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在海外
中国制造型企业出海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国制造型企业出海有哪些注意事项中国制造型企业出海是指中国企业通过出口产品或直接在海外设立分公司、生产基地等方式将产品销售到国外市场。
出海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增加收入,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但是,出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下面是中国制造型企业出海的注意事项:1.市场调研:在出海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竞争情况和发展趋势。
同时,要对目标市场的政策、法律、文化等方面有所了解,为企业的出海决策提供基础。
2.产品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定位,确定产品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同时,要对产品进行本地化改进,以适应目标市场的口味、消费习惯等。
在进行产品定位时,还需要注意与本地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3.合作伙伴选择:在目标市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可以是本地的分销商、经销商,也可以是其他企业。
合作伙伴可以提供本地市场的了解和渠道资源,加速企业在目标市场的拓展。
选择合作伙伴时要谨慎,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确保双方利益的平衡和长期合作的可持续性。
4.品牌建设:在出海过程中,品牌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要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和品牌传播活动,提升企业在目标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可以通过参加本地的展览会、举办产品推广活动、在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等方式进行品牌建设。
5.人才组建:出海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团队来负责市场开拓、销售和本地化运营等工作。
要从本地招聘和中国本土派遣员工,建立高效的团队,培养员工的跨文化沟通和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目标市场的需求。
6.风险管控:出海过程中要注意风险管控,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供应链风险等。
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市场预警和竞争情报分析,及时调整战略和应对措施。
同时,要关注目标市场的政策变化,合理规划和调整企业的运营策略。
7.财务管理:出海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要进行详细的财务规划和预算,并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
要合理评估出口产品的成本和售价,进行市场定价策略,并制定资金回笼计划,以保证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健康发展。
汽车 海外建厂 梳理

汽车海外建厂梳理
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商纷纷计划在海外建厂,以拓展海外市场和提
供优质产品。
下面是一些关于汽车海外建厂的梳理:
1. 发展背景: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增长空间有限,汽车制造
商纷纷寻求海外市场机会。
此外,海外建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效益。
2. 目标市场选择:中国汽车制造商选择建厂的目标市场主要有欧洲、
北美和东南亚等地。
这些地区有较高的汽车需求、庞大的消费人口和
相对成熟的汽车产业链。
3. 投资规模:中国汽车制造商纷纷投资数十亿美元在海外建厂。
这些
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工厂、采购设备和研发技术。
4. 本土化生产:海外建厂的目的之一是实现本土化生产,利用当地廉
价劳动力和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本土化生产还可以更好地满
足当地市场需求和提高产品竞争力。
5. 合作与收购: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海外建厂过程中通常选择与当地企
业合作或收购当地企业。
通过合作或收购,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和分享本地资源。
6. 产能布局: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海外建厂时通常考虑到全球产业链的
布局。
在建厂时,会兼顾原材料、技术配套和全球供应链的布局,以
更好地提供优质产品。
7. 持续发展:海外建厂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实现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未来可能还将有更多中国汽车制造商选择
海外建厂。
综上所述,中国汽车制造商通过海外建厂来寻求市场机会、降低生产
成本、本土化生产和实现全球化发展。
这一趋势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
了新的发展机遇。
现在中国制造在外国越来越受欢迎,大家说说哪些东西在外国很受欢迎?

