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业务接入区指导手册

合集下载

综合业务接入区指导手册

综合业务接入区指导手册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达标活动指导手册目录一、综合业务接入区定义......................................................................... - 3 -(一)综合业务接入区网络结构..................................................................................... - 3 -(二)网络元素.................................................................................................................. - 3 -1.综合业务接入区.......................................................................................................... - 3 -2.微网格........................................................................................................................... - 4 -3.汇聚节点....................................................................................................................... - 4 -4.分纤点........................................................................................................................... - 4 -5.主干接入光缆 .............................................................................................................. - 5 -6.配线光缆....................................................................................................................... - 5 -7.联络光缆....................................................................................................................... - 5 -二、建成标准.......................................................................................... - 5 -三、综合业务接入区评分指标.................................................................. - 6 -(一)综合业务接入区评分指标定义及规则................................................................ - 6 -1.机房............................................................................................................................... - 7 -2.分纤点........................................................................................................................... - 9 -3.主干光缆..................................................................................................................... - 11 -四、综合业务接入区考核....................................................................... - 15 -五、综合业务接入区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07_NGB接入网综合网管系统操作手册(V2.0.8)

07_NGB接入网综合网管系统操作手册(V2.0.8)

NGB接入网综合网管操作手册版本:V2。

0.0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十一月版本号说明与版本历史版本号说明本文档的内容可能由于项目的持续工作而发生更改.每次更改,文档的发布日期和递进版本号都将明显的被更改。

版本号的递进遵循以下原则:版本x.yy。

zzzz 当文档中仅加入了纯粹编辑的更改时,第三位数字发生增长.初始数字为0。

Y 当其它类型的更改发生时,如技术改良、更正、更新等,第二位数字发生增长.初始数字为0。

X 当文档确定为一个阶段性文档时,第一位数字发生增长。

初始数字为1.版本历史目录1。

前言 (6)1.1 文档目的 (6)1。

2约定说明 (6)1。

3 名词解释 (7)2系统管理 (9)2。

1 系统登录退出 (9)2。

2 权限管理 (12)2.3 模板管理 (17)3业务管理 (23)3.1 设备管理 (23)3。

2 告警管理 (40)3。

3 链路监控配置 (47)3。

4 城网节点管理 (48)3。

5 设备联通测试 (50)3。

6 OLT设备管理 (51)3。

7 ONU设备管理 (115)3.8 EOC设备管理 (142)3.9 HFC设备管理 (158)4监控管理 (168)4。

1 监控页面 (168)4。

2 告警信息 (168)5 查询管理 (170)5.1名词解释 (170)5.2业务操作查询 (171)5.3告警查询 (172)5.4设备查询 (175)6 报表管理 (177)6。

1名词解释 (177)6.2统计报表 (178)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

任何个人、机构未经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无论通过电子形式或非电子形式。

1.前言1.1文档目的1。

2约定说明介绍符号的约定、键盘操作约定、鼠标操作约定.1.2.1符号约定“【】”表示键名、按钮名,例如:点击【确定】按钮、【更多】按钮。

《IDM30A-30AN综合业务接入设备》用户手册

《IDM30A-30AN综合业务接入设备》用户手册
5 主要技术指标......................................................................................................................................9
5.1 2M 接口规范 .................................................................................................................................9 5.2 FXO、FXS 接口规范 .................................................................................................................10 5.3 EM2/4 线接口规范 .....................................................................................................................10 5.4 同向 64K 接口规范.....................................................................................................................10 5.5 V.24 接口规范 .............................................................................................................................10 5.6 V.35 接口规范 .............................................................................................................................10 5.7 光接口 .........................................................................................................................................10 5.8 100M 以太网接口 .......................................................................................................................11 5.9 工作环境 ..................................................................................................................................... 11 5.10 外形与尺寸 ................................................................................................................................. 11

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IPRAN)业务承载与维护指引V

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IPRAN)业务承载与维护指引V

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业务承载与维护指引中国电信团体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六月目录前言 (3)一、名词解释 (4)二、业务承载需求 (5)(一)基站回传等自营业务大概系统的承载需求 (5)(二)政企业务的承载需求 (5)三、总体原则 (6)四、组网要求 (7)(一)依托城域主干网搭建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 (7)(二)A类与B类设备的互连要求 (7)(三)B与B设备间的互联方法 (8)(四)B设备与城域主干网的互联方法 (8)(五)RAN CE设置以及与城域网主干网的互联方法 (8)五、业务承载方案 (10)(一)方案一:PW+L3VPN (10)(二)方案二:CE+L3VPN (15)(三)推荐方案 (16)六、VPN摆设要求 (17)(一)RAN VPN的摆设要求 (17)(二)CTVPN193摆设要求 (18)(三)CTVPN194VPN摆设要求 (19)七、QOS摆设要求 (21)(一)基站回传等自营业务的QOS摆设战略 (21)(二)政企客户业务的QOS摆设战略 (23)八、网络治理 (25)(一)网管组网 (25)(二)A类设备的即插即治理 (26)(三)网管系统的摆设要求 (27)九、逻辑资源的分派 (28)(一)IP地点的筹划 (28)(二)VLAN资源的分派 (31)十、网络维护要求 (32)前言为满足大带宽、高品质、多点化的要害业务接入需求,团体公司自2009 年开始组织研究综合业务接入网技能标准和建立方案,在部分区域组织开展试点事情,采取IP RAN 和PTN 两种技能方案实现对移动基站回传、政企客户专线等多业务的融合承载。

