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远古的传说-
部编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3课 远古的传说
![部编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3课 远古的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f4163b236c85ec3a87c2c553.png)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 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 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 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
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目录导航
01 目 标 导 航 02 知 识 要 点 03 探 究 指 导 04 历 史 图 片 05 解 题 技 巧 06 过 关 训 练 07 合 作 探 究
课程标准
目标导航 考纲要求
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 信息。
材料指出黄帝造出宫室、车船,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和 音乐。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在衣、食、住、 行、文化方面的变化。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根据的,近年 来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有。
( B )3.(2018德州)“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 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 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 A )4.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崇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①炎帝 ②黄帝 ③尧 ④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C )7.2019年4月5日,己亥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 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共 同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他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其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2024年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7bfc1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8.png)
2024年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详细内容包括:对黄帝、炎帝等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进行学习;探讨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分析远古传说中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掌握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远古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炎帝等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
难点:远古传说中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黄帝、炎帝的壁画,引发学生对远古传说的好奇心。
2. 新课内容:结合教材,讲解黄帝、炎帝等人物的事迹及其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出的贡献。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远古传说中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黄帝、炎帝的题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远古传说。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内容:远古传说人物:黄帝、炎帝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黄帝、炎帝的认识。
2. 答案要求:要点包括黄帝、炎帝的事迹、贡献以及他们的形象在华夏族形成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与远古传说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关于黄帝、炎帝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突出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等核心知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课件(含视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课件(含视频)](https://img.taocdn.com/s3/m/9e1bd8f9aa00b52acec7ca16.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复习(2016部编)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夯实基础
一、 炎黄联盟
1. 炎黄部落:阪泉之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代 部落结成联盟。 2. 人文始祖: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黄 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 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 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原始 距今 生活 居民 时间 地区
原始 农耕
河 姆
约七八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千年 河姆渡村
骨耜耕地 种植水稻
渡
原始畜牧业
原始 手工业
饲养水牛、 猪和狗
干栏式房屋 制造陶器、玉器 和骨哨
半 坡
约六千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
磨制石器
年
半坡
种植粟
饲养猪狗等家 畜、
鱼叉、鱼钩、渔 网捕鱼
半地穴式房屋、 制造彩陶、纺织、 制衣。
1、黄帝之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 领先后有尧、舜、禹。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三、尧舜禹的“禅让”
2、“禅让”是怎么回事? 读教材进行说明。
禅让制—— 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禅让”的实质—— 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导的制 度。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三、尧舜禹的“禅让”
思考: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呢?
古书《淮南子》里解释: 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 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 而土是黄色,故名“黄 帝”。
黄帝手植柏
动 脑 筋:
材料研读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 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 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 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件】【统编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件】【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46221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4.png)
炎黄联盟
炎帝祭祀大典
海内外华人拜谒黄帝陵
炎黄联盟
读课本第一目“炎黄联盟”的内容,结合材料 讲述历史故事。