现在中国制造在外国越来越受欢迎,大家说说哪些东西在外国很受欢迎?董姐姐说:让世界爱上“中国造”——除了“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也成为“中国造”的响亮的名片!一、建筑业规模迈上新台阶(一)承揽工程量快速扩张,建筑业总产值迭创历史新高。
2012年,建筑业企业[1]签订工程承包合同24.7万亿元,2016年达到37.4万亿元,是2012年的1.51倍。
2013-2016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总量年均增长10.9%,年均增量达3.2万亿元。
2012年,建筑业总产值现价总量为13.7万亿元,2013-2015年,年均增加1.4万亿元,2016年,建筑业总产值历史性突破19万亿元大关,达19.4万亿元,是2012年的1.41倍。
2013-2016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0%,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
(二)建筑队伍持续壮大,行业实力显著增强。
2016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达5185万人,是2012年的1.22倍。
2013-2016年,年均增长5.0%。
建筑业资产规模迅速扩大,2016年资产总计18.2万亿元,是2012年的1.63倍,年均增长13.1%,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二、建筑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一)国有建筑企业优化重组步伐加快。
2016年上半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斥资310亿元收购中信股份地产及物业项目;下半年,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大资产置换和非公开股份发行方案。
通过改革重组,一批国有建筑企业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建筑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16年,我国特、一级建筑业企业数量较2012年增长21.1%,占全部建筑业企业个数比重为12.4%,比2012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特、一级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完成建筑业总产值、房屋施工面积和从业人员数占全行业的比重分别达到73.7%、64.6%、70.3%和53.2%,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9、1.6、6.2和6.1个百分点,具有较高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对全行业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剖析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聂辉华一、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价格最近几年,中美两国之间物价的差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中一个热门问题是:同样是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为什么在美国卖得比在中国还便宜?例如,我自己在波士顿市中心的梅西商场买了一件哥伦比亚(Columbia)牌子的羽绒服,上面明确标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售价是69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0元。
但是,一模一样的衣服在中国北京的王府井商场通常要卖1000元,比美国的两倍还高。
同样是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iPhone 3,在美国卖600美元(约4000元),在中国则高达6、7千元。
最近流行的苹果3G版平板电脑iPad,我在哈佛大学电脑专卖店里花670美元(含税,大约4500元)买了一个,而这款产品在中国市场已经炒到了6000元以上。
最广为人知的案例应该是著名的Coach(寇驰)皮包了。
在美国郊区的品牌直销店(outlet),一个普通的Coach包大概100美元,但是在中国则售价高达1500元左右,翻了一番。
类似的产品还有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中国制造的服装和运动鞋品牌,它们在美国的售价往往不到中国的一半。
巨大的价格差必然导致大量的套利者。
在美国outlet,中国人采购队伍往往蔚为壮观,出手阔绰,横扫各大品牌,简直是如狼似虎。
我就亲眼目睹一堆中国人从一个华人旅游大巴里出来,然后直接杀向Coach店,以至于Coach店门口立刻排起了长队,而队伍中有一半都是中国人。
店里的售货小姐忙得不亦乐乎,此刻恨不得会说中文。
因为Coach包价差太大,又非常畅销,所以往往一个中国人非得两手都拎满了包才出来。
据说,一些地方的Coach店不得不规定,每个人最多只能买10个!那一刻,我甚至怀疑中国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知道,产品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
按常识,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当地出售,其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肯定比在美国的成本要低,那么价格自然是中国的更便宜。
‘Made in China’在海外-----中国企业的未来

我记得,一位来自瑞士的摄影师,也是我们公司的客人,看见每个员工都在加班,那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她非常惊讶为何大家都不回家,我告诉她我们每天都是工作到这个时间甚至更晚。她是第一次来日本,她称赞日本‘Everything works perfect’(任何事都完美)唯独这个加班她不能理解。
日本日立公司目前是一家拥有11个业务部、27个工厂和8个研究所的巨型企业,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始终贯彻“诚”、“和”与“开拓精神”这一理念。这一理念使该企业充满诚心,团结一致,不断进取发展壮大。另外,每年必须要研发出一项新产品,在展销会上发表,所以他们的研发团队每日都在聚精会神的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这也是日本企业产品更新升级迅速的重要原因。一个企业的生存离不开优秀的员工群体,而企业的发展则需要科学的技术和独特的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而这种企业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团队精神”。
如果公司要参加展销会的话,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12点是常事。有一次,加班到晚上12点多,因为第2天早上我要回中国,所以我没来得及回家,加班完后直接从公司坐地铁到成田机场,没睡觉在机场坐了几个小时后登机回国。