目前,团体公司确定依托IP城域主干网一平面搭建基于IP RAN 技能的综合业务接入网,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公司多个城域网进行扩大试点,为在业务承载方案、组网要求、VPN摆设要求、QOS摆设要求、网管系统摆设要求、逻辑资源分派等方面范例并指导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扩大试点项目的实施摆设,明确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的维护分工与职责,团体公司特制定本业务承载及维护指引。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专线接入方案指导手册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专线接入方案指导手册

集团客户专线接入方案指导手册(第一版)客户响应中心二零一零年十月目录1概述中国移动网络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接入网、传输网和业务网。

如下图所示:业务网:业务网均为高性能服务器,均属网管中心管理范围。

武汉分公司只负责接入侧交换机的维护、数据制作、IP地址申请。

传输网:武汉移动使用了PTN、SDH、PON作为传输网设备,其中OTN作为传输网的核心调度层,调度大颗粒业务。

接入不同业务根据一定的原则使用不同的传输设备,该原则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接入网:主要用于实现各种业务的接入,并实现用户/流量的隔离,保证各类业务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接入层通过采用:光纤收发器+PTN、ONU+OLT、MSAP+SDH/MSTP、WLAN等多种技术实现业务的接入。

根据湖北移动公司武汉分公司对全业务运营下对固定宽带业务的发展要求,结合武汉市核心网、传输网的建设,为促进和指导业务及相关部门更好的开展集团客户专线业务,特制订本指导手册。

2GPRS-VPN业务解决方案GPRS网络做为一种承载网络,基于GPRS可以方便地实现多种丰富多彩的业务。

根据GPRS网络所具有的优点,可以方便的实现移动性、安全性、实时性等需求。

因此对于一些对流量、时延和带宽要求不是很高的企业应用,如银行、电力、交通、福彩、法院等行业可以通过GPRS实现接入,而且组网结构比较简单,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

因此我们说基于GPRS的行业性应用有着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2.1GPRS-VPN业务建设流程流程顺序如下:✧客户经理立项;✧项目经理委托设计院制作设计图纸、委托施工队进行现场及线路施工;✧项目经理发函至省公司集团客户部,由网管中心分配互联IP地址及用户IP地址段,并完成GPRS-VPN的局数据制作;✧由传输数据中心完成GPRS-VPN接入交换机数据制作;✧客户可按配置模板自行配置客户端路由器,如客户无法完成配置,客户响应中心安排技术支持人员至客户现场完成路由器调测;✧数据业务中心完成制卡工作,并由客户响应中心与全业务运营中心完成业务联调及开通工作。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专线接入方案指导手册第一版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专线接入方案指导手册第一版

集团客户专线接入方案指导手册(第一版)客户响应中心二零一零年十月目录1概述中国移动网络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接入网、传输网和业务网。

如下图所示:业务网:业务网均为高性能服务器,均属网管中心管理范围。

武汉分公司只负责接入侧交换机的维护、数据制作、IP地址申请。

传输网:武汉移动使用了PTN、SDH、PON作为传输网设备,其中OTN作为传输网的核心调度层,调度大颗粒业务。

接入不同业务根据一定的原则使用不同的传输设备,该原则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接入网:主要用于实现各种业务的接入,并实现用户/流量的隔离,保证各类业务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接入层通过采用:光纤收发器+PTN、ONU+OLT、MSAP+SDH/MSTP、WLAN等多种技术实现业务的接入。

根据湖北移动公司武汉分公司对全业务运营下对固定宽带业务的发展要求,结合武汉市核心网、传输网的建设,为促进和指导业务及相关部门更好的开展集团客户专线业务,特制订本指导手册。

2GPRS-VPN业务解决方案GPRS网络做为一种承载网络,基于GPRS可以方便地实现多种丰富多彩的业务。

根据GPRS网络所具有的优点,可以方便的实现移动性、安全性、实时性等需求。

因此对于一些对流量、时延和带宽要求不是很高的企业应用,如银行、电力、交通、福彩、法院等行业可以通过GPRS实现接入,而且组网结构比较简单,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

因此我们说基于GPRS的行业性应用有着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2.1GPRS-VPN业务建设流程流程顺序如下:✧客户经理立项;✧项目经理委托设计院制作设计图纸、委托施工队进行现场及线路施工;✧项目经理发函至省公司集团客户部,由网管中心分配互联IP地址及用户IP地址段,并完成GPRS-VPN的局数据制作;✧由传输数据中心完成GPRS-VPN接入交换机数据制作;✧客户可按配置模板自行配置客户端路由器,如客户无法完成配置,客户响应中心安排技术支持人员至客户现场完成路由器调测;✧数据业务中心完成制卡工作,并由客户响应中心与全业务运营中心完成业务联调及开通工作。