(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 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阪泉之战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 中原发展。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了尖锐的 矛盾,爆发了阪泉之战。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战败 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炎黄联盟。
简述战争结果:生活在黄河
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 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 族,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 人文始祖。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炎帝
黄帝
请结合课本说一说,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他们有哪些 发明?这些发明都是他们本人所完成的吗?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 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 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甘肃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铜刀
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
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河南龙山文化的陶觚
小游戏——交头接耳
游戏规则:
第一个同学把小纸条上的句子记住,小声地传给另一 个附近的同学,直到传给最后一个同学,最后一个同学把 听到的句子写到黑板上,然后与小纸条上的原句对比。两 组同学分别进行,更接近原句的一组获胜。
涿鹿之战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力更加强大。后来, 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断向西发展,对炎黄联盟造成威胁。公元 前26世纪,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 鹿东南)的原野上,蚩尤战败被杀。炎黄联盟得到更大发展。
炎黄联盟
3《远古的传说》优质课件-(共27张PPT)
![3《远古的传说》优质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673aeaf61fb7360b4c65ba.png)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炎黄部落联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 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 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人文初祖:炎帝 黄帝
材料研读:课本15页
读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A
4.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于贤德之人 的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民主制 D.分封制 5.人们在浙江绍兴建有一座著名大禹陵,为大禹建 陵主要是纪念他( ) A.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B.品德高尚,让位给尧 C.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发明耒耜,教民农耕
B
A
课外作业 • 1、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 年前。 • 2、华夏族最早形成于 部落联合 部落,通过涿鹿之 战,打败 ,组成部落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 3、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还 有 、 、 。他们都采用相同的办法把位置让给后者, 这种办法历史上叫做 。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挖掘水井 制造船只 学会炼铜 弓箭 指南车
传说中黄帝时期的发明—— 仓颉创造文字 伶伦制作音律 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隶首发明算盘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文平传年 明定。, ,蚩创神中 唯尤造州华 有乱指轩开 孙 我。南辕国 中 先世车自五 山 。界,古千 —— 1、炎黄联盟,形成 日后的华夏族 2、发明创造,为日 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活动与探究
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先名们对上古洪荒 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 远古传说有夸张,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不可全信,也 不可完全否定它。历史事实则是完全真实的,可以完全相信它。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知识点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cd5bd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1.png)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三课远古的传说1.第一课:讲述一百七十万年前到五万年前的历史,涉及原始社会早期的主要人类遗址。
2.第二课:讲述一万年前到六七千年前的历史,涉及原始社会中期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人类遗址。
3.第三课:讲述四五千年前左右的历史,涉及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和同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农耕文明的主要考古证明。
第三课和第二课在历史事实上来看,可以说是同时期中先后时期的关系,也是原始农耕时代后期的一些主要人类遗址。
4.原始社会:中国的原始社会从170万年前,元谋人出现,到公元前2070年,也就是4000多年前,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
5.原始社会时期又叫远古时代、上古时期、史前时期。
6.神话传说:主要是从中华民族的先人那里流传下来,通过人们心口相传,有些说法被有心人加以记录整理成书的一些从坊间流传下来的说法。
比如《山海经》中就记载了很多上古的神话传说。
7.神话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历史是真实可靠的,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是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括极有价值的内容。
所以判断远古的传说的可信性要根据真实的考古发现,被考古发现证实的传说是可信的,没被证实的是不可信的。
比如:我们结合神话传说和考古发现可以看到,确实传说反映了黄帝时期的原始人类已经有了较高的制陶技术,也学会了养蚕缫丝等等衣、食、住、行的变化,但是这只能说明一代又一代的原始人类通过摸索,最终才有了这样的变化,而并非炎帝、嫘祖等个人的贡献,传说也是有对有错的,要辩证批判地看待。
8.姓氏:姓在古代指血缘关系,一个家族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姓,父系氏族中,女子嫁夫从夫姓。
氏在古代指家族分支,一个旁支的所有人都是一个氏,父系氏族中,女子嫁夫从夫氏。
现代为父系社会,但姓氏统一起来作为姓。
比如女子姓张,嫁给马姓男子,便改称马张氏,代表从夫姓从夫氏。
再比如:屈原,姓芈,屈氏。
9.名字和号:名在古代是父亲或者长辈在孩子出生时给起的,是每个人的称谓,字是男子二十岁弱冠,女子十五岁及笄,由父亲或者长辈给起的,代表成年了,号是一些文人雅士自己给自己起的别号,代表自己的人生观。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件】(3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件】(34页)](https://img.taocdn.com/s3/m/60cbac2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9.png)
背井离乡
(三)舜帝的传说
舜
舜帝,姓姚名重华,号称舜帝,即孝顺
帝
友爱的君主。舜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处处以
身作则。功绩: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
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让位于禹。
舜帝陵雕像(湖南)
虞舜孝行
(四)大禹治水的传说
1.禹的父亲鲧主持治理黄河水患9年却以失 败告终,被舜处死于羽山。