我要提一下这些加班都没有工资的。他们的理念是,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统一起来,通过为企业努力工作,让企业盈利、发展,自己也就收入稳定、事业有成。也就是说先付出,再谈报酬。前几年公司没有盈利,我的加班没有任何报酬,后来公司盈利了,也奖励了所有员工在2004年12月美国夏威夷旅游,7月和12月一共发了两次奖金共计80万日元,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大约6万人民币。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聂辉华一、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价格最近几年,中美两国之间物价的差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中一个热门问题是:同样是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为什么在美国卖得比在中国还便宜?例如,我自己在波士顿市中心的梅西商场买了一件哥伦比亚(Columbia)牌子的羽绒服,上面明确标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售价是69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0元。
但是,一模一样的衣服在中国北京的王府井商场通常要卖1000元,比美国的两倍还高。
同样是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iPhone 3,在美国卖600美元(约4000元),在中国则高达6、7千元。
最近流行的苹果3G版平板电脑iPad,我在哈佛大学电脑专卖店里花670美元(含税,大约4500元)买了一个,而这款产品在中国市场已经炒到了6000元以上。
最广为人知的案例应该是著名的Coach(寇驰)皮包了。
在美国郊区的品牌直销店(outlet),一个普通的Coach包大概100美元,但是在中国则售价高达1500元左右,翻了一番。
类似的产品还有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中国制造的服装和运动鞋品牌,它们在美国的售价往往不到中国的一半。
巨大的价格差必然导致大量的套利者。
在美国outlet,中国人采购队伍往往蔚为壮观,出手阔绰,横扫各大品牌,简直是如狼似虎。
我就亲眼目睹一堆中国人从一个华人旅游大巴里出来,然后直接杀向Coach店,以至于Coach店门口立刻排起了长队,而队伍中有一半都是中国人。
店里的售货小姐忙得不亦乐乎,此刻恨不得会说中文。
因为Coach包价差太大,又非常畅销,所以往往一个中国人非得两手都拎满了包才出来。
据说,一些地方的Coach店不得不规定,每个人最多只能买10个!那一刻,我甚至怀疑中国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知道,产品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
按常识,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当地出售,其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肯定比在美国的成本要低,那么价格自然是中国的更便宜。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问题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问题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之一,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国际贸易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制造业海外转移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投资风险。
因为投资环境、政策和法律等因素的不同,我国制造业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更多的风险。
国外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要求高,企业需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国外政策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企业的投资风险,企业需要了解和适应当地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以减少投资风险。
制造业海外转移还面临着供应链管理困难。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加强全球供应链的目标。
制造业海外转移后,企业需要重新建立供应链,与当地的供应商、物流公司等进行合作,这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由于国内企业在境外建厂,与国内供应链的联系减少,可能带来一些供应链管理上的不稳定因素。
制造业海外转移还存在人才流失问题。
随着企业转移至海外,可能会面临用工成本上升、劳动力供应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人才流失。
一方面,海外用工成本相对较高,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薪资和福利,这可能会加大企业的用工成本压力。
一些核心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可能对海外工作不愿意,而选择留在国内,这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带来不利影响。
制造业海外转移还可能会面临海外市场的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的情况下,企业在海外投资可能会受到限制。
一些国家对外资企业的税收和市场准入条件比较苛刻,企业需要承受较大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
一些国家还可能采取技术壁垒等措施,以限制外国企业对当地市场的进入,这对于制造业海外转移也构成了困扰。
制造业海外转移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与趋势分析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与趋势分析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其制造业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与趋势。
我们将对全球价值链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明确其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价值。
随后,我们将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寻求技术升级、市场拓展、资源获取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趋势进行剖析,包括并购目标的选择、并购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策略等。
我们将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n, GVC)是指在全球范围内,由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一种国际生产组织模式。
在全球价值链的框架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日益精细。
中国制造业企业逐渐从简单的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增强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全球价值链的深化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业企业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国际客户和市场需求,进而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实现国际化经营。