移动 电信 联通 01 接入网综合网管用户手册

移动 电信 联通  01 接入网综合网管用户手册

联通接入网综合网管用户手册华捷有限公司2015年1月目录1引言 (5)1.1编写目的 (5)1.2背景 (5)2用途 (5)2.1功能 (5)2.2性能 (5)3运行环境 (6)3.1硬件设备 (6)3.2支持软件 (6)4软件系统详细使用说明 (7)4.1首页 (7)4.1.1OLT设备信息 (7)4.1.2ONU设备信息 (9)4.1.3AG设备信息 (9)4.1.4DSLAM设备信息 (10)4.1.5告警级别统计 (10)4.1.6端口占用统计 (12)4.1.7系统设置 (12)4.2监测拓扑 (13)4.2.1拓扑展示 (13)4.2.2树形展示 (18)4.2.3视图编辑 (20)4.2.4自定义视图 (21)4.3资源管理 (25)4.3.1设备资源 (26)4.3.2设备物理组成 (26)4.3.4增删逻辑 (27)4.3.5设备备份 (28)4.3.6拓扑_视图备份 (30)4.3.7资源备份 (30)4.4性能管理 (32)4.4.1性能查询 (32)4.4.2查询条件 (34)4.4.3性能数据显示 (34)4.4.4性能查询统计类型 (35)4.5故障管理 (39)4.5.1告警监控 (39)4.5.2告警配置 (42)4.5.3告警查询 (44)4.5.4告警统计 (46)4.5.5风格设定 (47)4.5.6告警人工维护 (47)4.5.7告警右键派单 (49)4.6报表中心 (50)4.6.1资源报表 (50)4.6.2告警报表 (54)4.6.3性能报表 (56)4.7操作维护 (71)4.8业务激活 (71)4.9系统管理 (71)4.9.1用户组管理 (72)4.9.2模块管理 (72)4.9.3权限管理 (73)4.9.4角色管理 (73)4.9.5日志管理 (76)4.9.7修改密码 (76)4.9.8远程终端 (77)1引言1.1编写目的本用户手册是为A联通接入网综合网管编制,用于指导接入网相关业务开展过程中的系统支撑运维工作,本手册的阅读对象拥有不同权限的系统运维支撑人员,普通用户及系统管理员。

UNIS R3900 R5900综合业务网关 接口模块手册说明书

UNIS R3900 R5900综合业务网关 接口模块手册说明书

UNIS R3900/R5900综合业务网关接口模块手册紫光恒越技术有限公司资料版本:6W110-20210602Copyright © 2021 紫光恒越技术有限公司及其许可者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书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UNIS为紫光恒越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对于本手册中出现的其它公司的商标、产品标识及商品名称,由各自权利人拥有。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手册内容有可能变更。

紫光恒越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者提示的情况下对本手册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本手册仅作为使用指导,紫光恒越尽全力在本手册中提供准确的信息,但是紫光恒越并不确保手册内容完全没有错误,本手册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也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前言R3900/R5900综合业务网关接口模块手册主要介绍了设备支持的接口类型、线缆连接和适配关系等内容。

前言部分包含如下内容:•读者对象•本书约定•产品配套资料•资料意见反馈读者对象本手册主要适用于如下工程师:•网络规划人员•现场技术支持与维护人员•负责网络配置和维护的网络管理员本书约定1. 命令行格式约定格式意义粗体命令行关键字(命令中保持不变、必须照输的部分)采用加粗字体表示。