(四)大禹治水的传说
——《古史考》
发明:2.黄帝制造船只
——《拾遗记》
发明:3.黄帝发明弓箭
——《古史考》
(1)传说中黄帝的发明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挖掘水井
这些传说哪些是可 信的?(用你学过的
知识举例证明)
制造船只
炼铜
发明弓箭
发明指南车
浙江跨湖桥独木舟出土现场 距今8000年“世界第一舟”
(2)传说中黄帝部属的发明——仓颉造字
2.禹用疏导的方法,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趋势,疏通九河引水 入海,平息了洪水。
3.大禹治水精神: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 奉献和敬业精神。
【认识提升】
治水主管
治水方法
治水结果
鲧
堵塞
失败
大禹
疏通
成功
想一想: 从鲧和大禹治水的对比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失败乃成功之母,要坚定信念 ➢ 勇于创新,以民为本 ➢ 做事要根据事物的规律去做 ➢ 解决问题时,治标只是一时得利,治本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这些考古发现, 反映了我国原始 社会晚期的社会 发展水平。
问题·思考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发生了 哪些变化?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们在衣、食、住、行、医药等方 面发生了变化。考古材料证明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根据的。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优质课件(含视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优质课件(含视频)](https://img.taocdn.com/s3/m/6cff6513e2bd960590c67754.png)
A、秦
B、夏
C、商
D、周
在远古图腾时代最早的传说是女娲氏和伏羲氏 为人类祖先,而他们都是人头蛇身。炎、黄二帝 在保定以北联合后,各部落纷纷加入到这个大家 族中。当马图腾部落加入进来,就在蛇头上加马 头,鹿图腾部落合并进来,就在马头上添鹿角, 鱼部落进来,就在蛇身上增鱼鳞。于是,龙身上 综合体现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兽足,鸟尾,山 羊胡子。龙的形成体现了民族平等和民主,部落 不分大小合并进来就亲如一家,这是优秀民族文 化的创举,直到今天,各族人民大团结仍体现了 这一光荣传统。
的“__人__文__始___祖__”_,而海外华人也 自豪的称自己为“__炎__黄___子__孙__”_。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呢?
古书《淮南子》里
解释:因为黄帝是
管理四方的中央的
首领,他专管土地,
而土是黄色,故名
“黄帝”。
黄帝手植柏
动 脑 筋:
材料研读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 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 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 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大禹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 子孙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 神,永远为炎黄后裔怀念。
炎帝和黄帝 的传说
1.炎帝、黄帝及蚩尤部落 2.传说炎帝、黄帝对人类
生活的贡献 3.华夏族的祖先
禅让的传说 1.尧、舜、禹的“禅让” 2.“禅让”的实质
议一议: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 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 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 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 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 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 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 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 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七年级上册课件第3课《远古的传说》(共19张PPT)
![七年级上册课件第3课《远古的传说》(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0c77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0.png)
通过传说内容,可以窥见远古时期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宗教信 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
02 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与故事
伏羲氏和女娲氏
伏羲氏
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 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
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 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
女娲氏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华 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创新形式,让传说故事焕发新活力
01
多媒体呈现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远古的传说》制作成动画、漫画、音频
等形式,使其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传承。
02
创意产品开发
结合传说故事元素,开发具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产品,如文创产品、手
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让传说故事以新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03
七年级上册课件第3课《远古的传 说》
目录
• 传说背景与概述 • 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与故事 • 传说所反映的远古文化特征 • 传说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体现 • 当代社会对《远古的传说》传承与发展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传说背景与概述
远古时期的社会环境
生产力水平低下
氏族社会形态
远古时期,人们使用石器作为主要生 产工具,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活 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采集和狩猎。
远古时期的人类社会以氏族为单位, 氏族成员之间具有紧密的血缘关系, 共同生活和劳动。
原始宗教信仰
在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神秘 力量充满敬畏,形成了原始的宗教信 仰和神话传说。
传说产生与传播途径
口耳相传
01
在远古时期,由于缺乏文字记录,传说主要依靠人们口耳相传
的方式流传下来。
图腾崇拜与祭祀活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e65ab5ca5022aaea988f0f05.png)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尧像
舜像
黄帝以后很久,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当尧年纪大了的时 候,部落首领们推举舜作尧的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了长期考察, 舜的表现十分突出。尧逝后,舜接替了首领的位置。
部落联盟首领的继任需要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这样的 制度被称为“禅让”。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禅让的传说
自学提示: 1、禅让制时期包括哪些传说中的人物? 尧、舜、禹 2、部落推选继承人的标准是什么? 贤能 3、禅让的实质是? 部落首领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阪泉 之战
黄炎 联盟
华夏
族
汉族
涿鹿
之战
人文始祖: 炎帝、黄帝
炎帝陵
(陕西省宝鸡市南郊七公里处常羊山顶 )
(湖南省炎陵县鹿原坡)
湖南祭祀炎帝的典礼
黄帝陵的轩辕庙 陕西省黄陵县
禅让的传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禅让的传说
自学提示: 1、禅让制时期包括哪些传说中的人物?