同时,全球价值链的深化也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了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然而,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求企业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企业出海现状调研报告

中国制造企业出海现状调研报告中国制造企业出海,即指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合作或扩展市场等方式,在国外开展业务活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制造企业出海的现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调研分析。
首先是出海的动因。
中国制造企业出海的动因主要包括市场扩张、资源获取、技术创新和国际化布局等。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海外市场成为重要的选择。
同时,一些中国制造企业也希望通过海外投资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如原材料、技术和人才等。
此外,海外市场也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国际化布局。
其次是出海的方式。
中国制造企业出海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合资合作和进口贸易等。
直接投资是指中国制造企业直接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或办事机构,通过自主经营来开拓市场。
合资合作则是指中国制造企业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业务活动。
进口贸易则是指中国制造企业通过进口产品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
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优劣势,中国制造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市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
第三是出海的目标市场。
中国制造企业出海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
发达国家市场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需求水平,对高品质、高技术的产品有较高的需求。
新兴市场则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和市场规模,对中低端产品有较高的需求。
中国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竞争优势选择目标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开拓和推广。
第四是出海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制造企业出海面临着语言文化差异、法律法规不同、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
语言文化差异使企业在市场开拓、合作谈判、人才招聘等方面面临困难。
法律法规的不同也给企业的合规经营带来了挑战。
此外,国外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具备更高的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竞争力。
然而,中国制造企业出海也带来了机遇。
海外市场的开放程度较高,消费需求多样化,给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介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

介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的制造业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制造业
国家之一。
以下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介绍:
1.世界制造业排名前列。
中国制造业产品涵盖了电子、机械、服装、
鞋业、光电、汽车、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领域,产品质量得到了国际市
场的认同,使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中心。
2.产业链完备。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形成了横跨原材料采购、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物流运输等多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吸引了全球众多企业的投
资和合作。
3.劳动力成本低。
中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基层工
人的劳动力成本更是颇具优势,这为国外投资者提供了投资中国制造业的
优势。
4.政策和法规的不断完善。
中国政府对于制造业的优惠政策和税收政
策之类的支持力度逐渐提高,使得中国的制造企业更加有竞争力。
5.国际制造业合作的重要伙伴。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成为众多国际知名
品牌的合作伙伴,为合作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对于全球
制造业的发展具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产品进入海外市场案例分享

1. 我国产品进入海外市场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我国产品开始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
这些产品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电子产品、家居用品、服装配件、建筑材料等。
我国制造的产品在海外市场上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市场份额。
2. 成功案例一:华为手机在欧洲市场的表现华为作为我国手机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在国外市场拥有了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尤其是在欧洲市场,华为手机凭借着高性能、稳定品质和创新设计,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华为已经成为欧洲市场手机销量前三的品牌之一,为我国手机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树立了榜样。
3. 成功案例二:苏宁易购在东南亚市场的发展苏宁易购是我国知名的电商企业,在国内市场拥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份额。
在进军东南亚市场后,苏宁易购通过本地化运营策略和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成功实现了在线销售和线下实体店的双管齐下。
