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2015修订版)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案 教学周数
授课时数
授课形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实训课□ 习题课□ 其他□
授课题目: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二战以来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以及毛泽东、邓小
平对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分析与判断;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
道路的必然性;掌握当代中国外交原则和基本战略。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性、长远的分析思考问题能力;理性看待“中国威胁
论”;能站在国家利益与国家实力的角度理解我国外交政策。
情感目标 巩固学生的爱国热情,抑制不利于国家利益的过激言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内容。
3.理解邓小平韬光养晦外交思想的内涵和重要性。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及 板 书 设 计
方法及手段
1.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专题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教学后记:
第一节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课前研究】
网上查阅万隆会议、中美建交资料、周恩来外交故事等。
【导入新课】
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正确分析国际形势,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中国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国又是如何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外交政策?在中国崛起的今天,中国外交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本章的学习一一解答。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时代主题,指的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国际局势在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主题。随着世界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判断
1.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又有可能防止
战争与和平问题,是判断国际形势、制定内外政策的首要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出现以美苏为代表两大阵营对抗,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毛泽东科学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又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划分战略。
2.两个中间地带的判断
1946年8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首次提出了“中间地带”战略思想。他指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
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出现巨大变化。美苏争霸越演越
烈。苏联还企图控制中国,导致两国关系日趋恶化。同时,美国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中国的安全受到美苏两国的双重威胁。因此,毛泽东调整了先前的“一边倒”外交战略,重提“中间地带”战略思想,并将它发展为“两个中间地带”战略思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⑵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这为我们外交提供工作空间。
3.三个世界划分战略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指出:“美国、苏联是第
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⑶“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⑷根据这一划分,中国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争取第二世界共同反霸,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的国际统一战线。
(二)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有过多次比较深入的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他先是提出,国际形势是好的,我们有可能争取多一点时间不打仗。同时,我们也要防备别人早打、大打。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他又指出,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出现重要变化,和平因素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增长,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强调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⑸
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政治报告也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所包含的基本思想
第一,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战略问题。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有助于发展,发展能促进和平。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时代的特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2.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第一,和平发展是世界的潮流,人心所向。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痛苦回忆。
第二,经济全球化加强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对战争的爆发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第三,对核武器战争后果的恐怖,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第四,世纪多极化发展,发展中国家崛起,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蓬勃兴起的和平组织与和平运动,也都为制止战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五,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生存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追求和平发展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
(三)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使国与国之间交流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共识。2005年,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对当今时代潮流做出了新判断:“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
尽管当今社会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但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基本态势。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两极格局(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末90年代初)
美国---------苏联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二战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以及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上尖锐对立、军事上全面对峙、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20世纪60年代后,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国主义朝着霸权主义的方向加速蜕变,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随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球争霸取代了两个阵营的对立。随着一些国家经济政治力量的兴起并迅速上升为对全球具有重大影响的新的战略力量,两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