斜体命令行参数(命令中必须由实际值进行替代的部分)采用斜体表示。

[ ] 表示用“[ ]”括起来的部分在命令配置时是可选的。

{ x | y | ... }表示从多个选项中仅选取一个。

[ x | y | ... ]表示从多个选项中选取一个或者不选。

{ x | y | ... } *表示从多个选项中至少选取一个。

[ x | y | ... ] *表示从多个选项中选取一个、多个或者不选。

&<1-n>表示符号&前面的参数可以重复输入1~n次。

# 由“#”号开始的行表示为注释行。

2. 图形界面格式约定格式意义< > 带尖括号“< >”表示按钮名,如“单击<确定>按钮”。

通信设计-综合业务接入区技术培训资料课件

通信设计-综合业务接入区技术培训资料课件

(一)在进行区域划分时应充分 考虑湖泊、河流、山脉等天然界 限以及城市规划、社区划分、业 务密集程度等界限; (二)若使用的PON设备光模块 可正常工作的全程光衰耗为26dB 以内,则最远端客户至综合业务 节点的物理路由应小于8公里,区 域面积应控制在5平方公里以内; 若使用的PON设备光模块可正常 工作的全程光衰耗为28dB以内, 则最远端客户至综合业务节点的 物理路由应小于12公里,区域面 积应控制在10平方公里以内; (三)对边界区域的客户接入路 由应根据区域内的管道资源及光 缆资源等进行综合分析、调整, 以最节约资源为原则。
综合业务区资源呈现
3、【苏州津梁街综合业务区01 】逻辑关联详细资源呈现
4、【苏州津梁街综合业务区01 】物理区域所有资源呈现
综合业务区资源预警ຫໍສະໝຸດ 【苏州津梁街综合业务区01 】物理区域内的资源预警
综合业务区资源呈现
目前综合业务区报表工具可以从新管线-【报表管理】-【综合业务接入 区】,可定期关统计及分析全区或本区域的综合业务区资源情况及业务分 析情况。
综合业务区的使用
2、 二级光交箱体配置原则: 1) 对于城市密集区域、周边覆盖15个客户或3个小区以上的区域,优先选用 576箱体(实配576芯)光交; 2) 对于普通乡镇区域、周边覆盖小于15个客户或3个小区以下的区域,优先 选用576箱体(实配288芯)光交,酌情考虑288箱体(实配288芯)光交。 (三) 二级光缆设计配置原则: 1、二级光缆选用芯数: 1)576箱体(实配288芯)或288箱体(实配288芯)的二级光交配置24芯二 级光缆接入一级光交; 2) 576箱体(实配576芯)的二级光交配置48芯二级光缆接入一级光交。 2、二级光缆长度: 1) 原则上二级光缆长度应控制在1km左右。 2) 对于一级光交没有覆盖到的乡镇中心,可以适当放宽二级光缆长度限制在 3km左右,并确保设置在乡镇中心区域。 3、二级光缆路由: 1) 原则上二级光缆路由不应与综合业务接入区一级光缆路由重合,应尽可能 设置在一级光缆主路附近的临街上,避免占用主干道路管孔,实现纤芯收敛。

综合业务接入区业务承载方案

综合业务接入区业务承载方案

集客类型业务员的接人处理。在这种带有误解的认识的影响下 ,工 务建设 阶段 中使用 了成 本较 高的 PTN ̄DH类型 处理技 术 来进行
作人员也就未能完全发挥出综合类型业务接人区的作用,导致相 承载。由于基站 PTN ̄DH在使用中存在接人数量方面的上限,因此
应地 区的业务 办理能力受到 了影 响 ,也制约 了网络业务 的发展 ,这 单点 中不能接人 数量过多 的互联 网类型专线或 者是多 支链 类型语
一 78一 科 学技 术创新 2018.24
综 合业 务接入 区业 务承载 方案
唐 思密 (中国移动 通信 集 团河 北有 限公 司秦 皇 岛分公 司 ,河北 秦 皇 岛 066000)
摘 要 :为 了保证 综 合 类型 业务接 入 区有 良好 的建 设 以及使 用效 果 ,应认 识 到综 合 类型 业务 接入 区的 重要 性 ,并 能结 合 综合
有时会出于实际 项 目投资金额 的因素 ,在项 目建设 中使用 的配套
1-2分纤点在部署方面过于稀疏。在当前的综合类型业务接人 传输投资仅仅包含了末端类型光缆 ,而其他的部分的构建均使用
区发展 中 ,还存在着 分纤点在部署方 面过于稀疏 的问题 ,在 部分综 了现有的光缆基础 ,这种 网络建设 方案具有建设 速Jl芟J陕的优势 ,能
限制 了分 光 比数值 的强度 以及 具体 的业务计 入能力 。在各方 面性
1.1综合类型业务接人区在功能识别方面的不足。在当前综合 能均受到影响的情况下 ,综合类型业务的接人能力也受到了较大
类型业务接入区发展中,人们对于综合类型业务接人区的重视程 影响 ,综合类 型业务接人 能力 直接降低 。
合类 型业 务接入 区 当中紧紧存 在 3个到 5个 一级类 型交 接箱 ,并 快速的满足用户对 于宽带的各方面要求 。但 在这种 建设方案也 存

综合业务区建设指导意见说明

综合业务区建设指导意见说明

综合业务区建设指导意见一、概述(一)定义综合业务接入区是指将一定范围内的家庭宽带、集团客户专线、基站等电信业务规划为一个独立的区域,能满足该区域内电信全业务接入需求。

(二)建设内容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包含业务汇聚点、配线层光缆、分纤点。

二、建设目的(一)合理规划ODN网络,降低网络建设成本;(二)网络结构实现光纤化和无源化;(三)配线层光缆更接近用户,用以提供下层快速和低成本接入条件;(四)配线层光缆应满足10-20年业务发展需求。

(一)汇聚机房(汇聚点)内的设备(OLT、ODF等)(二)配线层光缆(三)分纤点光交箱(四)不包含主干层光缆环、用户层分光点等(见下图)接入层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的基准数据为规划区内的家庭建筑户数、政企建筑户数以及基站数量。