在东南亚市场,苏宁易购成为了当地居民购物的首选之一,为我国电商企业在国际市场树立了成功典范。
4. 成功案例三:美的空调在中东市场的占有率美的空调作为我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在中东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美的空调在中东地区拥有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产品质量和性能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美的空调不仅在中东地区的家用市场上表现突出,在商用空调和中央空调市场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为我国家电品牌在中东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地位。
5. 成功案例四:小米电视在印度市场的突破小米作为我国科技企业的代表之一,其产品除了手机之外,在智能电视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印度市场,小米电视以其高性价比和丰富的内容资源,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
小米电视在印度市场销量稳步增长,成为了当地市场上备受瞩目的产品。
小米电视在印度市场的成功,为我国智能电视品牌在国际市场开拓了新的局面。
6. 总结以上这些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我国制造产品进入海外市场的成功范例。
Clean Master如何突破西方对“中国制造”的片面认识而走向海外

Clean Master如何突破西方对“中国制造”的片面认识而走向海外中国虽然被誉为“世界工厂”,但“中国制造”在海外很多人眼中却是廉价和劣质的代名词,这种认识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了潜意识,这种影响不仅限于生活用品和家用电器,中国的软件出口也是如此。
金山网络推出的手机系统清理工具Clean Master在欧美等世界各地的成功推行,不但突破了传统西方人对“中国制造”的片面认识,更是得到了全5星的最高评价。
那是什么原因让西方国家用户从了解Clean Master、使用Clean Master到最终接受Clean Master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用户习惯把控金山的产品设计在把控用户习惯方面也做的非常好。
西方用户偏爱简约,对隐私极其看重。
而Clean Master在设计的时候,就秉承极简至上的原则,界面没有多余元素,色彩搭配极其清新,操作流程简单方便。
在本地化语言方面,Clean Master 支持三十多种语言,全世界的用户几乎没有盲区。
Clean Master界面突出隐私保护,帮助用户清理隐私的同时,向用户保证不去搜集用户信息。
清理的深度非常高,能够检测到不常用的、其他软件难以检测到的信息,通过互交的方式提醒用户是否清理,并提示清理可能带来的后果,做的非常人性化。
Clean Master植入了评分机制,西方用户一般比较客观,也乐于分享,这也给它的高速传播建立用户基础。
有针对性的推广作为一种系统工具APP,类似的清理应用非常多,竞争异常激烈。
不但要依靠强大的渠道,也要制定详细的海外推广策略,也就是本地化推广策略。
1、策略制定:推广区域的选择金山网络在推广之初选择借用多种渠道全球推广,YeahMobi推广第一天,从印度就得到近10W的激活量。
3天之内,从YeahMobi导入的下载量达到30W/天。
经过前期的试探性合作,金山网络和YeahMobi达成了长期渠道推广合作协议。
第一阶段的推广地区也根据YeahMobi的数据分析选择了效果较好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台湾、印度、日本、沙特、阿联酋、巴西、墨西哥等主要的App应用国,推广区域几乎覆盖全球。
made in china

11月23日起,一则以“中国制造”为主角的广告在美国最大有线电视集团——美国电视有线新闻网(CNN)播出。
广告在海外取得的效果目前还未见端倪,但它已经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热议。
昨天,这则海外广告的制作者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进出口商会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联合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广告所要表达的中国企业加强与世界合作、为各国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商品的态度和愿望。
首次投放广告宣传“中国制造”从11月23日开始,“中国制造”海外广告片在CNN的美国频道、美国头条新闻频道和国家亚洲频道播放,播出时间将为期6周。
虽然并未在国内媒体上投放,但这则“中国制造”首次打出的形象广告很快引起了国内的关注,在CNN播放不久就出现在各大中文视频网站的首页上。
这则广告时长为30秒,画面文字和旁白全部为英文。
广告中出现的产品有运动鞋、家用电器、MP3、时装和大型客机,但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国际知名的中国品牌。
据参与广告制作的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常务副主任刘立宾介绍,这则广告并非产品广告,也不是企业宣传,而是将“中国制造”的商品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加以诠释。
假如说品牌,那么希望树立的是“中国制造”的整体品牌。
而另外三家广告制作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进出口商会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实际上分别是出口的“中国制造”商品的行业代表。
在中国出口贸易的宏观分类中,除去资源类产品,能够归入“制造”的基本都属于这三个行业之中。
对国外媒体普遍认为这则广告是“商务部购买广告时段投放国际主流媒体”的看法,刘立宾说,广告并非商务部投放,而是在商务部的支持和指导下,由四家商会联合制作完成。
且不说“中国制造”广告的诉求内容,仅是其制作水准和表达方式就远在充斥国内荧屏的大量直白广告之上,所以它一经在网络上出现就赢得了国内的好评。
总部设在香港的“Media”杂志网站就该广告发起了投票,有89%的网友表示喜欢这则广告。
不少网友评价说“好看”、“有国际大牌广告的味道”。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问题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问题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的一个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开发基础设施和促进经济发展。
这一倡议为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提供了巨大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制造业海外转移可能导致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中国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许多劳动力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开始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