2、部落推选继承人的标准是什么? 3、禅让的实质是?
传说黄帝姓公
孙,名轩辕。相传
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 寒署,制作衣裳,挖掘 水井,制造船只,会炼 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 车。 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 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 律,隶首发明算盘,皇 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这些伟大的发明真的都是黄帝和 炎帝两个人的功劳吗?
第3 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 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在 东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炎帝
传说炎帝姓姜,他 制作耒耜,传授耕种的方 法,被尊称为炎帝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远古的传说(27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远古的传说(27张)](https://img.taocdn.com/s3/m/6c08e3a4bb68a98270fefaa6.png)
盘古开天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2)五六千年前,中国步入部落联盟时期 (3)黄河流域的主要部落:炎帝、黄帝、蚩 尤等部落。
2、炎黄联盟——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
(1)阪泉大战: 交战双方: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 地点:阪泉 结果: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三位杰出首领之一
炎帝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 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医药 之神,“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 。
汉族
蚩尤
涿鹿之战
其他部落
华夏族形成和发展
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构成华 夏族的骨干,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 为祖先。
两岸同根同祖 共是一家人
台
祭祀黄帝
湾
同
胞
祭
拜
黄
帝
陵
2005年5月6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 率领大陆访问团祭祀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轩辕黄帝。
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学习目标:
1、能简述华夏族形成的过程(两场战争) 2、能概括炎帝、黄帝的发明创造。 3、能说出尧舜禹禅让的史实。 4、了解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与区 别。
传说
1、背景
一、炎黄联盟
(1)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 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
B 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 )
A、推选制
B、禅让制 C、民主制 D、选举制
内容归纳
炎黄联盟,促进统一进程 发明创造,丰富人文环境 禅让传说,彰显政治民主
蚩尤
九黎族的首领。传 说他铜头铁额,打仗非 常厉害。
第3课 远古的传说(课件+视频)-七年级历史上册互动探究教学课件+限时训练(部编版)
![第3课 远古的传说(课件+视频)-七年级历史上册互动探究教学课件+限时训练(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6bfc0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1.png)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 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 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大禹治水像
方法: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 水入手
精神: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 不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 患。
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打
• 神话传说(女娲造人等)约一百七十万年前
• 元谋人
约70万—20万年前
• 北京人
制 石 器
• 河姆渡氏族 • 半坡氏族 •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 • 尧、舜、禹时期
约七千多年前 磨
约六千多年前
制 石
四千多年前
器
穴采 居集 使 用狩 火猎
定原 居始 生农 活业
黄帝,号有熊 氏,又号轩辕氏, 发祥于陕西北部, 黄帝(轩辕氏)后向东迁徙。
炎帝, 号神农氏, 生于渭水支 炎帝(神农氏) 流的姜水。
原在我国东 部,后来发展到 山东、河南、安 徽一带,是最早 蚩尤 进入中原的部落。
1.阪泉之战
炎帝 黄帝 部落 部落
阪泉之战
结果:炎帝失败,归顺 黄帝,炎黄部落结成联 盟。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族的形成并非一族所成,是由多民族人民在劳动、生活,甚至战争中相互交 融交流逐渐形成的,他们都为华夏族的形成做出重大贡献。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一)传说中的炎帝
1.部落活动区域:陕西渭河流域 2.发明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
农业
谷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制作乐
手工业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10dd77a5bb68a98271fefad5.png)
黄帝部落
发祥于陕西北部, 后向东迁徙。
黄帝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他教民农耕,是 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医药之神, “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
神农尝百草图 炎帝
原来生活在陕西歧山东面, 后向东发展,到达今河南 山东一带。