并以汇聚机房为核心,以分纤点的布放位置为主要考虑因素,达到一次性建设满足今后多年全业务接入需求的目的。

(一)区域规划1.相邻综合业务区的分界应依附集镇规划,以自然河流、湖泊、公园、绿化带、主干街道以及其它妨碍光缆线路穿行的大型障碍物为界进行划分。

2.相综合业务接入区内的道路和建筑物应相对稳定。

对于成熟区域优先实施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

对于政府规划区等新兴区域暂缓建设,等待开发阶段完成后再行建设。

3.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基础数据分为两部分,独享纤芯业务和共享纤芯业务。

其中,独享纤芯业务包含规划区内的目标基站、室分站、拉远站以及A类政企(独享双向四芯)、B类政企(独享单向二芯)等,共享纤芯业务包含规划区内所有可接入OLT的业务,含所有C类政企业务和家庭住户。

共享纤芯业务按照等效住户数来计算,每一C类政企按照2个等效住户数计算,每一家庭建筑户按照1个等效住户数计算。

4.为便于注:若一定范围内的等效住户数过少,则不适合采用综合业务接入区架构。

(二)汇聚机房1.每个综合业务区应规划1-2个汇聚机房;2.机房尽可能靠近用户密集区域;3.机房所在建筑物附近应设立地面分纤点(光交箱),避免后期大量接入光缆进入机房施工。

中债综合业务平台客户端使用手册说明书

中债综合业务平台客户端使用手册说明书

中债综合业务平台客户端使用手册(桌面端、互联网端)V1.4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二三年六月目录1 引言 (1)1.1 背景 (1)1.2 编写目的 (1)1.3 阅读对象 (1)2 安装准备 (1)2.1 计算机配置要求 (1)2.2 安全软件设置 (2)2.3 软件安装包说明 (2)2.4 开通网络访问权限 (2)2.4.1 开通网络访问 (2)2.4.2 设置本地域名映射(仅适用于桌面客户端) (3)2.4.3 验证网络连通性 (3)3 软件安装卸载及版本更新 (4)3.1 安装步骤 (4)3.1.1 中文语言安装步骤 (4)3.1.2 英文语言安装步骤 (6)3.2 版本更新 (8)3.3 安装成功检查 (9)3.4 软件卸载 (10)4 客户端功能简介 (11)4.1 登录相关功能 (12)4.1.1 登录功能 (12)4.1.2 证书下载 (13)4.1.3 证书自动更新 (19)4.1.4 代理配置功能(仅适用于互联网客户端) (20)4.1.5 开户临时码申请功能(仅适用于互联网客户端中文环境) (21)4.1.6 开户临时码登录功能(仅适用于互联网客户端中文环境) (26)4.2 客户端其他功能 (29)4.2.1 主界面初始状态 (29)4.2.2 子系统菜单区域 (29)4.2.3 功能菜单区域 (32)4.2.4 提醒菜单区域 (37)附录 1常见问题及处理 (48)1.1 问题1:双击客户端应用图标无反应 (48)1.2 问题2:启动时报错“未知错误” (50)1.3 问题3:启动时报“客户端文件已损坏” (54)1.4 问题4:登录界面提示“检索COM类工厂中CLSID...”或“Retrieving the COM class factory for ...” (55)1.5 问题5:登录界面显示“未检测到Ukey或无法识别Ukey” (58)1.6 问题6:登录界面显示“Ukey中无可用证书”或“No certificate available in the Ukey...”.. (60)1.7 问题7:登录界面提示“初始化连接失败” (62)1.8 问题8:点击“登录”按钮后一直显示“正在加载主界面”或“加载主界面失败” (69)1.9 问题9:下载软证书时需要输入而非重新设置管理工具的pin码 (70)1.10 问题10:客户端打不开PDF文件 (70)1.11 问题11:互联网客户端代理测试不通 (71)1.12 问题12:解锁时提示用户未登录 (71)1.13 问题13:telnet命令不可用 (71)1.14 问题14:自动更新时间过长 (72)1.15 问题15:客户端安装包启动报错 (73)1.16 问题16:文件证书导入/导出中债软证书管理工具? (73)1.17 问题17:操作页面生僻字汉字展示为方框 (75)附录 2基础软件检查方法 (76)1.1 VC++检查方法 (76)1.2 .NET Framework检查方法 (76)1.3 中央国债Key驱动检查方法 (77)1.4 中央国债Key驱动手工卸载 (78)1.5 中央国债Key驱动手工安装 (78)1.6 中债软证书管理工具检查 (78)1.7 中债软证书管理工具手工卸载 (79)1.8 中债软证书管理工具手工安装 (79)1.9 CFCA依赖组件检查方法 (79)1.10 CFCA依赖组件手工卸载 (81)1.11 CFCA依赖组件手工安装 (82)1.12 PDF阅读器检查方法 (82)1引言1.1背景为保障中债综合业务平台用户正常安装、使用中债综合业务平台客户端(桌面端、互联网端,以下简称客户端)软件,特编写此手册。

IAD综合接入设备产品手册(SIP)20201227

IAD综合接入设备产品手册(SIP)20201227

IAD 综合接入设备产品手册(SIP)文档编号:2020年1月目录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适应设备的型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读者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平安要那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产品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及特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网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规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机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面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业务接入区指导手册