这种转移可能导致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和份额减少,产业结构发生调整,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制造业海外转移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在一些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和地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因素较高。
这些地方的市场环境、法律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可能相对落后,与中国相比,营商环境也存在差距。
这些因素可能会增加海外投资的风险和成本,对中国企业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制造业海外转移还可能导致劳动力就业问题。
中国制造业海外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的提高,其中一部分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这意味着一些制造业企业可能会减少在中国的劳动力需求,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对一些劳动者可能造成一定的失业压力。
制造业海外转移还可能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产生影响。
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可能较低,这可能导致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减少了环境保护的投入和遵守相关的环境法规。
海外制造业的发展可能增加了资源的消耗,特别是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对中国的资源供应链产生一定的压力。
制造业海外转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制造业的海外转移能够实现更好的效果。
这包括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风险和成本,关注就业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努力。
中国的产品在世界

中国的产品在世界,世界的工厂在中国面临众多问题记得还在很小的时候,兴奋地接过父亲从国外带回的礼物,一些好看的玩具和精致的文具曾让我兴奋许久。
可是长大以后,才发现那些小礼物的背面都有相同的一句话:Made in China。
这就是布满世界市场的中国产品,在国外的商场、店铺,到处都可以看见来自中国的商品,价格低廉的服装,各式各样的毛绒玩具。
当然,还有初加工的工业原料。
这些产品都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比如,低廉的价格,很高的需求量,巨大的销量等等。
但看看这些商品,低成本,低利润,低科技含量,这“三低”不免让人们很是担忧,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难道一直要靠这样的产品来维持出口数额吗?再看看国内,到处都是外资投入的工厂。
低廉的地价、原料和劳动力让无数国际品牌把中国选作最好的生产基地。
工厂的工人们拿着每月不到一千元的工资,却不知道靠他们的双手生产出来的芯片和主板,都是可以卖到数千上万德高端产品。
就这样,中国的商品以低得不能再低的价格卖到世界各地,并赚到少得不能再少的利润。
而在中国建成的外资工厂,却交着世界最低的租金和水电费,发着世界最低的工资,生产着利润最大的商品,赚取着大把的金钱。
这就是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现状,也是拥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制造“中国制造”,骄人的业绩掩饰不住繁荣背后的杂音。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隐忧时时提醒着中国的政府、企业。
人们不断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制造的优势地位还能保持多久?“中国制造”风靡全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然而,与欧美一些知名品牌相比,中国商品附加值低、自主知识产权率低、品牌认知度低的“三低”形象也亟待刷新。
由于缺少设计与创新元素,不少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好不容易占领了一席之地,一段时间以后又成为滞销商品。
如今,中国加工制造业的所谓比较优势正日益被进入中国的国外企业以及周边国家、拉美国家所模仿,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资源成本比较优势已经无法为中国企业赢得未来。
中国制造业在海外的市场拓展和市场战略

中国制造业在海外的市场拓展和市场战略
赵 炜 同 济 大 学 上海 2 0 0 0 9 2
摘要 : 制 造 出 口业是 中 国经 济重要 的一 部 分, 但 多数 中 国制造 者仍处 于低端 的加工制 造 , 处 于供应链底 端 。市场 营 销 方 面能力的不足 阻止 了中 国制造者 向附加值 更高的供应链 转移 。本文从制 造商所处 的阶段 、国际营销 的 变化 、 如何提 高 国际营销 能 力和不 同市场的市场 战略 揭示 了中 国制造业 在海外市场拓展 的途径 。 关键词 : 营销 ; 渠道 ; 新 兴市场 ; 市场 战略
金要分别管理 、专款专用 。 固
农 业 保 险 经营 模 式 , 促进 农业 保 险快 速 发 展 。
目; 借 鉴 国外 先 进 经 验 , 结 合 我 国实 际情 况 , 尽 快 形 成 我 国 参 考 文 献 [ 1 ] 郭延 安 . 我 国 农 业 保 险 发 展 的 现 状 、 困境 与 对 策 [ J 】 . ( 二) 加 快 农 业 保 险 的 相 关 立 法 农业 经 济 . 2 0 0 7 ( 0 8 )
续发 展 。
( 三) 筹 资 渠 道 多 元 化 目前 我 国 的农 业保 险主 要 依 靠 投保 户 积 极 投保 筹 资 , 国 家应加大对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 的力度 , 对 农 业 相 关产 业 可
三 、完 善 农 业 保 险 的 建 议
( 一) 改 革 农 业 保 险 经 营 体 制 ‘ 征 收 一 定 标 准 的 农业 保 险税 。利 用 财 政 、税 收 、 金融 、再 目前 制 约 我 国 农 业 保 险发 展 主 要 是保 险 公 司 的 商 业 化 保 险 等 经 济 手段 以及 其 他 技 术 支 持 来 发 展 农 业保 险 。 农 业 经 营 与 农业 保 险应 享 有 的 政 策性 扶 持之 间 的矛 盾 。我 国农 保 险基 金 的 目的 是 促 进 和 保 护 农 业 和 农 村 经 济 发展 , 及 时 业保险公司应 结合农业的特点和特性 , 把 农 业保 险 业 务 从 向受 灾保 险 对 象 提 供 帮 助 , 保 障生 产 经 营 的 可 持 续 发展 。
“中国制造”扬名海外——江龙船舶27米双体高速客船通过检验并顺利交付

市 场 , 并 远 销 澳 大 利 亚 、 非 洲 、 欧 美 、 中东 等 地 。 “ 中 国 制 造 ” 正 扬 名 海 外 . 受 到各 国
客 商 的热 烈追 捧 .
58
船 艇 S hips & Y a c ht s
第3 0 5 期 - 1 0 2 0 0 8
用 于 约旦 的水 上 渡 客及 游 览
观 光 , 成 为 约旦 水 域 一 道靓 丽 的风 景 线 。 据 悉 , 珠 海 江 龙 船 舶 制 造有 限公 司从 04 年 取 得
进 出 口 资格 证 书 开 始 , 除 了 国 内市 场 , 产 品 更 热 销 新 加 坡 、 马 来西 亚 、 柬埔 寨 等 东 南 亚
辅机 、
航速 、
转 向角度 、
倾斜度 、
倒进车、
锚机 、
通 导设备 、
消 防装 置 、
以及 振 动性等性 能指标测试发现 . 该船各项 性 能均 能满足
并 优 于 检 验 规 范 , 深 受 到场人 员一 致 好 评 。
目前 ,
“ T UR B OJ E T ”
号 高速 客船 已交 付 约旦 船 东使用 ,
构,
总长 2 7米 ,
型 宽6米 ,
米 型 深 26.,吃 水 米 f 2
.
