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名句精选及解释大全
老子经典名言名句
老子经典名言名句
1. "治大国如烹小鲜。
" 意思是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饪一道小菜一样,需要细心和耐心。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这句话强调了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提升的力量。
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旅程都始于脚下的一步,要有勇气踏出第一步。
4.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保持适度,不要过于贪婪和自满,才能得到长久的成功和幸福。
5. "治国以正,军国以奇,取国以无。
" 这句话强调了治理国家要以正义为准则,用奇特的策略来战胜敌人,而不是依靠武力。
优秀老子名言名句100及解释
优秀老子名言名句100及解释优秀老子名言名句100及解释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
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
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本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
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
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
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9、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
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0、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
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
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
11、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2、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无数个“今天”过好,这就意味着不辜负不蹉跎时光,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件事,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有滋有味。
13、不要觉得全心全意去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是一种浪费,小事做的得心应手了,大事自然水到渠成。
14、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老子名言100句解释哲学人生
老子名言100句解释哲学人生1.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解释: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含义,但其中必定有很多深奥的内涵,并不是人们能够一窥既定模式后就弄懂了。
2. 《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
”解释:人们应该在无关激烈的行动中缜密思考,不要看起来像是放任自流的样子,其实每个行动都是有目的的。
3. 《道德经》:“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解释:宇宙是一个充满着各种潜能和可能性的庞大机器,我们每个人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部分,应当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4. 《道德经》:“万物皆有宗。
”解释:每件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某种本质上的共性,勿忘物我同源,唯有敬重这种本质,才能彼此笃信以及协助相辅。
5. 《道德经》:“吾日三省吾身。
”解释:每个人一旦做出任何事情,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而不管当天的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都只有自己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6. 《道德经》:“慎终追远。
”解释: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慎重考虑,不要只管收获当下的成功,而是做到终身受用。
7. 《道德经》:“止而后有。
”解释:在追求任何事情之前,要确定自己心中的定位,理清前因后果,活在当下也要把自己未来在其中的每一步都规划好,停下脚步一定会有收获。
8. 《道德经》:“大道泛入,处处乎哉!”解释:“大道”便是指“道”,无处不在,实质上便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知,这份认知以及自身思想的形成都是人们进行“修行”的重要过程。
9. 《道德经》:“其言,义之言者,而非施之言者。
” 解释:意思是不要只是施行表面上的义务,而是把用心去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意义,这样的施行才是有深远的意义。
10. 《道德经》:“至柔至和,虽勇不强。
”解释:语出温和,博取众人善意,不是强求,而是心怀一股细腻的柔软之恩,哪怕勇敢,也要适度,不可执迷。
《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
《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快来看看吧!《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
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
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
也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
道德经经典名句翻译与感悟
【导语】《道德经》的作者是⽼⼦,⽼⼦⼜称⽼聃、李⽿,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
下⾯是®⽆忧考⽹分享的道德经经典名句翻译与感悟。
欢迎阅读参考!1.道德经经典名句翻译与感悟 1、以正治国,以奇⽤兵,以⽆事取天下。
——出处:《道德经》第五⼗七章 【翻译讲解】:以正道治国,以奇计⽤兵,与民休息安定民⼼才能⾂服天下。
【感悟】治国须正,⽤兵须奇,顺应⾃然,才能达到⽆为⽽治。
这是⽼⼦关于治国、⽤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2、见⼩⽈明,守柔⽈强。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翻译讲解】:察见⼏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感悟】有为者当明察秋亳,⽽对外⼜能守持柔弱。
3、⼤成若缺,其⽤不弊。
⼤盈若冲,其⽤不穷。
⼤直若屈,⼤巧若拙,⼤辩若讷。
——出处:《道德经》第四⼗五章 【翻译讲解】:最完善的,总让⼈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但它的作⽤永不衰竭。
最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没有穷尽。
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感悟】⽼⼦认为,事物达到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然。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出处:《道德经》第五⼗⼋ 【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感悟】这是⽼⼦具有辩证思想的名⾔。
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
5、治⼤国若烹⼩鲜。
——出处:《道德经》第六⼗章 【翻译讲解】:治理⼤国就像烹煮⼩鱼(⼀样的道理)。
【感悟】这是⽼⼦关于治国的⽅略。
⽑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
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 6、图难于其易,为⼤于其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三章 【翻译讲解】: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做⼤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感悟】只有由易⼊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事。
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事,必作于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于容易,天下的⼤事,必定起于细微。
老子注释及译文
老子注释及译文第一章【本经】道①可道②,非常道;名③可名④,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⑤。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⑦,玄之又玄⑧,众妙之门⑨。
【译文】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理,就不是恒常的道理;可以用文字表白的概念,就不是恒常的概念。
无法用言词表述的原初状态,那是鸿蒙宇宙的本源;已经用言词表白了的概念,那是自然万物生长的母亲。
经常保持恒常而无分别的状态,便可以观察世界的幽微本质;经常保持有分别的状态,便可以观察世界的明显表象。
无分别和有分别,这两种事物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
都可以说的是玄秘的现象。
玄秘中的最高玄秘,那就是一切奥妙产生的根源。
【注释】①道:名词,宇宙本原。
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
②道:动词,解说、表述。
③名:名词,“道”的形态。
④名:动词,说明。
⑤母:母体,根源。
⑥徼:边际、边界。
引申为端倪。
⑦谓:称谓。
此处为“指称”。
⑧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意思。
⑨门:门径,此处指宇宙万物唯一原“道”的门径。
第二章【本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①恶②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③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④,高下相倾,音声⑤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⑥处无为⑦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⑧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⑨居,是以不去。
【译文】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美是怎样成为美的,那么丑陋就会出现;如果天下人都知道善良是怎样成为善良的,那么不善就会出现。
所以,实有与虚无相互滋生,困难与容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互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靠而存在,单音与回声相互应和而成乐曲,前与后相互接随而成顺序。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①斯:这。
②恶:丑。
③相:互相。
④形:在比较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音声:古人认为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老子经典名言名句妙语录
老子名言名句及解释[章句]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②。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可万物之母③。
——《道德经》第1章[注释]①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是“道理”的意思。
第二个“道”字,是“言说”的意思。
第三个“道”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专有名词,是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
②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名”字,是指具体事物的名称。
第二个“名”字,作动词使用,是称谓的意思。
第三个“名”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特用术语,是称“道”之名。