炎帝部落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首领,神话中的武战神。传 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 蚩尤已经学会用铜冶铸兵器,战斗力强大,他的部落 曾横行一时,传说他有兄弟八十一人,武器装备精良, 并能呼风唤雨。后来他被奉为兵主,战神,各处为他 立祠,受到华夷各族的共同祭祀。
舜
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舜三十岁时,四岳推荐舜。 帝尧于是召见舜,
问:“我想使天下太平,你说该 怎么做?” 舜回答道:“要公平待人。”
尧又问:“什么事最重要?” 舜答:“祭祀上天。”
又问:“什么官职最重要?” 舜回答:“管理土地。”
尧又问:“什么是首先要做的?” 舜回答:“关心百姓。
帝尧十分满意,将两个女儿娥皇、 女英嫁给舜。
蚩尤。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炎黄部落联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 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 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找一找:传说中炎帝的发明—— 这些传说哪些是可信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①炎帝 ②黄帝 ③尧 ④舜
A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于贤德之人
的制度被称为( )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23张(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23张(2024版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aa11c6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f.png)
二、
传 说
(1)生产—耕种、制作工具、种植;
中 (2)生活—制陶、纺织、煮盐、
炎
通商、制乐器等等。
帝、
黄
帝
的
发
明
炎帝
种五谷
制作陶器
二、 传 说 中 炎 帝、 黄 帝 的 发 明
建造宫室
黄帝
造船 嫘祖养蚕织布
制造指南车
仓颉造字
学习探究二 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炎帝、黄帝的众多发明创造反映出 当时社会发展水平,为人们生活的 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为人类文 明生活做出极大贡献。
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 B )
A、推选制
B、禅让制
C、民主制
D、选举制
随堂练习
2.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
域,下列发明与炎帝无关的是( C )
A.教民开垦耕种,制作乐器
B.学会煮盐
C.创造文字,制作音律,擅长纺
织
D.制作陶器,通商交换
随堂练习
3.材料分析
他全身心的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因治水有功,舜年老时,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 让给了他。
2.被称为华夏祖先、人文始祖是( 炎帝和黄帝 )
3.炎帝的贡献有: 开垦耕种 ,制作工具,种五谷和蔬菜,制陶, 纺织,煮盐,乐器,通商交换,天文和历法 知识。 4.黄帝的贡献有: 制衣,挖水井,造船,炼铜,发明弓箭和 指南车。 5. 尧舜禹继位方式:( 禅让制 )
随堂练习
1.今天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在 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通过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民主推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炎帝黄帝的发明。
学习难点: 1、尧舜禹的禅让中“禅让”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课标要求】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二、能力与方法
1、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2、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
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
二、难点:
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融合
2、“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炎、黄帝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奠活动的图片、禹治水的幻灯、布置学生收集我国历史上的传说。
学生准备: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说。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述法、归纳法、图示法、比较法和讨论法。
【教具媒体】计算机与课件。
【教学过程】
(结合旧知识导入新课)
师: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这些历史的,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确切的记载。
但是,从我国广为流传的大量关于远古时代的历史传说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远古的农耕文化相印证。
传说虽然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了极有价值的内容。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
(出示课题)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1.农业起源的传说
(选定一位或两位同学上台讲述炎帝或黄帝的传说,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联系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开展讨论,根据课本介绍的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事迹,总结归纳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演进所做的贡献。
师: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为有名。
华夏族的形成与炎黄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究竟谁的功劳最大?谁才是真正的华夏之祖呢?