综合业务接入区指导手册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达标活动指导手册目录一、综合业务接入区定义........................................ - 3 -(一)综合业务接入区网络结构 ................................................................................... - 3 -(二)网络元素 ............................................................................................................... - 3 -1.综合业务接入区 ....................................................................................................... - 3 -2.微网格 ....................................................................................................................... - 4 -3.汇聚节点 ................................................................................................................... - 4 -4.分纤点 ....................................................................................................................... - 4 -5.主干接入光缆 ........................................................................................................... - 5 -6.配线光缆 ................................................................................................................... - 5 -7.联络光缆 ................................................................................................................... - 5 -二、建成标准.................................................. - 5 -三、综合业务接入区评分指标.................................... - 6 -(一)综合业务接入区评分指标定义及规则 ............................................................... - 6 -1.机房 ........................................................................................................................... - 7 -2.分纤点 ....................................................................................................................... - 8 -3.主干光缆 ................................................................................................................. - 10 -四、综合业务接入区考核....................................... - 13 -五、综合业务接入区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ZXSS10_I524综合接入设备用户使用手册

ZXSS10_I524综合接入设备用户使用手册

ZXSS10_I524综合接入设备用户使用手册ZXSS10 I524综合接入设备用户使用手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ZXSS10 I524综合接入设备用户使用手册资料版本20051110-R1.0 产品版本V1.0策划中兴通讯学院文档开发部编著赵昊夏峻东季敬敏审核朱文胜* *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邮编:518057技术支持网站:客户支持中心热线:(0755)26770800 800-830-1118 传真:(0755)26770801E-mail:***********.cn* * * *编号:sjzl20052281声明本资料著作权属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著作权人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摘录、复制或翻译。

侵权必究。

和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中兴通讯产品的名称和标志是中兴通讯的专有标志或注册商标。

在本手册中提及的其他产品或公司的名称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或商名。

在未经中兴通讯或第三方商标或商名所有者事先书面同意的情况下,本手册不以任何方式授予阅读者任何使用本手册上出现的任何标记的许可或权利。

本产品符合关于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方面的设计要求,产品的存放、使用和弃置应遵照产品手册、相关合同或相关国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由于产品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本资料中的内容可能与实际产品不完全相符,敬请谅解。

如需查询产品的更新情况,请联系当地办事处。

若需了解最新的资料信息,请访问网站目录第1章产品介绍..................................................................................................... 1-11.1 产品简介........................................................................................................ 1-11.2 系统概述........................................................................................................ 1-21.3 产品清单........................................................................................................ 1-31.4 产品特点........................................................................................................ 1-41.5 电源要求........................................................................................................ 1-71.6 使用环境........................................................................................................ 1-7第2章产品外观..................................................................................................... 2-1 i2.1 产品外形........................................................................................................ 2-12.2 指示灯........................................................................................................... 2-32.3 接口和协议.................................................................................................... 2-42.3.1 接口..................................................................................................... 2-42.3.2 协议..................................................................................................... 2-5第3章系统的连接................................................................................................ 3-13.1 系统应用环境................................................................................................ 3-13.2 硬件安装........................................................................................................ 3-3第4章WEB配置.................................................................................................. 4-1 ii4.1 登陆................................................................................................................ 4-24.2 当前运行参数显示........................................................................................ 4-54.3 端口服务状态................................................................................................ 4-74.4 向导................................................................................................................ 4-94.4.1 选择网络模式..................................................................................... 4-94.4.2 选择BGW地址................................................................................ 4-114.4.3 选择W AN口IP地址获得方式....................................................... 4-134.4.4 设置确认........................................................................................... 4-174.4.5 配置成功........................................................................................... 4-214.5 用户管理...................................................................................................... 4-22 iii4.6 重新启动...................................................................................................... 4-234.7 全部保存...................................................................................................... 4-25第5章维护与故障解答........................................................................................ 5-15.1 安全注意事项................................................................................................ 5-15.2 维护保养........................................................................................................ 5-15.3 常见故障........................................................................................................ 5-2 iv第1章产品介绍1.1 产品简介感谢你选择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ZXSS10 I524综合接入设备。

新型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要点

新型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要点

2021年6期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研究视界新型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要点何小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河源分公司,广东河源517000)15G 通信技术背景下综合业务接入区的目标演进架构分析综合业务接入区的组成要素可知,主要包括机楼、接入点机房、主干光网络节点、配线光网络节点以及主干和配线光缆等。

技术人员应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角度出发,找准综合业务接入区内接入点机房位置,并对具体设置情况进行了解,之后可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向A 网络架构和B 网络架构具体演进。