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意译]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章句]有无相生①,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②,前后相随。
——《道德经》第2章[注释]①有无相生:“有”、“无”,指普遍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
②音声相和: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互相调和。
[意译]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章句]圣人之治,虚其心①,实其腹,弱其志②,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③。
使夫智者不能为也④。
为无为⑤,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3章[注释]①虚其心:使人的心灵开阔。
②弱其志:使人的意志柔韧。
③无知无欲: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
④智者不能为也: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多事。
⑤为无为:以顺任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
[意译]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稳,意志柔韧,体魄强健。
常使民众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
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事务,就没有不成功的。
[章句]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①!虚而不屈②,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③,不如守中④。
——《道德经》第4章[注释]①橐籥:橐籥,读tu ,风箱。
②不屈:不竭。
③多言数穷:政令烦苛,加速败亡。
④守中:持守中虚。
[意译]天地之间,岂不象个风箱吗?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而生生不息。
老子的名言及解释
老子的名言及解释1、柔弱胜刚毅。
解释:柔弱能战胜刚毅。
2、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胜利的。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解释:真懂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是真懂。
4、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解释:表现出单纯,执着于朴实,削减私心,去除欲望。
5、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解释:擅长走路,不留痕迹;擅长言谈,无可指谪。
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解释: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急。
7、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解释:知道规律,叫作明智。
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
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解释: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释: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10、道可道,特别道;名可名,特别名。
解释: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1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解释:做天下的难事,肯定要从做易事开头;做天下的大事,肯定要从做小事开头。
1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释: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
1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解释:了解别人的人有才智,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1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珍贵的器物,总是最终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1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句子大全*uzI*coM/,三生万物。
解释: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
老子最有名的十句名言
老子最有名的十句名言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老子。
他的思想和教导对于中国文化和世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虽然老子没有留下正式的著作,但他的思想以《道德经》为主要表达形式流传至今。
下面是老子最有名的十句名言,它们概括了他的核心思想。
1. “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是老子的开篇之作,意思是道是无法准确描述和理解的。
老子认为道是超越言语和概念的,只能通过直觉和体验来领悟。
2.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认为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鱼一样,需要谨慎而细致的方法。
他主张以柔克刚,遵循自然的规律,通过温和而不强硬的方式来实现治理。
3.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强调满足现状和适度的行动。
他认为人们应该懂得满足自己的需求,不贪得无厌,才能避免陷入危险和困境。
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表达了老子关于宇宙起源和变化的观点。
他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从无形到形成无穷多样的万物。
5.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句话强调了老子对于学习和修道的态度。
他认为过度追求学问和知识只会让人变得浮躁和困扰,而真正的修道应该是简单而自然的。
6. “治人事天莫若嗜。
”老子认为应该像对待天气一样对待人事。
他主张顺其自然,不要强迫和干预,而是要顺从自然的发展和变化。
7.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认为宇宙之所以能永恒存在,是因为它不追求个体的自我生存,而是遵循自然的无为而治的原则。
8.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老子主张以善为导向,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和践行善良的行为。
他警告人们远离恶行,因为恶行会导致崩溃和毁灭。
9.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认为了解他人是智慧的表现,而了解自己则是明智的体现。
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问题。
10.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这句话是老子对于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的描述。
老子经典名言20句
老子经典名言20句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译文: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
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
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译文:“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
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
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译文: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
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
所以能够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住恒久的满足。
知足才能常乐。
7.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译文: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如果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
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译文: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
《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名言
《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名言《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名言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
《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
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老子》的十大精髓哲理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
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
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
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经典老子名言推荐
经典老子名言推荐老子的《道德经》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是,真正读过它的人,不少;真正读完它的人,不多;真正读懂它的人,更少。
下面从老子《道德经》中选出一些经典老子名言,加以翻译讲解,推荐给广大老子爱好者学习欣赏。
0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器小易满,海纳百川。
浅陋的人才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0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0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0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水是生命的源泉。
这里用水比喻善者的人格。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
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
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0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翻译讲解】:把持拥有得过多,不如适可而止。
锤尖了又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
满堂的金银财宝,却不一定能永久守藏。
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招来灾祸。
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0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铿锵之声使人听觉不灵敏,悦口五味使人永不满足,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老子道德中的名言名句
老子道德中的名言名句
老子的道德经中包含了许多富含哲理和智慧的名言名句,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代表: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第一章,指出“道”是超越语言和常规思维所能完全表达的最高真理。
2.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八章,提倡如水般的最高道德境界,即滋养万物而不争夺,居于低下而不自傲。