,
航速达2 i节,
配 备 先进 的雷达 、
卫星
导 航 仪 、 自动 识 别 系 统 等 通 导 设 备 , 主 要 用 于 沿 海 航 区 。 该 船 引 用 国 际 先 进 理 念 , 结 合
了 东 方 文 化 及 中国人 的审 美 习 惯 , 在 江 龙 船 舶 前 后 生 产 了2 0 多艘 双 体 船 的基 础 上 , 经 过
“中国制造”海外赚吆喝

场 大 规 模 的宣 传 活 动 ,表 示 中 国 政 府 将 在 全 球 范 围 内推 出 电视 及 平 面 媒 体 广 告 , 强 调 “ 国 制 造 ” 良 中
好 的 质 量 和 安 全 性 能 , 以 此 改 变 海 外 对 “中 国 制
造 ” 的负 面 看 法 。
从 2 0 年 11 3日起 ,一 则宣 传 “中 国 制 造 ” 09 月2 的3 秒 广 告 在 美 国 有 线 电 视 新 闻 网 ( O CNN )的 美 国 频 道 、 美 国 头 条 新 闻 频 道 和 国 际 亚 洲 频 道 播 出 , 为
根 据 商 务 部 公 平 贸 易 局 日前 公 布 的 数 据 , 2 09 到6月 ,先 后 有 1 个 国 家 和 地 区 向我 国 发 起 0 年1 5
3 秒 背 后 是 至 少 一 年 半 的 运 作 努 力 。 据 国 内 媒 体 报 0 道 ,在 商 务 部 的 支 持 下 , 商 务 部 下 属 的 中 国 商 务 广
国关系密切。
次贸 易 围 堵 ,围 堵 的 主 角 正是 “ 国制 造 ” 。 中
中 国制造 ”的海 外 吆喝
早在 2 0 年9月 ,商 务 部 曾经 正式 宣 布 将 开 展 一 08
事 实 上 ,中 国 制 造 业 在 过 去 的 几 十 年 间 爆 发 了 惊 人 的 生 产 能 力 。 目前 , 中 国制 造 业 已有 近2 种 产 0制 造 业 的 增 速 也 连 续 2 年居全球之首。 0 对 各 国 消 费 者 而 言 , “ 国 制 造 ” 已经 不 可 或 中 缺 ,尤 其 此 次 席 卷 全 球 的 金 融 危 机 更 突 显 出 “中 国 制 造 ” 的优 势 。 在 经 济 低 迷 期 ,价 格 合 理 、 质 量 可 靠 的 “ 国 制 造 ” 产 品 受 到 各 国 消 费 者 的 推 崇 。 据 中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国外比国内还便宜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国外比国内还便宜经常去欧美国家的人都清楚,在西方商场里,同样品牌的衣服、鞋帽、笔记本电脑等等,要比中国便宜得多。
让许多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些商品上还都有一个标签:“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比如,同一款Coach的拎包,在北京西单可能要价2000元人民币;但在美国的Outlet(类似品牌连锁店),可能只要不到100美元,按照汇率计算,国外价格不到国内的一半;同一款Hugo Boss的西服,在国内的精品店,标价动辄上万元人民币;而在美国的百货商场,一般也就在300到400美元。
于是,在美国,每到感恩节后的购物旺季,在许多商场里,触目可见是亚洲人,更多是中国人。
在一些Coach的专卖店,我常常看到,排队的顾客中,甚至10个中有七八个说中国话的同胞。
为什么?因为国内外差价太大了,许多中国人都愿意在美国购买,不少人更委托在国外的亲朋好友代为购买,然后运回国内。
服装如此,电子产品也不乏其例。
比如同一款苹果的Iphone手机,也是“中国制造”,在美国现在售价不到200美元;但在中国,至少3000元至4000元人民币;当然,鉴于美国的售价捆绑使用期限,但即使剔出其中的捆绑支出,在美国的苹果手机也比中国的便宜很多。
离谱的事情还有很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距市区行车30分钟左右的距离,往往一套独栋别墅连地皮带房子和花园,普通一点的,40万美元可以买到;简陋一点的,20万至30万美元也有出售。
以至于美国商务部一位搞统计的经济学家,听说这样的价位根本不可能在北京同等地段买到相同的房子,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中国的部分同等商品价格超欧赶美,尤其是“中国制造”的价格更是国内高于国外,原因当然有很多,税收调节可能是一个因素。
对一些奢侈品,比如,如果进口海外豪华轿车,自然有较高的奢侈税,国内的豪华轿车也自然会被课以较高的税收,这是对的。
但即使剔除这些税收,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价格落差。
我以前总以为,这种价差中有所谓“品牌的力量”的因素: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中国制造”的过程,赚取的只是小利;美国人赚的才是品牌大利,自然也才能更多让利给美国消费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2009年,中国商品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1年,中国商品出口额占全球商品贸易份额的10.5%,其中,工业产品出口金额占出口产品总金额的比重超过90%。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2年,全国商品出口金额3256亿美元,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额2970亿美元,占全年商品出口金额的91%;2011年,全国商品出口金额18986亿美元,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17980亿美元,占全年商品出口金额的95%。
与2002年相比,2011年工业产品出口到海外市场的金额增长了5倍多。
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海外主要集中在纺织、家电、五金、化工、钢铁、通信设备、汽车、机械设备等行业。
与此同时,我国也涌现出一些走出海外的代表企业,比如海尔。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海尔第一步采取了“先难后易”的出口战略,通过高质量树立了国际市场信誉,创出了牌子。