一是向A 网络架构演进。

A 网络架构中的用户节点部分到综合业务机楼部分,应确保为无源连接方式,同时要在综合业务机楼部分安装汇聚与接入设备。

在该架构下,要控制好机楼面积空间,并科学引入电源。

考虑到较大的光缆出局纤芯容量,应关注A 网络架构应用场景的实际条件,要确保满足BBU 大集中、机房条件好、管道资源条件好等要求。

二是向B 网络架构演进。

在部署综合业务接入区的机房时,一般应部署接入点机房,数量为2。

同时要对网络现状和业务需求进行了解,以有效的控制设备下沉,部分接入设备可能会在综合业务局站中设置。

B 网络架构对应用场景的要求低于A 网络架构,即一般应用在BBU 小集中、机房条件相对较差、管道资源相对不足的区域。

2新型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建设要点2.1优化布局思路在建设新型综合业务接入区时,要找准业务归聚的中心点,即综合业务接入区局站,在局站中,要对OLT 设备、BBU 池、IPRAN 、传输OTN 等设备进行科学部署。

建设人员应对布局思路进行优化,要对现网接入网机房的自有率、面积等进行了解,在布局时,应优先选择具有丰富管线资源,同时机房条件较好,外电容量较大的局站,同时确保具备良好的光缆进出条件。

在新建综合业务局站时,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自建/购买或长期租用(租期一般10年以上),同时要将自有或长租率控制在高于90%的范围内。

新型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要点研究

新型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要点研究
2 新型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要点 2.1 优化布局思路 建设人员应对布局思路进行优化,要对现网接入网机房的
自有率、面积等进行了解,在布局时,应优先选择具有丰富管 线资源,同时机房条件较好,外电容量较大的局站,同时确保 具备良好的光缆进出条件。在新建综合业务局站时,应采取的 主要方式为自建/购买或长期租用(租期一般10年以上),同时 要将自有或长租率控制在高于90%的范围内。在具体设置综合 业务局站时,应找准接入光缆和中继光缆的分界点,并科学设 置在该位置。中继光缆在综合业务局站以上,在对接入光缆进 行组网时,应以综合业务局站为中心。
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4月下 6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IT技术论坛
新型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要点研究
段力 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Hale Waihona Puke 摘 要 现阶段,我国综合系统业务接入区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可在布局、资源释放以及架构优化等方面进一步调 整,从而实现深度覆盖。基于此,要建设新型综合业务接入区,以综合业务承载网为核心,完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建设。本文就此展开了相关内容的探讨。 关键词 综合业务;业务接入区;接入区建设
1 5G网络综合业务系统接入区的划分原则及覆盖标准
对综合业务系统接入区进行建设,应了解其基本类型, 即掌握其划分原则。一般以地理位置为划分标准,在划分成 若干个小区域时,则以道路、小区、河流等为边界。对于各个 综合业务系统接入区而言,要注重实现各个区域业务区之间的 无缝衔接、覆盖与融合,同时避免相互之间存在交叉,确保彰 显出资源唯一性和归一性的特征。对综合业务系统接入区进行 具体划分时,应参照网络资源现状,了解现有的OLT布局,确 保实现真正的优化完善。具体应遵从的原则为“三个不跨”原 则:一是对于成型的区域,常见的为校园、产业园区和住宅小 区等,要避免跨区;二是在连接综合业务区时,要避免跨业务 片区;三是在接入用户时要避免跨区,对于重要政企专线等需 要全程双路由的客户除外。针对综合业务系统接入区,确定其 覆盖面积时,应参照相应的标准。若综合业务接入区位于城 市区域,即用户密度和业务密度较高,则覆盖面积的标准为 3~4km2。若该城区的业务密集程度较小,则覆盖面积范围应为 4~5km2。县城区域或发达乡镇,覆盖面积标准应为5~10km2。 若需要在农村地区建设综合业务系统接入区,则要按每个乡镇 进行统筹布局,一般将其划定为一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同时应 保持独立。对于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且能够实现高度协同且能够 与长期业务发展需要相契合的区域,在布设综合业务系统接入 区时,则要以现有的网络资源为基础,分析OLT网络的实际覆 盖现状,并由此对业务区进行科学的划分,同时要对网络架构 进行灵活的选择[1]。

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

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

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作者:丛德志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19期【摘要】近年来,加强基础网络资源配备,逐步缩短用户接入距离,成为中国移动建设综合业务接入区的总体性要求。

在围绕综合业务接入区,开展管道和光缆等基础设施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随着移动全业务的发展,网络和客户对光纤的需求急剧增加,业务接入多样化和带宽需求激增的需求,使得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优化建设的工作,必须随着市场的发展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

改善网络结构、优化网络层级、均衡网络连接资源和强化业务接入能力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引言:中国移动是最先提出四网协同发展策略的运营商,中国移动认为应该依托综合业务服务区,面向全业务需求,加强对于基础网络资源储备的多样化努力。

在这一策略的指导之下,加强基础网络资源储备,积极提升光缆网络覆盖的密度和深度,才能够推进网络向宽带化和IP 化的方向发展。

研究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划分,统筹的考虑其投资集中化和运营维护管理等工作内容,并且整体规划建设网络管道和光缆等资源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实现覆盖主要道路和重点客户所在区域就可以快速推动移动通信运营全业务的推进步伐。