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第二章,阐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4.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第七章,说明无私反而能成就自身的道理。
5.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揭示了祸福相依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6.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以水喻示柔能克刚的哲理。
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告诫人们了解他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明智,战胜他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
《老子》名言名句翻译
《老子》名言名句翻译《老子》,又名《道德经》,又有一说法为《德道经》。
以下是店铺精心推荐的《老子》名言名句翻译,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老子》名言名句翻译: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二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
”(傅佩荣)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
老子经常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
智惠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
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
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
类似的话题在生活场景中时常会遇到。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七章)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
”(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
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
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第八章)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陈鼓应)“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
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
因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的,所以处众人之所恶并不意味着被损害,反而预示着“拥有”的到来。
这是老子的道理。
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这段话的意思是,“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道德经》中75句名言及解释
老子《道德经》中75句名言及解释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
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6、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7、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解释】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解释】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
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解释】五光十色,有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看不清丑恶;优美的顺音,有时会令人听不到忠言;美味佳肴十分爽口,有时会令人品尝不了疾苦;骑马游猎,有时会让人性情放纵;有时一些稀有珍贵的物品会让人图谋不轨。
老子《道德经》名言精选及译解(珍藏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老子《道德经》名言精选及译解(珍藏版)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8.不为无益之事,胜为有害之事。
9.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11.言者不知,知者不言。
1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3.射者知躬,丧者失躬。
14.道可道,非常道。
15.功成而弗居。
1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17.为学者,每日忘,既得, 志在其际。
18.抱朴者,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1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1.不争竞而胜天下——道家追求和谐、平和的生活方式,强调无争无竞的处世之道。
2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是最终战胜坚硬的力量,表达了道家的柔弱胜于强硬的理念。
2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智慧是以和为贵,善良者无需争锋,能善待万物。
24.属物而不属我——强调个体应与大自然共生共处,认知自我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宇宙无情,看待众生平等,万物皆是其一部分。
2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美丑的对立是相对的,只有通过对比才能体味美的真谛。
27.不可见而可名,不可名而可观——道并不可见,但其传达的信息可以通过名字和观察来认知。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具备渗透性和适应性,能战胜强硬。
29.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的本质不可言传,需要通过超越言语的直观体悟来领悟。
3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强调向内修行,超越追求形式的学术学问,追求道的境界。
3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悌;国家昏乱,有忠臣——强调在社会废弛时,行善才有存在的意义。
32.不以一善而无所赏,不以一恶而无所罚——宇宙有着自己的奖惩机制,善恶终将得到回报。
3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的根源,由一生出二,再由二生出三,最后由三生成万物。
老子经典名言名句
老子经典名言名句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意思是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饪一道小菜一样,需要细心谨慎,不能大意马虎。
老子还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懂得了解别人,更要了解自己,这样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处境和取舍。
另外,老子还说,“行为不以规矩,不以礼乐,虽得之,不宜。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按照规矩,按照礼乐来进行,否则即使得到了利益也是不应该的。
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都是对人生、处世、修身、治国的深刻思考和教诲,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名言名句精选及解释大全老子名言名句精选及解释大全
1.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2.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5.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6.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2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
天下先的勇气。
24、“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
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
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2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
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26、“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中国人有点小聪明,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何知摒弃个人智能,发挥法治、市场的作用?
27、“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可见,封建统治者总是在利用人民、欺骗人民。
2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9、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1、“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可见,封建统治者总是在利用人民、欺骗人民。
3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一朝代兴起、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
中国人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权平稳过渡的办法,这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
33、“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中国历来兵权最重要,“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不是“选票箱里出政权”。
有了枪杆子,统治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恬淡为上,因为没有法制约束。
34、“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此类似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可惜很少有人能理解,历代统治者只知扰民,只知私欲膨胀,老百姓怎
么能富裕、朴素呢?
35、“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中国人于琐事有防患于未然的本领,但于防止政治侵害、腐败,保护自己的人权方面却没有这样的智慧。
36、“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贵静,不可折腾。
“文革”中有人却说,天下大乱,越乱越好,怪哉。
3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治社会一切随人的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祸福不测。
38、“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有人说,“无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潜在的物质,“有名”是原始的物质,大爆炸后形成万物。
中国人天才地揭示了宇宙生成论。
不过,中国的学问都是原始的、模糊的、坯胎状的,几千年都没有发展。
3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42、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4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50.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51.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5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5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4.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