到1998年,海尔第二步开始推进国际化战略,即从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
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并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海尔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
从2006年开始,海尔开始了第三步开创全球化品牌战略,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
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
海尔的“三步走”战略,通过以出口创牌为导向,逐渐形成了国际竞争力;通过本土化认知、本土化扎根和本土化名牌三个阶段,推进了海尔国际化品牌的运营;通过提高自身运营管理速度和开拓创新,海尔赢得了国际知名品牌的美誉度。
虽说“中国制造”在海外取得了不小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呈现出廉价的产品形象。
“中国制造”仍处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制造组装、加工环节,产品技术含量和价格都较低。
二是面临国际竞争冲击加剧。
以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等国家为代表的“东南亚制造”正在兴起。
这些国家生产的产品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角逐着全球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中国制造”。
三是面对国际贸易摩擦增多。
“中国制造”长期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压力。
近期来看,这种针对中国产品贸易保护主义也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发生,这是“中国制造”在海外面临的新问题。
可以说,中国制造还处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底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和缺少国际知名品牌是制约中国制造在海外获得持久竞争力的瓶颈。
“中国制造”要在海外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需要向“微笑曲线”的设计研发和营销服务两端突破。
一是把“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
通过培育一批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突破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瓶颈。
首先,企业要增强创新意识,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要重视工艺流程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标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其次,企业要加大对制造行业的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企业在科技提升,人才培养,产品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
再次,企业在注重自主创新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国内企业开展合作,进行开放式创新。
最后,企业还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特别要重视在海外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在不同国家进行专利申请。
二是把“中国制造”打造成“中国品牌”。
通过培育一批中国企业的国际知名品牌,突破廉价产品形象的瓶颈。
海外市场的消费者尤其是那些发达国家市场的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品牌,通过品牌形象来认识企业。
中国企业要提升营销水平,提高售前、售后服务意识,建立快速响应服务机制。
企业还要向世界消费者讲述真实感人的品牌故事,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
“中国制造”作为一个集群品牌,可以通过国家和行业层面进行海外整体营销。
2009年,商务部曾在美国CNN上播出一则《中国制造》的商业广告,做了一次很好的海外营销尝试。
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培育中国跨国公司。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公司是突破“中国制造”在海外瓶颈的重要手段。
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一些海外企业资产价格大幅度下降,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走出去”的好时机。
企业通过“走出去”的形式开展对外投资,一方面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走出去”并购海外企业,不但可以获得先进技术,还可以通过并购国际知名品牌,实现企业品牌快速提升。
比如,联想通过并购IBMPC业务,不仅拥有IBM品牌五年的使用权,还提升了联想在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
吉利并购沃尔沃不仅获得了沃尔沃轿车品牌,还提升了吉利汽车的品牌国际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