一、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原则和目标1.1 管道规划遵循统筹规划原则为了满足现代化移动网络的发展需求,依托于综合业务区的网络建设,应该强调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打通网络覆盖充足容量的连通性,形成一张管道的网络来支撑综合业务的快速接入。

也就是说,针对主要道路,实现全面管道覆盖,对于管道的断点进行沟通,并且进行管道网络瓶颈的扩容,加强对于入层管道建设,次要及管道建设和接入层管道建设的充足配给。

引入光缆,提供非常充足的综合区管道设置。

1.2 管道建设注重管位选择满足网络通讯发展的综合区管道铺设,应该尽可能选择在人行横道或者绿化带附近,这样就可以减少对交通路线的影响,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尽量选择在线缆需要的地方引出一侧,来进行管道的敷设,从而可以在规划确定道路土壤夯实的同时,考察当地的土质,科学化的建设管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达标活动指导手册目录一、综合业务接入区定义........................................ - 3 -(一)综合业务接入区网络结构 ................................................................................... - 3 -(二)网络元素 ............................................................................................................... - 3 -1.综合业务接入区 ....................................................................................................... - 3 -2.微网格 ....................................................................................................................... - 4 -3.汇聚节点 ................................................................................................................... - 4 -4.分纤点 ....................................................................................................................... - 4 -5.主干接入光缆 ........................................................................................................... - 5 -6.配线光缆 ................................................................................................................... - 5 -7.联络光缆 ................................................................................................................... - 5 -二、建成标准.................................................. - 5 -三、综合业务接入区评分指标.................................... - 6 -(一)综合业务接入区评分指标定义及规则 ............................................................... - 6 -1.机房 ........................................................................................................................... - 7 -2.分纤点 ....................................................................................................................... - 8 -3.主干光缆 ................................................................................................................. - 10 -四、综合业务接入区考核....................................... - 13 -五、综合业务接入区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光交进线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光交进线光缆成端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光交跳线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接入区纤芯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命名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光交箱的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光交箱模块的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光分纤箱的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光分纤箱端子的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光缆预留的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光纤分配架、光交箱及分纤箱的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光纤配线架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光纤终端单元的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光纤连接线的敷设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光交箱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分纤箱/盒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箱体内外光缆布放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综合业务接入区定义(一)综合业务接入区网络结构综合业务接入区包括汇聚节点、主干接入光缆、分纤点、配线光缆、联络光缆等网络要素。

其常见网络结构如图1.2-1。

配线光缆二级分纤点二级分纤点图1.2-1 综合业务接入区网络结构图(二)网络元素1.综合业务接入区综合业务接入区是指为满足基站、WLAN、集团客户专线、家庭宽带等各类业务接入需求,结合行政区域、自然区划、路网结构和客户分布,将城市建成区域或其它业务密集区,如发达乡镇,划分成多个能独立完成业务汇聚的区域。

综合业务接入区应包括汇聚节点、分纤点、主干接入光缆、配线光缆、联络光缆等网络要素。

2.微网格针对城市建成区,可将综合业务接入区划分为多个半径100-200米、包含1-2个二级分纤点的微网格,微网格所包括的具体目标用户明确,实现快速业务接入。

3.汇聚节点汇聚节点指负责一定区域内各类业务汇聚和疏导的节点,共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用于单个汇聚区域内业务收敛的普通汇聚节点;第二类是用于单个或多个汇聚环业务收敛并实现与核心节点互联的骨干汇聚节点,主要配置10/40/100GE PTN、OTN、OLT等设备。

4.分纤点分纤点是指为实现客户业务快速、便捷接入在光缆路由上设置的具备纤芯调度和分配功能的光缆网络节点。

分纤点的定义要点:能够实现集客、家庭宽带、基站、室分等各类接入的光交接箱/分纤箱。

根据其所处网络位置和实现功能,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主干接入光缆路由上的一级分纤点,实现光缆分配和调度;第二类是配线光缆路由二级分纤点,主要面向多个商业楼宇或住宅楼宇,实现集客、家庭宽带、基站、室分等各类接入。

一级分纤点主要实现光缆调度和分配功能,二级分纤点主要实现业务接入功能。

5.主干接入光缆主干接入光缆是指汇聚节点与一级分纤点或两个一级分纤点之间的光缆,主要是完成汇聚节点至多个业务接入点之间公共路由上光缆的集中化部署。

6.配线光缆配线光缆是指一级分纤点和二级分纤点间的光缆。

7.联络光缆联络光缆是指相邻综合业务接入区一级分纤点之间、一级分纤点与基站节点之间的光缆。

主要用于双上联跨不同综合业务接入区组网使用。

二、建成标准综合业务接入区已划分明确的区域边界,具备1-2个业务汇聚点机房,主干接入光缆和分纤点已完成部署,即:主干接入光缆路由达到规划要求;其中城市建成区的主干接入光缆平均纤芯数不低于96芯,一级分纤点光交的平均容量不低于144芯,并按照覆盖半径要求,完成分纤点(含一/二级分纤点)部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