师:通过同学们激烈的争论,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炎帝还是黄帝都对华夏族作出了巨大贡献。
让我们一起走进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
(课件展示:中国古代地图、炎帝画像,《白虎通》记载的传说:“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老师讲解:炎帝又号称神农氏。
传说他姓姜,生下来是牛头人身。
他刚做首领的时候,人们主要靠采集、狩猎为生,经常挨饿。
想到人们今后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寝食难安。
后来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于是他想,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果实能吃,那些果实不能吃,将那些能吃的果实采集起来,春天把它们埋入地下,秋天就会结出果实。
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于是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尝遍百草。
据说,他在尝百草、定五谷的过程中,有时一天就中毒达70多次,最后终于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吃。
传说中炎帝首先教人选择土地的干湿、肥瘠、高低,教人观察气候,选择五谷的类别,并制作劳动工具。
所以后世把炎帝称为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师:农业真是炎帝发明的吗?那么这个传说有没有真实成分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农业的发展确实经历了传说中的这样一个过程,原始农业的确是由采集发展来的。
正是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住处附近驯化和栽培这些植物,才出现了原始的农业。
远古
时候的任何一件发明或改进,都是积无数人力,经历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绝不是一个人短时的功劳。
但是,后人在追述历史时,总爱将一些发明创造集中附会在他们的杰出代表身上。
除炎帝外,黄帝也是这样,传说黄帝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
他还发明铜车、车船、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等。
(课件展示:黄帝画像和传说中黄帝的发明)
师:传说中黄帝、炎帝对原始农业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作出了巨大贡献。
炎帝因此被尊奉为神农,黄帝更被尊奉为中华人文始祖,他们另外一个巨大贡献是推动了华夏族的形成。
2.华夏族的形成
师:随着炎帝、黄帝部落逐渐发展壮大,为争夺土地和财富,双方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在战争中各个部落逐渐融合在一起,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课件展示:华夏族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师:炎黄部落联盟不断融合其他民族,称为华夏族的主干。
华夏族即是汉族的前身,故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炎帝、黄帝也因此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受到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的尊敬和纪念,在湖南的炎帝陵和陕西的黄帝陵是华夏族的祖陵,是世界各地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扫墓祭祖的人络绎不绝。
(多媒体播放《海内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盛大祭祖活动》或者指导学生看图)
(组织学生讨论)在黄帝陵举行祭祖活动究竟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点拨:结合炎帝和黄帝的贡献、说明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华夏儿女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我们应学习体会使学生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和情感的教育。
师: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其中尧舜禹及其“禅让”的传说最为著名。
二、禅让的传说
(本目内容简略,学生理解禅让较难,为化难为易,宜用归纳法由具体到抽象,最后给禅让下定义)
(展示传说中尧舜禹的画像)
老师先提出如下问题:
1.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顺序是怎样的?
2.舜和禹接替前任经过了哪几个步骤?他们为什么能够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3.在你看来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过渡:禅让制其实就是通过部落首领民主推荐贤能的、能为各部落接受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舜以其高尚品质得到部落首领的信任被举荐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禹则因为治水有功被推荐为部落联盟首领,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大禹治水的传说。
三、治水的传说
(本目故事性强,文字也无障碍,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点拨)(课件展示《大禹治水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1.禹和鲧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师:疏导——成功:堵塞——失败
(展示《史记·夏本纪》记载的禹治水的传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
2.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师:传说大禹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艰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3.你认为禹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能答出1、2其中之一方面就应该肯定。
4.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师引导:远古发生过大水;水灾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与洪水进行艰苦的斗争;那时人们通过民主选举治水的人;通过多次失败,人们总结出治水经验,用疏导的方法取得治水成功。
5.大禹治水成功对部落联盟发展和禹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
师:大禹治水成功,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同时也使他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为他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创造了条件。
【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大量远古传说中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传说。
我想知道同学们有怎样的感想,得到了哪些收获?
学生自主发言,畅谈本课学习的感悟和收获。
【课堂延伸】
1.探讨传说与历史的区别和联系。
2.收集有关炎黄、尧舜禹的成语或典故
3.收集本课涉及的远古传说或其他远古传说。
巩固练习:
1.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
A. 黄帝部落
B. 炎帝部落
C. 蚩尤部落
D. 夏部落2.下列传说中与炎帝无关的是
A.制作耒耜,教民耕种
B.尝百草,寻药物
C.创制历法
D.发明陶器
3.传说中铜器和车船的发明人是
A.炎帝
B.黄帝
C. 蚩尤
D.嫘祖
4.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
B.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
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
5.“禅让”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舜→尧→禹
B. 尧→舜→禹
C. 禹→舜→尧
D. 舜→禹→尧
6.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下来
A.战争
B.世袭
C.禅让
D.谦让。