3月8日,王光亚随国民革命军第5军从云南昆明抵达缅甸同古接防英军,马上就投入了为期12天的“同古保卫战”。“我们以1万人与为数4万的日军板垣师团浴血奋战,最终歼灭日寇5000余人,成功掩护英军撤退。”
王光亚回忆,当年4月,盟军内部产生严重分歧,导致战事失利,英军溃退至印度,第5军被迫折入缅印边境的“野人山”,开始了损失惨重的缅北大撤退。
“在野人山的经历,我现在想起来内心都无法平静。中国远征军太惨烈了。”王光亚说。野人山一带密布热带丛林,为了方便部队行进,一些战车、大炮及重型武器等都被悉数销毁。1500名伤兵无法随部队前进,又不甘做日军俘虏,就用部队留下的汽油集体自焚,极为壮烈。
时任第五军工兵团副连长的王光亚在护卫远征军司令罗卓英抄小道转移至印度边境后,折返野人山救助和接应战友。野人山丛林遮天蔽日,救援的飞机也找不到部队的踪迹。部队给养不足,加之自然环境极端恶劣,平均每华里就有2至3名战士倒毙路旁。
“他们的尸身被雨水浸泡,野兽吞食,惨不忍睹。遍地的白骨,就是我们前进的路标。”王光亚说,“数以万计的抗日将士就这样殒命于原始丛林中,令人痛心。”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个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令王光亚感到遗憾的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